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药可以治疗痔疮吗
俗话说:“十个大人九生痔”,可见罹患痔疮的普遍性,也是现代社会的一大文明病。痔是肛门或直肠下端因为静脉曲张、血流不畅而形成一个或数个“静脉团”, 这种静脉团一般称为“痔核”。痔核位于肛门里面的称作“内痔”,位于肛门外围皮肤的称为“外痔”,如果内外痔同时显现的称“混合痔”。而中医统称为“痔疮”。 (西医)外科对痔疮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包括冷冻、激光、电疗等。而大陆 中医仍以内服中药、外栓塞、熏洗、及配合针剂注射、套扎等,另一方面并调整病人的饮食种类、改变排便习惯等,也获得相当的成效。 下面简述几种临床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一)痔疮便血 便血是内外痔疮的常见症状 ,有时仅卫生纸带血或滴血,严重的大便前后可 能出现喷射状出血。实证者的血色鲜红、病期较短,处方以“凉血地黄汤”加“ 痔漏丸”等,可以化瘀消痔;虚证者面黄乏力 ,血色淡红,一般以射血较多见, 这是脾虚不能统血的一个现象,治疗就需“补脾固血”,药方用“归脾汤”加减止血方药。 (二)痔疮出血 患者的痔块频频脱出,一般很难还纳,这多半是因为年老体弱或久病气虚下陷,宜补气养血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如果痔疮崁顿(长入直肠或肛门),则发病急骤, 疼痛难忍,这是因为湿热下注所造成,治疗宜解毒并清热,方用“止痛如神汤”加减;如兼有大便秘结,就改用“内疏黄连汤”加减,通腑泻热。 痔疮病人除了可经由辨证 ,选服上述各方剂之外,另外可用五倍子、朴硝各 等量,煎煮熏洗患部,同时选焙市面上的各种痔疮栓剂栓塞肛门。这种里服外攻 (塞)的方法,通常能缩短整个疗程,早日康复!
⑵ 求一个能够治疗脱肛的方子(中药)在线等
补中益气汤
【来源】出自金代名医李东垣《脾胃论》卷中,
【组成】黄芪 炙甘草各版20克 人参(去芦权)12克 当归12克 橘皮12克 升麻12克 柴胡12克 白术12克
【用法】用水5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脾胃气虚,少气懒言,四肢无力,困倦少食,饮食乏味,不耐劳累,动则气短;或气虚发热,气高而喘,身热而烦,渴喜热饮,其脉洪大,按之无力,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头痛;或气虚下陷,久泻脱肛。现用于子宫下垂;胃下垂或其它内脏下垂者。
⑶ 用中药可以根治痔疮吗
俗话说:“十个大人九生痔”,可见罹患痔疮的普遍性,也是现代社会的一大文明病。痔是肛门或直肠下端因为静脉曲张、血流不畅而形成一个或数个“静脉团”,这种静脉团一般称为“痔核”。痔核位于肛门里面的称作“内痔”,位于肛门外围皮肤的称为“外痔”,如果内外痔同时显现的称“混合痔”。而中医统称为“痔疮”。
中医以内服中药、外栓塞、熏洗、及配合针剂注射、套扎等,另一方面并调整病人的饮食种类、改变排便习惯等,也获得相当的成效。
下面简述几种临床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痔疮便血
便血是内外痔疮的常见症状,有时仅卫生纸带血或滴血,严重的大便前后可能出现喷射状出血。实证者的血色鲜红、病期较短,处方以“凉血地黄汤”加“痔漏丸”等,可以化瘀消痔;虚证者面黄乏力,血色淡红,一般以射血较多见,这是脾虚不能统血的一个现象,治疗就需“补脾固血”,药方用“归脾汤”加减止血方药。
(二)痔疮出血
患者的痔块频频脱出,一般很难还纳,这多半是因为年老体弱或久病气虚下陷,宜补气养血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如果痔疮崁顿(长入直肠或肛门),则发病急骤,疼痛难忍,这是因为湿热下注所造成,治疗宜解毒并清热,方用“止痛如神汤”加减;如兼有大便秘结,就改用“内疏黄连汤”加减,通腑泻热。
痔疮病人除了可经由辨证,选服上述各方剂之外,另外可用五倍子、朴硝各等量,煎煮熏洗患部,同时选焙市面上的各种痔疮栓剂栓塞肛门。这种里服外攻(塞)的方法,通常能缩短整个疗程,早日康复!
⑷ 中药荆芥的功效和主治是什么
《中国药典》:荆芥 【拼音名】 Jīnɡ Jiè 【英文名】 HERBA SCHIZONEPETAE 【别名】香荆荠、线荠、四棱杆蒿、假苏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 荆芥 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 的干燥 地上部分 。夏、秋二季花开到顶、穗绿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炮制】 荆芥 :除去杂质,喷淋清水,洗净,润透,切段,晒干。 荆芥穗 :摘取花穗。 荆芥炭 :取荆芥段,照炒炭法(附录Ⅱ D)炒至表面黑褐色。 芥穗炭 :取净荆芥穗,照炒炭法(附录Ⅱ D)炒至表面焦黑色。 【性味】辛,微温。 【归经】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用法用量】 4.5~9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辞典》:荆芥 【出处】《吴普本草》 【拼音名】 Jīnɡ Jiè 【别名】假苏、鼠蓂(《本经》),姜苏(《吴普本草》),稳齿菜(《滇南本草》),四棱杆蒿(《中药志》)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 荆芥 的 全草 。秋季花开穗绿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亦有先单独摘取花穗,再割取茎枝,分别晒干,前者称"荆芥穗",后者称"荆芥"。 【生境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江苏、江西、湖北、河北等地。 【性状】干燥的全草,茎方形,四面有纵沟,上部多分枝,长45~90厘米,直径3~5毫米;表面淡紫红色,被有短柔毛。质轻脆,易折断,断面纤维状,黄白色,中心有白色疏松的髓。叶对生,叶片分裂,裂片细长,呈黄色,皱缩卷曲,破碎不全;质脆易脱落。枝顶着生穗状轮伞花序,呈绿色圆柱形,长7~10厘米;花冠多已脱落,只留绿色的萼筒,内有4个棕黑色的小坚果。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以浅紫色、茎细、穗多而密者为佳。 【化学成份】含挥发油1.8%,油中主成分为右旋薄荷酮、消旋簿荷酮、少量右旋柠檬烯。 【药理作用】用人工发热的家兔,口服荆芥煎剂与浸剂2克(生药)/公斤,无甚解热作用。在体外,高浓度(1:100)有抗结核杆菌之作用。 【炮制】荆芥:拣净杂质,用水略泡,捞出切段,哂干,炒荆芥:取切段的荆芥置锅内,文火微炒,取出放凉(炒荆芥穗方法同)。荆芥炭:取切段的荆芥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黑色,存性,少喷清水,取出晒干(荆芥穗炭方法同)。 【性味】辛,温。 ①《本经》:"味辛,温。" ②《医学启源》:"气温,味辛苦。" 【归经】入肺、肝经。 ①《纲目》:"入足默阴经气分。"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肝二经。" ③《本草汇言》:"足厥阴、少阳、阳明经。" 【功能主治】发表,祛风,理血;炒炭止血。治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中风口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痈肿,疮疥,瘰疬。荆芥穗效用相同,惟发散之力较强。 ①《本经》:"主寒热,鼠瘘,瘰疬生疮,破结聚气,下瘀血,除湿痹。" ②《药性论》:"治恶风贼风,口面歪邪,遍身顽痹,心虚忘事,益力添糟。主辟邪毒气,除劳,治丁肿;取一握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冷分二服,主通利血脉,传送五脏不足气,能发汗,除冷风;又捣末和醋封毒肿。" ③孟诜:"产后中风身强直,研末酒服。" ④《食疗本草》:"助脾胃。" ⑤《食性本草》:"主血劳风气壅满,背脊疼痛,虚汗,理丈夫脚气,筋骨烦痛及阴阳毒,伤寒头痛,头旋目眩,手足筋急。" ⑥《日华子本草》:"利五脏,消食下气,醒酒。作菜生热食并煎茶,治头风并汗出;豉汁煎治暴伤寒。" ⑦《本草图经》:"治头风,虚劳,疮疥,妇人血风。" ⑧《滇南本草》:"治跌打损伤,并敷毒疮。治吐血。""荆芥穗,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明目,解肺、肝、咽喉热痛,消肿,除诸毒,发散疮痈。治便血,止女子暴崩,消风热,通肺气鼻窍塞闭。" ⑨《纲目》:"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消疮肿。治项强,目中黑花,及生疮,阴颓,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注意】表虚自汗、阴虚头痛忌服。 ①《药性论》:"荆芥久服动渴疾。" ②《苇航纪谈》:"凡服荆芥风药,忌食鱼。" ③《纲目》:"反驴肉、无鳞鱼。" ④《本草经巯》:"痛人表虚有汗者忌之;血虚寒热而不因于风湿风寒者勿用;阴虚火炎面赤,因而头痛者,慎勿误入。"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附方】 ①治风热头痛:荆芥穗、石膏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茶调下。(《永类钤方》) ②治头目诸疾,血劳,风气头痛,头旋目眩:荆芥穗为末。每酒服三钱。(《眼科龙木论》) ③治风热肺壅,咽喉肿痛,语声不出,或如有物哽:荆芥穗半两,桔梗二两,甘草(炙)一两。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煎六分,去渣,食后温服。(《局方》荆芥汤) ④治一切风,口眼偏斜:青荆芥一斤,青薄荷一斤。一处砂盆内研,生绢绞汁于磁器内,煎成膏;余滓三分,去一分,将二分滓日干为末,以膏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早至暮可三服。忌动风物。(《经验后方》) ⑤治大便下血:㈠荆芥,炒,为末。每米饮服二钱,妇人用酒下。亦可拌面作馄饨食之。(《经验方》) ㈡荆芥二两,槐花一两。炒紫为末。每服三钱,清茶送下。(《简便单方》) ⑥治产后血晕,筑心,眼倒,风缩欲死者:干荆芥穗,捣筛。每用末二钱匕,童子小便一酒盏,调热服,口噤者挑齿,闭者灌鼻中。(《本草图经》) ⑦治小便尿血:荆芥、缩砂,等分。为末。糯米饮下三钱日三服。(《濒湖集简方》) ⑧治痔漏肿痛:荆芥煮汤,日日洗之。(《简便单方》) ⑨治癃闭不通,小腹急痛,肛门肿疼,无问新久:大黄(小便不通减半)、荆芥穗(大便不通减半),等分。各别为末。每服一、二钱,温水调下,临时加减服。(《宜明论方》倒换散) ⑩治一切疮疥:荆芥、金银花、土茯苓,等分。为末,熟地黄熬膏为丸,梧子大。每旦、晚各服百丸,茶酒任下。(《本草汇言》) ⑾治风毒寡疬、赤肿痛硬:鼠粘子一升(微炒),荆芥穗四两。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入竹沥半合,搅匀服之,日三服。(《圣惠方》) ⑿治脚桠湿烂:荆芥叶捣敷之。(《简便单方》) 【临床应用】治疗皮肤瘙痒症:取净荆芥穗一两,碾为细面,过筛后装入纱布袋内,均匀地撒布患处(如范围广,可分片进行),然后用手掌来回反复的揉搓,磨擦至手掌与患部发生热感为度。治疗急慢性荨麻疹及一切皮肤瘙痒病,轻者1~2次,重者2~4次即奏效。 【备注】同属植物裂叶荆芥东北等地亦作荆芥使用。裂叶荆芥的形态与上种相似,唯叶的最终裂片较宽,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穗较大而疏;苞片卵圆形,带紫紫色;花冠蓝紫色,比萼片长1/2。 【摘录】《*辞典》 《中华本草》:荆芥 【出处】出自《吴普本草》 【拼音名】 Jīnɡ Jiè 【英文名】 Fineleaf Schizonepeta Herb, Herb of Fineleaf Schizonepeta 【别名】假苏、鼠蓂、姜芥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山坡路旁或山谷。海拔在540-2700m之间。多栽培,亦有野生。 2.生于海拔1300-2000m的松林林缘、山坡草丛或湿润的草原上。 资源分布:1.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河南、河南、四川、贵州等地、江苏、浙江、福建、云南等地有栽培。 2.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 【药理作用】 1.解热镇痛作用:用伤寒混合菌苗使家兔发热,给予裂叶荆芥煎剂或乙醇浸剂2g/kg 灌胃,仅有微弱的解热作用。荆芥煎剂有解热镇痛作用。荆芥中的d-薄荷酮为镇痛的主要成分,3-甲基环己酮亦有镇痛作用。 2.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荆芥煎剂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喉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次对炭疽杆菌、乙型链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人型结核杆菌等均表现一定的抑制作用。50%荆芥煎剂每鸡胚0.1ml对甲型流感病毒PR8株无抑制作用。 3.止血作用:小鼠按Akohob氏法测定出血时间,兔毛细管法测定凝血时间,比较生品荆芥与荆芥炭的止血时间。药物均用生理盐水配制灌胃,兔2g/kg,小鼠5g/kg,用生理盐水作对照。结果表明,生品荆芥不能明显缩短出血时间,而荆芥炭则使出血时间缩短72.6%;生品荆芥使凝血时间缩短30%,而荆芥炭缩短77.7%,说明荆芥经炒炭后有止血作用。 4.其它作用:荆芥体外试验有弱的抑制癌细胞作用。荆芥煎剂有明显抑制小鼠耳廓肿胀作用,对醋酸引起的炎症亦有明显抗炎作用。另据报道,荆芥的抗炎成分主要是1-胡薄荷酮。苯并呋喃类化合物、3-辛醇和B-蒎烯亦有抗炎作用,前者对3a-羟基甾体脱氢酶的IC50为8.1μg/ml。 【毒性】腹腔注射荆芥煎剂的小鼠半数致死量为30046±76.5mg/kg。 【性味】味辛;微苦;性微湿 【归经】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透疹;止血。主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痈肿;疮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临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捣敷;或研末调散。 【注意】表虚自汗、阴虚头痛忌服。 1.《药性论》:荆芥久服动渴疾。 2.《苇航纪谈》:凡服荆芥风药,忌食鱼。 3.《纲目》反驴肉、无鳞鱼。 4.《本草经疏》:病人表虚有汗者忌之;血虚寒热而不因于风湿风寒者勿用;阴虚火炎面赤,因而头痛者,慎匆误入。 【各家论述】 1.《本经》:主寒热,鼠疫,瘰疬生疮,破结聚气,下瘀血,除湿痹。 2.《药性论》:治恶风贼风,口面喎邪,遍身顽痹,心虚忘事,益力添精。主辟邪毒气,除劳,治丁肿;取一握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冷分二服,主通利血脉,传送五脏不足气,能发汗,除冷风;又捣末和醋封毒肿。 3. 孟诜:产后中风身强直,研末酒服。 4.《食疗本草》:助脾胃。 5.《食性本草》:主血劳风气壅满,背脊疼痛,虚汗,理丈夫脚气,筋骨烦痛及阴阳毒,伤寒头痛,头旋目眩,手足筋急。 6.《日华子本草》:利五脏,消食下气,醒酒。作菜生熟食并煎茶,治头风并汗出;豉汁煎治暴伤寒。 7.《本草图经》:治头风,虚劳,疮疥,妇人血风。 8.《滇南本草》:治跌打损伤,并敷毒疮。治吐血。荆芥穗,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明目,解肺、肝、咽喉热痛,消肿,除诸毒,发散疮痈。治便血,止女子暴崩,消风热,通肺气鼻窍塞闭。 9.《纲目》: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消疮肿。治项强,目中黑花,及生疮,阴TUI,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 【摘录】《中华本草》
⑸ 中医能治好重度痔疮吗
而中医统称为“痔疮”。
中医以内服中药、外栓塞、熏洗,也是现代社会的一大文明病。痔是肛门或直肠下端因为静脉曲张、血流不畅而形成一个或数个“静脉团”,这种静脉团一般称为“痔核”。痔核位于肛门里面的称作“内痔”,位于肛门外围皮肤的称为“外痔”,如果内外痔同时显现的称“混合痔”俗话说:“十个大人九生痔”,可见罹患痔疮的普遍性、及配合针剂注射。这种里服外攻(塞)的方法,通常能缩短整个疗程,早日康复,则发病急骤、朴硝各等量,血色淡红,一般以射血较多见,就改用“内疏黄连汤”加减,通腑泻热。
下面简述几种临床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疼痛难忍,这是因为湿热下注所造成,治疗宜解毒并清热,治疗就需“补脾固血”,药方用“归脾汤”加减止血方药;虚证者面黄乏力,这多半是因为年老体弱或久病气虚下陷,煎煮熏洗患部,同时选焙市面上的各种痔疮栓剂栓塞肛门、套扎等:
(一)痔疮便血
便血是内外痔疮的常见症状,另一方面并调整病人的饮食种类、改变排便习惯等,也获得相当的成效;如兼有大便秘结、病期较短,处方以“凉血地黄汤”加“痔漏丸”等,可以化瘀消痔,有时仅卫生纸带血或滴血,严重的大便前后可能出现喷射状出血。实证者的血色鲜红。
(二)痔疮出血
患者的痔块频频脱出,一般很难还纳,这是脾虚不能统血的一个现象。
痔疮病人除了可经由辨证。如果痔疮崁顿(长入直肠或肛门),方用“止痛如神汤”加减,选服上述各方剂之外,另外可用五倍子,宜补气养血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⑹ 推荐一下痔疮中医疗法
中医就是在穴位上下功夫。
痔疮分三种,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主要回症状有:
内痔:大便中有答血,特点是无痛,血色鲜红,便时出现。
外痔:会有疼痛感,常与排便不尽感觉同时存在。
混合痔:又便血又疼痛,是最麻烦的一种。
祛除的方法:
建议:
①改变不良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
②要经常喝水,多吃点蔬菜水果。帮助消化。
③再用紫川堂去痔疮,不出一个月就会好的。
⑺ 中药荆棘子的药用好处是什么
释名 白棘。花名刺原。
气味 (白棘)辛、寒、无毒。
主治 1、小便尿血。回用白棘三升,加答水五程式,煮取二升,分三次服。
2、明脏虚冷,腹胁刺痛。用白棘一合(焙过)、槟榔二钱半,加水一碗,煎至五分,再加好酒半碗,煮开几次后,分二次服。
3、睫毛倒生。用白棘一百二十个、地龙二条、木贼一百二十节、木鳖子仁二个,共炒为末,摘去倒毛,每日以药末吸入鼻内三、五次。睫毛即不再倒生。
4、龋齿腐朽。用白棘二百枚(朽落地者),加水三程式,煮成一升,含漱。或烧棘涂病齿,再敷雄黄末。
5、小儿口噤,惊风不乳。用白棘烧为还想,水送服一钱。
6、小儿丹肿。用水煮白棘根汁洗搽。
7、痈前痔漏。治方同上。
8、疔疮。用白棘(倒钩者)三枚、丁香七枚,是入瓶中烧存性,加未满月的婴儿粪和匀,每日涂疮三次。
9、诸肿有脓。用白棘烧灰,水送服一钱。一夜之间,肿即可出头。
⑻ 中药痔漏方剂
槐花散-《丹溪心法》卷二【来源】《丹溪心法》卷二。
【组成】苍术
厚朴
陈皮专
当归
枳壳各30克
槐花属60克
甘草15克
乌梅15克
【用法】上以水煎,空腹时服。
【功用】燥湿理气,凉血止血,
【主治】湿浊内阻,肠胃不调,脘腹胀满,大便下血。
⑼ 保肾中药方
治疗肾病的中药方
1、玉米须
玉米须100克,加水1000毫升,煎煮20-30分钟,熬成300-400毫升液体,过滤后,每日内2次分服。本方适宜容于水肿明显兼高血压者服食,可用于急性肾炎之风热郁肺、湿毒蕴结型,或慢性肾炎之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
2、乌梅
乌梅炭,每日3克,分2次服。服至七、八周。本方对消除尿蛋白疗效尚好,可用于肾炎之脾肾两虚、精血亏虚型。
3、茅根
茅根为最佳的利尿药。用鲜茅根60克(干的30克)煎汤频服。适宜于水肿、血尿患者。可用于急性肾炎风热郁肺、湿毒蕴结型。热毒肉攻、灼伤阴血型及慢性肾炎之脾肾阳虚、水湿泛滥型。
4、冬瓜
冬瓜500克,煮汤3大碗,分3次服。适用于急性肾炎之风热郁肺、湿毒蕴结型和热毒内攻、灼伤阴血型。
⑽ 中药泡酒治腰疼的秘方
没有秘方,有是骗人的你见过有谁喝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