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治疗眩晕的方法
眩 晕
眩晕是由于平衡器官(内耳、听神经、脑干及小脑内前庭核及其联系通路、眼)病变或功能紊乱所导致的一种异常的旋转运动感觉,并通常伴有平衡功能的丧失。本病属于中医学“眩晕”范畴。,
[临床表现]
患者感到自己在围绕着周围环境运动,或者感到周围环境在围绕自己转动,同时伴有步态不稳,不能直线行走,行走时持续偏向一侧及眼球震颤等。眩晕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
1.美尼尔氏综合征:多于中年起病,其病理改变为膜迷路积水,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波动性听力减退及耳鸣。其眩晕发作突然,并伴有恶心和呕吐;听力减退和耳鸣通常累及一侧;一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发作时可查及眼球震颤,听力检查为感音性耳聋。
2.前庭神经元炎:多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后,表现为突起眩晕,恶心,呕吐,无耳鸣及听力损害。眩晕症状持续数周,然后渐缓解。
3.急性化脓性迷路炎:多为中耳乳突炎的并发症。眩晕骤起,伴恶心呕吐,有自发性眼震和剧烈耳鸣,1—2日内患耳听力完全丧失。
4.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病:为内耳耳石病变所致。多见于成年人,处于某一体位或头位时易发生眩晕,避免该体位或头位则少发或不发,持续数秒至数十秒。重者伴恶心呕吐,无听力障碍。
药物中毒性眩晕:多种药物可引起听神经的中毒性损害,常见的是氨基糖甙类抗生索。病人于用药数天至数周后出现眩晕症状,感到周围环境在摇晃,在头部转动、行走时更明显;同时有行走不稳等平衡障碍。眩晕症状持续数月渐退。变温试验显示双侧前庭功能明显减退或消失。
6.桥脑小脑角病变:以听神经纤维瘤常见。表现为眩晕和一侧进行性听力减退,行走不稳。CT、MRI有助于确诊。
7.颈性眩晕:常因颈椎骨质肥大性改变引起。眩晕呈发作性,与头颈转动有关。固定头部使身体向左右转动立即诱发者基本可以诊断。经颅多普勒检查可示椎动脉狭窄。
8.中枢性眩晕: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短暂脑缺血发作表现为发作性眩晕,伴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复视、共济失调等,症状在24小时内完全缓解。累及脑干、小脑的病变均可产生眩晕,但其眩晕较久,听力障碍不重,并有脑干、小脑受损的其他神经系统体征。
此外,头颅骨折、复视、脑炎、瘴病、癫痫、多发性硬化、晕动病、血液病等均可有眩晕的表现。
[诊断]
1.应明确眩晕的性质:周围性眩晕,眼球震颤多有固定方向;阵发的、偶发的或严重的眩晕发作,间歇期无异常者提示周围性病因;单侧耳聋伴耳鸣是周围性病因;单侧耳聋伴耳鸣是周围神经病变的可靠标志。中枢性眩晕,眼球震颤方向不固定;持续的眩晕或失平衡状态,伴有眼球震颤与步态障碍者,提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复视、构音不清、共济失调、单侧轻瘫等也提示中枢性病变。
2.前庭功能测验、电测听较有价值,头颅摄片、脑电图、脑脊液检查、CT、MRI、脑血管造影可进一步明确病因。
3.再结合上述疾病的临床特征,最终明确诊断。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美尼尔氏病
①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
②东莨菪碱0.6mg口服或肌注,每4~6小时1次,可以减轻胃肠道症状;倍他司汀4—8mg,每日3次,能改善内血液循环,对解除迷路积水有作用;美克洛嚓25mg,每日3-4次,可抑制前庭系统,减轻症状,安定2-5mg口服,每6~8小时1次,以解除焦虑。
③发作次数频繁,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破坏迷路或切断前庭神经。
(2)其他类型的眩晕在进行病因治疗(详见有关章节)同时,应进行对症治疗。
①卧床休息。
②可选用茶苯海明(晕海宁)50—100mg口服,每4—6小时1次或盐酸敏克静25mg口服,每日3次。
2.中医药治疗
(1)肝阳上亢:眩晕伴面红目赤,口苦易怒,重者肢麻震颤,眩晕欲仆,头痛,语言不利,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10克、钩蘑10克、石决明30克、生牡蛎30克(先煎)、代赭石30克(先煎)、川牛膝10克、益母草10克、黄芩10克、山栀10克、杜仲10克、桑寄生12克、茯神12克。
(2)痰浊中阻:眩晕伴头重昏蒙,胸闷乏力,纳呆,或时吐痰涎,苔浊腻,脉滑。
治法:祛痰健脾。
方药:半夏10克、白术10克、天麻10克、橘红10克、茯苓10克、生姜2克、大枣6克、甘草6克。
(3)淤血内阻:眩晕伴头痛,痛有定处,心悸烦闷,疲倦乏力,唇舌紫暗或舌有淤斑,脉弦涩或细涩。
治法:活血祛淤生新。
方药:当归15克、生地15克、桃仁6克、红花6克、赤芍6克、枳壳10克、柴胡6克、桔梗6克、川芎6克、牛膝6克、天麻6克。
(4)肾精不足:眩晕伴耳鸣,遗精,腰膝酸软,精神萎靡,舌嫩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弱。
治法:补肾填精。
方药:党参15克、熟地12克、茯苓12克、天冬12克、麦冬12克、柴河车10克、龟板15克(先煎)、杜仲12克、牛膝12克、黄柏6克、菟丝子10克、枸杞子10克、山萸肉10克、女贞子10克、旱莲草10克。(5)气血亏虚:眩晕在活动后加重,神疲气短,面色少华,纳差,舌质淡胖,脉细或虚大。
治法:益气养血健脾。
方药:人参15克(另煎兑人)、黄芪25克、当归12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川芎12克、白芍12克、地黄12克、肉桂6克、牛膝12克、炙甘草10克。
(6)针刺治疗:主穴:风池(双)、百会、印堂、合谷(双)、人中、安眠(双)、太冲。配穴:恶心伴呕吐者,加内关、神门、足三里;耳鸣加翳风、听官、串谷、中渚。
[预防与调养]
1.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医生应多做解释工作以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及顾虑。
2.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室内宜安静,空气要通畅,光线尽量暗些。避免刺激性食物及烟酒,饮食宜少盐。
3.发作间歇期不宜单独外出,以防事故。
❷ 颈性眩晕有哪些治疗方法
对于颈性眩晕症的治疗可以口服眩晕灵,具有养血平肝、活血通络之疗效,你可以作进一步了解。
❸ 颈性眩晕的治疗方法
你好!颈性眩晕是颈椎病引起的,通过颈椎牵引、推拿,内服活血化瘀的中药可以缓解,平时避免长时间连续低头位工作或看书,可以间断性做颈椎活动,注意颈部保暖。
❹ 颈椎突出引起的眩晕症,有什么可以治疗的
颈性来眩晕的有效治疗办法:源 首先要治疗颈椎病,中医针灸效果不错,如果找不到好的针灸医生也可以用西药条理。
氯唑沙宗、复方丹参片、西比灵、维生素B12,四样药一次2片,一天3次一起吃, 眩晕是由于颈椎压迫血管导致脑供血不组引起的,以上的药只能起到缓解和暂时治疗的作用,起不到根治的作用,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中医针灸,或者电疗,或者静点一些扩张血管的药(治疗脑供血不足),但都不能根治,不过效果也不错,不防一试。
❺ 颈性眩晕怎么治
向您详细介绍老年人颈性眩晕的治疗方法,治疗老年人颈性眩晕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老年人颈性眩晕应该吃什么药。
一、西医
1、治疗
1.颈椎旋转复位法 采用冯天有颈椎旋转复位手法拨正偏歪棘突,使患椎恢复原解剖位置,解除对椎动脉的刺激或压迫,临床症状和体征即可减轻或消失。
复位方法:病人端坐在方凳上,医生站其背后,一手压住患椎棘突的偏歪侧,另一手抱住病人的右枕部,在牵引的同时旋转颈部。当偏歪的棘突顶住压棘突的拇指时,拇指轻轻向对侧水平方向拨正偏歪的棘突,常可听到“咔嗒”一响声,即达到复位目的。老年人手法宜轻。
复位时的注意事项:
(1)年老体弱,妇女妊娠期,严重心、肾、肝、肺疾病者,应慎用。
(2)原发性或继发性恶性肿瘤,禁用。
(3)伴有严重骨病,如颈椎结核、强直性脊椎严重骨脱钙者,禁用。
复位后嘱病者适宜休息,避免颈部过多活动,必要时佩带颈围。
2.按摩颈部软组织
(1)按摩手法:
①分筋手法:用双拇指或单拇指在患处与肌纤维方向垂直左右弹拨,起到分离粘连,疏通经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
②理筋手法:用双拇指或单拇将移位的软组织(韧带、肌腱、肌纤维、神经)扶正,再顺纤维方向按压、复平,使软组织恢复正常解剖位置,适应生理功能。
③镇定手法:在分筋、理筋手法使软组织恢复正常解剖位置后,再用单拇指在患处静压10~20s,可使肌肉解痉、去痛。
(2)按摩部位:
①风池穴部位:此部位为上、下项线之间,为头平棘肌、头后大、小直肌、头上斜肌、头夹肌(骶棘肌),胸锁乳突肌等的止点,是损伤好发部位。
②副神经:从胸锁乳突肌下缘中点穿出,下行入斜方肌。
③胸锁乳突肌肌腹。
④提肩胛肌的抵止腱,肩胛骨的内上角。
3.颈椎牵引 对老年人,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明显的病人可做颈椎牵引治疗。牵引重量6~12kg/次,1次/d,每次15~20min,10次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需要,间隔3~5天继续牵引。
4.理疗 缓解肌肉痉挛,消除局部无菌性炎症。常用超短波、红外线等。
5.封闭 0.5%普鲁卡因溶液8ml,泼尼松0.5ml颈椎后关节囊封闭,每周1次,3次为1个疗程。
6.药物
(1) 倍他司汀(盐酸培他定):4mg,3次/d,口服。
(2)输液:5%葡萄糖溶液500ml加川芎嗪160mg静滴,1次/d,10次为1个疗程。
7.手术治疗 经各种保守治疗无效者,骨质增生严重,颈椎管狭窄症等需手术治疗。
8.择优方案
(1)药物治疗:急性期适当用血管扩张剂,如倍他司汀(培他啶)氯化钠注射液500ml加曲克芦丁(维脑路通)1.0g,1次/d,静点,10天1个疗程,配合维生素类药物口服如维生素B1、B6等。
(2)颈部牵引、理疗、按摩。
2、预后
主要防止意外摔伤,一般预后良好。
二、中医
1、肝阳上亢:眩晕伴面红目赤,口苦易怒,重者肢麻震颤,眩晕欲仆,头痛,语言不利,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10克、钩藤10克、石决明30克、生牡蛎30克(先煎)、代赭石30克(先煎)、川牛膝10克、益母草10克、黄芩10克、山栀10克、杜仲10克、桑寄生12克、茯神12克。
2、痰浊中阻:眩晕伴头重昏蒙,胸闷乏力,纳呆,或时吐痰涎,苔浊腻,脉滑。
治法:祛痰健脾。
方药:半夏10克、白术10克、天麻10克、橘红10克、茯苓10克、生姜2克、大枣6克、甘草6克。
3、淤血内阻:眩晕伴头痛,痛有定处,心悸烦闷,疲倦乏力,唇舌紫暗或舌有淤斑,脉弦涩或细涩。
治法:活血祛淤生新。
方药:当归15克、生地15克、桃仁6克、红花6克、赤芍6克、枳壳10克、柴胡6克、桔梗6克、川芎6克、牛膝6克、天麻6克。
4、肾精不足:眩晕伴耳鸣,遗精,腰膝酸软,精神萎靡,舌嫩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弱。
治法:补肾填精。
方药:党参15克、熟地12克、茯苓12克、天冬12克、麦冬12克、柴河车10克、龟板15克(先煎)、杜仲12克、牛膝12克、黄柏6克、菟丝子10克、枸杞子10克、山萸肉
10克、女贞子10克、早莲草10克。
5、气血亏虚:眩晕在活动后加重,神疲气短,面色少华,纳差,舌质淡胖,脉细或虚大。
治法:益气养血健脾。
方药:人参15克(另煎兑人)、黄芪25克、当归12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川芎12克、白芍12克、地黄12克、肉桂6克、牛膝12克、炙甘草10克。
6、针刺治疗:主穴:风池(双)、百会、印堂、合谷(双)、人中、安眠(双)、太冲。配穴:恶心伴呕吐者,加内关、神门、足三里;耳鸣加翳风、听宫、率谷、中渚。
其他疗法
1.针灸疗法
1、体针:肝阳眩晕急性发作可针刺太冲穴,泻法。气血虚眩晕,可选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等穴,取补法或灸之。肝阳上亢者,可选用风池、行间、侠溪等穴,取泻法。兼肝肾阴亏者,加刺肝俞、肾俞用补法。痰浊中阻者,可选内关、丰隆、解溪等穴,用泻法。各种虚证眩晕急性发作均可艾灸百会穴。
2、耳针:选用肾、神门、枕、内耳、皮质下。每次取2。3穴,中、强刺激,留针30分钟,间歇捻针。每日1次,5—7日为1个疗程。
3、头针:选双侧晕听区,每日1次,5~10日为1个疗程。
2.中药液体疗法 现在一般都采用片剂。丸剂和一些西药 治疗.而恰恰最利于吸收的是合剂.基于中老年人不利于吸收.采用合剂治疗是最好的。如:天麻眩晕宁合剂.
❻ 颈性眩晕症怎么治疗应该吃什么注意什么
眩晕症 眩晕症是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本症发病率日益增高,受到国内外医务界广泛重视。Smith(1993)报道眩晕是门诊常见症状的第三位。它涉及多个学科,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据统计,眩晕症占内科门诊病人的5%,占耳鼻喉科门诊的15%。生活在家中的老人50-60%有眩晕症,占老年门诊的81-91%;其中65岁以上老人眩晕发病率女性占57%,男性占39%。 什么是眩晕? 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 眩晕的分类:真性眩晕、假性眩晕 1、真性眩晕 是指由于眼、本体觉或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有明显的外物或自身旋转感。根据受损部位不同,可以分为眼性、本体感觉障碍性和前庭性眩晕。 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眩晕多数症状较重,如美尼尔综合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干梗塞等,常反复发作。 眼性眩晕可以是生理现象,也可以是病理性的。如在列车上长时间盯住窗外的景色,可以出现眩晕及铁路性眼震;在高桥上俯视脚下急逝的流水,会感到自身反向移动和眩晕。这些都是视觉和视动刺激诱发的生理性眩晕,脱离环境症状就会消失。眼睛的疾病,如急性眼肌麻痹可以出现复视和眩晕。 本体感觉障碍引起的眩晕称为姿势感觉性眩晕,见于脊髓空洞症、梅毒患者因深感觉障碍和运动失调而引起的眩晕。 2、假性眩晕 是指由于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的眩晕,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贫血、尿毒症、药物中毒、内分泌疾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几乎都有轻重不等的头晕症状,患者感到“飘飘荡荡”没有明确的转动感。 病史和临床症状体征 1、眩晕发作前的情况 发病前有无烟酒过度、精神情绪不稳、劳累失眠等因素。 2、眩晕发作情况 (1)夜间还是晨起发病,突然发病还是缓慢发病, (2)首次发病还是反复发病; (3)何种情况下发病,体位改变、扭颈,或某种特殊体位发病; (4)眩晕的形式是旋转还是非旋转性的; (5)强度能否忍受,意识是否清楚; (6)睁、闭眼时眩晕是减轻还是加重,声光刺激、变换体位时眩晕是否加重。 3、眩晕伴发症状 (1)自主神经症状:血压变化,出汗,面色苍白,腹泻; (2)耳部症状:耳聋,耳鸣,耳闷; (3)眼部症状:眼前发黑,复视,视物模糊; (4)颈部症状:颈项部或肩臂疼痛,上肢麻木,活动受限; (5)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痛,意识障碍,感觉运动障碍,语言或构音障碍等。 眩晕应该做哪些检查? 前庭功能检查: (1)诊室或床旁前庭功能检查:包括直立倾倒试验、原地踏步试验、扭颈试验等; (2)眼球震颤 (3)眼震电图 (4)平衡姿势图 听功能检查: 影像学检查:头颅CT、MRI等以明确有无头部占位、缺血性或出血性疾患。 其他内科检查:包括血压、心电图、生化检查等。 伴眩晕的各种常见全身性疾病 1、脑血管性眩晕:突然发生剧烈旋转性眩晕,可伴有恶心呕吐,10-20天后逐渐减轻,多伴有耳鸣、耳聋,而神志清晰。 2、脑肿瘤性眩晕:早期常出现轻度眩晕,可呈摇摆感、不稳感,而旋转性眩晕少见,常有单侧耳鸣、耳聋等症状,随着病变发展可出现邻近脑神经受损的体征,如病侧面部麻木及感觉减退、周围性面瘫等。 3、颈源性眩晕:表现为多种形式的眩晕,伴头昏、晃动、站立不稳、沉浮感等多种感觉。眩晕反复发作,其发生与头部突然转动有明显关系,即多在颈部运动时发生,有时呈现坐起或躺卧时的变位性眩晕。一般发作时间短暂,数秒至数分钟不等,亦有持续时间较长者。晨起时可发生颈项或后枕部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现颈神经根压迫症状,即手臂发麻、无力,持物不自主坠落。半数以上可伴有耳鸣,62-84%患者有头痛,多局限在顶枕部,常呈发作性跳痛。 4、眼源性眩晕:非运动错觉性眩晕,主要表现为不稳感,用眼过度时加重,闭眼休息后减轻。眩晕持续时间较短,睁眼看外界运动的物体时加重,闭眼后缓解或消失。常伴有视力模糊、视力减退或复视。视力、眼底、眼肌功能检查常有异常,神经系统无异常表现。 5、心血管性眩晕:高血压病引起的眩晕通过血压测定可以明确诊断。颈动脉窦综合征可以导致发作性眩晕或晕厥。发病诱因大多是突然引起颈动脉受压的因素,如急剧转颈、低头、衣领过紧等。 6、内分泌性眩晕:低血糖性眩晕常在饥饿或进食前发作,持续数十分钟至1小时,进食后症状缓解或消失,常伴有疲劳感,发作时检查血糖可发现有低血糖存在。甲状腺功能紊乱也可以导致眩晕,临床以平衡障碍为主,对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检查可以确诊。 7、血液病导致的眩晕:白血病、恶性贫血、血液高凝疾病等均可引起眩晕,通过血液系统检查可以确诊。 8、神经官能性眩晕:病人症状表现为多样性,头晕多系假性眩晕,常伴有头痛、头胀、沉重感,或有失眠、心悸、耳鸣、焦虑、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多种神经官能症表现,无外物旋转或自身旋转、晃动感。对于45岁以上的妇女,还应注意与更年期综合征鉴别。 眩晕的预防和治疗 患有眩晕的病人外出时应由家人陪伴,以防意外事件发生。 1、脑血管性眩晕:夏冬季节由于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发生各种脑血管意外,导致脑血管性眩晕的发生。应注意多饮水,不要突然改变体位,如夜晚上厕所时猛起,都容易引发脑血管性眩晕。一旦发生,应尽快到医院就诊,经确诊后可以适当给以扩血管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抗凝药物等。 2、脑肿瘤性眩晕:此类眩晕发病多较缓慢,初期症状较轻,不易发现。对于逐渐出现的轻度眩晕,若伴有单侧耳鸣、耳聋等症状,或其他邻近脑神经受损的体征,如病侧面部麻木及感觉减退、周围性面瘫等,应尽早到医院诊治,明确诊断,早期手术治疗。 3、颈源性眩晕:应注意平时工作学习的体位,在长时间伏案工作后应适当活动颈部。枕头高度适宜,不能垫枕过高,以导致颈源性眩晕的发生。治疗上多采用康复方法,如颈椎颌枕吊带牵引、推拿手法治疗、针灸等,严重的需要手术治疗。 4、对于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如内分泌 性眩晕、高血压性眩晕、眼源性眩晕,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控制血压,治疗眼科疾病,在原发病恢复的基础上,眩晕可以自然缓解。 5、神经官能性眩晕:对于因精神因素导致的眩晕,首先应解除病人的焦虑不安情绪,可适当给以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但要避免长时期使用镇静药物,以免增加药物的耐受性和依赖性。 结语 眩晕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涉及到多种学科,几十种疾病。患者应积极预防,控制原发病;一旦出现症状应尽快到医院诊治,以免耽误病情。 眩晕,通常称为头昏眼花,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轻者发作短暂,平卧闭目休息一会儿就可恢复正常;发病严重的病人就好像乘坐在车船上,感觉天旋地转,以至站立不稳。多数病人的病情时轻时重,兼见其他症状而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多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贫血、神经官能症、耳源性眩晕等疾病。 手都按摩治疗眩晕具有一定疗效。但患者必须配合医生查明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手部按摩可作为综合治疗中的一个辅助方法。临床治疗表明,内耳性眩晕、迷路炎、晕动病、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全身疾病引起的眩晕,运用手部按摩配合中药等方法治疗,效果较好。 [按摩选穴] 经穴:内关、阳谷、支正等。 反射区:垂体、小脑与脑干、大脑、颈项、内耳迷路、耳、眼、肝、肾、肾上腺、甲状腺、脾等。 反应点:心点等。 全息穴:头穴等。 [按摩方法] 按揉或拿捏内关200次,阳谷、支正各50次;点按垂体、小脑与脑于。大脑、内耳迷路、耳、眼、肝、肾各200次,肾上腺、甲状腺、脾。颈项各1OO次;点揉心点300次,掐接头穴500次。每天按摩1次,l个月为1疗程,可根据治疗情况持续3-4疗程。 眩晕患者要注意饮食起居,调摄寒温,避免过度疲倦;定期测量血压,戒烟酒,慎房事,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刺激。眩晕发作时,宜平卧闭目,需保持环境安静,饮食宜清淡,少食多餐。若眩晕反复发作者,不宜高空或水上作业。高血压者如突发眩晕,应考虑中风的先兆 酸地芬尼多 药理: 药效学 本品可改善椎底动脉供血不全,对前庭神经系统有调节作用,对各种中枢性、末梢性眩晕有治疗作用,有镇吐及抑制眼球震颤作用,可抗运动病。本品还具有弱的周围性抗M-胆碱作用。 药动学 本品经胃肠道吸收,服药后1.5~3小时血药浓度达高峰。半衰期为4小时。以原形从尿中排出。 [药理作用]本品对痉挛的血管有扩张作用,能增加脑动脉的血流量,特别是根基底动脉的血流量。另外,本品能调整前庭神经的异常冲动,抑制呕吐中枢及改善眼球震颤,因此可用于眩晕、呕吐的患者。本品无抗组胺作用,无镇静作用,无麻醉强化作用。 药动学 本品口服由胃肠道吸收,血中浓度达峰时间为1.5~3h,代谢物由尿中排出。 适应症: 用于多种疾病引起的眩晕与呕吐(例如椎底动脉供血不全、 美尼尔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高血压、低血压、颈性眩晕、外伤或药物中毒)、手术麻醉后的呕吐;对运动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本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眩晕症,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梅尼埃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颈性眩晕和运动病等。经临床疗效观察,其有效率在80%以上。本品的优点为疗效高而无嗜睡或过度兴奋等不良反应,对人员正常工作无影响,可作为治疗眩晕症的主要药。 用法用量: 成人常用量口服,一次 25—50mg,一日 3次。 [制剂与规格]盐酸地芬尼多片25mg 口服,一次25-50mg,一日3次.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25~50mg,每日3次。肌注,每次10~20mg,每日1~2次。 [剂型与规格]片剂:25mg/片。注射剂:10mg/ml。 禁用慎用: 由于本品有轻度抗 M-胆碱作用,故用于青光眼、胃肠道或泌尿道梗阻性疾病以及心动过速时需审慎,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青光眼患者慎用,严重肾功能损害及过敏者忌用。 不良反应: 主要有口干和轻度胃肠不适,停药后即可消失。此外有报道,可有幻听、幻视、定向力障碍、精神错乱、嗜睡、不安、忧郁和抗 M-胆碱作用等,偶可见一过性低血压、头痛和皮疹。 主要为口干、胃部不适,少数患者有耳鸣、药疹、手足发冷感、食欲减退、嗜睡、心悸等。各种副作用的总发生率约为10%。出现以上副作用不影响继续治疗。—般在停药后消失。 相互作用: 先服用地芬尼多,可降低阿扑吗啡治疗中毒时的催吐作用。 本品与其他增加脑供血的药物合用,可增强其抗眩晕的作用。 眩晕病人平时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睡眠要保持充足,避免情绪波动。着急、恼怒、紧张、恐惧、焦虑等,都有可能引起眩晕。眩晕发作期注意饮食要清淡、不饮酒、眩晕发作时要绝对卧床休息,头部不要左右摆动
❼ 颈性眩晕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你好,医学上的眩晕是指主观上对周围空间关系的定向和平衡障碍。分为真性眩晕内和假性眩晕,真性眩晕是指睁容眼周围物体旋转,闭眼自身旋转;假性眩晕是指头晕眼花,无旋转感。 通常美尼尔综合征、迷路炎、肿瘤、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前庭神经炎、癫痫、偏头痛、屈光不正、颈椎颈动脉窦综合征、神经衰弱、体位性低血压、心脏病、血液病等疾病会出现眩晕的症状。邱颈椎的方法我还是认可的。
❽ 颈性眩晕的表现,颈性眩晕怎么诊断
颈性眩晕的诊断:眩晕常以头颈部位改变而引发或加重,伴有恶专心、头痛、视属物不清或伴有体位性跌倒;发病时,颈椎压痛,活动受限;X线提示颈椎退行性变,横突间距变小;CT示:横突孔变形或相对狭窄;椎基底动脉造影或脑血流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具有养血平肝、活血通络的眩晕灵是治疗颈性眩晕的重要选择。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扩张动脉血管,抑制血管痉挛,改善大脑供血。
❾ 眩晕病怎么治疗
眩晕的预防
患有眩晕的病人外出时应由家人陪伴,以防意外事件发生。
1、脑血管性眩晕:夏冬季节由于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发生各种脑血管意外,导致脑血管性眩晕的发生。应注意多饮水,不要突然改变体位,如夜晚上厕所时猛起,都容易引发脑血管性眩晕。一旦发生,应尽快到医院就诊,经确诊后可以适当给以扩血管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抗凝药物等。
2、脑肿瘤性眩晕:此类眩晕发病多较缓慢,初期症状较轻,不易发现。对于逐渐出现的轻度眩晕,若伴有单侧耳鸣、耳聋等症状,或其他邻近脑神经受损的体征,如病侧面部麻木及感觉减退、周围性面瘫等,应尽早到医院诊治,明确诊断,早期手术治疗。
3、颈源性眩晕:应注意平时工作学习的体位,在长时间伏案工作后应适当活动颈部。枕头高度适宜,不能垫枕过高,以导致颈源性眩晕的发生。治疗上多采用康复方法,如颈椎颌枕吊带牵引、推拿手法治疗、针灸等,严重的需要手术治疗。
4、对于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如内分泌
性眩晕、高血压性眩晕、眼源性眩晕,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控制血压,治疗眼科疾病,在原发病恢复的基础上,眩晕可以自然缓解。
5、神经官能性眩晕:对于因精神因素导致的眩晕,首先应解除病人的焦虑不安情绪,可适当给以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但要避免长时期使用镇静药物,以免增加药物的耐受性和依赖性。
结语
眩晕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涉及到多种学科,几十种疾病。患者应积极预防,控制原发病;一旦出现症状应尽快到医院诊治,以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