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医中药 > 中医经典养生格言

中医经典养生格言

发布时间:2021-03-04 05:15:44

1. 急用!!100条名医名言。。。。

一、天人合一
1.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2.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3.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4.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5.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

二、养生保健
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素问·上古天真论》)
3.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素问·上古天真论》)
4.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5.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明·绮石《理虚元鉴·心肾论》)
6.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三、防病治未病
1.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汉·张机《金匮要略》)
3.上工治未病。(《难经·七十七难》)
4.虚邪贼风,避其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
5.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
6.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

四、医德医风
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2.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3.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4.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5.未医彼病,先医我心。(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6.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7.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清·喻昌《医门法律·问病论》)

五、医术学习
1.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汉·张机《伤寒杂病论序》)
2.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汉·张机《金匮要略》)
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后工乃精,医者舍方书何以为疗病之本。(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序》)
4. 方不在多,心契则灵;症不在难,意会则明。(明·陈实功《外科正宗·痈疽治法论第二》)
5. 至重惟人命,最难确是医。(明·龚信《古今医鉴·謦医箴》)
6. 看方犹看律,用药如用兵,机无轻发,学贵专精。(清·刘一仁《医学传心录·病因赋》)
7. 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清·吴塘《温病条辨·自序》)
8. 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矣。(清·赵濂《医门补要·自序》)
9. 医之良,在工巧神圣;医之功,在望闻问切;医之学,在脉药方症。(清·陈清淳《蜀中医纂·习医规格》)
10.《素问》,载道之书也,词简而义深。(元·朱震亨《格致余论》)
11. 不通仲景之书,不足以言医。(舒诏《伤寒集注》自序)
12. 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礼记》)
13. 脾胃为病,最详东垣(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
14. 不为良相,必为良医。(邵登瀛《四时病机》绍諴序)
15. 医之为书,非《素问》无以立论,非《本草》无以主方。(元·朱震亨《格至余论》自序)

六、阴阳五行
1.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 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
6.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 孤阴不长,独阳不成。(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火集》)
10.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元·朱震亨《局方发挥》)
11.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2. 阴中有阴,阳中有阴。(《素问·金匮真言论》)
13.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

七、藏象学说
1.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清·黄元御《素灵微蕴·原胃解》)
2.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脾胃》)
3. 脾胃为水谷之海。(明·龚信《古今医鉴·泄泻》)。
4.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喘促》)。
5.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 头者精明之府,背者胸中之府,腰者肾之府,膝者筋之府,骨者髓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
7.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8.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9.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0.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1.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2. 脾胃者,仓廪之宫,五味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3.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4.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5.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6.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7.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灵兰秘典论》)
18. 肝受血而能视。(《素问·五藏生成篇》)
19. 肝体阴而用阳。(清·唐宗海《血证论·滑氏补肝散》
20. 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灵枢·五味第五十六》)
21.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素问·五藏别论》)
22.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素问·五藏别论》)
23. 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素问·五藏别论》)
24. 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素问·五藏别论》)
25. 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素问·五藏别论》)
26. 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素问·宜明五气篇》)
27. 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素问·五脏生成篇》)
28. 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灵枢·脉度》)
29.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素问·六节脏象论》)
30. 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灵枢·口问》)
31. 肝气通于目,肝的则目能辨五色矣。(《灵枢·脉度》)
32.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素问·六节脏象论》)
33. 脾喜燥恶湿,喜温恶寒。(张山雷《脏腑药式补正·脾部》)
34.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素问·厥论》)
35. 肺为水之上源。(清·汪昂《医方集解·清暑之剂》)
36. 肺为脏腑之华盖。(清·陈念祖《医学三字经·咳嗽》)
37.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素问·六节脏象论》)
38. 肾开窍于二阴。(《素问·金匮真言论》)
39.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六节脏象论》)
40. 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素问·脉要精微论》)
41. 脑为髓之海。(《灵枢·海论》)
42.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灵枢·营卫生会》)
43. 胃乃六腑之本。(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病机赋》)
44.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以成七窍之用,故头为精明之府。(明·张介宾《类经·疾病类》)
45. 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素问·五脏别论》)
46. 胃之为腑,体阳而用阴。(清·吴瑭《温病条辨·中焦篇》)
47. 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清·叶桂《外感温热篇》)
48. 肺为声音之门,肾为声音之根。(宋·杨士瀛《仁斋指方论·声音方论》)
49. 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清·石寿棠《医原·闻声须察阴阳·论》)
50.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素问·太阴阳明论》)

八、精神气血
1. 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素问·脉要精微论》)
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
3. 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本神》)
4.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灵枢·大惑论》)
5.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灵枢·营卫生会》)
6. 发为血之余,血虚则发落。(丁甘仁《丁甘仁医案·衄血》)
7. 气属阳而无形,血属阴而有形。(明·张介宾《类经·经络类》)
8. 气主煦之,血主濡之。(《难经·二十二难》)
9.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灵枢·本脏》)
10. 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素问·调经论》)
11.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生气通天论》)
12. 阳随乎阴,血随乎气,故治血必先理气,血脱必先益气。(明·赵献可《医贯·血证论》)

九、病因学
1.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生气通天论》)
3. 风者善行而数变。(《素问·风论》)
4. 暑必挟湿,二者皆伤气分。(《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叶天士医案》)
5.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素问·太阴阳明论》)
6.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素问·生气通天论》)
7.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悲则气消。(《素问·举痛论》)
9. 惊则气乱。(清·何梦瑶《医碥·气》)
10. 恐则气下。(《素问·举痛论》)
11. 怒则气上。(《素问·举痛论》)
12. 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
13. 喜怒伤气,寒暑伤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4. 喜则气缓。(《素问·举痛论》)
15.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金·李杲《脾胃论·仲景引内经所说脾胃》)
16.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素问·宣明五气篇》)
17. 百病多由痰作祟。(清·汪昂《汤头歌诀·除痰之剂》)

十、病机学
1. 气常有余,血常不足。(元·朱震亨《脉因证治·杂证》)
2. 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汉·张机《伤寒论》)
3.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 喜怒伤气,寒暑伤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0. 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
11.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素问·痹论》)
12. 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素问·至真要大论》)
13.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素问·至真要大论》)
14.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素问·至真要大论》)
15.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16.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素问·至真要大论》)
17.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18.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19.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20.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素问·至真要大论》)
21.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2.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23.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4. 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素问·至真要大论》)
25.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6.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素问·调经论》)
27.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8. 气有余便是火。(元·朱震亨《丹溪心法·火》)
29.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0. 寒则气收。(《素问·举痛论》)
31. 热胜则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十一、经络针灸
1. 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头者,诸阳之会。(宋·陈言《三因极-病证方论·头痛证论》)
3.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明徐凤《针灸大全·四总穴歌》)
4. 治痿者,独取阳明。(《素问·痿论》)

十二、四诊方法
1.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有诸内者,形诸外。(元·朱震亨《丹溪心法·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3. 持脉之要有三,曰举,曰按,曰寻。(元·滑寿《诊家枢要·诊脉之道》)
4.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缓,是谓平脉。(宋·崔袁彦《脉诀》)
5. 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汉·张机《伤寒论·辨脉法》)
6. 脉贵有神。(清·顾松园《顾氏医镜·先哲格言》)
7. 脉有要诀,胃、神、根,三字而已……此乃诊家大法。(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脉法金针》)
8. 真寒之脉,必迟弱无神;真热之脉,必滑实有力。(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寒热篇》)

十三、辨证要点
1.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
3.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至真要大论》)
4.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素问·至真要大论》)
5.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素问·至真要大论》)
6.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素问·至真要大论》)
7. 诸热瞀瘛,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8.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素问·至真要大论》)
9.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
10. 有一份恶寒,即有一份表证。(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表里寒热》)
11.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汉·张机《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12.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汉·张机《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13.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呕,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14.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15. 阳明病,外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汉·张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6.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汉·张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7. 脾病身痛体重。(《素问·标本病传论》)

十四、治则治法
1.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 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 其高者,因而越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 其下者,引而竭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 中满者,泻之于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 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 其慓悍者,按而收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0. 其实者,散而泻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1. 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素问·疟论》)
12.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3. 温者清之,清者温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4. 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5. 燥者润之,急者缓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6. 坚者耎之,脆者坚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7. 衰者补之,强者泻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8. 踈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素问·至真要大论》)
25. 微者逆之,甚者从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6. 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7. 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滞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8. 急者缓之,散者收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9. 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30. 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素问·至真要大论》)
31.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32. 治病必求其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3.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素问·三部九候论》)
34. 盛者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灵枢·经脉》)
35.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素问·至真要大论》)
36.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明·张介宾《类经·标本类》)
37. 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38.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39.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0. 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1. 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2. 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清·唐宗海《血证论·吐血》)
43. 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44.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素问·生气通天论》)
45.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6. 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寒,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47. 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明·龚迁贤《寿世保元·医说》)

十五、药物方剂
1.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素问·至真要大论》)
2. 补汤宜用熟,泻药不嫌生。(明·傅仁宇《审视瑶函·用药生熟各宜论》)
3. 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素问·宣明五气篇》)
4. 半夏有三禁,渴家汗家血家是也。(明·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春温夏热病大法》)
5. 附子无姜不热。(清·黄宫绣《本草求真·干姜》)
6. 石膏非大剂则无效。(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伤寒兼有伏热证》)
7. 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丹参》)

十六、临床疾病
1.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咳论》)
2. 治咳嗽者,治痰为先;治痰者,下气为上。(金·张元素《活法机要·咳嗽证》)
3. 喘病之因,在肺为实,在肾为虚。(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喘》)
4. 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明·虞抟《医学正传·哮喘》)
5. 无痰不作眩。(元·朱震亨《丹溪必法·头眩》)
6. 无虚不能作眩,当以治虚为主。(明·张介宾《景岳全书·眩晕》)
7. 诸有水肿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汉·张机《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8.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汉·张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9. 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痰饮》)
10.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痰饮》)
11. 盗汗为阴虚,自汗为阳虚。(清·江涵暾《笔花医镜·盗汗自汗》)
12. 胃不和则卧不安。(《素问·逆调论》)
13. 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清·吴谦等《医宗金鉴·乌梅丸集注》)

在别人的博客上查到的,希望可以帮到你。(*^__^*)

2. 有哪些养生名言可以作为人生格言

1、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性格决定命运,生活方式决定健康!
2、观念比能力重要,策划比实施重要,行动比承诺重要,选择比努力重要,尊重生命比别人看法重要!
3、二十一世纪健康人生美景展望:七十岁前不得病,八十岁前不衰老,九十岁前能理业,轻轻松松一百岁,高高兴兴一辈子!
4、生命由天赋,寿命靠人为,生身靠父母,健康靠自己,遗传只是健康的起跑线,养生保健才是生命的新起点,强健身体在于自己的精心塑造!
5、健康是一种素质.也是一种态度,必须明白是自己制造了自己身体每一个疾病!
不学习少知识,会成为次品;不锻炼缺健康,会成为废品,拥有健康的身体和一颗年青的心,就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6、放弃健康获取财富时,命可以换钱,不惜财富换取健康时,钱换不了命!
年轻时若放弃健康获取财富,年老时会放弃财富恢复健康,流失岁月无法追回,金山银山也换不来健康!
7、有些人得病,不是源于物质,而源于无知;有些人死亡,不是死于衰老,而是死于病患!普及健康知识,比普及健身运动更重要!
8、健康新概念:要健康,先有健商.没有健商,不会健康,健商是实现健康的智慧锦囊,是对自身生命的最高认知!
9、一本好书可改变人的命运,一次结识可决定人生方向,一个理念可决定企业兴衰,一个习惯可确保一生健康!

3. 大家知道关于中医药的重要性的名言吗

中医的名言、格言和谚语,或彰于典籍文献内,或流传于医生口头中,量众是中医学的份宝费遗产。其中许多关于治法的警句,如同箴言和座右铭,含义深刻,语言形象生动,读之发人深省,令人难以遗忘。它起到了规劝警戒的作用,使人闻之足戒,受益匪浅。

些警句,许多是历代著名医学家的创造,如:“桂枝下咽。阳盛乃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这是张仲景的一句话,虽是讲桂枝汤、承气汤误用致毙的,但却被历史医家引要严格遵从中医辨证论治规律的警句。有一医学谚语云:“黄救人无功,人参杀人无过。”这里用大黄和人参作比较,鲜明犀利无比,使人难于忘怀。对于滥用补药的庸医,也是一付最好的清醒剂。

李中梓《医宗必读》有一震语遭:“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无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生休耗气,遗精不涩泄;明得中趣.方是医中杰。”讲的是,不可以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简单处置方法用药,不可以“见有是病,既用是药”的汤头,草率行事。行医人。用药治病,事关性命。“读书无眼.病人无命。”这是喻嘉言戒劝人们在阅读医书时,要抱严肃认真的态度,否则会造成病人无命的后果,可谓简短有力。

医学警句是一些饱含动人肝胆肺腑的话语,显示了语言的力量,所以能流传不衰,更重要的是它是正反面经验的总结,是许多人的生命和血的教训换来的,其价值含金最高。故值得珍视。因此,学医者,不妨抄录之,贴于易见之处,使自己慎思之,力行之,警戒之。

4. 中医药名言名句诗词诗句

医者仁心
胡秉言
医者有仁心,
慈悲济世人。
悬壶轻己利,
德品胜黄金。
中医
胡秉言
望闻问切了玄机,
草菌虫石祛恶疾。
砭灸针拔除百病,
理法方药胜今医。

5. 中医理论格言 解释

1 。话多了有失,欲望多了容易伤生
2.《黄帝内经》有句名言:“上工不治已病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容未乱。”意思就是,医术高超的医生不是等到疾病发生了才去治疗,而是采取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3.身体的小毛病如果不及时加以调理,就会散布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在个人思想上是这样,在国家的管理上也是,必须及时发现和解决小错误,以免造成大危害.

“睡侧而屈,觉正而伸”,是讲睡眠姿势。良好的睡姿应双腿弯曲而卧,并以右侧卧为好。这样既能使全身肌肉得到最大限度的松弛,也不致压迫心脏,还可以帮助胃中食物向十二指肠输送。这种睡姿避免了对肺、心部的压迫,又可以消除疲劳,并有助于消化。
“早晚以时”,是讲要有规律性作息制度。人体内有一架精密的“生物钟”,在规定着人类生命活动的过程,日落而息,黎明即起,在生活起居上要适应生物钟节律,这样,才能有利于健康长寿,更好地实现生理性正常睡眠。
“先睡心,后睡眼”,是讲睡眠前要排除头脑中的一切杂念。如果头脑里考虑很多问题,想这想那,使大脑皮层处于紧张状态,就会难以入眠。心胸要开阔,排除一切杂念,才能睡得快,睡得安稳。

6. 古代名医名言名句大全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明梦龙《警世通言》

人的健全,不但靠饮食,尤靠运动。--蔡元培《运动的需要》

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岳美中

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久卧伤气。--朱丹溪《格致余论》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于在与自己的生命开玩笑。--陶行知

人类所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叔本华

健康的开始在于知道自己的疾病,在于愿意服医生开给他的处方。--塞万提斯

长寿之道在于我有快乐的性格。--阿巴斯•哈萨

疾病是逸乐所应得的利息。--培根

酩酊是暂时性的自杀。--罗素

生命在于运动。--卢梭

身体是你终身必须携带的行李。行李超重越多,旅程越短。--A.H.G

疾病有成千上万种,但健康只有一种。--白尔尼

有这么三位医生:第一位叫节食,第二位叫安静,第三位叫愉快。--毫厄尔

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爱默生

预防胜于治疗。--狄更斯

健康是这样一个东西,它使你感到现在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光。--亚当斯

7. 古人养生经典格言有哪些

古人养生经典格言:
生从十三:虚、无、清、净、微、寡、柔、弱、卑、损、时、和、啬。
【译文】养生之道在于遵从十三条要旨。这就是:心无杂念,恬淡于世事,内心清洁无染,俗念净除,谨小慎微无过失,寡欲无贪,心柔不逞强,甘作弱者之心,自视不卑不亢,减损太过的言行,知时达务,顺四时之变化,秉性谦和,崇尚俭朴。
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嗜欲充益,目不见色,耳不闻声。故曰:上离其道,下失其事。
【译文】心对于人体,如同君主在国中处于主宰地位;九窍各有不同的功能,正如百官各有自己的职责一样。如果心能保持正常,九窍等各器官也就能有条不紊地发挥其作用;如果心里充满着各种嗜欲杂念,眼睛就看不见颜色,耳朵就听不见声音。所以说心要是违背了(清静寡欲的)基本规律,各个器官也就会失去各自应有的作用。
行端直则无祸害,无祸害则尽天年。
【译文】行为正直就不会遭遇祸害,不遭遇祸害就能安享天年。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文】君子有三件事需要戒:年轻的时候,血气未定,要戒女色;壮年的时候,血气方刚,要戒斗殴;等到年老了,血气已衰,要戒贪心。
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无恚嗔之心……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
【译文】意志清闲而少欲望,心绪安详而无惧怕,无怨恨愤怒之心,思想上没有忧患,以恬谈愉快为本,以自得其乐而功。做到这些多可使“形体不敝,精神不散”而益寿延年。

8. 趣话中医养生经的图书目录

一、健康要诀经典名言
(一)我命在我,不在天
(二)知识是健康的源泉
(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四)人身三宝精、气、神
(五)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
(六)人活着就是一口气
(七)话多伤气
(八)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
(九)夫精者,身之本也
(十)养生必补髓
(十一)津宜常咽
(十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十三)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戒之,戒之,以此养生则寿
(十四)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十五)肾为先天之本
(十六)不治已病,治未病
(十七)魄门亦为五脏使
二、精神养生经典名言
(一)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二)食补勿忘神补
(三)养生莫若养性
(四)仁者寿
(五)笑口常开,健康常在
(六)心宽体胖
(七)笑一笑,少一少;愁一愁,白了头
(八)笑死牛皋,气死金兀术
(九)笑口常开,祛病消灾
(十)百病生于气
(十一)惊恐伤肾
(十二)喜伤心
(十三)悲忧伤肺
(十四)怒伤肝
(十五)思虑伤脾
(十六)知足者常乐
(十七)乐以忘忧——笑的治疗作用
(十八)形与神俱
(十九)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二十)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二十一)乐极生悲
(二十二)心病还得心药医
(二十三)酒多伤身,气大伤人
(二十四)以情制情
三、饮食养生经典名言
(一)饮食者,人之命脉也
(二)谷肉果菜,食养尽之
(三)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四)人可三日无餐,不可一日无水
(五)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六)老人吃粥,多寿多福
(七)食不在补,适口为珍
(八)不时,不食
(九)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
(十)吃野不吃栽
(十一)米麦相扶,干稀两便
(十二)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十三)少肉多菜,少糖多果
(十四)热无灼灼,寒无沧沧
(十五)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
(十六)早饭淡而好,午饭厚而饱,晚饭须要少,若能常如此,无病直到老
(十七)食惟半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过频
(十八)好看不过素打扮,好吃不过家常饭
(十九)五味贵和,不可偏胜
(二十)四季不离蒜,不用去医院
(二十一)大蒜是个宝,治病不可少
(二十二)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二十三)一日吃三枣,终生不显老
(二十四)夏日备碗绿豆汤,消暑解毒有力量
(二十五)天时虽热,不可贪凉;瓜果虽美,不可多尝
(二十六)清热祛暑,当数苦瓜
(二十七)热天半块瓜,药物不用抓
(二十八)一颗荔枝三把火
(二十九)白菜吃半年,医生享清闲
(三十)十月板栗笑哈哈
(三十一)萝卜上了街,药铺关门歇
(三十二)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三十三)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
(三十四)健脑又益寿,食用核桃好
(三十五)喝鹅汤,吃鹅肉,一年四季不咳嗽
(三十六)宁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
(三十七)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
(三十八)吃两条腿的,不如吃一条腿的
(三十九)要吃飞禽,还是鹌鹑
(四十)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四十一)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
(四十二)不宜“食不厌精”127
(四十三)大饮则气逆
(四十四)吸烟不长寿,长寿不吸烟
(四十五)不吸烟,不喝酒,盖碗子茶不离手
(四十六)常吃萝卜常喝茶,大夫不用请到家
(四十七)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同七碗茶
(四十八)节日客来茶当酒
(四十九)吃药不忌口,枉费医生手
(五十)咸食折寿,淡食延年
四、运动养生经典名言
(一)动则不衰
(二)生命在于运动
(三)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四)动则生阳
(五)百炼不如一走
(六)用进废退
(七)吐故纳新
(八)站如松,坐如钟,走如风,卧如弓
(九)肢体活动,穴位按摩,呼吸入睡
五、药物养生经典名言
(一)虚则补之
(二)药补不如食补
(三)以脏补脏
(四)虚不受补
(五)一年四季吃枸杞,人可与天地齐寿
六、四时养生经典名言
(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二)春捂秋冻
(三)四季脾旺不受邪
(四)风者,百病之长也
(五)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六)夏不食心
(七)夏日需清补,诸病皆能除
(八)冬季进补,饮食为先
(九)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穷凉
(十)春天冻人不冻水
(十一)春眠不觉晓
(十二)长夏防湿
(十三)金秋防秋乏
(十四)冬季戴棉帽,如同穿棉袄
七、疾病防治经典名言
(一)生病起于过用
(二)气有余便是火
(三)百病多由痰作祟
(四)治病必求于本
(五)小大不利治其标
(六)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七)其高者,因而越之
(八)其下者引而竭之
(九)冬病夏治
(十)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十一)夏补三伏
(十二)是药三分毒
(十三)内病外治
(十四)二问汗
(十五)四问便
(十六)三分药,七分养
(十七)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十八)十伤九腰
(十九)点按足三里,如吃一只鸡
八、日常保健经典名言
(一)一觉闲眠百病销
(二)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
(三)睡前一盆汤,赛过人参汤
(四)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
(五)人老腿先老
(六)诸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
(七)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去;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
(八)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
(九)有钱难买老来瘦
(十)一日生活重于养
(十一)少之时,血气未足,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十二)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
(十三)不急不恼,百年不老;不懒不馋,益寿延年
(十四)吃得快,睡得快,便得快
(十五)裤带越长,寿命越短
(十六)发宜多梳
(十七)养生十六宜

9. 历代名医名言

一、天人合一
1.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2.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3.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4.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5.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

二、养生保健
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素问·上古天真论》)
3.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素问·上古天真论》)
4.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5.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明·绮石《理虚元鉴·心肾论》)
6.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三、防病治未病
1.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汉·张机《金匮要略》)
3.上工治未病。(《难经·七十七难》)
4.虚邪贼风,避其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
5.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
6.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

四、医德医风
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2.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3.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4.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5.未医彼病,先医我心。(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6.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7.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清·喻昌《医门法律·问病论》)

五、医术学习
1.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汉·张机《伤寒杂病论序》)
2.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汉·张机《金匮要略》)
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后工乃精,医者舍方书何以为疗病之本。(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序》)
4. 方不在多,心契则灵;症不在难,意会则明。(明·陈实功《外科正宗·痈疽治法论第二》)
5. 至重惟人命,最难确是医。(明·龚信《古今医鉴·謦医箴》)
6. 看方犹看律,用药如用兵,机无轻发,学贵专精。(清·刘一仁《医学传心录·病因赋》)
7. 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清·吴塘《温病条辨·自序》)
8. 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矣。(清·赵濂《医门补要·自序》)
9. 医之良,在工巧神圣;医之功,在望闻问切;医之学,在脉药方症。(清·陈清淳《蜀中医纂·习医规格》)
10.《素问》,载道之书也,词简而义深。(元·朱震亨《格致余论》)
11. 不通仲景之书,不足以言医。(舒诏《伤寒集注》自序)
12. 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礼记》)
13. 脾胃为病,最详东垣(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
14. 不为良相,必为良医。(邵登瀛《四时病机》绍諴序)
15. 医之为书,非《素问》无以立论,非《本草》无以主方。(元·朱震亨《格至余论》自序)

六、阴阳五行
1.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 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
6.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 孤阴不长,独阳不成。(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火集》)
10.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元·朱震亨《局方发挥》)
11.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2. 阴中有阴,阳中有阴。(《素问·金匮真言论》)
13.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

七、藏象学说
1.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清·黄元御《素灵微蕴·原胃解》)
2.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脾胃》)
3. 脾胃为水谷之海。(明·龚信《古今医鉴·泄泻》)。
4.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喘促》)。
5.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 头者精明之府,背者胸中之府,腰者肾之府,膝者筋之府,骨者髓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
7.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8.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9.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0.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1.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2. 脾胃者,仓廪之宫,五味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3.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4.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5.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6.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7.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灵兰秘典论》)
18. 肝受血而能视。(《素问·五藏生成篇》)
19. 肝体阴而用阳。(清·唐宗海《血证论·滑氏补肝散》
20. 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灵枢·五味第五十六》)
21.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素问·五藏别论》)
22.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素问·五藏别论》)
23. 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素问·五藏别论》)
24. 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素问·五藏别论》)
25. 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素问·五藏别论》)
26. 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素问·宜明五气篇》)
27. 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素问·五脏生成篇》)
28. 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灵枢·脉度》)
29.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素问·六节脏象论》)
30. 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灵枢·口问》)
31. 肝气通于目,肝的则目能辨五色矣。(《灵枢·脉度》)
32.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素问·六节脏象论》)
33. 脾喜燥恶湿,喜温恶寒。(张山雷《脏腑药式补正·脾部》)
34.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素问·厥论》)
35. 肺为水之上源。(清·汪昂《医方集解·清暑之剂》)
36. 肺为脏腑之华盖。(清·陈念祖《医学三字经·咳嗽》)
37.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素问·六节脏象论》)
38. 肾开窍于二阴。(《素问·金匮真言论》)
39.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六节脏象论》)
40. 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素问·脉要精微论》)
41. 脑为髓之海。(《灵枢·海论》)
42.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灵枢·营卫生会》)
43. 胃乃六腑之本。(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病机赋》)
44.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以成七窍之用,故头为精明之府。(明·张介宾《类经·疾病类》)
45. 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素问·五脏别论》)
46. 胃之为腑,体阳而用阴。(清·吴瑭《温病条辨·中焦篇》)
47. 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清·叶桂《外感温热篇》)
48. 肺为声音之门,肾为声音之根。(宋·杨士瀛《仁斋指方论·声音方论》)
49. 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清·石寿棠《医原·闻声须察阴阳·论》)
50.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素问·太阴阳明论》)

八、精神气血
1. 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素问·脉要精微论》)
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
3. 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本神》)
4.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灵枢·大惑论》)
5.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灵枢·营卫生会》)
6. 发为血之余,血虚则发落。(丁甘仁《丁甘仁医案·衄血》)
7. 气属阳而无形,血属阴而有形。(明·张介宾《类经·经络类》)
8. 气主煦之,血主濡之。(《难经·二十二难》)
9.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灵枢·本脏》)
10. 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素问·调经论》)
11.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生气通天论》)
12. 阳随乎阴,血随乎气,故治血必先理气,血脱必先益气。(明·赵献可《医贯·血证论》)

九、病因学
1.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生气通天论》)
3. 风者善行而数变。(《素问·风论》)
4. 暑必挟湿,二者皆伤气分。(《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叶天士医案》)
5.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素问·太阴阳明论》)
6.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素问·生气通天论》)
7.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悲则气消。(《素问·举痛论》)
9. 惊则气乱。(清·何梦瑶《医碥·气》)
10. 恐则气下。(《素问·举痛论》)
11. 怒则气上。(《素问·举痛论》)
12. 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
13. 喜怒伤气,寒暑伤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4. 喜则气缓。(《素问·举痛论》)
15.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金·李杲《脾胃论·仲景引内经所说脾胃》)
16.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素问·宣明五气篇》)
17. 百病多由痰作祟。(清·汪昂《汤头歌诀·除痰之剂》)

十、病机学
1. 气常有余,血常不足。(元·朱震亨《脉因证治·杂证》)
2. 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汉·张机《伤寒论》)
3.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 喜怒伤气,寒暑伤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0. 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
11.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素问·痹论》)
12. 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素问·至真要大论》)
13.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素问·至真要大论》)
14.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素问·至真要大论》)
15.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16.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素问·至真要大论》)
17.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18.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19.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20.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素问·至真要大论》)
21.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2.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23.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4. 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素问·至真要大论》)
25.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6.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素问·调经论》)
27.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8. 气有余便是火。(元·朱震亨《丹溪心法·火》)
29.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0. 寒则气收。(《素问·举痛论》)
31. 热胜则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十一、经络针灸
1. 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头者,诸阳之会。(宋·陈言《三因极-病证方论·头痛证论》)
3.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明徐凤《针灸大全·四总穴歌》)
4. 治痿者,独取阳明。(《素问·痿论》)

十二、四诊方法
1.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有诸内者,形诸外。(元·朱震亨《丹溪心法·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3. 持脉之要有三,曰举,曰按,曰寻。(元·滑寿《诊家枢要·诊脉之道》)
4.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缓,是谓平脉。(宋·崔袁彦《脉诀》)
5. 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汉·张机《伤寒论·辨脉法》)
6. 脉贵有神。(清·顾松园《顾氏医镜·先哲格言》)
7. 脉有要诀,胃、神、根,三字而已……此乃诊家大法。(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脉法金针》)
8. 真寒之脉,必迟弱无神;真热之脉,必滑实有力。(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寒热篇》)

十三、辨证要点
1.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
3.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至真要大论》)
4.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素问·至真要大论》)
5.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素问·至真要大论》)
6.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素问·至真要大论》)
7. 诸热瞀瘛,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8.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素问·至真要大论》)
9.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
10. 有一份恶寒,即有一份表证。(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表里寒热》)
11.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汉·张机《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12.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汉·张机《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13.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呕,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14.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15. 阳明病,外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汉·张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6.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汉·张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7. 脾病身痛体重。(《素问·标本病传论》)

十四、治则治法
1.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 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 其高者,因而越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 其下者,引而竭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 中满者,泻之于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 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 其慓悍者,按而收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0. 其实者,散而泻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1. 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素问·疟论》)
12.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3. 温者清之,清者温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4. 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5. 燥者润之,急者缓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6. 坚者耎之,脆者坚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7. 衰者补之,强者泻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8. 踈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素问·至真要大论》)
25. 微者逆之,甚者从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6. 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7. 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滞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8. 急者缓之,散者收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9. 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30. 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素问·至真要大论》)
31.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32. 治病必求其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3.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素问·三部九候论》)
34. 盛者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灵枢·经脉》)
35.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素问·至真要大论》)
36.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明·张介宾《类经·标本类》)
37. 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38.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39.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0. 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1. 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2. 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清·唐宗海《血证论·吐血》)
43. 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44.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素问·生气通天论》)
45.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6. 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寒,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47. 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明·龚迁贤《寿世保元·医说》)

十五、药物方剂
1.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素问·至真要大论》)
2. 补汤宜用熟,泻药不嫌生。(明·傅仁宇《审视瑶函·用药生熟各宜论》)
3. 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素问·宣明五气篇》)
4. 半夏有三禁,渴家汗家血家是也。(明·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春温夏热病大法》)
5. 附子无姜不热。(清·黄宫绣《本草求真·干姜》)
6. 石膏非大剂则无效。(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伤寒兼有伏热证》)
7. 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丹参》)

十六、临床疾病
1.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咳论》)
2. 治咳嗽者,治痰为先;治痰者,下气为上。(金·张元素《活法机要·咳嗽证》)
3. 喘病之因,在肺为实,在肾为虚。(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喘》)
4. 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明·虞抟《医学正传·哮喘》)
5. 无痰不作眩。(元·朱震亨《丹溪必法·头眩》)
6. 无虚不能作眩,当以治虚为主。(明·张介宾《景岳全书·眩晕》)
7. 诸有水肿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汉·张机《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8.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汉·张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9. 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痰饮》)
10.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痰饮》)
11. 盗汗为阴虚,自汗为阳虚。(清·江涵暾《笔花医镜·盗汗自汗》)
12. 胃不和则卧不安。(《素问·逆调论》)
13. 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清·吴谦等《医宗金鉴·乌梅丸集注》)

阅读全文

与中医经典养生格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万博动物医院在线电话 浏览:380
临淄爱佳宠物医院 浏览:582
苏泊尔养生壶怎么样打开 浏览:104
肝转移的治疗方法 浏览:845
养生壶如何做现磨咖啡 浏览:787
中医治疗失眠能根治吗 浏览:391
望京附近看妇科好的医院 浏览:773
治疗药物依赖的医院 浏览:100
闵行区中医院地址 浏览:543
治疗顽固性失眠的药物 浏览:489
石龙人民医院体检 浏览:507
盛京医院妇科哪个医生好 浏览:613
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科 浏览:724
老年痴呆严重送康复医院好吗 浏览:185
治疗糖尿病阳痿的中药方 浏览:565
汕头潮阳哪里有宠物医院 浏览:984
医院妇科治疗仪 浏览:758
兴义博爱医院妇科 浏览:749
湖北武汉儿童医院电话 浏览:190
最好的传染病医院 浏览: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