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药治疗震颤麻痹的方法
中医可以治疗震颤麻痹的,患病多久了?
B. 中药如何治疗帕金森呢
有关中药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问题,就跟干细胞治愈帕金森病的问题一样,一直以来争论不休,有些患者希望服用中药治疗,可能是考虑西药的副作用大,而中药的副作用小。那么中药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如何?
今年56岁的张大叔,患帕金森病5年,刚开始发病为左手两手指轻微颤抖,未在意。后来逐渐发展左手颤抖,左腿无力,走路拖步,被诊断为帕金森病,开始服用美多巴治疗,刚开始有效果,震颤控制良好,基本可以正常走路,不影响生活。
服用1年后,增加了安坦,服用了两年,又增加了森福罗,现在停用了安坦,换成了息宁。现在感觉服药疗效逐渐变差,左侧肢体颤抖,双腿无力,行动迟缓。发病第二年,医生开的西药没有服用,服用了半年中药,见没效果,又开始服用西药。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门诊,王学廉教授从陈大叔的病情陈述中,大概了解张大叔的病史。王学廉教授表示,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病理机制已经发现,是由于位于中脑黑质部位的多巴胺神经元的死亡减少,导致多巴胺神经递质的产生量减少,大脑控制运动的神经核团之间不能协调工作,所以才有了帕金森病的症状。
神经元的死亡不可再生,因此为了维持机体的正常运作,从外界补充多巴胺,就是美多巴和息宁,而泰舒达、安坦、森福罗、珂丹等药物为缓释剂,都是为了协调控制运动的个神经核团之间的协调合作,改善帕金森病症状。
对于中医中药治疗,相对西药而言,治疗机理不是很清楚,且起效慢,患者想采用中药治疗也可以,但是不需要停用西药,中药可以调理气血。当病情进展,多巴胺类药物的疗效降低,可能要考虑采用外科手术的治疗,最常用的是脑起搏器的外科手术治疗。
C. 用中医药怎样治疗震颤麻痹
〈1〉痰火动风:肢体震颤强直,筋脉拘挛,屈伸不利,动作徐缓,伴胸版闷脘痞,恶心呕吐,咳痰黄权稠,口干,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平肝熄风。
方药:钩藤30克、黄连10克、滑石15克、木瓜15克、僵蚕15克、朱砂0.5克(冲服)、青黛6克(冲服)、竹沥水20毫升、胆南星12克、瓜蒌15克、生姜3片。
〈2〉气血两虚:颤振日久,筋脉拘紧,屈伸不利,伴神疲乏力,头晕眼花,面色无华,心悸气短,舌淡,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熄风通络。
方药:生黄芪30克、白术15克、熟地18克、生地18克、当归15克、天麻10克、秦艽10克、全蝎10克、鸡血藤30克、钩藤30克(后下)。
〈3〉肝肾阴虚:震颤日久不愈,动作徐缓,伴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育阴熄风。
方药:白芍30克、阿胶12克(烊化)、龟板30克(先煎)、生地15克、麻子仁20克、五味子10克、生牡蛎30克(先煎)、麦冬12克、菖蒲12克、鳖甲30克(先煎)、羚羊角粉3克(冲)、钩藤15克、牛膝15克。
D. 中医如何治疗帕金森
中医治疗帕金森考虑用针灸治疗,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的方式来释放一些神经内递质,从而能有效的改善病情,同容时也可以让身体保持平衡。还可以选择用穴位贴敷的方法,主要是把中药制作成一些药丸或者制作成一些药粉,然后贴在固定的位置上通过皮肤吸收的方式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E. 什么是震颤麻痹,治疗震颤麻痹的中药有哪些
震颤麻痹也称帕金森氏病,是以震颤、强直及运动减少为三大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多发病于中老年,病情呈进行性加重,并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性多于女性,是常见的老年性疾病之一。本病为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病变发生于黑质、纹状体,也可由于一氧化碳中毒、甲型脑炎、锰中毒、颅脑外伤、脑动脉硬化及药物中毒引起。本病临床首先可见静止性震颤,俗称哆嗦如捻药丸或点钞票样,在安静状态下出现,运动时可得到缓解,情绪激动时震颤加重,睡眠时则消失,如震颤发生于头部则出现规律性点头样动作。其次,临床可见齿轮转动样强直,一般均由肌张力增高而引起,表现为手指精细动作不协调、小写症,随病情加重逐渐出现全身屈曲姿态,自我感觉肢体变得僵硬不灵活,有均匀的阻力感。第三,临床还可见运动减少、表现在脸部呈现凝视姿态或呈面具状脸,表现在走路呈“慌张步态”且咀嚼、吞咽、语言、书写均有困难。除此之外,还可有多汗、流涎、皮脂溢出等植物神经症状,并发忧郁症,智能衰退、兴趣减少等。治疗上首先是病因治疗,并针对震颤及肌肉强直进行药物、头针或手术治疗。中医认为本病属“震颤”、“颤掉”、“振掉”、“痉病”范畴,根据临床表现可因肝肾阴虚、气血两虚、气滞血瘀引起,治疗一般对症论治。 【禁忌】1.忌精神创伤,忌突然撤药。精神创伤或突然撤去抗震颤药物可使病人发生震颤麻痹危象,使震颤加重,出现强直及活动障碍,伴忧郁、出汗、心跳、呼吸加快等症状。2.病人忌孤独闭塞、脱离社会。震颤麻痹病人由于活动不便或跛少活动交际,往往容易脱离人群、社会,使病人悲观忧郁。家属应鼓励病人多参加一些活动,即使发生临时的疾病,应尽量避免长期卧床而发生褥疮。在疾病早期应鼓励病人生活自理,并努力通过步态训练改进步态,摆动双臂改进步距。3.忌接触工业毒物,不过量服用利血平等药物,不吃刺激饮食。由于震颤麻痹病因不是十分明了,很难找到有效的防治措施,所以生活中应尽量避免可能引起发病的因素。在饮食上保持食谱的多样化以维持营养平衡,供应足够的必须微量元素,以防止本病的发生或进一步发展。由于实验证明维生素E对本病有一定治疗作用,因此病人应多吃豆类、绿色蔬菜等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4.忌跌伤。在鼓励病人积极锻炼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病人,以防止跌倒损伤大脑而加重病情。中医治疗帕金森需辩证论治,但震颤麻痹的病因病机在于肝肾阴虚、气血两虚、气滞血瘀等,因此辩证治疗吧,往往能收到较好疗效。震颤用药:天麻、全蝎、蜈蚣、僵蚕、地龙,肝风内动:钩藤、珍珠母、石决明、龙骨、牡蛎,肝肾阴虚:生地、白芍、龟甲、玄参、当归、女贞子、熟地,气血不足:当归、白芍、人参、黄芪、大枣、阿胶.北京名仕帕金森专科医院治疗帕金森有神奇疗效,7天见效,15天得到明显疗效,一个月之内病情得到有效缓解和减轻,阻止病情继续进展,促使病情逐渐好转和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恢复患者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可以承诺治疗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症、特发性震颤、中风后遗症等,经过治疗无效退还全部治疗费用,签订法律协议,公正合理。
五联疗法是:(1)经:就是经络疗法,通过静电疏通,通脉通络,进行全身调节,加强脑和全身的微循环,达到提高内分泌机能,促进神经递质平衡。(2)穴:穴位注射药物,采用独特药物配方,按照人体神经分布,结合经络走向,在经络特定的穴位注射药物,对损害的神经元进行修复,促进神经元的树突生芽,轴突生长,突触阈值活性提高,从而加强了中枢和周围神经的功能。(3)推:推拿治疗帕金森病,由于肌张力高引起肢体强直,运动缓慢,废用后带来的一系列症状,通过全身推拿调整五脏六腑的功能,从而恢复整个机体的功能,减轻僵直和肌张力高,使肢体活动灵活,促进病情的恢复。(4)针:针灸治疗,按照十二经脉,十五络的原理,调整阴阳,补虚泻实,沟通内外,通过体液转化调节神经功能,对帕金森病治疗效果显著。(5)药:口服中药,充分发挥中药的特长,辨证施治,活血化瘀,帕金森病是属于本虚标实之症,由气血亏耗,肝肾正气不足,易内风窜动是本,风痰淤火,外风动是表。补气血,益肝肾息内风,滋阴潜阳制外风,达到标本兼治。
F. 中药治疗帕金森效果怎么样
中医能够治疗帕金森病,但是只是作为辅助的治疗办法,能够减轻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内症状。由于帕金森病是容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目前没有根治的办法。中药治疗帕金森病只能短时间的暂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效果并不持久,并不是主要手段。一些帕金森病人会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突出的表现就是出汗比较多以及便秘。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中医中药的办法,根据病人的舌苔、脉象,给予中药汤剂的调理。中医认为帕金森病多是由于肝肾亏虚导致,可以给予病人补肾滋肝,这样治疗对于病人的出汗比较多以及便秘的情况有所改善。
G. 中医治疗帕金森
帕金森中医治疗方法包括:
1、疾病初期,以祛邪为主、适当补其不足,常用回中药包括天麻钩藤饮等答。如患者耗伤正气,需滋补肝肾、益气养血、调补阴阳,可应用六味地黄丸等药物;
2、患者需调整生活方式,规律运动和饮食;
3、针灸治疗主要以四神聪、三阴交为主。
H. 震颤麻痹偏方能不能治疗
震颤麻痹又名帕金森病,是一种较常见的椎体外系疾病。以运动减少、肌强直、震颤和体位不稳为主要症状。本证属中医学之“颤证”范畴,亦称“颤振”、“振掉内风”、“痉病”。
【诊断要点】1.多于40岁以后缓慢起病,逐渐加重。
2.以双侧肢体、颜面及咽喉部肌肉的运动减少,始动困难和肌肉强直为主证,并伴有肢体静止性震颤。
3.脑脊液中多巴羟胺的代谢产物高香草酸含量与5-羟色胺的代谢产物5-羟吲哚酸含量降低,尿中高香草酸含量亦降低,头颅CT多正常,有智能障碍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萎缩,40%的人可有异常脑电图。
【方一】白芍阿胶汤【来源】民间【组成】白芍15克,首乌15克,阿胶12克,桑寄生30克,龟板30克,生龙牡30克,紫丹参15克,明天麻10克,钩藤15克,黄芪20克,云苓15克,砂仁5克,甘草6克【功用】养血补肾。
【主治】主治震颤麻痹。
【方解】方中白芍、首乌、阿胶、桑寄生等补精血、养肝肾而治其本,龟板、龙牡育阴而重镇潜降,制阳亢而熄内风;配天麻、钩藤镇肝潜阳,助其熄风之力;黄芪、云苓、甘草扶脾气、益化源,以养筋脉;佐陈皮、砂仁行气开胃;丹参活血祛瘀通络,使其补而不滞。诸药合用,标本兼顾,治疗震颤麻痹综合征有较好效果。
【用法】上药水煎,阿胶烊化,每日1剂,分2次服,15天为1疗程。
【方二】地黄芍药木瓜散【来源】史荫绵等.上海中医药杂志,1979,(1):2.【组成】熟地20克,怀牛膝、当归、枸杞子、首乌、白芍、丹参各10克,鸡血藤、木瓜各15克【功用】补肝肾,活血通络。
【主治】震颤麻痹。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按】方中熟地、怀牛膝、枸杞子、首乌、白芍滋补肝肾;鸡血藤、木瓜疏肝和筋;当归、丹参活血通络。
【方三】白芍钩藤汤【来源】徐尚华等.浙江中医杂志,1994,(12):58.【组成】白芍、钩藤各16克,山萸肉10克,全蝎、鹿角胶(烊化)8克,枸杞子、生地、白附子、当归各12克,蜈蚣(焙干研末冲服)1条,甘草6克【功用】通络活血,温补肾阳。
【主治】主治震颤麻痹。
【用法】隔日1剂,水煎服。
【方四】芪芎当归汤【来源】熊成熙.湖北中医杂志,1982,(6):18.【组成】黄芪30克,川芎、全蝎、当归、地龙各10克,巴戟、天麻、赤芍各12克,红花6克,蜈蚣6条,丹参21克,木瓜15克【功用】息风止痉,活血通脉。
【主治】主治震颤麻痹。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五】白芍牡蛎汤【来源】民间【组成】生牡蛎25克(先煎),炙龟板15克(先煎),炙鳖甲20克(先煎),白芍15克,半夏12克,枳实10克,制南星10克,炙僵蚕10克,制首乌15克,生地15克,麦冬15克,川石斛20克【功用】熄风潜阳,化痰祛瘀,佐以培补肝肾。
【主治】主治震颤麻痹。
【用法】水煎,日服1剂,2月为1疗程。
【按】方中牡蛎、龟板、鳖甲、白芍、首乌、生地、麦冬、石斛培补肝肾,熄风潜阳;半夏、枳实、南星、僵蚕化痰祛瘀。
【方六】通窍活血汤【来源】徐乃刚.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7,(2):81.【组成】赤芍、桃仁各15克,红花、枳壳、柴胡各10克,老葱白4段,全蝎6克,蜈蚣5条【加减】烦躁、夜卧不安者加远志、酸枣仁。
【功用】理气舒郁,活血化瘀。
【主治】主治震颤麻痹。
【方解】本方标本兼顾,治肝与治脾肾结合;祛风豁痰、潜阳化瘀与填精补髓、养血益阴相结合。
【用法】水煎服,日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