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五谷杂粮’中的五谷指的是哪五谷
粟、豆 、麻、麦、稻
五 谷 史 话
万国鼎
一、五谷是什么
“谷”是“谷”的简体字,原来是指有壳的粮食;象稻、稷(jì计,即谷子)、黍(亦称黄米)等外面都有一层壳,所以叫做谷。谷字的音,就是从壳的音来的。
“五谷”这一名词的最早记录,见于《论语》。根据《论语》的记载:二千四百多年以前,孔子带着学生出门远行,子路掉队在后面,遇见一位用杖挑着竹筐的老农,问他:“你看见夫子吗?”老农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夫子?”
亲爱的读者,你分得清五谷吗?
五谷的意思是指五种谷。比《论语》更古的书如《诗经》、《书经》等里面,只有“百谷”,没有说“五谷”的。从百谷到五谷,是不是粮食作物的种类减少了呢?不是的。当初人们往往把一种作物的几种不同品种一个个起上一个专名,这样列举起来就多了。而且“百”字在这里不过是用来指多的意思,也并不是真有一百种。五谷这一名词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分类概念,同时反映当时的主要粮食作物有五种。
五谷这一名词在当初创造的时候,究竟指的是什么,没有留下记载来。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的解释,是汉朝人写的。汉人和汉以后人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种说法是稻、黍、稷、麦、菽(即大豆);另一种说法是麻(指大麻)、黍、稷、麦、菽。这两种说法的差别,只是一种有稻而没有麻,另一种有麻而没有稻。麻子虽然可以供食用,但是主要是用它的纤维来织布。谷指的是粮食,前一种说法没有把麻包括在五谷里面,比较合理。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在北方,稻是南方作物,北方栽培的有限,所以五谷中有麻而没有稻,也有可能。《史记·天官书》“凡候岁美恶”(预测年岁丰歉)下面所说的作物,就是麦、稷、黍、菽、麻五种,属于后一种说法。大概因为这些原因,所以汉人和汉以后的人对五谷就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把这两种说法结合起来看、共有稻、黍、稷、麦、菽、麻六种主要作物。战国时代的名著《吕氏春秋》(公元前三世纪作品)里有四篇专门谈论农业的文章,其中《审时》篇谈论栽种禾、黍、稻、麻、菽、麦的得时失时的利弊。禾就是稷。这六种作物和上面所说的六种完全相同。《吕氏春秋·十二纪》中说到的作物,也是这六种。
很明显,稻、黍、稷、麦、菽、麻就是当时的主要作物。所谓五谷,就是指这些作物,或者指这六种作物中的五种。但随着社会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五谷的概念在不断演变着,现在所谓五谷,实际只是粮食作物的总名称,或者泛指粮食作物罢了。
以上回答要给点分哈,呵呵呵呵!
② 中医主张的五谷为养有哪些具体内容
《内经·素问·脏器法时论》中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提出了临床上除了运用药物祛邪治病外,还必须用谷、肉、果、菜等食物以补益精气、营养身体、增强抗病能力,才能确保身体健康。
五谷包括谷类、豆类,五果包括果品类,五畜包括禽畜类,五菜包括蔬菜类。中医认为这几类食品都应合理地食用才是完善的。
“五谷为养”,主要指谷、豆类食品是我国人民的养生之本。米、麦是我国人民的主食,人体所需要的80%的热量和50%的蛋白质是由粮食供给的。全谷制成的食品又是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也供给一些无机盐。豆类所含的蛋白质质量高,它的氨基酸的组成基本符合人体需要,其中赖氨酸很多。与奶酪素很相似,营养价值高。大豆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麻油酸最丰富。磷脂约含1.64%。总的看,谷类含淀粉最多,蛋白质次之。供给机体的主要是糖;而豆类含蛋白质最多。脂肪次之,供给机体的主要是蛋白质。谷类和豆类虽然都含植物性蛋白,但营养价值上不完全相同,谷类蛋白质所缺少的氨基酸几乎都是赖氨酸,豆类蛋白质所缺少的氨基酸则为蛋氨酸,两者经常一起吃,就可以相互补偿,提高营养价值。
另外,豆类及豆制品还能供给食物纤维,B族维生素。维生素E及锌、钼、硒等各种微量元素。
“五畜为益”益是增进,有益。五畜是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高,不仅含有较高的能量、较多的优良蛋白质、丰富的脂类物质、足量而平衡的B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而且味道好。饱腹作用大,可利用率高。恩格斯说过,从只吃植物性食物转变到既吃植物性食物,又吃动物性食物,这对人类的进化,对体力和智力,特别是对智力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说:“如果不吃肉,人是不会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的。”目前。我国平均每人每年仅消费3500克的肉,不能满足人体需要。从中医的理论看,禽畜类荤食品称为“血肉有情之品”。其补益作用确实要比草木之品大。
据日本医学报道,素食的母亲所生养的婴儿,往往由于维生素B12铁、蛋白质等营养素的缺乏,营养状况不良,而有某种程度脑损害。
当然,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进荤太多也是不合适的,“夫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而病形”,会加重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也可促发直肠癌、乳腺癌。所以,进荤贵在适量,一般认为,进荤量为进谷量的十分之一左右为宜,一天吃50~100克。
“五菜为充”,“充”是补充、完备的意思。蔬菜是人们日常所必需的几种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2、维生素C、维生素K等)和无机盐(钾、镁、钙、铁、钼、铜、锰等)的重要来源,又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和某些特殊的酶、叶绿素、花色、芳香性挥发油等的来源。对机体是不可缺少的。在蔬菜要求上,应包括新鲜的绿、黄、红各种蔬菜,这样,营养素就更完善了。粗膳食纤维,不被人体胃肠道的分泌作用所消化,但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肠的蠕动,帮助消耗和排泄,增加大便量,改善大便习惯。
③ 请问五谷杂粮中的五谷指的是哪五谷
粟、豆 、麻、麦、稻
五 谷 史 话
万国鼎
一、五谷是什么
“谷”是“谷”的简体字,原来是指有壳的粮食;象稻、稷(jì计,即谷子)、黍(亦称黄米)等外面都有一层壳,所以叫做谷。谷字的音,就是从壳的音来的。
“五谷”这一名词的最早记录,见于《论语》。根据《论语》的记载:二千四百多年以前,孔子带着学生出门远行,子路掉队在后面,遇见一位用杖挑着竹筐的老农,问他:“你看见夫子吗?”老农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夫子?”
亲爱的读者,你分得清五谷吗?
五谷的意思是指五种谷。比《论语》更古的书如《诗经》、《书经》等里面,只有“百谷”,没有说“五谷”的。从百谷到五谷,是不是粮食作物的种类减少了呢?不是的。当初人们往往把一种作物的几种不同品种一个个起上一个专名,这样列举起来就多了。而且“百”字在这里不过是用来指多的意思,也并不是真有一百种。五谷这一名词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分类概念,同时反映当时的主要粮食作物有五种。
五谷这一名词在当初创造的时候,究竟指的是什么,没有留下记载来。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的解释,是汉朝人写的。汉人和汉以后人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种说法是稻、黍、稷、麦、菽(即大豆);另一种说法是麻(指大麻)、黍、稷、麦、菽。这两种说法的差别,只是一种有稻而没有麻,另一种有麻而没有稻。麻子虽然可以供食用,但是主要是用它的纤维来织布。谷指的是粮食,前一种说法没有把麻包括在五谷里面,比较合理。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在北方,稻是南方作物,北方栽培的有限,所以五谷中有麻而没有稻,也有可能。《史记·天官书》“凡候岁美恶”(预测年岁丰歉)下面所说的作物,就是麦、稷、黍、菽、麻五种,属于后一种说法。大概因为这些原因,所以汉人和汉以后的人对五谷就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把这两种说法结合起来看、共有稻、黍、稷、麦、菽、麻六种主要作物。战国时代的名著《吕氏春秋》(公元前三世纪作品)里有四篇专门谈论农业的文章,其中《审时》篇谈论栽种禾、黍、稻、麻、菽、麦的得时失时的利弊。禾就是稷。这六种作物和上面所说的六种完全相同。《吕氏春秋·十二纪》中说到的作物,也是这六种。
很明显,稻、黍、稷、麦、菽、麻就是当时的主要作物。所谓五谷,就是指这些作物,或者指这六种作物中的五种。但随着社会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五谷的概念在不断演变着,现在所谓五谷,实际只是粮食作物的总名称,或者泛指粮食作物罢了。
哈哈哈,给我分吧!!!
④ 中医中的五谷分别为哪五谷属五行中的哪一行,分别宫养哪个脏器
五色入五脏、五味入五脏:
1、肝——青色(绿色)——酸(保护肝脏应该多吃青色食品如:
青菜、西兰花等,少吃太酸食品)
2、心——红色——苦(应多吃红色食品补心如:西红柿、
红萝卜等,如果心火太旺也可以吃苦瓜降火)
3、脾——黄色——甜(保护脾胃应该多吃黄色食品
如黄豆、红薯等,忌吃太甜的东西)
4、肺——白色——辣(补肺应吃白色食品如洋葱、淮山药、
百合等,多食辣的食品,如果肺脏不好可以在胸前挂洋葱圈)
5、肾——黑色——咸(补肾应多吃黑色食品如:黑木耳、黑芝麻、
葡萄、茄子、紫甘蓝等,而且不要吃太咸食品)
每天三餐只要保证这五色五味俱全,对身体非常好
中医讲究五行说,所谓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在五行学说中,人体还被划分为“五脏”,所谓五脏指的是肝、心、脾、肺、肾。而这里所说的五脏与西医的器官概念并不完全相同,它还包含了人体精神的作用。而食物也根据它们的味道和颜色被划分为五类,与人体的“五脏”相互对应,相互滋养。
肝
肝属木,中医认为肝是解毒器官,肝支配着全身肌肉,关节,眼睛与肝也有密切关系。
酸:在五行中发现酸味与肝胆之间的关联最大,它能作用于肝胆,能控制筋络,酸味有使身体收缩的功能,让身体不太油腻。
绿:绿色的食物能帮助肝胆舒缓压力,调节肝胆功能,特别是在清热,平息肝胆之火上有一定作用。
荔枝:益肝补血,对女性虚弱,血虚有很大帮助。
李子:清肝除热,适合于肝虚有热。
芹菜:清热平肝,多用于肝火上炎导致的头晕,目眩,面红耳赤等。
带鱼:养肝补血,用于脾胃虚弱,肝血不足导致的食欲不佳,呕吐等。
空心菜:清热凉血,用于血热导致的鼻血,便血。
心
心在五行中属火,火焰是向上升的,而心在生理上是上开窍于舌,在病变时,如果发生舌尖赤痛,面部红赤等现象,都认为是心火上炎,所以用五行中的火,来代表五脏中的心。
苦:苦味的食物和心、小肠的关联最大,苦味有排除燥热的功能,所以夏天应该多吃苦味的食物。
红:红色的食物能作用于心,有助于减轻疲劳,令人精神倍增。
西瓜:利尿除烦,可能除去由心火上炎导致的心烦,舌红,小便短赤。
辣椒:温中散寒
牡蛎:滋阴养血,用于心血不足,失眠,盗汗。
脾
脾在五行中属土,没有脾胃的消化和吸收,人也就得不到营养而不能生存。同时,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一日三餐和每天排泄,都有一定的规律,也就是稳定的现象,所以用五行中的土来代替五脏中的脾。
甜:甜味的食物作用于脾、胃、肌肉,吃甜味会使人懒洋洋的,有消除紧张,恢复疲劳,补充血糖的功能。
黄:黄色的食物能帮助培养开朗的心情,同时让人集中精神。
大枣:入脾胃,用于补中益气脾胃虚弱,倦怠乏力,还可养血安神。
菠萝:消食、止泻、用于伤食、泄泻。
竹笋:清热、消食,用于胃热、口干便秘、咳嗽痰多、食积。
番薯:补脾益胃,用于脾胃虚弱,少气乏力。
肺
肺在五行中属金,金属都有声音,而人的语言声音,是由肺气鼓动而成,同时肺是娇贵的脏器,怕火气的熏蒸,所以用五行中的金来代表五脏中的肺,肺支配呼吸,也支配皮肤的排泄。
辣:辣味的食物作用于肺、大肠。吃辣味会使毛孔发散,有促进排汗的功能,还能让身体发热帮助血液循环。
白:白色的食物与悲伤有关。
银鱼:润肺止咳,用于肺阴不足的干咳少痰,形体消瘦的人。
花生:润肺止咳,特别适合于肺燥咳嗽。
山药:补助肺气,特别适合于肺虚咳嗽。
糥米:益气固表,用于气虚不固。
豆腐:清肺健肤。
肾
肾在五行中属水,水的特点是向下行的,而人体每天喝进去的水分,通过身体而下,最后由膀胱排出,排泄水分的功能是由肾脏领导的,但若肾脏发生病变,则小便失常,肾储存精气,水分与骨骼,毛发发育有关。
咸:咸味的食物由肾及膀胱代谢,而咸味也有软化硬物及促使排泄的功能。
黑:黑色的食物大多是补肾的佳品。
葡萄:补肾,强筋骨,对付腰膝酸软,同时利小便,合适小便赤涩痛。
鲈鱼:补肾安胎,用于肾虚,胎动不安或妊娠水肿。
紫菜:清热利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芝麻:补肝肾,用于肝肾不足,病后体弱。木、火、土、金、水;
东、南、中、西、北;
青、赤、黄、白、黑;
角、徵、羽、宫、商;
肝、心、脾、肺、肾;
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⑤ 五谷杂粮中的五谷是指的哪五种
粟、豆 、麻、麦、稻
五 谷 史 话
万国鼎
一、五谷是什么
“谷”是“谷”的简体字,原来是指有壳的粮食;象稻、稷(jì计,即谷子)、黍(亦称黄米)等外面都有一层壳,所以叫做谷。谷字的音,就是从壳的音来的。
“五谷”这一名词的最早记录,见于《论语》。根据《论语》的记载:二千四百多年以前,孔子带着学生出门远行,子路掉队在后面,遇见一位用杖挑着竹筐的老农,问他:“你看见夫子吗?”老农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夫子?”
亲爱的读者,你分得清五谷吗?
五谷的意思是指五种谷。比《论语》更古的书如《诗经》、《书经》等里面,只有“百谷”,没有说“五谷”的。从百谷到五谷,是不是粮食作物的种类减少了呢?不是的。当初人们往往把一种作物的几种不同品种一个个起上一个专名,这样列举起来就多了。而且“百”字在这里不过是用来指多的意思,也并不是真有一百种。五谷这一名词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分类概念,同时反映当时的主要粮食作物有五种。
五谷这一名词在当初创造的时候,究竟指的是什么,没有留下记载来。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的解释,是汉朝人写的。汉人和汉以后人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种说法是稻、黍、稷、麦、菽(即大豆);另一种说法是麻(指大麻)、黍、稷、麦、菽。这两种说法的差别,只是一种有稻而没有麻,另一种有麻而没有稻。麻子虽然可以供食用,但是主要是用它的纤维来织布。谷指的是粮食,前一种说法没有把麻包括在五谷里面,比较合理。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在北方,稻是南方作物,北方栽培的有限,所以五谷中有麻而没有稻,也有可能。《史记·天官书》“凡候岁美恶”(预测年岁丰歉)下面所说的作物,就是麦、稷、黍、菽、麻五种,属于后一种说法。大概因为这些原因,所以汉人和汉以后的人对五谷就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把这两种说法结合起来看、共有稻、黍、稷、麦、菽、麻六种主要作物。战国时代的名著《吕氏春秋》(公元前三世纪作品)里有四篇专门谈论农业的文章,其中《审时》篇谈论栽种禾、黍、稻、麻、菽、麦的得时失时的利弊。禾就是稷。这六种作物和上面所说的六种完全相同。《吕氏春秋·十二纪》中说到的作物,也是这六种。
很明显,稻、黍、稷、麦、菽、麻就是当时的主要作物。所谓五谷,就是指这些作物,或者指这六种作物中的五种。但随着社会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五谷的概念在不断演变着,现在所谓五谷,实际只是粮食作物的总名称,或者泛指粮食作物罢了。
⑥ 五谷杂粮是指那五谷杂粮有那些
“五谷杂粮”究竟是指那“五谷”?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非常注重健康,饮食方面讲究营养均衡。中医认为,五谷杂粮是养生之本,常吃可延年益寿。那么,“五谷”指的是什么呢?许多人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很模糊。
“五谷”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中,后在历代著作中多有提及。《论语·微子》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其实,“五谷”原是中国古代实指五种有壳的粮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农业技术的改进,粮食的种类越来越多,“五谷”并非实指,而是泛指主要粮食作物。
关于中国古代粮食的种类,很多古籍有所记载:《吕氏春秋》作为中国最早系统地记录传统农业的著作,在《审时篇》中提及禾(稷)、黍、稻、麻、菽、麦六种农作物;西汉时期刘安主编的《淮南子》卷四之《坠形训》云:“东方川谷之注,……其地宜麦;南方阳气之所积,……其地宜稻;西方高土,……其地宜黍;北方幽晦不明,……其地宜菽;中央四达,……其地宜禾。”;东汉末郑玄的《周礼注》记载:“三农生九谷,稷、秫、黍、稻、麻、大小豆、大小麦也。凡王之膳食用六谷,稻、黍、稷、粱、麦、苽也,以五味五谷养其病,麻、黍、稷、麦、豆也。”可见,中国古代粮食的种类繁多,有所谓“五谷”、“六谷”和“九谷”之称。
“五谷”说法之所以一直盛行并流传下来主要是古代“五行思想”影响所致。“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在古代,人们认为世界统一于不断运动中相生相克的五种物质,并将所有物质按金木水火土属性进行分类,最终演绎出“五方(东、南、中、西、北)”、“五味(酸、苦、甜、辣、咸)”、“五畜(鸡、羊、牛、马、猪)”、“五脏(肝、心、脾、肺、肾)”等等。“五谷”概念也是这样形成的,从此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但关于“五谷”的具体指代,中国古代存在多种不用说法,主流的有两种:一是稻、麦、黍(黄米)、稷(小米)、菽(豆类);另一种是麻、麦、黍、稷、菽。博主认为,前一种说法较为客观和现实,因为麻后来主要作为织布纤维,逐渐退出了粮食的范畴。
由此可见,“五谷”实指中国古代所称的稻、麦、黍、稷、菽等五种粮食作物,后泛指主要粮食;“五谷杂粮”则是所有粮食作物的总称,包括谷类(水稻、小麦、玉米、高粱等)、豆类(大豆、蚕豆、豌豆等)、薯类(红薯、马铃薯)及其他杂粮
⑦ 民间常说的五谷是哪五谷
“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关于“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
五谷这一名词在当初创造的时候,究竟指的是什么,没有留下记载来。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的解释,是汉朝人写的。汉人和汉以后人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种说法是稻、黍、稷、麦、菽(即大豆);另一种说法是麻(指大麻)、黍、稷、麦、菽。这两种说法的差别,只是一种有稻而没有麻,另一种有麻而没有稻。麻子虽然可以供食用,但是主要是用它的纤维来织布。谷指的是粮食,前一种说法没有把麻包括在五谷里面,比较合理。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在北方,稻是南方作物,北方栽培的有限,所以五谷中有麻而没有稻,也有可能。《史记·天官书》“凡候岁美恶”(预测年岁丰歉)下面所说的作物,就是麦、稷、黍、菽、麻五种,属于后一种说法。大概因为这些原因,所以汉人和汉以后的人对五谷就有两种不同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