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甲亢有什么中药治疗
你好。中药对轻症甲亢有一定效果,甲亢多表现为中医的心肝肾阴虚版而阳亢,可选用滋阴养肾、平权肝潜阳的黄芪、生地、枸杞子、首乌、山药、白芍、龟板及鳖甲等中药治疗;甲亢还可表现为肝气郁结而痰湿阻滞,可选用疏肝理气、解郁化痰的柴胡、黄芩、陈皮、半夏、茯苓及远志等中药治疗。但不宜选用含碘丰富的昆布、海藻及夏枯草等治疗甲亢。
⑵ 治疗甲亢的中成药有哪些
(1)复方甲亢膏
组成:黄芪、党参、麦冬、白芍、夏枯草各15g,生地、丹参、生牡蛎各30g,苏子、五味子、制香附各10g,白芥子6g。
适应证:轻度或中度甲亢患者;对硫脲类药物过敏的甲亢患者;合并白细胞减少,不能使用抗甲状腺药物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缓解后的巩固治疗。
用法用量:上方制成膏剂,每次10g,每日3 次,3 个月为一个疗程,可连续服用数疗程。
(2)复方甲亢宁片
组成:夏枯草、炙鳖甲、生牡蛎、玄参、太子参等。
适应证:主要用于甲亢肝阳上亢、气阴两虚型患者。
用法用量:上方加工成片剂,每次10 片,每日3 次,1 个月为1 疗程。
(3)甲亢丸
组成:橘红100g,清半夏150g,云苓150g,海藻150g,昆布150g,夏枯草200g,煅牡蛎150g,大贝150g,三棱100g,黄药子50g,甘草50g,琥珀10g,朱砂10g。
适应证:因内伤七情,忧思恼怒,日久酿成痰气郁结的瘿瘤。
用法用量: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5g,每日2 次,每次1 丸。
(4)甲亢灵片
组成:夏枯草、墨旱莲、丹参、山药、煅龙骨、煅牡蛎等制成片剂。
适应证:甲亢阴虚阳亢型。
用法用量:每次服本品7 片,每日3 次, 1 个月为一个疗程。
⑶ 甲亢吃中药能治好吗
甲亢也就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这个病是甲状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内分泌科经常会遇到的疾病。目前甲亢的治疗,根据国内外几十年的研究,目前明确的是三种主要的治疗方法:一个是口服药物治疗;第二个是放射碘131治疗;第三个是手术治疗。口服药物治疗主要是两大类药物,一个是甲巯咪唑,他巴唑类药物,第二个是丙硫氧嘧啶。
中药作为我国传统的医学,对于甲亢的患者能不能使用服用?作为一个西医的医生,在这里我不能够完全的否定中药的效果,但是甲亢的患者,他是很特殊的,因为甲状腺它能够影响到身体的各个脏器,而对我们的肝脏,甲状腺激素是有直接的毒性效应的,所以说甲亢的患者不同程度上都会存在一定的肝功能损伤或者轻微的肝功能异常等等。
中药对肝脏,包括肾脏的毒副作用,目前是没有很科学的循证医学证据来支撑的,所以甲亢患者如果是中药治疗,有可能会加重这方面的副作用。而甲亢使用中药,它从治愈治好的这个结果来推断,效果可能会很有限,因为甲亢本身是一个自身免疫的疾病,它整个病因很复杂,主要涉及到细胞免疫包括体液免疫等等,因此,光是使用中药来治疗甲亢,我个人认为效果会非常有限,而且很容易复发,所以说甲亢的治疗肯定是一个综合全方位的治疗方案。
⑷ 甲亢如何中医治疗
甲亢开始中医治疗需要先分型,在中医方面甲亢有可能是属于阴虚抗阳性,内也有可能是属于痰热型容,很有可能是属于肝胃火盛,所以必须要分清楚,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同时也需要吃一些能清热解毒的食物来调理。如果发现有肝热火盛的话,那么调理时可以用石膏、知母、黄芩、黄连等,这些清热效果都是很好的
⑸ 治疗甲亢的常用中药有哪些
治疗甲亢的抄中成药较多,袭是临床医生从不同角度对本病治疗的经验总结,对甲亢的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摘录如下:(来源:甲亢之友:中国甲亢病权威网站)
1.复方甲亢膏
适应症:轻度或中度甲亢患者;对硫脲类药物过敏的甲亢患者;合并白细胞减少,不能使用抗甲状腺药物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缓解后的巩固治疗。
2.复方甲亢宁片
适应证:主要用于甲亢肝阳上亢、气阴两虚型患者。
3 甲亢丸
适应证:因内伤七情,忧思恼怒,日久酿成痰气郁结的瘿瘤。
4 昆明山海棠片
5 甲亢灵片
适应证:甲亢阴虚阳亢型。
⑹ 治疗甲亢的中药有哪些(最好是中成药)
治疗甲亢的中成药较多,是临床医生从不同角度对本病治疗的经验总结,对甲亢的治疗均取得回了较好的疗效,答现摘录如下:(来源:甲亢之友:中国甲亢病权威网站)
1.复方甲亢膏
适应症:轻度或中度甲亢患者;对硫脲类药物过敏的甲亢患者;合并白细胞减少,不能使用抗甲状腺药物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缓解后的巩固治疗。
2.复方甲亢宁片
适应证:主要用于甲亢肝阳上亢、气阴两虚型患者。
3
甲亢丸
适应证:因内伤七情,忧思恼怒,日久酿成痰气郁结的瘿瘤。
4
昆明山海棠片
5
甲亢灵片
适应证:甲亢阴虚阳亢型。
⑺ 治疗甲亢的中药 甲亢 甲亢治疗用什么药
反复胸闷、胸口来发堵2个月,用中药自治疗2周,症状终于不发作了
张某,女,70岁,反复胸口发闷、发堵、感觉胃发热2个多月,每天夜间3点发作,自述发作时非常难受,伴有口干、口苦,恶心,偶有呕吐。既往有胆结石、胆囊炎病史,有冠心病、高血压病病史。无胸痛、无喘憋、无心慌等。北京东直门医院心血管内科李玉峰
曾在肝胆科、消化科诊断治疗,按胆囊炎、返流性食管炎等治疗一个月,经治疗病情未见明显缓解。于8月28日到心血管门诊就诊,就诊时自觉胸闷、憋气,胸口发堵、胃部发热,口干、口苦、偶有呕吐,查心电图示ST-T改变,按冠心病给予西药改善心肌供血治疗一周效果不明显。第二周,改服用汤药,共服用汤药14剂后,病人近日夜间未再发作胸闷、憋气、胸口发堵、胃脘部发热,自觉身体状况明显好转,但仍有乏力,目前患者在随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