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什么治疗癫痫的民间偏方~~
癫痫病的治疗与病理:
癫者,疯狂的意思,抱括多种疾病。而痫症只单一的,发作时会出现一种动物的声音,如:猪、马、牛、羊。痫症,脉虚弦为警、风痫。痫症者,发则仆地闷乱无知,嚼舌吐白沫,背反张,目上视,手足搐搦或作六畜之声者是也。盖痫疾之原得之警,或在母腹之时,或在出生之后,必因警恐而致疾,盖恐则气下,警则气乱,恐气归心伴於肾,则肝脾独虚,肝虚则生风,脾则虚生痰,蓄极而通,其发也暴,故令风痰上涌而痫作矣。内经曰:然所以令人仆地者,厥气伴於上,上实下虚,清浊倒置,故令人仆地闷乱无知者。浊邓土干心主,而神明壅闭也,舌者心之苗,而脾之经络,连於舌本,阳明之经络,入上下齿缝中,故风邪实於心胸,则舌自挺,风邪实於阳,则口自噤,一挺一噤,考试令嚼舌吐沫者,风热盛於内也,此风来潮涌之象,背后张目上视者,风在太阳经也,足太阳之经,起於睛明,挟脊而下,风邪干之,则实而劲急,故目上视而背后张也。手足搐搦者属肝木,肝木主筋,风热盛於肝,则一身之筋牵攀,故令手足搐搦也,搐者四肢屈曲之名,搦者十指开握之羲也,或作六畜之声者,风痰鼓其气窍,而声自变也,臂之弄笛焉,六孔闭塞不同,而宫商别异是也。患者痫之为病,角弓后张,手足搐搦,口吐白沫,俗云猪圈疯也,亦因金衰木旺,生风外出,警邪入内以致之,盖痫病一月数发者,易治,周年一发者难治。虚实之致,虚者先补可也。方用:
党参、 山药、 半夏、 白术、 茯神、 薏仁、 肉桂、 附子,水浸煎服。
又方:党参、 茯神、 白术、 半夏、 南星、 附子、 柴胡、 菖蒲,水浸煎服。
癫狂:内经曰: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脚不能行,发为睁仆,是盖阳气逆乱,故令人卒然暴仆而不知人,气呼则生,此痫之类也。又曰: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热,妄见妄言。又曰:甚则充衣而走,登高而歌,蹬垣上屋,骂闯不避视疏,是盖得之於阳气太盛,胃与大肠实热,燥火郁结於中而为之耳。此则疯狂之候也。癫狂症有以下几种,如:癫狂:此症多生於脾胃之虚寒,饮良说胃不变精而变痰,痰迷心窍,遂成癫狂症,苟徒治痰而不补气也。发狂见鬼:此症气虚而中痰也,宜固其正气而佐以化痰之品治之也。发狂不见鬼:此是内热之症也。狂症:此症有因寒得之者,一时之狂也,可用白虎渴以泻火治之,必得见效。更有终年狂而不愈者,或拿刀杀人,或骂亲戚,不认儿女,见水大喜,见食则恶,此乃心气之虚,而热邪乘之,痰气侵之也。寒狂:凡发狂骂人,未渴索饮,与水不饮者,寒证之狂也,此必气郁结不舒,怒气未浅,其人必性情过於柔弱,不能自振者耳,治疗时宜补其气消痰是也。
② 六经辨证的方法是什么
六经辨证是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创立的外感热性病的辨证施治体系,在中医发展史上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关于六经的实质,历代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但总体认为与人体的经络有关联。经络脏腑是人体不可分割的整体,故某一经的病变,很可能影响到另一经,所以六经病有相互传变的证候。一般说来,六经传变,阳病大多从太阳开始,然后传入阳明、少阳,如正气不足,亦可传及三阴;阴证大多从太阴开始,然后传入少阴、厥阴,但亦有邪气直中三阴的。总之,病邪传变,大多自表而里,由实而虚;然在正复邪衰的情况下,亦可由里达表,由虚转实。前者是病邪进展的传变,后者是病情向愈的转归,所以有这样的演变,是与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有密切关系的,凡病邪的轻重、体质的强弱,以及治疗的恰当与否,都是决定疾病传变的主要因素。如病人体质衰弱,或医治不当,虽阳证亦可转入三阴;反之,如病护理较好,医治适宜,虽阴证亦可转出三阳。所以,疾病的传变虽然没有固定的形式,但是也总不离乎六经的证候范围,因而只要分清六经脉证的界限,也就能识别六经病证的传变证候。
一、太阳病证
太阳为人身的藩篱,主肌表,外邪侵袭,大多从太阳而入,正气奋起抗邪,于是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太阳病。
太阳病的主脉主证: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这是太阳病的基本脉证。凡具有如此脉证,在外感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但见此脉此证,即可辨为太阳病。
太阳病的病机是因外邪侵袭于肌表,正气抗邪于外,故脉亦应之为浮。足太阳经脉从头走足,行于身体的背部;太阳经脉受邪,失其柔和,故头项强痛。恶寒,亦包括恶风在内,是外邪侵袭,卫阳被郁的缘故。
太阳病又有经证和腑证的区别。
(一)太阳病经证由于病人感受病邪的不同和体质的差异,同是太阳病经证,又有中风与伤寒的区别。
1.太阳中风证
临床表现:发热,恶风,头痛,脉浮缓,自汗出,有时可见鼻鸣干呕。
太阳中风为外伤风邪之意,与卒然昏倒的中风不同。太阳中风的主要病机,是由于营卫失调所致。
证候分析:太阳主表,统摄营卫。卫为阳,功主卫外;营为阴,有营养的作用。阳在外为阴之使,阴在内为阳之守。今风邪外袭,卫受病则卫阳浮盛于外而发热,所谓“阳浮者热自发”。正由于卫阳浮盛于外,失其固外开阖的作用,因而营阴不能内守而汗自出,汗出则营弱,所谓“阴弱者汗自出”。由于汗出肌腠疏松,营阴不足,故脉浮缓。汗出肌疏,故恶风。鼻鸣干呕,则是风邪壅滞而影响及于肺胃使然。由于此证汗出肌腠疏松,所以又有表虚证之称,这是对太阳伤寒证的表实而言的,并不是绝对的虚证。
2.太阳伤寒证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头项强痛,体痛,无汗而喘,脉浮紧。
此为寒邪袭表,卫阳被束,营阴郁滞所致的证候。
证候分析:邪壅于表,故恶寒,卫气与邪抗争,故发热。起初有未发热者,乃是寒邪初袭,卫阳被遏,暂时还未与邪相争的现象。卫阳被遏,势必与邪相争,即会出现发热。因此,伤寒临床所见,多为恶寒发热同时并见。卫阳既遏,营阴亦受邪滞,筋骨失于濡煦,故身体骨节痛。腠理闭塞,所以无汗。正气欲向于外而寒邪束于表,所以脉见浮紧。肺主呼吸而外主皮毛,邪束于外,肌腠失宣,必然影响及肺,由是肺气不利,则呼吸喘促。因其无汗,故又称为表实证。
(二)太阳病腑证
1.蓄水证
临床表现:太阳病发汗以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小便不利,微热,消渴,或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脉浮。
证候分析:足太阳经脉连属膀胱腑,太阳病过汗后,水蓄膀胱,主要表现为小便不利。胃中干、口渴都是过汗所致。
2.蓄血证
临床表现: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少腹急结者。
证候分析:太阳病未解,血蓄膀胱,故少腹急结;上扰心神,故其人如狂。
二、阳明病证
阳明病是因太阳病未愈,病邪逐渐亢盛入里所致。见于外感病过程中,阳气亢旺,邪从热化最盛的极期阶段。按其性质来说,属于里实热证。
阳明病也有经证和腑证之分。
(一)阳明病经证
临床表现:身大热,大汗出,大渴引饮,面赤心烦,舌苔燥黄,脉洪大。
此为邪热弥漫全身,充斥阳明之经,而肠道尚无燥屎内结的证候。
证候分析:邪入阳明,燥热亢盛,充斥阳明经脉,故周身大热。阳明之脉荣于面,热势上腾,故面赤。热迫津液外泄,故大汗出。汗出而津不能继,故大渴引饮。阳明热盛,蒸灼于心神,故心烦。热甚津伤,所以舌苔燥黄。热甚阳亢,阳明为气血俱多之经,热迫其经,故脉来洪大。
(二)阳明病腑证
临床表现:日晡潮热,手足濈然汗出,脐腹部胀满疼痛,大便秘结,或腹中转矢气,甚者谵语、狂乱、不得眠,舌苔多厚黄干燥,边尖起芒刺,甚至焦黑燥裂,脉沉迟而实,或滑数等。
此为邪热传里与肠中糟粕相搏而成燥屎内结的证候。
证候分析:本证较经证为重,足阳明经内连大肠,阳明经热盛不解,热入阳明腑则出现本证。阳明经证,大热汗多,或误用发汗使津液外泄,于是肠中干燥,里热更甚,而致燥屎阻结,则成腑证。阳明的经气旺于日晡时,而四肢禀气于阳明,大肠腑中实热,弥漫于经,故日晡潮热,手足濈然汗出。热与糟粕充斥肠道,结而不通,则脐腹部胀满疼痛,大便秘结。燥屎内结,结而不通,气从下出,则腹中矢气频转。邪热炽盛上蒸而熏灼心宫,则出现谵语、狂乱、不得眠等症。热内结而津液被劫,故苔黄干燥、起芒刺或焦黑燥裂。燥热内结于肠,肠道壅滞而邪热又迫急,故脉沉迟而实,或滑数。
三、少阳病证
临床表现: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苔白或薄黄,脉弦等。
少阳病从其病位上来看,是已离太阳之表,而未入阳明之里,正是在表里之间,因而在其病变的机转上,既不属于表证,也不属于里证,而是属于半表半里的热证。
证候分析:少阳位居半表半里,《伤寒论》以口苦、咽干、目眩为本病辨证总纲。因为少阳受病,邪热熏蒸,胆热上腾则口苦,津为热灼则咽干,目为肝胆之外候,少阳风火上腾,所以目为之眩。此外,邪入少阳半表半里之间,正邪相争,正不胜邪,则恶寒,正胜于邪,则发热,因此寒热往来,亦为少阳病的特点之一。少阳之脉布于胁肋,热郁少阳,故胸胁苦满。胆热木郁,干犯胃腑,胃为热扰,则嘿嘿而不欲饮食。少阳木郁,木火上逆,则心中烦扰。胆气横逆,胃土必自受侮,胃为邪袭,失其将下之常,而反气逆向上,所以时时欲呕,肝胆受病气机郁滞,是以脉弦。
四、太阴病证
临床表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口不渴,时腹自痛。或舌苔白腻,脉象沉缓而弱。
太阴病的性质属于里虚寒湿。脾属太阴,与阳明胃相表里,胃阳旺盛则邪从燥热而化,脾阳不足则邪从寒湿而化,故阳明病属于里实热,太阴病属于里虚寒。由于脾与胃同居中州,相为表里,所以两经见证可以相互转化,如阳明病而中气虚,即可转为太阴;太阴病而中阳渐复,亦可转为阳明。临床所见,凡三阳病而中气虚者,每易转为脾胃虚寒的证候,称为“传经”;如里阳素虚而始病即见虚寒证候者,称为“直中”;无论传经或直中,凡见上述证候的可断为太阴病证。
证候分析:脾土虚寒,气机不利,则腹部满闷;寒邪阻滞,则腹痛阵发。太阴病的腹满、痛与阳明病的腹满因于燥屎内结者,迥然不同。燥屎内结者,其满痛必甚,而且痛必拒按;太阴病腹满、痛为虚,所以腹满时减,而且喜温手揉按。由于中焦虚寒,故食不下或自利,以其邪从寒湿而化,且下焦气化未伤,津液犹能上承,所以太阴病口多不渴,但在吐利严重的情况下,也可能有口干渴的感觉,不过渴不喜饮,或渴喜热饮而饮亦不多。寒湿之邪,弥漫太阴,故舌苔白腻,脉象沉缓而弱。
五、少阴病证少阴病属于全身性虚寒证。少阴经属于心肾,为水火之脏,是人身的根本,心肾机能衰减,抗病力量薄弱,则为少阴病变。少阴病既可从阴化寒,又可从阳化热,因而在临床上有寒化、热化的两种不同证候。
(一)少阴病寒化证
临床表现: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或脉微欲绝,反不恶寒,甚至面赤。
少阴病寒化证是少阴病过程中比较多见的一种证候,多为阳气不足,病邪内入,从阴化寒,故呈现出全身性的虚寒征象,这与太阴病的肠胃虚寒证是判然有别的。
证候分析:少阴阳气衰微,阴寒独盛,故无热恶寒,所谓“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亦即“阳虚则外寒”之义。阳气衰微不能鼓动血液运行,是以脉微细;“阳气者,精则养神”,今阳气衰微,神气失养,故呈现“但欲寐”即神情衰倦的迷糊状态。此外,更由阳衰寒盛,外不能温煦四肢,四肢失其所本,则四肢厥冷;内不能温运于脾胃,阴霾充斥,故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在这里应当明确,下利清谷,即指下利而完谷不化,此种下利,必兼口渴,与太阴病的自利不渴者不同。因少阴病下焦阳气衰微,不能化气升津,同时下利较甚,津液亦随之外泄,所以少阴下利,每多口渴;若太阴下利,下焦阳气未受影响,且下利不如少阴之甚,所以太阴病的下利,口多不渴,这是两者的区别。若阴寒极盛于下,将残阳格拒于上,则表现为阳浮于上的面赤“戴阳”假象。
(二)少阴病热化证
临床表现:心烦不得卧,口燥咽干,舌尖红赤,脉象细数。
此为阴虚阳亢,从阳化热的证候。
证候分析:少阴病热化证是阴虚阳亢,与少阴病寒化证的阳微阴盛,正好相反。邪入少阴,少阴为水火之脏,既可从阴化寒,也可从阳化热,化热则阴液受灼,不能上承,故口燥咽干;水亏则不能上济心头,而心火独亢,阳亢不入于阴,阴虚不受阳纳,则心烦不寐。更因心火上炎而阴液耗伤,故又出现口燥咽干,舌尖红赤及脉细数等一系列的阴虚阳亢病象。
六、厥阴病证
临床表现: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厥阴病在病程中为病变的较后阶段,这个阶段正气和病邪相争于内,病变的表现极为错综复杂。足厥阴经属肝络胆而挟胃,故其病变虽极复杂,但是归结起来,其病则多显示出肝胆和胃的证候,临床特点为阴阳对峙,寒热交错。由于其病理变化、正邪消长的不同,故有上热下寒和厥热胜复的不同机转。
证候分析:厥阴病的主症,表现为上热下寒。因厥阴为阴之尽,其特点是阴阳各趋其极,阳并于上则上热,阴并于下则下寒。其主症中的前三症,是上焦津伤热扰的上热表现;后者是下部肠道虚寒,蛔虫因栖息环境改变且无食物而窜动,故呈现出食则吐蛔的症状。
七、六经病的合病、并病、传经与直中
(一)合病
两经病或三经病同时发生的为合病,例如太阳病伤寒证或中风证和阳明病同时出现,为“太阳阳明合病”;三阳经同病的为“三阳合病”等。
(二)并病凡一经之病,治不彻底,或一经之证未罢,又见他经证候的,称为并病,这与两经同时发病者不同。例如太阳病,发汗不彻因而转属阳明,为太阳阳明并病;少阳病进一步发展而又涉及阳明,或少阳证未罢而已见阳明证的,为少阳阳明并病;以及症见头项强痛,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鞭等的太阳少阳并病。其实这是疾病传变中的一种形式。
(三)传经
病邪从外侵入,逐渐向里传播,由这一经的证候转变为另一经的证候,称为“传经”。传经与否,关键决定于受邪的轻重、病体的强弱和治疗的当否三个方面。如邪气盛,正气衰,则发生转变;正气盛,邪气退,则病转愈。身体较强者,病的转变多在三阳经;身体弱者,容易传入三阴。此外,误汗、误下,也能传入阳明,更可以不经少阳、阳明而径传三阴,但三阴病也不一定从阳经传来,有时外邪可以直中三阴。传经的一般规律有:
1.循经传
就是按六经次序相传。如太阳病不愈,传入阳明,阳明病不愈,传入少阳;三阳病不愈,传入三阴,首传太阴,次传少阴,终传厥阴。一说有按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厥阴—少阴相传者。
2.越经传
是不按上述循经次序,隔一经或隔两经相传。如太阳病不愈,不传少阳而传阳明,或不传少阳、阳明而直传太阴。越经传的原因,多由病邪旺盛,正气不足所致。
3.表里传
即是相为表里的经相传。例如太阳传入少阴,阳明传入太阴,少阳传入厥阴。表里相传,是邪盛正虚,由实转虚,病情加剧的证候,与越经传同义。
(四)直中
凡病邪初起不从阳经传入,而径中阴经,表现出三阴经证候的为直中。
上述都属由外传内,由阳转阴。此外,还有一种里邪出表,由阴转阳的阴病转阳证。所谓阴病转阳,就是本为三阴病而转变为三阳证,为正气渐复,病有向愈的征象。
③ 运动神经元的中药治疗方法怎么样
中医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运动神经元病起病大多隐袭, 呈进展性。临床表现以肌萎缩、肌无力、肌跳及延髓麻痹症状 为主, 实验室缺乏客观检查, 肌电图有助于诊断。应注意与中风后遗症、痹证等鉴别。中风后遗 症多有高血压或高血脂病史, 发病前多有明确的急性中风(脑出血、脑梗死或脑血栓形成等) 病 程, 肌肉萎缩多为废用性。痹证多因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临床症状可见肌肉萎缩等证, 但 多伴有关节肿大畸形, 且有感觉疼痛、麻痹不仁等。张从正在《儒门事亲》对风、痹、痿、厥四证的 鉴别论述极为精辟, 指出“夫四末之疾, 动而或痉者, 为风; 不仁或痛者, 为痹; 弱而不用者, 为痿; 逆而寒热者, 为厥, 此其状未尝同也, 故其本原, 又复大异。”
(一) 辨舌脉 脾气虚弱以舌质淡、舌体胖、舌苔薄白或白腻, 脉沉缓为主; 脾肾阳虚以舌质淡嫩、舌体胖、 舌苔白滑或白腻, 脉象沉迟无力为主; 肝肾阴虚则见舌质红、舌体瘦小、少苔或无苔, 脉象弦细 为主。
(二) 辨病情轻重 轻者仅以一侧肢体萎缩无力为主, 肌跳少或无, 全身症状不明显, 一般没有延髓麻痹症状。 重者多全身症状重, 消耗明显, 甚至呈恶病质样表现, 呼吸气短, 肌跳明显, 延髓麻痹症状突出。
(三) 辨常证与变证 常症肌肉萎缩无力, 病情发展平缓, 肌跳增加不明显, 无生命危象。变证多见于呼吸衰竭, 常因进食呛咳窒息, 感染后痰涎增多阻塞气道, 引起呼吸功能衰竭, 呼吸气短, 喘息不能平卧, 口 唇紫绀, 大汗淋漓, 神情紧张等, 严重者可迅速转变, 出现脱证或闭证而死亡。
二、治疗原则
在运动神经元病的辨证中, 仍主要以本虚立论, 肝脾(胃) 肾诸脏亏损、气血不足为其主要表 现。但疾病的根本仍在于奇经亏损, 八脉失养, 络气虚滞, 非单纯一脏一腑所能涵括。内经时代 即提出了“治痿独取阳明”这一痿证的治疗原则, 后世用于指导本病的中药及针灸治疗, 取得一 定的疗效。《痿论》篇末明确提出了所有痿证总的治疗原则:“各补其荥而通其俞, 调其虚实, 和 其顺逆, 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 则病已矣”。这一原则不仅适用于针灸治疗取穴, 对于辨证 用药、饮食调理, 均有指导意义。但针对运动神经元病这一特殊痿证, 以上治则指导临床治疗并 完全符合本病发病及辨证特点。根据从奇经络病论治运动神经元病的新理论, 治疗本病当以 “从奇经论治, 结合五脏分证, 三焦分治”为原则, 扶元起痿、养荣生肌、通畅络脉为治疗大法, 应 贯穿治疗始终。运动神经元病多迁延日久, 治疗用药时应宗叶天士 “奇经为病, 通因一法, 为古 圣贤之定例。”
“大凡络虚, 通补最宜”。补益奇经的药物, 当重补元阳和元气, 用温和之品, 可重 用血肉有情之物。络气虚滞的药物治疗“当以通补入络”, 使补中有通。治疗奇经络病必须言补 则寓之以通, 拟通则假之以补, 方合阴阳开阖之理, 正如李时珍所云 “用补药必兼泻邪, 邪去则补 药得力, 一辟一阖, 此乃玄妙”。
三、辨证治疗
运动神经元病属中医痿证范畴, 临床上以虚证多见, 奇经亏损, 八脉失养, 络气虚滞贯穿疾 病始终。临床应结合这一病机特点, 灵活辨证施治。根据本病临床表现及病机特点, 主要有以 下分型。
(一) 奇经亏损, 脾肾两虚
证候: 肢体痿软无力, 肌肉萎缩, 举头无力或颈垂, 畏寒肢冷, 精神疲惫, 饮食不香, 涎唾淋 漓, 腰膝酸软, 小便清长, 阳痿早泄或月经失调, 舌淡胖, 凹凸不平, 苔薄白, 脉沉细。
证候分析: 本病多发于中老年, 或因久病体弱后, 脾肾两虚, 脾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荣养肌 肉, 故见肢体痿软无力, 肌肉萎缩, 精神疲惫; 脾虚不能摄唾, 肾虚不能固缩, 故见涎唾淋漓, 小便 清长。奇经督脉为一身阳脉之统帅, 亏损则见举头无力或颈垂, 畏寒肢冷, 男子则阳痿早泄, 女 子则月经失调。舌淡、苔薄、脉沉细无力皆为奇经亏损、脾肾两虚之象。
治法: 健脾益肾, 扶元起痿
方药: 右归丸合加味金刚丸加减。 人参10 g , 附子6 g, 肉桂6 g, 熟地12 g , 山药18 g, 杜仲6 g , 山萸肉6 g , 白术12 g, 菟丝子 12 g , 鹿角霜12 g , 巴戟天12 g , 淫羊藿9 g , 乌梢蛇9 g 。
方解: 方中人参、白术大补元气, 健脾益气; 桂附温肾散寒, 扶助元气; 熟地、山药、山萸肉滋 阴补肾, 益精填髓, 有阴中求阳之妙; 杜仲、菟丝子、巴戟天、淫羊藿温补肾阳, 使元阳得以归元。 更用鹿角霜、乌梢蛇血肉有情之品, 不但能温肾中之阳, 大补元气, 而且有走行通络之功, 使补而 不腻。诸药合用, 共奏阴阳双补, 刚柔相济, 健脾益肾, 扶元起痿之功效。 或应用肌萎灵胶囊(肌萎灵系列制剂均为河北以岭医院生产) , 口服,1 次6 ~8 粒,1 日3 次, 儿童酌减。肌萎灵注射液,24 ~40 ml , 加入5 % 葡萄糖液或0.9 % 生理盐水250 ml 中静滴。1 日1 次,28 天为一疗程。功能扶元起萎、养荣生肌, 适用于奇经亏损、八脉失养证, 症见肢体痿软无 力、肌肉萎缩、颈项腰脊无力。
加减: 腰膝酸软、竖颈困难或垂头者加桂枝、肉苁蓉; 兼有湿热者加石斛、薏苡仁; 肌肉萎缩 明显者加紫河车、龟板、鳖甲; 瘀滞明显者加全蝎、僵蚕、蜈蚣。
(二) 肺肾两虚, 大气下陷
证候: 四肢及肋间肌肉萎缩, 呼吸气短, 不足以息, 或呼吸微弱, 咳嗽无力, 咳嗽少痰或痰粘 不易咳出, 构音不清, 声间嘶哑, 舌肌萎缩瘦小, 苔薄白, 脉细弱。常见于运动神经元病延髓麻痹 出现呼吸衰竭。
证候分析: 久病之后, 肺肾两虚, 宗气下陷, 肺虚不能主气司呼吸, 肾亏不能摄纳真气, 故见 呼吸气短, 不足以息, 或呼吸微弱。肺肾气虚, 升降失职, 故见咳嗽无力或有痰不易咳出。肺气 不足, 无气以行息道, 津液不能上承, 故见构音不清, 声音嘶哑。舌瘦苔白脉细弱均为肺肾两虚、 大气下陷之象。 治法: 补肺益肾, 升补宗气
方药: 保元汤合升陷汤加减。 人参10 g , 黄芪18 g , 五味子6 g , 山萸肉6 g , 生地12 g , 麦冬12 g , 知母6 g , 升麻6 g , 柴胡9 g , 白术12 g, 茯苓6 g , 山药15 g , 川贝母6 g, 桔梗6 g, 蛤蚧粉2 g(吞服) , 紫河车2 g(吞服) 。
方解: 方中重用人参、黄芪大补肺气, 扶助元气, 二药与白术、茯苓、山药合用健脾益气助运, 有补土生金之妙。麦冬、知母补肺滋阴, 生地、山萸肉、五味子益肾养阴, 山萸肉与五味子合用还 可摄纳肾气, 以收摄浮散之气。升麻、柴胡合用, 升阳举陷, 桔梗引药上升, 有舟楫之用。川贝母 清肺化痰以祛邪扶正。蛤蚧粉、胎盘为血肉有情之品, 大补肺肾之气, 以扶助元气, 使宗气源泉 不竭。诸药合用, 共奏补肺益肾、升补宗气之功。 或应用肌萎灵1 号散(5 g 次,2 ~3 次 日) 。功能温理奇阳、升补宗气, 适用于奇阳亏虚、肺 气失调、宗气虚衰证, 症见呼吸气短、构音不利、甚则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咳痰不出、不能言语、 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 此为本病延髓麻痹的呼吸衰竭症状。
加减: 大气下陷, 呼吸气促, 不足以续, 或呼吸困难, 有似于喘, 加大生黄芪、人参用量等。倘 若肺气虚衰, 百脉不能来朝, 又出现瘀阻经络之症, 见有四肢痿废或麻木不仁、唇紫舌青、脉涩不 利者, 治宜益气活血, 行瘀通络, 加桃仁、红花、赤芍、穿山甲、川芎、三七粉。
(三) 脾胃虚弱, 冲气上逆
证候: 肢体痿软无力, 肌肉萎缩, 少气懒言, 语音低弱, 咀嚼无力, 吞咽不利, 饮水呛咳, 口张 流涎, 食少, 便溏, 腹胀, 舌体嫩淡, 或凹凸不平, 苔薄白或白腻, 脉细。常见于运动神经元病延髓 麻痹。
证候分析: 患者先天脾胃虚弱, 或因饮食不节、劳倦久伤, 而致脾胃虚弱, 运化失司, 清气不 升, 浊气不降。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气虚不能运化散布水谷精微于四肢, 故见肢体痿软无力, 肌 肉萎缩。脾气虚弱, 母病及子, 肺气不宣, 可见少气懒言, 语音低弱。胃失和降, 冲气上逆, 故见 吞咽不利, 饮水呛咳。脾气虚, 运化失司, 故见咀嚼无力, 食少便溏。腑气不降, 可见腹胀。舌淡 苔白脉细均为脾胃虚弱之象。
治法: 健脾和胃, 平冲降逆 方药: 四君子汤合旋覆代赭汤加减。 人参6 g, 黄芪18 g, 白术12 g, 茯苓6 g , 陈皮6 g , 薏苡仁18 g , 旋覆花9 g(包煎) , 代赭石15 g (先煎) , 大腹皮6 g , 厚朴6 g , 苏子9 g 。
方解: 方中人参、黄芪大补肺脾之气, 以健脾胃运化受纳之功。白术、茯苓健脾益气, 除湿助 运。陈皮、厚朴、大腹皮理脾气, 降腑气, 除胀满。薏苡仁祛湿助运, 兼养胃气。旋覆花苦辛性 温,“诸花皆升, 旋覆独降”, 下气化痰, 降逆止呛, 代赫石甘寒质重, 降逆下气, 二者相配合, 共同 起平冲降逆之功。苏子降气止咳, 又能化痰, 与旋覆花同用以达止呛咳作用。诸药合用, 攻补兼 施, 脾胃同治, 共同达到健脾和胃, 平冲降逆之功。 或应用肌萎灵2 号散(5g 次,2 ~3 次 日) 。功能温补奇经、宣肺和胃, 适用于奇经亏虚、肺失 清肃、胃失和降证, 症见饮食呛咳、吞咽不利、甚则咀嚼无力、吞咽困难, 后期则全无吞咽动作, 致 患者衰竭而死亡, 此为本病延髓麻痹的吞咽困难症状。
加减: 方中黄芪用量可大至60 ~90 克, 脾虚兼挟湿热可加淮山药、石斛; 兼肾虚可加杜仲, 川 断; 肌肉震颤可加白芍、钩藤、龙骨、牡蛎。
(四) 肝肾阴虚, 精亏髓减
证候: 肢体肌肉萎缩, 形体消瘦, 大肉陷下, 筋骨拘挛, 肌肉 动, 握固无力, 动作益衰, 甚至 步履全废, 遗精或月经失调, 情绪不稳, 夜眠梦多, 大便干结, 舌红少苔, 舌体萎软, 薄瘦, 脉沉细。
证候分析: 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年过四十而阴气自半”, 或因久病耗伤, 肝肾两亏, 精血不 足, 四肢筋骨肌肉失养, 故见肢体肌肉萎缩, 大肉陷下, 形体消瘦, 握固无力, 甚至步履全废。肝 阴虚不能濡养, 虚风内动, 故见筋骨拘挛, 肌肉 动。肝肾两亏, 精血不旺, 故见男子遗精, 女子 月经失调。肝血不足, 疏泄失职, 肾精亏虚, 脑神不用, 魂魄不藏, 故见情绪不稳, 夜眠梦多。舌 红瘦少苔脉沉细皆为肝肾阴虚, 精亏髓减之象。 治法: 滋补肝肾、益精填髓、濡养筋脉。
方药: 左归丸合虎潜丸加减。 熟地15 g, 山药15 g , 山萸肉6 g , 菟丝子6 g, 当归9 g, 白芍12 g, 黄精18 g, 桑椹12 g , 鸡血藤 15 g , 牛膝12 g , 龟板15 g(先煎) , 紫河车2 g(吞服) , 锁阳12 g 。
方解: 方中重用熟地滋肾益精, 以填真阴; 山萸肉养肝滋阴, 益精填髓; 山药补脾益阴, 滋肾 固精, 黄精、桑椹与三药合用, 加重滋补肝肾, 益精填髓之功。菟丝子、牛膝益肝肾, 强腰膝, 健筋 骨。当归、白芍合用补血滋阴, 养阴舒筋。当归与鸡血藤合用又可活血通络, 濡养筋脉。龟板、 紫河车为血肉有情之品, 峻补精髓, 锁阳壮肾阳, 有阳中求阴之义。诸药合用, 共奏滋阴补肾, 养 肝舒筋, 填精益髓, 濡养筋脉之效。 或用肌萎灵3 号散(5 g 次,2 ~3 次 日) 。功能滋补肝肾、濡养筋脉, 适用于奇经亏损、肝肾 两亏证, 症见肌体僵硬、肌束震颤、肌张力增高, 病理反射阳性, 或见膑阵挛、踝阵挛, 行走困难, 痉挛步态, 或有肌肉抽掣, 甚则不能行走。 或用肌萎灵6 号散(5 g 次,2 ~3 次 日) 功能滋补奇经, 清热养阴, 适用于奇经亏损, 阴虚内 热证, 症见口干舌燥, 干咳无痰, 烦渴汗出, 手足心热, 溲赤便秘, 皮肤干燥, 舌红少苔, 脉细数等 症。
加减: 肌肉跳动明显者加重白芍用量, 再加柴胡、桑椹子; 大便秘结可加枳实、瓜蒌仁、胡麻 仁; 咳痰无力可加桔梗、升麻、柴胡。
(五) 湿热瘀阻, 筋脉不舒
证候: 四肢痿软, 身体困重, 口干口苦, 胸痞脘闷, 手足烦热, 步履艰难, 肢体僵硬, 肌张力增 高, 腱反射活跃, 小便黄赤或涩痛, 舌红, 苔黄腻, 脉滑数
证候分析: 素体脾胃虚弱, 湿邪内生, 郁久化热, 或摄生不慎, 感受湿热浸淫, 脾虚湿困, 故见 四肢痿软, 身体困重。脾虚不能健运, 无力布散津液上承, 故见口干口苦。湿热困阻, 气机不畅, 故见胸痞脘闷。“湿热不攘, 大筋软短, 小筋弛长, 软短为拘, 弛长为痿”, 故可见步履艰难, 肢体 僵硬, 肌张力增高, 腱反射活跃。湿热困阻, 手足烦热, 小便黄赤或涩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均为湿热瘀阻之象。
治法: 清热祛湿, 活血通络。
方药: 四妙散合三仁汤加减。 苍术9 g , 白术12 g , 黄柏6 g , 川牛膝12 g , 藿香18 g , 菖蒲10 g , 白蔻仁12 g , 薏苡仁18 g , 滑石 6 g , 黄芩6 g , 忍冬藤18 g 。
方解: 方中合用苍术、白术, 一燥湿一健脾, 共达湿去脾健, 脾旺湿除之功效。藿香、白蔻仁 芳香化湿, 宣畅气机。黄柏、黄芩寒以胜热, 苦以燥湿, 合用以祛上下二焦湿热。薏苡仁、滑石甘 淡性寒, 利湿清热, 疏导下焦, 给邪以出路, 使湿热从小便而出。菖蒲活血, 川牛膝不仅可壮腰 膝、健筋骨, 还有活血之功。忍冬藤清热活血, 藤以通络。诸药合用, 共奏湿去热清, 活血通络之 功。 或用肌萎灵4 号散(5 g 次,2 ~3 次 日) 。功能调理奇经、清化湿热, 适用于奇经功能失调、 湿热浸淫证, 症见肌萎无力、抽掣僵硬, 或痿软无力, 手足热而汗出, 口苦溲黄, 舌红苔黄腻, 脉滑 数。
加减: 热甚者, 可去苍术, 加麦冬、玄参、知母; 肢体麻木、关节运动不利, 可加姜黄、赤芍、桃 仁、红花以活血通络, 祛痰通络药加白芥子等。痰热瘀结者, 酌加清热化痰祛瘀通络药, 胆星、竹 茹、川贝、丹皮、郁金、丹参、地龙、全蝎、地鳖虫等。
(六) 气血亏虚, 肌腠失荣
证候: 全身消瘦, 面色苍白或萎黄, 肌力下降, 肢体萎软, 肌张力减低,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身 体困重, 纳少脘闷, 伸舌无力或伸舌不出, 舌质淡, 苔白, 脉细弱。
证候分析: 久病大病之后, 气血耗伤, 肌腠失于荣养, 可见全身消瘦, 面色失华。气血亏虚, 肢体筋脉失濡, 故肌力下降, 肢体萎软, 肌张力减低,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气 血不足, 脾气必虚, 湿邪困阻, 故见纳少脘闷, 身体困重。舌质淡苔白脉细弱均为气血亏虚之象。 治法: 益气起痿, 养荣生肌。
方药: 八珍汤或十全大补汤加减。 人参9 g, 黄芪18 g , 白术12 g , 茯苓6 g, 熟地黄12 g , 山萸肉6 g, 当归12 g , 白芍18 g, 川芎9 g , 丹参15 g , 阿胶6 g(烊化) , 枸杞子12 g 。
方解: 方中人参与熟地相配, 前者大补元气, 后者味厚养血, 合用气血双补。白术、茯苓健脾 渗湿, 协助人参益气补脾。黄芪助人参大补肺脾之气。当归、白芍养血和营, 助熟地补益阴血。 川芎活血行气, 使补而不滞。一味丹参, 功同四物, 补血活血。阿胶、枸杞子滋阴养血。诸药合 用, 共奏气血双补, 荣养肌腠之效。 或用肌萎灵5 号散(5 g 次,2 ~3 次 日) 。功能温补脾肾、养荣生肌, 适用于奇阳亏虚、脾肾 虚损证, 症见肌肉萎缩无力、肌力下降、上肢不能抬举、下肢不能站立, 甚则肌力全无、痿软瘫痪 于床、久卧不起、畏寒肢冷。
加减: 失眠梦多, 头晕目眩, 加龙眼肉、酸枣仁、合欢皮; 肌跳明显, 情绪不稳, 易怒, 加龙骨、 牡蛎、合欢皮、琥珀粉等。
四、其他治疗
(一) 专方专药
1 . 益髓汤 药物由党参、白术、黄芪、甘草、熟地、补骨脂、菟丝子、牛膝、川断、枸杞子、当归、 白芍、鸡血藤、龟甲、鹿角霜、黄柏、知母组成。 2 . 复肌宁片 由天麻、全蝎、蜈蚣等组成,5 片 次,3 次 日。
3 . 补肝强肌汤 由胆星、菖蒲、伸筋草、黄芪、杜仲等组成, 随症加减服用,1 剂 日,3 个月为 1 疗程。
4 . 地黄饮子加减 熟干地黄去心25 g, 巴戟天去心12 g, 山茱萸15 g , 石斛12 g, 肉苁蓉酒浸 焙干12 g, 制附子6 g , 五味子15g, 官桂9 g , 白茯苓15 g, 麦冬去心15 g , 菖蒲12 g, 远志去心15 g , 薄荷3 g 。加水浸1 小时左右, 文火慢煎沸腾后30 分钟, 约煎药汁200 ml , 接下来再煎上药取汁 200 ml ,2 次混均分用, 早晚各1 次,75 天为1 个疗程, 连续治疗3 个疗程, 同时注意保持思想乐 观, 勿食辛辣刺激之品, 坚持完成康复作业, 预防感冒。
运动神经元病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慢性变性疾病,包括进行性脊肌萎缩症、原发性侧索硬化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进行性延髓麻痹。以针灸配合中药辨证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针灸治疗
取手足阳明经穴、背俞穴、督脉经穴、华佗夹脊穴。主穴:足三里、髀关、伏兔、解溪、肩髃、曲池、合谷、手三里、阴陵泉、脾俞、肝俞、肾俞、大椎、身柱、华佗夹脊穴。配穴:脾弱气虚配气海、胃俞;脾肾阳虚配关元、命门;肝肾阴虚配太溪、三阴交、悬钟;痰热瘀阻配丰隆、内庭、膈俞;延髓麻痹配风池、风府、廉泉。
每次选8~12穴,风池、风府、廉泉用平补平泻法,太溪、三阴交用补法,丰隆、内庭用泻法,均留针30分钟。其余穴位用温针灸法,每穴灸2壮,共灸30分钟。每天治疗1次,3个月为1疗程。
中药治疗
脾弱气虚型:症见四肢无力,肌肉萎缩,甚则四肢不用,倦怠,纳呆便溏,舌淡边有齿印、苔薄白,脉弱。治宜健脾益气为主,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处方:黄芪60
g,党参、五爪龙、千斤拔各30 g,白术12 g,茯苓、山药各20 g,当归、柴胡、升麻各10
g,陈皮6 g,炙甘草5 g。
脾肾阳虚型:症见四肢无力,肌肉萎缩,畏寒肢冷,不思饮食,腰冷阳萎,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治宜温补脾肾为主。方用益髓汤加减。处方:黄芪45
g,高丽参、熟附子、肉桂、锁阳各10 g,白术12 g,茯苓、鹿角胶(烊)、淫羊藿、巴戟天、杜仲、补骨脂各15
g。
肝肾阴虚型:症见肢体僵硬乏力,肉削筋惕,消瘦声嘶,遗精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治宜滋养肝肾,清热柔筋,方用虎潜丸加减。处方:熟地黄20
g,白芍、枸杞子、菟丝子、紫河车各15 g,龟板(先煎)、鳖甲(先煎)各30
g,山茱萸、阿胶(烊)、黄柏、甘草各10 g,知母6 g。
痰热瘀阻型:症见肢体乏力,肌肉萎缩,喉中痰多,吞咽不利,口苦口臭,大便秘结,纳呆,舌暗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除痰,活血通络,方用涤痰汤加减。处方:黄芩15
g,法半夏、茯苓各12 g,制南星、陈皮、石菖蒲、竹茹、枳实、全蝎、僵蚕、地龙、桃仁、川芎各10
g。
讨论
本病与病毒感染、植物毒素或重金属中毒、微量元素缺乏、免疫功能异常或遗传等因素有关,一般采用支持疗法及神经营养药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本病属于中医痿证范畴。痿证的发生主要与脾、肝、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素问.痿论篇》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针对痿证的治疗,又曰:“治痿独取阳明”,《灵枢.经脉》曰:“陷下则灸之”,根据这些原则,针灸取穴以多气多血的阳明经穴及调补脾、肝、肾的相应背俞穴为主,配合“阳脉之海”的督脉经穴和邻近督脉、脊髓的华佗夹脊穴,再辨证选取相关的穴位,以灸为主,针灸并用,补虚泻实,疏通经脉。正如《素问.痿论篇》指出:“各补其荣,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诸穴合用共奏疗疴起痿之功效。
根据观察,本病以脾弱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痰热瘀阻4型多见,尤以脾肾阳虚、脾弱气虚型最为常见,但也有表现为虚中夹实,寒热兼杂,如脾弱气虚兼痰湿中阻、脾肾亏虚兼痰瘀阻滞、肝肾不足兼邪热内蕴等,临证时应灵活辨证施治,或攻或补,或温或清,或攻补兼施,温清并用,不可拘泥于一型一方。本病呈进行性发展,疗程较长,患者必须树立信心,坚持治疗,适当配合患肢功能锻炼,方能获得较佳疗效。
④ 柴胡 法半夏 党参 防风 茯苓 白术 泽泻 赤芍 当归 大枣 干姜 甘草 川芎这是治疗什么的
貌似治疗眩晕的
或者说是治疗焦虑抑郁、精神分裂、偏头痛、耳鸣耳聋的也无不可
总之病机大概是少阳枢机不利、痰饮内阻
⑤ 惊痫怎么治
惊痫,也就是俗称的“抽风”,中医称为“惊风”,是癫痫发作的主要形式,是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的紧急状态。新生儿惊厥的表现多为呼吸戒律失整
⑥ 治疗癫痫的偏方
治疗癫抄狂 在病人姆甲袭下用针刺之,血出即愈。
治母猪风和羊角风:风人发此病,肛门则有长毛一根伸出,头顶又有一根弯曲的红毛发时,只需将二毛拔去即愈。 羊癫风 用黄瓜藤二两,剪短节,加三杯水煎服,剩约二杯,分二次服下,见效可连续多服几次,最好每日进行服用二次。
癫痫: 毕茇8份(8两),滑石0.5份(5钱),酵母粉1.5份(1两5钱),共研细末。一日三次,每次二至四克,饭后服。(有效率93.7%)。
癫痫 黄鳝汁水一杯(开水烫活黄鳝水)、白巩6克,白糖50克,调匀服下,两次痊愈。(此药必须在发病时或刚醒时服)
癫痫(羊角疯) :蚯蚓一条,白矾半两放入大碗中用开白水冲开。一次一碗晨起空腹,连喝十天。
⑦ 谁知道 半身不遂 最好的治疗方法
中医有几千年的历史,而西医却只有500年,相信你更会选择
⑧ 硬皮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是中医治疗效果好还是西医治疗效果好啊
1.毫针刺。取穴以手足阳明经为主,手足少阳经、太阳经、足厥阳经与足太阴经为辅。选穴以面部近取与循经远取相结合。主穴:地仓、颐中、下吴、颊车、合谷、瞳子髎、牵正、攒竹、二间、阳白、承浆、颧髎、列缺、太冲、行间、太白、三阴交、承泣。配穴:迎香,水沟、臣髎、睛明、内庭、头维、翳风、听会、风池、申脉、温溜、照海、廉泉、丝竹穴、偏历、四白、太渊。以上诸穴,每次治疗选主穴6-8个与配穴5-8个,交替使用。初期、中期患侧与健侧同取,比例为 3:1,补泄法并用。恢复期面部以患侧为主,健侧据病情取1-3穴,四肢双侧酌情取穴。每日每次取穴总数不超过30个。每次留针15-20分钟,第一日内留针30分钟。每日1次,连续针刺5天后休息2天再刺。
2.耳针疗法。主穴:面颊区、肝、眼、口、皮质下。配穴:肾上腺、枕。每日每次选主穴3个,配穴1个。初期(初诊治疗3周内)以点刺放血法治疗,每穴一滴血,每日1次。中期用耳夹法,每次夹3分钟。耳针治疗均采取治4天休息3天的疗法。恢复期不用耳针治疗。
3.穴位敷贴法。将麝香追风膏用剪刀剪为1.5cm×1.5cm大小,将马钱子粉与肉桂粉各0.001g撒于麝香追风膏上。在针刺治疗5小时后贴地翳风、下关、牵正穴上。十二小时后撕掉。贴1次休息2天,共贴穴10次后停用。
4.电针治疗。恢复期用6805-Ⅲ型电针综合治疗仪治疗。穴位同毫针刺,每日选4个主穴2个辅穴作电针治疗,断续波,每次10-20分钟,每日1次。电针5天,休息2天,如此反复治疗到患者恢复正常。希望这些方法对您有所帮助,衷心祝您早日康复。
⑨ 如何调理我们自身的上热下寒
上热表现:反复发作性的口腔溃疡、舌疮、失眠、慢性咽炎、咽喉灼热感、慢性中耳炎、目赤、青春痘、失眠这一系列上热证候。
下寒表现:腰以下却冰凉,比常人怕冷,饮食耐温不耐寒,吃温的东西舒服,吃凉的东西就腹痛。
防治:平日饮食以温性为主,注意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也要避免寒凉的冷饮。可以推搓涌泉穴由摩擦而产生热。涌泉穴位于脚心部,用手掌快速揉搓,直到有热感为佳,每天早起和晚上临睡前,揉搓涌泉穴90下,接着揉搓各脚趾90下。
中医学认为,人体诸多经脉都汇集于足底,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都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刺激涌泉穴,有益于补肾壮阳、强筋壮骨。坚持揉搓此穴会改善手脚冰凉等下寒症状。也可以艾灸涌泉常能让人产生满口甘津,这是火降水升,上下交泰的佳征。
运动:最好是慢跑或快走45分钟左右,运动到腿脚热乎乎的,全身微微出汗就达到目的了。
有帮助请采纳,谢谢
⑩ 足部有什么秘密
足为健康之本双足在人类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古猿双足站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促进了大脑的发育,使人类摆脱了低级的境地,成为万物之灵。
俗话说:“人老足先衰,木枯根先竭。”若把人体比喻为一棵树的话,那么足就是其根部,根部枯竭则枝折叶落,树木夭折。因此,足与人类健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双足由52块骨骼、66个关节、40条肌肉和200多条韧带组成,是人体重要的运动和负重器官,承受着身体的全部重量,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人体健康的基石。
足部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淋巴管和神经末梢,有66个穴位、70多个反射区和70多个与脏器相关连的敏感点,与人体五脏六腑和大脑组织密切相关。人体所有脏腑功能的变化,都能从足部反映出来。
双足处于人体最低位置,远离心脏,并受地心力的影响,血液供应少,血流缓慢,而且表层脂肪薄,保暖功能差,极易受邪气的侵袭,导致疾病。若能经常活动或按摩双足,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不但有利于足部保健,还有利于血液回流,增加回心血量,故足有人体“第二心脏”之称。
人类虽然无法抗拒死亡的自然规律,但是,倘若平时保养得当,可以延缓衰老。因此,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保持身体内外环境的平衡,爱护自己的双足,力求健康长寿。
从足部体察健康足型与健康不同的足型可以显示出不同的身体健康状况。
1.正常足型。
足背曲线柔和、丰满,指头圆润,足趾整齐柔软有弹性;指甲光亮透明,甲色红润;足弓正常,弧度匀美;足掌前部、外沿、跟部掌垫规整,没有异常增厚或软薄;足趾间没有足癣,掌背光滑。正足型是精力充沛的象征。
2.实型足。
实型足,五趾向中间靠拢,拇趾外倾弧度适当,且紧并第二趾。足趾甲、足弓、掌垫等正常,亦没有足癣和足部实质形状变化。表明机体抗病能力强,多见于轻体力劳动者。倘若足部柔软、韧性好,多预示健康长寿。
3.鼓型足。
鼓形足,足大趾短窄,二趾突出,各趾明显向心歪斜,足中部鼓宽,足呈钝梭型,趾甲不透明,甲下色不均匀。常见于慢性肾病,泌尿生殖系统病变和神经系统病变。
4.散型足。
散型足,五趾向外散开无法并合,足部整体显瘦小,足趾甲泛白,透明度降低,足弹性不强,掌弓下陷,掌垫扩大。多预示机体抵抗力差,易患病,特别是易感冒。
5.枯型足。
枯型足,足部皮肤干燥,骨形突出,趾甲没有华,甚至指甲产生折皱或重甲。多提示营养吸收不好,常见于脑力.劳动过度或房劳过度,损伤肾精者。
6.翘型足。
翘型足,大趾上翘,其余四趾向下扣,足背可见青色血管浮露,趾甲厚而没有华,足大趾下掌垫加厚。多见于脑.力劳动者和性生活没有度之人,常伴有头晕、腰痛、视疲劳、记忆力减退等。
观足趾的学问人们似乎很少去关心自己的脚趾,其功能和肌肉也日渐退化。倘若仔细去分析五根脚趾与全身各部位的联系,就会发现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功能。通过仔细观察五根脚趾,可以了解身体相应部位的机能状况。
1.观拇趾察健康。
肝经经络起自于拇趾内侧的趾甲外。肝经负担太重时,拇趾会出现弯曲;身体疲倦或肝功能差时,拇趾会显得柔软发胀。而拇趾柔软肥胖,通常是精力不足或胃内空气堆积所致。
另外,第四趾处有胆经经络,和肝经有着密切的关系。观察拇趾的同时也必须观察第四趾,这是很重要的。因此,平时经常观察拇趾,可避免延误疾病的医治。
拇趾外侧的趾甲处,为脾经所属,控制着机体的营养吸收,也是控制机体气血流通的要害。若此路不通畅,可表现出脚冰凉、月经不调等。
拇趾代表头部,其内侧为头的中央,外侧有几处则形成头的侧面。倘若在拇趾上出现痣或类似的东西,则通常是脑部发生异常的前兆。
拇趾底部干燥破裂,标志着体内长年毒物蓄积,肝脏负担过重,并且性方面的反应较为迟钝;拇趾变得极端肥硬(紧张状态)时,尤其是拇趾根部,小心患有糖尿病。
另外,左脚拇趾比右脚拇趾粗,多为有偏食、糖尿病、月经过多、肿胞等毛病;若右拇趾比左拇趾粗的人,多为头脑、体力都很强的人。
2.从第二趾了解健康。
因为第二趾与胃的关系密切,倘若勉强穿着不合脚的鞋,势必会压迫脚趾,从而影响到胃,出现食欲不振、腹痛、便秘、身体疲倦、喉干等多种症状。
此趾端柔软肿胀、多皱纹,呈萎缩、弯曲状,大都是与胃有关联的某些疾患所表现出来的征兆。此趾若往下跃出,大多是食欲不振;往上跃出时,则表示食欲过盛。
通常认为第二趾有中和毒物的作用。食物中毒时,将第二趾的趾根稍下附近仔细揉搓,十分有效。另外,倘若此趾和拇趾并列坚硬时,要注意是否患有癌症等疾病的可能性。
3.第三趾连通心脏。
通常认为此趾和心脏有关,因为与心脏密切相关的心包经通过此趾。因此揉搓第三趾,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心脏病的治疗。
4.从第四趾察健康。
此趾有胆经经过,是支配胆囊的地方,并与拇趾处的肝经有着密切联系。胆囊有杀菌和帮助消化食物的功能,倘若胆囊的功能恶化,则食物不能充分消化,胃内容易积气。
若此趾没有力,呈柔软肿胀状,则可见胆经异常。若此处变弱,人就会疲软慵懒、急躁不安,易导致腹泻、便秘,或是痔疮等疾病,或是和胆汁有关的胆结石、胆囊炎等。
另外,若此趾端出现瘀血、痣或类似的东西,可视作脑内部产生障碍的征兆。若养成揉搓拇趾和第四趾的习惯,可有效防止脚部肌肉痉挛,并可增强相应器官的功能。
5.小趾与健康的关系。
小趾和肾脏、膀胱有关,中医学认为这些器官在五行中属水,与全身的水液代谢关系密切。
若膀胱经机能减弱,水液流动停滞,会引发肩周炎、眼睛疲劳、耳鸣、重听、头痛、中耳炎、眩昏、低血压、痔疮、膀胱炎、脑部疾病、子宫异常等所有症状。因此,平时应经常按摩小趾,促进体内的水液流通。
此趾虚弱时,容易引发自律神经异常,导致昏眩、站起时头晕、耳鸣和重听等;到中年以后,小趾坚硬或弯曲变形时,慎防白内障、青光眼、眼睛疲劳、癌症、脑软化症等。
小趾结实的人性欲较强。若小趾和拇趾都涨满,必须注意是否是性欲亢进和糖尿病;小趾虚弱者,其性欲较弱,性情较阴沉;若小趾弯曲歪斜时,则应考虑子宫的异常。
另外,脚趾的异常,还有以下具体表现。
■趾甲透裂、直贯甲顶为中风先兆;■指甲青紫,反映出机体循环系统障碍;■趾甲有纵沟、不平、薄软、剥脱,为营养不良的表现;■趾甲残脱,为静脉炎的表现;■趾甲动摇松脱,为肝病血虚;■趾甲下有一条或数条纵行黑线,为内分泌失调、痛经、月经紊乱;■趾甲苍白没有血色,可见于贫血及再生障碍性贫血;■趾甲紧扣入肉,为肝气郁滞;■趾甲凹凸不平,多见于慢性肝肾疾患;■趾甲有白斑或红白相间斑点,为小儿虫积;■大拇趾肿胀,为糖尿病;■足第四趾苍白水肿,多见于高血压及动脉硬化;足底的秘密足底异常,常有以下具体表现:
一足底内侧缘骨突畸形,多有脊椎畸形;■足底塌陷(扁平足),多因为骨骼、韧带、肌肉受损及先天性发育不良所引发;■扁平足兼有皮肤苍白,常伴有脊椎病;■右扁平足,多有肝脏和胆囊疾患;■左扁平足,多有心脏疾患;■拇趾外翻,常有颈椎和甲状腺疾患;■足底拇趾外侧出现突起,多为五官科炎症;■足底拇趾端出现瘦弱,多表现为耳部疾患;■足底拇趾关节趾骨突起,为颈椎病变;从足背看病情脚背出现异常,常有以下表现:
■足踝部水肿,多为心衰、肾炎;■足踝内侧出现紫斑点,多见于痛经及子宫疾患;■足踝内侧出现苍白,多见于小腹疝气;■足背外翻,多见于外翻扭伤;■足背内翻,多见于内翻扭伤(外侧韧带损伤);■足背的足趾跟部有小白脂肪块,多为高血压病的表现;■足背趾关节部分出现水肿,多提示有盆腔炎及胸膜炎;■足背部出现血点、斑点,多见于造血系统疾病;■足背部出现隆起,多见于泌尿系统结石;■足背部出现凹陷,多见于肝硬化、肝癌;■足背部出现隆起肿大的结节,多见于所有肿瘤征候。
足部感知察健康身体某部位不适时,会影响至脚底反射区。也既是说,按压脚底,可以探察身体不适之处。例如,胃不好的人若按压胃的反射区,就会感到强烈疼痛。
脚跟处感到疼痛时,多半是身体疲劳、能源长期性不足,或肝脏衰弱所致;脚跟附近为生殖器反射区,若脚跟疼痛应考虑是否有生殖器的麻烦。
因为痛的感觉因人而异,无法一概而论。但是,若反射区痛得较剧烈,其身体相对部位的毛病愈大。相反地,痛的程度愈弱,则病况愈轻,或是旧疾未痊愈者。但是,因鞋不适而引发的急性脚痛,脚变形时,则应当别论。
足部骨骼足部骨骼组成人体足部骨骼包括跗骨、跖骨和趾骨三部分,每只足共有26块骨。
1.跗骨。
较粗大,位于足的后半部,分为前、中、后三列,共有七块。前列由内向外依次为第一楔骨、第二楔骨、第三楔骨和骰骨;中列有足舟骨;后列有距骨和跟骨。
距骨分体、颈、头三部分,与舟骨的关节面相接;跟骨为最大的跗骨,上面有3个关节面,分别与距骨、舟状骨构成大关节;足舟骨介于距骨头与3个楔骨之间,位于足内侧纵弓的中央部分,其内缘有一向下垂的舟骨粗隆,为足部明显标志;骰骨为不规则的立方体,嵌在跟骨与第4、5跖骨之间。
2.跖骨。
位于跗骨之前、趾骨之后,共五块,由内向外依次为第一至五跖骨,构成足掌跖部的前半部。每块跖骨分为头、体、底三部分。第五跖骨底外侧部突向后,称为第五跖骨粗隆。
3.趾骨。
共有14块。拇趾有两节趾骨,即近节趾骨与末节趾骨;其余各趾有三节趾骨,即近节、中节和末节趾骨。每节趾骨分为滑车(小头)、体、底三部分。
足部关节足部各骨之间连结成的关节达33个之多。胫骨下端、内踝、外踝与距骨共同构成踝关节(距上关节);距跟关节和距舟关节组合成距下关节;距上关节和距下关节形成足关节。
跖骨与近节趾骨之间构成跖趾关节,第一跖骨与拇趾近节趾骨近端构成第一跖趾关节。趾骨之间构成趾间关节,第二至五趾的近节趾骨与中节趾骨间构成近侧趾间关节(或第一趾间关节),中节趾骨与末节趾骨间构成远侧趾间关节(或第二趾间关节)。
足部经脉足三阴经起于足,足三阳经止于足。因此,足部是足三阴、足三阳经脉循行、分布之处,是足三阴、足三阳经脉的根部与本部的所在地。
足部6条经脉与全身其他各经络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如《素问·厥论》所说:“阳气起于足五趾之表,阴气起于足五趾之里。”说明足部与周身阴阳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按摩足部相应的穴位可以治疗远端部位(头面、脏腑、躯干等)的疾病,或对全身的某些机能状态起到调整作用。
足部六条经络的循行、分布如下:
足阳明胃经行走于足背中央,止于足第二趾的外侧端“厉兑”穴,其支脉进入拇趾和中趾。分布于足部的穴位有: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
足太阳膀胱经经过足外侧赤白肉际,止于足小趾外侧的“至阴”穴。分布于足部的穴位有: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
足少阳胆经行于足背外侧,止于足第四趾外侧端,其支脉斜入拇趾。分布于足部的穴位有:丘墟、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
足太阴脾经起于拇趾甲根内侧的“隐白”穴,沿足内侧赤白肉际上行。分布于足部的穴位有: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
足厥阴肝经起于拇趾甲根外侧的“大敦”穴,沿足背内侧上行。分布于足部的穴位有:大敦、行间、太冲、中封。
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底内侧“涌泉”穴,斜着穿过足底后,沿着足内侧上行。分布于足部的穴位有: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
足部重要穴位及功效厉兑定位:位于第二趾末节外侧,距甲根边缘下约2毫米处。
主治:牙痛、咽喉肿痛、热病、多梦、头痛、眼睛疲劳、下痢、便秘等。
第二厉兑定位:位于第二趾甲根边缘中央下方的2毫米处。
主治:呃逆、呕吐、食欲不振等。
第三厉兑定位:位于第三趾甲根边缘中央下方约2毫米处。
主治:呃逆、恶心呕吐、胃酸过多、胃痛、胸部闷胀等。
至阴定位: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甲根边缘下方约2毫米处。
主治:头痛、目痛、胎位不正、难产、肩酸痛、便秘、下痢、夜尿症等。
内至阴定位:位于小趾内侧(靠第四趾)甲根边缘下2毫米处。
主治:头痛、怕冷等。
足窍阴定位:在足第四趾末节外侧,距甲根边缘下约2毫米处。
主治:头痛、失眠、月经不调、牙痛等。
隐白定位:在拇趾末节内侧,距甲根边缘约2毫米处。
主治:腹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多梦、头痛、肩酸痛、便秘等。
大敦定位:位于大拇指外侧(靠第二趾)甲根边缘约2毫米处。
主治:疝气、遗尿、经闭、崩漏、目眩,腹痛。
第二大敦定位:位于大拇趾甲根边缘中央下约2毫米处。
主治:目眩、耳鸣等。
龟头穴定位:于大拇趾前端中央。
主治:性没有能、冷感症等生殖系统疾病。
昆仑定位:在足部外踝后方,外踝顶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脚跟肿痛、头痛、腰痛、高血压、眼疾、怕冷症、下痢等。
仆参定位:在足外侧部,外踝后下方,昆仑穴直下,跟骨外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脑溢血、高血压、头痛、神经官能症、腰痛、坐骨神经痛等。
金门定位:在足外侧,外踝前缘直下,骰骨下缘处。
主治:痔疮、头痛、腰痛、闪腰、脚关节痛、五十肩和下腹痛等。
足通谷定位:位于小趾,小趾弯曲时外侧横纹末端,即为本穴。
主治:头痛、目眩、痔疮、腰痛、膀胱炎、脚背痛、坐骨神经痛。
足临泣定位:在足背外侧,第四跖趾关节的后方,第四趾、小趾跖骨夹缝中。
主治:月经不调、遗尿、头痛、腰痛、肌肉痉挛、眼疾、胆囊炎、神经官能症等。
行间定位:在足背侧,第一、二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肝脏疾病、宿醉、肋间神经痛、月经过多等。
太冲定位:在足背侧,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主治:头痛、眩晕、肝脏病、牙痛、眼疾、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病变。
商丘定位:在足内踝前下方凹陷中,脚腕横纹末端。
主治:便秘、黄疸、足踝痛、虚弱倦怠、消化不良、胸闷欲吐、腹痛等。
中封定位:位于商丘前方(靠脚趾方向)约2—3毫米处。
主治:肝炎、怕冷症、风湿关节炎、腰痛、便秘、下痢、食欲不振等。
然谷定位:在足内侧缘,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月经不调、带下、遗精、泄泻、小便不利、心悸、不孕症等。
太溪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月经不调、遗精、阳痿、气喘、咽喉肿痛、肾脏病、牙痛、支气管炎、关节痛等。
水泉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太溪直下一横指,即内踝后缘下方与跟骨内侧凹陷中。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失眠、胃炎、膀胱炎、下痢、肾脏病等。
三阴交定位:位于内踝上缘三横指,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陷中。
主治:怕冷症、更年期障碍、妇科所有疾患。对胃酸、食欲不振亦有效。
里内庭定位:位于第二趾根部,脚趾弯曲时趾尖碰到处。
主治:食物中毒、荨麻疹等。
涌泉定位:位于脚掌前1/4线中央,人字形纹顶点下约l毫米处。
主治:头痛、头昏、高血压、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
泉生足定位:位于足底第二趾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中央。
主治:心脏病、心悸、呼吸困难、头痛、呕吐、宿醉不适等。
第二泉生足定位:位于足底第三趾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中央。
主治:对所有心脏疾病有良效。
心包区定位:位于脚掌前像的中央部位,即脚掌中分线的中央。
主治:低血压、自律神经失调、焦虑症、更年期障碍等。
足心定位:位于足弓中心部位,直径约3毫米圆形区域。
主治:低血压、心脏病、风湿关节炎等。
失眠定位:位于足跟部中央的正中线上,内外踝连线的交叉点。
主治:失眠、高血压等。
足三里定位: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找穴时,以食指(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此穴。
主治:食欲不振、腹泻、腹胀、呕吐等腹部不适症。对更年期障碍、腰腿疲劳、皮肤粗糙亦有效。
阳陵泉定位:位于膝盖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
主治:关节僵硬、抽筋、麻痹、腰腿疲劳、胃溃疡等。
丰隆定位:位于腓骨小头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肥胖、头痛、便秘、高血压、神经官能症、气喘、多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