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月经先期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①脾气虚弱型:宜补脾益气,摄血固冲。治以归脾汤加减:人参、甘草、当归各10克,黄芪50克,白术、山药、茯神、龙眼肉、远志各15克,酸枣仁、木香各5克。头煎加水500毫升,武火煎沸,文火煎30分钟,取汁100毫升;二煎加水400毫升,取汁100毫升。二煎混合,分2次早、晚分服。一般4~6剂显效。
②肾气不固型:宜补肾气,固冲任。治以归肾丸加减:熟地、山萸肉、杜仲、覆盆子各15克,山药25克,当归10克,枸杞20克,茧丝子50克。煎服法同前。
③阳盛血热型:宜清热凉血,固冲调经。治以清经散加减:白芍20克,青蒿、黄柏、生地、地骨皮各15克,甘草5克。煎服法同前。
④肝郁血热型:宜疏肝清热,凉血固冲。治以丹栀逍遥散加减:当归、丹皮各10克,白芍25克,柴胡、白术、茯苓、山栀各15克。煎服法同前。
⑤阴虚血热型:宜滋阴清热固冲。治以两地汤加减:生地、白芍、麦冬各20克,地骨皮、玄参各15克。煎服法同前。
⑥血瘀型:治宜活血化瘀,调经固冲。治以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熟地各20克,红花、当归、白芍、蒲黄各15克,川穹5克。煎服法同前。如经量增多,或淋漓不尽者,酌加三七粉5克,西草炭15克等化瘀止血。小腹胀痛者加香附10克,乌药20克。如经色紫红,血块有光泽,或流出有热感,为热结血瘀,加丹皮10克,大小蓟、赤芍、炒槐花、赤芍各15克。
(4)辅助疗法:①单方验方:干芹菜30克,水煎温服。宜长期服用。
②针灸疗法:穴法:关元、血海。实热配太冲、曲池;虚热配三阴交、然谷;郁热配行间、地机;气虚配足三里、脾俞。
❷ 治月经不调老中医叫什么
长江以精湛的技术、优美的环境、美丽的价格而闻名。
❸ 经期超前的中药治疗
正常女性的月经周期为28天左右,如果月经来潮周期总是提前7天以上,甚至1个月内两次来潮者,则称为“月经先期”,亦称“经期提前”或“经早”。如仅超前3-5天,且无其他明显症状,属正常范围。偶尔超前一次,也不算经期提前。
“红色风暴”的成因:
中医认为,月经能否正常来潮,与肝、脾、肾以及冲任二脉关系最大。而导致月经提前的原因,主要与以下两种因素关系最为密切。
因素一:血热
素体阳气盛,或过量食用辛辣食物和补品,或情志抑郁,或久病失血较多的人,都容易血热。血得热则枉行,流速也加快,以致经期提前。《丹溪心法》说:“经水不及期而来者,血热也。”血热又有实热、虚热,肝郁化热之别。
因素二:气虚
饮食失节或劳累过度的人最易损伤脾气。脾是血的“管理者”,“管理者”孱弱,“被管理者”难免乘机“兴风做浪”,导致月经提前来潮。如《景岳全书妇人规》云:“若脉证无火,而经早不及期者,乃心脾气虚,不能固摄而然。”
遏制“红色风暴”的中医之道:
对月经提前的治疗,国医国药比现代医学疗效更为确切。祖国医学认为,月经提前的治疗原则,重在调经以治本,一般而言,如先病而后月经提前,当先治病,病去则经自调;若因经不调而后生病者,当先调经,经调则病自除。
“红色风暴”之实热型:
信号:月经提前,量多,颜色深红或紫红,质地黏稠,心胸烦闷,面红口干,尿黄便秘,舌红苔黄。
治宜清热凉血,方用清经汤加减。
方例:丹皮10克,地骨皮10克,生地15克,白芍15克,青蒿12克,黄柏10克。
若口干口渴较重者,则加元参、知母清热生津;若经血量多且数日不减者,加黄连、炒栀子、侧柏炭、阿胶等清热止血。
药膳:
藕柏饮 取生藕节300克,侧柏叶100克,捣烂取汁,加冰糖适量,用温开水冲服,每日两次,经前连服3-5天。
地黄粥 鲜生地洗净切片,煮浓汁滤出,粳米粥加蜜(或冰糖)适量,入地黄汁100毫升,调匀,每日服两次,每次250毫升左右,经前连服4-6天。
大蓟速溶饮 鲜大蓟2500克,洗净切碎,加水适量,中火煮1小时,去渣,以文火浓缩。停火待温,入白糖500克,搅拌均匀,冷却晾干。每次10克,沸水冲服,每日3次,经前服用。
食疗:
取干芹菜500克,加水1000毫升,煎取500毫升汁液,可常服,疗效显著。
取丝瓜籽50克,刺菜30克,水煎,加白糖适量内服。
取干芹菜50克,金针菜15克,加水300毫升,煎取200毫升汁液,月经前每天服1剂,连服5-7天。
“红色风暴”之虚热型:
信号:经期提前,量少,颜色红,质地黏稠,手足心热,两颧潮红,舌红少苔。
治疗大法以养阴清热为主,方用两地汤。
方例:生地15克,玄参10克,白芍15克,麦冬10克,地骨皮10克,阿胶10克(烊化)。
若午后潮热者,加青蒿、鳖甲。
药膏:
两地膏(两地汤改型) 取生地、地骨皮各30克,玄参、麦冬、白芍各15克,加水煎取浓汁300毫升。阿胶30克,加水60毫升烊化,对入药汁内,再加白蜜40毫升,放文火上调匀。每次服20毫升,每日3次。
冬地膏 天冬、麦冬、生地各250克,水煎去渣,加蜜适量收膏,每次服10毫升,每天3次,经前3-5天开始服用。
“红色风暴”之肝郁化热型:
信号:经期提前,经血量或多或少,颜色或红或紫,或夹有淤血块,乳房、胸胁、小腹胀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苔薄黄。
治宜舒肝清热,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
方例:柴胡6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丹皮10克,栀子10克,薄荷6克,丹参20克,制香附10克,生甘草10克。
若胸闷嗳气,加枳壳、青皮;乳房、胸胁胀痛明显者,去白术,加郁金、青皮舒肝理气;经血涩少,血块多者,加泽兰,益母草以活血化淤。
药膳:
取青皮6克,山楂肉15克,当归10克,白芍12克,加水适量,煎15分钟,温服,经前每天1剂,服3-5天。
取当归10克,白芍15克,益母草30克,鸡蛋两个,加水适量同煮,鸡蛋煮熟后去壳,再煮数分钟,吃蛋,喝汤,经前每天服1次,连服3-5天。
食疗:
韭菜100克切段,羊肝150克切片,共放铁锅内急炒,加调料佐餐,于经前连服1周。
月经提前的血热型患者,饮食宜清淡,苦瓜、西瓜、黄瓜等最适宜常吃。最好不吃辛辣刺激性食品、温燥性香料如胡椒、八角以及羊肉、狗肉等。肝郁化热型患者,还要特别注意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尽量避免生气动怒。
“红色风暴”之气虚型:
信号:经期提前,量多,颜色淡,质地稀薄,心悸气短,精神疲倦,小腹有空坠感,舌淡苔薄。
治宜补气摄血,健脾固冲,方用归脾汤加减。
方例:人参10克(或党参15克),黄芪15-30克,当归12克,炒白术10克,茯苓10克,远志10克,龙眼肉10克,白芍15克,熟地15克,乌贼骨15克,牡蛎30克,甘草6克。
血量多者可加陈棕炭、血余炭等止血。
药膳:
乌骨鸡1只,当归10克,黄芪15克,茯苓10克。鸡洗净去内脏,再将诸药放入鸡腹内,用线缝合,放砂锅内,煮至烂熟,去药加调味品后食肉喝汤,分1-2日服完,经前每天1次,连服3-6天。
取黑豆30克,黄芪15克,党参、莲子各10克,加水适量,煎20分钟,再加红糖30克调服,经前每天1剂,连服5-7天。
参芪大枣粥 黄芪,党参各30克(或人参10克),莲子15克,大枣10枚。加水适量,用文火煮至汤甜为度,去黄芪,吃党参、大枣与莲子,喝汤(有外感实热者不宜)。
经期提前是月经不调中常见的一种,轻者只要注意调节饮食即可,重者连服几剂中药也可缓解或恢复正常,所以,没必要为此忧愁烦恼。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或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也少者,称为月经过少,又称经水涩少。一般认为经量少于30毫升,相当于西医月经不调中的月经稀少。
月经周期正常,经量很少,甚或点滴即净;也有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亦少,为本病的诊断要点。本病常为闭经的前驱表现。
月经过少可与月经周期异常并见,如月经先期量少或月经后期量少。
如属口服避孕药或肌注避孕针而导致月经过少,则应停药,并可参照本病论治。
月经过少的诊断,一般是指连续发生二次以上。如一贯月经正常,突然月经过少者,应注意是否受孕早期的先兆流产,或异位妊娠所表现的少量阴道出血,必须进一步做有关检查以鉴别。
经期血量过少应警惕
正常情况下,一次月经出血量约为60毫升左右,低于30毫升为过少,超过80毫升为过多。怎样知道自己的月经量是否正常呢?卫生巾可以帮我们的忙。一般来说,每个周期的用量不超过两包(10片/包),如果超过三包,且每片都是湿透的,就属月经过多;如果每次一包都用不到,而且每片的血量很少,就属月经过少,这两种情况都属异常。
一般来说,经血量少,是由于雌激素水平低而引起的。雌激素可刺激子宫内膜的增生变厚,为受孕做准备。如果未受孕,增生的内膜会脱落出血形成月经。体内雌激素水平低会导致子宫内膜增生得不够厚,月经时出血少,这种情况日后是会影响受孕的。
但初潮后不久的少女,体内雌激素分泌还没有达到平衡稳定状态,因此一般经血量都不多,而且月经有时提前有时错后来,都是正常的。即使在形成规律的月经周期,或出血量也较稳定后,但遇上情绪紧张,环境改变,或心理压力加大,或突然变故的刺激等,都有可能导致内分泌的暂时性紊乱,使雌激素分泌增减,使经血量增多或减少,只要以上暂时性因素消失,月经又可恢复正常。
还有一种情况是因为营养不良引起的。有些女孩有挑食、偏食的习惯,身体瘦弱;还有的人为了减肥而刻意减少食物摄取量,导致营养供给不够。但青春期身体发育迅速,繁重的学习任务和较大的活动量要消耗较多能量,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和热量,如果吸收的养分不足以满足身体的需要,身体产生防御性反应,也可能引起经血量过少,甚至闭经。这种情况不仅引起子宫等生殖系统发育不良,为未来患不育症埋下隐患,而且会引起全身免疫功能的下降,为疾病的侵蚀创造条件。青春期少女应多学习一些保健方面的知识,切不可因无知而损害自己的身体。
如果月经周期稳定后经血量持续过少,又不是因为营养缺乏造成的,同时发现身体发育不理想,如乳房、臀部隆起不明显,就要引起警惕,需要尽快去医院就诊,检查雌激素水平。发现雌激素偏低还要寻找偏低的原因,多数是由于内分泌系统的疾病所引起。找出病因进行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雌激素,是能够改变月经状况的。
参考资料:http://image.psychcn.com/magazine/greenapple/04/jieqc_jing.htm
❹ 中药调理月经
月经不调的疾病有很多,如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版量多、月经量少权、经期延长等。中医认为导致月经不调的病因病机也不相同,如肾虚、肝郁、脾虚、湿热、痰湿、气虚、血瘀等等均可导致月经不调,并且中医治病是辨证论治,因此治疗周期也是因人而异的,总的来说应该调理到月经正常3个周期才停药比较好。
❺ 治疗月经提前经血多的中成药
治疗月经提前的中成药:
月经不调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气血不足、气血失调引起的,因此在治疗上以重在调经以治本。平时在日常的生活上也应注意饮食健康,经期尽量不吃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月经提前主要有四种类型,分别是气虚型、实热型、肝热型、虚热型,在采用中成药调理的时候,要注意辩证用药,具体可用于治疗月经提前的中成药有:补中益气丸:对于气虚月经先期有效,可在经后服用调治,吞服。归脾丸:对于女性月经提前属于脾气虚者,伴有大便溏薄,心悸纳少者可在经后吞服调治。固经丸:月经提前且经量多或淋漓不净的患者,属于血热型的,可选择固经丸在经前7天服至经净。白参片:可含于口中可是用开水泡,代茶饮服,对于气虚型月经提前者适宜,可在经后服。西洋参片(或含片):取适量用开水泡后代茶饮服,也可含于口中。对于气阴两虚月经提前者适宜,可在经后服。大补阴丸:吞服,对于月经提前阴虚内热者适宜,可在经后调治。以上就是一些调理月经提前的中成药,可见可选择的药物有很多,但是月经提前有不同的分型,因此患者在选择时一定要注意根据自己的证候来选择。
月经提前吃什么药调理:
益母草汁粥,准备鲜益母草汁10克,鲜生地黄汁、鲜藕汁各40克,生姜汁、蜂蜜适量,大米100克。将大米煮粥,待米熟时,加入上述诸药汁及蜂蜜,煮成稀粥即成。主要功效:滋阴养血、调经消瘀、解渴除烦,适用于妇女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血晕、恶露不净、瘀血腹痛等。宜用沙锅,不宜用铁锅。脾虚腹泻者忌用。在食用这款药膳时切勿加入葱、韭菜。清肝调经汤,准备勾藤12克,炒丹皮10克,炒山栀9克,赤白芍各12克,焦山楂10克,五灵脂10克,炒蒲黄6克(包煎),炒川续断12克,茯苓10克,炒柴胡5克,益母草15克。主要功效:有清肝解郁、化淤调经的作用,治疗月经提前、经量过多、经前乳房胀痛、经期血块多等病证。本方必须在行经时候服用,才更有效。凉拌马兰头,贮备新鲜马兰头200克,卤香干2块,味精、糖、盐、麻油各适量。将马兰头择洗干净,放入沸水锅焯1分钟,取出过凉后,将其切成碎末。再将卤香干切成碎末后拌人马兰头末中,加入糖、盐、味精,淋上麻油,拌匀即成。佐餐当菜,随意服食。主要功效:本方可以清热凉血。适合于月经不调,属血热型,月经超前,量多,色红质粘,心烦,口渴苔黄,脉数等情况。
❻ 月经不调中医如何治疗
中医一般将月经不调分为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内、痛经等等。大概容可分为以下几种症状:1、气血虚弱证:月经提前,经量多,色淡,疲乏体倦,气短懒言等。需益气补血;2、肾虚证:经期提前,量少,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可补肾益精;3、血热证:月经量多,颜色鲜红,心烦口渴。可清热凉血;4、血瘀证:月经量少,色紫暗,有血块,经行腹痛。可活血化瘀;5、血寒证:月经量少,色暗,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怕冷。可温经散寒。具体治疗应经中医辩证治疗,给出具体方案。
❼ 治疗月经先期的中药,在经期能吃吗
不要吃。来月经前和月经中,月经后的药都会有所不同。
❽ 月经不调中药治疗效果怎么样
这种情况应根据具来体情自况决定。一般需要吃两周左右才能有效果。有的治疗时间比较长。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清淡饮食。你是可以使用点桂枝茯苓丸的,如果是有腰酸、月经前后身体怕冷是可以配合使用艾附暖宫丸以及多喝点红糖水或者热敷腹部来治疗的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有其独特的效果。 月经不调,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和过少、经期延长及经间期出血,选择典型病例,通过对病因病机分析,诊断要点、辨证分型、治疗方法的论述,传承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理论体系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有其独特的效果。本片对月经不调,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和过少、经期延长及经间期出血,选择典型病例,通过对病因病机分析,诊断要点、辨证分型、治疗方法的论述,传承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理论体系。
❾ 调节月经的中药有什么啊
家庭治疗措施 ●防止受寒 一定要注意经期勿冒雨涉水,无论何时都要避免使小腹受寒。 ●多吃含有铁和滋补性的食物 补充足够的铁质,以免发生缺铁性贫血。多吃乌骨鸡、羊肉、鱼子、青虾、对虾、猪羊肾脏、淡菜、黑豆、海参、胡桃仁等滋补性的食物。 ●调整自己的心态 如果你的月经不调是由于受挫折、压力大而造成的,那么你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而且如果你已经月经不调,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非常必要的。 ●尽量使你的生活有规律 熬夜、过度劳累、生活不规律都会导致月经不调。让你的生活有规律,你的月经可能就会恢复正常。 ●必要时去看医生 如果持续出血24小时后没有减少,而且出血量大,或者月经少到没有,应马上去看医生。 营养与饮食疗法 ●药草茶 ①干莲花6克,绿茶3克共研细末。白开水冲泡,每日1次。 ②乌贼骨30克,鸡肉90克,将鸡肉切成小块,乌贼骨打碎,放人碗内加开水适量,蒸熟后加盐吃。 ③美人蕉花适量,晒干后研细末,每次用黄酒吞服9克。 ④适量茶叶、红糖,用水煎后服用,每日2次。 ⑤黑木耳30克,红枣扔枚,煮汤服,每日1次,接连服用。 ●保健药膳 ① 鲤鱼美 鲤鱼500克,黄酒250克,将鲤鱼切片,放人锅内,倒人黄酒煮吃。鱼骨焙干研成细末,早晨用黄酒冲服。 ②黑豆红花汤 黑豆50克,红花5克,红糖适量。将黑豆、红花同加水适量煮汤,至黑豆熟透,放红糖溶化即成。食黑豆,饮汤。每日2次,适用于血虚气滞型闭经症。 ③桃仁牛血羹 桃仁12克,鲜牛血(已凝固者)200克,精盐少许。桃仁去皮、尖,研细,与鲜牛血同放入锅中,加水500毫升同煲成汤后,调入精盐即可。佐餐食,适用于血瘀型闭经症。 ④桃仁红花粥 桃仁1O克—15克,红花6克—10克,粳米50克—100克,红糖适量。先将桃仁捣烂如泥,与红花一并煎煮,去渣取汁,同粳米煮为稀粥,加红糖调味。温热服,每日1-2次,适用于气滞血瘀型闭经症。 ⑤ 调经茶 绿茶25克,白砂糖100克。用沸水将上2味浸泡1夜,次日饮服。温热顿服,每日1剂,适用于月经骤停等症 回答者: 闲看落花 - 探花 十一级 6-14 17:23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谢谢你 其他回答共 7 条 去看看中医吧,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情呀 回答者:wxfx11 - 助理 二级 6-14 17:25 月经不调 - 来源:爱心中医药资讯网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失去正常规律性,其特征是: (1)经期提前或错后7天以上为月经先期或后期; (2)月经周期或前或后没有规律为月经先后不定期; (3)月经量或多或少为月经过多或过多少; (4)色、质改变异常与经期、经量异常同时发生。 :调理冲任,活血化瘀,益气 党参30 白术12 当归9 菟丝子15 肉苁蓉15 淮山20 女贞子15黄芪15 牛膝10 香附9 丹参12 山楂20 : (1)经期时流量多,去当归、牛膝,加乌贼骨12 金樱子30 艾叶12 茜草根10 (2)经期延长,加炒蒲黄10 益母草20 (3)经行不畅顺,加红花6 益母草20 桃仁12 (4)闭经者,加蒲黄10 木通4 (5)痛经者,加延胡索8 (6)阴虚血燥者,加山萸肉15 阿胶12(烊化) 黄精12
❿ 如何辨证治疗月经先期
本病的辨证应根据月经的量、色、质及临床见证等情况,辨别证之所属。月经量多、色淡、质稀者多属气虚;证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者多属肾虚;经量多、色紫红、质稠者多为血热;量或多或少,色或红或紫,胸胁小腹胀痛,嗳气频作,面红目赤者属肝郁化火;量少色红,骨蒸潮热者属阴虚火旺;经中多血块,并见腹痛者多有瘀血。
月经先期的治疗以清热与补虚为基本大法。但清热不宜用大苦大寒,以防寒凝滞血;补虚须佐理气之品,以免骤补滞气。对于夹有瘀血者,只宜斟酌活血,而不可妄投破血之品。
(1)气虚不摄。月经先期,经来量多,色淡质稀,神疲体倦,心悸气短,小腹空坠,食少便溏。舌淡白,脉虚弱无力。治宜益气摄血调经。首选方药为归脾汤(《校注妇人良方》)。人参(或党参)10 ~ 15g,黄芪15g,龙眼肉、酸枣仁各12g,白术、茯神、远志各10g,木香、当归、甘草各6g,生姜3 片,大枣10 枚。出血量多者可加仙鹤草30g,乌贼骨15g,阿胶(烊化)10g,以育阴止血;尿多便溏者加益智仁、补骨脂各10g,以止泻固脬;心悸者加柏子仁10g,五味子6g,以养心安神。
参考方药如下。
①举元煎(《景岳全书》)。人参、白术各10g,黄芪15g,炙甘草6g,升麻3g(适用于气虚下陷,或见有虚脱之势者)。
②补中益气汤(《脾胃论》)。黄芪15g,人参、白术各10g,当归、陈皮、升麻、甘草各6g,柴胡3g(适用于中气不足者)。
(2)阴虚血热。经来先期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稠。心胸烦躁,面红唇干,口渴冷饮,尿短赤,大便干燥。舌质红或降,苔黄而干,脉滑数。治宜清热凉血调经。首选方药为清经散(《傅青主女科》)。
白芍、地骨皮各15g,茯苓、丹皮、青蒿、生地各10g,黄柏6g。经量过多者加白茅根、藕节各30g,茜草根10g,以凉血止血;口干咽燥者加元参12g,麦冬10g,以清热生津;大便干结者加大黄(后下)6g,以泻热通便。
参考方药如下。
①清热止血汤(《妇产科学》上海中医学院编)。鲜生地20g,当归炭、生白芍、槐花、旱莲草各15g,仙鹤草30g,丹皮12g,炒蒲黄10g,熟军炭8g(适用于郁热内盛,小腹疼痛者)。
②先期汤(《证治准绳》)。生地、白芍各15g,当归、黄柏、知母、黄芩、香附各10g,阿胶(烊化)10g,黄连、川芎、艾叶、炙甘草各6g(适用于经量过多者)。
(3)肝经郁热。月经提前,量或多或少,色或紫或红,或有血块。
胸胁、乳房、少腹胀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面红目赤,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治宜清肝解郁调经。首选方药为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丹皮、山栀子、柴胡、白术、茯苓各10g,白芍、当归各12g,薄荷3g,生姜3 片。兼有肝火上逆,口苦咽干,面红目赤者加龙胆草10g,以泻肝火;经量偏少夹有血块者加益母草20g,泽兰12g,以养血活血;情绪不稳者加合欢皮15g,以畅情解郁;胸胁、两乳胀痛较重者加橘核、荔枝核各15g,以调和气机。
参考方药:清肝达郁汤(《重订通俗伤寒论》)。白芍、当归各12g,山栀子、菊花、丹皮各10g,陈皮、柴胡、甘草、橘叶各6g,薄荷3g(适用于肝郁不伸,胸满胁痛较重者)。
(4)阴虚内热。经来先期,经量偏少或正常(亦有经量偏多者),色红质稠。两颧潮红,午后发热,骨蒸盗汗,五心燥热。舌红而干,少苔,脉细数无力。治宜养阴清热调经。首选方药为两地汤(《傅青主女科》)。生地、元参各30g,麦冬、白芍各15g,地骨皮、阿胶(烊化)各10g。方中可加入龙骨、牡蛎各30g,以敛阳固阴。五心烦热重者加鳖甲、青蒿、白薇各10g,以退虚热。
参考方药如下。
①生地黄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生地、熟地、地骨皮各12g,枸杞子、天门冬、黄芪、白芍、黄芩各10g,甘草6g(适用于经量偏多而兼见有气虚表现者)。
②地骨皮饮(《医宗金鉴》)。地骨皮、丹皮、当归各10g,生地、白芍各12g,川芎6g(适用于血虚而有热者)。
(5)肾虚不固。月经先期,量或多或少,色淡质稀。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作响,精神不振,小便频数,带下淋漓。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宜益肾固冲调经。首选方药为补肾固冲丸(《妇产科学》湖北中医药大学)。菟丝子240g,续断、鹿角霜、巴戟天、杜仲、枸杞子、白术各90g,当归60g,阿胶、党参各120g,砂仁15g,大枣(去核)50 枚,熟地黄150g。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6g,日服3 次,经期停服。经量偏多者去当归,加补骨脂60g,以固冲任;带下量多,大便溏泄者加肉豆蔻20g,吴茱萸20g,以温振脾阳。
按:本方原系治疗肾气不足,冲任不固而致的滑胎,经临床使用表明,对肾虚不固引起的月经先期也有较好的疗效。凡因肾虚引起的病证,难以朝夕即收全功,使用丸药缓图较为适宜。
参考方药:固阴煎(《景岳全书》)。党参12g,熟地15g,菟丝子18g,山药、五味子各6g,山萸肉10g,远志、甘草各3g(适用于肾阴不足,经水因虚而超前或不固者)。
(6)瘀血阻滞。月经先期,经色紫黯,夹有血块,小腹满痛而拒按,血块排出后腹痛减轻。舌黯或有瘀斑,脉细弦或涩。治宜活血行滞调经。首选方药为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桃仁、当归各10g,红花、川芎各6g,熟地15g,白芍12g。方中可加三七10g,以活血止血。兼有气滞者加香附、乌药各10g,以理气;月经量多,腹痛明显者加蒲黄炭、花蕊石各9g,以化瘀止血止痛。
参考方药: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当归、赤芍、五灵脂、元胡各10g,川芎、蒲黄、干姜、没药、小茴香、肉桂各6g(适用于兼见寒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