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特效药物【全龙汤】是杨主任40年的经验方,治疗效果显著,没有副作用
2. 有什么中药可以治疗三叉神经痛
三叉复神经痛是指面部三叉神经制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短暂的剧烈疼痛。多为单侧发病,本病好发于成年人及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在中医学里属于头痛、偏头痛或面痛。
川芎20-30克、当归20克、麻黄6克、制没药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2次服。
风寒这加白附子10克、全蝎6克;风热者加石膏30克,黄芩10克;气血虚弱者加黄芪30克、鸡血藤30克;瘀血阻络者加桃仁10克、红花10克;有高血压、心脏病者去麻黄,加防风30克。
3. 三叉神经痛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中医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针灸治疗以手法为主,治疗过程中不加用药物或电针。专
治则:祛风通络。
处方:属合谷、太冲、牵正、颊车、地仓、风池、下关、迎香、承浆或颊承浆。每次选三或四穴。
加减法:眼睑不能下合、露睛流泪者,加攒竹、鱼腰、丝竹空。
耳后痛者,加翳风。味觉减退者,加廉泉。手法:平补平泻。
操作:合谷、太冲、风池穴针用泻法,下关、牵正、迎香穴用平刺,采用平补平泻法,阳白向下平刺透鱼腰,地仓向颊车平刺,颊车向地仓斜刺,并采用抽针法,使面肌向后抽动,留针20分钟。余穴均用平补平泻法。
针刺疗法对治疗三叉神经痛有一定疗效,尤其适用于急性发作期,它的特点就是见效快。
针刺疗法有电针、耳针、水针、头针、足针及深刺疗法。从现代医学解剖观点来看,针刺的部位大多和三叉神经分支部位相符,针刺后可能由于神经系统的调和作用,以致三叉神经痛减轻甚至消失。
4. 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效果咋样
多数三叉神经抄痛患者,经中袭药酊剂真定堂子牙疼痛一滴灵滴耳治疗后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学的基础理论记载,三叉神经痛是三阳经筋受邪。手三阳经筋结合于“角”(侧头部);足三阳经筋合于“鸠”(面颊部),五脏六腑失调、气血不畅,风、火、痰、毒阻断耳面经络,压迫并损伤三叉神经所致的奇痛顽症。
滴耳给药的中药酊剂,真定堂子牙疼痛一滴灵在耳全息理论、经络理论、对称治疗理论基础上,独辟蹊径,采取独特的右疼左治、滴耳给药方式,九种纯天然中药精密炮制、严格配伍,疏风泻火、滋阴益肾,调经络、治疼痛、和五脏;药液滴到耳朵眼里治疗,止疼快,效果好,属典型的中医外治疗法,对胃肠、肝肾几乎没有影响,没有副作用,并且止疼快、可治愈,是三叉疼的理想用药,安全、方便、简单、高效。
5. 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疼痛
中药治疗 中医经典古籍《黄帝内经》认为:三叉神经痛属“头痛”、“偏头痛”、“面痛”等范畴,古医书中有“首风”、“脑风”、“头风”等名称记载,如《素问*风论》:“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 因为颠顶之上,唯风可即,外感风寒之邪,寻经上犯颠顶清窍引起本病, 精神因素亦可诱发此病。肝郁气滞,郁久化火,火热风动,风火夹痰上扰致清阳不得舒展,头为诸阳之会,五脏六腑之精华气血皆上聚于头,诸邪气,风、火、痰湿、血客于经络,痰阻血淤,气滞血凝,阻遏经络,导致“不通则痛”。 健康专家李洪波发表中医名方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研究报告认为:“多数三叉神经痛患者,经服用中药后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使疼痛发作停止或减轻。患者的脑部神经一定是受过“重寒”的侵袭。外因可有风、寒、湿、热等外邪,尤其以“风邪”为主,内因有血虚、肝阳、淤血、肾虚等病因而致发病。本病多发于年龄大,平均岁数为59.3岁,而且患者体质虚弱,气血虚损,血虚生风,血虚气滞,经络阻困而发病。由此推测改善了神经的微循环,达到镇痛作用。从我们掌握的几十年临床总结的35450个病例统计来看:三叉神经痛的发病率为千分之一点四七。患者多为40岁以上中年女性尤多。80%的人手脚冰冷,怕冷较多。发病的原因和自身的免疫力、生活的环境习惯和职业有密切关系。我们在临床上惊讶地发现:“凡是女性皮肤细腻,密度较薄、生活在靠近江海湖泊或生活在“水”边的人发病率较高!甚至是同一条河流边的人有多人发病。如长江边的镇江、靖江、张家港等地。年龄最小的8岁,最大的85岁,30---55岁以上占72.3%。病程最短的一个月,最长34年,平均6.5年,有的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血脂、心率失常、老慢支、糖尿病、肿瘤等。平均岁数为59.3岁,而且患者体质弱,因气血虚损,血虚生风,血虚气滞,经络阻困而发病。应用上海滩李医生独家中药达到养血、祛风、行气、活血、通络之效。 ” 用这种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安全、简单,并且非常有效。一般在服用15天起就有效果,在20天起就可以开始半粒半粒减服对肝肾有很大副作用的卡马西平等镇痛西药。服用卡马西平产生副作用大以及免疫力低下的的患者。在90天的治疗周期中48%的患者显效:指病情痊愈,疼痛完全消失,或明显缓解。44%的人有效:指疼痛程度减轻,发作次数大大减少,疼痛持续时间缩短,疼痛范围缩小。8%的人无效:这类病人持续用药6个月,疼痛无缓解。病情痊愈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疼痛范围缩小,发作次数减少,持续时间缩短,疼痛程度减轻,使原来无法忍受的疼痛,减缓为可以忍受,逐渐恢复能够刷牙、洗脸、讲话、正常吃饭,更重要的是可以停用或减少卡马西平。 中药经典医理秉承中华悠久的医学理论《素问》述:“肝主身之筋膜,肝血充盈,筋脉得以濡养,否则致虚风内动,致筋脉拘急。”本病多发于年龄大,平均岁数为59.3岁,而且患者体质虚弱,气血虚损,血虚生风,血虚气滞,经络阻困而发病。由此推测改善了神经的微循环,达到镇痛作用。 (三) 针灸治疗 1.普通针刺疗法 针灸治疗在临床上应用方便,安全快捷,副作用小。主穴:风池、翳风、下关、手三里、合谷。配穴:第1支疼痛者加太阳,阳白,捞竹,头维。第2、3支疼痛者加太阳、四白、下关、听会、地仓、承浆、迎香。行重刺激法,并留针。 2.针刺三叉神经周围支 针刺眶上孔,眶下孔、后上齿槽孔及颏孔,直接针刺三叉神经周围支,待出现同侧分支的分布区疼痛及麻胀反应,而获迅速的镇痛效果。所持针刺手法,系提插捻转强刺激,不论阴阳补泻,对初针患者采用卧位,手法宜轻,以免引起晕针,或产生惧怕情绪。 3.利用蜜蜂针刺疗法:蜜蜂蜇针中含有的蜂针液,对神经系统有明显作用。结合针灸原理取穴治疗,往往会收到良好效果。
希望采纳
6. 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有哪些呢
中药内服的 开处方 还有中成药
还有中药外治疗法 效果比较快
7. 中医如何有效治疗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属于中医面痛的范畴,临床可分为多种证型,治疗时根据辨证使用不同的方法。 1、活血化瘀法 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本法适用于瘀血阻络所致的三叉神经痛。多用血府逐瘀汤加减,由川芎、当归、升麻、生地、地龙、甘草、赤芍、柴胡、红花、桔梗、全蝎、蜈蚣等药物组成。 2、补气活血法 本法适用于气血不足,络脉空虚所致的三叉神经痛。治宜补气活血佐以通络之法,多用大剂量八珍汤加阿胶、红花、桃仁、鸡血藤、全蝎、天麻治疗。 3、滋阴平肝法 4、清肝利胆法 本法适用于肝胆火盛,热邪随胆经上攻所致的三叉神经痛。处方:生地、黄芩、大黄、僵蚕、龙胆草、泽泻、炒栀子、蜈蚣、当归、甘草、全蝎。 5、清胃泻火法 素食辛辣厚味,或胃热素盛,致经脉郁滞不通而发生面部疼痛,治宜清胃泻火,通络止痛。处方:煅石决明、石膏、大黄、白芷、川芎、升麻、全蝎、桔梗、蜈蚣随证加减治疗。 6、痰瘀同治法 本法适用于瘀血挟痰浊所致的三叉神经痛。处方:桃仁、生地、天麻、半夏、红花、全蝎、蜈蚣、僵蚕、木香、山甲珠、甘草。三叉神经痛的治疗
8. 中医如何治疗三叉神经痛
中药还能治三叉神经抄痛能有效果嘛,至于中药能不能有效果是一说,关键中药起效慢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民航总医院于炎冰教授认为:三叉神经痛是由于动脉血管压迫三叉神经,引起的三叉神经脱髓鞘病变。脱髓鞘病变后相当于电线脱皮一样。导致三叉神经异常放电从而引发疼痛,而显微血管减压术是针对三叉神经痛的病因进行治疗的方法,能够保留三叉神经的解剖完整是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安全 有效的方法。
9. 中药是怎么治疗三叉神经痛
中医对于本病主张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的类型,给与针对性的治疗。临床上三叉神经痛以肝胆风热、阳明热盛、瘀血阻络三型多见。
1、肝胆风热
偏侧头面剧痛,阵发性发作,烧灼样痛,偏头抽引,痛及目系,或痛引项背,便干尿黄,急躁易怒。大多在迎香穴等处有压痛点,舌质红,苔黄,脉弦。
2、阳明热盛
眉棱骨及前额呈阵发性、刀割样、针刺样、烧灼样痛,伴胃脘胀满,口干欲饮,便干尿赤。舌质红,苔黄厚而干,脉实有力。
3、瘀血阻络
除具有三叉神经痛的表现外,多数以病程缠绵,迁延日久为特点,有的病程长达十几年。患者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有瘀斑或瘀点,脉弦或涩。
针对不同的辨证推荐几款中药方剂:
寒湿闭阻:蠲痹镇痛汤——散寒除湿,通痹止痛
制川乌10克,制草乌10克,细辛6克,牛膝15克,苍术12克,防己12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川芎15克,桂枝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风寒湿邪凝滞,经络瘀阻:皂独附姜汤——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皂刺30克,独活9克,附子9克,肉桂6克,姜黄15克,苍术15克,薏仁30克,防己9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舒筋活络饮——舒筋活络,行血止痛
独活15克,灵仙12克,千年健10克,杜仲12克,牛膝15克,续断12克,木瓜10克,鸡血藤30克,红花9克,当归12克,川芎9克,地龙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寒湿阻络:驱痹汤——通阳开痹,驱湿逐寒
细辛6-12克,制草乌6-12克,制川乌6-12克,麻黄15克,牛膝20克,木瓜20克,乳香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细辛、制川草乌的药量即先从小量开始,逐渐增量。
风寒侵袭,脉络阻滞:蛇蝎汤——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乌梢蛇10克,炒地龙10克,僵蚕10克,桂枝10克,川芎10克,甘草10克,全蝎6克,制川乌6克,制草乌6克,蜈蚣4克。川、草乌先煎半小时以减少毒性,后入他药,取药液300毫升,每日1剂。
寒热瘀阻:坐骨神经Ⅰ号方加味——散寒祛湿,舒筋活络
川牛膝60-120克,黄柏9-12克,生苡仁30-40克,川芎10-12克,木瓜12-18克,细辛4-6克,苍术10-15克,独活10-15克,土鳖虫10-15克,桑寄生30克,淫羊藿30克,鸡血藤30克,伸筋草30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气血两虚,寒湿痹阻:坐骨丸——益气活血,舒筋止痛
党参60克,当归60克,木瓜60克,延胡索60克,甘草60克,续断90克,全蝎30克,落得打30克,甘松30克,蜈蚣20条,蜂房2只。研末炼蜜为丸,每服6克,日服3次。
寒湿之邪侵袭,气血流行不畅:痛痹汤——温经通络,祛风散寒
乌蛇20克,延胡索10克,申姜10克,鸡血藤25克,牛膝15克,丹参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乳香7.5克,没药7.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风寒湿痹,阻滞经络:新方桂枝汤——除湿散寒,温通经脉
桂枝30-60克,白芍15-30克,生姜3-5片,甘草5-6克,大枣5-10枚,北黄芪15-30克,当归10-15克,川牛膝10-15克,独活10-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风寒湿邪,阻闭经络:当归回逆汤——散寒利湿,驱风通络
全当归15克,嫩桂枝10克,酒杭芍10克,北细辛3克,小木通10克,川牛膝12克,香独活10克,宣木瓜10克,生甘草3克,干地龙10克,全蝎5克,川蜈蚣3条,防己10克,川断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寒凝气滞,瘀阻经脉:加减阳和汤——温阳散寒,化瘀通络
麻黄10克,熟地20克,油桂5克,白芥子15克,焦白术15克,鹿角霜50克,玄胡25克,桃仁15克,赤芍15克,茯苓15克,生甘草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