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骨髓炎的中医治疗处方
慢骨髓炎中药方剂
中医方剂(1)
〖 辨 证 〗 病后余邪客筋骨
〖 治 法 〗 育阴潜阳活血驱邪
〖 方 名 〗 健骨解毒汤
〖 组 成 〗 知母20克黄柏15克肉桂3克锁阳20克枸杞20克巴戟15克苏木9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龟板20克全蝎3克黄芪20克桔梗9克碎补20克甘草9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剂
〖 出 处 〗 罗禹田方
另附:慢骨髓炎方
处方与用法:
海马1阿胶15克芒硝50克黄蜡150克乳香、没药、血竭、儿茶各15克.母鸡1只母鸡去内脏存毛将上药装入鸡腹内封好用黄泥外糊1厘米厚晾至半干用桑柴烧烤先用文火后改武火烤至鸡熟约需34小时鸡熟后剥去泥土将药取出研成细末备用
用法:早晚各服1次以红糖水送服每次3~5克1料为1疗程般连用1-3疗程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 (2)【骨髓炎药方】鲜野菊花(去根茎)全草500克(干品100克)鲜芙蓉叶400克(干品100克)藤黄1克 【骨髓炎用法】上药加水5000毫升,煎至2000毫升,趁温浸洗患处,每天1~2次,至脓尽为止.有窦道者,用30~50毫升注射器吸取药液套上尼龙输液管插至窦道深部冲洗. 【骨髓炎疗效】此方治疗慢性骨髓炎24例,痊愈23例,中断治疗1例. 【骨髓炎病例】张×,男9,岁左.胫骨粗隆3厘米以下可见20×5厘米左右之梭形溃疡,溃疡中央有8×2厘米左右的枯白色骨质外露,脓液回溢,其气腥臭,左下肢不能站立.X线片示左胫骨全程破坏,广泛骨质疏松及病理性骨折.诊断:①左胜骨慢性骨髓炎②左胫骨病理性骨折③左小腿前外侧慢性溃疡.入院后用复方野菊液洗浸泡伤口,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于第4天死骨分离,19天伤口愈合.患者能步行回家.随访1年未见复发. 【骨髓炎药方来源】毛世友湖南中医杂志1990.
⑵ 痈有哪些中医疗法
1.热毒蕴结(初期来):皮肤鲜自红、灼热疼痛,渐成高肿坚硬,伴见恶寒发热,头痛泛恶,舌红苔黄腻,脉洪数。轻者可无伴见症状。治宜清热解毒消肿。
方药:金银花20克,连翘、赤芍各15克,黄芩、山栀、荆芥、黄柏、夏枯草各10克,生石膏(先煎)、蒲公英、芦根各30克。
服上述方剂的同时,取煎后药渣用布包,湿敷痈肿部位。
2.热毒壅滞(成脓期):结块局部疼痛加剧,痛如鸡啄,肿势高突,可伴见发热,口干苦,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清热解毒、透脓。
方药:丹参、生石膏(先煎)各20克,黄连、山栀、当归尾、川芎、皂刺、炮甲片、黄芩、连翘各10克,蒲公英、金银花各30克。
3.余邪留滞(溃脓期):溃出黄白稠厚脓液,可夹杂有紫色血块,局部肿痛及全身症状亦逐渐消失。如脓疮口周围坚硬,脓水稀少,多为疮口过小,应扩疮排脓。治宜清热解毒、退肿。
中成药:六应丸或银黄片。体虚弱者,可配合服八珍丸。
4.外治法:初期外敷金黄散、玉露散。溃脓期取九一丹或八二丹药线引流,脓未尽时外盖金黄膏,脓尽时用生肌散或白玉膏外盖。如疮口过小,应扩疮排脓后再用药。
⑶ 骨癌的中医治疗
骨科原发的骨肿瘤以骨肉瘤、尤文氏肉瘤为主。这一类病人目前的治疗现状,专在临床上骨属肿瘤误诊误治的比例是比较高的,究其原因:一是、骨肿瘤种类繁多,每种骨肿瘤的发病率都比较低,临床医生尤其是基层医院的医生见到的病例很少,是缺乏临床经验。二是、对骨肿瘤的诊治流程掌握的不好,没有按照规范化的流程来进行处理。通常见到肿瘤没有诊断清楚之前就直接进行手术,结果可能把恶性肿瘤按照良性肿瘤进行治疗,这样病人就会出现远处的转移,也可能病人就丧失了保肢的机会。所以目前来说骨肿瘤,主要是集中在大医院专科医生进行治疗。
⑷ 治疗痈的中药处方有哪些
1.西医药治疗
<1>早期局部可行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
<2>炎症范围扩大,中央已形成坏死组织,全身症状逐渐加重者,应采用十字或双十字切开术,要深达筋膜,切断皮下纤维小梁,节除坏死组织,充分引流排脓。
<3>抗生素治疗:轻症,可口服复方新诺明或泰利必妥,或万古霉素。重症,肌注或静滴青霉素类药物。灭滴灵对厌氧菌效果较好。
<4>卧床休息,疼痛发烧者,可给予解热镇痛剂。
2.中医药治疗
<1>内治法
热毒蕴结(初期):皮肤鲜红、灼热疼痛,渐成高肿坚硬,伴见恶寒发热,头痛泛恶,舌红苔黄腻,脉洪数。轻者可无伴见症状。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轻者宜疏风清热,活血化瘀。
方药:金银花20克、连翘15克、黄连10克、赤芍15克、黄芩10克、山栀10克、荆芥10克、生石膏(先煎)30克、黄柏10克、蒲公英30克、夏枯草10克、芦根30克。
服上述方剂的同时,取煎后药渣用布包,湿敷痈肿部位。
热毒壅滞(成脓期):结块局部疼痛加剧,痛如鸡啄,肿势高突,可伴见发热,口干苦,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透脓。
方药:金银花30克、连翘10克、黄芩10克、丹参20克、生石膏(先煎)20克、黄连10克、山栀10克、当归尾10克、川芎10克、皂刺10克、炮甲片10克、蒲公英30克。
余邪留滞(溃脓期):溃出黄白稠厚脓液,可夹杂有紫色血块,局部肿痛及全身症状亦逐渐消失。如脓疮口周围坚硬,脓水稀少,多为疮口过小,应扩疮排脓。
治法:清热解毒,退肿。
方药:内服中成药六应丸或银黄片。体虚弱者,可配合服八珍丸。
<2>外治法
中医治疗痈以外治法为主,根据全身症状配合服用中药。
初期:外敷金黄散、玉露散。
溃脓期:取九一丹或八二丹药线引流,脓未尽时外盖金黄膏,脓尽时用生肌散或白玉膏外盖。如疮口过小,应扩疮排脓后再用药。
【注意事项】
痈较疖重,应保持疮口周围皮肤的清洁,避免对疮口的挤压摩擦。根据痈发部位,制动相应活动,如腋痈宜用三角巾悬吊上肢,脐痈、臀痈应卧床休息等。
⑸ 痈疽是什么病,怎么治疗
痈疽(yōng jū抄),毒疮,多而广的叫痈,深的叫疽。这样的毒疮被现代医学解释为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成群受细菌感染所致的化脓性炎,病原菌为葡萄球菌。 痈发于肌肉,红肿高大,多属于阳症,疽发于骨之上平塌色暗多属于阴症
⑹ 中医是怎样治疗痈病的
痈的中医药治疗:①热毒蕴结(初期):皮肤鲜红、灼热疼痛
⑺ 治疗痈有几种方法
1.西医药治疗
<1>早期局部可行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
<2>炎症范围扩大,中央已形成坏死组织,全身症状逐渐加重者,应采用十字或双十字切开术,要深达筋膜,切断皮下纤维小梁,节除坏死组织,充分引流排脓。
<3>抗生素治疗:轻症,可口服复方新诺明或泰利必妥,或万古霉素。重症,肌注或静滴青霉素类药物。灭滴灵对厌氧菌效果较好。
<4>卧床休息,疼痛发烧者,可给予解热镇痛剂。
2.中医药治疗
<1>内治法
热毒蕴结(初期):皮肤鲜红、灼热疼痛,渐成高肿坚硬,伴见恶寒发热,头痛泛恶,舌红苔黄腻,脉洪数。轻者可无伴见症状。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轻者宜疏风清热,活血化瘀。
方药:金银花20克、连翘15克、黄连10克、赤芍15克、黄芩10克、山栀10克、荆芥10克、生石膏(先煎)30克、黄柏10克、蒲公英30克、夏枯草10克、芦根30克。
服上述方剂的同时,取煎后药渣用布包,湿敷痈肿部位。
热毒壅滞(成脓期):结块局部疼痛加剧,痛如鸡啄,肿势高突,可伴见发热,口干苦,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透脓。
方药:金银花30克、连翘10克、黄芩10克、丹参20克、生石膏(先煎)20克、黄连10克、山栀10克、当归尾10克、川芎10克、皂刺10克、炮甲片10克、蒲公英30克。
余邪留滞(溃脓期):溃出黄白稠厚脓液,可夹杂有紫色血块,局部肿痛及全身症状亦逐渐消失。如脓疮口周围坚硬,脓水稀少,多为疮口过小,应扩疮排脓。
治法:清热解毒,退肿。
方药:内服中成药六应丸或银黄片。体虚弱者,可配合服八珍丸。
<2>外治法
中医治疗痈以外治法为主,根据全身症状配合服用中药。
初期:外敷金黄散、玉露散。
溃脓期:取九一丹或八二丹药线引流,脓未尽时外盖金黄膏,脓尽时用生肌散或白玉膏外盖。如疮口过小,应扩疮排脓后再用药。
⑻ 中医怎么解释痈
营卫不从,逆于肉里,乃生痈肿。疮者皮外也,疡者皮内也,痈者肉之间也,疽者骨之里。
⑼ 痈有哪些中医药治疗法
①热毒蕴结(初期):皮肤鲜红、灼热疼痛,渐成高肿坚硬,伴见恶寒发热,头痛泛恶,舌红苔黄腻,脉洪数。轻者可无伴见症状。治宜清热解毒消肿。
方药:金银花20克,连翘、赤芍各15克,黄芩、山栀、荆芥、黄柏、夏枯草各10克,生石膏(先煎)、蒲公英、芦根各30克。
服上述方剂的同时,取煎后药渣用布包,湿敷痈肿部位。
②热毒壅滞(成脓期):结块局部疼痛加剧,痛如鸡啄,肿势高突,可伴见发热,口干苦,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清热解毒、透脓。
方药:丹参、生石膏(先煎)各20克,黄连、山栀、当归尾、川芎、皂刺、炮甲片、黄芩、连翘各10克,蒲公英、金银花各30克。
③余邪留滞(溃脓期):溃出黄白稠厚脓液,可夹杂有紫色血块,局部肿痛及全身症状亦逐渐消失。如脓疮口周围坚硬,脓水稀少,多为疮口过小,应扩疮排脓。治宜清热解毒、退肿。
中成药:六应丸或银黄片。体虚弱者,可配合服八珍丸。
②外治法:初期外敷金黄散、玉露散。溃脓期取九一丹或八二丹药线引流,脓未尽时外盖金黄膏,脓尽时用生肌散或白玉膏外盖。如疮口过小,应扩疮排脓后再用药。
⑽ 疖痈瘰疬怎么治疗
疖(jiē)痈(yōng)瘰(luǒ)疬(lì)
疖痈:疮之类
瘰疬:生于颈部的一种感染性外科疾病。在颈部皮回肉间可扪及大小答不等的核块,互相串连,其中小者称瘰,大者称疬,统称瘰疬。俗称疬子颈或老鼠疮。多见于青少年及原有结核病者,好发于颈部、耳后,也有的缠绕颈项,延及锁骨上窝、胸部和腋下。
中医多用清热解毒的药进行治疗。西医是用消炎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