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医中药 > 中医养生学八正

中医养生学八正

发布时间:2021-03-01 06:44:32

❶ 1、养生学有几个特征 2、从那三个方面反映健康长寿的基本生理特征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特点可以归纳为如下六个方面:

一、重视厚德养生。

中医养生学强调道德修养对于养生长寿的重要性。德高者寿高,这是中医养生学的一个基本观点。《论语·雍也》及《孔记·中庸》中均记载孔子关于仁者寿的观点,认为仁慈的人,有爱心、心地善良的人,能享长寿。老子把慈善、节俭和不为天下先,视为人生三件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样重视道德修养。庄子论养生也是强调精神生命的重要性。有仁爱之心不仅自己健康长寿,也能使他人健康长寿。为君者仁,则其民亦寿。《汉书·董仲舒传》说:尧舜行德,则民仁寿。上行下效,全社会都具有真诚的爱心,自然能出现一个健康长寿的社会。崇仁修德,这便是内养正气,属于养生学之养神养心的范畴。

二、强调中和有节。

中国传统养生学始终视中和节度,无太过、无不及。过犹不及。比如动静结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如此即可达到阴阳气血平和,有益健康和长寿。汉·华佗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能使极耳。”这正是中和原则的体现。晋·陶弘景说:能中和者必久寿。中国古代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养生保健体操都体现了中和的追求。中医养生学主张通过适宜的手段,在必要的时候用药物调整人体之偏使其气血阴阳归于平和。

三、以养气为要。

气是中国医学特有的概念。中医养生学十分重视养气。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宇宙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化生的,因此养生的重要任务,就是如何保养人体之气,以保养正气为本。

四、强调治未病。

“未病”是指可能发生的疾病或可能出现的继发症。《黄帝内经》最早提出“治未病”的原则。所谓治未病,简言之,它包括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即当未病之时,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而在既病之后,要采取措施防止疾病发展、传变、恶化。由此可见,从治未病的第一方面意义看,它与养生学的内容相一致。从第二方面的意义看,如果患者自觉的或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药疗、食疗或起居、气功、体操等方法防止疾病发展,促进恢复,那也是养生行为。张仲景的“养慎”说就是治未病思想。《金匮要略》第一篇就提出这种思想。养慎的核心就是外避六淫,内养正气。“治未病”思想一直为历代养生学家所重视。

五、重视饮食养生。

历代养生家都最为重视饮食养生。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说: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见《千金要方·食治·序论》)本文重点讲一讲医学之圣张的饮食养生。在《金匮要略》中,张仲景特别强调了饮食养生的意义,他说:“凡饮食滋味,以养于身。食之有妨,反能为害。”他指出,饮食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第一》一个节字,就将饮食应该注意质和量二个方面的合理性表达明白。节就是无太过不及。过食任何一种性味的食物都有可能导致脏腑功能的偏盛偏衰,脏腑功能失调,疾病从而生焉。他还说:自非服药炼液,焉能不饮食乎?切见时人,不闲调摄,疾疹竟起,若不因食而生?苟全其生,须知切忌者矣。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例皆难疗。(《禽兽虫鱼禁忌并治第二十四》)这段话简明扼要:人们的食物及饮食方法,适宜则对身体有益,否则便身体有害。珍惜生命者,应该善于通过饮食养生,对身体进行调摄。否则就可能引起疾病,影响生命的质量和数量。仲景又说:人体平和,唯须好将养,勿妄服药,药势偏有所助,令人藏气不平,易受外患。夫含气之类,未有不资食以存生,而不知食之有成败。百姓日用而不知,水火至近而难识。(见《千金要方·食治》)按照孙思邈的说法,他之所以作《食治》一卷,正是因为受到了仲景此段语言的影响。

张仲景的饮食养生法有如下几个基本原则和内容:(1)摄取对生命有益的饮食物。(2)避免进食对身体有害的食物。(3)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4)注意进食时间。(5)注意食量。(6)食物与身体状态相宜,如因身体之虚实而用补泻饮食,补不足,损有余。(7)掌握食物中毒解毒方法。

六、强调顺天应时。

中医养生学也十分重视养生要顺应自然界阴阳寒暑的变化。中医学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人必须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灵枢·本神篇》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张仲景《伤寒论·伤寒例》说:“君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人应该春养生发之气,夏养成长之气,秋养收敛之气,冬养闭藏之气。这是中医“天人相应”观点的反映。

❷ 正式的论文格式是怎样的跪求中医养生学的论文!!!!!

一、题目
二、摘要
三、关键字
四、内容
五、参考文献

❸ 中医养生学就业怎么样

很不错,中医养生复学专业是个制从无到有的新专业,它的创立可以说是应时而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人的疾病谱发生了变化,过去以传染病为主,而现在的疾病多“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慢性病”为主。

“发展中医药事业、中西医并重”,是我国政府在医疗界制定的基本方针。中医药具有坚实而广泛的群众基础,社会对中医学人才的需求是长期存在的。尤其是中国社会已经进入老龄化,中医在未来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

(3)中医养生学八正扩展阅读

主要课程有: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养生经典选读、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预防医学、老年病学、医药食养生学、中医健身学、中医体质养生学、医学心理学、中医治未病学、常见慢性病中医养生调治、健康管理学等。

中医养生学就业方向有: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中医医疗、保健和健康管理工作;在各级政府有关单位及社会相关机构,从事中医健康宣教、健康传播、图书出版等工作;在各级各类养老机构,从事中医健康养老、社区健康服务等工作等。

❹ 周易对中医养生学有什么影响

易道是人类文明标志性启点!
抱括养生健康,如阴阳组合成八卦,五个八卦体组成,五行相生相克协调互补,绿色健康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

❺ 中医养生学关于睡眠的

《内经》的养生观与临床实践
美好的愿望
通过养生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是我们千百年来追求的一个普遍愿望。养生保健学是与中国传统医学同步发展的中国独特的保健医学,通过长期的实践已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提出了养生的原则、方法及其现实意义,而题首又以“上古天真论”为名,是说明在远古时代人们早已掌握了养生之道,而掌握养生之道的根本,就在于保护真气。通过养生以葆全天真,达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而这葆全天真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养生之道
积极的养生
经考证,养生中的养是“久长生”的意思,生是“蓬勃向上”的含义,所以我们所说的养生不是消极的保养生命,而是指使生命保持蓬勃向上的健康状态,并在此基础上达到延缓衰老,寿达“天年”的目标,即高生活质量的健康长寿。
养生的理论形成
养生的理论最早形成于先秦至两汉,《黄帝内经》奠定了养生学的理论基础,先于《黄帝内经》的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上对养生也有非常详尽的记载,几千年来,经各代养生家的不断充实丰富,养生学已在华夏健康保健学上占了非常重要的一席
养生法则
顺天避邪
养性节食
动而中和
葆精爱气
培本防微
饮食有节,劳逸有度
“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因黄帝耽忧今不如昔,而怀疑这个原因是否是世道不行了,还是人类已走到尽头,将要灭亡了?这时歧伯却提出了自己精辟的见解:“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上古天真论》

这里非常明确地提出了,今时之人为什么年半百而动作衰也的原因,并非是时世异或人将失之,而是饮食不节,耗散其真,特别指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是其根本原因,而这些无节制的生活习惯,必然导致真元耗散

脾胃为后天之本,真气必须靠脾胃水谷之精气的滋养,饥饱失常,饮食不节,以酒为浆,必将损伤脾胃,使真气得不到后天的滋养,从而半百而衰。远古的人还懂得遵循自然的规律,修炼养生,而现在的人则不然处处违背基本的养生准则,结合当今社会,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工作节奏加快,有些人整天忙碌于生意场上的应酬,起居无常,有些人贪图安逸,整天饮酒作乐,比以酒为浆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些人不知持满,以欲竭其精,频频奔走于风月场所,有些人打牌通宵达旦,白天工作则无精打采,生命之火,已被透支,真元耗尽,脾胃受损,先后天两败俱伤。

近年来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性病发病率大大上升与上述原因密切相关。“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必半百而衰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必先岁时,毋伐天和”是中医学重要的学术观点之一,在养生中具于现实的指导意义。“顺天”是指要遵循自然界生杀收藏,阴阳消长的生活规律。“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一年四季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变化,都是阴阳二气相互消长转化运动的结果。天人合一,人与自然息息相通,阴阳运动,不仅影响自然界,同时还通过自然界的变化影响着人体

必先岁时,毋伐天和
顺天是指要遵循自然界生杀收藏,阴阳消长的生活规律。“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一年四季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变化,都是阴阳二气相互消长转化运动的结果
天人合一
人与自然息息相通,阴阳运动,不仅影响自然界,同时还通过自然界的变化影响着人体。随着一年四季的规律性变化,人体生理功能也发生规律性的变化,这就是人与自然相通,当气候发生异常变化人体不能适应时,就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积极主动的预防
从各方面进行养生来调节人体的功能,使之符合阴阳变化之道,增强人对外界变化的适应能力
注意避免四时不正之气的侵袭,“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之季,自然界阳气活跃,人身应葆养阳气
秋冬之间,自然界以阴静为主,人体宜葆养阴精
运动 :动为阳,静属阴,春夏宜以动功为主,秋冬宜以静功为主
保健:气为阳,血属阴,春夏宜服益气升清之品,秋冬宜用滋补精血之剂
起居:白昼为阳,黑夜为阴,春夏宜晚睡早起以迎阳气,秋冬宜早睡早起渐至早睡晚起以守阴气
衣着:上半身为阳,下半身为阴,春夏之季宜先减裤,后减衣,秋冬之时宜先加裤,后加衣
适应昼夜的阴阳消长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以一日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因此练习吐纳功,以上午为生时,宜于练功。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反此四时,形乃困薄”。所以早晨为生气生发之机,宜于运动锻炼。黄昏阳气已衰阴气渐盛,应以静养为主。

吸收日月精华
日月是宇宙中对人体生命活动具有巨大影响的两大物体,也是阴阳的典型代表。农历初一、初二的太阳和十五、十六的月亮被认为是日月精华集中之时,养生家重视于此时面向日月进行吐纳锻炼,以吸收日月之精华,补充体内的真阴真阳
避邪
要回避各种来自自然界的致病因素,如“六淫”之邪,目的在于保护正气,预防疾病
《千金要方》:“善养生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指出了避邪的目的所在

注意回避反常气候
冬令反常之暧
夏日非常之凉
大风、大雨、大雾、大雪、雷电交加之时
避免外出为宜
养性
养性主要是指精神上的保养,是中医学中对养生保健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环,要求能有高尚的道德,并做到清静、恬淡、乐观豁达、凝神自娱

高尚的道德修养
《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古代有人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就职业道德而言,历代名医大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象唐代名医孙思邈,更为我们作出了典范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病安从来?
《素问•上古天真论》接下来说:“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乐其服,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仆。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以其德全不危也”。
《养性延命乐》
常人不得无欲,又复不得无事,但当和心,少念、静虑、先去乱神犯性之事,此则啬人之术也

说明清静恬淡并非老庄无欲无为的消极思想,而应当是在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指导下,面对现实,不使七情太过,不去追求不应得到或不可能得到的东西,而能随遇而安,知足常乐,使自己保持安静愉快的精神状态
嵇康《养生论》
清虚静泰,少私寡欲。知名位之伤德,故忽而不营,非欲要强禁也;识厚味之害性,故弃而弗顾,非贪而后抑也。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气以醇泊独著。旷然无忧虑,寂然无思虑。又守之以一,养之以性,和理日济,同乎大顺。然后蒸以灵芝,润以醴泉,唏以朝阳,绥以五弦,无为自得,体妙心玄,忘欢而后乐足,遗生而后身存。若此以往,庶可以与羡门比寿,王乔争年,何为其无有哉!
乐观豁达
《素问上古天真论》:“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认为保持愉快豁达,自得其乐的状态,就能使精神不被耗伤,而达天年
社会环境
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社会环境的不同,会造成人体生理与心理的某些差异,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动,对人体心身功能影响很大,甚或导致疾病。
素问疏五过论
“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擘为挛”。所以我们要以乐观豁达的态度应付各种剧烈的社会变化。虽遭挫折,都要随遇而安,泰然自珍。
凝神自娱
凝神:重视自我控制的锻炼,使思维能集中到某一点上,让大脑能得到积极充分的休息,并对全身生理功能和物质代谢起有益的作用,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自娱:应培养某种健康的娱乐爱好,历代文献对琴棋书画、栽花养鱼、调息静坐更为推崇。自古以来书画家颇多寿星,唐代柳公权87岁,宋代欧阳修85岁,当代苏局仙活了110岁。我县的著名老中医陈鼻峰先生则活了103岁。

劳逸结合
不妄作劳

中医认为,运动包括体力和脑力运动,是重要的养生保健方法,长期以来被历代养生家所高度重视
运动要做到形劳而不倦,过度劳作,有损健康,过度安逸也违背养生之道

《素问宣明五气》有“久坐伤肉,入卧伤气”之说。
《吕氏春秋》认为“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形气使然”。
《三国华佗传》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千金要方》说:“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

乒乓球,太极拳,爬山,散步,甚至旅游都是非常不错的锻炼方法,一方面可陶冶我们的情操,另一方面也锻炼了我们的身体,但也应人制宜,要按照个人的年龄、体质、爱好选择合适的方式,并注意劳逸结合。

葆精养元,以维先天
肾精是人体的精华,是人体各种功能的动力,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保障,决定人体生、长、壮、老、已的整个过程,因此在养生中要特别注意调节情欲,保养肾精,否则房事过度,耗散肾精,伐伤肾气,就从根本上削弱了人体的正气
素问上古天真论
“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故半百而衰也”。但中医也认为,房室性事是人类自然的生理要求,“男女之欲,乃阴阳自然之道”
房事的忌频
《千金要方》认为:“人年二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五十者,二十日一泄;六十者闭精勿泄,若体力犹壮者,一月一泄”。指出房事不宜过频,这一观点得到了历代养生家的公认,可供大家参考。

培本防微
培本防微
培本防微主要是指增强正气,早期和及时地治疗疾病以防微杜渐是养生的重要环节
中医学认为,增强正气是去害的中心环节,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中医理论的一大优势和特点
药物进补已成为当今的主要措施。
有病早治
病要及时治疗,以免病邪损伤正气,黄帝内经曾指出:“病而留者,其寿可立倾也”。《抱朴子》也认为“养生以不伤为本,此要言也”。说明了及时祛邪安正的积极意义
病理性衰老
现代研究已经证实,健康人生理性衰老速度十分缓慢,而病理性衰老对人体的威胁要大得多
及时地防治老年性疾病,以延缓病理性衰老的进程更具有现实意义。
进补培元
中医学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疾病的发生首先有正气虚衰的基础,以致病邪乘虚而入,从而产生病变。通过中药培补以达到扶助正气,抵御外邪,达到养生之目的,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历代文献和现代流行病学研究都已证实,随着增龄,以脏腑言,存在着五脏日渐亏损,以生命物质言,可见气、血、精、神日益虚衰,以邪实言,痰瘀气滞,脉络痹阻不断产生。所以,固本培元,佐以祛邪通络已成为养生保健的主要用药原则。
进补时间
一年四季均可进补,但冬令进补更佳,这是由于冬主封藏,冬至一阳生,既是封蛰主令,又是生发之气始萌之季,而且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进补方法:少量,多次,经常的原则。并根据性别的差异,自身的体质状况,脏腑的虚损程度,选择合适自己的药物
常用的进补单方
人参 功能大补元气,强心益智,轻身延年。有野山参,别直参,红参,白参等
黄精 滋阴补肾,轻身延年。九蒸九曝
首乌 养血益肝,乌发润肠,消脂
绞股兰 健脾益气,消脂。
淮山药 健脾化湿,固肾滋精。
西洋参 补肺降火,生津除烦。
蛤蚧 补肺滋肾,益精助阳。
桂圆肉 益血安神,长智敛汗,开胃生津。
枸杞子 养肝明目,补血。
阿胶 补血滋阴,止血。

❻ 中医养生学

养生原则,是指实施养生活动时所必须遵循的总的法则。古人在长期的养生实践活动中,不断地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现象和规律,探索衰老的机理,研究致病和导致早衰的原因和条件,并在中国古代哲学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养生原则。遵循这些原则,对于养生方法的制订、运用及其发展创新,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顺应自然
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思想指导下,《素问·宝命全形论》提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类生存于自然界中,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灵枢·邪客》称之为“人与天地相应”。在自然界的变化中,存在着以四时、朔望、昼夜为标志的年月日周期性节律变化,并由此产生了气候变化和物候变化所呈现的生长化收藏规律等。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与之近乎同步的生理节律和适应外界变化并做出自我调适的能力。因此,人若能顺应自然而摄生,各种生理功能便可循其常性,节律有序而稳定,机体则处于阴阳和谐的健康状态;若违逆自然,则各种生理功能节律紊乱,适应外界变化和防御抗邪能力减弱,而易罹患疾病。诚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所以,顺应自然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原则之一。养生顺应自然,旨在要求人们在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主动采取各种综合措施来顺应其变化,使人体生理活动与自然变化节律同步,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以避邪防病,保健延衰。对此,《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了根据四季变化以调养形神的原则与方法,并强调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2.形神共养
形,指形体,即脏腑身形;神,指以五神、五志为特征的心理活动。形神共养,是以形神统一的生命观为其理论基础。一方面,形体为生命的基础,形具而神生,五脏及其所藏的精气是产生“五神”活动的物质基础。《灵枢·天年》说:“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葛洪《抱朴子·内篇·至理》以堤和水、烛和火的关系比喻人体形与神关系时说:“形者,神之宅也。故譬之于堤,堤坏则水不留矣;方之于烛,烛糜则火不居矣。身劳则神散,气竭而命终。”强调神依赖于形。另一方面,神乃形之主,为生命的主宰。人体脏腑的功能活动、气血津液的运行,都受神的主宰和影响。张介宾《类经·摄生类》说:“虽神由精气而生,然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神。”强调神可以反馈地作用于精和气,影响甚至调控整个生命过程。对于形神的辩证关系,明末医家绮石在《理虚元鉴》中曾精辟地归纳说:“以先天生成之本体论,则精生气,气生神;以后天运用之主宰论,则神役气,气役精。”正由于形神统一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故中医养生强调形神共养,养形以全神,调神以全形,最终达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素问·上古天真论》)的目的,正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原道论》所言:“全生之术,形气贵乎安,安则有伦而不乱;精神贵乎保,保则有要而不耗。故保而养之,初不离于形气精神。”
3.惜精固本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有形精微物质,是生命之源,具有促进生长发育和生殖繁衍、化生血液、抗御邪气等多方面的作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居于重要地位。《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后世医家将精、气、神合称为人身之三宝,故在养生中,中医学很重视保养精气以固先天之本。
类》即明确指出:“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也。”要达到惜精固本之目的,一方面对性欲要有所节制,做到既不禁欲,也不纵欲;若纵情泄欲,可使精液枯竭,真气耗散而致未老先衰,如《千金要方·养性》所言:“精竭则身惫。故欲不节则精耗,精耗则气衰,气衰则病至,病至则身危。”另一方面,精禀于先天,有赖后天水谷精气以充养,若后天充盛,五脏安和,则精自然得养,故惜精固本也可通过养五脏以不使其过伤,调情志以不使其过极,忌劳伤以不使其过耗,药食调补以壮其精,来达到养精保精之目的。
4.综合调养
中医养生方法众多,不同的方法作用于人体不同的系统、层次,具有不同的效能。如顺时摄养重在协调人体机能活动与外环境的关系;调摄精神主要是通过对神调养以保养精气;慎起居、防劳伤以养生,可使脏腑功能协调;运动锻炼、针灸、推拿,调节经络、脏腑、气血,可使经络通畅,气血周流,脏腑机能协调;药物保健则借助药物,以强壮身体,益寿延年。诚如李梴《医学入门·保养说》中所言:“避风寒以保其皮肤六腑”,“节劳逸以保其筋骨五脏”,“戒色欲以养精,正思虑以养神”,“薄滋味以养血,寡言语以养气”。所以,养生应综合各种方法,动静结合、劳逸结合、补泻结合、形神共养,从机体全局着眼,进行全面调理保养,使机体内外协调,适应自然变化,增强抗病能力。要避免出现过偏、失度,过偏、失度则失去了养生的意义,虽有延年益寿的愿望,也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只有按照生命活动的自然规律,综合适度、持之以恒地进行调摄,才能真正达到“尽终其天年”(《素问·上古天真论》)的目的。诚如《太平御览·方术部·养生》所言:“凡养生者,欲令多闻而贵要,博闻而择善,偏修一事,不足必赖也。”
5.因人施养
因人施养,是根据年龄、性别、体质、职业、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摄生保健方法。人类本身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于不同的种族,而且存在于个体之间。不同的个体由于年龄、性别、体质、职业、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可有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所以,养生只有因人施养,方能有益于健康,达到养生之目的。如就年龄因素而言,少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但生机蓬勃,生活尚不能自理,故少儿养生应注意合理喂养、寒温适度、体格锻炼、免疫防病,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40~60岁时,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工作繁忙,压力较大,养生应注意静神少虑、切勿过劳,并节制房事。《景岳全书·中兴论》说:“故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尚余强半。”即强调了中年养生的重要性;进入60岁以后的老年期,脏腑机能衰退,生理与心理适应能力减退,养生应注意知足谦和、老而不怠,加强饮食调养,生活起居有节,运动锻炼动静结合。就性别而言,女性有月经、胎孕、产育、哺乳等特点,养生自当有所区别。人的体质又有偏于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血瘀、痰湿、气郁之异,养生方法亦各有特点。另外,人的体质、生活习惯又受所处地域环境的影响,故养生尚需考虑不同区域的地理特点,采取相应的保健措施,充分利用有利于健康的各种因素,努力克服不良地理条件对人体的影响,使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和谐统一,以达到防治疾病、益寿延年的目的。

❼ 如何学好中医养生学

分享一下我买的书哈:《黄帝内经》《濒湖脉学》《伤寒杂病论》《求医不如求己》《手到病自除》这几本书都挺好。建议你先看一下《黄帝内经》要有翻译的那种。基础很重要。

阅读全文

与中医养生学八正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万博动物医院在线电话 浏览:380
临淄爱佳宠物医院 浏览:582
苏泊尔养生壶怎么样打开 浏览:104
肝转移的治疗方法 浏览:845
养生壶如何做现磨咖啡 浏览:787
中医治疗失眠能根治吗 浏览:391
望京附近看妇科好的医院 浏览:773
治疗药物依赖的医院 浏览:100
闵行区中医院地址 浏览:543
治疗顽固性失眠的药物 浏览:489
石龙人民医院体检 浏览:507
盛京医院妇科哪个医生好 浏览:613
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科 浏览:724
老年痴呆严重送康复医院好吗 浏览:185
治疗糖尿病阳痿的中药方 浏览:565
汕头潮阳哪里有宠物医院 浏览:984
医院妇科治疗仪 浏览:758
兴义博爱医院妇科 浏览:749
湖北武汉儿童医院电话 浏览:190
最好的传染病医院 浏览: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