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药治疗头晕的方剂有哪些
要辩证。看是什么头晕。
外感风邪,用川芎茶调散
气血虚头晕,要补气血
着急上火头晕,要泻火
㈡ 中医治疗头晕
中医治疗头晕的方法一、鸡蛋红糖治头晕。豆油适量放锅内烧热,将2个鸡蛋、30克红糖(放一点水搅拌)倒入锅内煎熟,空腹服用,连服10天。为巩固疗效,也可多服几天。
中医治疗头晕的方法二、篱栏药膳治头晕。用中草药篱栏25克,带壳鸡蛋一个,大米50克,煮成稀粥,可加适量油、盐、味精调味。煮熟后,去篱栏渣和蛋壳,一天分2次食用药粥和鸡蛋,一般连续食用3天,头晕头痛症状即有明显好转。此药粥不仅香甜可口,可治疗头晕头痛,还具有辅助降压作用。
中医治疗头晕的方法三、鸭蛋赤豆治头晕。鸭蛋一个、赤豆20粒,搅匀蒸熟,早晨空腹服,每日一次,连用7天有特效。
中医治疗头晕的方法四、枯草汤。治头晕。夏枯草25克,生白芍15克,生杜仲25克,黄芩10克。
用法:先煎前3味药,放入3茶盅水,熬30分钟,从火上拿下来,稍停再加入黄芩,煎5分钟即成,每天早晚各服1次。服后即能感觉头轻眼亮,没有其他副作用。
中医治疗头晕的方法五、菊花治头晕。菊花功能降血压、明目解毒、治头晕、头痛、耳鸣目眩,能使小便清长。高血压的人可用菊花枕头,对妇女肝阳火盛引致头晕、晚间烦躁不能成眠者有帮助。可将野菊花加入油柑子叶、绿豆壳或通草丝,晒干待冷装入枕袋内再缝密即可。
㈢ 中药 治头晕
美尼尔氏综合症,中医叫眩晕症,按中医的观点“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要从肝论治,你可以找一个正宗的中医,给你开中药吃。
我有治美尼尔氏综合症的秘方,可能对你的头晕有效。
㈣ 中药治疗头晕的药方
首先要搞清楚头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不是一种药方治所有的头晕。头晕原因有很多种,比如感冒引起的?还是血虚引起的?还是血瘀起的。不懂就去看看,千万别自己乱吃药。
㈤ 请问谁有治头晕的偏方或秘方
1、鸡蛋来红糖方:朋自友们出现头晕的症状时,可以把适量的豆油放到锅里热后,再把两个鸡蛋和适量红糖放到碗里加入少许水搅拌均匀后倒入油锅里煎熟,患者空腹连续食用几天就可以很有效地改善头晕的症状。
2、枯草汤方:头晕患者采用这个偏方来治疗要准备适量夏枯草,生杜仲,生白芍,黄芩等药材。先把前三味药放到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熬制半个小时后,从火上取下来稍停后再加入黄芩煎熬五分钟就好,患者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服用后就会感觉头轻目明,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对治疗头晕的症状很有疗效。
3、菊花治头晕:菊花具有明目解毒,治头晕头痛,耳鸣目眩,降血压等功效,所以头晕患者可以用菊花泡水喝,或者是把野菊花加入绿豆壳,油柑子叶等晒干后装入枕头中再缝密,都可以有效地治疗头晕的症状。
4、篱栏药膳方:头晕患者采用这个偏方来治疗只要把适量中草药篱栏,带壳鸡蛋,大米等一起放到锅中加水煮成稀粥,然后加入适量油盐,味精调味后去篱栏渣和鸡蛋壳就好。这款粥不仅香甜可口,而且患者每天分两次食用药粥和鸡蛋,连续食用三天就可以很有效地改善头晕的症状,并且还具有辅助降血压的作用。
㈥ 中医中药一般治疗四肢无力是怎么辨证的
这个其实也没办法,真正这个治疗本身就是不可逆的。如果是肾虚这种四肢无力还好一点,但如果是遗传性疾病,像那个als的,那就没办法。
㈦ 持续头晕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头晕的方法一、鸡蛋红糖治头晕。豆油适量放锅内烧热,将2个鸡蛋、30克红糖(放一点水搅拌)倒入锅内煎熟,空腹服用,连服10天。为巩固疗效,也可多服几天。 中医治疗头晕的方法二、篱栏药膳治头晕。用中草药篱栏25克,带壳鸡蛋一个,大米50克,煮成稀粥,可加适量油、盐、味精调味。煮熟后,去篱栏渣和蛋壳,一天分2次食用药粥和鸡蛋,一般连续食用3天,头晕头痛症状即有明显好转。此药粥不仅香甜可口,可治疗头晕头痛,还具有辅助降压作用。 中医治疗头晕的方法三、鸭蛋赤豆治头晕。鸭蛋一个、赤豆20粒,搅匀蒸熟,早晨空腹服,每日一次,连用7天有特效。 中医治疗头晕的方法四、枯草汤。治头晕。夏枯草25克,生白芍15克,生杜仲25克,黄芩10克。 用法:先煎前3味药,放入3茶盅水,熬30分钟,从火上拿下来,稍停再加入黄芩,煎5分钟即成,每天早晚各服1次。服后即能感觉头轻眼亮,没有其他副作用。 中医治疗头晕的方法五、菊花治头晕。菊花功能降血压、明目解毒、治头晕、头痛、耳鸣目眩,能使小便清长。高血压的人可用菊花枕头,对妇女肝阳火盛引致头晕、晚间烦躁不能成眠者有帮助。可将野菊花加入油柑子叶、绿豆壳或通草丝,晒干待冷装入枕袋内再缝密即可。
㈧ 治疗眩晕的药方要用到哪些药材
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眩晕的病因复杂,可由神经系统或其他系统的多种病因所引起。
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久远,认为眩晕属肝所主,与髓海不足、血虚、痰饮、邪中等多种因素有关。
【方一】张氏眩晕方
【出处】《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泽泻24克,生白术9克,钩藤15克。
【功用】健脾利水,消肿。
【主治】内耳眩晕。
【方解】方以泽泻利水消肿,白术健脾利水,钩藤平肝潜阳,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利水,平肝熄风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张氏眩晕方具有利尿、消除内耳水肿、镇静等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半夏白术天麻汤
【出处】《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半夏9克,白术9克,天麻9克,茯苓9克。
【功用】化痰降浊,健脾和胃。
【主治】痰浊中阻型眩晕。
【方解】无痰不作眩。方以半夏燥湿祛痰,白术、茯苓健脾化湿,天麻熄风平肝,诸药合用,共奏豁痰降浊,健脾和胃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半夏白术天麻汤具有调脂、镇静等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天麻钩藤汤
【出处】《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天麻9克,钩藤9克,石决明30克,山栀9克,茯苓9克,菊花9克,白芍9克,代赭石15克,陈皮9克。
【功用】平肝熄风,和胃降浊。
【主治】肝阳上亢型眩晕。
【方解】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方以天麻、钩藤平肝熄风,石决明、代赭石镇肝潜阳,山栀、菊花清肝,芍药养阴敛肝,陈皮和胃,诸药合用,共奏平肝熄风、胃降浊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天麻钩藤汤具有降血压和调节血脂等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四】补中益气汤
【出处】《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党参9克,黄芪15克,白术9克,陈皮9克,升麻9克,归身9克,钩藤9克,半夏9克,茯苓9克。
【功用】补中益气,养血熄风。
【主治】中气不足型眩晕。
【方解】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则发为头晕目眩。方以参、芪、苓、术、草益气健脾,升麻、柴胡提升清气,半夏、陈皮理气和中,当归养血和血,诸药合用,共奏补中益气、养血熄风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补中益气汤具有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脂质代谢等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五】益气养血汤
【出处】《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黄芪15克,党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当归9克,川芎6克,白芍9克,钩藤9克,珍珠母30克。
【功用】益气养血,熄风安神。
【主治】主治气血二虚型眩晕。
【方解】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则发为头晕目眩。方以参、芪、苓、术益气健脾,归、芍、芎养血和血,钩藤、珍珠母平肝熄风,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血,熄风安神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益气养血汤具有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脂质代谢,镇静等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六】止晕方
【出处】《中华医药化工》
【组成】煅磁石30克(先煎),石决明18克(先煎),生牡蛎30克(先煎),白蒺藜12克,制稀莶9克,西羌活1.2克,北细辛0.45克,甘杞子15克,制首乌5克,紫河车5克,炒当归9克,炒白芍9克,五味子2.4克,白沙参3克,炙黄芪12克,旋覆花5克(包煎),海蛤粉5克(包煎),南沙参12克,法半夏5克,橘络红各3克,川贝母5克(杵),夏枯草9克,云茯苓9克。
【功用】补精益气,安神和络化痰,佐以熄风潜阳。
【主治】眩晕症(美尼尔氏综合征)。
【方解】本症既非单纯风、火、痰之实证,亦非单纯之气血不足、肝肾亏虚之虚候,而是精气不足,肝肾并虚,肝阳痰火为患。病情复杂,治应标本兼顾,阴阳并补,气血两益,肝肾同滋。痰火固宜清化,然病久痰逆络痹,须兼而治之,故温清润化同用,苦降和络并施,佐以石决明、牡蛎、白蒺藜,平肝熄风潜阳。用羌活、细辛者,取其引药上下分行。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止晕方具有镇静,解热、抗炎、镇痛,改善脂质代谢等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七】二陈汤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半夏、橘红各5两,白茯苓3两,甘草1两5钱。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为患,胸膈痞闷,头痛恶心。
【方解】痰湿困阻,则清阳不升,清窍失养,发为眩晕。方以半夏、橘红化痰理气,茯苓健脾利湿,甘草调和诸药,共奏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二陈汤具有改善脂质代谢的作用。
【用法】每服4钱,用水1盏,生姜7片,乌梅1个,同煎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方八】八风散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藿香8两,白芷、前胡各1斤,黄芪、甘草、人参各2斤,羌活、防风各3斤。
【功用】疏散风邪,清利头目。
【主治】风气上攻,头目眩晕。
【方解】无风不作眩。方以藿香、白芷、羌活、防风疏散风邪,前胡理气化痰,黄芪、人参、甘草补气,诸药合用,扶正祛邪,以收散风邪,利头目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八风散具有抗炎、解热、镇痛、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2钱,食后温服。
【方九】下痰丸
【出处】《增补验方新编》
【组成】白矾1两,细茶叶5钱。
【功用】化痰祛风。
【主治】风痰眩晕。
【方解】方以白矾化痰祛风,风祛痰消则眩晕自止。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下痰丸具有降脂、抗炎等作用。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食远姜汤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