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尿急尿痛能不能用中医治疗
尿急尿痛属于中医淋证的范畴,淋证是指因饮食劳倦、湿热侵袭而致的以肾虚,膀胱湿热,气化失司为主要病机,以小便频急,滴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淋之名称,始见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称为“淋闷”,并有“甚则淋”,“其病淋”等的记载。《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称“淋秘”,该篇并指出淋秘为“热在下焦”。《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描述了淋证的症状:“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隋代《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对本病的病机作了详细的论述,并将本病的病位及发病机理作了高度明确的概括:“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巢氏这种以肾虚为本,以膀胱热为标的病机理论,已为后世所宗。金元时期《丹溪心法·淋》强调淋证主要由热邪所致:“淋有五,皆属乎热”。明代《景岳全书·淋浊》在认同“淋之初病,则无不由乎热剧”的同时,提出“久服寒凉”,“淋久不止”有“中气下陷和命门不固之证”,并提出治疗时“凡热者宜清,涩者宜利,下陷者宜升提,虚者宜补,阳气不固者温补命门”,对淋证病因病机的认识更为全面,治疗方法也较为完善。历代医家对淋证的分类进行了探索,《中藏经》首先将淋证分为冷、热、气、劳、膏、砂、虚、实八种,为淋证临床分类的雏形。《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把淋证分为石、劳、气、血、膏、寒、热七种,而以“诸淋”统之。《备急千金要方·淋闭》提出“五淋”之名,《外台秘要·淋并大小便难病》具体指出五淋的内容:“《集验》论五淋者,石淋、气淋、膏淋、劳淋、热淋也。”现代临床仍沿用五淋之名,但有以气淋、血淋、膏淋、石淋、劳淋为五淋者,亦有以热淋、石淋、血淋、膏淋、劳淋为五淋者。按临床实际,热淋、气淋均属常见,故本节拟分为热淋、气淋、血淋、膏淋、石淋、劳淋六淋进行论治。
❷ 中医 尿路感染 治法
治疗尿来路感染的专方及单验方有自哪些,各自疗效如何?
为了探索治疗尿路感染的新路子,有些学者针对本病病因病机的某个方面或病理的某个环节,自拟专方或加减古方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将文献资料选摘如下:①苦参通淋汤 (自拟方):苦参、柴胡、黄柏、公英、马齿苋、石韦。治疗泌尿系感染50例,其中急性40例,慢性10例,结果治愈48例,服药量少者3剂,最多达15剂,一般服6剂临床症状消失,尿检正常。②上方加用玉米须,治疗急性尿路感染120例,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③ 通淋利湿汤(自拟方):双花、连翘、石韦、萆
❸ 尿痛中医原因
举个例子,,热淋啦,是湿热下注!浊淋,气不化阳!石淋啦,结石!
不说具体症状没办法说病因呀
❹ 尿痛怎么治
尿痛女性在夏季中的多发性症状,而且可由多种疾病引起。要注意预防生殖疾病,避免尿痛的发生。
引起尿痛的生殖疾病有尿道炎、非特异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子宫肌瘤等。针对这些生殖疾病我们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治疗它,这样就可以避免诱发尿痛。如尿道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川心莲片、八正合剂等中成药服用;非特异性阴道炎:①纠正阴道酸碱度。②注意合理应用广谱抗生素及激素等。
治疗尿痛首先要控制急性感染,同时配合硝矾洗药外洗;根据尿道外口的局部情况决定治疗方案,如小阴唇融合者,行小阴唇分离术;若尿道外口有肉阜状突起,则将其切除;对融合型者,行尿道口阴道口间距延长术;对远端尿道狭窄者,定期行尿道扩张术。
尿路感染(简称尿感)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指输尿管、肾盂感染,也称为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即膀胱炎或尿道炎。上下尿路感染均可有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伴或不伴肉眼血尿,尿常规中白细胞明显增多,中段尿细菌培养可阳性。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肾盂肾炎除上述症状外可表现为寒战、发热、腰痛、肾区叩击痛,典型的出现白细胞管型。
尿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女性尿痛比男性多见。尿痛的原因很多,需要加以区别。女性尿痛最常见原因是尿路感染包括肾盂肾炎、膀胱炎和尿道炎,另外阴道炎、老年萎缩性阴道炎、外生殖器感染、间质性膀胱炎、化学刺激(水泡浴、避孕凝胶、冲洗、药物)、尿道肉阜或憩室、膀胱收缩和括约肌松弛以及膀胱肿瘤等都可造成尿痛。男性尿痛可以有前列腺炎、尿路感染、性病(淋病、沙眼衣原体感染)等。
既然尿痛有以上那么多原因,所以一出现尿痛就服用抗生素是不妥当的,应当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明原因。如果是尿路感染,也应该先作清洁中段尿培养,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有效抗生素正规抗炎治疗,以免滥用抗生素造成细菌耐药,或出现服药时症状缓解、一停药症状就复发的情况。
开发一种新的抗生素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投入使用,而一代耐药菌的产生只需1年左右的时间,由此可见抗生素的研制速度远远赶不上耐药菌的繁殖速度。由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引起的非淋病是一种性传播疾病,此病是80年代传入中国,已有20的年历史,病菌早已变异,变异的结果是抗药性更强了,这就是有些人染上非淋久治不愈的主要原因。任何一种抗生素如果使用不合理,大量的滥用,过不了几年就会失去它本身应有的作用,就会使有些病菌变得刀枪不入。就拿青霉素这个老牌抗生素来说,过去得了扁桃体炎,打点青霉素就好了,可现在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了,使青霉素变得无效了,怎么办?医生就用更高档更新的抗生素,结果还是不行,就这样一级一级的住上升,走进了恶性循环的怪圈。更可怕的是抗生素的毒副作用,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其中有40%死于抗生素滥用。由些可见,非淋、淋病患者不能长期大量反复使用抗生素,如果长期大量反复使用,不但治不好病,还会使病情加重。非淋、淋病患者对此一定要高度重视。中国的中医中草药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来解决耐药菌的问题。
❺ 尿痛怎么才可以根治啊
尿痛是指排尿时感到尿道、膀胱和会阴部疼痛。其疼痛程度有轻有重,常呈烧灼样,重者痛如刀割。尿痛常见于尿道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精囊炎、膀胱炎、尿路结石、膀胱结核、肾盂肾炎等。根据尿痛的特点,有助于明确疾病的诊断。
(1)排尿开始时尿痛明显,或合并排尿困难者,病变多在尿道,常见于急性尿道炎。
(2)排尿终末时疼痛,且合并尿急者,病变多在膀胱,常见于急性膀胱炎。
(3)排尿末疼痛明显,排尿后仍感疼痛,或觉“空痛”,或不排尿亦痛者,病变多在尿道或邻近器官,如膀胱三角区炎、前列腺炎等。
(4)排尿突然中断伴疼痛或尿潴留:见于膀胱、尿道结石或尿路异物。
(5)排尿不畅伴胀痛:老年男性多提示前列腺增生,亦可见于尿道结石。
(6)排尿刺痛或烧灼痛:多见于急性炎症刺激,如急性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肾盂肾炎。
治疗本病易清热利水,疏肝理气、行瘀以散结、升清以降浊。
1:治尿闭、小腹胀痛
处方:连须葱500克,米醋30克
用法:葱切碎炒热,加醋调和,装布袋内,热敷脐部及小腹四周,日1次。
疗效:熨烫2天既可见效。
2:治急性尿潴留
处方:大黄15克。桃仁12克,水蛭9克,虻虫6克
随症加减:外伤加归尾、生地、红花、三七、姜黄。前列腺炎加黄柏、知母、萆薢、石苇、党参、黄茋、丹皮。尿路结石加金海沙、金钱草、鸡内金、木通、车前子。
用法:水煎,日1剂,服2次。
疗效:服药3~5剂,治愈率96.6%
❻ 中医治疗尿道炎
中医治疗尿道炎?尿道炎是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之一,主要分为单纯细菌性尿内道炎和非容淋菌性尿道炎。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疼痛呈烧灼恙,排尿时加重,甚至发生尿道痉挛。
尿道炎患者可以用中药利尿消炎药丸治疗。一方面,中药取材大自然,配方里的草药合理配伍后可放心服用,无需担心药物的副作用另外一方面,其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尿排淋的功效可以有效的清除泌尿道、生殖道炎症,消除生殖器官的肿大、水肿。加之其抗增生、抗纤维化功效,可以有效的抑制残余病灶的增生,杜绝其复发,可以作为术后巩固的用药。
在发病期间,患者需要注意自己的饮食。而且也要注意生活事项,不能长时间的坐着。对于性生活方面也是有很多要求的,最好不要进行性生活,避免影响到病情。在治疗各种疾病时,可以选择药物治疗,但是很多的药物只是起到缓解的作用。
❼ 尿道感染的中药怎么治
尿道感染反复发作是常见情况,患者很是痛苦,:取生地、地丁、茯苓20克,车前子、泽泻版、石苇、权桑螵蛸各15克,鱼腥草30克,对于发热者去茯苓、桑螵蛸,可以加黄柏、茜草各15克,生地20克,对于肾阳虚者,加续断、黄芪各20克,对于肾阴虚者,加枸杞子、天冬各15克。每天一剂水煎服用,分早、晚两次服用,一个月为一疗程。 以上这些就是关于有哪些中药治疗尿道感染. (1)用车前草、蒲公关、金银花、野艾、白茅根等淡煎或浸泡,代茶常饮。 (2)丝瓜子9克,焙干研末,用黄酒送服,每日1次或分2次服。 (3)绿豆衣或绿豆,煮汁服 (4)银花60克,加白糖120克同煎,额频饮服。或金银藤120克,水煎服。 (5)小蓟草15克,马兰根15克,水煎服。
❽ 中医怎样治疗急性尿路感染
急性尿路感染和慢性尿路感染急性发作期,临床上,以尿频、尿急、尿痛、尿液混浊、腰痛或发热恶寒、偶见血尿为特征,因而多属中医淋证中的热淋和血淋范畴,其辨证论治如下。
(1)膀胱湿热
症状:小便频数,短涩刺痛,点滴而下,急迫灼热,尿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或发热恶寒,口苦呕恶,或腰痛拒按,或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泻火,利湿通淋。
方药:八正散加蒲公英、石韦。木通6g,瞿麦10g,车前草15g,_蓄10g,滑石3g,山栀10g,大黄6g(后下),灯心草10g,生甘草6g,石韦30g,蒲公英30g。
此型临床最为常见,约占所有尿路感染的2/3,多见于疾病的初期,病邪在腑,尚未及脏,治疗以清利膀胱湿热为主。因苦寒药败胃,渗湿药伤阴,故症状缓解后要及时调整方剂,特别是八正散中的木通,大量应用,有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报道。
(2)肝胆郁热
症状: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心烦欲呕,不思饮食,尿频而痛,尿色黄赤,少腹胀痛,舌红苔微黄或腻,脉弦数。
治法:清泻肝胆湿热。
方药:龙胆泻肝汤。龙胆草10g,柴胡12g,泽泻12g,车前子15g(布包),木通6g,生地12g,当归15g,山栀10g,黄芩10g,甘草6g。
在本型治疗中,方药多为苦寒败胃之品,不可多服、久服,中病即止。对脾胃虚寒者亦非所宜。
(3)三焦湿热
症状:寒战高热,午后热盛,身重疼痛,胸闷不饥,口干不欲饮,脘腹痞满,时感恶心欲吐,小便混浊,尿时涩痛,舌苔厚腻或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宣利三焦,清化湿热。
方药:三仁汤。杏仁10g,生薏苡仁30g,白蔻仁12g,厚朴10g,制半夏12g,白通草6g,飞滑石30g,竹叶9g。
在本型治疗中,用药多为苦寒淡渗燥湿之品,久服易败胃伤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