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杭县的社会
宋淳化五年(994年)上杭建县。县治经过三次迁徙后,于乾道四年(1168年)迁入郭坊(今临江镇)。从端平元年(1234年)建筑城垣开始到解放前,历代政府对县城经营了716年。1949年,城区公共建筑物除一座城墙外,有一条狭小“主街”,两旁排列着两层以下高矮参差的商店。此外,祠堂、庙宇遍布于街巷民宅之间。整个城区面积仅0.9平方公里。在农村,清以前公共建筑仅有族祠、庵庙、寺塔。民国时期,乡镇政府所在地始筑碉堡式的机关驻所。农户则依山傍水,聚族而居。建筑结构多土墙瓦顶,低矮阴湿,人畜混居。民国23年(1934年)后,革命根据地遭受摧残,到处残垣断壁,一片凄凉景象。
1987年,公共建筑中的房屋竣工面积42.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12.7万平方米,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县城经改建、新建,街道纵横有序,宽度由原来的2~3米拓展到10米以上。新辟北环路长达3.4公里,宽36米,街道侧旁植有常绿风景树。入夜,街灯如昼,树影婆娑。幢幢楼房拔地而起,整齐地矗立在街道两旁。经过38年的扩建,1987年城区规划面积已扩大到4.9平方公里,比1949年扩大4倍。东起北环路东端与东大桥衔接;西至北环路西端与西环路交接;南至南岗工业区,有南大桥相连;北至北峰山居民新村。如今,北环路已成为新的闹市区,从东到西有南北走向的东环路、北大路、建设路、西环路与原市区解放路贯通。在农村,集镇建设日新月异。乡镇政府所在地、机关、学校、医院等企事业单位楼房林立。乡镇企业的厂房则分布于资源丰富的山村。农村私人住房条件也得到显著改善。解放前,农户营建住房虽历经数代积累亦难实现,解放后的38年间,住房建设迅猛发展。在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1987年农村人均住房达1.72间,人均建筑面积23.8平方米。
1987年以来,县城规划进行3次调整,规划区面积扩展为72平方公里。至2002年,县城建城区面积达7平方公里,比1987年增加4.7平方公里,城区形成五纵五横的主要道路布局,建成江滨公园和江滨广场,人均绿地面积达9.4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29.2%,江滨园林城市显现雏形。县城空气环境质量保持国家一级标准。
2001年10月,上杭县被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国家建设部、国家农业部、国家环保总局评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2007年,龙长高速(上杭段)征地拆迁全面完成,国道205线和省道308线扩建工程进入扫尾阶段,杭永线城关至稔田40公里改建工程基本完成;实施农村公路建设230公里,在全省山区县(市)率先实现通建制村道路全部硬化。城乡电网建设力度加大,黄竹至庐丰110千伏线路工程、城区电网改造和城关、郭车、蛟洋变电站技改项目全面竣工,黄竹110千伏输变电工程进入设备安装,南阳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按计划推进。大城关建设持续推进,县域城市规划不断完善,完成北部新城控制性详规、旧城区控规和上杭大道沿线城市设计、城区汀江两岸城市景观、城区道路系统等规划设计专家评审和成果编制;城区绿化、美化、亮化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数字电视整体平移转换工作加快推进。 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县治设“惠民药局”,为上杭最早的官办药业。从明代起,民间医药业逐渐发展,至清末民初,境内有中药堂、店200余家。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西医、西药传入。民国元年(1912年)始有外国教会在境内办医。
解放前,上杭经济落后,民不聊生,医术低下,药源紧缺,医疗设备简陋,缺医少药极为突出,常有疫病流行,造成人口高死亡率、低成活率。民国25年,全县医院只5处,无病床,有卫生人员14人(其中医师7人,药剂师7人),平均3万人才有1个医师。同年,全县鼠疫、天花、赤痢、白喉等疾病患者1153人,死亡102人。38年,天花、麻疹大流行,全县死亡1000多人。解放前夕,境内有卫生院1所,私营中药堂、店156家,西医药房、诊所42家,中西医从业人员381人。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在境内办有蛟洋红军医院、福建省军区制药厂等,县、区、乡苏维埃政府设“公共看病所”、“药材合作社”等卫生机构,方便群众就医买药。
解放后,人民政府重视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至1965年,初步建成县、社、队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缓解了普遍存在的缺医少药状况。70年代,普遍推广大队(村)级合作医疗制度,同时重视抓好医德教育和医术水平的提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三级卫生保健网发展到新的水平,机构健全,设备更新,力量增加,素质提高。至1987年,有县级医疗防疫单位7个,乡镇中心卫生院4所、卫生院16所,95%以上的行政村设有医疗站(点)。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促进了经济建设蓬勃发展和改革开放顺利进行。
2007年,全县卫生系统有医疗卫生机构30个,其中县直医疗卫生单位8个,中心卫生院3个,乡镇卫生院19个。全县设置床位938张,实际开设床位704张,工作人员905人,其中卫技人员793人,卫技人员中有高级职称51人,中级职称211人,初级职称485人。全县有社区卫生服务站5个,农村卫生所(室)564个,村级卫生技术人员675人,个体开业医生29人。全县医疗业务用房6.65万平方米,生活用房4.5万平方米,医疗设备3546.73万元。全县医疗单位业务收入7565.67万元,其中医疗收入4017.56万元,药品收入3184.36万元,其它收入363.75万元。
2007年,上杭县继续动员和鼓励在职卫生技术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及学历教育。全年选送160余人次参加各级培训,56人参加各类学历教育,400余名卫技人员参加省通讯医学继续教育,115人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开展乡村医生培训,举办乡村医生规范化培训班7期,共650人参加。 晋代上杭有古田五龙酒饼配方;唐代有规模相当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北宋康定年间(1040年),县人曾在紫金山开采黄金;南宋时期古田白眉山已建炉炼铁,制造农具、兵器;嘉泰二年(1202年),用木刻印刷第一部《上杭县志》;明末有草纸作坊;清代有土榨油坊,乾隆十六年(1751年)县城邹氏所制的“竹锁”坚泽如铜,选作贡品送京;同治年间曾在上园山开采银矿;光绪年间庐丰乡已有木兰机织布。
随着科技的传播和应用,民国期间境内始有火电、铅字印刷、机器碾米、船舶制造和汽车运输业。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重视科技工作,1950年在县城设立农业技术推广所,开展耕作制度改革和品种改良。此后,冶炼、机械、纺织、印刷、化工、食品工业均有发展。1959年1月,全县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但不切实际地“大放卫星”,出现了科技领域的浮夸风和瞎指挥。1960年2月,县成立科委。1962年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后,科技工作恢复实事求是的作风。“文化大革命”期间,科委、科协被撤销,科技推广单位被拆并,科技工作遭受挫折。在困难条件下,广大科技人员仍然兢兢业业,专心钻研,推动科技事业向前发展。1969年建成第一座跨越汀江的石台墩双曲拱永久式南门大桥和堵截汀江的支磴坝——回龙水轮泵站;1970年全县农村实现矮秆良种化和稻制连作化;1971年县农械厂设计制造“一担挑”脱谷机,同年县化肥厂建成投产,并于翌年6月研制成功炭化煤球新工艺。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和加强科技行政管理和社会团体机构,科技队伍日益壮大,学术交流日趋活跃,科技事业健康发展。至1987年底,全县有科技人员5191人(含专业教师),比1949年增加了6倍,农业和工业技术人员883人(其中直接参加工农业生产第一线的有720人),具有大中专学历的科技人员担任副局级以上领导职务的有185人。1987年,全县科技社会团体有乡(镇)、县直协会27个,会员1188人;各种专业学会18个,会员308人。自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以来至1987年,全县获地区以上科技成果奖36项,其中省级23项、地区级13项,获县级以上奖励的各科学术论文38篇。1986年开始实施的5项国家科技“星火计划”已如期完成,科技进步促进了经济发展。1987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2.1亿元,县财政收入1800万元,其中依靠科技进步因素约占20%。
2007年,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安排农业科技经费40万元,占县科技三项经费的53%。加快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围绕发展“一乡一产业”、“一村一品”总目标,重点抓好优质稻、优质果茶、优质食用菌、优质蔬菜四大产业,全年引进各种新品种85个,推广优质稻48万亩,水稻免耕栽培9万亩,推广超级稻15万亩。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抓好才溪脐橙、南阳金桔、湖洋青梅、溪口芦柑、古田蔬菜、下都沙田柚、步云和太拔茶叶等基地建设。 清以前,官署公文由官办驿传。民间信件多是群众付酬托人捎转,远道信件托寄极为困难。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始设邮政代办所,次年改为二等邮政局,并先后在蓝家渡、丰稔、中都、回龙、白砂、古田等18处设有邮政代办所和信柜。时县城年收入邮件9.6万件,发出邮件6万件。
民国以后,驿站全部裁撤,衙署文件均由邮局寄递。3年(1914年),龙岩经上杭至长汀电报线路架通,上杭开设电报局,电报局利用报线联通龙岩、长汀的长途电话,但长话仅供内部使用,不对外营业。7年4月,建成上杭至永定电报线路。13年,商人集资架设地方电话,至18年停办。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境内大部为中央苏区,尽管国民党对苏区通信进行封锁,但由于共产党、红军采取保护邮政的政策,利用苏区邮局与国民党统治区邮局共存的情况,取得正常通邮。当时,上杭苏家陂设电话总机,是闽西苏维埃政府电话中心,境内的蓝溪、白砂以及龙岩、新泉、涂坊、湖雷设分机,构成闽西苏维埃临时电话网络。
民国22年,上杭设电话总机,为官督商办。25年,在谢家祠恢复设立电报营业处,次年改为电报局。27年,电话总机室收为官办,邮电合设。至29年,上杭正式开通与龙岩、永定、会昌等地的长途电话业务,并通过关系局与各地互通电讯。34年,组建上杭电话所,县城与各区乡形成通讯网络。至1949年解放时,县设有电信局和电话总机各1处,邮政局2处,还有20处邮政代办所。
解放后,邮电事业迅速发展,邮电机构、网路遍布城乡,通讯手段不断改进,电报传输改莫尔斯人工收发机为电传打字。1970年后,电话线路改实线传输为多路载波,话机从磁石式改成共电式半自动。尤其是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信息传递频率加快,作为现代化工具的邮电通讯、设备逐年更新。1987年,乡镇厂矿设20个邮电支局(所),有交换点23处,邮电职工197人。全县邮路463公里,比1950年增长1.54倍。农村信报投递线路总长1398公里,妥投到户率42%以上。出口函件138万件,比1952年增长11.6倍,比1980年增长64.5%,业务收入92.24万元,比1952年增长26.8倍,上缴收支差额17.81万元,比1952年增长34.5倍。1988和1989年,先后开通市话和长话自动系统,用户可与全国乃至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拨电话,交换机容量增加到2000门。
2007年,完成业务总量1536.4万元,比增8.27%;完成业务收入1445万元,比增12.63%。全年收寄邮件158万件,投递邮件234.2万件。
2007年,县电信分公司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0余万元,其中设备300余万元,管线300余万元,管线300余万元,更新改造项目50多万元。
2. 西安怎么去淳化县人民医院
直接去城西客运站坐去淳化旬邑的车都可以,乘坐去旬邑的车在农牧局那块下车,就是淳化人民医院的后门了。
3. 有人知道淳化县合疗办公室电话吗
你好有人知道淳化县大医院报销合疗电话吗
4. 淳化县的经济发展
2013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建设“果畜强县、旅游强县、新型工业强县和生态名县”的奋斗目标,按照“生态立县,产业富民,建设美丽淳化”的发展定位,快速推进“一体两翼”(县城、大店新区、润镇新区)城镇体系建设,全力以赴抓产业、促增收,抓项目、促投资,抓投入、惠民生,县域经济呈现出了“稳重推进、快中有好、亮点纷呈”的良好发展态势。
2013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50.25亿元、增长13%,占咸阳市1860.4亿元的2.7%,占陕西省16045.21亿元的0.31%;地方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500万元、增长21.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3.71亿元、增长25.0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29亿元、增长2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51亿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2311元、增长10.6%;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7525元、增长14.5%。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全国优质苹果基地重点县、国家级卫生县城、陕西省园林县城、陕西省旅游强县等省部级荣誉30多项。
淳化县2013年经济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国土面积 983.81(平方公里) 0 年末常驻人口 19.5(万人) 0.26% 生产总值 50.25(亿元) 13.0(可比价) 第一产业增加值 24.29(亿元) 4.7(可比价) 第二产业增加值 16.85(亿元) 27.4(可比价) 第三产业增加值 9.11(亿元) 9.5(可比价) 财政总收入 12941(万元) 12.0%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9500(万元) 21.8% 财政总支出 112881(万元) 4.9%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33.29(亿元) 26.4%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1.51(亿元) 15.0%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无 无 农民人均纯收入 7518(元) 14.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2311(元) 10.6% 一、综合
经济实力持续增强。201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0.247亿元,可比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完成24.29亿元,可比增长4.7%;第二产业完成16.848亿元,可比增长27.4%;第三产业完成9.109亿元,可比增长9.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第二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
二、农业
农业生产较好发展。2013年,面对自然灾害频发、市场价格波动、疫情频发等不利形势,淳化县立足抗灾减灾,加大疫情预防力度,强化措施抓生产,农业生产较好发展。据统计,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41.75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农业完成产值27.89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66.8%。
林业完成产值1.53亿元,同比增长10.7%,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7%。
2013年来我县生猪保险和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等惠农政策的顺利实施,加大了对畜牧业生产的扶持力度,规模养殖大户和企业不断涌现,带动了全县畜牧业发展,鼓励了农民养殖的积极性。全年完成畜牧业产值7.4亿元,同比增长2.3%,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7.7%。
渔业完成产值110万元,同比增长22.2%,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0.03%;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产值4.92亿元,同比增长10%,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1.8%。
三、工业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工业生产紧紧围绕“工业富县、工业强县”理念,集中培植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全年工业总产值完成416446万元,同比增长2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37146万元,同比增长25.03%。
主要产品产量增减互显。从统计的主要产品产量看,全年水泥48.02万吨,同比增长75.5%;水泥熟料36.28万吨,同比增长104.5%;饼干0.63万吨,同比增长8.5%;空心砖(砖)12.61万块,同比增长68.6%;压缩机配件3.9万件,同比增长75.6%;果汁5.85万吨,同比增长13.3%;矿泉水26.39万吨,同比增长30.4%;白酒1.26万吨,同比增长20.8%;荞麦粉1.13万吨,同比增长46.3%;硅质砂岩110.45万吨,同比增长58.8%;苹果干0.36万吨,同比增长159.2%;套袋234598万只,同比增长16.7%;服装79.1万件,同比增长60.7%;农用氮磷钾肥20.08万吨,同比增长59.0%;原煤99.69万吨,同比下降7.6%;原木家具1.26万件,同比下降85.1%。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全年投资项目共有98个,比2012年同期的107个项目减少9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2894万元,同比增长26.4%。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5594万元(含房地产1800万),同比增长36.17%,跨区项目完成投资11700万元,同比下降42.36%,农户投资完成5600万元,同比下降39.81%。
建筑业稳步增长。2013年在各种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带动下,全县建筑业总产值稳步增长。全年资质内建筑业完成总产值8.97亿元,同比增长43.7%。
五、交通、邮电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公路养护工作日益加强。2013年全县公路总里程为1838.37公里,其中:柏油路364公里,水泥路810公里,砂石路510.9公里。全年共投资养护资金1024万元,整修路容1105公里,新建砼水沟8.8千米,清理水沟76千米,清理塌方6490立方米,回填缺口2870立方米;疏通管涵56道,整修行道树并涂白240公里,刷新示警桩1830个等。通过公路日常养护工作的不断加强,使全县公路养护质量大幅提升,县、乡级好路率分别达到85%和75%,工程合格率100%。
邮政业务量快速提升,通信业总水平快速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总量为1201.68万元,同比增长38.4%;全县年末拥有固定电话7500部、移动电话年末用户105600户、互联网上网年末用户11591户。
六、商业、旅游
消费市场平稳发展。2013年,全县商业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51亿元,同比增长15.0%。分行业看:零售业为主,其他行业为辅。零售业累计实现零售额9.39亿元,同比增长15.7%;批发业累计实现零售额0.82亿元,同比增长7.1%;住宿业实现营业额0.17亿元,同比增长7.9%;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13亿元,同比增长16.4%。
旅游规模不断壮大。2013年淳化县成功创建了咀头休闲农业体验地国家3A旅游景区,新建标准化农家乐接待户20户,升等改造30户。截至12月底,全县共接待各界游客127.71万人次,同比增长4.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7亿元,同比增长9.6%。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13年,全县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500万元,比上年增长21.8%;财政支出112881万元,比上年增长4.9%。
金融形势稳定发展。2013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8809万元,较上年末增长28.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36736万元,增长20.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1904万元,较上年末增长21.04%,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56544万元,较上年末增长53.5%;短期贷款余额35361万元。
八、教育、文化、卫生
教育质量持续提高。2013年全县专任教师总数为2228人,较上年增加87人,其中:幼儿园151人、普通小学1063人、普通初中803人、高中(含职高)209人、特教学校2人。全县幼儿园48所,在园幼儿数5327名;普通小学74所,在校学生13223名,较上年减少8435人;普通初中16所,在校学生6633名,较上年减少1529人;高中2所(含职高),在校学生5349名,较上年减少549人;特教1所,在校学生16名。学前三年毛入园(班)率97.3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3.35%。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2013年,淳化县坚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深入挖掘、包装富有淳化地域特色的品牌文体活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文化产业逐步发展壮大,推进淳化大文化建设,形成富有淳化地域特色文化板块,在为“三强一名”县建设提供动力和文化氛围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全县文化经营单位共56家,涉及从业人员501多人,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577.20万元,较上年增长28.84%。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2013年,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3个,其中医院2个、卫生院15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个、卫生局卫生监督所1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1个、淳化县药品采购结算管理中心1个、县卫校1所。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725张,较上年增加168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040人,较上年增加145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婴儿死亡率分别降至2.3‰和2.3‰,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全县单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七苗全程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全年共发放免费分娩卡1477张,享受免费住院分娩政策补助共1477人。
九、人口、社会保障
2013年年末全县公安户籍总户数为64199户,较上年增加1582户;总人口为203951人,较上年增加3716人,其中:男性人口105607人,占总人口的51.8%;女性人口98344人,占总人口的48.2%。当年出生2194人,死亡442人。
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县年末常住人口19.5万人,较上年增加0.0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9.24‰,死亡率为5.77‰,自然增长率为3.47‰。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健康发展。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升,达到22311元,增长10.6%;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全县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7518元,同比增长14.4%。
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加强,民生保障水平明显提高。据统计,2013年度,全县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数3个,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数为500床,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数2598人,同比减少5.9%;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数20138人,同比增长2.1%;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数为164842人,同比增长0.5%。农村五保供养人数670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加人数为85182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加人数为29356人,失业保险参加人数为8132人,工伤保险参加人数为12873人,生育保险参加人数为8553人。
2014年淳化县生产总值完成53.5亿元、增长10%,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6065.7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9.8亿元、增长16.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亿元、增长1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3亿元、增长1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完成24654元和8451元,分别增长10.5%和12.4%。
2014年淳化县卜家果畜菜一体化农业示范园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固贤佳茵等6个县级农业示范园晋级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2个示范园面积达到5.5万亩,新栽核桃1.5万亩,新栽葡萄、樱桃、油桃等时令水果1.9万亩,新发展设施蔬菜1000多亩、大路菜5万亩、食用菌120万袋。现代果业持续升级增效,“333”工程建成海升标准化双矮密植示范园,淳化果品交易城建成运营。生猪产业发展势头强劲,PIC曾祖代种猪繁育基地出栏种猪2万头,温氏车坞猪场生产猪苗7.5万头、园林场猪场一期建成投产,扶持发展“温氏模式”家庭农场216个、累计达到331个,淳化县生猪出栏达到40万头。
5. 淳化县看病百分之多少报
现在看病基本都可以报60%-80%左右,全国各地差距不大,但是很多医院开了不少自费药,需要除去后看比例!
6. 淳化的农民去淳化县医院看病报销百分之多少
淳化的农民去淳化县医院看病报销看病,中国的80%。
7. 武平县的社会
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武平升县后,县治由武溪里(今中山乡)迁平川。绍兴四年(1134年),使相张浚派官构筑土城,周长280步,设永平、南安、人和三门。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县尹魏侃夫进行修建,仅留2门。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武籍兵部主事王琼奏请改筑砖城获准,遣大参刘孟、宪副张雷勘察设计,郡丞黄冕、通守刘渊采砖建筑,至十五年(1502年)十月竣工,城垣长736丈,高2丈余,设城垛1530个,窝铺16处,开迎春、南平、秋成、北高4门,又在东西各开水门,以排洪水。筑县城费用取于武平县丁粮和上杭河税。王琼私人捐助银八百两。
明崇祯元年(1628年),知县巢之梁将城墙加高3尺。清代进行过4次整修,增建窝铺40处,官房1间。民国24年(1935年),粤军严应鱼部驻扎武平时,在城坦周围加筑炮楼十余处。至1949年,全县只有5条窄小街道,私人小店近200间,城区面积仅0.6平方公里。
建国后,交通事业迅速发展,旧城墙有碍交通。1951年,开始拆除,至1969年,仅剩下南安门。“大跃进”期间,曾有过改造旧城区规划,因不切合实际,要求过高,而无法实施。“文化大革命”期间,城区建设处于无政府状态,建筑物参差不齐,公共设施不配套。城区建设虽有发展,但布局零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武平县城建工作逐步走上正常轨道。1984年制订县城建设总体规划,并着手小区规划和道路、排水、排污、防洪等分项建设编制工作。1987年城区面积扩大到4平方公里,比旧城扩大6.7倍,有14条街道,其中8条新街,总长7680米,有临街商店、服务部830家,4至6层新楼逐步增多。此外,还兴建平川广场、人民体育场,各项设施基本齐全。旧城基本被改造,一座新的县城已初具规模。
2009年第九期旧城改造完成拆迁补偿450户,补偿资金1.8亿元,安置房已动工建设,安置地完成“三通一平”;闽粤赣边客家生态文化城进入实施阶段,将军广场、影剧院、青少年宫等完成规划设计;法院、平川中心学校、实验幼儿园、仁济医院完成迁建选址;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投入运营,城区机械化定点屠宰场基本建成。完成碧水公园映碧湖建设及南门大桥除险加固,新建丰平路、育才路(一期)。完成岩前、象洞等12个乡(镇)集镇总规修编,规划实施蛟湖开发、十方商业一条街、岩前产权式酒店等88个集镇建设项目,中堡、武东、大禾及56个村“家园清洁行动”通过省级验收,十方镇被确定为市中心镇建设试点;60个“一村一品”示范村、10个村庄整理试点村、10个综合示范村初步建成各具特色的新农村样板典型。 民国24年(1935年),武平县政府创办苗圃,划县城东门外先农庙(今县印刷厂一带)附近荒山500余亩,租用民田9亩为基地,从事路树培育,作为全县的公有示范林区。民国29年,改苗圃为县农场,为全县农村生产科技机构。民国32年,改为“农业推广所”,设技术推广员、助理员各2名,从事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等农林技术工作。旋因时局动荡、物价暴涨、经费拮据,业务难以开展,职工纷纷离任,基地荒弃。
建国后,人民政府重视发展科技事业。50年代初,大力推行水稻品种改良和耕作制度改革。1957年成立武平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1960年2月设武平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并召开第一次科学研究技术革新代表大会,全县掀起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虽然由于一哄而起,脱离实际,效果很差,但在破除迷信、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方面起过一定作用,在技术革新方面也有一些进步。
“文化大革命”初期,科技机构受冲击,科技人员受批斗,科技事业受到严重损失。1975年7月复设科技机构,并逐步开展科技活动,普遍建立农村“四级农科网”,大力推广水稻矮杆良种和先进的栽培、植保技术;工业方面,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普遍获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全国科学大会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在县内逐步贯彻执行,促进了科学技术事业的迅速发展。通过技术职称评定和颁发科技成果奖,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科学研究和科普活动日趋活跃。在林产化工、机械制造、立体农业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果。1978年至1987年,有17个科技项目(次)获得省、地的科技成果(进步)奖。林产化工厂生产的“帆船牌”松香,两次获得国家产品质量银质奖,行销日本和欧美等国。汽车配件厂生产的“平川牌”硼铁汽车缸套评为省优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
1987年,全县有在职科技人员3582余人,其中取得中级技术职称96人、初级技术职称871人(不含在县外工作的),初步形成一支多层次、多专业的科技队伍。
2009年,科技创新步伐加快,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县。利用“6·18”对接项目成果86项。投入6019万元实施22所中小学、幼儿园迁建或改扩建工程。武平一中学生方洋以总分678(658+20)分获全省文科投档分状元,武平一中学生程美华以总分720分获全省理科原始分状元。投入1200万元新建县医院病房大楼,投入1056万元实施县中医院迁建工程,投入350万元实施乡(镇)卫生院建设。开工建设海西中山百家姓博物园。投入900万元建成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55个光华图书阅览室、23个农家书屋。《梁野神韵》在市文化周活动中获得八个奖项,是获奖最多的县份;《走出围屋》剧目在省二十四届戏剧节中获得四个奖项。在市第十三届运动会上获得金牌59枚、银牌38枚、铜牌20枚。保持省“优质服务先进县”荣誉。城区数字电视转换工程全面完成。新建成2所乡(镇)敬老院。完成新一轮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大纲修编,并通过省国土厅批准。 综合通信能力不断提高,程控电话可直拨世界各地,移动通信已覆盖全县各地,网络通讯迅猛发展;截止2008年,有水电装机容量10万千瓦,由三条110千伏输变电线路,3座110千伏和9座35千伏变电站构成的独立电网,既可并入省网运行,又可自行对外供电。2009年兴建一座220千伏的变电站。城镇化进程加快,山水园林式风景城市已初具规模,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武平县客运中心——商贸城建设工程位于平川镇青云山岩子门地段309省道旁,北面为正处于施工阶段的城市主干道。该工程总投资约2.2亿元,用地面积10万平方米(150亩),其中:商贸城占地6.67万平方米(100亩),分二期规划建设,一期占地4万平方米(60亩),二期占地2.67万平方米(40亩);客运站占地3.34万平方米(50亩),2009年4月动工建设,2010年6月前完成客运站房建设,10月正式投入使用。
武平县文博园是武平县重点项目,它将成为闽粤赣边的文化宝库和工作品牌、武平对外以及闽粤赣边文博交流中心、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闽粤赣边文化艺术收藏品的交流集散地,是武平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
文博园一期工程主体建筑面积6366平方米,总投资约3000万元,2009年1月1日举行隆重的开工典礼。各馆具有自身特色,又有机融为一体。二期工程拟建刘亚楼将军广场。武平文博园计划投资6000多万元,建成后将集两岸客家艺术博物馆、中央苏区博物馆、武平历史博物馆、刘亚楼纪念馆、知青馆、名人馆等为一体的全县综合性、标志性文化设施的仿古博物馆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