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医中药 > 中医治疗手足心汗

中医治疗手足心汗

发布时间:2021-03-10 17:59:05

㈠ 中医有什么中药药方能彻底根治手足汗症.我的症状是无论什么情况都会出汗,出汗时手心脚心发热.汗量属于中度

清王燕昌认为,【【汗皆为虚,心虚者头汗,肝虚者脊汗,肾虚者囊汗,肺虚者胸汗,脾虚者手足汗,】】。然亦有夹热,夹痰,夹淤者,治法各异,
中医药治疗疾病讲的是整体调节,辨证论治,也就是所谓的对症治疗,然辩证的依据是四诊合参,综合分析。不能以一个症状下结论的

㈡ 中西医如何治疗手脚出汗

对于手脚出汗,中西医各有各的见解和解决方法,大家可以都学习一下,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中医中医认为:手足汗出多而大便难者,属阳明热盛;手足汗出多而粘者,属脾胃湿热;手足汗出而手足心烦热者属心肾阴虚;手足汗而手足不温者,属脾胃虚寒。 治疗:1、 阳明热盛,燥结内结,宜苦寒攻下,如《医方类聚 手足汗》曰:“阳明病,手足汗出,谵语,大便难,此热证也,与承气汤下之。”又如《东医宝鉴 手足汗》认为:“手足者,津液自胃府傍达于外,则手足自汗,有热聚胃府,逼而出之者,此阳明证也,宜大柴胡汤下之。”清 沈金鳌《杂病源流犀浊 诸汗源流》亦曰:“而又有手足汗者,液自胃府旁达于外,则手足自汗。有热聚胃府,逼而出之者,此阳明病也,必当下,宜大柴胡汤。”清 林佩琴在《类证治裁 汗症》也指出:“胃腑热蒸,手足自汗,亦阳明病,当下,大柴胡汤。” 2、手足汗,脾胃湿热者,宜清利湿热,如明 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曰:“清脾者,治手足出汗,白术,苍术,茯苓,半夏,黄连各一钱,滑石,柴胡,升麻,甘草,羌活各五分,水二盏,加灯心煎八分,空心服。”祝建权认为脾主四肢,临床上手足汗属脾胃湿热者多见,治疗当以化湿清热,以蕾朴夏菩汤加减(蕾香,制半夏,茯苓等,光杏仁,生薏仁,川朴,泽泻,苍术,白蔻仁,通草)而获效。赵务俭认为手足汗出者于夏之际而发,因湿气主令,内外相搏,脾不运湿,故用三仁汤加味(杏仁,竹叶,葱仁,半夏,薏仁,川朴,通草,甘澜水,丹参,牛膝)口服治疗以清利湿热,理血通经,效果满意。 3、手足汗,心肾阴虚者,宜滋阴清热,麦味地黄汤主之。夏建忠认为手足心汗多大多属阴虚阳亢之症,宜养阴清热,护液止汗,自拟护液止汗汤(生地黄,山萸肉,麦冬,知母,地骨皮,龙骨,牡蛎,五味子,酸枣仁,白芍,桑叶)治疗取效。张登部认为手足多汗症属心肾阴虚,心肾之阳偏亢,迫汗外出者,治宜滋心肾调营卫,固表止汗,针刺补复溜,阴郄,泻合谷,以复溜属肾,阴郄属心,能补心肾之阴而潜阳寓阴,故汗出得解也。 4、手足汗,中阳不足,脾胃虚寒者,宜温补中阳,治宜理中汤加乌梅。刘明武认为手足汗出属胃中虚冷,阳气不固者,非理中,真武不能取效。张登部认为手足多汗症属心肾阳虚,卫气失于固摄,手足汗出者,治宜补心肾,固卫止汗,针刺补复溜,气海,以补心肾之阳,助卫外之气,方有固卫止汗之功。刘金英等认为顽固性手足自汗症属阳虚,治宜补气固卫,佐敛阴调营,生脉散加味(党参,黄芪,麦冬,五味子,炙甘草,牡丹,附子,获神,白芍,熟地,桂枝,远志,柏子仁)治疗,效果良好。 西医手汗症的治疗有分内科及外科两种方法。 内科药物治疗内科方面使用的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药物,常会有口乾舌燥或肠胃障碍等副作用发生,使人不敢长期服用。而局部涂抹的药剂也因时效有限,需要时常补抹,并非很方便的方法。 因为内科方法均有其有限性,故外科治疗便成为势之所趋了。外科手术治疗控制手部汗腺的交感神经位在于胸椎的第二及第三节,也就是大约位于乳头连线,再高一点的背部脊椎的两侧,,只要将这两节的交感神经切断,就可以达到手部不流汗的目的。传统的手术方式是从背部中央切入,又把肋骨与脊椎相接处的骨头剪开,把两侧第二,第三交感神经节切除。因手术的时间约需2-3小时,术后有一约五~七公分的伤口,比较痛,相对复原需较长的时间,大约需住院3-5天。另外也有可能造成气胸(肺部漏气使得肺部无法呼吸,是一种有生命危险的后遗症),目前多半已由电视内视镜进行交感神经切除术所取代。此手术伤口小

㈢ 中医怎么治疗手心出汗

手心出汗也称手汗症,是相当常见的一种百原因不明的功能性局部异常多汗。因为人种的版特异度性,生长在亚热权带地区的年轻人,特别问容易有此毛病。汗腺的分泌是经由交感神经所控制的,而手汗答症即是因不明原因回的交感神经过度紧张,例如紧张、兴奋、压力或夏天高温造答成手掌排汗腺异常增加所致。

㈣ 怎样治疗手心出汗

手心出汗是非常常见的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临床上不同因素导致的手心出汗治疗方法是不同的,患者要明自身手心出汗的诱发因素,以便于更好的进行预防和治疗,那手心出汗怎么治疗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高温导致
如果是因为天气较为炎热,汗腺分泌旺盛,患者不必过于担心,要注意个人的卫生情况,并且要保持心情的愉悦和放松,饮食要清淡,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吃,并且适当减少外出活动。
2、多汗症导致
如果患者是多汗症的引起的症状,患者要注意手部的干燥和清洁,手出汗的时候要及时把汗擦干净,可以配合服用维生素B1、谷维素、安定片等等,另外如果出汗很多的话,可以适当服用一些阿托品或普鲁本辛等抗乙酰胆碱类药物,但是这类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不能长期服用,所以还可以配合一些中医治疗

3、肾虚导致
肾阴虚要吃滋阴补肾类食物,比如枸杞、核桃等等,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服用六位地黄丸等等。
4、气虚导致
表现为手脚心出汗但是手脚冰凉的患者,要多吃温性的食物,如小米、大枣、山药、鸡蛋等等,还要注意多锻炼身体,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还可以食用一些补气的药材,不过最好是在医生指导下食用。

5、湿热导致
如果手心出汗多并且汗液比较粘稠的话,多半是湿热导致的,如果是此因素导致的,可以选择中医拔罐刮痧治疗,效果比较好,日常生活可以喝红豆薏米水,红豆、薏仁等等,都是祛湿类的中草药,锻炼身体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运动会使体内的湿气随着汗液一起排出体外。

㈤ 怎样治疗手脚出汗

根据你所述,我们不能与你做确切的指导,现提供一些资料,希望能对你有用。中医认为:手足汗出多而大便难者,属阳明热盛;手足汗出多而粘者,属脾胃湿热;手足汗出而手足心烦热者属心肾阴虚;手足汗而手足不温者,属脾胃虚寒。 治疗: 1、 阳明热盛,燥结内结,宜苦寒攻下,如《医方类聚 手足汗》曰:“阳明病,手足汗出,谵语,大便难,此热证也,与承气汤下之。”又如《东医宝鉴 手足汗》认为:“手足者,津液自胃府傍达于外,则手足自汗,有热聚胃府,逼而出之者,此阳明证也,宜大柴胡汤下之。”清 沈金鳌《杂病源流犀浊 诸汗源流》亦曰:“而又有手足汗者,液自胃府旁达于外,则手足自汗。有热聚胃府,逼而出之者,此阳明病也,必当下,宜大柴胡汤。”清 林佩琴在《类证治裁 汗症》也指出:“胃腑热蒸,手足自汗,亦阳明病,当下,大柴胡汤。” 2、手足汗,脾胃湿热者,宜清利湿热,如明 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曰:“清脾者,治手足出汗,白术,苍术,茯苓,半夏,黄连各一钱,滑石,柴胡,升麻,甘草,羌活各五分,水二盏,加灯心煎八分,空心服。”祝建权认为脾主四肢,临床上手足汗属脾胃湿热者多见,治疗当以化湿清热,以蕾朴夏菩汤加减(蕾香,制半夏,茯苓等,光杏仁,生薏仁,川朴,泽泻,苍术,白蔻仁,通草)而获效。赵务俭认为手足汗出者于夏之际而发,因湿气主令,内外相搏,脾不运湿,故用三仁汤加味(杏仁,竹叶,葱仁,半夏,薏仁,川朴,通草,甘澜水,丹参,牛膝)口服治疗以清利湿热,理血通经,效果满意。 3、手足汗,心肾阴虚者,宜滋阴清热,麦味地黄汤主之。夏建忠认为手足心汗多大多属阴虚阳亢之症,宜养阴清热,护液止汗,自拟护液止汗汤(生地黄,山萸肉,麦冬,知母,地骨皮,龙骨,牡蛎,五味子,酸枣仁,白芍,桑叶)治疗取效。张登部认为手足多汗症属心肾阴虚,心肾之阳偏亢,迫汗外出者,治宜滋心肾调营卫,固表止汗,针刺补复溜,阴郄,泻合谷,以复溜属肾,阴郄属心,能补心肾之阴而潜阳寓阴,故汗出得解也。 4、手足汗,中阳不足,脾胃虚寒者,宜温补中阳,治宜理中汤加乌梅。刘明武认为手足汗出属胃中虚冷,阳气不固者,非理中,真武不能取效。张登部认为手足多汗症属心肾阳虚,卫气失于固摄,手足汗出者,治宜补心肾,固卫止汗,针刺补复溜,气海,以补心肾之阳,助卫外之气,方有固卫止汗之功。刘金英等认为顽固性手足自汗症属阳虚,治宜补气固卫,佐敛阴调营,生脉散加味(党参,黄芪,麦冬,五味子,炙甘草,牡丹,附子,获神,白芍,熟地,桂枝,远志,柏子仁)治疗,效果良好。

㈥ 手脚出汗怎么根治

手脚容易出汗从中医角度来看属于脾气虚引起,想要改善症状可以以健脾益气固表为主要治疗方式,可以服用归脾丸加补中益气丸进行治疗。还可以配合中医针灸针药并用效果会更好。

㈦ 中西医如何治疗手脚出汗

对于手脚出汗,中西医各有各的见解和解决方法,大家可以都学习一下,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中医中医认为:手足汗出多而大便难者,属阳明热盛;手足汗出多而粘者,属脾胃湿热;手足汗出而手足心烦热者属心肾阴虚;手足汗而手足不温者,属脾胃虚寒。 治疗:1、 阳明热盛,燥结内结,宜苦寒攻下,如《医方类聚 手足汗》曰:“阳明病,手足汗出,谵语,大便难,此热证也,与承气汤下之。”又如《东医宝鉴 手足汗》认为:“手足者,津液自胃府傍达于外,则手足自汗,有热聚胃府,逼而出之者,此阳明证也,宜大柴胡汤下之。”清 沈金鳌《杂病源流犀浊 诸汗源流》亦曰:“而又有手足汗者,液自胃府旁达于外,则手足自汗。有热聚胃府,逼而出之者,此阳明病也,必当下,宜大柴胡汤。”清 林佩琴在《类证治裁 汗症》也指出:“胃腑热蒸,手足自汗,亦阳明病,当下,大柴胡汤。” 2、手足汗,脾胃湿热者,宜清利湿热,如明 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曰:“清脾者,治手足出汗,白术,苍术,茯苓,半夏,黄连各一钱,滑石,柴胡,升麻,甘草,羌活各五分,水二盏,加灯心煎八分,空心服。”祝建权认为脾主四肢,临床上手足汗属脾胃湿热者多见,治疗当以化湿清热,以蕾朴夏菩汤加减(蕾香,制半夏,茯苓等,光杏仁,生薏仁,川朴,泽泻,苍术,白蔻仁,通草)而获效。赵务俭认为手足汗出者于夏之际而发,因湿气主令,内外相搏,脾不运湿,故用三仁汤加味(杏仁,竹叶,葱仁,半夏,薏仁,川朴,通草,甘澜水,丹参,牛膝)口服治疗以清利湿热,理血通经,效果满意。 3、手足汗,心肾阴虚者,宜滋阴清热,麦味地黄汤主之。夏建忠认为手足心汗多大多属阴虚阳亢之症,宜养阴清热,护液止汗,自拟护液止汗汤(生地黄,山萸肉,麦冬,知母,地骨皮,龙骨,牡蛎,五味子,酸枣仁,白芍,桑叶)治疗取效。张登部认为手足多汗症属心肾阴虚,心肾之阳偏亢,迫汗外出者,治宜滋心肾调营卫,固表止汗,针刺补复溜,阴郄,泻合谷,以复溜属肾,阴郄属心,能补心肾之阴而潜阳寓阴,故汗出得解也。 4、手足汗,中阳不足,脾胃虚寒者,宜温补中阳,治宜理中汤加乌梅。刘明武认为手足汗出属胃中虚冷,阳气不固者,非理中,真武不能取效。张登部认为手足多汗症属心肾阳虚,卫气失于固摄,手足汗出者,治宜补心肾,固卫止汗,针刺补复溜,气海,以补心肾之阳,助卫外之气,方有固卫止汗之功。刘金英等认为顽固性手足自汗症属阳虚,治宜补气固卫,佐敛阴调营,生脉散加味(党参,黄芪,麦冬,五味子,炙甘草,牡丹,附子,获神,白芍,熟地,桂枝,远志,柏子仁)治疗,效果良好。 西医手汗症的治疗有分内科及外科两种方法。 内科药物治疗内科方面使用的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药物,常会有口乾舌燥或肠胃障碍等副作用发生,使人不敢长期服用。而局部涂抹的药剂也因时效有限,需要时常补抹,并非很方便的方法。 因为内科方法均有其有限性,故外科治疗便成为势之所趋了。外科手术治疗控制手部汗腺的交感神经位在於胸椎的第二及第三节,也就是大约位於乳头连线,再高一点的背部脊椎的两侧,,只要将这两节的交感神经切断,就可以达到手部不流汗的目的。传统的手术方式是从背部中央切入,又把肋骨与脊椎相接处的骨头剪开,把两侧第二,第三交感神经节切除。因手术的时间约需2-3小时,术后有一约五~七公分的伤口,比较痛,相对复原需较长的时间,大约需住院3-5天。另外也有可能造成气胸(肺部漏气使得肺部无法呼吸,是一种有生命危险的后遗症),目前多半已由电视内视镜进行交感神经切除术所取代。此手术伤口小

㈧ 中医治疗手足心多汗症

中医治手足心多汗;以为主剂;见病状另加减

㈨ 怎样治疗手心老出汗呢`

手出汗与身体其他部分出汗不同。
其他部分出汗,是因为热,越热汗就越多。
手心出汗,与身体素质、内分泌等等都有关系的。身体健康的人,即使全身大汗,手心也应该是干的。而手常出汗的人,往往是身上没有汗,手心却满是冷汗,感觉冰凉的。有的人越到冬天手越出汗。手心出汗是体质虚寒的表现,如果你同时很怕冷,并且冬天手脚冰凉的话,应该就没错了吧。多吃些温补的食物调理身体,还要加强锻炼,目的是加速血液循环和促进新陈代谢,应该会有不错的效果。

详细版:

多汗症的常见问题解答
*什么是手汗症?
手汗症是因紧张、兴奋、压力或夏天高温时,交感神经机能亢进造成手掌排汗异常增加所致。

*为什么会得手汗症?
手汗症不分男女都有可能发生,在东方民族的年轻人中相当常见(约3%),且可能有家族遗传性(约12.5%)。

*手汗症治疗有方式有哪些?
分内科疗法和外科疗法;治疗手汗症的内科疗法有口服药、外用药,但其效果短暂且有副作用,无法长期根本治疗;最近也有人尝试局部打腊肠杆菌毒素(BOTOX),但其有效时间仅有数个月,所以,目前治疗手汗症最有效的方式是外科手术治疗。

*治疗手汗症手术的方式?
传统的手术方式是从背部中央切入,把两侧第二、第三交感神经节切除,此法手术时间、复原时间较长,术后有一5~7厘米的伤口,疼痛较严重。而目前的手术方法已经改用胸腔内镜烧灼术,伤口在两侧腋下约1.5厘米,采用全身麻醉,其手术时间、复原期较短,疼痛轻,术后1~2天即可出院,偶有胸痛感。

*手汗症术后需要特别护理吗?
手汗症患者术后觉得有点胸闷,这是正常现象,两侧伤口在拆线前不要碰水,若不小心弄湿,立即更换消毒过的纱布让伤口保持干燥。

*所有手汗症的都可以用胸腔内视镜烧灼术治疗吗?
当然胸腔镜内视镜烧灼术也有一些限制;例如:先天性肺粘连或曾患过胸膜炎、肺疾病,以及曾接受过手汗症手术治疗的人都不适用此种方法,故需由医师评估后再做决定,而现在也有越来越多12岁以下的小朋友有此问题;手汗症可能会造成学习过程不便,但不影响学习成绩,所以,家长们不必为此过度担心,等小孩子长大后,由他自己决定是否接受手术治疗。

*手汗减少了,是不是流汗就减少了?
有些人手汗症术后除了手汗减少,其腋下的汗也变得少了些,但正常人借流汗来散热降低体温,所以,每天流的汗量是固定的,若手的汗量减少了,相对其他地方如:身体、背部、臀部、大腿的汗量会增加,形成代偿作用。

*手汗症手术后有什么副作用?
手汗症手术后副作用除了上述的代偿性流汗外,有的人冬天会觉得手太干燥而需要擦护手霜,另外,少数人会有复发的现象(约<2%)。

参考资料:http://www.yi.com/jbzt/article.asp?id=9140

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种前兆,应引起重视。以下就是从传统中医学角度对一些常见出汗现象的解释:

自汗

不是因为天气闷热服用发汗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经常出汗称“自汗”。自汗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多见于患有佝偻病的孩子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

盗汗

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盗汗多因阴虚而致,阴虚则阳亢,阴不御阳,津随液为汗,故常伴有五心烦热、失眠、口咽干燥等症状。常见于肺结核浸润期患者者。

战汗

即全身战栗后汗出,是热性病过程中正邪抗争的一种表现。如战汗后热退,脉静身凉,表示邪去正安,元气恢复,是一种好现象。若汗出后四肢厥冷、烦躁不安,表示正不胜邪,正气随着虚弱下去,则是危重症候。战汗多见于各种传染病的初、中期。

绝汗

指病情危重,正气衰弱、阳气欲脱时,汗淋漓不止,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脉象微弱,时有时无等危症,是阳气将绝之象,多见于心衰、虚脱的病人。

头汗

出汗仅限头部。多因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郁蒸所致,多见于阳明热症和湿热症。若见于大病之后,或老年人气喘而头额汗出,则多为虚症。如重病末期突然额汗大出,是属虚阴上越,阴虚不能附阳,阴津随气而脱的危象。但小孩睡觉时也常常头部出汗,若无其他症状,则不属病象。

偏汗

俗称“半身汗”。它见于左侧或右侧,上半身或下半身。皆为风痰或风湿之邪阻滞经脉,或营卫不周,或气血不和所致。多见于风湿或偏瘫患者。若老人出偏汗可能为中风先兆。

冷汗

指畏寒、肢冷而出汗。汗前并不发热,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脉迟沉、舌淡等寒症表现。多因平素阳虚、卫气不足所致,也可因受惊吓引起。

此外,手心出汗往往是精神过于紧张;胸口出汗是思虑过度;经常稍一动就出汗者,不是过于肥胖就是体质过于虚弱;糖尿病人的汗微带芳香;肝硬化病人的汗带有一种特殊的肝腥味。

多汗药膳

(1) 百合粥

[功效] 润肺止汗、适用於肺热汗多。

[材料] 百合2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

[用法] 将百合洗净与米同煮,待熟时加入白糖再煮10分钟,
即可食用,吃饱。

【百合】甘,微寒。润肺止咳,宁心安神。

(2) 黄蓍粥

[功效] 固表止汗,用於表虚自汗。

[材料] 黄蓍2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用法] 将黄蓍煎汁,用汁煮米为粥,放入白糖调味温服。

【黄蓍】甘,微温。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3) 浮小麦饮

[功效] 益气固表止汗。
适用于小儿夜间盗汗或白天睡著出汗等症。

[材料] 浮小麦15克,红糖适量。

[用法] 熬浮小麦汁100毫升,加红糖调味。

【浮小麦】甘,凉。入心经。止汗。

(4) 小麦山药汤

[功效] 补气敛汗。

[材料] 浮小麦15克,山药15克,白糖少许。

[用法] 二药同煎取汁150毫升,加糖调味,
每服50毫升,早晚各服1次。

(5) 参归腰子

[功效] 补虚敛汗。主治病后虚弱而致的自汗或盗汗。

[材料] 人参10克,当归8克,
猪腰子1个,姜、葱、盐适量。

[用法] 将参、归切薄片,腰子去肾盂切碎,
与姜、葱、盐同放于盆内,加水适量,煮烂食之。

【人参】甘,平。大补元气,补肺益脾,生津,安神。

【当归】甘、辛,温。补血,活血。

(6) 生地黄鸡

[功效] 滋阴止盗汗。

[材料] 生地黄150克,乌肉鸡1只,饴糖100克。

[用法] 将生地黄切碎与饴糖拌匀,放入鸡腹内蒸熟即成。

【生地黄】甘,寒。滋阴凉血。

【乌鸡】甘、平。
补虚劳亏损,治消渴,中恶心腹痛。

(7) 黑豆小麦饮

[功效] 祛风敛汗。

[材料] 黑豆15克,浮小麦15克。

[用法] 熬取二物汁液200毫升,加入糖调味频服,
每次服10毫升左右。

【黑豆】味甘,平。
补肾,明目镇心,久服,好颜色,不老。
止腹胀消谷。黑豆加甘草,大解百药毒。

(8) 韭菜根汤

[功效] 主治小儿盗汗自汗,手足心热。

[材料] 韭菜根15根。

[用法] 将韭菜根加水适量,煎服。

【韭菜】味辛、微酸,温、涩。
归心,安五脏六腑,除胃中热。
归肾壮阳,止泄精,暖腰膝,
治吐血、尿血、唾血、衄血。
充肺气。韭菜根治诸癣。

(9) 泥鳅汤

[功效] 多汗、自汗、盗汗等症。

[材料] 泥鳅90克,食油适量。

[用法] 用热水洗去泥鳅身上粘液,剖腹取内脏,
再用清水洗净,滤去水份,用适量油煎至焦黄,
再加水一碗煮熟可服。

阅读全文

与中医治疗手足心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万博动物医院在线电话 浏览:380
临淄爱佳宠物医院 浏览:582
苏泊尔养生壶怎么样打开 浏览:104
肝转移的治疗方法 浏览:845
养生壶如何做现磨咖啡 浏览:787
中医治疗失眠能根治吗 浏览:391
望京附近看妇科好的医院 浏览:773
治疗药物依赖的医院 浏览:100
闵行区中医院地址 浏览:543
治疗顽固性失眠的药物 浏览:489
石龙人民医院体检 浏览:507
盛京医院妇科哪个医生好 浏览:613
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科 浏览:724
老年痴呆严重送康复医院好吗 浏览:185
治疗糖尿病阳痿的中药方 浏览:565
汕头潮阳哪里有宠物医院 浏览:984
医院妇科治疗仪 浏览:758
兴义博爱医院妇科 浏览:749
湖北武汉儿童医院电话 浏览:190
最好的传染病医院 浏览: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