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治头痛的中药
川芎1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熟地10克,防风10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白芷10克,鸡血藤20克。水煎服,每日1剂。功效:活血,疏风,止痛。用治各种慢性头痛。
『贰』 中医治疗头痛的方法有哪些
1.风寒头痛
【症状】头痛时作,痛连项背,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常喜裹头,口不渴,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
【方药】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川芎12g,荆芥12g,白芷6g,羌活6g,防风6g,薄荷24g,细辛3g,葛根10g,甘草6g,清茶调下。若恶风明显者加麻黄、桂枝以宣散风寒。若头痛较剧者可加蜈蚣、全虫通络止痛。
2.风热头痛
【症状】头胀痛,甚则如裂,发热或恶风,面红目赤,口渴喜饮,大便不畅或便秘,尿黄,舌质红,苔黄,脉浮数。
【治法】祛风清热。
【方药】芎芷石膏汤(《医宗金鉴》)加减。川芎10g,白芷10g,石膏20g,菊花12g,藁本6g,羌活6g,黄芩10g,栀子10g,生甘草6g。若热甚伤津,症见舌红少津,可加石斛、知母、天花粉等生津止渴。若大便秘结,口鼻生疮,腑气不通者,可合用黄连上清丸以通腑泻热。
3.风湿头痛
【症状】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小便不利,大便溏薄,苔白腻,脉濡。
【治法】祛风除湿。
【方药】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加减。羌活10g,独活10g,川芎12g,蔓荆子10g,防风10g,藁本6g,茯苓12g,薏苡仁15g,炙甘草6g。若湿浊中阻,症见胸闷纳呆,脘痞便溏,可加苍术、厚朴、枳壳、陈皮等以燥湿和中。若兼恶心呕吐者,可加姜半夏、生姜降逆止呕。
『叁』 头痛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来疗头痛,其关键为如何运源用及辨证,中医治疗头痛需寻找病因辨证施治,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材而异、因药而异,即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症状、不同体质,采取不同辨证施治的方法,从而取得较好效果。若为外感头痛,治疗可使用解表的药物;若为内伤头痛,需寻找原因对症治疗。头痛为一种症状,也可为一种病症,由脏器失调、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等引起,故头痛不可单纯使用止痛药物,需分析辨证后正确治疗。
『肆』 中医怎样治头痛
头痛是现代人的一种常见病症,很多人靠止痛药来缓解头痛,但长期使用止痛药会给身体带来不利影响,为其他疾患埋下病根。中医认为"不通则痛",头痛是因为经络不通。在中医看来,头痛症状相同,但发病的原因不同,所以治疗时要找到根源,分清头痛的发病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如果是头的两边痛,表明胆经出了问题,治疗时就拍胆经。拍胆经的时间最好在子时,早睡的人可以提前一些。胆经在人体的侧面,拍的时候从臀部开始一直往下就可以了,每天拍够300下。
头部里面的中空痛,是肝经出现问题,头痛患者可以按摩肝经。肝经在凌晨1点到3点的时候在体内值班,我们当然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起来,因此可以在19点到21点的时候按摩心包经,因为心包经和肝经属于同经,所以按摩心包也能起到刺激肝经的作用。
后脑勺痛就是膀胱经的问题。膀胱经大部分在背后,自己一般够不到,所以这类头痛患者可以找家人帮助按摩后背,或者找一个类似擀面杖的东西放在背部,上下滚动以刺激相关腧穴,疏通经气。还可在头部循经进行按揉或者用手像梳头似的进行刺激,对头昏脑涨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前额痛就是胃经出了问题,治疗时要从胃经入手。而左边偏头痛和右边偏头痛也是不同的,因为左主肝,右主肺。如果左边偏头痛,就很有可能是肝血的问题,而右边头痛可能是肺气的问题。治疗时要分清症状,对症施治。
如果你分不清自己是哪里头痛,那么有一个治头痛的简便方法:泡手法。手指上的经络全部都通头部,手受热刺激后就会打通经络,通则不痛。具体方法如下:头痛发作时,把双手伸到热水里(水温以把手放进去能感觉到烫为宜),然后赶快抽回来,再放入水中,再抽回来,如此反复直到手指感到麻木,头痛马上就能缓解。
『伍』 头痛有什么中药可以治疗
川芎10克
白芷10克
防风10克
当归10克
蔓荆子10克
藁本10克
羌活10克
天麻10克
全虫5克
桂枝10克
石菖蒲10克
甘草7克
水煎服
一天一付
早晚各服一次
『陆』 头痛吃什么中药
这个要辩证,看是阳明头痛,少阳头痛,厥阴头痛等等。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肝肾亏虚,肝阳上亢,气血瘀阻等等原因
『柒』 中药哪些药可以治疗头疼
治疗头痛的中药抄有很袭多,简单列举几例;
太阳头痛:羌活,川芎。祛风止痛,入太阳经,故可治疗太阳头痛。
阳明头痛:葛根,白芷,入胃经,故可以治疗阳明头痛。
少阳头痛:柴胡,黄芩,川芎,清热止痛,入少阳经,故可治疗少阳头痛。
厥阴头痛:吴茱萸,藁本,散寒止痛,入巅顶,故可治疗厥阴头痛。
『捌』 常用于治疗头痛的中药是什么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散风解表,祛湿止痛,祛风止痉。
羌活。辛,甘,温,归膀胱,肝,肾经。散寒解表,祛风湿止痛。
细辛。辛,温,归肺,肝,肾经。散寒解表,祛风止痛,温肺化痰。
生姜。辛,微温,归肺,脾经。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
薄荷。辛,凉,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透疹止痒。
菊花。辛,甘,微苦,微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治疔疮肿痛。
独活。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祛风胜湿止痛,散寒解表。
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
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肝,胃经。清热泻火,清胃热,清肺热,生肌敛疮。
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黄芩。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清热解毒,凉血安胎。
天花粉。苦,微甘,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消肿排脓。
半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多用生姜炮制后使用,为姜半夏。
竹茹。甘,微寒,归肺,胃,胆经。清化热痰,清热止呕。
附子。辛,甘,大热,有毒,归脾,肾,心经。回阳救逆,温脾肾,祛寒止痛。本品有毒,宜先煎30~60分钟,以减其毒性。
肉桂。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补火助阳,祛寒止痛,温经活血。
陈皮。辛,苦,温,归脾,肺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枳实。苦,辛,微寒,归脾,胃,大肠经。破气消积,下气通便。
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桃仁。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破血逐瘀、润燥滑肠。
红花。辛,温,归心,肝经。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延胡索。辛,苦,温,归肝,脾,心经。活血行气止痛。
益母草。辛,微苦,微寒,归心包,肝,肾经。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利水消肿。
牛膝。苦,酸,平,归肝,肾经。活血祛瘀,强筋骨,利关节,引血下行,利尿通淋。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或归十二经。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熟地。甘,微温,归心,肝,肾经。补血滋阴,补精益髓。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
白芍。苦,酸,微寒,归肝经。柔肝止痛,补血调经,养肝明目,润肺止咳。
枸杞子。甘,平,归肝,肾,肺经。滋补肝肾,养肝明目,润肺止咳。
鹿角。咸,温,归肾,肝经。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杜仲。甘,温,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山药。甘,平,归脾,肺,肾经。补脾止泻,养肺益阴,益肾固精。
大枣。甘,微温,归肝,肺,肾经。补血止血,滋阴润燥。
石斛。甘,淡,微寒,归胃,肾经。养胃生津,滋阴除热。
龟板。咸,甘,平,归肝,肾,心经。补肾健骨,固经止痛。
全蝎。辛,平,有毒,归肝经。熄风镇静,通络止痛,解毒散结。
全蝎辛散有毒,用量不宜过大。血虚生风者慎用。
天麻。甘,平,归肝经。熄风镇痉,祛风止痛。
钩藤。甘,微寒,归肝,心包经。熄风解痉,清肺平肝。
蜈蚣。辛,温,归肝经。熄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本品有毒,有镇静、抗惊厥的作用,并可用于治疗癌肿。
地龙。咸,寒,归肝,脾,肺经。清热止痉,清肺平喘,祛风通络。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安胎。
『玖』 什么中药是治头痛
头痛有很多种,白天痛夜里不痛的,有夜里痛白天不痛的,有两侧痛,有前版额痛,有权脑后痛,有脑中痛,
也有外感新的头痛(带有怕冷或怕热的)有陈年的反复头痛,等等,这些用中药治就会用不一样的中药,
你个人具体情况详细说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