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医中药 > 中医养生思维

中医养生思维

发布时间:2021-02-25 09:44:05

Ⅰ 中国人传统思维方式与中医有何联系

中国人传统思维才式方式与中医大有关系,因为么汉返至商周,传统思想领导人都几乎涉足中医。

Ⅱ 学完《中医养生学》的收获

中医靠的是个人理解,中医是运动的,是圆的,用整体的思维去看待你会收获很多。

Ⅲ 中药养生传统理念是什么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未拘泥于一法一术,而是形成版了以自身修持实践为基础 ,涉及权科技、哲学、宗教等诸多学科的文化系统。它具有自己的传统风格和文化特色 ,它的基本内涵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通过调形、调息、调意的运动表现形式 ,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体系,对人们的身心修养和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体系也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Ⅳ 中医养生学

养生原则,是指实施养生活动时所必须遵循的总的法则。古人在长期的养生实践活动中,不断地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现象和规律,探索衰老的机理,研究致病和导致早衰的原因和条件,并在中国古代哲学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养生原则。遵循这些原则,对于养生方法的制订、运用及其发展创新,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顺应自然
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思想指导下,《素问·宝命全形论》提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类生存于自然界中,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灵枢·邪客》称之为“人与天地相应”。在自然界的变化中,存在着以四时、朔望、昼夜为标志的年月日周期性节律变化,并由此产生了气候变化和物候变化所呈现的生长化收藏规律等。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与之近乎同步的生理节律和适应外界变化并做出自我调适的能力。因此,人若能顺应自然而摄生,各种生理功能便可循其常性,节律有序而稳定,机体则处于阴阳和谐的健康状态;若违逆自然,则各种生理功能节律紊乱,适应外界变化和防御抗邪能力减弱,而易罹患疾病。诚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所以,顺应自然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原则之一。养生顺应自然,旨在要求人们在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主动采取各种综合措施来顺应其变化,使人体生理活动与自然变化节律同步,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以避邪防病,保健延衰。对此,《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了根据四季变化以调养形神的原则与方法,并强调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2.形神共养
形,指形体,即脏腑身形;神,指以五神、五志为特征的心理活动。形神共养,是以形神统一的生命观为其理论基础。一方面,形体为生命的基础,形具而神生,五脏及其所藏的精气是产生“五神”活动的物质基础。《灵枢·天年》说:“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葛洪《抱朴子·内篇·至理》以堤和水、烛和火的关系比喻人体形与神关系时说:“形者,神之宅也。故譬之于堤,堤坏则水不留矣;方之于烛,烛糜则火不居矣。身劳则神散,气竭而命终。”强调神依赖于形。另一方面,神乃形之主,为生命的主宰。人体脏腑的功能活动、气血津液的运行,都受神的主宰和影响。张介宾《类经·摄生类》说:“虽神由精气而生,然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神。”强调神可以反馈地作用于精和气,影响甚至调控整个生命过程。对于形神的辩证关系,明末医家绮石在《理虚元鉴》中曾精辟地归纳说:“以先天生成之本体论,则精生气,气生神;以后天运用之主宰论,则神役气,气役精。”正由于形神统一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故中医养生强调形神共养,养形以全神,调神以全形,最终达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素问·上古天真论》)的目的,正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原道论》所言:“全生之术,形气贵乎安,安则有伦而不乱;精神贵乎保,保则有要而不耗。故保而养之,初不离于形气精神。”
3.惜精固本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有形精微物质,是生命之源,具有促进生长发育和生殖繁衍、化生血液、抗御邪气等多方面的作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居于重要地位。《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后世医家将精、气、神合称为人身之三宝,故在养生中,中医学很重视保养精气以固先天之本。
类》即明确指出:“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也。”要达到惜精固本之目的,一方面对性欲要有所节制,做到既不禁欲,也不纵欲;若纵情泄欲,可使精液枯竭,真气耗散而致未老先衰,如《千金要方·养性》所言:“精竭则身惫。故欲不节则精耗,精耗则气衰,气衰则病至,病至则身危。”另一方面,精禀于先天,有赖后天水谷精气以充养,若后天充盛,五脏安和,则精自然得养,故惜精固本也可通过养五脏以不使其过伤,调情志以不使其过极,忌劳伤以不使其过耗,药食调补以壮其精,来达到养精保精之目的。
4.综合调养
中医养生方法众多,不同的方法作用于人体不同的系统、层次,具有不同的效能。如顺时摄养重在协调人体机能活动与外环境的关系;调摄精神主要是通过对神调养以保养精气;慎起居、防劳伤以养生,可使脏腑功能协调;运动锻炼、针灸、推拿,调节经络、脏腑、气血,可使经络通畅,气血周流,脏腑机能协调;药物保健则借助药物,以强壮身体,益寿延年。诚如李梴《医学入门·保养说》中所言:“避风寒以保其皮肤六腑”,“节劳逸以保其筋骨五脏”,“戒色欲以养精,正思虑以养神”,“薄滋味以养血,寡言语以养气”。所以,养生应综合各种方法,动静结合、劳逸结合、补泻结合、形神共养,从机体全局着眼,进行全面调理保养,使机体内外协调,适应自然变化,增强抗病能力。要避免出现过偏、失度,过偏、失度则失去了养生的意义,虽有延年益寿的愿望,也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只有按照生命活动的自然规律,综合适度、持之以恒地进行调摄,才能真正达到“尽终其天年”(《素问·上古天真论》)的目的。诚如《太平御览·方术部·养生》所言:“凡养生者,欲令多闻而贵要,博闻而择善,偏修一事,不足必赖也。”
5.因人施养
因人施养,是根据年龄、性别、体质、职业、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摄生保健方法。人类本身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于不同的种族,而且存在于个体之间。不同的个体由于年龄、性别、体质、职业、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可有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所以,养生只有因人施养,方能有益于健康,达到养生之目的。如就年龄因素而言,少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但生机蓬勃,生活尚不能自理,故少儿养生应注意合理喂养、寒温适度、体格锻炼、免疫防病,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40~60岁时,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工作繁忙,压力较大,养生应注意静神少虑、切勿过劳,并节制房事。《景岳全书·中兴论》说:“故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尚余强半。”即强调了中年养生的重要性;进入60岁以后的老年期,脏腑机能衰退,生理与心理适应能力减退,养生应注意知足谦和、老而不怠,加强饮食调养,生活起居有节,运动锻炼动静结合。就性别而言,女性有月经、胎孕、产育、哺乳等特点,养生自当有所区别。人的体质又有偏于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血瘀、痰湿、气郁之异,养生方法亦各有特点。另外,人的体质、生活习惯又受所处地域环境的影响,故养生尚需考虑不同区域的地理特点,采取相应的保健措施,充分利用有利于健康的各种因素,努力克服不良地理条件对人体的影响,使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和谐统一,以达到防治疾病、益寿延年的目的。

Ⅳ 中医养生的认识

楼主你好! 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中医养生来自古代精华医学,当代中医水平有所下降,而古代中医值得后人继续开发和研究。 简述 所谓 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中国传统养生强调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应顺应自然环境、四时气候的变化,主动调整自我,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周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易·系辞上》)《老子》云“道法自然。”就是中医养生的基本要求。 中医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养生是以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为目的。中医养生有食养、药养、针灸、按摩、气功等丰富多样的养生技术。 古人认为养生之法莫如养性,养性之法莫如养精;精充可以化气,气盛可以全神;神全则阴阳平和,脏腑协调,气血畅达,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强壮。所以精、气、神的保养是最重要的内容,为人体养生之根本。中医学把人身最重要的物质与功能活动概括为精、气、神,认为这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持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早在两三千年前,《周易》、《黄帝内经》、《老子》里面已经有一套很完整的养生原理,就像一个永远也挖不完的宝库,值得我们再三探索。中医的养生观包括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身心合一三大法宝。 编辑本段历史古代中医 中国历史上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在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药物、积累经验的艰苦过程,也是中药起源于生产劳动的真实写照。 早在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2世纪末--前256年),中国就已出现药酒及汤液。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的《诗经》是中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有药物的书籍。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内经》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五味所入","五脏苦欲补泻"等学说,为中药基本理论奠定了基础。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是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了先秦以来丰富药学资料而成书的。本书载药365种,至今尚为临床所习用。它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学的初步确立。 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中国已经有关于医疗卫生以及十多种疾病的记载。周代已经使用望、闻、问、切等诊病方法和药物、针灸、手术等治疗方法。秦汉时期,形成了《黄帝内经》这样具有系统理论的著作。此书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理论性经典著作。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专门论述了多种杂病的辨证诊断、治疗原则,为后世的临床医学奠定了发展的基础。汉代外科学已具有较高水平。据《三国志》记载,名医华佗已开始使用全身麻醉剂"麻沸散"进行各种外科手术。 从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到隋唐五代(公元581--960年),脉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晋代名医王叔和所著的《脉经》归纳了24种脉象。该书不仅对中国医学有很大影响,而且还传到了国外。这一时期医学各科的专科化已趋成熟。针灸专著有《针灸甲乙经》;《抱朴子》和《肘后方》是炼丹的代表著作;制药方面有《雷公炮炙论》;外科有《刘涓子鬼遗方》;《诸病源候论》是病因专著,《颅囟经》是儿科专著;《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眼科专著有《银海精微》等等。另外,唐代还有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王焘的《外台秘要》等大型方书。 唐代(公元618--907年)经济繁荣,促进了中药学的发展。唐政府率先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药典性本草--《唐本草》的编修工作。全书载药850种,还增加了药物图谱,进一步完善了中药学的规模格局。 在宋代(公元960---1279年)医学教育中,针灸教学有了重大改革。王惟一著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后来,他又设计制造等身大针灸铜人两具,教学时供学生实习操作。这一创举,对后世针灸的发展影响很大。明代(公元1368--1644年)时,有一批医学家提出把伤寒、温病和温疫等病区分开。到了清代,温病学说达到成熟阶段,出现了《温热论》等专著。 从明代开始,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一批医学家们主张"中西医汇通",成为当代中西医结合的先声。 到了明代(公元1368---1644年),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完成了中药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载药1892种,成为中国本草史上最伟大的集成之作。 现代中医 1、西方医学进入 1568年澳门区主教卡内罗在澳门创办了中国境内的第一所西医教会医院,从此西医来华就未曾间断,但那时他们的主要活动只是在澳门、广州一带,而且大多是传教士医生,主要工作是传教,行医是接近民众获得良好印象的传教辅助方式。 现代医学进入中国时,奎宁等一些中国原来没有的药物丰富了治病手段。但是,当时西方西学是相对落后的。那是西方西学也自觉地把自己的医术作为针对中医病症所进行的补充治疗。他们所使用的汉文概念大都直接取自中医学。如感冒、伤风等。 晚清进士唐容川,认为中医比西医高明,但西医也有所长,“西医初出,未尽周详;中医沿讹,率多差谬”,所以应该“不存疆域异同之见,但求折中归于一是”,这是他著名的《中西汇通医经精义》的基本主张。 甲午战争之后,中医丁福保和海归西医颜福庆创办的两个医学团体“中国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那时,医学会内部并不强分中西门户,因为医学会的宗旨是博采各种医理,改良医学。丁福保主持的中国医学会其章程中明确说:“研究中西医药学,交换知识,振兴医学。”引进西医的目的依然体现了改良主义的主张。也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现在医学的冲击 辛亥革命后,再次重新制定政策,1912年,北洋政府在新颁布的学制及各类学校条例中,只提倡医学专门学校,这针对的只是西医,因为只有西医有专科学校,而中医是师徒传习的。因为条例中完全没有涉及中医,各地中医以为,“是可忍,孰不可忍”。扬州中西医学研究会创始人袁桂生首先公开批评北洋政府的医学教育政策,并指责清末民初两次制订学制都以日本体制为蓝本,日本早在明治维新就已推行废除中医的政策,不列中医的意图无非是效法日本。这就是近代医史上的“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此后,废除中医与捍卫中医的问题一直存在至今。 可见,现代医学冲击中医行为开始于政治家的治国方略。在此背后,是西医学不断吸收现代科学成果,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医学科学。 3、中西医结合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提出中西医结合的指示。这从表面上看,依然是政治下的医学发展。背后的原因是,中医学在现代医学的不断冲击下,并没有真正失去市场。中医学对众多疾病的治疗效果,成为其存在的疗效基础。中医学完整的体系,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模式,这成为中医学存在的文化基础,或者说因为中医文化的存在。目前的中西医结合,更主要的是表现在临床上中西医技术的同时独立使用。因此,聂文涛先生认为,这更多的是技术层面的结合,还为实现理论上的结合。 4、中医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医界众多科技工作者都在尝试用现代科学来理解中医学。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们为此进行了长期的努力。影响了一代学者。比如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1996年,清华学界对中医气本质,经络实质,阴阳,五行,藏象,中医哲学观等都有了新的全面整体创造性的认识和解说。如,邓宇等发现的:气是流动着的‘信息-能量-物质’的混合统一体;分形分维的经络解剖结构;数理阴阳;中医分形集:分形阴阳集-阴阳集的分形分维数,五行分形集-五行集的分维数;分形藏象五系统-暨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中医三个哲学观-新提出的第三哲学观:相似观-分形论等。 编辑本段理论基础 中医具有深度的养生思想。 其一,天人合一的养生观。中医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就像鱼在水中,水就是鱼的全部,水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到鱼,同样的,天地的所有变化都会影响到人。所以中医养生强调天人一体,养生的方法随着四时的气候变化,寒热温凉,做适当的调整。其二,阴阳平衡的健康观。阴阳平衡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养生的目标就是求得身心阴阳的平衡。什么是阴呢?阴就是构成身体的物质基础。什么是阳呢?阳就是能量,阴阳是相对的,凡是向上的、往外的、活动的、发热的、都属于阳;凡是向下的、往里的、发冷的、都属于阴。身体所以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法使太过的一方减少,太少的一方增加,使阴阳再次恢复原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于无形了。所以,中医养生高度强调阴阳平衡,健康一生。其三,身心合一的整体观。中医养生注重的是身心两方面,不但注意有形身体的锻炼保养,更注意心灵的修炼调养,身体会影响心理,心理也会影响身体,两者是一体的两面,缺一不可。 养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延长生命、预防衰老和拥有健康。 《黄帝内经》在开篇《上古天真论》首起问题就是关系功能衰退和寿命的问题:“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神农本草经》则不断提出“不老”的概念。聂文涛在《求索神农智慧》一书中指出:中医学和中药学的发展不是依靠偶然的经验积累,而是大量先哲为追求更高健康水平所进行的探索。 《道德经》上曾经讲到,那些善于养生的人们懂得如何避免身心受到伤害。他们知道如何通过正确的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疾病的侵害,从而获得健康,也会比一般人的生命更长久。当人们能够远离病痛,自然就能延缓衰老,延长寿命。 编辑本段因素 首先,中医养生贵在养德,这是健康和长寿的最重要条件。中医养生历来重视精神卫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医书《黄帝内经》中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明确提出养生应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道家也强调人应该善良,忠诚、富于爱心、友好、仁慈、同情心以及愿意帮助他人的美德。这些美德不但有益于自身更有益于社会。而那些可以拥有这些美德的人则会更能体会到生活中的愉快,享有健康的身心。 养生的第二个关键因素就是进行有规律的运动。生病的人需要运动,没有生病的人也需要通过运动从而得以预防。在运动的同时,达到强身健体,增强意志、促进消化循环,增强免疫力的目的。 第三点就是要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上的健康。养生要求我们要培养健康的精神,稳定的情绪,这样才能避免精神极端、心理波动,和情感不稳定。根据中医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 肺、恐伤肾的观点,进一步说明情绪,精神心理保健是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切对人体不利因素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绪。人的精神状态正常,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就会增强,从而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 健康、平衡的饮食也是养生的必备因素。数千年以来,健康的食物,平衡膳食一直被认定是达到长寿的关键因素,不合理的饮食习惯责备认为是使健康出现问题的根源。预防疾病也是养生的重要一环。通过有规律的锻炼,正确使用药物,适当的进行食补,以及其他的有益于健康的活动,每个人都可达到强身健体,延缓衰老之目的。 希望我能够帮到你! 呵呵~

Ⅵ 养生观包含哪些内容

天人合一的养生观,主张养牛与自然界和谐统一。简要地说,这一养生观念包含二个方面的内容,以下分别作一分析。

1.养生要讲究天人相应我国古典医学名著《黄帝内经》首次提出“天人相应”观。提出:人们生活在自然界中,同时也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之一,人体的生理活动受自然的影响而不断地调整和适应。一年四时寒热温凉的变化,是由一年中阴阳消长所形成的,由于四时阴阳消长的变化,所以有舂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物发展规律。

自然界的复杂变化,也必然会影响到人体的各个方面。中医学理沦认为,天有三阴三阳六气和五行的变化,人体也有三阴三阳六气和五行的运动,自然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到阴阳六气和五行的运动,而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取决于六经和五脏之气的协调。

自然界阴阳五行的运动,与人体五脏六经之气的运动是相互收受同应的。人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的生命活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可见,对于大自然的各种变化,人们必须与之相适应。只有如此,才能顺应自然,求得人体与大自然环境的统一而保持健康。这是养生保健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天人相应的整体观的指导下,祖国传统的养生学认为,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必须顺应四时阴阳消长、二十四节气转换替代的客观规律。

在一年四季中,春夏属阳,秋冬属阴。自然节气也随着气候的变迁而发生舂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因此,人们在春夏之时,要顺其自然保养阳气;秋冬之时,亦应保养阴气,故有“舂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这就要求人们凡精神活动、起居作息、饮食五味等都要根据四时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节。在作息时间上,也要顺应四时的变化,做到“起居有常”,春夏“夜卧早起”,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在饮食五味上,摄取更要有规律,过饥、过饱或饮食偏嗜均能伤害脏腑,影响身体健康。

2.养生需要形神合一“形与神俱”、“形神台一”,是中医学的又一养生观,其主旨在于强凋形体运动与精神调摄的统一。所谓形,是指人的整个机体的外在表现,是物质基础;而所谓神则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以及生命活动的内在表现,是功能作用。神为形主,无神则形不可活。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它既能协调脏腑、气血阴阳的变化,维持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又能调节脏腑等组织使之主动适应自然界的变化,缓冲由外部因素引起的情志刺激,从而维持人体与外环境的平衡。

神为形生,无形则神无以生。神是形的产物,形是神的基础。从病理上看,形的病变可导致神的异常,神的改变也可影响形的生理功能的变化。形与神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体现出人的机体的整体辩证关系。

《黄帝内经》明确提出了“形与神俱”的形神共养观点,如,《素问·上古天真问》说“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并提出了外辟邪气(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以养形,内养真气以充神(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的形.神合养方法。中医养生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体的养生方法更是多种多样,但归纳起米,实际上不外乎“养形”与“养神”两种:

“养形”:主要指脏腑、气备津液、肢体、五官九窍等形体的摄养,“形乃神之宅”,故只有形体完备,才能有正常精神的产生。养形的具体内容非常广泛,凡调饮食、节劳逸、慎起居、避寒暑等摄生方法,以及体育锻炼、气功等健身运动,大都属于养形的重要内容。“养形”须与四时阴阳消长、二十四节气转换替代相适应。

“养神”主要指安定情志、调摄精神。“养神”受四时阴阳消长、二十四节气转换替代的影响。中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情志变化是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正常情况下,“神”是机体对外界各种刺激因素的“应答性反应”。它不仅体现了生命过程中正常的心理活动,而且可以增强体质、抵抗疾病、益寿延年,但如果情志波动过于剧烈或持续过久,越过了生理的调节范畴,则会伤及五脏,影响人体的气血阴阳,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神不能离开形体,但形体若无神,则生命也就结束了。形与神是统一的,养生只有做到“形神俱在”、“形神共养”才能维护生命的健康长寿。

3.养生追求动态平衡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是机体在内外环境的作用下,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维持的一种动态的、相对平衡的过程。内环境包括人体脏器的功能状态、精神心理状态等;外环境包括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地域、气候)、社会环境等。平衡失调,就会导致器质性和功能性的疾病。

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是在动态中进行的,并通过调节达到“以平为期”。中医养生学非常重视阴阳、气血、脏腑的动态平衡,认为达到平衡才能实现祛病、强身、延年益寿之目的,所以养生追求的是平衡或者说是和谐。

①阴阳平衡阴阳,是中医学里最重要的概念。所谓阳,…般是指活动的、上升的、机能亢进的,或属于功能方面的;昕谓阴,一一股是指沉静的、下降的、机能衰减的.或属于器质方面的。阴阳有着彼此消长、相互转化的关系,二者相互对立又相互制约。所谓协调阴阳,就是要使阴阳平衡、稳定,一‘是指机体自身各部分问的正常生理功能的动态平衡;二是指机体功能与自然界物质交换过程中的相对平衡。关于这一点,《黄帝内经》里早就指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意思是说,只有阴阳和平固秘,精神才能活而不乱,如果阴阳分离决绝,人的精气也就竭绝了。这是对人体生理、病理的高度概括,说明调和阴阳在保持人体健康,防止疾病的发生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人体阴阳平衡是健康长寿、养生祛病的前提.只有机体阴阳达到动态的平衡,人体才能保持健康稳定的状态。

②气血平衡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可生血、行血,血可化气、裹气,二者如影随形,同行同止。若气血平衡失调,则会出现气血不生、不行等病理变化,从而引起脏腑、经络功能失调而发病。因此,保持气血的正常化生和流通,是维系健康的必要条件,调理气血,以期平衡也就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

③脏腑平衡人体复杂的生命活动是以五脏为主体,是脏腑功能的综合反映,养生就要协调脏腑的生理功能,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素问.灵兰秘典论》)就是说若人体五脏六腑在心的统率下,彼此相互配合使用,就能寿命久长。可见,养生必须保持人体所有的脏腑(尤其是心、肝、脾、肺、肾)功能活动正常。要保持人体脏腑功能的健全且活动正常,一是要保持五脏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二是要使五藏、六腑泻,三是要及时运用中医五行学说的规律纠正脏腑的偏盛偏衰。

Ⅶ 为什么中医特别适合养生

中医是我国从古流传下来的传统医学,时至今日依然是我国重要的医学治疗手段。普通百姓也时常会使用中医的方法保健养生和治病,以达到长寿的目的。现在大家都懂得防病胜于治病的道理,因此希望通过中医调理。但是,现今的养生信息良莠不齐,很容易对大众存在误导。对于现今存在的养生现象,一位老中医给出了他的建议,一共有6句话。1、养生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现在电视上有很多养生类节目,一些中老年人会按照节目中的养生专家所说的症状对号入座,以此得出自己的“诊断”。且不说有很多冒充的“养生专家”,真正的养生专家所说的内容没错,但其提出的建议不一定适合每个人。况且,中医讲究望、闻、问、切,通过一套严谨的诊断程序才能断定患者的体质和病因,以此来对症用药。所以,中老年人群体通过观看养生节目就自行断定是不可取的,如果感到自身情况与节目中的养生专家所说的差不多,也先要去正规医院咨询医生之后,再选择适合的养生或治疗的药方。
2、养生有时要顺其自然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把人看成形、气、神的统一,这表达了中医讲究适时而动,顺应自然的理念。从古人流传下来的俗语就能看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反应了养生要顺其自然,人的生活习惯也要有一定的规律。生活规律即是养生的基础。3、治病主要还是需要自我保重,医生不是万能的部分人认为,平时生活可以肆意而为不需要保重自身,睡不着就熬夜、想减肥就节食,抽烟喝酒样样精通,身体出现问题了就想到找医生开药治疗。这种完全把健康交给医生的想法是完全不可取的。因此,平时就需要养成养生保健的想法和习惯,这其实并不难,只要饮食有时,作息有常就可以了。
4、养生主要先从自我调节开始,乱吃补品不可取现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开始购买许多的补品,希望以此达到延年益寿、身强体健的目的。其实大多数人都搞错了这点,首先如果饮食不规律、经常不运动、作息混乱、有不良嗜好,无论再如何进补也是无用的。而且,进补也分要分证型,针对每个人不同的体质选择不同的进补方,还有的人虚不受补,盲目进补反而会给身体造成负担。5、不要自寻烦恼,保持愉快心情很重要凡事看开,保持精神愉悦是非常重要的。《黄帝内经》中就有“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6、不贪食,懂节制现在很多肥胖患者大部分都是因为管不住嘴,而大多数的疾病都是因肥胖而起。都说“吃饭七分饱,健康活到老”。不要大鱼大肉,暴饮暴食。各种营养均衡摄入才可以预防疾病。

Ⅷ 中医学的思维特点(详细点)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是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过程中的理性认识的方法学体系,它借助于语言,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反映人体内外的本质联系及其规律性。它是在长期医疗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并采纳了古代的天文、历算、地理、气象、生物、物理、心理等学科知识,对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因、发病、病机、养生和治则等进行了总结、分析、归纳和整理,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循环过程而形成的。中医学的思维方法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独特的思维方法才创造了中医学特有的理论体系。这种思维方法能动地从宏观上把握了人体这个客观世界的某些生命活动规律,反映了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强调从传统文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不同层面全方位考察研究人体的生命、健康和疾病,在养生防病中注重顺应自然,适应社会环境,在治疗中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因此,了解并掌握中医学的特有思维方法,是学习和理解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入门途径,也是其后登堂入室、深入研究中医学的必要手段。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本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是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属自然哲学的范畴。它们以思辩的方法认识自然,认识宇宙,是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方法,因而属于世界观和方法论范畴。中医学将此三学说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广泛用于阐释人体的生命活动、病理变化、疾病的防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重大问题。
精气学说作为一种自然观,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方法论基石。它认为,精或气是世界的本原,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最基本的质料;人是天地自然的产物,人体也是由精或气构成的;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是精或气自身运动变化的结果。精气学说,帮助中医学构建了同源性思维和类比性思维方法,构建了整体观念、精气血津液神理论乃至藏象理论。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阴阳学说认为,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宇宙的总规律,生命过程就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系统论,含有辩证法的思想。五行学说认为,木、火、土、金、水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元素。天地万物的运动都要受五行生克制化胜复法则的支配,人体脏腑、组织、器官之间也不例外。五行学说以系统结构观点,阐述了人体脏腑经络等各系统之间以及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统一性。
精气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虽然各自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人体生命活动、病理变化及养生防病等重大问题,但它们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与阴阳五行学说相比较,精气学说更具“本体论”性质,旨在说明天地万物的同源性及物质统一性,为中医学建立天人一体观以及人体自身完整统一的整体观奠定了方法学基础。精或气是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的思想,类比到人体,则产生了人体之精是人体生命的本原,人体之气是人体生命之维系的理论。类比宇宙之精或气的升降聚散运动推动着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和变化,则产生了人体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的生命进程的理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作为方法论,则构筑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相比较,阴阳学说旨在说明一切生命现象都包含着阴阳两个矛盾方面,阴阳的对立统一、协调平衡维持着人体的生命进程。“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造化万物;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类经附翼·医易义》)。而五行学说则具体说明了人体脏腑经络的结构关系及其调节方式,即人体整体功能动态平衡的特殊规律。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中医学借助于古代哲学的精气―阴阳―五行的矛盾运动,阐述了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界的联系,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中医学理论体系。

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古代哲学思想,作为中医学的思维方法,具有注重宏观观察、注重整体研究、擅长哲学思维、强调功能联系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点。

一、注重宏观观察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秦汉之际。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和限制,古代医家在对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进行力所能及的观察推测和自身体悟的同时,对人类生活的周围事物,如天文、地理、气象、动物、植物、矿物以及社会变动等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观察和分析,并将观察分析的结果与人的生理、病理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从而得出许多科学的结论。

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及病因病机学说等的形成,莫不是注重宏观观察的结果。这里的宏观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总体地动态地观察和把握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把人类看作是自然界的一个物种,它不是孤立地存在着,而是与整个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对于人体生命的正常活动和异常变化,不能从孤立的人体去看,而是把人体放在自然界的总体运动和广阔的动态平衡之中进行考察和研究。故中医学虽是关于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但它确实综合运用了与人体生命活动有关的各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宏观的另一层含义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和人类都是由有形可见的万事万物和无形可见的“气”构成的,而有形可见的万事万物包括人类,都是从无形的“气”派生出来的。它认为无形的“气”是构成自然界的基础,而有形之物与无形之气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只不过是存在和运动的方式不同而已,即无论是肉眼可见的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还是肉眼不可见的“气”,都统一于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所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四十章》),“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中医学正是在这种思维方式中建立了自己的生命观、疾病观,并依据宏观整体理论指导养生延寿和防病治病。

二、注重整体研究

整体研究是在整体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哲学的整体观是关于如何理解整体的一个基本观点。它主要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上,回答什么是整体,以及整体的特征是什么。

中医学整体观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即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和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基于这一观点,中医学研究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时,注重从整体上,从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上来认识。它既注重人体解剖组织结构、内在脏腑器官的客观存在,更重视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的联系及功能,强调人体自身内部以及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统一和谐。

中医学整体观反映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往往是采用由整体到局部的考察研究方法,即把个体或局部的事物或现象放在整体中去考察和研究。这种注重整体研究的方法体现在中医学理论的各个方面。例如精气、阴阳学说认为,精气是构成宇宙天地万物的最基本物质,精气自身的运动变化产生了天地阴阳二气,天地阴阳二气交感合和产生了宇宙间包括人在内的万事万物。人产生于自然,人的生命活动规律也就必然受自然界的规定和影响。人与自然在构成上的同源性决定了人体生命活动与自然运动规律的统一性。在人与自然统一性这一整体观思想影响下,中医学在研究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乃至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等方面,都把人体放在自然界中去考察,进而形成了中医学特有的天人一体的整体观。

中医学不仅认为人与自然界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认为人体本身也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的整体。构成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都是这个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医学在讨论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时,总是认为构成人体的各个局部出现的变化都与整体机能有关。人体是由精构成和分化的有机整体,人体的某一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都具有整个生命活动的全部信息,局部实际上是整体的缩影。因而人体外部可诊察的某些部分,如舌、耳、寸口、面部、足掌面等,都是人体整个生命信息的表达部位,都可反映整体生命活动的情况。在诊断中诊察这些局部部位的变化,包括色泽、压痛点、舌质舌苔和脉象的变化,皆可测知内在脏腑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层次的病变。因而中医学在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方面,往往比较注重整体层次的调整。中医治疗学中耳针疗法、足部疗法及“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和“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上取之”等,都是中医学注重整体调整的具体体现。

三、擅长哲学思维

中医学是运用哲学思维进行理性认识的集大成者。它在中医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以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为指导,以儒家道家的“中和”平衡思想为思维方法的主线,以类比、演绎、外揣等为具体的思维方法,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和异常以及维持正常和纠正异常过程进行理性的认识、归纳和总结。因此,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可以说是中医临床实践过程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与哲学思维相融合的产物。中医学借助中国古代的哲学思维和原理,将其在医疗实践活动中积累的经验和通过观察而获得的大量感性资料上升为理性认识。在这个过程中,中医学对哲学本身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中和思维

中和,又称“中庸”、“中行”、“中道”,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重要的思维方式。中,即不偏不倚,无太过、无不及的平衡状态;和,是对一切有内在联系的事物进行协调,使之达到和谐状态的过程。因此,中和包涵着平衡与和谐两层意思。在中国古代,几乎所有的哲学家都把“中和”这种平衡、和谐、适中、适应等看作是事物内在的最好也是最理想的状态。“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淮南子·★氾论训》)。

哲学家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世界秩序,提出“中和”思想,正是为了维持已经建立起来的世界秩序,并保持它的平衡或和谐。中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体,人体要保持其内外环境的平衡与和谐,人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下去。“中和”这种哲学思想正好反映了中医学这种本质的内在要求,因而“中和”思想成为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式。

“中和”思想的核心是平衡与和谐。这种平衡与和谐的思想贯穿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如阴阳学说认为,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阴阳相对平衡协调意味着健康,所谓“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素问·调经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若体内阴阳的相对平衡被打破,出现阴阳的平衡失调,则人体由生理状态转为病理状态。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阴阳平衡失调,治疗的原则是“损其有余,补其不足”,即所谓“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此外,五行的相生相克,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人的情志活动,都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只有保持这种无“太过”、无“不及”的状态,一切才能归于平和,才能使人的生命活动、自然现象及世界万事万物在有序的“治”的状态下产生、存在和发展变化,否则就会出现“逆”的病的状态或异常的存在、变化和发展。中医学对于疾病的治疗,在于纠正失“中和”的无序状态,使其达到“中和”有序。中医学理论中的整体观、阴阳五行学说、辨证论治思想、生命观、发病观、对病和“证”的治疗等,无不是围绕着不偏不倚的“中和”思想来展开的。“中和”思想虽源于哲学,但它已深深地植根于中医学之中,并与之融为一体,密不可分,成了中医学的“核心”和“灵魂”。这种思想之所以能贯穿于中医学的始终,主要的不是外在的影响,而是中医学内在本质的必然选择。中医学的实践证实,“中和”思想不仅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对指导养生防病、诊疗用药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类比思维

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逻辑方法,是一种由一事物推到另一事物的推理方法。这种方法是科学认识过程中获得新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历来为学者们所重视。在科学史上,许多重要的发明都曾经直接借助于类比法。

类比是以比较为基础的。人们为了变未知为已知,往往借助于类比方法,把陌生的对象和熟悉的对象相比较,把未知的东西和已知的东西相比较,进而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或相似点,然后以此为依据,把其中某一对象的有关知识推移到另一对象中去,产生新的理论或知识。这种类比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启发思路、提供线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类比法在中医学中叫做“援物比类”或“取象比类”法。中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常以自然界和社会的事物与人体内的事物相类比去探索和论证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疾病的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诊断防治等问题,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方法学作用。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中都蕴涵着类比思维方法。精气学说认为,精或气是构成宇宙万物包括人类的共同本原。宇宙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精或气的同源异构体,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即所谓“天人一体”。以这一思想类比人体,则人体也是一个小宇宙,或称一个小天地。人体的各个部分、各个脏腑组织器官,都是由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化生而成的,因而它们之间也是同源异构体,也存在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宇宙万物的发展变化,依赖于精或气的升降聚散运动;人体的生命活动,由气的运动变化所维系。气的运动停止,人体的生命活动则终止。
阴阳学说认为,物质世界的形成和发展变化,是由阴阳二气运动变化的结果。类比到人体,人体的生命进程也由阴阳二气的运动变化所维系,并时时受到自然界阴阳二气运动变化的影响。因此,人的生命活动正常与否,不但与人体内的阴阳运动平衡状态有关,而且与自然界中阴阳的运动平衡状态也有密切联系。中医学还依据自然界中随着太阳的升落而出现的一天之中阳气的变动情况与人体相类比,指出“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即阳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素问·生气通天论》)。

五行学说把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依据木、火、土、金、水的特性归为五大类,并认为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医学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把人体的脏腑组织等根据五行各自的特性,将与自然界“木”相类的脏腑组织及功能活动归属于肝,将与“火”相类的脏腑组织及功能活动归属于心,以此类推而形成了人体的肝系统、心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等五大生理病理系统。五大生理病理系统按照五行生制化的规律运动变化,维持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的动态平衡,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有序进行。

中医学还把人体疾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与自然界中的某些事物和现象进行类比推理,形成了病因理论中的“六淫学说”。例如:自然界的风具有轻扬向上、善动不居的特性,类比到人体的病理变化,则凡具有轻扬开泄、善行数变而主动等特性的病理表现,如肢体关节游走性疼痛、皮肤瘙痒无定处、头痛汗出、抽搐等,皆属外感风邪为患,治疗时应采用祛风的方法。

此外,中医学还运用类比思维创造了不少治疗方法。如中医在治疗火热上炎时,受到炉火正旺,抽掉炉底柴薪,则火势自减的启示,采用寒凉攻下的方法治疗。大便一通,火热下行,上部火热征象顿消,这种方法称之为“釜底抽薪法”。在治疗阴虚肠液干枯、大便秘结时,受到水能行舟的启发,采用滋阴增液而通便的方法,肠液增多,大便自然通畅。这种方法称之为“增水行舟法”。其他如“提壶揭盖法”、“导龙入海法”等亦属类比思维而创立的治疗方法。

类比方法在许多情况下是十分有效的,但也存在着局限性。因为类比推理是一种或然推理,事物之间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同一性提供了类比的逻辑依据,差异性则限制着类比结论的正确性。类比推理的结论可能是真实的、正确的,但也可能是虚假的、错误的。因此,类比推理结论的真实性有待于进一步的科学验证。

为了避免或减少类比推理的虚假性,运用类比推理方法时,应该尽可能多地搜集类比双方的有关资料,扩大可比项,增加已知项和未知项之间的相关性,使已知属性和欲推导的属性存在着本质的联系。同时还要正确运用哲学思想作指导,进而提高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性。

四、强调功能联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受到道家“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四十章》)思想和《周易》象数思维方式的影响,强调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功能性联系。中医学藏象理论的形成,虽然有中国古代解剖学实践为基础而进行的直观观察,但更主要的还是通过对脏腑功能活动表现于外的“征象”进行整体观察而得来的。如《素问·五藏生成》所说:“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五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这里的“音”、“色”,都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也就是五脏的“象”。中医学通过对这些“象”的“目察”、“类推”和“意识”,去探索内在脏腑的奥秘。中医学运用这种方法确定了五脏与官窍、五体、外荣的关系。即心开窍于舌,主脉,其华在面;肝开窍于目,主筋,其华在爪;脾开窍于口,主肌肉,其华在唇;肺开窍于鼻,主皮,其华在毛;肾开窍于耳和二阴,主骨,其华在发。
人体较为简单的生命活动,各脏腑形体官窍的某些机能,虽然通过分析脏腑形体官窍的形态结构可以认识,但复杂的生命活动,脏腑之间的机能联系,靠分析其形态结构是难以做到的。因此,在藏象理论的建立及对复杂生命活动的解释方面,中医学主要不是以分析其形态结构,而是采用功能联系的思维来认识的。中医学以五行学说将脏腑形体官窍构成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再以脏腑藏精,精化为气,气分阴阳,阴阳二气动静协调的理论建立起一个脏腑机能的解释性模型,来阐释各脏腑的复杂机能及其相互关系,阐释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因而中医学脏腑的概念,不仅是一个形态学的概念,而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病理学的概念,一个功能性的概念。脏腑的结构,可以认为是一个在形态性结构框架的基础上赋予了功能性结构的成分而形成的形态功能合一性结构。脏腑的内涵,是其形态与功能的合一。

中医学的藏象理论依据“内外相应,同类相从”的基本原则,从人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入手,按照一定的规律,通过司外揣内的功能观察和取象类比的思维方法去揭示生命的奥秘,同时又通过功能之间的联系,运用五行生克理论去探讨脏与脏之间的关系,这在当时缺少微观实验观察手段的情况下,形成广泛联系的藏象理论无疑是成功的。但也应指出,中医学理论思维由于过分强调功能联系,而忽视了对物质实体的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阅读全文

与中医养生思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万博动物医院在线电话 浏览:380
临淄爱佳宠物医院 浏览:582
苏泊尔养生壶怎么样打开 浏览:104
肝转移的治疗方法 浏览:845
养生壶如何做现磨咖啡 浏览:787
中医治疗失眠能根治吗 浏览:391
望京附近看妇科好的医院 浏览:773
治疗药物依赖的医院 浏览:100
闵行区中医院地址 浏览:543
治疗顽固性失眠的药物 浏览:489
石龙人民医院体检 浏览:507
盛京医院妇科哪个医生好 浏览:613
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科 浏览:724
老年痴呆严重送康复医院好吗 浏览:185
治疗糖尿病阳痿的中药方 浏览:565
汕头潮阳哪里有宠物医院 浏览:984
医院妇科治疗仪 浏览:758
兴义博爱医院妇科 浏览:749
湖北武汉儿童医院电话 浏览:190
最好的传染病医院 浏览: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