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哮喘中医治疗怎么样
传统医学认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当哮喘病发作是肺虚不能主气专,肾虚不能纳气则气属逆于上而发于喘急,脾为生化之源,脾虚生痰,痰阻气道则气短,因此哮喘病是肾肺脾三虚之症。
中成药成分治疗哮喘的有太子参,冬虫夏草,浙贝母,天花粉,白及,甘草等,中药方剂由蜂龙汤麻杏石甘辛条汤、清喘汤、加味前胡汤、麻杏二三汤、三子定喘汤。
除了汤药中医还有一些技术治疗方法如针灸疗法,甚至还有刮痧疗法,学习疗法埋线疗法,拔罐疗法,一系列中药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均可治疗哮喘。
Ⅱ 哮喘的中医治疗
你好,支气管哮喘俗称“吼病”,祖国医学称“哮证”,主要由于中小型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粘膜充血、水肿、管腔内粘稠分泌物增多,使管腔狭窄,空气进出不畅,而表现为阵发性带有哮鸣疸的呼吸困难。本病好发于冬秋季节,并常反复发作,不少病人自幼年即得病,延续多年,屡发不愈。目前认为哮喘发作的原因是: 1.机体对某些动物、尘埃、食物、花草、药物等过敏而发生。即祖国医学认为平素肺肾阴虚所致。
1、复方石英冲剂
组方:将上药浓煎成膏后和入珍珠层粉3克,制成冲剂,分成4包。1日服2—3次,每次1包,哮喘发作时加服1包,连服2—3周为一疗程。
制用法:蚤休15克 旋复梗15克 麻黄9克 紫石英30克 白石英30克 皂荚3克 生甘草6克
2、龙胆截喘方
组方:每日1剂,水煎服。
制用法:地龙20克 胆南星15克 北杏仁15克 桔梗15克 防风15克 瓜蒌10克 枇杷叶12克 川贝12克 甘草8克 寒痰加款冬花12克、细辛10克;气喘重加葶苈子15克、苏子15克;热痰加连翘15克、制南星15克 甘草8克 寒痰加款冬花12克 制南星15克
偏方:
桂枝、厚朴各6克,姜半夏、杏仁各10克。
[制用法] 水煎服。
[适应证] 寒证哮喘。
白芥子3克,胡椒1.5克,细辛0.6克。
[制用法] 共研为细末,生姜汁调敷肺俞穴。
[适应证] 寒证哮喘。
桑白皮、地骨皮各10克,甘草3克,粳米1撮。
[制用法] 水煎服。
[适应证] 热证哮喘。
苦参、百部各20克,椒目、射干、枳壳、黄芩各10克,葶苈子、海浮石各30克,桑白皮、蒲公英各15克。
[制用法] 水煎服。
[适应证] 热证哮喘。
仙茅12克,人参6克,阿胶10克,鸡内金8克,糯米15克。
[制用法] 仙茅须米泔浸,阿胶应另烊,共水煎服。
[适应证] 心肾不足、肾不纳气而致的喘咳。
生石膏30克,杏仁、麻黄、桑白皮、半夏、苏子各10克,瓜蒌仁15克。
[制用法] 生石膏应先煎。
[适应证] 热证哮喘。
鲜胎盘1个,冬虫夏草10~15克。
[制用法] 胎盘洗净切碎,共炖至烂熟,调味服食。每周1次,连服5-10次。
[适应证] 脾肾阳虚之哮喘。
灵芝、苏叶各6克,半夏4.5克,厚朴3克,茯苓9克。
[制用法] 水煎加冰糖服。
[适应证] 过敏性哮喘。
灵芝、苏叶各10克,茯苓、冰糖各15克,半夏8克,厚朴5克。
[制用法] 水煎服。
[适应证] 过敏性哮喘。
蛴螬若干。
[制用法] 洗净,用油炒。每日2-3次,每次7个。
[适应证] 顽固性哮喘。
1月龄狗仔1个。
[制用法] 置文火上焙干研末,每次2~3克冲服,每日2次。
[适应证] 上盛下虚哮喘。
糯米200克,纯蛤蚧粉25克。
[制用法] 煮粥,1次食完。每日1剂,轻者1次可愈,重者3次即可。
[适应证] 各种原因所致的哮喘。
厚朴、半夏、桔梗、前胡、甘草各6克,杏仁、紫苏各12克,陈皮、茯苓、枳壳各9克,生姜3片。
[制用法] 将上药研成粉末,调蜂蜜适量,每日3次,每次1匙,饭前服。
[适应证] 实证哮喘。
洋金花、艾叶、生甘草各等份。
[制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哮喘发作时,取适量药末,装入纸烟内,点燃吸纸,缓解即止。洋金花有毒,勿多用。
[适应证] 实证哮喘。
杏仁、蜂蜜各30克。
[制用法] 水煎服。
[适应证] 多年哮喘不愈。
胎盘1个。
[制用法] 将胎盘洗净,放锅内焙黄,研末。日服3次,每次适量,温开水送服。
[适应证] 肾虚哮喘。
泽漆、桂枝、杏仁、党参、法半夏、炙紫菀各9克,炙麻黄、炙甘草各6克,生姜3片。
[制用法] 先煮泽漆,滤汁煎药服用。
[适应证] 老年喘咳。
黑芝麻500克,干瓜蒌1个,萝卜3个。
[制用法] 用水炖熟,随时服用。
[适应证] 老年哮喘。
支气管哮喘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痰饮喘咳。
【治法】宣肺化痰,平喘止咳。
【方名】清喘汤。
【组成】炙麻黄9克,细辛9克,射干9克,生石膏24克,五味子9克,炙甘草9克,法半夏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苏礼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痰火犯肺,瘀塞肺窍,肺失肃降。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利气。
【方名】加味前胡汤。
【组成】前胡12克,杏仁9克,桑叶12克,知母12克,麦冬9克,黄芩9克,银花15克,款冬花15克,枇杷叶12克,桔梗9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郑侨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肺脾两虚,痰饮阻肺。
【治法】化痰蠲饮,降气平喘,兼益肺脾。
【方名】麻杏二三汤。
【组成】炙麻黄10克,杏仁10克,化橘红12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炒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白芥子6克,茶叶6克,诃子6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病情较重者,每日1.5剂,日服3次。
【出处】焦树德方。
中药处方(四)
【辨证】痰浊壅肺,肺失肃降。
【治法】顺气降逆,化痰消食。
【方名】七子定喘汤。
【组成】葶苈子10克,莱菔子9克,苍耳子8克,五味子5克,黄荆子9克,白芥子8克,紫苏子9克。
【用法】布包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覃义昌方。
【出处】中药秘方大全
食疗验方法:
【验方一】 生姜三分之一,芋头三分之二的量,去皮(不可沾水)磨成泥,加入与生姜同量之面粉,使其糊浓稠,搅拌均匀,与临睡前,将此姜芋糊摊于长形布上,或是作成袋,贴于胸部睡觉,翌晨取下,连续七天,即可断根。
【验方二】 生姜一两切细,捣烂绞汁,同白芥子三钱,加烧酒研和如糊,以纱布包裹棉球蘸药糊,擦拭肺俞、大椎、膻中三个穴位。每穴擦拭十分中,以局部热灼热觉为度。 或以纱布二层,剪成棋子般大小,沾药也贴于这三个穴位一个小时左右,痛则取去,以不起泡为度。
【验方三】 对急性支气管哮喘,取豆腐一碗,饴糖二两,生萝卜汁半酒杯,混合煮一沸,一日二次分服,此法对治咸哮、痰火哮喘皆有效果。
【验方四】 白果仁三至四钱炒(去壳),加水煮熟,加入少许沙糖或蜂蜜,连汤食之。
【验方五】 胡颓子叶四钱,苏子三钱,白果七粒,共以水煎,一日分二次温服。
【验方六】 北瓜(桃南瓜)一个,切碎加等量饴糖(即麦芽糖),略加水放陶器锅中,煮至极烂,去渣,将汁再煮,浓缩后再加生姜汁,(约一斤瓜汁中加姜汁二两),每天服一匙(约五钱),一日二至三次,开水冲服。
【验方七 】 气管炎哮喘,则用鸡苦胆二至四个(小儿一个),取胆汁烘干,白糖拌和,一日二次分服,连服五天为一疗程,此法兼治百日咳引起之哮喘。
以上供您参考,请在正规医院医生指引下用药。
祝安康。
Ⅲ 中医如何治疗哮喘
哮喘(儿童哮喘同):干蚯蚓*半斤,炒黄研成粉,用白糖水冲服,一次2钱(约半调羹粉)一日二次,服完即愈。忌吃辣物。
Ⅳ 支气管哮喘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在哮喘治疗的方式中,中医的治疗方法有中药调理和针灸,按摩导引等都比较有效果,尤其是在平稳期调理身体能够避免哮喘的频繁发作,不同的病因引起哮喘要用不同的药方治疗,不要盲目用药,一定要在中医的指导下按疗程用药。也可以结合针灸刺激穴位治疗。
Ⅳ 中医 治疗哮喘的方法 吃什么能解决
要看什么原因抄导致的哮喘。一般哮喘多是肾不纳肺气导致的。去药店买生山药片,打成粉,每天坚持用三十克熬生山药粥两碗喝。到了好发哮喘的季节在粥里稍加杏仁。这样坚持几年再注意养生就好了。但有时候的哮喘多是以往受寒,寒邪未排净导致的,这种情况就得去找大夫开方子调调了,一般这种情况好得快,肾不纳肺气的好的慢。还有可能是一派寒水之象,阳气太弱的虚证,这也需要喝汤药调理。
Ⅵ 中医治疗哮喘的方法
平时注意营养和保暖不要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建议去正规医院检查确定病情及时治疗
Ⅶ 支气管哮喘中医治疗
目前这种情况要考虑自身免疫方面的问题,同时在受凉后容易发作,导致炎症刺激引起咳版嗽咳权痰以及喘鸣。这个时候对症处理,同时要注意防寒保暖,多休息,适当活动,清淡饮食,保持室内空气畅通,还要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和生冷油腻的食物。
Ⅷ 中医治疗哮喘的方法有哪些
中医治疗哮喘的食疗偏方
方1
组成:黄荆子4kg.矮地茶1kg,麻黄200g,甘草300g。
用法:将4味药煎专2次,THE FRIST次加属水24kg煎成3.5kg,第二次加水9kg煎成1.5kg,两次煎液合并,再煮沸20分钟,得药液约5000ml,加防腐剂,长期备用。成人一般每次服20ml,1日3次,儿童酌减。5~7天为1疗程,最长服2个疗程。
方2
组成:鲜向日葵花盘30~60g。
用法:水煎服。
方3
方子3
组成:七层楼15g,赤地利15g,胡颓子叶15g。
用法:水煎服。
方4
组成:三叶崖爬藤根3g,贝母3g,桔梗3g.
用法:水煎服。
方子4
方5
组成:山胡椒果60g,猪肺1个。
用法:加酒炖后分2次服。
附注:此方用于气喘。
方6
组成:鲜八角莲叶30g,柿饼2块,红糖适量。
方子6
用法:前2味水煎,调红糖服。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Ⅸ 中医常用的哮喘治疗法
不论内因或外因所致之哮喘,其病机都是气机的升降出纳失常,使肺气失宣、失降、失纳所致。因此对哮喘的治疗,关键在于理顺气机,而理顺气机的要点,可总括为宣、降、纳三法,因为肺气以宣为用,以降为顺,以纳为益(受纳于肾)。现分述于下。
(1)宣法。即宣畅肺气法。肺气以宣畅、布达为用。肺气只有宣达、顺畅,才能有效地吸清呼浊,维持生命之需要。若肺内夙有隐伏之痰饮,复感外邪,或饮食不慎,情志所伤,引动伏痰则使肺气失宣,发为哮喘。其治则当用宣浊,以宣通肺气。临床上根据病因不同,宣浊又具体分为“温宣法”“清宣法”和“祛宣法”。即冷哮者,温宣以通;热哮者,清宣以通;浊哮者,祛宣以通。
①温宣法。温宣法是用性味辛温之方药,以温散束肺之寒邪,分解互结之寒痰,从而宣畅肺气,以收止喘平哮之功。此法用于冷哮证,症见哮喘因感受风寒,或进食生冷之物而诱发,哮喘急迫,胸闷气促,形寒肢冷,面青唇紫,痰白而黏,舌苔白腻,脉象弦滑,喉间有水鸣声,肺部有哮鸣音等。
用射干麻黄汤合小青龙汤加减药,如射干、麻黄、细辛、法夏、桂枝、生姜、五味子、甘草等。麻、细、姜、桂都是辛温散寒宣肺之药,尤以细辛辛温走窜,善通关窍,为开通气道之先锋;麻黄辛苦温,上宣肺气,下降逆气,既开鬼门,又洁净府,是宣肺平喘之主将。
生姜、半夏善化寒痰,射干、桂枝寒温并用,善利咽通滞,少佐五味子收敛肺气以防宣散太过而伤肺气,甘草调和诸药而本身亦善平喘。如此则寒散痰化而气道通畅,哮喘自平。
②清宣法。清宣法是用寒凉性质的方药,来清热化痰,宣通肺气,从而达到止哮平喘的一种治法。它适用于痰热交阻、壅塞气道的热哮证。症见哮喘声高息涌,胸胀气粗,膨膨然若气不能容,张口抬肩,倚息难卧,以呼出为快,或兼发热,口干,汗多,舌红,苔黄,脉滑数。听之喉间痰鸣如曳锯,肺部有哮鸣音,甚至干湿性口罗音(多系合并感染)。
常用自订的清宣平哮汤,即麻杏石甘汤加葶苈子、马兜铃、桑白皮、鲜竹沥等药。麻杏石甘汤辛凉宣泄,清肺定喘为主药,辅以葶苈子、马兜铃苦寒降气,桑白皮、竹沥甘寒润肺,合用之,使肺热得以清泄,痰热能够化解,两邪即除,气道自通,哮喘焉作?③祛宣法。祛宣法是指祛逐风邪法。过敏性哮喘,其来迅速,其去也疾,符合风邪的“善行而数变”之特点,因而将过敏原病邪归属于风邪一类较妥。祛宣平哮法用于风邪偏胜的哮喘,症见哮喘突然发作,胸闷气憋,咽痒,呛咳,痰少或无痰,舌苔净,脉浮滑。
常用祛风汤(自制验方):防风10g,荆芥10g,白芷6g,细辛3g,地龙10g,蝉衣6g,木蝴蝶5g,薄荷6g,苍耳子10g,甘草10g。风性轻扬,善客上焦,故用药宜轻,不仅药量宜轻,而且药质宜轻,如荆、防、辛、蝉衣、木蝴蝶等。药性轻扬,宣泄上焦,才能起到祛风止哮之功,此所谓“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降法。即通降肺气法。肺主肃降,肺气以清肃下降为顺,以壅塞上涌为逆。肺气的壅塞多因痰饮内伏窠臼,复感外邪引动,故而痰气交阻,闭阻气道,发为哮喘。因此,治疗哮喘常用降气法。
临床又据证分为两法。
①理气降逆法。理气降逆法多以涤痰、宽胸、下气药均组方,治疗以痰气交阻为甚的哮喘证,症见哮喘发作,声高息涌,喉间痰鸣如曳锯,胸闷气粗,痰涎壅盛,或见恶心呕吐痰涎,舌苔厚腻,脉滑或弦滑。
可用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荣汤:苏子、白芥子、莱菔子、橘红、半夏、当归、前胡、厚朴、生姜、桂枝、沉香、甘草。本方以三子、橘红、半夏、前胡除痰实为主药,其中莱菔子、橘红、厚朴、沉香宽胸下气为辅,当归、桂枝、生姜、甘草能通利血脉,因肺朝百脉,百脉通利则有利于肺气降。全方既能除痰降气,又能通利血脉,气道乃通,哮喘可宁。
②釜底抽薪法。肺与大肠相表里,若肺气不降,则大便难通;反之,若大便不通,则肺气难降,两者都可诱发或加重哮喘。一般多见于肺热痰结型哮喘,或已发哮喘而兼见大肠热结者。症见哮喘发作,哮声响亮,胸闷腹胀,大便秘结,数日不通,或兼见额头大汗,口干渴,舌暗红,苔黄厚,脉滑数。
可用宣白承气汤加味,以清肺降气,化痰通下,药如生大黄、生石膏、杏仁、瓜蒌、桑白皮、枳实、厚朴、莱菔子。便秘甚者加芒硝。若病情紧急,不便煎汤药者,也可单用生大黄粉一味3 ~ 5g吞服,每日2 ~ 3 次,也有效果。
(3)纳法。肺气以呼、吸相合,宣纳互济为治。若肺气只呼不吸,或只吸不呼,则肺气将绝。若宣多纳少,则肺气耗散无根而形成虚喘。
若纳多宣少,则肺气壅塞而成喘。是故肺气的升降出入与哮喘之成因关系密切。纳气法多用于单喘无哮者,多见于慢性哮喘的间歇期,不哮单喘,动辄气喘吁吁,呼吸短促者。临床上根据证候不同,而有补肾纳气法与镇纳浮阳法两种。
①补肾纳气法。补肾纳气法用于肺肾两虚之虚喘证,症见呼吸短促,急促低喘,易出汗,活动更甚,常伴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夜尿多,尺脉弱。
可用人参蛤蚧散加减,偏肺气虚,汗多易感冒咳嗽者,加玉屏风散、五味子、紫菀;偏肾气虚,阳虚怕冷,腰腿酸软,阳痿,夜尿多者,加胡桃肉、仙灵脾、肉苁蓉、鹅管石等;偏阴虚,五心烦热,盗汗,口干不饮,形瘦,脉细数者,加熟地、麦冬、五味子,或改用麦味地黄汤。
②镇纳浮阳法。镇纳浮阳法用于哮喘多年,正气极虚,元气耗散者,症见喘促急迫,呼吸短浅,汗出肢冷,面色粉红或苍白,惶惶然若气欲断,脉微细或浮散无根。选用参茸黑锡丹吞服,或参附龙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