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医中药 > 中医饮食养生的四原则

中医饮食养生的四原则

发布时间:2021-03-07 06:14:39

A. 中医认为在饮食调理方面要体现什么原则

对饮食抄宜忌,中医也从阴阳平衡方面作为出发点,有利于阴平阳秘则为宜,反之为忌。例如,痰湿体质人应忌食油油腻;木火体质应忌食辛辣;对阴不足,而阳有余的老年人,则应忌食大热峻补之品;对发育中的儿童,如无特殊原因也不宜过分进补;对某些患者,如皮肤病、哮喘病人则应忌食虾、蟹等海产品发物;对胃寒患者忌食生冷食物等。其实质均从防止造成“实其实”“虚其虚”而导致阴阳失调的弊病为目的。总之,在平人或病人饮食调理方面要体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等原则。

B. 中国饮食文化理论有哪四大原则

1、精

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反映了先民对于饮食的精品意识。当然,这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些贵族阶层。但是,这种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一个“精”字。

2、美

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这种美,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

3、情

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

4、礼

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中国饮食讲究“礼,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生老病死、送往迎来、祭神敬祖都是礼。《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三礼”中几乎没有一页不曾提到祭祀中的酒和食物。

(2)中医饮食养生的四原则扩展阅读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中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

C. 什么是饮食养生,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春天的养生饮食~中医认为,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所以人应该顺应天时的变化,通过
饮食调养
阳气以保持身体的健康,总的饮食养生原则是:
1.
贝美森药房
亲情提示主食中选择高热量的食物。
是指主食中除米面杂粮外,适量加入豆类、花生等热量较高的食物。
2.保证充足的
优质蛋白质

是指奶类、蛋类、鱼肉、
禽肉
、猪牛羊瘦肉等。
3.保证充足的维生素。
青菜及水果的维生素含量较高,如西红柿、青椒等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是增强体质,抵御疾病的重要物质。
春季饮食分三时期
一、早春时期
为冬春交接之时,气温仍然寒冷,人体内消耗的热量较多,所以宜于进食偏于温热的食物。
饮食原则:选择热量较高的主食,并注意补充足够的蛋白质。饮食除米面杂粮之外,可增加一些豆类、花生、乳制品等。
早餐:牛奶1袋(250毫升左右),主食100克,小菜适量。
午餐:主食150克,猪牛羊瘦肉(或豆制品)50克,青菜200克,蛋汤或肉汤适量。
晚餐:主食100克,蛋鱼肉类(或豆制品)50克,青菜200克,
豆粥
1碗。
二、春季中期
为天气变化较大之时,气温骤冷骤热,变化较大,可以参照早春时期的饮食进行。在气温较高时可增加青菜的食量,减少肉类的食用。
三、春季晚期
春夏交接之时,气温偏热,所以宜于进食清淡的食物。饮食原则为选择清淡的食物,并注意补充足够维生素,如饮食中应适当增加青菜。
早餐:豆浆250毫升,主食100克,小菜适量。
午餐:主食150克,
鱼蛋
肉类(或豆制品)50克,青菜250克,菜汤适量。
晚餐:主食100克,青菜200克,米粥1碗。
少吃酸比较好
每日除三餐之外,还要多吃一些水果,因为水果中所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增强体质有益。春季饮食宜忌生冷油腻之品,传统医学还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

D. 中医养生的原则是什么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E. 中国传统养生的四大原则,谢谢

1、形神兼养:在养生过程中既要注重形体养护,更要重视精神心理方面调摄,所谓版形神兼养、权守神全形、保形全神等。
2、顺其自然:顺其自然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强调在养生过程中要符合自然规律,不可违背自然规律。同时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正如《黄帝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3、综合和审因施养:养生不拘一法一式,应形、神、动、静、食、药等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养生活动。另外,也要因人、因地、因时之不同用不同的养生方法,所谓审因施养、辨证施养。
4、动静结合:现代医学主张“生命在于运动”,中医也主张“动则生阳”,主张运动健身,但中医养生也主张“动中取静”、“不妄作劳”。正如《周易外传》所说“动静互涵,以为万变之宗”,《类经·医易》所说“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

F. 中医的饮食养生理念是什么

就是研究食物的性能,根据食物的性能对人体进行调养。吃是生命活动的专表现,是健康长属寿的保证,“安谷则昌,绝谷则危”。只有足食,才能乐业,“安民之本,必资于食”。饮食不仅维系着个体的生命,而且关系到种族的延续,国家的昌盛、社会的繁荣、人类的文明。汉代出现的我国第一部药物专着《神农本草经》共载365种药物,其中有不少食物,如枣、藕、山药、芡实、蜂蜜、薏苡米等,被列为具有强身保健、延年益寿的上品药。

G. 四季养生的原则

“顺”:养生跟着季节走。古人认为,人身体的变化与四季轮回是一致的,因此饮食起居、衣食住行必须与季节相适宜。

“静”:让心安静下来。现代人喜欢生活得热热闹闹,每天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生怕孤独和寂寞。其实,这种浮躁的生活对健康极为不利。

“修”:修身行善烦恼少。平时积德行善、豁达大度的人,往往能和这个世界和谐相处,能减少很多烦恼,心情愉悦。可见,修身养性,宽以待人,淡泊名利,对别人好,自己收获的将是健康、快乐和长寿。

“调”:多做深长呼吸。人难免会遭遇营养失衡、过度劳累、病邪袭来等诸多不良因素,这时候就要用到“调”字了。

“补”:有补有泻最健康。古人推崇用滋补药物调理阴阳、脏腑、气血,原则有三,一是先辨证,二是食补为先,三是补、泻结合。

(7)中医饮食养生的四原则扩展阅读

养生时间点

1、饭后半小时:刷牙。提醒各位读者,饭后立即刷牙有害牙齿健康。因为牙冠表面有一层珐琅质,刚吃过饭尤其是食用了酸性食物后,珐琅质变得松软,此时立即刷牙会对其造成损害。

时间一长,牙齿的珐琅质逐渐减少,易患上牙本质过敏症,吃东西时出现酸痛症状。因此,建议老人饭后先用清水漱口,半小时后再刷牙,防止龋齿。

2、饭后1小时:走路。饭后散步可促进胃肠蠕动,改善呼吸系统,促进血液循环,但要休息1小时左右再去散步。散步前先做简单热身,如搓搓手脚、举举胳膊、伸展筋骨等。

散步姿势也很重要,要抬头挺胸,避免压迫胸部,影响心脏功能,也不要迈大步或走得太急太快。注意足跟先着地,双臂随步行节奏有力地前后交替摆动。不要走崎岖道路或羊肠小道,也不要背着手或倒走。散步时间最好别超过1小时。

3、晚上9点:泡脚。晚上泡脚,身体热量增加后,体内血管会扩张,有利于活血,促进血液循环。老人记得别拿塑料桶泡脚,最好选较深的木桶,更易保温。水温不宜过热或过凉,一般在40~45摄氏度为佳。要将水完全淹没脚背,时间也不宜过久,因为老人泡久了容易出汗、心慌,20~25分钟就可以了。泡脚结束后,配合足底按摩更有养生效果。

4、睡前90分钟:洗澡。这样到临睡时,体温刚好降至最适宜睡眠的温度。建议洗澡前喝150毫升左右的温水,能防止老人血液黏稠度升高。洗澡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否则可能造成毛细血管扩张、脑组织缺氧缺血、心绞痛等。洗澡水温最好在40摄氏度左右。

H. 中医养生原则是什么 怎么养生正确饮食 四季养生的原则

中医观点是天人合一,如《内经》上说,人体要顺天时,即顺五运六气的变化,其秘决关键是顺应四时阴阳之气的变化,人体才能长久地保持健康;因此,人体养生一定要注意从春季开始。春季是人体新陈代谢最为活跃的时期,常言道“百草回生,百病易发”,特别要注意起居劳作、精神调摄,关键是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萌生的特点,使自己的精神、情志、气血也能像春天的气候那样舒展畅达、生机勃发。

春季饮食,要点是以平补为原则。夏季应以清淡爽口,又能刺激食欲的饮食为主,老人应少吃油腻食物,体弱者应避免食用冷饮及生冷瓜果,以免引起消化功能障碍。秋季容易耗损津液,发生口干舌燥、咽喉疼痛、肺热咳嗽等。因此,秋日宜吃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冬季“寒”, 寒气袭人,是气候变化的特点。人体新陈代谢变缓,虽说可以保存体力,但也降低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尽量早睡晚起,保持较长的休息时间,使意志安静,人体潜伏的阳气不受干扰。

(8)中医饮食养生的四原则扩展阅读:

养生

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养生的最佳时机。医学上认为,春养于肝,夏养于心,秋养于肺,冬养于肾,所以春天进补,重在养肝。春季喝汤宜选用较清淡、温和且扶助正气、补益元气的食物,同时还应根据不同的体质来调养。偏于气虚的人,可多选一些健脾益气的食物煲汤,如红薯、山药、土豆、鸡蛋、鹌鹑蛋、鸡肉、鹌鹑肉、牛肉、瘦猪肉、鲜鱼、花生、芝麻、大枣、栗子等。

偏于气阴不足的人,可选一些益气养阴的食物来煲汤,如胡萝卜、豆芽、豆腐、莲藕、荸荠、百合、银耳、蘑菇、鸭蛋、鸭肉、兔肉、蛙肉、龟肉、甲鱼等。另外,春季饮食还要注意多食低脂肪、高维生素、高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的荠菜、芹菜、菠菜、马兰头、枸杞子、香椿头、蒲公英等,可起到清热解毒、凉血明目、通利二便、醒脾开胃等作用。

夏季

夏天,酷热天气使人体出汗很多,消耗了大量体液,并消耗了各种营养物质,因此很容易感觉到身体乏力和口渴。这是一种耗气伤阴的表现,通常会影响到脾胃功能,引起食欲减退和消化功能下降,所以不少人在夏季都会感到,笺虚或气阴两虚。根据药乡购中医“虚则补气”的原则,夏天饮食也应该注意进补。夏天进补,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一般以清淡的滋补食品为主,如鸭子炖冬瓜就是夏天食补之佳品。另外,如瘦猪肉、鲜瓜果、芡实、绿豆等食品都是夏天用以清补的食疗佳品。

I. 四季饮食养生原则是什么

无论是中医学,还是现代科学,都以为自然界四时气候的: 变化对人体的生命活动皆产生极大的影响,人们必须顺时养生。所谓顺时养生,最口是在祖国医学“天人相应”理论指导下,按一年四季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和特点。调节人体,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一种方法。换句话说,由于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运动,影响着人体阴阳之气的盛衰,人体必须适应太自然的阴阳消长变化,才能维持生命活动。而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养生的目的,实际上也就是充盛人体真元之气,增强调节生命节律的能力,。从而保持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正如张景岳所说:“六气者,即化生精气之六神也,生气通天惟赖于此”。六气充盛,生气不竭是却病延年的重要保证。那么,人们又应怎样顺时养生呢?即四时养生必须遵循那些原则呢? 第一条原则:“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这是中医养生学里的一条极其重要原则,是身体健康。延年益寿所必须遵循的。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成书的《黄帝内经》里提出,既然自然界的六淫邪气是人体致病的重要因素,那么,人们就必须重视对六淫邪气的抗御。正如《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说的,对于圣人来说,不主张病后才治病,而主张未病先预防。假使等疾病已经发生了,而后才去治疗,就等于口渴了才想到打井,不是太晚了吗! 所谓“虚邪贼风”,是泛指不正常的气候变化和有害于人体的外来致病因素,正如高世拭解释说:“四时不正之气,皆谓之虚邪贼风”,也就是上面所说的风、寒、暑、湿、燥、火,因为这六种邪气皆能致病,故须及时地躲避它。至于怎样具体地躲避,将在二、三、四、五章里详细论述,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第二条原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这句话出自《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此为四时调摄的宗旨,它是根据自然界和人体阴阳消长、气机升降、五脏盛衰的不同时间的特点状态而制定的四时养生原则。正因为此句话非常重要,一些著名医学家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高士宗在《素问直解》里说:“春夏养阳,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秋冬养阴,使太阴之气收,少阴之气藏。”此句的意思是说,春夏之时,自然界阳气升发,万物生机盎然养生者就应该充养,保护体内阳气,使之充沛,不断旺盛起来,不要做损害体内阳气的事;而在秋冬之时,万物敛藏,此时养生就应顺应自然界的收藏之势,收藏体内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养五脏。 而张志聪在《素问集注》里却说:“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而培养之。”此句的解释亦很有道理,如谚语说:“夏有真寒,冬有真火”,即夏天有阳虚内寒之调泄、而冬天不乏阴虚内热之盗汗。因为阳虚于内,故要养阳;因为阴虚于内,故要养阴,只有这样才能“从其根”。 张景岳则在《类经》里解释说:“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以阳生,阳以阴长。所以圣人春夏养阳,以为秋冬之地;秋冬则养阴,以为春夏之地,皆所以从其根也。今人有春夏不能养阳者,每因风凉生冷,伤其阳气,以致秋冬多患疟泄,此阴脱之为病也。有秋冬不能养阴者,每因纵欲过度,伤此阴气,以致春夏多患火症,此阳盛之为病也。”意思是说,若能在春夏之时养阳,可预防秋冬之寒病;而在秋冬之时养阴,可预防春夏之火症。张氏的注解体现了阴阳互根的观点,因为养阳不能脱离阴,养阴不能脱离阳,即王冰所说: “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全阴则阳气不极,全阳则阴气不穷。” 现代人,以《黄帝内经析义》为代表,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可以概括为三种含义:一是适应四时的养生方法,生长属阳,收藏属阴,所以,春夏养生长之气,即为养阳,秋冬养收藏之气,即为养阴;二是养阳指养心、肝二阳脏;养阴指养肺肾二阴脏;三是养阳要顺从阳气生长的特点,使阳气发泄;而养阴要顺从阴气收藏的特点,不要使阴气发泄。 上述各种解释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意义,不管哪种看法都旨在说明一点,季节不同,养生的原则和方法就不一样,人们只有在理论的高度上搞清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含义,才能更好地去“顺四时而适寒暑”。具体到春、夏、秋、冬四季,人们又怎样养阳、养阴呢?《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有较详细的阐述,现摘录于下: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这是讲的春天的养生之道,亦即春天的养阳之道。意思是说,春季正、二、三月,阳气上升,万物萌动,自然界呈现一片生机蓬勃的姿容。天地孕育着生发之气,万物欣欣向荣;人们应当晚睡早起,阔步于庭院,披散头发,宽缓形体,以使志意充满生发之气。对待事物,当生的不要杀害它,当给的不要剥夺它,当赏的不刑罚它,这就是适应春气,调养人体“生气”的道理。如果人体违逆了这个道理,就要伤害肝气。春季伤害了肝气,到了夏季,就会发生寒病,这是因为人在春季养“生气”不足,到夏季奉养“长气”力量不够的缘故。 从原文来看,春天应阳主要体现在:“晚睡早起”:因为春天阳多而阴少;“广步于庭”:因为“动则生阳”;“以使志生”:使志意充满生发之气,以适应天地间的生发之气;“夏为寒变”:夏季的寒病是由于春天没有养好阳气的结果。 上述原文从起居、运动、精神、疾病四个方面论述了保养阳气的具体方法,虽然不很全面,其精神实质充分体现。

阅读全文

与中医饮食养生的四原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万博动物医院在线电话 浏览:380
临淄爱佳宠物医院 浏览:582
苏泊尔养生壶怎么样打开 浏览:104
肝转移的治疗方法 浏览:845
养生壶如何做现磨咖啡 浏览:787
中医治疗失眠能根治吗 浏览:391
望京附近看妇科好的医院 浏览:773
治疗药物依赖的医院 浏览:100
闵行区中医院地址 浏览:543
治疗顽固性失眠的药物 浏览:489
石龙人民医院体检 浏览:507
盛京医院妇科哪个医生好 浏览:613
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科 浏览:724
老年痴呆严重送康复医院好吗 浏览:185
治疗糖尿病阳痿的中药方 浏览:565
汕头潮阳哪里有宠物医院 浏览:984
医院妇科治疗仪 浏览:758
兴义博爱医院妇科 浏览:749
湖北武汉儿童医院电话 浏览:190
最好的传染病医院 浏览: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