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脑出血病人术后多久能去康复科
如果您检查发现有脑出血,经过手术以后,目前正在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这种情版况,但需要到专业的权康复治疗中心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所以如果目前进行了脑出血的手术治疗,需要积极的进行康复治疗的话,当然最好还是到专业的康复科(成都顾连),进行治疗。
② 脑出血后如何康复
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是指自发性脑实质内出血。
高血压是脑出血的主要原因。
其它原因有脑血管畸形、动脉瘤、脑动脉炎、血液病、应用溶栓抗凝药后、淀粉样血管病及脑肿瘤。
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出血的机理
高血压如超过脑小动脉平滑肌的最大收缩能力,血管就被动扩张,平滑肌和内膜受损害,通透性增加,血浆成分渗入导致小动脉纤维素性坏死,小动脉平滑肌可透明性变,小动脉壁变薄膨出成微小动脉瘤;小动脉壁和微小动脉瘤在血压突然升高时破裂是引起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脑出血的脑部损伤机制
脑内血肿压迫周围脑组织,使其缺血、缺氧、水肿、颅内压升高,阻碍静脉回流,又更加重脑缺血,与脑水肿、颅内高压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脑疝和继发脑干出血而危及生命。
脑出血多为单独的出血灶。血肿挤压周围的脑组织,引起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及组织移位,导致天幕疝、小脑扁桃体疝,前者压迫脑干,使脑干继发出血、坏死,是脑出血常见的致死原因。出血数月后血肿即有自溶现象,末期可成为囊腔,称为中风囊,腔内可见黄色液体。
以下是脑出血致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脑出血继发脑干出血:在分析剖检的52例大脑出血中,39例(75%)有继发脑干出血,其中中脑出血血12例(30.8%),桥脑出血9例(23.1%),中脑桥脑均有出血18例(46.1%)。
继发脑干出血的机制:①血液由大脑出血灶沿传导束下行注入脑干7例(18%),呈索条状,多沿锥体束流入中脑基底部。②人脑出血灶破坏丘脑,直接延及中脑者2例(5.2%)。③大脑出血灶破入脑室,导水管扩张积血,血液进入导水管周围灰质,共8例(20.5%)。 ④脑干小血管出血,共25例(64.1%),多呈点片状出血,有的孤立存在,有的融合成片。镜下可见出血灶中有管壁破坏的动脉,故基本上为小动脉出血。此外还可见某些血管充血、水肿区界限相当明显,与旁正中动脉或长、短旋动脉分布区一致,甚至在某一血管分布区,既可见明显的充血水肿,又可见动脉出血,这更证实为动脉出血。另外,在导水管与第四脑室周围,有时可见静脉淤血,偶见静脉周围有少许出血。
继发脑干出血的临床表现:出现昏昏迷早且重,39例中38例(97%)在发病24小时内昏迷:血压相对较高,39例 中31例(79.5%)的最高收缩压达 200mmHg以上,而无脑干出血组仅 46.1%(6/13),P<0.05;眼位改变多,占53.85%,表现为分离科视、歪扭斜视、眼球浮动、中央固定等,无脑干出血组仅有10%;存活期短.本组39例中 29例(74.4%)在48小时内死亡,无脑干出血组仅30.8%(4/13),说明脑干出血是促进脑出血死亡的原因之一。
(2)脑出血继发丘脑下部损伤:① 丘脑下部的解剖特点:丘脑下部包括丘脑下沟以下的第三脑室壁及室底上的一些结构,其中含有15对以上的神经核团,数以万计的神经分泌细胞,如位于第三脑室壁上的室旁核、空周围核、腹内侧核、背内侧核等,丘脑下部长约 1cm,重约4g,约为全脑重量的3‰.但机制复杂,与植物神经、内脏活动.内分泌、代谢、情绪、睡眠和觉醒均有关。该区还有以下特征: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较脑的其他部分多一倍以上,且该处血脑屏障不够健全,有较高的通透性,故在缺氧、中毒,颅压增高、感染等损伤时易出现水肿和出出血等改变;漏斗柄是丘脑下部与垂体间的神经纤维联系,当其受压、肿胀、出血时,该联系即遭到破坏。②丘脑下部损伤的临床症状:脑出血引起颅内压增高,出现占位效应,致使丘脑下部受压,垂体柄水肿、移位、扭曲等,加以继发脑室出血损伤第三脑室壁均累及丘脑下部,出现症状,常表现为出血性胃糜烂或溃疡,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急性肺水肿,白细胞增高.血糖升高,中枢性高热,大汗淋漓等。
(3)脑出血继发脑疝;脑出血可以并发天幕疝,中心疝、枕骨大孔疝、蝶骨嵴疝、扣带回疝及小脑上疝。后三者一般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多在剖检时发现;前三者临床症状明显,多为症状加重或致死的原因。天幕沿时出现同侧瞳孔散大。中心疝时双侧瞳孔均小呼吸不规则。其病理标志为:①赤质、红核向下移位,②第三脑室向下移位,(3)丘脑下部及上部脑干向下移位。出现中心疝时,则很可能发生枕大孔疝,呼吸心跳解离,至死亡。
脑出血临床表现和病理过程取决于出血部位和出血量多少。多数病人动态下突然发病, 起病急骤, 常伴头痛、呕吐, 这是因颅内压骤然升高所致。病情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达到高峰, 严重者出现意识丧失, 存在生命危险。因此, 内科治疗的关键在于减轻颅内压、脑水肿及控制血压,同时正确处理窒息、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以及心脏症状等并发症。本文讨论了脑出血的急性期治疗,着重于并发症的处理措施。
脑出血急性期指发病的3~4周。抢救脑出血的三大原则是管理血压、管理脑压、处理合并症。患者绝对卧床,避免情绪紧张,保持安静,注意头部抬高15~20度。昏迷患者取半侧卧位,头部偏向一侧,给予间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观察生命体征,并预防发生呕吐后误吸等,严格按昏迷患者处理常规进行处置。
1 管理血压
脑出血的病变部位多在脑实质内的穿支小动脉(豆纹、豆丘)。由于长期的高血压使脑内小动脉扩张,形成微动脉瘤或小动脉管壁的纤维样坏死,所以当血压急骤升高时易引起小动脉破裂而出血。长期高血压致小动脉内膜受损、脂质沉积、平滑肌层变性坏死,在压力和血流急骤变化时,一处小动脉出血可引起严重的血管反应出现周围多处出血融合,形成血肿或出血的散在分布。应将血压控制在180/100mmHg以下,不应太低,否则会造成供血不足后脑损伤等不可挽回的后果。
最常见的出血部位是内囊, 患者表现昏迷、嗜睡或清醒,除血压明显升高外,出现典型的三偏症状(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出血量大并破入脑室者昏迷加深,出现脑水肿、脑疝,病情危重,预后极差。
2 管理脑压
脑水肿是脑出血的主要并发症,也是致命因素之一。脱水治疗一般不少于15天。对于出血量大于50~70ml、年龄70岁以下的患者,手术清除血肿或局部钻孔抽吸治疗也是积极可行的措施。立体定向引流一般在3天后注射尿激酶。
3 处理并发症
脑出血后由于植物神经中枢受损,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紊乱,可导致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和水电解质紊乱等多种临床并发症,加之患者多数有高血压及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从而极易合并心、肺、肾等脏器功能障碍。我们在临床上经常遇到的脑出血并发症及其处理原则如下:
3.1发热
脑出血患者可出现发热,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1)感染性发热:主要由肺部感染引起。伴有意识障碍、吞咽困难、言语障碍以及异常咳嗽的患者,呕吐或口腔分泌物堵塞气管可发生吸入性肺炎或坠积性肺炎。此外,肺部感染还可源于机械辅助呼吸措施不当导致的医源性感染,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导致的二重感染以及长时间住院引发的交叉感染等。
防治呼吸道感染的主要措施如下:①患者白天尽可能抬高床头30度,进食时则为90度。鼓励患者经常咳嗽与深呼吸,饮水不要用吸管。有明显意识障碍者应取侧卧位并将口角放低,或取仰卧位,以利咽部分泌物的排出。对昏迷呕吐患者,呕吐后应将口腔内异物用床边吸引器吸干净,以防吸入气管。②为防止鼻饲饮食返流,鼻饲速度不应过快,并须注意温度适宜,鼻饲前先充分吸痰,鼻饲后将床头抬高30度持续2小时,短时间内尽量不吸痰,以防引起呕吐。在出现胃液返流时,可适当减少每日鼻饲量,严重者暂勿进食。拔管时要注入少量气体,以免管头食物在抽出时落入气管。③加强呼吸道护理,意识障碍不能进食者必须加强口腔护理,每2~3小时翻身拍背一次。更应重视吸痰问题,并发肺炎患者痰多如果不能彻底吸出,即使使用大量抗生素,亦不能使肺炎得到满意控制。④严重的肺部感染造成体温高、痰黏稠不易咳出,并且意识障碍在短时间内不能恢复,经药物治疗无效或有窒息者,可考虑气管切开,以利排痰、气管内给药和减少经咽部吸痰所造成的黏膜损伤。⑤积极治疗脑出血,控制脑水肿,争取早期恢复意识,以利肺部感染早期控制。⑥如已有肺部感染,则必须应用大量广谱抗生素治疗。脑出血并发呼吸道感染多为医院内病原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感染最多见(50%~60%),如大肠杆菌、肺炎杆菌、绿脓杆菌等,葡萄球菌约占10%,肺炎球菌较少见(5%)。对革兰阴性菌感染的经验用药为:氨基糖苷类+半合成青霉素(广谱)或头孢菌素类;依克沙+羧氨苄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脑出血后泌尿道感染的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感染细菌多为寄居于皮肤黏膜的革兰阴性杆菌。长期留置导尿(1周以上)者应注意防止泌尿道感染,尤其是女性患者。为减少泌尿道感染应尽量避免导尿,如确需导尿时应严格消毒,并采用消毒封闭引流系统。无症状的菌尿症一般不必治疗,以免引起耐药菌寄殖。有症状者可依据分离的病原菌和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多数菌尿症在导尿管拔除或加用抗生素后消除。一般泌尿道感染可选用氨基糖苷类+氨苄青霉素或第三代头孢类菌素+氨苄青霉素。
(2)中枢热:系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受损所致,常见于严重的脑出血破入脑室、原发性脑室出血、脑干出血或重型脑干梗塞。临床表现为持续性高热,体温多在39℃以上,患者无汗,躯干皮温高而肢端发凉,不伴寒战,没有与体温改变相应的心率改变,用解热药无效。退热的处理以物理降温为主,包括酒精擦浴、温水擦浴、冰垫冰帽降温和冰水灌肠等。体质虚弱的老年患者,使用解热药需慎重,防止虚脱。条件许可又有适应证时,可选用亚低温疗法。有报道,中枢性高热与脑内多巴胺受体功能失调有关,故使用该受体的激动剂溴隐亭可能有效。
(3)脱水热:系由于脱水过度,水分补充不足,导致血液浓缩,颅内体温调节中枢受累而引起的发热。此外,脱水过度还可导致患者因体液不足致排痰困难,也增加了脱水热的发生。对于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皮肤干燥、尿量减少而红细胞压积增大,应考虑到脱水热的可能。处理方法首先应调整脱水剂量,其次也可进行物理降温。
(4)吸收热:主要见于出血性脑卒中,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多见,系血液吸收过程中,红细胞溶解释放出各种产热因子而引起的发热,常见于发病后的第1~2周内,以低至中度热居多,不伴有感染中毒征象和下丘脑受损症状,处理可采用物理降温。
3.2呼吸系统并发症
脑出血后呼吸系统并发症除呼吸道感染外,还有神经源性肺水肿(NPE)。NPE是由于下丘脑受损而引起大量的交感神经物质释放,周围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血液从高阻力的周围循环转移到阻力低下的肺循环,结果使肺动脉内液体静压升高而损害毛细血管,液体渗出到肺泡内。近年的研究表明,NPE主要是由于血氧过低引起。NPE发生率与脑出血的病情密切相关,出血量大、病情重者NPE发生率高。NPE多呈暴发性发病,如不及时治疗多数在24小时内死亡,应及早给予高浓度吸氧。近年推荐应用的硝苯地平10~20mg舌下含化,可迅速降低周围和肺动脉压力,对NPE有良好效果。多巴酚丁胺治疗可提高心肌收缩力,同时也能加快心脏的血流,往往是NPE治疗的首选药物。
3.3 消化系统并发症
主要是上消化道出血,它是脑出血严重并发症之一,特别多见于脑干出血,常与脑卒中的严重程度相关,即病情越严重,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越高。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预后较差,病死率可达半数以上。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病变包括溃疡、黏膜出血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慢性溃疡急性发作等。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时间以脑出血后第1~2周居多。
上消化道出血防治的重点是保护胃黏膜,降低和中和胃酸,使胃pH控制在4以上和积极治疗脑出血。具体措施如下:
(1) 纠正供氧不足:改善机体的氧供,首先要保证呼吸道的通畅与肺的交换功能。在危重的脑出血患者应注意氧的供给。
(2)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上消化道出血虽是胃局部的表现,但它是全身反应中的一部分,内稳态对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应维持合适、有效的血容量,但水过多将引起心、肺的损害。动脉的pH值也将引起胃黏膜pH值的改变,酸血症能增加胃黏膜的酸度。因此,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也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措施之一。
(3) 及早给予营养支持: 胃黏膜需要能量以再生、分泌黏液保护黏膜。肠内营养具有促进胃肠道恢复、刺激内脏与肝循环、改善黏膜血流、预防黏膜内酸中毒与渗透障碍等作用。脑出血病人,可及早给予肠内营养,在24~48小时内应用配方饮食,从25ml/h逐渐增至100ml/h,并增加谷胱甘肽、维生素E与β胡萝卜素等抗氧化剂,饮食纤维可改善结肠黏膜的营养以预防肠源性感染,每日的需要量应在10g以上。在不能口服时,肠外营养中增加谷氨酰胺也将有利于胃黏膜的生长,并为胃黏膜提供必需的能量。
(4) 止血剂:可使用安络血、立止血等药,也可用冰水100~200ml加去甲肾上腺素4~8mg胃内灌注。
(5) 手术:上述止血措施无效时,应及早行内窥镜检查,试行镜下止血,或外科手术治疗。
此外,需严密观察病情,了解呕吐物和大便情况,注意神志变化和肢体皮温色泽;监测血压和脉搏,定期复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球压积等;做好胃管的护理,每次注药或进食前应回抽胃液肉眼观察,必要时行潜血检查。
③ 脑出血康复治疗需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急性期康复治疗:对于术后-3天或保守治疗的患者,无论其意识是否清醒,只要生命体征稳定、血压控制满意,复查头颅CT颅内血肿不再扩大,神经体征无继续恶化,可积极进行早期床边康复。康复目的是预防褥疮、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深静脉炎及关节挛缩和变形,同时为恢复期功能训练作准备
恢复期康复治疗:此期患者可明显的表现出上肢的屈肌协同运动和下肢的伸肌协同运动,并逐渐可做到某些肌肉关节的独立运动,相当于Brunstrom恢复阶段3~5期;康复目的是目的:提高患者认知、语言理解、表达能力,抑制协同运动模式,尽可能训练肌肉关节能够随意的独立的运动,提高各关节的协调性,逐渐恢复患者的运动能力。
后遗症期康复:此期患者认知能力较前改善,记忆力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用患侧肢体,相当于Brunstrom恢复阶段5~6期。重症患者多遗留有肢体运动、语言等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康复训练的目的在于如何更加自如的使用患侧,如何更好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通过训练掌握的技能,提高各种日常生活能力,在保证运动质量的基础上提高速度,最大限度地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只要方法正确,持之以恒,大多可获得相当的改善。此外,必须注意针对病因及防止复发的治疗。
④ 关于脑出血康复治疗
一般在病后3天—3周(脑出血2—3周,脑血栓3天—1周)即病人意识清醒,无进行性卒中表现,生命体症稳定了便可进行康复训练应按照人类运动发育时的归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顺序进行。运动时间由短到长,运动强度由低到高顺序进行,运动方式由被动、辅助到自主运动顺序进行。顺序如下;
床上移动翻身→坐位→坐位平衡→双膝立位平衡→单膝立位平衡→坐到站→站立平衡→步行→上下楼梯。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应强调的是重建正常运动模式,其次才是加强软弱肌力训练。训练中应包含患侧恢复和健侧代偿。
⑴ 床上训练:
包括翻身和上下左右移动体位,腰背肌、腹肌及呼吸肌训练,上下肢活动(例如为端正骨盆,在床上进行单侧和双侧桥式运动)以及洗漱、穿衣、进餐、使用便器等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⑵ 坐起和坐位平衡训练:
先从半坐位(30度-40度角)开始逐渐增加角度、次数和时间→从床上坐→床边坐→椅子或轮椅坐。
因患者坐位时,不能控制,常向患侧偏斜,接着应进行坐位平衡训练,从无依靠不能坐稳→躯干向不同方向摆动能坐稳→在他人一定外力推动下能坐稳。
⑶ 站立和站立平衡训练:
先作站立准备活动(如坐位提腿踏步,患侧下肢肌力训练等,有条件可利用站立床训练),然后扶持站立→平衡杠间站立→徒手站立→站立平衡训练,要达到在他人一定外力推动下仍能保持站立平衡。
⑷ 步行训练:
步行是偏瘫患者生活自理的重要一环。先作步行前准备活动(如扶持立位下患肢前后摆动、踏步、负重等)→扶持步行或平行杠间步行→扶拐步行→徒手步行。在步行训练中应强调,必须注意改善步态训练。
扶拐步行步态有三种:
① 手拐先前伸着地,患足迈出,然后健足跟上。
② 手拐先前伸看地,健足迈出,然后患足跟上。
③ 患足和手拐同时向前,然后健足再跟上)→徒手步行。
⑸ 上下台阶训练:开始应按健腿先上,患腿先下的原则进行训练。
⑹ 复杂步态训练:如绕圈走,转换方向走,越过障碍走等。
⑺ 上肢及手的功能对于患者生活自理和回归社会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大关节活动恢复较好,手精细动作恢复较慢,需要强化训练。
训练内容:
① 关节活动度训练:各关节功能活动训练,掌指、指间关节各方向活动强化训练,手的灵活性、协调性及精细动作训练。
②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穿衣、洗漱、梳头、进餐、写字、握物等动作训练。
③ 回归社会职业训练。
7、预防:
① 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戒烟戒酒。
② 防治高血压、肥胖症。
③ 保持血压、血糖、血脂在正常范围。。。。
⑤ 脑出血后遗症康复治疗
病情分析: 脑出血治疗原则,降低颅内压和控制脑水肿以防止脑疝形专成,降低增高了的血压属以防止进一步出血,一般处理,保持安静、绝对卧床,应在当地进行抢救,不宜长途运送及过多搬动,以免加重出血,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吸除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
意见建议: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控制高血压,降低增高了的血压是防止进一步出血的重要措施,但不宜将血压降得过低,以防供血不足。一般以维持在20.0~21.3/12.0~13.3kpa(150~160/90~100mmhg)为宜。
⑥ 脑出血康复训练方法
床上练习:包括翻身和上下左右移动体位,腰背肌、腹肌及呼吸肌练习,上下肢活动以及洗漱、穿衣、进餐、使用便器等日常生活活动练习。
步行练习:步行是偏瘫患者生活自理的重要一环。先作步行前预备活动(如扶持立位下患肢前后摆动、踏步、负重等)扶持步行或平行杠间步行、扶拐步行、徒手步行。在步行练习中应夸大,必须留意改善步态练习。
站立和站立平衡练习:先作站立预备活动(如坐位提腿踏步,患侧下肢肌力练习等,有条件可利用站立床练习),然后扶持站立、平衡杠间站立、徒手站立、脑出血后遗症治疗站立平衡练习,要达到在他人一定外力推动下仍能保持站立平衡。
坐起和坐位平衡练习:先从半坐位(30度-40度角)开始逐渐增加角度、次数和时间,从床上坐、床边坐、椅子或轮椅坐。因患者坐位时,不能控制,常向患侧偏斜,接着应进行坐位平衡练习,从无依靠不能坐稳,躯干向不同方向摆动能坐稳,在他人一定外力推动下能坐稳。
可以选择国家公立医院问,如北京航天731医院的机器人脑立体定向微侵袭微创技术就不错的,具体介绍有:http://cfahje.dtwuid.cy99cy.com/fwfarq?zaydke.chsudn.mp3
⑦ 脑出血术后怎么做康复训练啊怎么恢复的快啊
您好,康复锻炼分为在家康复锻炼和住院正规康复锻炼。一般在家康复锻炼,主要是帮助患回者恢复肢体答功能,仍有留后遗症的可能,就是住院康复锻炼。要去专业的康复医院进行康复治疗,有一系列的康复措施,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疗法,还有言语疗法等等,在专业的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
⑧ 脑出血以后的康复治疗!!!
脑出血跟天气的变化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天气变寒人的皮肤血管床收缩造成心脑循环血量的剧增心脏负荷增加脑循环阻力增大容易引起血压增高因此冬季来是脑血管意外的高发期
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的老人冬季要特别提高警惕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生活要有规律 老人可以适当做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但不可过于劳累
血压要控制 高血压是终身疾病要终身服药不能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血压反复反弹极易导致血管破裂发生脑溢血
保持良好的心态 保持乐观情绪避免过于激动做到心境平静减少烦恼悲喜勿过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注意饮食 饮食要注意低脂低盐低糖少吃动物的脑内脏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配适量瘦肉鱼蛋品
预防便秘 大便燥结排便用力不但腹压升高血压和颅内压也同时上升极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而引发脑溢血要预防便秘多吃些富含纤维的食物如青菜芹菜韭菜及水果等适当的运动及早晨起床前腹部自我保健按摩或用适且的药物如麻仁丸蜂蜜口服开塞露甘油外用;可有效防治便秘
防止劳累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不要过于劳累超负荷工作可诱发脑出血
注意天气变化 寒天是脑中风好发季节血管收缩血压容易上升要注意保暖使身体适应气候变化还要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些适宜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做广播体操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经常动左手 日常生活中尽多用左上肢及左下肢尤其多用左手可减轻大脑左半球的负担又能锻炼大脑的右半球以加强大脑右半球的协调机能医学研究表明脑溢血最容易发生在血管比较脆弱的右脑半球所以防范脑溢血的发生最好的办法是在早晚时分用左手转动两个健身球帮助右脑半球的发达
密切注意自己身体变化 中风会有些先兆症状如无诱因的剧烈头痛头晕晕厥有的突感体麻木乏力或时性失视语言交流困难等应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⑨ 跪求 脑出血康复期怎么样做,恢复效果最佳
脑溢血(脑出血)的预防治疗与康复
脑溢血(脑出血)(外伤性脑出血除外)大多由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脑血管瘤,脑肿瘤和情绪激动引发。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致残率更高;所以必须早防早治早康复,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减少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预防: 控制血压血脂与血糖,经常检测;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对血管畸形、血管瘤及脑肿瘤尽早手术,消除危害因素;减肥降脂溶栓,延缓动脉硬化;心态平和,生活规律,低盐低脂清淡饮食,少烟酒,多喝水,适当运动,注意休息,防止过度疲劳,切忌情绪激动。
治疗: 急性期治疗:必须及时送医院救治,止血、吸氧、降压、降颅压、防止脑疝与水肿、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选择手术引流、控制感染、鼻饲等。病情稳定后需查明出血原因,针对病因妥善治疗,消除病因,有利防止复发。
缓解期治疗:血已止,病情稳定,继续上述治疗,精心护理,帮助病人翻身按摩,防止褥疮发生,适当应用活血化瘀,降脂溶栓的药物,促进脑血吸收,清除血肿与血栓,改善脑血循环,修复损伤脑组织,减少脑损伤,降低后遗症。
康复:
病人出院后需继续康复治疗:一能减少后遗症,提高生活质量;二能预防复发,消除后患。
出院后痊愈的患者按上述预防处理,口服阿司匹林二级预防。但绝大多数患者都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必须及时综合康复,争取恢复到最佳状态;千万不可让其自然和锻炼恢复,耽误最佳康复时机,时间一长,损伤部位变性坏死,那就回天无力。
第一要控制血压血脂与血糖;每晚口服阿司匹林100—150mg二级预防;口服修复神经血管药物食物;同时治疗原发病;
结合中药活血化瘀,降脂溶栓,疏通血管,清除血肿与血栓,净化血液,延缓动脉硬化,改善脑血循环,修复损伤脑组织,改善症状,减少后遗症;《脑血通口服液》(中医处方药)纯中草药组成;活血化瘀,舒经活络,溶栓醒脑,降血压,降血脂,降低血液粘度,缓解动脉硬化,恢复动脉弹性,改善血液循环,清除血液中的杂质,有效预防脑溢血、脑血栓、脑梗塞发生;解除高血压伴眩晕,舌重,手足麻木、行走不稳等中风先兆症状;对中风后遗症,言语不清、口眼歪斜、口角流涎、手足麻木、半身不遂、偏瘫有很好的治疗康复作用;特别对脑血栓偏瘫(脑梗)效果突出,填补了溶栓时间窗后的溶栓、康复临床治疗空白,大大提高疗效,减少致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针灸:根据病因与后遗症状,合理配穴,促进功能恢复。
按摩:帮助患者翻身,上肢做伸展运动,下肢做倔曲运动,同时按摩瘫肢肌肉与关节,预防僵硬与萎缩;控制感染,防止褥疮发生。
药浴:通过表皮吸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康复。
训练:加强认知、记忆、语言、吞咽、运动功能训练:帮助功能恢复。
坚定康复信心,控制情绪波动:告知患者,只要坚持康复治疗,一定会好起来,使之心态平和,有利恢复。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规律,起居有常,定时服药,低盐低脂清谈饮食,不抽烟、不喝酒,适当运动与工作,注意休息与睡眠。
定期检查,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有效预防复发。
总之,高血压、脑血管病要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早康复,尽最大努力使患者恢复至最佳状态。不要认为高血压脑血管病后遗症无药可医,任其自然恢复,这是医学界最大的失误与悲哀,只要及时综合康复治疗,大部分病人都有可能基本痊愈或生活自理。给社会减少负担,给家庭带回欢乐与笑容。
有需要直接咨询。
⑩ 脑出血康复训练视频
http://video.sina.com.cn/v/b/12626995-1355804651.html,新浪视频,就是声音版小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