① 中医养生观是什么
之前用过一个天人中医APP挺有意思的你可以看看 ,里头有很多有趣的知识
② 中医健康观!!!
中医健康观,简而言之,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调正气:未发病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已发病时,正气强者症状重;疾病末期,正气强者预后好,容易好转;
二、强调预防为主:未病先防,已病防变。“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
三、强调养生:以自我调理为主,不过分依赖药物。“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四、强调心理健康:七情五志,不可过极,否则生病。心病还需心药医,已情绪治疗情绪病变。“怒胜思,恐胜喜”。
③ 中医养生观是以什么为第一要义
中医养生观,最根本的就是它的医学核心治疗观念-治未病。在现代来讲,治未痛就回是预防大于治疗,也就是养答生大于吃药的意思。
如,中医讲人生要平顺(心平气和);西医就讲,这个良好稳定的心理情绪是养生的重要条件。
又如,中医讲“以食胜药”;西医就讲,饮食情况决定各种微量原素的摄入,是健康的根本。
预防,就是在没病时注意各方面的情况,这样就会减少生病,这也是养生的意义。而预防这种“治未病”的方式,是通过生活的各个方面来体现出来的。这也就是养生是一个长期全面的事情的具现化。
故中医养生观第一要义就是“不治已病,治未病(重在预防)”。
④ 中医倡导的养生观是双修
中医的养生观
1.防重于治,未老养生的未病思想。
中医古典医著《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喻示人们从生命开始就要注意养生,才能保健防衰和防病于未然。《淮南子》云:“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 金元时期朱丹溪亦说:“与其治疗于有病之后,不如摄养于先病之前。”人不可能长生不老,也不可能“返老还童”。
但防止未老先衰延长生命是可以办到的,这种预防为主的养生思想告诉人们,必须自幼注意养生,平时注意养生,尤其在生命的转折关头,尤应高度注意养生。如能持之以恒,即可防衰抗老,预防衰老疾病的发生,这种防病抗衰思想与中国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一脉相承,《周易·系辞下》云:“安不忘危,存不忘亡。”这种注重矛盾转化、防徽杜渐的辩证哲学思想是中国古哲学的精华
医疗费用恶性膨胀引发的全球医疗危机,迫使人们对医学的目的、医学的核心价值进行深刻的反思。
1992年WHO组织能力GOM国际研究小组,1996年该小组总结报告明确指出:
目前医学的发展是在全世界制造供不起的不公正的医学。许多国家已经到了可供性的边缘。 要解决这个根本性的问题,解决这个全球性的医疗危机,必须对医学的目的作根本性的调整: 把医学发展的战略优先从“以治愈疾病为目的的高技术追求”,转向“预防疾病和损伤,维持和促进健康”。
只有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为首要目的的医学“才是供得起,因而可持续的医学”,“才有可能是公平的和公正的医学”
20世纪末,当时的法国总统密特朗曾邀请两年75位诺贝尔得主,以“21世纪的挑战和希望”为主题,会聚巴黎,并与会后发表《巴黎宣言》:
好是医生应该是使人不生病,而不是能把病治好的医生;医学不仅是关于疾病的科学,更应该是关于健康的科学。
这正是两千年“上工治未病”的现代版,它要求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融合。
2.天人合一,形神一体的整体观
中国传统哲学十分强调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整体,提出天人相应,天人感应等思想。认为天地万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着的。中医养生文化中亦体现出这种原则。
中国传统医学为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相结合的新医学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 身心统一的生命整体观
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统一的天人合一论
中医养生学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这里明确把天文、地理、人事作为一整 体看待。人既是自然界的人,又是社会的人。人生活在自然界,又生存在人事社会之中,不能离开社会群体而生存。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会和心理的因素,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已经感觉到了的客观事实。
中医养生从“天人相应”和“七情六欲”等观点出发,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去理解和认识 人体的健康和疾病 ,十分重视自然环境和心理因素的作用,并贯穿在病因考查,诊断治疗以及保健预防的各个环节中,如强调养生要“顺四时而适寒暑”。
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与社会和谐相处,也要与疾病和谐相处。
所谓的和谐就是平衡,不要把疾病当做敌人。要学会适应。做到“带病延年”。
3.注意调整阴阳的平衡观
《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中医养生学认为阴阳分别代表人体内相对 的双方。《内经》说:“生之本,本于阴阳”,说明人的形成和生长发展的规律离不开阴阳。在人体正常生理状态下,保持阴阳相对平衡,如果出现一方偏衰,或一方偏亢,就会使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乱,出现病理状态。
人体养生,无论是饮食起居,精神调摄,自我锻炼,药物作用都离不开协调平衡阴阳的宗旨,人的衰老,或为阴虚,或为阳虚,或阴阳俱虚。阴虚则阳亢,阳虚则阴盛,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故防治衰老,贵在调和阴阳,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对称,强调平衡的哲学根底。
4.动静结合的恒动观
中国哲学对动静的辩证关系认识很早,《周易》中就提出“动静有常”,《吕氏春秋》“流水不腐,户枢 不蠹”,自然界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着的,只有运动,才发生变化,只有运动,才产生万物。中医认为人的 生命活动,从发生、发展到消亡的全部过程,始终贯穿着一系列内部矛盾运动,这种运动就是升降出入。
《内经》提出“高下相占,升降相因,而变化矣”。运动是自然规律,也是维持人体健康最基本的因素,生命运动 的规律就是新陈代谢的过程,如果人体的升降出入运动发生障碍就是患病。所以中医养生学非常重视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指导防病治病。生命在于运动,因为运动是生命存在的特征,人体的每一个细胞无时无刻不在运动着,只有保持经常运动,才能增进健康,预防疾病,以求延年益寿。
中国哲学亦有“主静”说。老子说:“清静为天下之正”,“不俗以静”;明蔡清说:“天地之所以长久 者,以其气运于内而不泄耳,故仁者静而寿”,中国的道家、佛家思想都是主静的,禅宗的坐禅,道家气功都对中国文化影响巨大。中国养生学也受此影响,发展成养生、修身理论,吸收了道家气功为医疗气功。
这里的“静”不是绝对的静止,而是另一种运动形式,运动是绝对的,静止的相对的,动静结合,相辅相成,是养生保健之大旨。
⑤ 为什么中医是预防为主调理为助
中医的治疗观
疾病既然是正邪交争的过程,那么一切治疗都应以扶助正气、驱逐邪气为主。
现代医学采取的医学模式是对抗治疗的方法,它主要针对的是疾病本身,而不是以病人为本。在临床中多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标不治本的治疗方法。在把病毒细菌杀死的同时,人体的内环境也遭到了破坏,人的自愈能力同时也被削弱。由于只注重了人体局部的病变,而忽略了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忽略了各脏腑之间是相互依存又相生相克的关系,所以在治疗中所使用的药物虽然起到了一时缓解疾病症状的作用,但同时其所带来的一些不良副作用也积存在了我们的体内。所以说现代医学虽然可以治疗疾病,但无法带来健康。
17世纪英国著名的医学家托马斯。西登纳姆曾指出:“医生所能做到的最好事情是给人体以每一个能够发挥其自愈力的机会。”世界卫生组织指出: “21世纪医学不能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的研究领域,而应以人类健康为主要研究方向。”这标志着现代医学在观念上正在由过去以治疗为主向今天以预防为主发生转变。
《黄帝内经》中早就提出了预防为主的思想,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意思是:最好的医生善于治疗未形成的病,如果等到疾病已成再用药物治疗,就好像我们口渴了以后再去打井,为时晚矣。这就是“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治病于未发”的道理。
中医是健康医学的代表,是以提高人的自愈能力、修复能力为目的的。重视预防、重视整体治疗和个性化的治疗,是中医学的特点。在人体机能渐渐衰老的时候,或者在急慢性病恢复时期,服用营养保健食品来弥补身体在生长、发育、衰老、疾病过程中所消耗的健康能量已成为一种趋势和必然,选择和服用适合身体的保健品,可以补足正气,提高免疫,延缓衰老,抵抗疾病。
早在几千年前,古人就已经做到了“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品,又将食品赋予药性。药借食力,食助药威,既有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益寿延年。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药补理论为当前保健品可以维持身体健康、补充健康动力这一观点提供了有力的医学理论依据。他在《千金药方》中提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人生四十须服补药,五十岁以上四时勿缺补药,如此乃延年,得养生之术耳。”保健食品既可以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又可用于病者的调理和无病者的强身。由此可见,科学的补充营养保健品是治已病、防未病,保证身体健康的必由之路。
⑥ 中医基本养生观念体现在哪些方面
1、整体,人来自身是一个自整体,各个部分相互联系,比如你胃不舒服,或者经常按一下腿上的足三里就会改善,再比如有时候忽然一直打嗝,按一下内关穴就会立即止住,而一个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所以人要遵从自然的规律,法于阴阳,按自然之道养生,比如晚上就要睡觉,白天就要工作,一天三顿饭按时吃,这样就能不得病。2、顺从自然。一年四季,不同季节吃不同的食物,睡不同的觉,春季养生,冬季养藏,每天晚上不熬夜,早上不睡懒觉,不放纵自己;心情舒畅,处事不惊,常持一颗平常心。3、(水平有限,未完待续)
⑦ 中医提倡的养生观点有哪些
《黄帝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说明了内中医从开容始就把人与社会看作一个整体,并坚持从人与社会的整体上治疗并预防疾病。
这种人和自然息息相关的关系也体现在饮食营养方面。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代医者就认识到,作为自然界产物的“味”对机体脏腑的特定联系和选择作用。除此,食物对脏腑尚有“所克”“所制”“所化”等作用。
中医常根据天人合一的整体营养观运用食物来达到补虚、泻实,调整阴阳的目的。自古以来,以养生益寿、防治疾病的古代道、佛、儒、医、各家学说,无不用人体内部与自然界的协调统一的理论来阐释人体的生老病死规律,同时也无不用天人相应的法则来制定各种体逸劳作,饮食起居措施,对须臾不可离的饮食内容,以及进食方式方法提倡既要注意全面膳食,同时又主张因时、因地、因人、因病之不同,饮食内容也应有所变化,做到“审因用膳”“辩证用膳”。
⑧ 中医的预防思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您好,主要是养生和未病防治。
⑨ 国家关于中医预防养生保健(中医治未病)出台的文件(2014年以来)
现在保健品五花八门,太多太多的产品都是言过其实,请购买者务必小心上当受骗,如日产“今日水素”纯属伪品(无国家药监标志)。
⑩ 中医养生的基本观念
养生学的基本观点主要体现在顺应自然、形神合一、动静结合及综合调理、因人而异等方面。
一、 顺应自然 就是要顺应四时,提高人体对自然界变化的适应性调节能力。最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常说的“凉了穿上,热了脱”。四时的气候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交替过程,影响人体生理功能,从而出现相应的变化。
二、 形神合一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高度复杂而完善的统一体,人身由“神”与“形”组成。“形”指形体结构,包括五脏六腑、经络、四肢百骸等组织结构和气血津精等基本营养物质;“神”是机体生命活动及情感意识的体现,是人体精神、意识、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主宰。
三、 动静结合 动与静,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割的两种形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二者共同构成矛盾的统一体。人在生活中,也应保持动、静结合。心神宜静,形体宜动。也就是说“精神极欲静,气血极欲动”。或者说“静养精神,动养形体”。在动中要求动静适度,“过动则伤阴,阳必偏胜,过静伤阳,阴必偏胜”。但在动静两者中首先要求动,只有如此,才符合生命运动的客观规律。
四、 综合调理、因人而异 也就是说婴幼儿期应注意寒暧及饮食的调理;青少年时期重在培育肾气、惜精保精以健身;中年则是身体各部分由极盛转衰的时期,所以要注意气血阴阳调补,保养得当。以防早衰,争取长寿;老年是体内气血衰弱,功能减退的时期,这阶段当重视调神、慎饮食、节房事以延缓衰老,保持身体的健康,延年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