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医中药 > 中医养生梅雨季

中医养生梅雨季

发布时间:2021-02-27 09:54:24

⑴ 南方梅雨季节要注意预防什么对于人们和慢性病人应该怎么保养

多喝水

⑵ 什么是梅雨季节

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都会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梅雨季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霉雨”。 连绵多雨的梅雨季过后,天气开始由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导,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

在梅雨季节应做到以下保健措施,做好梅雨季节养生:

1、避免外湿伤身

尽量少在潮湿的地方。如果条件允许,可使用抽湿机或在墙角放置干燥剂,保持室内湿度适中;阴雨天气时注意关闭门窗,等到天晴后及时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以祛除湿气;外出时携带雨具以防淋雨;出游时不要坐在阴冷潮湿的地方。

2、注意劳逸结合

过度疲劳容易导致湿邪乘虚而入,因此,一定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同时还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适度的运动能增强体质,助消化,促进血液流通。

3、合理饮食

多吃一些健脾化湿的食物,如扁豆、薏仁、冬瓜等,切记不宜过食生冷、油腻的食物,以免助湿伤脾。必要时可服用健脾化湿药物,如藿香正气水、保和丸等。

4、脾虚者要尽量少吃西瓜、香瓜、梨、黄瓜等瓜果,因为这些水果可以驻湿,会导致体内湿热加重,导致胃脘不舒,造成消化吸收障碍。

5、儿童的自制力较差,过食冷饮或瓜果会造成脾胃阳气受损和功能失调,从而引起大便不成形、厌食、困乏等脾湿症状。所以,在梅雨季节,家长要注意调整儿童饮食,控制其瓜果和冷饮的摄入。

梅雨季节天气潮湿,湿气较重,会影响人的食欲和身心健康,大家不妨参考下小编总结的梅雨季节养生小知识,看看梅雨季节吃什么,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多运动,才能在阴湿多雨的梅雨季节有着好身体和好心情。

⑶ 梅雨季节吃什么 11种食物最祛湿

饮食方面要多吃清淡的、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避免吃高热量、高脂肪、煎炸的食物内。湿气太重,身体容条件许可的人,也可适当吃些辣椒,通过吃辣,可帮助消化,增加食欲,增加体内发热量,从而有助于防止在高湿的时候,人们常有的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现象。在阴雨潮湿的季节,若感觉自己有湿邪入侵的症状,如精神不振,头晕困倦、舌苔薄白、上腹闷胀、不思饮食,口粘或甜,四肢沉重,大便稀烂,尿短少而黄赤、下腹隐痛等症状,可自己用些藿香、茵陈、紫苏、土茯苓、苡仁等煲些骨头汤或单独煲水饮,对去湿有良好的作用。

⑷ 闷热潮湿的梅雨季,起居饮食上如何养生

梅雨季节空气比较潮湿,如果不注重养生的话,很容易引起一些疾病,而且还会引起胸闷过敏体质的人过敏等。在梅雨季节主要是对生活习惯和饮食上进行养生,饮食要选择清淡的食物,并且要减少寒性食物的摄入,可以吃一些祛湿的水果,比如西瓜,苹果等。

饮食宜食清淡之物

梅雨季节不愿意出门就会引起新陈代谢减慢,这个时候适当的运动才能够加快新陈代谢。可以进行散步,跳舞或者游泳,能够促进机体的消耗,还能够促进胃肠道消化。另外每天最好洗个澡,然后再进食,这样才能够增加食欲。梅雨季节最容易多发的就是关节疼痛,这个时候要注意增减衣物,不要受凉,尤其是关节部位,要做好保暖工作。

⑸ 夏季梅雨季节孕妇怎么排湿毒

孕妇夏季怎样除湿?
1、调整饮食
中医认为,湿邪是最为常见,也是最难治疗。导致体内湿气的形成可分外因和内因,外因是空气中的湿度大而致,内因则是脾胃不健,运化祛湿能力差而导致湿气内滞。饮食不当,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也会导致湿症。在中医方面,对付湿邪的重要方法就是健脾祛湿、温补脾胃,做到增进食欲,排除身体内的多余水分。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适度饮水,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

发现皮肤起疹,脸上出现黏腻不舒服的感觉,而且早上 刷牙 时可以看到舌苔白厚也说明是体内湿气重。
另外,头发很爱出油,而且面部也油光光的,睡觉爱 流口水 ,排便也比较粘稠,这些都是体内湿气重的表现。
还有不少湿气重的人会在刷牙的时候感觉 恶心 ,想 呕吐 ,嗓子里总有不干净的感觉,这也是湿气重的表现,准妈妈们快来判断一下自己是否属于湿气重吧。

⑹ 梅雨季节湿气大,我们应该怎么办

中医理论认为“风、寒、暑、湿、燥、火”为外感六淫邪气,邪气侵袭人体则致病。气候潮湿、久居湿地、涉水淋雨则湿邪易侵袭人体。湿属阴邪,性质重浊而粘腻,妨碍脾的运化且最易耗伤人体阳气。如果是外感湿邪,常见恶寒风热、虽然出汗但不热不退、四肢困倦、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湿邪入里,则见胸闷不舒、小便不利、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症状。所以雨水量较大时,要注意检测自己体内是否湿气过重。
五大食物除湿效果最好
1.茯苓
茯苓是常用的中药,其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效果十分显著。能利窍去湿、导浊生津、补中健胃。平时可以加少量茯苓熬粥食用,或者与鸭肉、排骨等炖食。
2.薏米
薏米的营养价值极高,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在欧洲,它又被称为“生命健康之禾”。中国人更是对薏米情有独钟,认为它是健脾护胃的养生食材。因为不论用于滋补还是用于治病,作用都较为缓和,微寒而不伤胃,益脾而不滋腻。薏米入脾、胃、肺、大肠经。能清热利湿,除风湿,利小便,益肺排脓,健脾胃。对于风湿身痛、湿热脚气、湿痹、水肿等有非常好的疗效。平时可用来煮粥或与其他食材一起熬汤食用。
3.冬瓜
冬瓜性寒,瓜肉及瓤有利尿、清热、化痰、解渴等功效。所以能够治疗水肿、痰喘、暑热、痔疮等症。带皮煮汤喝,其消肿利尿,清热解暑作用更佳。也可以做成冬瓜茶,即以冬瓜为原料,加入红糖和冰糖,进行小火长时间熬制出的浓缩饮品,加入冰块,尤其适合夏天饮用。
4.红豆
性平,味甘、酸。主要功能是利水消种,解毒排脓。对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都有效。如能配合乌鱼、鲤鱼或黄母鸡同食,消肿效果更好。同时产后缺奶和产后水肿的妇女也宜食,用赤小豆煎汤喝或煮粥食用。
5.山药
作为药食两用的典范,山药在很早以前就被人类食用了,《本草纲目》认为山药能“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瘫涎、润毛皮”。其味甘,性平,归肺、脾、肾经。对于脾虚泄泻、食少浮肿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山药做菜口味极佳,有多种烹饪方法,比如山药炖排骨,蓝莓山药都是常见的美味佳肴。

⑺ 梅雨时节是疾病多发的季节,不注意养生容易生病,那么梅雨季节该怎么养生呢

梅雨季节是疾病多发的时节,不注意养生是容易生病的。那么梅雨季节如何养生呢?

我觉得要从几个方面来做:

1、注意多锻炼

梅雨时节,气压往往比较低,体血液内的含氧量也相对较低,对于体质不好的人就会觉得有些憋闷。对于原来就有高血压、心脏病或哮喘病的人来说,这种感觉更加明显。因此,在梅雨季节里,要注意适当运动。

4、保持家居衣物干燥

梅雨期湿度大,真菌很活跃,皮肤癣容易在身体各部位蔓延,运动或流汗后应立即沐浴、更衣,保持干爽。少穿又厚又紧的牛仔裤或紧身裤,尽量穿棉质内衣。涉水、淋雨、出汗后应及时将身体擦干并换下汗湿的衣服。

总之,梅雨时节由于天气潮湿,不注意养生是极容易生病的,我们需要多加注意,祝大家都有一个好身体哦!

⑻ 湿邪加重风湿病,患者如何安度梅雨季

现在正值江南梅雨季,阴雨连绵让很多人都感到十分不爽,而对于风湿病患者来说,梅雨季节更是他们最难熬的季节之一。

风湿病患者要想健康、安然地度过梅雨季节,需要从外部防护和内部调节两方面入手调理。

风湿病患者还要注意适当运动。建议选择不下雨,天气较晴朗的时间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运动时要注意适度,一般以轻微出汗为宜。

⑼ 梅雨季节吃什么可以除湿

1、薏仁。

如果觉得自己身体有湿气,如积液、水肿,湿疹、脓疡等等与体内浊水有关的问题,薏米都是您最好的帮手。“薏仁最善利水,不至耗损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据《本草纲目》记载,薏米健脾胃、消水肿、祛风湿、舒筋骨、清肺热,它还有美容功效。

2、红豆。

体内有湿,水液不能随气血流动,滞留在人体细胞之间,使人体迅速膨胀起来,造成水肿虚胖。红豆含有的石碱成分可增加肠胃蠕动,减少便秘促进排尿,消除浮肿。红豆水对因口味重、压力或排便不顺引起的水肿更有效。

3、茼蒿。

中医认为茼蒿性味辛、甘,食之能温脾开胃、养心安神、降压补脑,适用于脾胃虚弱、咳嗽痰多、小便不利、脘腹胀痛等病症。所以,雨水节气调养脾胃不妨多吃一些茼蒿,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4、淮山。

山药味甘而性平,入脾、肺、肾三经。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等多种功效。在历史上与牛膝、地黄、菊花并称为“四大怀药”远销海外,并有“四大怀药淮山居首,淮山家族铁棍为王”之说。

5、菌类。

菌类也是祛湿好食材。菌类包括各种耳类和菇类:如木耳、银耳、蘑菇以及竹荪等。菌类拥有高蛋白、多膳食纤维氨基酸、维生素,多矿物质,同时又无胆固醇、低脂肪低糖的神奇食用效果。

⑽ 老年人雨水季节如何养生

如何饮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一、粗、细粮合理搭配
有些粗粮的蛋白质的生理价值比细粮高,并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粗、细粮合理搭配,既可提高食物蛋白质的生理价值,又可增添多种风味。如玉米面和面粉混合做的二面蜂糕、小豆杂合面窝头(玉米面、豆面、小米面、面粉)、绿豆干饭、小豆大米粥、大玉米渣粥等,都是我国民间喜食易做的食物。

二、干、稀合理搭配
利用主食的干、稀搭配,是选配谷类蛋白质的简单易行的方法。例如馒头、花卷配玉米粥或小豆粥,窝头、丝糕配面汤或大米粥等,均能使蛋白质得到互补。

三、蔬菜的多品种搭配
蔬菜在平衡膳食中占很重要的地位。由于各种蔬菜含营养素的多少和种类不一,在选择蔬菜时,应特别注意选食含钙、铁和维生素b2、c及胡萝卜素多的食物。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有一斤蔬菜即可。但是,食用蔬菜的品种应愈多愈好,最好每天能有2~4个品种,而且其中最好能有一半以上是绿叶蔬菜,此外,黄色、橙色和红色的蔬菜也应尽量食用。在缺菜地区和缺菜季节,多吃些豆芽,特别是绿豆菜,也可以补充维生素。

四、副食的荤素搭配
副食是摄取多种营养素的主要来源,也只有采取多品种搭配的方法,才能保证全面充分地供给人体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荤素搭配,是副食调配上的一个重要原则。例如面筋、豆制品与动物蛋白质搭配,能提高蛋白质的生理价值。它们再与蔬菜搭配,又使我们获得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在平衡膳食中,豆类和动物性蛋白质的数量最好能占全部蛋白质供给量的三分之一。

秋季养生的注意事项
1、注意养阴
秋季天气干燥,秋季养生要注意养阴。秋天养阴,第一,要多喝水,以补充夏季丢失的水分。第二,多接地气,秋季我们要多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漫步田野、公园,这都有助于养阴。第三,避免大汗淋漓。汗出过多会损人体之“阴”,因此,秋季锻炼要适度。

2、调理脾胃
立秋之后应尽量少吃寒凉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谨慎。夏秋之交,调理脾胃应侧重于清热、健脾,少食多餐,多吃熟、温软开胃,易消化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类食物,秋季调理一定要注意清泄胃中之火,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待胃火退后再进补。

3、预防秋乏
俗语说的好“春困秋乏”。秋乏,是补偿夏季人体超常消耗的保护性反应,常表现为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等。防秋乏的最好办法就是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但要注意循序渐进;保持充足的睡眠,亦可防秋乏。

4、注意防燥
秋天雨水较少,天气干爽,人体容易虚火上延出现“秋燥”,中医认为,燥易伤肺,秋气与人体的肺脏相通,肺气太强,容易导致身体的津液不足,出现诸如津亏液少的“干燥症”,比如皮肤干燥,多有咳嗽。防秋燥,重在饮食调理,适当的选食一些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比如梨、甘蔗、荸荠、百合、银耳等。

5、预防感冒
秋季感冒增多,预防感冒,首先要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服,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其次室内的空调温度不要过低,一般在25℃~27℃最好。秋季是疾病的高发期,遇到疾病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阅读全文

与中医养生梅雨季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万博动物医院在线电话 浏览:380
临淄爱佳宠物医院 浏览:582
苏泊尔养生壶怎么样打开 浏览:104
肝转移的治疗方法 浏览:845
养生壶如何做现磨咖啡 浏览:787
中医治疗失眠能根治吗 浏览:391
望京附近看妇科好的医院 浏览:773
治疗药物依赖的医院 浏览:100
闵行区中医院地址 浏览:543
治疗顽固性失眠的药物 浏览:489
石龙人民医院体检 浏览:507
盛京医院妇科哪个医生好 浏览:613
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科 浏览:724
老年痴呆严重送康复医院好吗 浏览:185
治疗糖尿病阳痿的中药方 浏览:565
汕头潮阳哪里有宠物医院 浏览:984
医院妇科治疗仪 浏览:758
兴义博爱医院妇科 浏览:749
湖北武汉儿童医院电话 浏览:190
最好的传染病医院 浏览: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