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颈痛中医分几型
颈椎病中医有哪几种类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据统计,其发病率随年龄升高而升高。在颈椎病的发生发展中,慢性劳损是首要罪魁祸首,颈椎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关于颈椎病的论述散见于“痹症”、“痿症”、“头痛”、“眩晕”、“项筋急”痛"等疾病中。如《素问。逆调论》说:“骨痹,是人当挛节也。。。。。人之肉苛者,虽近衣絮,犹尚苛也,是谓何疾?曰:荣气虚,卫气实也,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不用,肉如故也,人身与志不相者,曰死。
我国中医对颈椎病的研究有着千年的历史,中医现在是国际公认的医学精粹,下面我们就来看下我国的中医对颈椎病的分型。
一、肝肾不足型
头晕、眼花、耳内胀闷,重则耳鸣耳聋、头胀疼、头部严重,有时发热,易口干舌燥,咽紧,失眠多梦,性情急躁易怒,腰膝酸软,早期手足心热,后期发凉,部分病人出现胸腹部压迫感,下肢麻木渐加重,走路不稳,呈笨拙或足如踏棉花感,重则大便失禁,小便潴留,肌肉萎缩,痉挛以至瘫痪。这是颈椎病最重要的分型之一,很多的颈椎病患者都属于这种类型!
二、风寒湿痹型
头、颈、肩、背和四肢以上肢为主,这种颈椎病的中医分型会出现酸重疼痛、遇热缓解、手指麻木屈伸不利等现象,重则手部鱼际肌肉萎缩,颈后有压痛点或可触及索条状物,患者喜热畏寒。颈椎病的这种类型以肢体的症状为主,对寒湿比较敏感,也是常见的颈椎病的类型
三、气滞血瘀型
头、颈、肩背及四肢疼痛麻木,颈椎病的中医分型多为刺痛且痛有定处,夜间加重,活动后稍有缓解,重者出现肌肉萎缩,指端麻木,甚则紫绀,指甲凹陷少泽。往往出现手麻的情况,这种颈椎病的类型对我们的健康的威胁也是比较大的,可以引起肌肉萎缩!
四、痰瘀交阻型
除有沉重麻木症状外,全身倦怠、乏力、眩晕、头痛、头痛重闷如裹,多有胃脘胀闷、恶心或呕吐或有咽喉不适痒疼,时感胸闷、心悸、气短。这也是颈椎病的中医分型之一。
B. 颈椎病理疗法颈椎病中医治疗方法谢谢
中医治疗颈椎病,推拿治疗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分型治疗比较稳妥。一。颈型颈椎病。
早期以颈项痛部疼,反复发作为主,逐渐颈项部疼痛,延及上背肩部,头颈部,不能仰俯,旋转,个别人伴有眩晕或偏头痛。
治法:按揉肌痉挛处,和穴位。
1.先按肩部一指禅推法,先推健侧再推患侧。
2.滚指颈肩部,以充分放松肩部肌肉。
3.弹拨按揉颈项部肌肉,重点在肌肉痉挛处,按揉弹拨条索状反应物。
4.拿肩井,拿颈项部。
5.颈部斜扳法。
二。神经根型颈椎病:
持续一侧或两侧肩臂放射痛,并伴有手指麻木,亦可表现为阵发性剧痛,当颈部疼痛及复压增高时,症状加重。有时患肢及手握力减弱,手中持物有忽然落地现象,多为单侧也可为双侧。
治法:
常规手法加按揉天宗,点按上肢穴位,滚上肢,搓抖上肢。
1.颈项部一指禅推法。
2.颈项肩部拿法。
3.滚颈项肩部。
4.摇颈椎。
5.颈部定位扳法。
增加下列手法:
按揉天宗穴
滚上肢 3-5分钟
按揉上肢穴位 曲池穴 手三里穴 外关穴 合谷穴 落枕穴
搓抖上肢三遍 扦抖上肢一分钟
拨伸五指。
三.椎动脉型颈椎病:
发作时眩晕、恶心、呕吐症状。每于头部后伸或转动到某一特定方位时出现。甚至有摔倒,头部沉闷,视目不清,偶然双目发黑,肢体麻木。
治法:常规手法,减摇颈椎,加开天门,推坎宫,揉眼眶,按太阳,运耳轮,扫散法,拿五经。
1.颈项部一指禅推法。
2.滚指项肩背部。
3.弹拨按揉颈项肩部。
4.拿肩井,颈项肩部。
5.开三门一分钟。
6.推坎宫一分钟。
7.按揉太阳穴一分钟。
8.揉眼眶一分钟。
9.运耳轮半分钟。
10.扫散颞部半分钟。
11.拿五经五遍,从头向外。
12.颈部定位扳法。
四.脊髓型颈椎病。
初期颈部仅有轻度异样感觉,或完全没有症状,一侧或双侧上下肢有疼痛,麻木,发强,无力等症状。大多先发生于下肢,然后发展到上肢,部分病人出现胸闷或腹部束带感。行走笨拙,甚至四肢瘫痪,二便失禁。
治法:
常规手法减颈椎扳法和摇法,加滚拿四肢,颈部拨伸。
1.颈项部一指禅推法。
2.滚颈项肩背部。
3.拿肩井,颈项部。
4.滚上肢,一手托患肢,另一手用滚法,沿上肢治疗,上下往返三次。
5.拿上肢,一手托患肢,另一手拿患肢肌肉,从上到下往返三次。
6.滚下肢,上下往返三次。
7.拿下肢,从上往下,往返三次。
8.颈部拨伸。
五.交感型颈椎病。
项枕部疼痛,或偏头痛,目眩,伴耳鸣,心悸,感觉过敏,眼胀,咽部不适。
治法:常规手法,减摇颈椎,加开天门,推坎宫,揉眼眶,按太阳,运耳轮,扫散法,擦背部,按揉背腧,擦胸胁,推桥弓。
1.颈项部一指禅推法。
2.滚颈项肩部。
3.拿肩井,颈项部。
4.弹拨按揉颈项肩部。
5.开天门。
6.推坎宫。
7.揉太阳。
8.揉眼眶。
9.运耳轮。
10.扫散颞部。
11.拿五经。
12.颈椎拨法。
13.擦背部2-3分钟。
14.按揉肺俞,心俞,膈俞,三焦俞。
15.横擦胸胁2-3分钟。
16.推桥弓,自上而下20次。不可同时操作两边。
注重事项:
一.颈椎结核,肿瘤等,禁用推拿手法。
二.手法要均匀,柔和,深透,切忌暴力。
三.扳法要严格把握分寸。
四.脊髓型颈椎病,慎用推拿。禁用颈椎扳法,和摇法。
五。配合牵引、针灸、现疗,以加强疗效。
C. 颈椎病中医辨证施护
在
中医
上虽然没有复
颈椎病
这一说制法,但是其的
病症
,如瘫证"、痉症"、"瘫证"等就属于颈椎病的
范畴
,而且更加的细滑。中医治疗通常采用辩证治疗,根据病情的症状和发展采用治疗,常用的药物有
僵蚕
、
天麻
、川牛夕等,另外
针灸
、推拿、理疗等都是中医拿手的治疗
骨科
的方法。
D. 颈椎病的中医分型 有什么表现
颈椎病一般以坐伏案工作较多者易患。从开始的局部炎症水肿形成积液,使患版部肌体代谢障碍,到后期权堆积形成增生。这一过程中医称之为痹症,痹也就是不通畅之意。建议可采用中药透皮给药,软坚通络,活血化瘀,以促进局部的代谢机能,从而使肌体吸收和代谢已形成的增生,达到治愈目的。
颈椎病还分为不同的类型,
1.颈型:有头、颈、肩疼痛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特征是颈部僵硬、不舒服、疼痛,以及活动不灵活,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2.神经根型:病人的手掌或手臂麻木、疼痛、握力减弱,有时连拿杯都觉得没有力,病情严重时,整夜疼痛难于入睡。
3.椎动脉型:病人的征状是偏头痛、头晕,或者胸闷、胸痛。每次眩晕发作都和颈项转动有关。
4.交感神经型: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手麻、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
颈椎患者平时应该注意: 1、避免和减少急性损伤,如避免抬重物…等。 2、改正不良姿势,减少劳损,每低头或仰头1—2小时,需要做颈部活动,以减轻肌肉紧张度。 预防颈椎病的发生,最重要的是,要改善坐姿,埋头苦干时,也可间断地做运动
E. 颈椎病常用的中药方药有哪些
颈椎病的中医分型为辨证施治提供了依据。从现代医学观点看,同属于根型或椎动脉型或脊髓型的患者,因其有不同的病因、征象和脉象,所以按中医分型可能属于不同的类型,其治则不同,用药也不一致。
(1)外伤型。行气活血,舒筋止痛。
方药:姜黄10g,甘草10g,羌活15g,海桐皮12g,当归15g,赤芍12g,白术12g,伸筋草15g,川芎12g,桂枝10g。水煎服。
疼痛重者加乳香、没药,久病体虚者加首乌、枸杞子等。如伤后着寒或宿伤而有风寒者可用麻桂温经汤,药方如下:赤芍12g,麻黄10g,桂枝12g,红花6g,白芷15g,细辛3g,桃仁12g,甘草10g。水煎服。
(2)风寒湿痹、经络受阻型。祛风除湿,温经活络。
方药:羌活10g,独活15g,蒿本10g,防风15g,甘草10g,川芎12g,蔓荆子10g。水煎服。
如两手麻木为主,说明气虚,可用人参益气汤,方剂如下:
黄芪20g,炙甘草10g,升麻10g,五味子15g,柴胡12g,生甘草10g,人参5g,白芍12 克。水煎服。
(3)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型。滋补肝肾,益气活血。
方剂:独活15g,桑寄生15g,秦艽10g,防风15g,细辛3g,当归15g,白芍12g,川芎15g,地黄15g,杜仲12g,牛膝15g,党参20g,茯苓12g,炙甘草10g,桂枝15g。水煎服。
如四肢痿软症较重,宜用加味四物汤,方剂如下:当归15g,熟地12g,白芍10g,川芎12g,五味子10g,麦冬12g,党参20g,黄柏10g,黄连15g,知母10g,杜仲12g,牛膝15g,苍术12g,黄芪20g。水煎服。
(4)痰湿凝阻、经络瘀滞型。理气化痰,通经活络。
方剂:姜半夏6g,陈皮10g,茯苓12g,炙甘草10g。水煎服。
如患者气虚,加党参、白芍、黄芪;肢体麻重,加防风、荆芥、天麻、秦艽等;如患者手足麻木伴两目畏光、忌目视物昏花、睛痛难开者可用神效黄芪汤,方剂如下:蔓荆子10g,陈皮10g,人参5g,炙甘草10g,白芍15g,黄芪20g。水煎服。
(5)外用熏洗药。
方剂:独活、秦艽、防风、艾叶、透骨草、刘寄奴、苏木、赤芍、红花、甲珠、灵仙、乌梅、木瓜,各9g。水煎趁热熏洗患处。
F. 颈椎病的治疗
颈椎病的中医分型为辨证施治提供了依据。从现代医学观点看,同属于根型或椎动脉型或脊髓型的病人,因其有不同的病因、征象和脉象,所以按中医分型可能属于不同的类型,其治则不同,用药也不一致。
1、外伤型:行气活血,舒筋止痛。
方药:姜黄10克,甘草10克,羌活15克,海桐皮12克,当归15克,赤芍12克,白术12克,伸筋草15克,川芎12克,桂枝10克。水煎服。
疼痛重者加乳香、没药,久病体虚者加首乌、枸杞子等。如伤后着寒或宿伤而有风寒者可用麻桂温经汤,药方如下:
赤芍12克,麻黄10克,桂枝12克,红花6克,白芷15克,细辛3克,桃仁12克,甘草10克。水煎服。
2、风寒湿痹、经络受阻型:祛风除湿,温经活络。
方药:羌活10克,独活15克,蒿本10克,防风15克,甘草10克,川芎12克,蔓荆子10克。水煎服。
如两手麻木为主,说明气虚,可用人参益气汤,方剂如下:
黄芪20克,炙甘草10克,升麻10克,五味子15克,柴胡12克,生甘草10克,人参5克,白芍12克。水煎服。
3、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型:滋补肝肾,益气活血。
方剂:独活15克,桑寄生15克,秦艽10克,防风15克,细辛3克,当归15克,白芍12克,川芎15克,地黄15克,杜仲12克,牛膝15克,党参20克,茯苓12克,炙甘草10克,桂枝15克。水煎服。
如四肢痿软症较重,宜用加味四物汤,方剂如下:
当归15g,熟地12g,白芍10g,川芎12g,五味子10g,麦冬12g,党参20g,黄柏10g,黄连1 5g,知母 10g,杜仲12g,牛膝15g,苍术12g,黄芪20g。水煎服。
4、痰湿凝阻、经络瘀滞型:理气化痰,通经活络。
方剂:姜半夏6克,陈皮10克,茯苓12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
如病人气虚,加党参、白芍、黄芪;肢体麻重,加防风、荆芥、天麻、秦艽等;如病人手足麻木伴两目羞明、忌目视物昏花、睛痛难开者可用神效黄芪汤,方剂如下:
蔓荆子10克,陈皮10克,人参5克,炙甘草10克,白芍15克,黄芪20克。水煎服。
5、外用熏洗药:
方剂:独活、秦艽、防风、艾叶、透骨草、刘寄奴、苏木、赤芍、红花、甲珠、灵仙、乌梅、木瓜,各9克。水煎趁热熏洗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