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溃疡性结肠炎吃什么中药可以治好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复种原因不明的制慢性结肠炎,病变主要限于结肠的粘膜,表现为炎症或溃疡,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但可向近端扩展,以至遍及整个结肠。药物治疗常用:柳氮磺胺吡啶、4-氨基水杨酸、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和免疫调节剂等,溃结炎在中医应属于“泄泻”、“肠”、“休息痢”等范畴。其治则为中医辩证和西医辨病相结合的“整体观念”为指导。因此,治宜攻补兼施,祛邪为主,兼顾培土扶正。以健运脾胃,利湿热为主。祛邪应清热消炎,可选用黄连、黄芩、白头翁、马齿苋、蒲公英、败酱草等;扶正健脾、利湿,可选用党参、黄芪、茯苓、山药、扁豆、苡仁、白术等。再根据患者具体症状,进行加减。有报道参苓白术散合连理汤加减、白头翁合霍朴夏苓汤加减或痛泻要方合白头翁汤加减,治疗溃结,均取得较好效果。
B. 中医药治溃疡性结肠炎的药方
中医药治溃疡性结肠炎的药方是用胃泰散,准没错。我是买来用泡茶方法喝的。居然效果也行、
C.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断与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是结肠炎的一种,是慢性结肠炎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导致的衍生病。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有腹痛或绞痛、血便、腹泻。人们会出现发热,没有饥饿感。
D. 溃疡性结肠炎吃中药怎么样
找中医辨证治疗吧,慢慢撤掉激素。
E. 溃疡性结肠炎吃什么中药好
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可以服用阿泰宁治疗。临床研究表明阿泰宁和美沙拉嗪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相比单用 美沙拉嗪疗效显著,具有协同治疗作用,并且明显降低了复发率3倍多
F. 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由于溃疡性结肠炎一般具有反复发作的趋势,因此除了注意饮食、起居、劳逸、情绪等事宜,在用药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疗程要长。用药一般不少于2 个月,用药时间最好能维持6 ~ 12 个 月,才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2)随症加减。治疗方药在初发时、缓解期、复发时,以及伴随寒暑气候不同、病情轻重不等、伴随的兼病有异等情况,都要有所调整。剂量也应及时增减,防止固守方药不变而产生耐药性,甚至顾此失彼损及脾胃之气。
(3)多法并用。剂型可以汤、散选择运用,如缓解期以散剂调服为主,辅以汤剂。汤剂内服与保留灌肠并进,灌肠次数根据情况而定。急性、初发、症状显著时汤剂内服每日2 次或3 ~ 4 次,灌肠连续7 ~ 10 日。缓解期可以隔日1 剂或3 日1 剂,每剂煎服2 次,灌肠每周2 次。散剂相辅,药食相兼,巩固用药,一旦有所反复,及时加以调整。
(4)重用黄连。黄连被公认为治痢要药,溃疡性结肠炎也常用。急性发作时,入汤剂每日最多5 g,缓解后减量为3 g,巩固期每日1.5 g,每周用药3 日,但也不要持久用药,以免产生耐药性,也可避免苦寒过度的弊病。有黄腻苔,黄连配厚朴;白多黄少苔,黄连配炒苍术、炒陈皮;缓解期大便无血,次多而溏者,黄连配补骨脂。
G.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中药治疗效果怎么样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主要包括口服药,包括汤剂、丸药,一定要经过版中医师的权望闻问切,根据临床的证候表现来给予中药调整。中药制剂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它可以灌肠使用。中药灌肠是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一个特色,尤其是对于直乙型的或者是左半结肠型的,灌肠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对于外治法的,比如说针灸,或者是腹部的穴位贴敷,也是有很多临床的文献支持,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给予治疗。我们认为溃结的患者,临床上大部分都是寒热错杂的。所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脾胃肝胆科,治疗溃结主要是应用清肠温中方,配合一个外治法,还有涩肠止泻、止血清热的中药灌肠,来帮助溃结的患者恢复健康。
H. 结肠炎的中医治疗
结肠炎良方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累及直肠和结肠,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病情严重者便如白冻,可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常反复发作。
本病与痢疾的临床区别,主要是痢疾常在痢疾流行季节,有流行史和急性痢疾病史,抗菌药物治疗有效。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饮食不调,内伤生冷,或脾胃素虚,不能胜湿,湿浊内生,或感受寒湿湿热。湿浊不化,下注大肠,凝滞气血,蕴结化热,化腐成脓,伤及肠络则出现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等症。
病久不愈,反复发作,脾病及肾,湿从寒化,则出现五更腹泻,泻下粘冻。
辨证论治
本人针对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经反复观察研究,以张仲景《伤寒论》半夏泻心汤和王肯堂《证治准绳》四神丸辨证加减组成系列方剂:
半夏8-12g人参8-12g肉豆蔻6-10g五味子8-10g炙甘草6g
黄连6-12g干姜6-10g补骨子8-12g吴茱萸6-10g黄芩8g大枣10枚
水煎服,或水煎浓缩做丸散服。用量、加减和煎服法:视病情轻重、病程长短、个体差异和辨证结果而定。
湿热重或湿热伤津者,去吴茱萸、肉豆蔻合葛根芩连汤;蕴热化毒者,加蒲公英、败酱草;蕴热伤血者,加地榆、当归;湿滞气郁者,加木香、玉片;脾胃虚弱者,去黄芩,减黄连,合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寒湿重者去黄芩,减黄连合理中汤;虚寒滑泻不止者,合真人养脏汤。
注意:只宜参考,如须采纳,必须找中医大夫指导。
I. 中医治溃疡性结肠炎
北京中山医院胃肠诊疗中心的专家介绍治疗方法有:
1.内科治疗 由于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内科治疗的目的是控制急性发作、缓解病情、减少复发、防止并发症。目前尚不能使疾病根治,其治疗依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而定,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营养支持治疗、对症治疗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氨基水杨酸类,如柳氮磺吡啶和美沙拉秦(5-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和中医中药。近年来内科治疗新进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肠道内营养即要素饮食的应用;新型5-氨基水杨酸制剂的应用;其他新剂型的应用;免疫抑制药的应用。
(1)一般治疗:
①由于本病与胃肠道营养的关系密切,患者可能存在多种营养物质的缺乏,如蛋白质、维生素、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等,而营养不良反过来又影响药物治疗的效果。因此,近年来无脂无渣的要素饮食已成为其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应给以易消化、少纤维、富营养的食物,避免牛奶及乳制品。发作期给以流汁饮食,严重者应禁食,通过静脉给予营养治疗,使肠道获得休息。
②暴发型和急性发作期患者应卧床休息,精神过度紧张者可适当给予镇静药;腹痛或腹泻明显者可给予少量阿托品、山莨菪碱(654-2)等药物,但大剂量使用有引起急性结肠扩张的危险。
③有贫血、失水、营养不良等重症或久病患者,应酌情输血、补液及全身性支持治疗。应用蛋白合成激素能改善一般状况,增进食欲,加速溃疡愈合。尤应注意水及电解质平衡,补充多种维生素,有利于病变恢复和改善全身状况。
(2)药物:
①磺胺类:首选胃肠道不易吸收的磺胺类药,其中以柳氮磺吡啶(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效果最佳。本药在肠内经细菌分解为磺胺吡啶及美沙拉秦,后者是主要有效成分,对结肠壁组织有特殊亲和力,具有消炎作用。新型5-氨基水杨酸制剂主要有两种:一种含肠溶包膜,可使药物延迟释放,如美沙拉秦(艾迪莎);另一种为缓释剂型,如美沙拉秦(颇得斯安),其在胃肠道释放呈时间依赖性,从十二指肠开始一直到结肠。无论是控释剂型还是缓释剂型,其结肠内药物浓度均明显高于小肠内药物浓度。美沙拉秦(5-氨基水杨酸)主要用于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活动期和缓解期的治疗。特别可用于对柳氮磺吡啶不能耐受或过敏的患者。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的疗效取决于病变部位的药物浓度,因此近年来对远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主张采用局部药物治疗,如药物灌肠或者栓剂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而副作用明显降低。特别是美沙拉秦(5-氨基水杨酸)栓剂对直肠肛门炎症具有良好的疗效而副作用轻微。
②抗生素:有继发感染者可用青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头孢菌素等,为了避免加重胃肠道症状,一般选择静脉用药。甲硝唑或替硝唑可抑制肠道厌氧菌,并有免疫抑制、影响白细胞趋化等作用。认为该药可明显减轻里急后重症状,对有肛周疾病和瘘管的患者疗效明显。每次0.4g,3次/d,口服,疗程3~6个月,病程1年以上者有效率在60%~70%。
③糖皮质激素和促皮质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近期疗效较好,有效率可达90%,能抑制炎症和免疫反应,缓解中毒症状。一般适用于磺胺类药物治疗无效、急性发作期或暴发型病例,但并发腹膜炎或有腹腔内脓肿形成者不宜应用。一般可用泼尼松(强的松)40~60mg/d,分3~4次口服。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至10~15mg/d,通常维持半年左右后停药,为减少停药后的复发,在减量过程中或停药后给以美沙拉秦(5-ASA)口服。暴发型和严重发作期,可静脉滴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一般前者疗效较佳,用量为25~50U/d;氢化可的松的用量是200~300mg/d,或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琥珀酸钠)40~80mg/d,疗程一般为10~14天,在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以后可口服泼尼松(强的松)等制剂维持。
④免疫调节药:对少数糖皮质激素治疗不敏感或对糖皮质激素产生依赖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药。免疫调节药巯嘌呤(6-巯基嘌呤)和硫唑嘌呤均可选择性地作用于T淋巴细胞,但发挥作用缓慢,通常在用药3~6个月后出现疗效,但副作用较大。对磺胺药和皮质激素治疗无效者可谨慎试用。6-巯基嘌呤的用量为1.5mg/(kg·d),分次口服;硫唑嘌呤1.5~2.5mg/(kg·d),分次口服,疗程约1年。若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两者剂量应相应减少。环孢素对骨髓无抑制作用,对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较好,多用于皮质激素治疗失败者,初始剂量为2~4mg/(kg·d),静脉持续滴注,或8mg/(kg·d)口服。
⑤其他药物:如色甘酸(色甘酸二钠)可阻止肥大细胞、嗜酸细胞脱颗粒,从而抑制5-羟色氨、慢反应物质释放,减少抗原-抗体反应,可减轻症状;钙通道阻滞药,如维拉帕米(异博定)、硝苯地平、桂利嗪等能减少肠道分泌,缓解腹泻;中药小檗碱(黄连素)、苦参、白芨、云南白药、锡类散等做局部治疗有一定疗效。
(3)不同部位或类型的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①溃疡性直肠炎:
A.起始治疗:病变局限于直肠,症状多较轻,可采用美沙拉秦(5-氨基水杨酸)栓剂,2~3次/d,或可的松泡沫剂1~2次/d,每次1个栓剂。若出现栓剂不耐受,如下腹不适、直肠激惹,可改用柳氮磺吡啶(偶氮磺胺吡啶)片或美沙拉秦(5-ASA)口服,2周内常可见效,以后改为维持量。
B.维持治疗:美沙拉秦(5-ASA)栓剂用作长期维持治疗较好,每晚1粒,可减少复发。栓剂不耐受者可用柳氮磺吡啶(SASP)或美沙拉秦(5-ASA)口服维持,推荐维持量为柳氮磺吡啶(SASP )2g/d。注意监测血药浓度、血红蛋白及网织红细胞。
②左半溃疡性结肠炎:起始治疗常用美沙拉秦(5-ASA)灌肠剂,每晚4g,若3~4周后症状无缓解,可增量为早、晚各1次。或加用氢化可的松100mg/100ml灌肠,仍无效或患者难以耐受,可加用或改用柳氮磺吡啶(SASP)或美沙拉秦(5-ASA)口服,先从小剂量开始,若可耐受则逐渐加量,如柳氮磺吡啶(SASP) 1g/d或美沙拉秦(5-ASA) 1~1.2g/d,逐渐增至柳氮磺吡啶(SASP)4~6g/d或美沙拉秦(5-ASA )4.8g/d。一旦症状缓解,应逐渐减量。维持治疗常用5-ASA灌肠剂,每次4g,每晚1次或每3晚1次,或用SASP 1~2g/d、5-ASA 1.2~2.4g/d口服维持。长期用SASP者,应补充叶酸。
③右半溃疡性结肠炎和全结肠炎:起始治疗常用柳氮磺吡啶(SASP) 4~6g/d或美沙拉秦 2.0~4.8g/d口服,急性发作期可加用美沙拉秦(5-ASA)灌肠剂或皮质类固醇灌肠。一旦症状缓解,应逐渐停用灌肠剂,并将口服柳氮磺吡啶(SASP)或美沙拉秦(5-ASA)减至维持量。若无效,可改用泼尼松40~60mg/d口服。注意补充铁剂,亦可适当加止泻剂缓解症状。维持治疗用柳氮磺吡啶(SASP) 1~2g/d,或美沙拉秦(5-ASA)1.2~2.4g/d。
④重型或爆发型溃疡性结肠炎:该型患者常有全身症状,易并发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需住院观察治疗。迄今为止的主要治疗药物是皮质类固醇,重症病例还可点滴免疫抑制药或行结肠切除术,主要措施为胃肠外营养以便肠道休息和静脉用皮质类固醇。静脉营养同常规方法,皮质类固醇可用氢化可的松100mg静脉输注,每8小时1次,或泼尼松龙30mg静脉输注,每12小时1次或甲泼尼龙(甲基泼尼松龙)16~20mg每8小时静脉输注1次。后两种药物较少有钠潴留和钾丢失的副作用。效果不明显时可联用美沙拉秦(5-ASA)灌肠或氢化可的松灌肠,2次/d,亦可联用抗生素。对皮质类固醇无效者,用小剂量环孢素2mg/(kg·d)持续静滴,可缓解病情,避免紧急结肠切除术,并可适当减少皮质类固醇用量。此外,有人采用粒细胞吸附疗法取得较好的疗效。粒细胞吸附疗法指从血中除去粒细胞、单核细胞、杀伤性T淋巴细胞等活化的白细胞,从而抑制炎症的疗法。粒细胞吸附器是一种血液滤过器,内部为充填乙酸纤维素的小珠,患者静脉血由此流过后,约60%的活化粒细胞、单核细胞被吸附。该疗法每周1次,每次1h,5次为一疗程,由于这是对症疗法,需定期维持治疗。粒细胞吸附疗法可适用于多种炎症性疾患,其有效率达58.5%,较皮质类固醇疗效44.2%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仅8.5%,而皮质类固醇达42.9%。
⑤慢性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部分患者对柳氮磺吡啶(SASP)、美沙拉秦(5-ASA)、皮质类固醇无效,但又不愿手术治疗时,可用硫唑嘌呤治疗,从50mg/d开始,逐渐加量,最大量为2mg/(kg·d)。虽有效率达60%~70%,但起效需3~6个月,因此,常在治疗初期需用泼尼松维持治疗至少2个月才减量。若用巯嘌呤(6-巯基嘌呤)或硫唑嘌呤6个月后仍无效,可改用甲氨蝶呤(氨甲喋呤)2.5mg/周口服,逐渐加量至10~15mg/周,亦可25mg/周肌注。需8~10周才见效。
2.外科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多数经内科治疗收到较好效果,但仍有20%~30%病例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切除病变肠段而获得根本性治愈。手术适应证包括:
①内科治疗无效,长期持续或反复发作,患者营养状态差、丧失劳动力,儿童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者。
②结肠纤维瘢痕狭窄造成梗阻或失去功能而持续腹泻者。
③发生或可能发生癌变者。
④UC暴发性发作或中毒性巨结肠经短时(2~3天)内科治疗无效者。
⑤出现急性并发症者,如结肠穿孔或将要穿孔,大量便血。
⑥肠外并发症尤其关节炎不断加重者。
近10多年来,由于外科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尤其是腹腔镜和吻合器的广泛应用,外科治疗有较大发展,在治疗观念上有较多的更新,术后功能不断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手术方式目前主要包括:回肠、结肠造口术;结肠全切除、回直肠吻合术;结直肠全切除、回肠造口术;结直肠全切除、回肠肛管吻合术。但术前应充分估计病情,明确病变范围,合理选用手术方式。
(1)回肠结肠造口术:主要用来治疗中毒性巨结肠、一般情况极差、不能耐受肠段切除的病例。单纯回结肠造口术使扩张结肠减压,待病情好转后行二期肠切除术。但中毒性巨结肠肠壁脆弱,缝合极为困难,所以近期该手术多为一期肠切除术取代。
(2)全结肠切除、回直肠吻合术(total colectomy and ileorectal anastomosis):此手术适用于直肠未发现病变者,操作简便,术后排便功能好,是回肠袋肛管吻合术(ileac pouch-anal anastomosis,IPAA)问世前惟一可避免永久回肠造口的手术。但保留的直肠存在疾病复发甚至癌变的可能,故须术后经常随访内镜检查。目前回直肠吻合术临床应用较少。
(3)结直肠全切除、回肠造口术(total proctocolectomy with ileostomy):是最彻底最传统的手术。切除了有病变的全部肠管后,虽无病变复发和癌变的后顾之忧,但存在粪便和粪袋处理困难等诸多问题,给患者会带来长期生活上和精神上的负担。
(4)IPAA:近年被广泛用于治疗UC、家族性息肉病及某些直肠良性疾病,是较理想的手术。IPAA术是在切除病变的全部直肠黏膜和结肠,防止疾病复发和癌变的基础上,经直肠肌鞘内拉出回肠袋与肛管吻合,保留肛门括约肌和自制排粪功能。盆腔内贮存袋的建立是回肠肛管直接吻合的巨大进步,大大减少了排便次数,从而取代了回肠肛管直接吻合术。
EGF阶梯免疫重组疗法,即以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现代免疫学为理论基础,依据“阶梯治疗”主流治疗策略,在国际最新超声电子肠镜高清可视下,对溃疡黏膜处进行靶向、毫厘点射治疗。科学针对遗传、环境、肠道微生物、菌群、免疫等诸多因素对炎症性肠病的影响,利用E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及EGF受体(EGFR)高亲和力的生物学作用,有力拮抗、阻断TNF-a生物活性,刺激细胞的有丝分裂活动和分化,促进上皮细胞快速增殖与修复。积极采用激活免疫重组等多手段干预策略,重建肠道粘膜组织健康屏障,达到有效缓解病症、防止癌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