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医低热的处方
低热持续不断,西医往往束手,是中医的优势。发低热不外乎几种情况回,气虚发热,阴虚发答热和血虚发热,血虚发热以产妇多见,你描述的又过于简单,我以为你属于气血两虚发热的机会较大,但也不排除血虚的可能。我现在就开一方,兼顾几方面,你可以参考一下。
圣地30克,青蒿30克,党参20克,地骨皮10克,生山药30克。每日一贴。
② 求治疗低烧不退的中药方
找经络医生畅通.再服上微量中药就好啦.经络神奇无病不治.坏死的除外
③ 中医怎么治感冒低烧
感冒是临床常见疾病,临床多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痛炎专,头痛,发热的上呼吸道属症状,多由病毒感染引起。西医主要给予对症处理为主,可予日夜百服宁,泰诺,新康泰克等治疗,合并细菌感染时可予抗菌素治疗。
中医认为感冒多由外来风邪侵犯人体引起,故又叫“伤风”,多采用辨证治疗的方法,将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二种。
针对不同的感冒类型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④ 怎样治低热
生活中,常有些发低烧的患者因种种原因,一拖再拖不去看医生,以致延误了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而后悔莫及。 正常人一天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低热的发生可能是平衡失常、产热多或散热慢而引起。凡热度在37℃至38℃之间,一般热度持续在4周以上,称为长期低热。 据有关资料显示,引起低热的常见病因结核病占首位,胆道感染占第二位,慢性病灶感染占第3位,尿路感染、风湿热、肝炎和恶性肿瘤占第4位。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低热,临床上不容忽视,病灶感染引起长期低热者,主要应考虑慢性扁桃体炎、中耳炎、牙周炎、副鼻窦炎,淋巴结炎、前列腺炎、漫性阑尾炎及慢性盆腔炎等。 还应强调的是持续低热也可能是某种严重疾病的信号,如细菌性心内膜炎、何杰金氏病等。因此对低热这种征兆,千万不能置之不理。 功能性低热 病因症状 低热是指病人发热轻,用手扪患者的皮肤,仅有轻微发热的感觉(体温升高常在3 8℃以下),中医学称之为“微热”。而中医所论之微热,还包括体温并未高于正 常而患者主观感觉有轻度发热的现象。若患有自觉发热,则称为“恶热”;若患者 发热而兼心烦或烦躁,则谓之“烦热”;若患者自觉发热自骨髓透发而出,但扪之 肌肤不热,则叫作“骨蒸”;若发热如潮水一样定时而至,每天到一定时间(一般 多在下午以后)体温就逐渐升高,维持一段时间,便又逐渐下降至接近或恢复到正 常范围,每日如此,反复不已的,称为“潮热”。恶热、烦热、潮热等发热类型除 常见于低热患者之外,亦可见于发高热之病人。 本症状常因内伤脏腑,使气血阴阳失调所致,亦有因外感六淫或疠气之后,邪气入 里伤正,正虚邪恋而致者。常见于杂病发热,或见于伤寒、温病、疫疠等外感发热 病及妇、儿、外科杂病发热的后期。西医各类慢性炎症性疾病,某些植物神经性疾 病,常见低热;各种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的后期或恢复期亦常出现低热。 功能性低热是指经检查和长期观察找不出原因的低热,一般口腔温度在37.3- 38℃之间。晨起或上午正常,午后或傍晚升高(不因体力活动而升高)。有些人 在情绪波动后出现低热。有些人只在夏季出现低热,而冬季低热可自行消退。一般 说患者体质较差,伴见胃口差、乏力、心悸心速、腰酸失眠、口舌干燥、手足心热 等症。 中医认为功能性低热是脾气虚弱和肾阴不足造成。自疗采用补气、养阴二法。 自疗注意事项 (1)自疗主要取中医药调理机体功能。 (2)参加体育锻炼和气功练习,持之以恒,从根本上改善体质。 (3)凡夏季气温升高即出现低热者,应该在入夏前提早服药调理。 (4)为保护脾胃功能,辛辣、煎炸、油腻、生冷(包括水果)食品不宜一次多量 食用。平时可多食些健脾补气和养阴的食品。健脾补气的食品有:鸡、牛肉、塘鲤 鱼、黄鳝、鲫鱼、淮山、蜂蜜、扁豆、红枣等。滋阴的食品有:甲鱼、银耳、榛子、 杞子、牡蛎、生梨、桑树果等。 (5)忌烟酒。 (6)减少房事。 生活要有规律,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自治疗法 1.成药自疗法 (1)藿香正气片,每次4片,每日3次。用于头沉肢乏、胃口不佳、舌苔厚而腻 者。 (2)大补阴丸,每次9克,每日2次。用于口干不欲饮、手心烫者。 (3)清身饮冲剂,每次1包,每日3次。开水冲服。 2.验方自疗法 (1)太子参30克、地骨皮30克、红枣15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 (2)黄芪12克、焦白术10克、陈皮6克、炙升麻5克、柴胡3克、党参10 克、当归10克。每日1帖,分2次,煎服。用于体乏无力,稍劳即喘的气虚型患 者。 (3)西洋参5克、生甘草6克、石斛12克、西瓜翠皮30克、川连3克、知母 10克、麦冬10克、荷梗10克、粳米15克、竹叶6克。每日1剂,分2次煎 服。用于夏季低热者。 3.饮食自疗法 (1)乌龟、鳖甲各1只,洗净小火炖服,每周1次。 (2)西洋参5克、银耳10克,同煮至稠食用,每周2次。 (3)淮山药30克、糯米50克、杞子10克,烧粥食用。 (4)蛤士蟆油加糖蒸食。 4.外治自疗法 (1)按摩:取大椎穴、足三里穴按摩,每穴5分钟,每日2次。 大椎穴;低头,后颈最突出的脊柱骨下。足三里穴: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外一横 指处。 (2)刮痧:取边缘光滑的器具,蘸食油,刮背部脊柱两侧,自上而下反复刮动至 皮肤红赤。 避免误诊 久患低热,心情沉闷,误作重病对待,反使神经调节难以恢复。 长期使用抗生素及退热西药,可导致菌群失调、肠胃功能紊乱、厌食等副反应。 长期低热是消耗性慢性病症,如果忽视或讳疾忌医,最后会酿出大病。
⑤ 低烧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神心法
⑥ 中医中“低热”和“微热”有什么区别
你好!
“低热”是指发热时体温超出正常体温的程度较低,发热不严专重;“微热”属是指身体微微发热,症状不明显。
“低热”和“微热”都是指发热不太明显,发热的程度较低的症状。两者区别不大。似乎没有相关文献对其进行严格的区别。可能只是古人在不同医籍里描述发热症状时用词不同而已,意思应该是比较接近的。
希望以上回答能给你提供有用的参考!
⑦ 中医请看,关于内火和低热
内火分实火跟虚火,低热也分好多种!你的问题不好回答,问的不清不楚
⑧ 治疗发低烧的中药方子
中药方:黄连10克 黄芩10克 麻黄9克 桂枝10克 银花12 连翘12
针灸:合谷,太阳用毫针泻法,大椎点刺版出权血,高热十宣点刺出血,可在30分钟内退烧。
本人用针灸治疗高热患者多例,其效果比西医挂水更快更有效。
⑨ 中医请看,关于内火和低热.
人参8克,柴胡10克,白术10克,甘草10克,当归12克,陈皮10克,黄芪10克升麻8克,云苓12克,丹皮10克,葛根15克,白芍10克,生地15克,寸冬10克,水煎服,日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