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医中药 > 中医治疗的临床治疗期包括

中医治疗的临床治疗期包括

发布时间:2021-03-07 02:38:52

① 中医包括哪几个项目

中医学包括中医基础医学、中医预防医学和中医临床医学三部分。 中医基版础医学主要是阐述权中医的基础理论,其内容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经络学说、体质学说、病因学说、发病学说、病机学说等等。 中医预防医学主要是阐述中医的“治未病”思想;包括①未病先防:重视用各种方法进行养生保健,以预防疾病的发生,这是最主要的。②既病防变:提倡早期诊断,防其恶变。③利用一切措施与手段,如食物、药物、针灸、推拿、按摩、熏、蒸、浴等,对人体及环境进行保护,以防止疾病的发生、感染和传播。 中医临床医学即是研究用中医、中药、针灸、推拿、按摩、熏、蒸、浴等方法对患病人群进行诊断与治疗的科学

② 中医学包括哪些

中医学包括中医基础医学、中医预防医学和中医临床医学三部分。 中医基础医学主回要是阐述中医的基础答理论,其内容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经络学说、体质学说、病因学说、发病学说、病机学说等等。 中医预防医学主要是阐述中医的“治未病”思想;包括①未病先防:重视用各种方法进行养生保健,以预防疾病的发生,这是最主要的。②既病防变:提倡早期诊断,防其恶变。③利用一切措施与手段,如食物、药物、针灸、推拿、按摩、熏、蒸、浴等,对人体及环境进行保护,以防止疾病的发生、感染和传播。 中医临床医学即是研究用中医、中药、针灸、推拿、按摩、熏、蒸、浴等方法对患病人群进行诊断与治疗的科学。(刘春援 江西副教授)

③ 什么是中医辩证治疗

中医辩证治疗,指的是辩证论治,对症治疗。根据证型,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论治是中医内认识疾病和容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所谓辨证,就是根据四诊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只有正确的辨别疾病的证型,对症治疗,才能起到好的治疗效果,这就是中医的特色,治疗的基础。

④ 什么病都可以中医治疗

中医理论脱胎于中国古代哲学,立论于气化,以阴阳五行为说理工具,以金木水火土五种自然界的物质特性来比拟人体五脏的生理病理特点,从经络脏腑、气血盛衰、虚实邪正进行病位、病势、病性的辨别,明确病机,进而依法成方,治疗疾病。中医秉承古代哲学的“气一元论”,认为人体即为一团气,气的运动正常则人体健康,气的运动失常即为病态。气的运动是人体生命的表现,中医认为“出入废则神机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而人体的气即遵循着升降出入的运行方式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根据中医的这一理论,万病均可治。所谓的疾病不过是气的运行失常而已。所以只要辨明人体气的失常的原因,予以汤药及针灸推拿等方式恢复气的正常运行即可。中医认为疾病分为两种:一种是气化失常性疾病,类似于西医的功能疾病;一种是气化失常导致的痰瘀毒性疾病,类似于西医的器质性疾病。对于气化失常性疾病,中医的治疗则有明显的优势。
临床上常见的气化失常性疾病包括:
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荨麻疹、湿疹等。此类疾病属于免疫功能紊乱,涉及到诸多的炎症介质,西药很难找到确切的作用靶点,常以激素包打天下,激素久服则副作用突出,导致临床症状此起彼伏。中医治疗此类疾病从整体出发,立足于调整阴阳,扶正祛邪,临床效果优于西药。
妇科疾病:对妇科疾病常见的月经不调、乳腺增生等疾病,西药的治疗手段有限。中医从调肝补肾,疏通经络,活血祛瘀等方面入手,很容易起效。
脾胃病:慢性胃炎、腹胀、大便不调等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也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通过健脾升清、降胃化浊,必要时配合疏肝,能很好的调节消化系统功能。
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鼻咽炎是临床经常见到的,针对此类疾病西药品种单一,疗效不佳。而中医通过辨证论治,从宣肺肃降入手,很容易见效。
复杂的慢性病:如慢性肾炎、风湿病、中风后遗症、肿瘤等。这类疾病病程久,患者常合并其他疾病,西药只能一病一药,所以患者需要同时服用许多药物。而通过中医的辨证施治,或扶正或祛瘀化痰,着眼于恢复人体自身的生命力,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亚健康状态:所谓的亚健康即是按照西医的化验检查发现不了明显的器质性异常,但患者常有乏力、失眠、头晕、便秘、心烦等症状。这也是中医擅长的领域。通过中医的治疗患者很容易恢复健康状态。

⑤ 中医都有哪些治疗方式

在治抄疗方法上,针灸是我国独创性的一种治疗方法,其特点是在病人身体的一定部位用针刺入,或用火的温热烧灼局部位置,以达到治病的目的。
这一疗法大约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古人就已经有了用砭石治病的经验,以后发展为针灸。周代以后逐渐形成为一项专门的治疗方法。
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周代古医籍中,有《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等帛书,反映了当时经络学说已基本确立。
《内经》和《难经》中详细记载了人身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和全身脉络、腧穴以及它们的分布循行与针疗、刺法、刺禁、炙法、炙禁等具体内容,并高度评价了经络的“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的重要作用,对我国医学和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针灸疗法早在汉唐时就传到日本、朝鲜等国,宋元时期后又相继传到阿拉伯和欧洲,震撼了国际医学界,影响了世界医学的发展。故外国学者多称誉我国为“针灸的中国”。

⑥ 中医治疗法则有哪些

发汗法(解表法)

本法是服用药物使病人发汗,通过发汗驱除在表之邪,故在外感初起,病邪侵犯肌表时应用。汗法还有透疹(透表)作用,故当麻疹初起、疹将透未透之际,宜发汗以透疹;发汗又能消肿,故亦用于水肿病症,特别是水肿初起,上半身肿较著者。但运用汗法的原则是必须具有表证。由于表证主要有表寒、表热两型,故汗法又有辛温发汗和辛凉发汗的不同。

发汗解表以汗出邪去为度,过汗可以伤津,甚至汗出不止,引致虚脱;体质素虚的人,根据情况可配伍补益等法进行治疗。

清热法

本法是用寒凉药物以清热,用于热证。具体应用时尚应分辨是气分热、营分热、实热、虚热、何脏腑热等不同,而选用不同治法。如热在气分,热炽津伤,可用甘寒清热,因寒能清热,甘能生津养阴之故。如热在气分,或为实热,可用苦寒清热,因苦能泻下助寒以泻火解热。如热在营血,可清营凉血。如邪热伤阴,水不制火,因养阴清热。此外脏腑之热,因各脏腑病症表现之不同,宜分别采用清脏腑热的方法。

清热法不宜久用,特别是苦寒清热,常能损害脾胃,影响消化。

泻下法

一般是指通下大便,以排除肠内积滞。无论肠中实热之便秘,或热结旁流,以及肠垢结滞的痢疾,均可应用寒泻下,实热随泻下而去。肠中冷积,可用温下之法,温以去寒,泻下以去积。虚性便秘,用润滑之剂以通大便,为缓下通便法。此外,对于实证腹水,亦可通过峻泻以逐水,而选用下法。

下法用于里实证时,常为急下以祛邪,用之不当,或久用亦能伤正。

温里法

本法是用温热药祛除寒邪,用于里寒证。温热药既可祛寒,又可扶阳,故对寒邪直中,或阳虚生寒者,可用温中祛寒法,对阳气虚脱者则用回阳救逆(回阳固脱)法。

温法用之过度,亦能伤阴。

祛湿法

湿在中焦,湿阻较轻,可用芳香化湿。芳香之物可使气机流畅,改善消化机能,故可使轻度之湿随之而去。湿阻较重,便用苦温燥湿,因苦味能燥湿,温性亦燥,苦温燥性较烈,可去重症之湿。前二者统称化湿。如湿与热邪结合,便应根据湿和热的轻重,一面清热,一面化湿,称清化湿热法。湿在下焦,则当淡渗利湿,能过利尿以祛湿。中焦湿邪较重;亦可结合利湿法。

应用化湿、利湿之法亦应慎重,过用亦可伤津。

祛痰法

治痰之法有化痰、消痰、涤痰(豁痰)3种。一般的痰,多用化痰法。化是逐渐化除之意。辨别痰之寒热,结合痰之成因,选用不同化痰之法。如为热痰,宜用清化热痰法;如为湿痰,宜用燥湿化痰法;如为寒痰,宜用温化寒痰法。如痰浊凝滞,化之不去,则用消痰法。痰浊内阻,气逆喘促,用消痰法可使痰消气顺,哮喘乃平。痰浊凝滞经络,如痰核、瘰疬,亦用消痰法以散结。顽疾停聚,化痰、消痰均不能去,则用涤痰(豁痰)法。“涤”是荡涤攻逐之意,使粘痰泻下而出,多用于中风、癫狂、痰涎壅塞。

理气法

气之为病,一为气虚,一为气滞,一为气逆。气虚应用补气法,气滞、气逆则用理气法。理气可使气机舒畅,滞可行,逆可降。气滞多见于肝、胃、肠,应用舒气、行气之法以消除胁胀腹满。气滞重则用破气法。气逆用降气之法,以消除胃气上逆之恶心、呕吐、呃逆以及肺气上逆之咳喘。

在应用行气、化痰、利湿、活血、泻下等法时,常配合理气法,以免造成气滞,并有助于祛除病邪。

理气法所用之药大多辛香而燥,重用久用能耗气、散气和伤津,对血虚、阴虚以及火旺等症,用之宜慎。

祛淤法

血淤应祛淤,各种病症如痛症、内脏肿块、经闭、疮疡等凡是由于血淤所致者,皆当祛淤。淤血轻者应活血祛淤,常与理气法配合;淤血重者则当攻逐血淤,常与泻下法配合。

止血法

止血、呕血、咯血、便血、尿血、血崩等各种出血均可用止血法。但治疗出血除紧急采取止血措施之外,还应针对其出血原因进行治疗。如由热而致出血,则当清热凉血止血;如因气虚不能摄血,则当益气止血。出血初起,禁用大剂凉血止血,以防淤血内停。

消散法

一为消导,一为消积。消导法主要用于饮食停滞,以消化导下。消积法用于凝结有形的肿块,这种肿块多由气血痰淤,逐渐凝结而成,故用消积法使其逐渐消散。消散法与泻下法近似,但有不同。消散法虽能消导逐邪,但不如泻下法之猛攻急下,而是逐渐消散,缓以图功。

补益法

本法用于虚证。具体应用时应分析气血、阴阳、脏腑诸虚之不同,而分别采用不同的补法。气虚补气(益气)、血虚补血(养血),阴虚宜滋阴(养阴、补阴、育阴),阴虚阳亢,宜滋阴潜阳,阳虚宜助阳(温阳),有时在正虚邪存时亦可使用补虚扶正的方法以祛邪。

应用补法必须照顾脾胃,如脾胃虚弱,不仅影响饮食的消化吸收,也影响药物的吸收而使补法达不到应有的作用。

和解法

临床上,凡是不能用前述诸法治疗的疾病常采用和解法。和解是调和的意思,它有祛邪扶正、调整脏腑偏盛偏衰之作用。如外感病中病邪既不在表也不在里,而在半表半里,非发汗、清热、泻下等法所能解决的,常采用和解法驱除病邪。又如杂病中肝脾不和、肝胃不和、肠胃不和等,均可采用和解法以调节肝脾、肝胃的盛衰,而使之恢复正常。

上述各种治法,可以单独应用,但对病情复杂者,单用一法不能解决时,常数法合用。如表里俱急,内外邪盛,便应“汗下并用”(表里双解)。如上热下寒或上寒下热,便应“温清并用”。

如体质素虚,感受实邪,或病邪不解,正气渐衰,以致正虚邪实,便应“攻补兼施”。如此配合应用,才能收到更好的疗效。

⑦ 肺癌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肺癌

肺癌又称原发性支气管癌,是原发于各级支气管上皮的常见恶性肿瘤。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人,男性多于女性。我国近20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尤其在城市有明显上升。

咳嗽、胸痛、咯血、胸闷、气急、消瘦及恶病质是其主症。目前肺癌组织学分类按细胞分化程度和形态特征大体上分为五类:鳞状上皮细胞癌、小细胞未分化癌、大细胞未分化癌、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其中以鳞状上皮细胞癌最为常见。

本病属中医“肺积”、“痞癖”、“咳嗽”等范畴。本病病位在肺,常累及脾胃和肾。其病因病机是由于肺气阴不足,邪毒乘虚犯肺,以致肺气宣降失司,传布津液功能失职,津液凝聚成痰,痰气交阻,久则瘀血内生,痰瘀互结,阻于肺络,遂结聚成块,形成癌瘤。癌瘤生成后,更加阻滞气机,加重肺气宣降功能失常,如此恶性循环,病情益重。手术治疗造成肺的正常功能减退,气阴不足之虚象较重。如施行化疗或放疗,不但引起局部刺激,造成疼痛、肿胀、坏死,还可损伤人体正气,引起脾胃功能障碍,或引起肺之气阴的进一步耗伤。

(一)辨证施治

现将临床常用辨证分型及治疗介绍如下:

1.阴虚内热

[辨证要点]干咳少痰或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或痰中带血,胸痛气短,或低热盗汗,或心烦不眠,口干便燥,舌红或绛,苔薄黄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解毒抗癌。

[方药]生地15g,百合15g,麦门冬15g,南北沙参各30g,川贝母10g,知母15g,半枝莲30g,石见穿20g,生鳖甲15g,白花蛇舌草30g,鱼腥草30g。

2.气血瘀滞

[辨证要点]咳嗽不畅,气急胸痛如锥刺,痰中带血丝,喘憋不得卧,大便秘结,失眠唇暗,舌暗红,有瘀斑,苔薄黄,脉细弦或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药]桃仁10g,杏仁10g,桔梗10g,枳壳10g,丹参15g,三棱10g,莪术10g,元胡10g,白芍10g,五灵脂10g,穿山甲10g,石见穿30g,紫草15g,白花蛇舌草30g。

3.痰湿蕴肺

[辨证要点]咳重痰多,胸闷气短,呕恶纳呆,神疲乏力,腹胀便溏,四肢沉重,或头重如裹,舌胖淡,苔白腻,脉滑。

[治法]健脾化痰,解毒散结。

[方药]党参15g,茯苓10g,白术10g,半夏10g,陈皮10g,制南星10g,前胡10g,杏仁10g,生薏苡仁30g,猫爪草30g,龙葵30g,马兜铃10g,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30g,生麦芽15g。

4.肺肾两虚

[辨证要点]咳嗽气短,动则喘促,咳痰无力,胸闷憋气,面色苍白,腰膝酸软,身倦乏力,肢凉畏寒,自汗,便溏,舌淡而胖,苔白或白腻,脉沉细无力。

[治法]润肺化痰,温补肾阳。

[方药]熟地12g,麦冬15g,山药10g,五味子10g,党参10g,破故纸10g,仙茅10g,肉桂6g,川贝母12g,白僵蚕15g,蜂房5g,夏枯草15g。

5.随证加减根据肺癌病人主症,在上述辨证分型的基础上,如兼有下述症状时,可酌情选用下列药物:

(1)咳嗽痰多者,加前胡、杏仁、紫菀、川贝母、半夏、青礞石;咳吐黄痰者,加桑白皮、胆南星、黄芩、海蛤壳、天竺黄、淡竹沥、鱼腥草;喘咳甚者,加炙苏子、紫菀、蛤蚧。

(2)痰中带血或咯血者,加仙鹤草、黛蛤散、三七粉、生地榆、白及、云南白药、侧柏叶、白茅根。

(3)自汗气短,加生芪、人参、冬虫夏草、浮小麦、五味子、煅龙牡、山萸肉等。

(4)胸痛者,加乳香、没药、延胡索、五灵脂、蒲黄、全蝎。

(5)胸水者,加葶苈子、龙葵、商陆、水红花子、桑白皮、车前子(草)。

(6)低热者,加银柴胡、地骨皮、竹叶;高热者,加生石膏、寒水石、知母、牛黄、紫雪丹。

(7)有肿块者,加山慈菇、海藻、生牡蛎、小金丹、夏枯草、西黄丸;淋巴结转移者,加夏枯草、白僵蚕、炮山甲、土贝母等。

6.手术前后,放化疗期间的中医辨证治疗(1)术前治疗以扶正培本,清热解毒为主,药物组成:麦门冬、沙参、金银花、枇杷叶、桔梗、竹茹各10g,茯苓12g,太子参、猪苓、黄芪各15g,鱼腥草、白花蛇舌草各20g,川贝、紫菀各9g,水煎服。

(2)术后宜益气养阴,润肺化痰为主,药物组成:沙参、石斛、枇杷叶、白芍、川贝、杏仁、百部各10g,西洋参6g(冲服),太子参、猪苓、茯苓、生黄芪、麦门冬各15g,白花蛇舌草、鱼腥草各20g。

(3)放疗期间多表现为燥热伤阴之证,应以益气养阴,润燥解毒为主,首选:沙参、麦门冬、石斛、枇把叶、百部各10g,百合、玉竹、猪苓、茯苓各15g,鱼腥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20g。恶心呕吐明显者,可选温胆汤、旋覆代赭汤;血象下降明显,宜补气血,益肝肾,方选四物汤加二至丸,或当归补血汤加二仙汤。

(二)其他疗法

1.单方、验方

(1)野葡萄根60g,煎水代茶,频服。

(2)蒲公英30g,垂盆草30g,水煎服,每日1剂。

(3)梅花点舌丹:每次2粒,每日3次,服3个月为一疗程。

2.针灸疗法针灸具有双向的免疫调节作用。体针常取肺俞、风门、膻中、尺泽、中府、肾俞、列缺、内关、足三里,咳嗽、咳痰者加取丰隆、天突;耳穴取肺、心、大肠、肾上腺、内分泌、胸等,用王不留行籽贴敷,连续贴5d,休息2d,再贴第2个疗程。

3.饮食疗法肺癌气喘、咳嗽可选择萝卜、枇杷果或生梨,咯血者可选藕、香杏、无花果或白及炖燕窝等配合治疗。以下两方可煮食常服:

(1)薏米汤:薏苡苡仁30g,糯米或粳米30g,煮食具有健脾益胃,利水消肿之功。

(2)薏仁粥:薏苡仁100g,莲子30枚(去心),粳米100g,白糖适量,煮食,具有健脾益胃,补肺益肾,养心安神之功。

4.气功疗法肺癌病人可练功,如十二段锦、二十四节气坐功、郭林新气功等,并可练习太极拳。

(三)预防与调护

预防应提倡戒烟,改善环境卫生,调畅情志,调节饮食,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加强劳动保护,并积极治疗肺部慢性疾病,对高危人群(长期吸烟,慢性咳嗽,有家族史,经常接触放射性物质、石棉等)要定期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一旦确诊为肺癌,病人应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调畅情志,保持乐观向上的心理,增强信心,以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抗病能力的增强。饮食宜进丰富而易消化的高营养品,多食新鲜蔬菜,避免辛辣、肥腻之品。生活应劳逸结合,加强锻炼,戒除烟酒,适当练习各种气功。

⑧ 中医治疗的方法有哪些

中医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是归纳起来大体可分为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

汗法是运用各种发汗药物组成方剂,来开泄腠理,逐邪外出的一种方法。比如日常生活中有人偶感寒凉,老年人往往提醒要喝碗姜糖水或酸辣汤,发一发汗,就不容易患感冒了。因为生姜或辣椒都是辛散之物,趁热喝下去,可以扩张周围小血管,刺激毛孔发汗,驱散体表寒邪。汗法的基本道理也是这样。常用的方剂有桂枝汤、银翅散等。

吐法是利用催吐药引导病邪或有害物质从口涌吐而出的一种方法。吐法大都用于病情严重急迫,必须迅速吐出的积结实证。如痰涎壅塞、食停胃脘或误食的毒物还在胃中,都急需用吐法救治。金元时代的大名医张子和就很擅长这种治法,提倡“攻病三法”(汗、吐、下),喜用峻烈的泻剂和吐剂。他在《儒门事亲》一书中有记载:一位患风痫病的妇女,偶吃一种像葱一样的章,吐涎如胶,大约有一二斗,不想从此不再发病,而且身体也一天天健壮起来。张子和对这件事很重视,他走访了许多人才知道这种像葱一样的草叫“憨葱苗”,在《本草经》中称“藜芦苗”。从这件事以后,张子和认识了吐法的重要,高兴地说,“亦偶得吐法耳”。

下法是运用泻下药物攻逐体内结滞(如宿食、水饮、瘀血等)的一种方法。这种治法可以排除蓄积,起到推陈出新的作用。《儒门事亲·偶有所遇厥疾获疗记》中记载,有一次,张子和看见一个小孩因为误吞铜铁而患病,身体很瘦弱,足不胜身。那时正好是六七月份,淫雨不止,没有木柴煮饭,小孩挨饿几天。一天早晨,邻居牛死了,煮牛肉葵菜饭吃,病孩乘机饱吃一顿。不久,觉肠中痛,泄注如倾,泻下所误吞的东西。张子和因而明白《内经》中所说的“肝苦急,食甘以缓之”的道理。因“牛肉、大枣、葵菜皆甘物也,故能宽缓肠胃。且肠中久空,又遇甘滑之物,此铜铁所以下也”。张子和高兴地说:“亦偶得泻法耳。”

和法是通过调整人体机能,达到祛病除邪的目的一种方法。病邪既不在里,又不在表,或者气血营卫不和,或者脏腑关系失调,采用汗、吐、下、温、清、补、消都不适宜的,就可以采用和解的方法。目前许多中医都用“加味逍遥丸”来治慢性肝炎,这种药也是一种和剂。

温法是用温性或热性药物补益阳气、驱除寒邪的一种治法。人们吃辛辣的食物,如辣椒、胡椒、桂皮、生姜等,胃中常有一种燥热的感觉,不仅食欲增加,消化旺盛,甚至整个身子都会有热感,于是我们就说这类东西属于热药。使用温热药可以起到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等作用。

清法是用寒凉药物以达到清热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人们在气候酷热、气闷难忍的时候,常喜欢吹风纳凉,冷饮冰水,目的是为了消除烦热。由此推论,遇到内热燔炽、烦渴神昏的病证,服用苦寒清凉药物,也能达到清热的作用。

补法是运用补药补益人体气血,增强体质,达到扶正祛邪作用的一种治法。补法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种种区别。医圣张仲景用当归羊肉汤治愈贫穷百姓的故事被传为佳话。

消法是采用消食、化瘀、软坚、化痰、化湿、利水等药物,对慢性积聚胀满进行渐消缓散而不伤正气的一种治疗方法。

中医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于上述八法的运用是相当灵活的。由于有不少病的情况相当复杂,往往不是单独使用某法,而是把许多治疗方法配合起来使用,如汗下并用、温清并用、攻补并用、消补并用等等。除去“八法”之外,历代医家还提出了许多其他的治法,并且还创造了相当丰富的外治法。如熏蒸法、洗浴法、敷贴法、熨法、含漱法、塞法、摩擦法、扑粉法、起泡法、探吐法、导引法等。

中医灵活运用八法以及其他方法治病的向时必须遵守一些原则。

第一条原则是治病必求于本。“本”,指的是疾病的本质。“必求于本”,是强调一定要透过错综复杂的现象,抓住疾病的实质,找出治疗的关键。有些疾病的症状往往是很复杂的,在一大堆头绪纷乱的症状中,不仅有主次本末、轻重缓急的区别,而且有时候还会出现某些假象。所以,中医治病的时候首先要注意识别那些“真热假寒”、“真寒假热”、“至虚有盛候”(真虚假实)、“大实有赢状”(真实假虚)的虚假证状。否则寒热不分,虚实不辨,以假当真,被表面现象所迷惑,非但治不好病,甚至会造成医疗事故。

第二条原则是扶正祛邪。中医认为,一切病证都是正邪双方力量的消长变化所造成的。“正”,指人体的抵抗力和修复能力;“邪”,指病邪。“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意思是说,人体的正气旺盛,就不容易受到病邪的侵犯;相反,受了病邪的侵犯,人体的正气就要受到损伤。所以医生治病的时候,一定要努力扶助人的正气,增强人的体质,同时又要设法驱除病邪,以求邪去正复,使疾病朝着治愈的方面转化。这一原则就叫做扶正祛邪。

在治病的时候,首先要看正邪双方的盛衰情况,如果病邪显著而正气又不太虚,应以“祛邪”为主,如果正气虚而病邪不盛,则应以“扶正”为主,如果正气已虚而病邪又盛,就应该采用“扶正”和“祛邪”兼施的原则。但应该注意的是,扶助正气不要造成“留邪”的恶果。有些人得了病,总喜欢服补药,而庸医也喜欢投人所好。结果往往“闭门留寇”,遗害很多。尤其是有些急性传染病,发病急遽,如果正气不很虚弱,更应该及时驱邪。另一种情况是祛邪不要伤害正气。《红楼梦》中的胡太医就不懂得这个道理。他在给睛雯治病的时候就犯了祛邪伤正的大忌。晴雯本来是偶感风寒的小病,可是胡大医却搬出了一大堆紫苏、桔梗、防风、荆芥等解表药,又用上了枳实、麻黄一类的猛峻药物。这就难怪贾宝玉骂他“该死,该死”。贾宝玉说:“虽疏散,也不可太过。旧年我病了,却是伤寒,内里饮食停滞……还禁不起麻黄、石膏、枳实等虎狼药。我和你们(指丫环们)就如……那才开的白海棠似的。我禁不起的药,你们哪里禁得起?”

除上述原则外,还有正治反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原则,以及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原则等等。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医治疗的原则,始终贯彻了从整体出发,又联系时间、地点和人的各种不同的情况,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精神。

⑨ 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

我个人认为中药效果不错,而且副作用少。当然有时也需要配合西药。纯西药治疗效果慢不说,副作用相当大。

⑩ 中医外治有哪些疗法

中医外治法是运用非口服药物,通过刺激经络、穴位、皮肤、粘膜、肌肉、筋骨等方法以达到防病治病为目的的一种传统医学疗法。它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医学的瑰宝。

外治技术萌芽于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用砭石放瘀血、草茎敷裹创伤、干草烤石御寒等,被认为是针法、敷贴、热熨法的雏形。《内经》记载的外治法有砭石、九针、导引、按摩、灸、熨、渍、浴、蒸、涂、嚏等,并开创了膏药的先河。《伤寒论》还创用了塞鼻、灌耳、舌下含药、润导、粉身等外治方法。《太平圣惠方》则记载有淋渫、贴爝、膏摩等法。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所用的外治技术,就有27种之多。明清时期,外治技术开始趋于成熟并泛化。如清代医家吴谦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所言:“有瘀血者,宜攻利之;亡血者,宜补而行之;但出血不多亦无瘀血者,以外治之法治之。”由此可见,外治的应用颇为广泛。清代吴尚先所著《理瀹骈文》,集《黄帝内经》至清朝时外治技术之大成,是一部划时代的实践总结。它对外治方药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理论性的探讨,初步完善了外治理论,申明了内治外治的意义,为外治理论的系统化和完善化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吴尚先大力推崇外治,曾热情洋溢地指出“世有博通之医,当于此见其才”。吴氏在《理瀹骈文》中以敷贴(膏剂)为主,不仅创制了数十种膏药方剂,还总结出敷、熨、罨、涂、熏、浸、洗、擦、搭、抹、眩、嚏、吹、吸、捏、咂、坐、塞、踏、卧、华清出浴图刷、摊、点、滴、烧、照、缚、扎、刮痧、火罐、按摩、推拿等八九十种不同的外治疗法。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医外治技术这门最古老而独特的学科又增添了新内容,外治技术已由原创的自身领域,迅猛地向当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皮肤科和五官科等多学科领域延伸;由对局部体表病变的治疗发展到了对全身性疾病的治疗,并且一直朝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现代中医外治法已包括药敷、药结、药熏、药贴、药擦、药枕、药罩、药扑、药滴、探吐、吸入、针刺、艾灸、按摩、牵引、气功、刮痧、穴位注射、足底外治、人体白肉际全息诊疗、中药离子导入、频谱照射、超声雾化、超短波疗法等60多种,可谓百花齐放、百草争鸣。在此,我们将几种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外治疗法向读者作以简单介绍。

敷贴——神奇的自然疗法

敷贴是一种将药物敷于体表某特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其疗法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先民就已学会用泥土、草根、树皮外敷伤口止血。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载有许多外敷方剂,用以治疗创伤等疾。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载用鸡子、白醋、猪脂、水、蜜、酒等作为外敷药和调和剂。清代的《理瀹骈文》则标志着本疗法的临床应用达到了更为完善的水准。由此可见,敷贴疗法在古代就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了。

穴位敷贴的药性或直接作用于病所,或通过经络气血的传导到达病所,具有温通经络,散寒去湿,理气活血,调整脏腑,补养阳气,增强体质等作用。由于该法操作简使,费用低廉,内病外治,又无副作用,连“良药苦口”的程序都免了,所以深受患者欢迎,最易为儿童所接受。可见敷贴将成为人们日益喜爱的外治疗法之一。

熏洗——风靡全球的一枝独秀

熏洗疗法,是利用药物煎汤趁热在皮肤或患处进行熏蒸、淋洗的治疗方法(一般先用药汤蒸气熏,待药液温时再洗)。它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作用于肌体,促使腠理疏通、脉络调和,气血流畅,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清代民间疗法大师赵学敏在《串雅外编》中专立了熏法门,详细介绍了熏蒸洗涤等疗法。清代吴尚先还提出,熏洗、熨、敷诸法即使是虚弱的病人也能接受得了,不会产生虚虚实实的祸患。现代医学实验证实,熏洗时湿润的热气能加速皮肤对药物的吸收,同时皮肤温度的升高,可导致皮肤微小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因此有利于血肿和水肿的消散。此疗法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粘膜作用于肌体,促使腠理疏通、脉络调和、气血流畅,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其疗法有局部熏洗法和全身熏洗法。局部熏洗法又有手熏洗法、足熏洗法、眼熏洗法、坐浴熏洗法等多种方法。

药浴可以认为是全身熏洗的外治法,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选配适当的中草药,利用经煮沸后产生的蒸气熏蒸,或药物煎汤取液进行全身或局部洗浴,如坐浴、足浴、面浴、目浴、手臂浴等,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其法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的殷商时期,宫廷中就盛行用药物进行沐浴,以防治疾病,至清代其治疗范围已遍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科疾病,在药浴种类上有洗、沐、浴、浸、渍、浇等法。熏洗法在现代仍被人们宠爱有加。

刺血——崭新的世界奇葩

刺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在现代医学诊疗中仍应用极为广泛。它是一种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刺血疗法的产生可追溯至远古的石器时代: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发现用锐利的石块——砭石,在患部砭刺放血,可以治疗某些疾病。砭刺的工具随着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金属针,以后又根据医疗实践的需要,出现了专门用来放血治疗的“锋针”。本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如“络利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并明确地提出刺络放血可以治疗癫狂、头痛、暴喑、热喘、衄血等病证。相传扁鹊在百会穴放血治愈虢太子“尸厥”,华佗用针刺放血治疗曹操的“头风症”。唐宋时期,本疗法已成为中医大法之一。近代,放血疗法仍为人们广为使用,其价值可见一斑。

现代临床上刺络放血的方法多种多样,代表性的刺血手法有点刺法、散刺法、泻血法、挑刺法、丛刺法、顺刺法、逆刺法等。其治病安全可靠,危险性极小。针刺放血疗法不仅对许多常见病、多发病有效,而且对某些疑难病症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放血疗法不仅是中医药学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而且也是其他民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法也是藏医、蒙医、苗医、维医等在治疗学中极具特色的一种治疗技术。在公元1世纪前后成书的古代传统医学巨著《月王药诊》中,就有专章论述了藏医的放血疗法。《四部医典》的问世使放血疗法的理论进一步完善、经验进一步丰富。

放血疗法法不仅在国内针灸界有一定影响,在国外也备受重视。

我国的中医外治法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医术,然而却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它起源于我国而传向世界,随着整个人类科学的进步和中医外治法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同其他学科的日益结合,中医外治法将会更加造福于人类。

阅读全文

与中医治疗的临床治疗期包括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万博动物医院在线电话 浏览:380
临淄爱佳宠物医院 浏览:582
苏泊尔养生壶怎么样打开 浏览:104
肝转移的治疗方法 浏览:845
养生壶如何做现磨咖啡 浏览:787
中医治疗失眠能根治吗 浏览:391
望京附近看妇科好的医院 浏览:773
治疗药物依赖的医院 浏览:100
闵行区中医院地址 浏览:543
治疗顽固性失眠的药物 浏览:489
石龙人民医院体检 浏览:507
盛京医院妇科哪个医生好 浏览:613
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科 浏览:724
老年痴呆严重送康复医院好吗 浏览:185
治疗糖尿病阳痿的中药方 浏览:565
汕头潮阳哪里有宠物医院 浏览:984
医院妇科治疗仪 浏览:758
兴义博爱医院妇科 浏览:749
湖北武汉儿童医院电话 浏览:190
最好的传染病医院 浏览: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