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医中药 > 中医便秘治疗

中医便秘治疗

发布时间:2021-02-06 02:16:27

中医治疗便秘,中医是怎样治疗便秘的

治疗便秘最好了解一下产生便秘的原因。如肠道有益菌不足病因者:食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后,肠道内有益菌群遭到破坏,消化不良,引起便秘。饮食中缺少粗纤维病因者:在外进餐、不规律进食、无暇顾及均衡营养的摄取,粗纤维食物摄入就常常不足,建议多吃些菜和粗粮。饮水不足者:忙起来顾不上喝水,肠道内干燥,肠内容物就不易排出,有些人即使补了水,便秘问题也没有得到改善。这是因为饮水方式不正确,一口口慢慢喝水,水几乎全都吸收入血,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另外建议多喝水,特别是早上起床后!如果便秘还不解决可以食用泊卡妮活肤组合!泊卡妮对排毒养颜、润肠通便、排宿便具有奇高的效果、可迅速改善人体肠胃功能及皮肤状况。长期服用还可维护人体健康,保持皮肤光滑,细腻有弹性。
对于便秘的话,日常的生活习惯注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1.
多吃含粗纤维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多饮水及饮料。多食富含B族维生素及润肠的食物,如粗粮、豆类、银耳、蜂蜜等,炒菜时适当增加烹调油。忌酒、浓茶、
椒、咖啡等食品。

2.
保持精神愉快,情志调畅。若情志失和,忧愁思虑过度,可致气机郁滞而传导失职造成便秘。平时宜多听柔和的音乐,避免观看感官刺激及情节紧张的影视。心胸应豁达,遇事勿怒。养成养花、养鸟、养鱼等习惯来陶冶情操。

3.选择适合的食疗,如绿豆粥、天花粉粥、三仁粥、黄芪粥等。

4.
选成熟、新鲜、个大的土豆,用冷开水洗净,然后用洁净的器具捣碎,用干净的纱布拧出汁,便可服用。用法是,每天早饭和午饭前各服半茶杯,可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5.
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使直肠对排便运动产生条件反射。每天早晨饮一杯淡盐水,能增加粪便,并刺激肠子蠕动而有利于排便。

② 中医治疗便秘

你以前是不是吃过泄药,便秘有好几种类型,我估计你的是虚症引起的便秘了,我建议你到北京中医医院或东直门医院去看。不要吃泻药,有一种药,小麦纤维素颗粒,不会出现依赖性,就是价格贵。

③ 中医应该如何治疗便秘

便秘是个极常见的病证,可是中医治疗便秘却寓有丰富的内容。
诸病之愈
贵在一通
中医认为,通泻大便并非单纯的对证疗法。有许多疾病往往在病理上直接或间接地与大便秘结有关,治疗时投以通泻药,名为通便,实质上是促使病邪(燥、火等)排出体外,真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例如,满嘴口舌溃疡,或牙龈肿痛蕴脓,累用清火消炎药亦难以收效,倘正确辨证,抓住口苦,口臭,便秘,苔黄腻,脉滑等特征,诊断为心胃火炎、胃肠积热上蒸。处方以黄连、黄芩、山栀、连翘、薄荷、竹叶、生甘草等清泄心胃之火,配大黄、芒硝泻胃肠积热由大便而泄,常获良效。又如高血压头剧痛,伴面红目赤、心烦失眠、情志暴躁易怒,大便秘结,苔黄腻,舌质红,脉弦有力。按辨证乃属肝火上亢,大肠蕴热。治以龙胆草、黄芩、山栀清肝泻火,大黄、芒硝、芦荟泻热通便。药后不仅头痛等证缓解,血压亦随之趋于正常。再如急性眼结膜炎,目虚肿痛,伴有头痛、便秘,亦可用泻肝降火,泻热通便法而获卓效。总之,凡头、目、口、舌诸火热证,泻热通便而导热下行,确有釜底抽薪之妙。
外感热病,病人体温达40℃左右,面赤气粗,口渴引饮,神志昏糊,甚至谵妄、惊厥,兼有燥便内结,腹部梗满;苔焦黄起芒刺,舌质红,脉滑数有力。据《伤寒论》理论,此属阳明腑实证。治疗用大黄、芒硝、枳实、厚朴,以急下肠中燥热结滞。泻下之后,高热显退,神志亦清。此法用于脑震荡神志昏迷、病毒性脑炎、中毒性休克等病,常能力挽狂澜,化险为夷。另有肺热咳嗽、气喘、咯痰黄黏,兼腹胀便秘,舌红苔黄,脉滑者,常根据肺移热于大肠的理论,予以石膏、黄芩、山栀、桑皮、地骨皮、葶苈子、竹沥、半夏等清肺化痰药,加入大黄、枳实、厚朴等行气通肠之品,可助其肺气肃降而咳喘得止,疗效倍增。类似病例,不胜枚举。
巧妙配伍
相得益彰
中医应用通泻药,既不轻易妄投,用之也十分讲究。拿通泻要药大黄来说,其炮制、剂量、配伍之异,效用截然不同。生用、剂量重,煎时后下,或沸水浸泡冲服,攻下之力峻猛;经过酒制,或少量用之,则性缓而润肠。单味大黄,有时用之也未必能泻,倘配芒硝,则有泻实润燥之功;得枳实、厚朴,则收行气泻实之效。即使大黄、厚朴、枳实三味相合,各自用量的偏重、方义、效用也不同。重用大黄,方曰“小承气汤”,主要攻下肠中实热气滞,腹部胀满之便秘;重用厚朴,名为“厚朴三物汤”,着重治实热内积,气闭腹痛;重用厚朴、大黄,唤做“厚朴大黄汤”,以咳喘、痰饮壅盛兼有腹胀,便秘为其主证。

④ 便秘有哪些中医治疗方法

(1)热秘: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红心烦,或有身热,口干口臭,腹胀或痛,舌红苔黄或版黄燥,脉滑数。治宜清热权润燥通便。

中成药:新清宁片。

(2)气秘:排便困难,大便干或不干,伴嗳气频作,胸胁痞满,腹中胀痛,舌苔白,脉弦。治宜顺气行滞。

中成药:开胸顺气丸。

(3)气虚:大便秘而不结,虽有便意,临厕努挣乏力,挣则汗出气短,伴见神疲气怯,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治宜益气润肠通便。

中成药:补中益气丸。

(4)血虚: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健忘,唇舌色淡,脉细涩。治宜养血、润燥、通便。

中成药:润肠丸。

(5)阴虚:大便干结如羊屎状,伴形体削瘦,口干思饮,或有心悸,颧红,失眠,眩晕,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润肠。

中成药:增液口服液。

⑤ 中医如何治疗便秘

嗯,今天刚看了“抄中华医药”,我袭就现学现卖了:有一个老奶奶90岁了,头发黑黑的,胃口也特别好。。。
她的治疗便秘的秘方:早上空腹喝一小碗温开水,里面加上一勺蜂蜜,一勺陈醋,然后再吃饭。。时间呢,最好是早上5点至7点,因为这个时间是卯时,中医讲这是大肠经旺盛的时间。。
电视上还说,有这么一句古话叫“便秘喝陈醋,胜过药无数”,所以我也准备让我妈试试。。。
嗯,现代医学药理研究呢,蜂蜜是可以促进肠蠕动的,而这个陈醋是可以促进胃的蠕动。。。
但是,一定要注意,有胃酸过多,胃溃疡的病人千万别用。。。
祝您健康快乐~

⑥ 中医辨证治疗便秘有哪些

(1)热秘

热秘即古称之阳结,肠胃积热是其主要病机,故治疗宜清热润肠,方常用麻子仁丸,其药物组成为:麻子仁20g,白芍15g,枳实10g,生大黄(后下)10g,厚朴10g,杏仁10g,白蜜12g。方中以大黄、麻仁泄热润肠通便为主药,辅以杏仁之降气润肠,白芍之养阴,枳实、厚朴之下气、破气以行气除满,再加白蜜加强润肠通下的作用。

若病情重则可改用汤剂。大便干结而坚硬者,可加入芒硝以软坚散结,泻热通便;如口干舌燥,津液耗伤者,可加入生地、玄参、石斛之类以养阴生津;如兼痔疮、便血,宜加入地榆、槐花以清肠止血;如兼郁怒伤肝,目赤易怒,脉弦数者,宜加入芦荟、朱砂(更衣丸)以清肝通便;如因痰热壅肺,以致大肠结热便秘者,宜加入黄芩、瓜蒌仁之类以清肺润肠泄热。

但须注意不可长期服用清下苦寒之剂,一般情况下当大便通后即应停药,长期服用清下之剂易伤津耗液,对于便秘伤阴者可佐加养阴之品。历代医家所用方药很多,如《类证治裁》治热秘用四顺清凉饮(生大黄10g,赤芍10g,归身10g,薄荷10g,炙甘草6g);火盛者用凉膈散(生大黄12g,芒硝8g,栀子10g,薄荷8g,黄芩10g,连翘10g,甘草6g);或小承气汤(生大黄12g,枳实10g,厚朴10g)。

(2)气秘

气秘的病机在于气机郁滞,故治宜顺气导滞,方常用六磨汤(《证治准绳》),其药物组成:槟榔18g,沉香6g,木香10g,大黄10g,枳实12g,乌药10g。方中槟榔、枳实破气下气,槟榔并能攻下;乌药、木香行气;沉香降气;合大黄共奏理气通下导滞之功。

如气郁化火,证见口苦咽干、苔黄、脉数者,加栀子、夏枯草之类清热泻火;七情郁结,忧郁寡欢者,可加柴胡、白芍、合欢皮之类疏肝解郁;如虫积阻滞气机者,重用槟榔,并加雷丸、使君子等;如跌仆损伤或术后肠粘连者,于理气之外宜加活血化瘀之品,如桃仁、红花之类;如痰饮阻滞气机者,宜加皂荚、甘遂之类逐饮通下。

气秘由于肺气不降者,当肃降肺气,因肺与大肠相表里,方用苏子降气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药物组成:苏子15g,半夏10g,陈皮10g,当归10g,前胡10g,厚朴8g,肉桂6g,甘草6g,生姜6g,大枣5 枚。如中风、瘫痪致气滞便秘者,可用搜风顺气丸(《类证治裁》),其药物组成:生大黄12g,麻仁15g,郁李仁12g,山萸肉10g,山药10g,车前子10g,牛膝10g,菟丝子10g,防风10g,独活10g,槟榔12g,枳壳10g。

(3)冷秘

冷秘即是阴结,其病机在于肾阳不足,阴寒内生,留于肠胃,阴气固结,阳气不运,使肠道传送无力而排便困难,故治宜温润通便,方用济川煎为主,其药物组成为:当归15g,肉苁蓉20g,牛膝10g,泽泻10g,升麻10g,枳壳10g。方中肉苁蓉温阳补肾,并能润肠以通便;当归辛甘而润,养血和血,又能润肠;牛膝强腰肾,善于下行;泽泻性降而润,配牛膝引药下行;枳壳宽肠下气;升麻轻宣升阳,与当归、肉苁蓉相配亦可通便润燥;升麻与泽泻、枳壳相合,能升清降浊。气虚者加黄芪。

老人虚冷便秘,尚可用半硫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药物组成为半夏、硫黄,其中硫黄性大热,能补命门火衰,推动阳气以疏利大肠,佐半夏之降浊,药简力专。如无成药,亦可于方中加硫黄1 ~ 2g 冲服。冷秘尚可用附桂八味丸,加肉苁蓉、当归、锁阳,或用四神丸、理中丸等加味治疗。

(4)虚秘

虚秘可分气虚便秘、血虚便秘、阴虚便秘三种。

①气虚便秘。病机在于肺脾气虚,运化失职,大肠传导无力。

治宜补气健脾,常用黄芪汤,其药物组成:黄芪30g,陈皮10g,麻仁15g,白蜜10g。本方以黄芪峻补肺脾之气,为君;以麻仁、白蜜润肠通便为臣;陈皮理气为佐。气虚下陷脱肛者,可加升麻、柴胡、桔梗、党参,协同黄芪以益气升陷。肺虚久咳短气者加生脉散及紫菀、白前。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气虚日久,服上方不效者,宜兼补肾,可用大补元煎加味。

②血虚便秘。病机在于血虚不能下润大肠,肠道干涩。故治宜养血润燥,方用润肠丸,药物组成如下:当归15g,生地15g,麻仁15g,桃仁10g,枳壳10g。本方重在补血润下,方中当归、生地补血养阴;麻仁、桃仁润肠通便;枳壳破气下行。若血虚有热,兼见口干、心烦,苔剥、脉细数,宜加生首乌、玉竹、知母以生津清热;若津液已复而大便仍干燥者,可用五仁丸以润滑肠道。

③阴虚便秘。病机主要在于阴虚不能下润大肠,肠道干涩。治宜滋阴补肾,常用六味地黄丸,药物组成:熟地20g,山萸肉10g,山药10g, 丹皮10g, 云苓8g, 泽泻8g, 并可加麻仁15g, 玄参15g,玉竹15g,蜂蜜10g,以滋阴润肠通便。此外《温病条辨》的益胃汤和增液汤等亦可选用。

临床上常见虚、实夹杂之便秘,如热秘兼气虚者宜黄龙汤加减,以芒硝、大黄攻下泄热,以党参、当归补益气血。

(5)湿滞便秘

湿滞大肠,气机不畅,便溏而滞,或有残便感,或伴里急后重,可表现为大便难,此便秘的主要病机是湿滞大肠,因此清利大肠之湿,调达气机是主要治则,治疗分湿热和寒湿两种。

湿热者,大便困难,努责不下,或里急后重,腹胀脘闷,便溏而滞,纳呆,舌质红苔腻或黄腻,肛门灼热或腹中热,可试用下方治疗:枳实、黄连、白头翁、厚朴、半夏、苍术、泽泻、葛根、防风等,水煎服。

寒湿者,大便溏滞不爽,腹胀或不适,舌质淡苔腻,纳呆,困疲无力,胸闷脘痞,或下肢浮肿,可服下方:厚朴、枳实、苍术、茯苓、砂仁、苏子、干姜、桔梗、大腹皮、半夏等。

⑦ 便秘有哪些中医药治疗方法

①热秘: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红心烦,或有身热,口干口臭,腹胀或痛,舌红苔版黄或黄燥,脉滑数。治宜清权热润燥通便。

中成药:新清宁片。

②气秘:排便困难,大便干或不干,伴嗳气频作,胸胁痞满,腹中胀痛,舌苔白,脉弦。治宜顺气行滞。

中成药:开胸顺气丸。

③气虚:大便秘而不结,虽有便意,临厕努挣乏力,挣则汗出气短,伴见神疲气怯,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治宜益气润肠通便。

中成药:补中益气丸。

④血虚: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健忘,唇舌色淡,脉细涩。治宜养血、润燥、通便。

中成药:润肠丸。

⑤阴虚:大便干结如羊屎状,伴形体削瘦,口干思饮,或有心悸,颧红,失眠,眩晕,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润肠。

阅读全文

与中医便秘治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万博动物医院在线电话 浏览:380
临淄爱佳宠物医院 浏览:582
苏泊尔养生壶怎么样打开 浏览:104
肝转移的治疗方法 浏览:845
养生壶如何做现磨咖啡 浏览:787
中医治疗失眠能根治吗 浏览:391
望京附近看妇科好的医院 浏览:773
治疗药物依赖的医院 浏览:100
闵行区中医院地址 浏览:543
治疗顽固性失眠的药物 浏览:489
石龙人民医院体检 浏览:507
盛京医院妇科哪个医生好 浏览:613
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科 浏览:724
老年痴呆严重送康复医院好吗 浏览:185
治疗糖尿病阳痿的中药方 浏览:565
汕头潮阳哪里有宠物医院 浏览:984
医院妇科治疗仪 浏览:758
兴义博爱医院妇科 浏览:749
湖北武汉儿童医院电话 浏览:190
最好的传染病医院 浏览: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