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腹式呼吸的益处
建议抄尽可能的用腹式呼吸或者每天用一定时间来锻炼腹式呼吸,比如早上起床或者晚上睡觉前,都可以用腹式呼吸几十下锻炼。
腹式呼吸能够增加膈肌的活动范围,而膈肌的运动直接影响肺的通气量。研究证明:膈肌每下降一厘米,肺通气量可增加250至300毫升。坚持腹式呼吸半年,可使膈肌活动范围增加四厘米。这对于肺功能的改善大有好处,是老年性肺气肿及其他肺通气障碍的重要康复手段之一。
第一,扩大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能使胸廓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张,使肺下部的肺泡得以伸缩,让更多的氧气进入肺部,改善心肺功能。
第二,减少肺部感染,尤其是降低患肺炎的可能。
第三,可以改善腹部脏器的功能。它能改善脾胃功能,有利于舒肝利胆,促进胆汁分泌。腹式呼吸可以通过降腹压而降血压,对高血压病人很有好处。
第四,对安神益智。 常见的呼吸主要有两种方式: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胸式呼吸以肋骨和胸骨活动为主,吸气时胸廓前后、左右径增大。由于呼吸时,空气直接进入肺部,故胸腔会因此而扩大,腹部保持平坦。
2. 求一篇康复护理学学习心得
心跳骤停是临床中最危重急症,脑复苏是心肺复苏(CPR)中的难点〔1〕。及时的诊断、有效的救治手段、先进的抢救设备及争取抢救时间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保障。我科自2001~2005年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383例,初步复苏成功164例,经进一步生命支持和针对原发疾病治疗,最终23例完全康复出院。回顾性分析23例心跳骤停患者救治资料,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23例中男17例,女6例,年龄21~67岁,平均46.3岁。心脏病11例,其中冠心病3例,急性心肌梗塞4例,Ⅲ度房室束(AVB)2例,急性心肌炎2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4例,阿片类药物中毒3例,电击伤2例,一氧化碳中毒1例,药物过敏2例。1.2心跳骤停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有突发意识丧失,心音消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并经心电图证实(室颤、无脉搏性电活动,心脏停搏)〔2〕。1.3复苏开始时间即刻~10min,平均1.46min。1.4救治方法所有救治均参照《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00》指导的BLS的ALS进行操作〔3〕。早期即予有效胸外心脏按压、开通气道、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合理应用复苏药物,无心跳者予无创心脏起搏及电击除颤。首次电击能量200J,第二次200~300J,第3次360J。肾上腺素1mg,每3~5min静注1次,复苏时间10min内不用碳酸氢钠,脑保护措施包括脱水(甘露醇、激素、速尿),控制抽搐和采用深低温疗法(30℃~32℃)。2结果23例患者全部达到心肺脑复苏标准,意识恢复,无后遗症,13例能正常工作,10例生活能自理。3讨论影响心肺脑复苏成功的因素较多,如开始复苏的时间,施术者复苏技术熟练程度及配合是否熟练,抢救设施完备与否,药品使用是否恰当,基础疾病严重程度等等。3.1复苏越早存活率越高。心跳停搏后心肺复苏开始时间对预后至关重要〔4〕。心脏骤停发作5min内是抢救的黄金时期。几乎所有的相关研究都提示心跳停搏后心肺复苏或除颤开始的时间越晚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和出院存活率就越低。本组23例患者复苏成功同样证实这一结论。对于心肺复苏成功的患者心跳停搏——心肺复苏开始间期同样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和这一指标相关的因素包括心跳停搏时是否有目击者,是否有旁观者实施心肺复苏术,呼救—救护车到达时间等。本组23例复苏开始时间平均1.46min,医护人员几乎算是第一目击者。CPR急救的社会化,结构的网络化,抢救的现场化,知识的普及化是当今急救治疗的发展方向。3.2尽早尽快建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这是保证重要器官氧的最现实最有效的手段。3.3及时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合理应用复苏药物。肾上腺素是被公认为最有效且广泛使用的首选药物。大剂量肾上腺素静注虽然能明显提高心脏复苏率,但不能降低病死率和增加存活率。一组2400余例心搏骤停患者使用不同剂量肾上腺素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化研究显示〔7〕,大剂量肾上腺素能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但与标准剂量(1mg)相比,存活率出院率则无显著提高。指南2000推荐小剂量使用肾上腺素。本组23例康复者均采用标准剂量1mg,如无效3~5min重复使用,说明复苏时肾上腺素1mg是有效、合理的。3.4尽早电击除颤,电击除颤是治疗室颤最有效的方法。电击除颤每延迟1min,除颤成功率下降7%~10%,5~10min内除颤成功率下降到10%,10min以上除颤成功率迅速下降到1%以下〔5〕。药物除颤无效或效果差者应尽早进行电击除颤起搏。除颤从200J能量开始,采取除颤—给药—评估—再除颤的方式进行。因为电击除颤时对心肌有一定损害,连续除颤尤其是对AMI来说也许损害更大,对复苏后心脏功能恢复不利。因此电除颤时应严格掌握好电量,一般以200~300J为妥,同时应用心肌细胞保护剂和加镁极化液。3.5脑复苏应与CPR同时进行,并积极催醒,CPR的最终是脑复苏。心跳骤停后幸存者中约20%出现持久性和不同程度脑损害,因此CPR一开始就应注意保护脑细胞,当时有效的脑保护措施主要是头颅有效的冰枕冰帽降温。随着心肺复苏的成功予以脱水、大剂量激素和改善脑细胞功能药物,同时予以纳洛酮、醒脑静等催醒。有条件者应进行高压氧疗法,高压氧治疗能显著提高复苏成功率〔6〕。3.6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注意补钾补镁。在心跳骤停及CPR过程中,发生严重的酸碱失衡,易产生高碳酸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遵循复苏指南宜酸不宜碱原则、依据血气分析结果合理适当使用碱性药物,同时依据血清电解质的监测适当纠正电解质紊乱,防止高钾或低钾对心功能恢复的影响。3.7CPR后心脏功能的维持十分重要,并加强营养支持,防治感染。CPR复苏后心电仍不稳定,仍可再次发生心跳骤停或心律失常,应持续合理使用药物及采取措施预防恶性心律失常。适量合理应用呼吸兴奋剂以维持肺功能并应加强营养支持,防治感染以达到CPR成功之目的。3.8合理应用纳洛酮纳洛酮是特异性吗啡受体拮抗剂,能有效地拮抗内源性吗啡样物质(β-内啡肽等)介导的各种效应。近二十年来在麻醉剂过量中毒、休克、脑缺血性卒中、脊髓损伤、呼吸抑制中广泛应用,效果显著,新近在心肺脑复苏的临床研究证明〔7〕,其对心搏骤停患者的复苏有一定作用,专家建议正式将纳洛酮列入心肺复苏指南作为急诊抢救的必备药物,本组复苏成功者均使用纳洛酮。总之,心肺复苏抢救成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只要及时开通气道,在没有恢复自主循环以前持续胸外心脏按压,正确掌握除颤时机,合理应用各种复苏药物,注意纠正酸中毒,同时加强脑复苏及复苏后加强护理、营养支持、防治感染、是有望取得成功的。【参考文献】
〔1〕景炳文.心脏骤停的当代救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6,16(10):585-587.〔2〕WeilMH.CPR:〔M〕.Philadelphia:W.B.SaundersCO,1999:13.〔3〕CumminsRO,HazinskiMF.〔J〕.Resuscition,2000,46(1-3):431-437.〔4〕HerlitzJ,BangA,AcsenB,etal.〔J〕.Resuscitation,2002,53:21-27.〔5〕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急诊分会复苏组.心肺复苏指南讨论论稿(2)〔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2,11(2):138-139.〔6〕郑艳杰,秦洪秋,胡家芬.高压氧综合救治心肺复苏后脑复苏50例疗效观察〔J〕.中国急救医学,2003,23(7):451.〔7〕王一镗.心肺脑复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0-126.
3. 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目标是什么
呼吸系统疾病作业治疗的对象,主要是患COPD(如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阻塞性肺气肿)多年,并已伴有不同程度肺功能损害的患者,也包括某些肺囊性纤维化和限制性肺疾病患者目前,已逐步扩展至其他处于病情稳定的限制性和阻塞性肺疾病胸壁创伤后胸腔手术后神经麻痹所导致的呼吸功能障碍以及肺移植术后等病患,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应用
患者应有参加康复的积极要求必要的经济条件以及家庭其他成员的支持,因为患者是康复治疗的中心和关键,决定康复方案成败的是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态度和个人需要达到的目标,康复过程自始至终都需要患者积极参与制定康复方案最重要的,就是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个体化原则,充分考虑患者肺疾病类型严重程度其他伴随疾病社会背景家庭情况职业和教育水平等因素
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个不可逆转的病理生理和精神病理学过程,治疗不能仅限于急性加重期的成功抢救和对症治疗,而应通过循序渐进的康复治疗来减轻病痛,改善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对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作业治疗目标基本一致,包括: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机体运动能力,减轻心肺负担,提高呼吸功能,减轻精神压力,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恢复工作能力通过日常活动能力训练适合患者能力的职业训练有效的能量保护技术及适当环境改建等来实现使患者减少住院天数,最终摆脱病痛的折磨,提高生活质量,早日重返家庭和社会,并延长患者寿命和降低死亡率
4. 呼吸治疗师的工作内容
国际上RT能在书面医嘱、口头医嘱或经认可的治疗协议(Protocol)指导下进行如下工作:
(1) 呼吸治疗过程监测与效果评估。
(2) 呼吸生理监测。
(3) 机械通气,包括呼吸机使用前自检与调试,模式与参数的调节,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防治,机械通气撤离。
(4) 血流动力学监测,循环系统维持,体外膜氧合技术(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ors,ECMO)等。
(5) 辅助医生行人工气道的建立,包括经鼻、口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在紧急情况下可独立操作。
(6) 人工气道的管理,包括导管位置的管理,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人工气道的温、湿化,人工气道的拔除等。
(7) 氧疗,包括氧浓度调节,氧疗装置的选择、使用,氧疗效果评价。
(8) 特殊医用气体的使用,如N0吸入治疗。
(9) 雾化治疗,包括雾化药物、装置的选择,雾化装置的使用,雾化过程的监测,雾化效果评价。
(10) 胸部物理治疗,包括体位引流,胸部振动排痰,指导性咳嗽,经鼻、口及人工气道负压吸痰,肺扩张治疗等。
(11) 呼吸康复锻炼,包括控制性呼吸技术,呼吸肌肉训练等。
(12) 中心静脉置管、动脉置管。
(13) 气管镜检查。
(14) 肺功能检查。
(15) 痰标本的采集。
(16) 气体代谢分析。
(17) 动脉血气分析。
(18) 机械通气病人的院内/外转运。
(19) 参与心肺复苏,掌握简易呼吸器、心脏电除颤仪的使用。
(20) 高压氧舱治疗。
(21) 睡眠呼吸暂停监测。
(22) 呼吸治疗相关仪器的管理,具体包括呼吸机的清洁、消毒及性能测试;呼吸机管路的清洗、消毒与安装;雾化装置,加热、湿化装置,气管镜,振动排痰机,负压吸痰器,心脏电除颤仪,血气分析仪的维护。
(23) 家庭治疗,RT应指导患者及家属使用和维护呼吸机及相关呼吸治疗仪器,确保其安全有效使用,指导患者雾化吸入治疗、呼吸康复锻炼等。
(24) 戒烟指导。
(25) 健康宣教。
5. 运动损伤与康复学习体会
损伤到康复有哪几个阶段
炎症期 (一般持续1天到数周)
炎症期,也就版是受伤后,受伤部位出血权肿胀、发炎,这时候需要做的是减少出血,可以采取冰敷、加压捆绑受伤部位等措施,减少受伤部位用力,并做消炎处理(可咨询专业医生),这个阶段禁止运动,需要多休息。
组织再生期(一般3到12周,取决于受伤的组织和部位)
这个阶段受伤部位正在愈合中,但是组织脆弱,需要做一些静立稳定的肌肉力量训练,让肌肉组织更加强大以保护受伤部位,同时做按摩拉伸,加强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愈合速度。
功能重塑期(大概在3个月左右,拥有专业系统训练和后勤保证的跑者可以大大缩减此阶段)
此阶段受伤部位基本愈合,但因为受伤导致的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心肺功能的下降,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
6. 大家对深呼吸法有什么体会吗
第一:防治呼吸道系统疾病
呼吸道系统疾病有很多,常见的就有支气管炎、肺气肿以及哮喘等等,这些疾病对于我们的身体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专家告诉我们,身体出现这种疾病会导致肺部长期处于一个扩张的状态中,并且肺部的弹性也会减弱,这对于肺活量具有非常直观的影响。如果进行深呼吸,能够有效的增加肌肉的收缩能力,同时对于胸部以及肺部的扩张力也会大大的增加,这样肌肉的活力也会提高。长期坚持深呼吸,能够令肺部的弹性恢复,同时肺活量也会大大的增加,不仅能够起到预防、缓解疾病的作用,还可以有效的令身体恢复健康。
第二:防治高血压
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每天进行深呼吸能够有效的降低血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是由于肺部中含有上亿的肺泡,在平时呼吸的过程中,只有百分之八十几的肺泡进行了充分的工作,身下的肺泡则是处于一个浪费的情况。如果对身体进行深呼吸,能够令所有的肺泡都运动起来。另外,肺泡在工作的时候会产生前列腺素,所以深呼吸能令所有的肺泡进行工作,这样产生的前列腺素也是大大的增加。更多的前列腺素会进入血管之中,这样血管就会进行扩张,血压自然而然就会下降了。
专家建议,想要获得最好的减低血压的效果,每天早中晚进行三次的深呼吸锻炼,每次的持续时间最好能够控制在十分钟以上。
第三:延年益寿
美国专家认为,如果有目的的控制身体进行深呼吸,能够令大脑以及身体尽快的远离疲惫,同时对于神经系统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身体还有精神会感觉到更加的轻松。所以说,深呼吸对于身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呼出的气体量相当于正常呼吸的八倍左右能够令身体获得非常巨大的能源。专家通过实验发现,如果每天坚持进行深呼吸锻炼,能够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第四:减压促进睡眠
如果人们能够主动的调节呼吸的频率以及深度,也就是进行深呼吸锻炼,能够令紧绷的精神放松下来,心情也会更加的舒畅。如果是由于工作压力比较大的原因导致颈部出现疼痛的情况,这个时候进行深呼吸能够有效的减缓疼痛。如果是失眠患者进行深呼吸,那么睡眠质量也会越来越好,同时能更快的进入梦乡。总而言之,通过平缓呼吸,同时降低呼吸的节奏以及速度,能够有效的治疗失眠的情况。
7. 简述运动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作用
比如练气功可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8. 康复治疗到底是做什么的
康复治疗是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使病、伤、残者康复的重要手段,常与版药物治疗、手术疗法等权临床治疗综合进行。主要包括: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心理疗法、康复工程和传统康复(针灸,推拿等)疗法。是使人们能够尽可能地恢复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劳动,以及社会生活的能力,融入社会,改善生活质量。康复帮患者进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