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几种中医常见的心理疗法
心理治疗方法在中医学中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心身疾病的治疗中, 它的作用有时比药物治疗更显得很重要。因为心理治疗通过语言行为直接影响患者的认知和情绪, 影响着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化, 所以运用好心理疗法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做一个好的心理医生、心身疾病科医生其难度亦是很大的。 当今社会, 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国家, 心理治疗的应用愈来愈普遍。美国临床心理学具有庞大的网络系统,上至总统, 下至普通百姓离不开心理医生。处于经济不发达的我国,“心病还须心药医”, 一直是流传悠久、临床广为使用且极为实用的医学格言, 对人类的健康和医学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将中医常见的心理疗法介绍如下。 1.疏神开心法 医者待患者如知己, 以诚相待,使患者把心中的疑虑讲出, 再针对性的加以解释, 使患者心情舒畅, 心身健康, 谓之疏神开心法。 疏神开心法, 是一种最基本的心理治疗方法, 类似于现代医学的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疏导的前提是患者疏泄, 或为自动疏泄, 或为引导疏泄, 不论是哪种疏泄方式, 都要给予同情、关怀, 并以十分耐心的态度、巧妙的语言, 引导其无所顾虑, 畅所欲言。疏泄完毕, 要科学地分析与解释。分析要客观、要现实、要指出患者认知系统中的非理性成分, 让患者了解不良情绪来源于自己本身, 只要能够使患者改变其想法, 放弃非理性信念, 接受理性的生活哲学, 就可避免非理性信念的困扰, 即避免负性情绪的困扰。 2.定情安神法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患重病或伤残者的心理压力很大。或因工作、经济、家庭等原因, 亦可导致患者悲观厌世情绪产生。临床上安定病人的情绪,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消除杂念, 积极配合治疗, 谓之定情安神法。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恶性肿瘤患者的心身障碍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对于癌症可否告知患者本人等问题临床仍有争议。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 对于阴阳平和型性格的患者, 把病情告知患者有利于安神, 利于治疗, 利于避免不必要的猜疑, 利于患者尽快稳定病情, 恢复镇定和自信, 利于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 3.情志相胜法 依据五行相胜的制约关系, 用一种情志去纠正相应所胜的另一种情志, 可以有效地治疗心身疾病, 为之情志相胜法, 它包括悲胜怒、怒胜思、恐胜喜、喜胜悲五种情志相胜的心理疗法。 情志相胜疗法, 又称五志相胜、以情胜情、以情治情、以情移情、心理制约等疗法。它是应用情志相胜的机理, 通过转移病人的思想情绪, 改变其心理状态, 达到心态平衡的一种方法。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对此有精辟的论述:“悲可以制怒, 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 喜可以治悲, 以虐浪喜乐之言娱之; 恐可以治喜, 以祸起仓卒之言怖之; 怒可以治思, 以侮辱欺罔之言触之; 思可以治恐, 以虑彼忘此之言夺之。 4.以理谴情法 以理谴情法, 是一种以理智驾驭情感的治法, 实际上是说理开导式疗法。《医说·心疾健忘》:“求医若明理, 以求与其有病而治以药, 孰若抑情而予治情, 斯可顺理亦渐明, 若能任理而不任情, 则所养可谓善养者矣, 防患却疾主要在于滋也。”可见, 以情谴情式的心理治疗, 就是通过给患者讲解清楚病因、危害、后果后, 使患者通达情理。因为“人之情, 莫不恶死而乐生”《灵枢·师传》。 《内经》“告之以败”, 即告诉患者患病原因、危害与禁忌;“语之以善”, 即指出治疗疾病的正确途径, 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导之以便”, 即诱导患者根据具体情况, 创造治愈疾病的条件和方法;“开之以苦”, 即开导病人, 排除精神上的苦闷, 解除思想包狱,使其心态平衡。 5.移情调志法 中医认为, 当忧愁、悲哀、抑郁之情缠绕心际, 难以解除之时, 当用移情调治法治疗。治疗手段是通过言语、行为、环境影响, 将其注意转移、负性情绪排遣, 心志改移, 使之从不良心态中解脱出来。其机理在于给患者一个“在于彼而忘于此”的良好环境, 即移情调治的环境。实际上, 移情调治法与中医文献中的移情变气法类同, 同是一种“心机一转的妙术”。如听曲、谈笑、弈棋、书法、赋诗、种花、垂钓、登城观山、益友清谈, 都是舒畅和转移情志的重要手段。 6.支持性心理治疗 支持性心理治疗也称一般性心理治疗, 是其他各种心理疗法的基础。支持性心理治疗的特点是, 按照病人的具体情况, 给予感情上的安慰和支持, 消除他们对疾病的误解和疑虑, 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增强心理防御能力, 不触及患者的隐私, 不揭露患者内心的矛盾冲突, 包括致病的情绪因素。其治疗特点是解释、保证、安慰、鼓励。假如患者的精神压力过大, 患者暂时处于心理代偿失调状态时,医生给患者首先提供心理上的支持, 减轻焦虑、紧张,使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安定下来。有些患者只有躯体症状, 查不出相应的体征, 或仅有轻微的体征, 但主诉较重, 疑虑较多, 对医生的诊断和治疗不大相信, 在这种情况下, 医生要用较多的时间予以心理上的支持, 鼓励他们尽可能地放松情绪, 必要时予以保证的言语, 以消除患者的疑虑。 7.暗示疗法 暗示疗法是指医者通过给患者施以积极的暗示来消除或减轻病痛的一种方法。暗示是个体无意中接受了人或环境, 以非常的方式向其发出信息后做出反应的一种特殊心理现象。由于各种信息都能起到暗示作用, 故语言、文字、表情、手势、姿态等均可作为暗示手段。如医生给患者“没关系, 不要紧,病不重”的暗示, 可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又如同病室同种的患友痊愈出院, 这是环境暗示。实践证明, 医者根据病情需要, 给予积极的语言、表情、榜样、情境等暗示, 可以取得较好疗效。其适应证除癔病和其他神经症(如恐惧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 外, 对疼痛、哮喘、心率过速、阳痿、性冷淡等心身疾病都有疗效。另外, 医护人员应尽量避免给患者造成“病重”“预后不良”等悲观消极暗示。中医心理疗法除上述七种疗法之外, 还有默坐澄心心法、以诈治诈法、解除心因法以及现代医学应用的生物反馈法、行为疗法、催眠疗法、精神分析法等。这些疗法在心身疾病的治疗上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心理治疗方法的选择是心理疗法成败的关键, 像“性好吉”而诈病时, 张仲景认为以“危言”恐吓效果好;对多虑不解之症, 如果过分安慰不仅无效反而认为是假的, 故张子和不用安慰开导法, 而用怒胜思的情志相胜疗法; 对于达官贵人、性多骄子, 常难听于忠告, 不论于理者, 华佗文挚只好以怒治之。 现在, 心理疗法已得到广大医者和患者的普遍认可, 在心身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但不容否认, 中医心理疗法还不够全面、系统, 故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患者的自身症状选择有针对性的一项或数项心理治疗方法合用或并用, 只要选择好治疗方法, 发挥好医生的艺术和技巧水平, 心理治疗就会成功。
❷ 中医如何解决不好的情绪
这个看病人的具体是什么情绪,中医五藏肝心脾肺肾,情志对应怒喜忧悲恐。对症治疗,一般都可以确定比较好的效果,针灸也很有效。
❸ 谈谈如何利用中医情志相胜疗法管理自己的情绪
肝心脾肺肾对应情志的怒喜思悲恐,“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回;思伤脾,怒胜思;忧伤答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例如,范进中举中范进由于过于喜而导致神经错乱,他岳父用一巴掌恐吓他的方式让他清醒,这就是中医情志相胜法的具体运用。
❹ 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易怒,用中医怎么改善
宁神汤(网络可以查到)。
平常多喝珍珠粉也可以。
❺ 怎么治疗情绪病
控制情绪、收获快乐的有效方法
当人空虚、烦恼、忧愁、恐惧、孤独、无助、抑郁……的时候,已经显现自己心灵的电瓶严重缺电,急需充电的危机时刻快快充电!情绪不佳、心态不好会给身体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如糖尿病、内分泌失调、脱发白发、脾胃不佳、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免疫力下降、体力不支等许多疾病症状。女性还会引起月经失调,更年期提前,早衰等情况发生。老中医说:怒伤肝,悲伤肺,惊喜伤心恐伤肾,忧思伤脾胃。控制好情绪,调整好心态,身心快乐,阴阳平衡,百病不生。把消除忧郁、收获快乐的方法给朋友,希望人人早一天自由自在,做自己心灵的主人,收获人生的快乐、幸福和精彩!
1、不断学习,懂得怎样做人的道理,培养自己的大爱之心、宽容之心、理解之心。提升自己做人的层次和境界。当一个人有了大爱心、大胸怀、大视野、大智慧、大胆量、大信心、大能量的时候,烦恼痛苦也就随之消失了。我最阳光、最有力量、最有勇气!
2、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关爱他人,幸福自己;原谅他人,解脱自己。帮助他人这种快乐会抵消自己的负面情绪,改变人的命运。
3、和知心的朋友倾诉,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效果好的话,一次交流,可以消除累积内心的多年烦恼痛苦,迅速开启心灵之窗。从“山穷水尽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4、热问题,冷处理。遇到发怒时不要急于处理问题。此时容易不理智。
5、换位思考,多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可能就有好的答案了。
6、调整生活、休息习惯,不做无意义的事情。如赌博、吸毒、网络游戏等。早睡早起。每天不得少于5小时的睡眠。
7、适当锻炼身体,练练太极拳,走走八卦掌等,多到郊外、水边散散步。发火是身体阴阳不平衡,以水调火,多喝点水,都是有效方法。
8、少吃或不吃肉类和油炸食品;多吃含水量大的蔬菜类食物。尤其不要饮酒,抽烟,这些东西使人伤失理智、损害身体。
9、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开锁。中医说:怒伤肝,悲伤肺,惊喜伤心,恐伤肾。心平气和,不伤身体。
10、自然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间接影响人的情绪。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食品污染直接影响人的情绪。到水边散散步,到雨中沐浴,接受大自然的精华,洗尽身心的疲劳和烦恼。
11、每天早晨读一段有益的座右铭。如:烦恼天天有,不捡自然无;我何必为这点小事而烦恼:我要用爱心融化自己,融化整个世界。
12、每天起来唱一首有益身心健康的歌曲。
13、每顿饮食不要太饱,吃到6到7层就可以了;吃得多了胃肠负担重,大脑缺血会昏昏沉沉,容易办糊涂事。
14、每天静坐一会,把身心倒空,会得大智慧,处理事情非常理智。
15、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不要太固执、太死板;既要有原则性,还要有灵活性。
16、多征求、多听取别人意见和建议,三思而行。
17、瑜伽治疗失眠:每天晚上全身放松,双腿盘坐,双手合十,大拇指、食指相对,其余三指相扣,双目微闭,余光轻看食指尖,困意来时搓搓手,治疗失眠有特效。闭目静坐一会,反思一天或一周的言行,那些错误,那些不合适,需要改正。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是有道理的。
18、自己的身心自己做主,不要追潮流、赶时髦;潮流、时髦有很多是经不起时间和历史考验的,是错误的。
19、人生要过三关:财、色、权。要淡泊名利,贪欲是万恶之源。
20、从孝敬父母,为父母洗脚、伺候父母开始,进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1、看看网上《中华传统文化论坛》大有益处,可能改变一生的烦恼和痛苦。
22、远离黄、赌、毒和网络游戏,多接触正面的有益身心健康的人或事物、书籍、思想。
23、心里极度郁闷时,在空旷无人的地方大喊几声,把体内郁闷之气吐出去,或者嚎啕大哭一场,把心中的苦水倒出来。
24、暂时换一换环境,或旅游或到别处小住几天,避开周围人、事、物的不良刺激,其实也是换一种心情。
25、养成良好的、有规律的生活、饮食习惯,不熬夜,早睡早起,劳逸结合。
26、听听悠雅、舒缓、怡情的乐曲:《高山流水》、《雨打芭蕉》、《平湖秋月》、《荷塘月色》、《远》等都是非常好的心灵良药。
27、瑜伽修心养性:如果进入闭目养神的状态,观想晶莹的泉水或雨滴把自己心灵中累年的疲惫、烦恼、忧愁、积怨……所有的负面的情绪洗涤的一干二净、无影无踪——那就使自己疲惫的身心得到一次彻底的清洗,无限的喜悦、快乐、幸福都会充满身心的每一个细胞——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消除浮躁、快乐身心的特效方法!
28、门窗前避开障碍物,视野要开阔,否则有压抑感。
29、室内家具、物品摆放整齐,不要占据太大空间,否则容易引起烦乱、憋闷的不良情绪。
30、黑色给人肃穆、低沉、不快的感觉;红色给人热烈、积极的感觉,但也刺激愤怒、火爆的情绪。色彩分为暖色和冷色之别,暖色给人积极、热烈、火爆的感觉;冷色给人消极、宁静、平和的感觉,家具、物品、着装也要注意这些。
每个人都是上天创造的精品,都有无限的光明和极大地宝藏,都有最珍贵的价值和展示人生精彩的舞台!自信和信仰是心灵里的阳光;自信和信仰能唤起沉睡的生命;自信和信仰是人生起死回生的良药!这是心灵起死回生的良药;使迷茫的人生获得觉醒;使沉寂的生命收获新生!
怎样平衡心理的天平?压力和动力、烦恼和快乐、痛苦和幸福……是生活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好像人的两只手或两条腿一样不能缺少一个。当人生一点压力都没有的时候,人生的积极向上的心就已经死亡了,接着就是悲剧的人生。但是压力太大,人的心量又不是很宽阔,承受不起的时候,压力就起到了负面的作用。二者本来就像矛和盾一样,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经常的。最关键点是:不断开阔自己的心胸和心量,自己的心的砝码怎样在压力和动力这个天平上不断地移动(认识自我、平衡自我、调控自我、开解自我、解脱自我、提升自我)找到心理的平衡点——这就是人生快乐幸福的珍宝。
❻ 中医怎么治疗心理疾病
传统中医认为身心不二、身心一源,即身体状态与心理活动及情绪有直接的关系内,互相影响。
人们平容时产生的压抑、悲观、失落、易紧张,爱发火等负面情绪,除了与自己的心理有直接关系,也有可能是由于身体不调,进而影响到心理活动。打开经脉,开阔心胸,可以使情绪得以有效的控制,人的心情也会变得良好。
同样良好的心情又会改善人的身体状态,使人轻松愉快。负面情绪过多容易损害身体。人不能总处于自我封闭,或长时间压抑的环境中,不然身体会变得越来越差,只有走出来,多交流正能量,与开朗乐观爱动的人在一起,人的身心才能共同提高。
❼ 心理问题是越来越常见,抑郁症如何通过中医的手段治疗
随着心理问题的日益频繁,人们对这种情况越来越感兴趣。对人来说,生活中很多人的情绪是波动的,正常的情绪起伏是常见的,所以没有必要回避,首先,情绪问题比较严重。如果情况变得严重,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改进。越来越多的人对它感兴趣。随着心理问题的日益频繁,人们对这种情况越来越感兴趣。对人来说,生活中很多人的情绪是波动的,正常的情绪起伏是常见的,所以没有必要回避,首先,情绪问题比较严重。如果情况严重,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抑郁症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心理治疗也不容忽视。心理治疗对患者的后续发展和预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治疗抑郁症患者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生活规律,安排好活动和娱乐时间,外出参加活动,多与外界接触,增加生活乐趣,增强自信,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抑郁症有很多方法。其中,中医药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抑郁症的治疗需要更多的适应,只有冷静下来才能更好的治疗。这种疗法可以更快地看到治疗抑郁症的效果。
❽ 中医怎样治疗抑郁症
抑郁症是当今社会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指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轻者情绪低沉,唉声叹气,忧心忡冲,愁眉苦脸,严重者悲观绝望,甚至有自杀行为。中医治疗抑郁症是怎么治疗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在中医上,抑郁症属于中医学郁证等范畴,本病多与肝、脾、心相关,由于郁怒不畅,思虑不解,劳累过度,所欲不遂等导致肝失条达,脾失健运,心失所养及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气血郁滞不畅,神明失其清展而情绪低落,因此中医从调肝、健脾、养心、调整阴阳气血等几个方面进行治疗。 按摩:对患者进行穴位按摩,取百会、内关(双)、太阳(双)、印堂、外关(双)、神门(双)、十宣以疏肝解郁,活血通络,同时针对患者的心理方面的病因,因势循循诱导调节其心理活动,以排除其心理障碍,缓缓疏通释放其过重的心理压力负荷,并辅以必要的良性暗示,以导引其意念和呼吸。 中药治疗:对于症状表现较明显者,我们辅助药物治疗。选用中药逍遥散加味治疗。药物组成:当归10g,茯苓15g,白术10g,柴胡12g,白芍药20g,香附10g,石菖蒲12g,远志12g,陈皮10g,厚朴10g,夜交藤15g,炒酸枣仁20g,炙甘草6g等。方中炒酸枣仁、夜交藤柔肝养心安神;石菖蒲、远志化痰开窍宁神,舒心气,畅心神,怡心情。柴胡、香附疏肝理气解郁;当归、白芍药活血养心解郁安神;白术、茯苓健脾化湿助运,辅以陈皮、厚朴理气化痰,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合,使肝郁得解,脾健痰化,气机调畅,心神得安,气血调和,标本同治,使邪祛而正复。 现代研究认为,抑郁、焦虑症的发生发展与神经递质、受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循环系统和基因表达调节等多方面均有关系,而中医药治疗抑郁、焦虑症正是从整体上调节各种系统,从而达到治愈效果。 以上就是关于中医治疗抑郁症的全部介绍了,希望这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❾ 中医教您如何调情志
情志,即指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人的七种情绪。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两重性,既能有利于人,也能有害于人。同样,人的情绪、情感的变化,亦有利有弊。生活中,谁都难免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不良情绪,但是我们应当善于控制和调节它,能够及时地加以消释和排除,从而使我们免受或少受不良情绪的刺激和危害。 (1)以情制情法。 又叫情志制约法,创自于《黄帝内经》。如《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以情制情法是根据情志及五脏间存在的阴阳五行生克原理,用互相制约、互相克制的情志,来转移和干扰原来对机体有害的情志,借以达到协调情志的目的。此谓祖国医学独特的心理治疗与康复方法。这一心理治疗的原则到金元时代,以著名医学家张子和的《儒门事亲》为代表,达到了充分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水平。张子和指出:“悲可以制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戏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制思,以污辱欺罔之事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奇之。凡此五者,必诡诈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可以动人耳目,易人听视。” 在使用以情制情法时,要在患者有所预感时,再进行正式的情志治疗,不要在病人毫无思想准备之时,突然地进行,并且还要掌握病人对情志刺激的敏感程度,以便选择适当方法,避免太过或不及。 喜伤心者,以恐胜之。 以恐胜之,又叫惊恐疗法,适用于神情兴奋、狂躁的病症。《儒门事亲》里载:有一位庄医师“治以喜乐之极而病者,庄切其脉,为之失声,佯曰:“吾取药去,数日更不来。”于是病人便渐渐由怀疑不安而产生恐惧,又由恐惧产生悲哀,认为医生不再来是因自己患了重病。“病者悲泣,辞其亲友曰:吾不久矣!庄知其将愈,慰之。”这个病例说明了庄医生采取按脉失声与取药数日不至而取效,此即“恐胜喜”也。 《洄溪医书》里亦记载一例喜病恐胜之例:某人新考上状元,告假返乡,途中突然病倒,请来一位医生诊视。医生看后说:“你的病治不好了,七天内就要死,快赶路吧,抓紧点可以回到家中。”新状元垂头丧气,日夜兼程赶回家中,七天后安然无恙。其仆人进来说:“那位医生有一封信,要我到家后交给您。”只见信中讲到:“公自及第后,大喜伤心,非药力所能愈,故仆以死恐之,所以治病也,今无妨矣。” 以上二例,说明喜伤心者,可以恐解之。原因何在呢?《吴医汇讲》解释说:“必有所乐谓之喜,何反谓喜伤心哉?凡人之气,以平为期,不及者病,过者亦病。经曰:‘心藏神,神有余则笑不休’。试即以‘不休’二字味之,乃乐之过而失其正也。当此乐以忘忧之际,有放心而不知求其心,所藏之神不亦因之而涣散乎?至于恐能胜喜,其义维何?盖喜为心志,恐为肾志,水能制火,既济之道也。抑更有显而易见者,人当极喜之时,适有恐惧之事,猝然遇之,莫不反喜为忧者,惟喜之情缓于恐,而恐之情急于喜也。是以水火克制之理言之,或近傅会,而不知胜复之道本乎人情,实有深相印合者。” 思伤脾者,以怒胜之。 以怒胜之,是利用发怒时肝气升发的作用,来解除体内气机之郁滞的一种疗法,它适用于长期思虑不解、气结成疾或情绪异常低沉的病症。《续名医娄案》载:“一富家妇人,伤思虑过甚,二年余不寐。张子和看后曰:‘两手脉俱缓,此脾受之也,脾主思故也。’乃与其丈夫怒而激之也,多取其财,饮酒数日,不处一法而去,其人大怒,汗出,是夜困眠,如此者,八九日不寤,自是而食进,脉得其平。”此例说明了思之甚可以使人的行为和活动调节发生障碍,致正气不行而气结,或阴阳不调,阳亢不与阴交而不寐,当怒而激之之时,逆上之气冲开了结聚之气,兴奋之阳因汗而泄,致阴阳平调而愈。 《四川医林人物载》里也记述了一例郁病怒激之病例:青龙桥有位姓王的儒生,得了一种怪病喜欢独居暗室,不能接近灯光,偶尔出来则病情加重,遍寻名医而屡治不验。一天名医李健昂经过此地,家人忙请他来诊视。李氏诊毕,并不处方,却索取王生昔日之文,乱其句读,高声朗诵。王叱问“读者谁人”,李则声音更高。王气愤至极,忘记了畏明的习惯,跑出来夺过文章,就灯而坐,并指责李氏:“你不解句读,为何在此高声嘶闹?”儒生一怒之后,郁闷得泄,病也就好了。 悲伤心者,以喜胜之。 以喜胜之,又称笑疗,对于由于神伤而表现得抑郁、低沉的种种病症,皆可使用。在《医苑典故趣拾》中有这样一则笑话:清代有位巡按大人,抑郁寡欢,成天愁眉苦脸。家人特请名医诊治,当名医问完其病由后,按脉许久,竟诊断为“月经不调”。那位巡按大人听罢,嗤之以鼻,大笑不止。连连说道:我堂堂男子焉能“月经不调”,真是荒唐到了极点。从此,每回忆及此事,就大笑一番,乐而不止。这是名医故意以常识性的错误所引起的发笑。 金元名医朱丹溪曾遇到一青年秀才,婚后不久突然亡妻,故终日哭泣悲伤,终成疾病。求尽名医,用尽名药,久治无效。朱丹溪为其诊脉后说:“你有喜脉,看样子恐怕已有数月了。”秀才捧腹大笑,并说:“什么名医,男女都不分,庸医也!”此后,每想起此事,就会自然发笑,亦常将此事作为奇谈笑料告诉别人,与众人同乐。 移月转,秀才食欲增加,心情开朗,病态消除。这时,才告诉他这是以喜乐制胜悲忧的治法。 恐伤肾者,以思胜之。 以思胜之,主要是通过“思则气结”,以收敛涣散的神气,使病人主动地排解某些不良情绪,以达到康复之目的。《晋书·乐广传》记载:“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乐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酒,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弓、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杯弓蛇影”这一成语所讲的历史事实,说明由恐惧引起的疾病,可以用“深思”的方法来解除其恐惧紧张的心理状态,从而使疾病消除,恢复健康。
❿ 因情绪悲痛或兴奋导致的各种毛病中医怎么解释和处理
中医的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精神活动。情志活动与脏腑有密切关系;情志活动是以脏腑精气作为物质基础,而外界刺激作用於相应的内脏,才能表现出特定的情志变化。故说"七情分属於五脏";其基本规律是:心的情志为喜,肝的情志为怒,脾的情志为思,肺的情志为忧,肾的情志为恐。《黄帝内经.素问》概括:"人有五脏生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中医认为情绪失调直接损害内在脏腑,故称"内伤七情"。七情是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的情况下,一般不会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出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造成功能紊乱,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现今西方医学渐趋於重视精神因素对身心疾病的影响,并已证明它对内脏产生实质损害,这方面的知识早已是中医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精神刺激过度,引起内在阴阳失衡,气血在经脉内流动失常,以至脏腑功能失调,继而产生疾病。一旦病理变化开始,再来调整情绪也难以控制,长期情绪扰乱的结果,往往必须依赖药物治疗。
精神障碍所引起的疾病有如下特点:
不同情绪刺激,对脏腑的影响不一。
多数表现为相联系的脏腑功能紊乱;如愤怒伤肝,导致血随气上涌,出现吐血或昏厥等。思虑伤脾,出现无食欲、腹胀、腹泻等消化证候。
相反,内在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亦可反过来引起精神障碍。如肝阴(血)不足则容易愤怒,心火亢盛则会发狂等。
中医七情 - 喜 怒 忧 思 悲 恐 惊
喜乐
中医所谓的喜乐是指偏於激动不安,兴奋的情绪状态。
《黄帝内经.灵枢》曰:"喜乐者,神荡散而不藏"。中医所谓的喜乐是指偏於激动不安,兴奋的情绪状态。喜乐主要影响心脏,正常情况下,可以缓和紧张,使身体内外通利,心情舒畅。心脏负责精神、意识、思维等高级神经的活动,暴喜产生心火,出现精神不能集中,心悸,失眠,多梦等。
愤怒易引起血压上升
愤怒
中医所讲的愤怒包括怨恨,易怒及挫败的情绪范畴。愤怒最直接影响肝脏,使其疏泄调节功能受损,於是造成气血流动错乱,出现面红耳赤,呕血,晕眩,昏厥等。另外长期愤怒,亦会累及脾胃消化功能。《素问.调经论》曰:"血有馀则怒,不足则恐。"日常生活所见,一些面色红润人仕很容易因为小事情而动怒。
忧郁
忧郁影响肺部呼吸
《灵枢.本神》曰:"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 忧郁者表现忧心忡忡,愁眉苦脸,整日叹息。过度忧愁伤害肺脏,继而影响呼吸,所以常有胸闷气短表现。另外,忧郁也影响与肺有表裏关系的大肠;所以忧郁人士更易患有溃疡性结肠炎。
过度集中精神易伤脾胃
思虑
中医认为长期集中精神或沉思太过,令思维紊乱,也会导致多种病证。任何需要高度思索的活动都会引起失衡,最直接伤及脾胃,最终引起气的流动不顺畅,继而表现疲倦,瞌睡,及不能集中精神。
悲伤
长期悲伤情绪影响肺脏
中医认为悲伤是忧郁的进一步发展。正常健康的悲伤情绪发洩,有助加深肺部呼吸。但长期悲伤就会引致肺气虚弱,影响肺脏对全身的调节功能。
长期恐惧情绪引致失调
恐惧
恐惧是精神极度紧张而造成的胆怯。如果长期受恐惧困扰,不能舒解,则引起病变。中医认为会直接损害肾脏;极度恐惧下,肾之精气无力升举,提摄功能不足,则出现大小便失禁,遗精,流产等。
惊慌
惊慌情绪影响肾功能
惊慌是突遇非常事故,导致精神猝然紧张的情绪反应。突受惊吓,使心脏之气错乱逆行,心血受损,表现为当场目瞪口呆,手足无措,继而精神错乱。恐惧与惊慌相关,通常先有惊慌,继则产生恐惧。故惊恐并称,持续的惊恐最终损害肾脏。
表(三) : 情绪障碍所影响的相关脏腑
精神活动 脏
怒 肝
喜 心
悲 (忧) 肺
思 脾
恐 (惊) 肾
根据临床观察,情绪异常波动对病患者确有影响,往往使病情加重,或急遽恶化。例如高血压患者,若遇事恼怒,血压会迅速上升,更可能突然昏厥,或中风。心脏病患者亦常因情绪波动而使病情变化。
http://www.shen-nong.com/chi/principles/sevenemotion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