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的科室介绍
内分泌科成立于八十年代。现拥有床位22张,年门急诊量30000余人次,拥有心电监护仪、胰岛素泵、手指血糖仪、尿微量白蛋白快速测定仪等先进设备。30多年来,在新老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内分泌科逐渐发展成为上海西南地区规模较大、技术力量最强的科室之一。有副主任医师3名;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4名。并曾聘请了全国著名内分泌专家沙松林教授作为技术顾问全面指导业务,吸引了各地的患者慕名前来就诊。除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治外,内分泌科在其他内分泌疾病的诊疗、危重病人(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甲亢危象、垂体危象、肾上腺危象、黏液性水肿等)的抢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对库欣氏病、皮质醇增多症、尿崩症、胰岛细胞瘤、泌乳素瘤等较少见的内分泌疾病有独到的治疗经验。
在科研工作方面,内分泌科拥有自己的实验室。近年来共完成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卫生局、复旦大学科研基金及闵行区科委的科研课题9项。在《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复旦学报》等各类杂志上发表论著约50余篇。主编出版了1本专著,还参与了《临床实验诊断学》的撰写。在国内最早进行有关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脂联素和颈动脉IMT5年随访的临床研究。1994年,内分泌科参加并完成了“全国糖尿病患病率”普查中上海闵行区的抽样普查工作;1996年,内分泌科参与完成了由中国、新加坡等多国组成的“亚洲青年糖尿病五年跟踪治疗观察”的科研课题。2003年底成立了糖尿病学校,针对广大糖尿病患者普及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每月举办一次讲座。内分泌科同时承担复旦大学医疗系、七年制临床医生、公共卫生系,皖南医学院医疗系和成人教育系的实习带教及理论教学任务。内分泌科还积极参与“上海广播电台”组织的糖尿病知识讲座。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是医院的重点专科之一,目前拥有固定床位34张,其中重症监护室6张,床位使用率>100%。本科配备有重症监护系统、肌电图、脑电图、诱发电位、眼震电图等固定设备及相应的医技人员。本科对脑血管病、脊髓病、周围神经病、癫痫、锥体外系疾病、肌肉疾病、各种颅内感染、头痛及眩晕病症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多次因成功救治危重及疑难病例得到上级部门的嘉奖。除临床工作外,本科医师均分别承担有市、区及院级的多项科研项目,其中超早期脑梗塞的溶栓治疗成功率高,达到了市级先进水平。
神经专科原属大内科的一个专业学组,收治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2000年成为一个独立的病区,并经严格筛选从外院引进人才作为学科带头人,专科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医疗业务、科研实力、教学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得到了病人的认可,现除接诊闵行及周边地区的病人外,还接诊了许多外省市、外区的病人。
专科现已形成了合理的人才梯队,有高级职称2名,主治医师3名,主管技师1名,主管护师2名,住院医师3名。 肾内科成立于1985年5月,是上海西南市郊成立最早的肾脏病科室,是闵行卫生局特色医疗专科,承担上海西南市郊,包括闵行区、奉贤区、金山区、松江区、浙江省及江苏省临近区县的肾脏病医疗任务,为该地区人民的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
目前肾内科分为门诊、病房和血液透析室三个部分,年平均普通门诊量4500余人次,专科门诊量4000余人次,专家门诊量2000余人次,尤其是专家门诊实力雄厚,顾勇教授、徐元钊教授等名医坐堂,吸引了闵行及周边地区的广大肾友就诊,从而使得我科拥有稳定的病源。病房床位25张,年住院患者500余人次,每年肾脏穿刺人数150余例次。血液透析患者90余人,年透析次数达1万余人次。
慢性肾脏疾病的规范诊治是我科的特长之一。病房主要收治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间质性肾炎,肾小管疾病,各种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红斑狼疮性肾炎、高血压性肾病、糖尿病肾病、痛风性肾病等,尿路感染(包括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各种原因所致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药物及毒物中毒。我科是闵行区率先开展B超引导下经皮肾活检术的单位,此项检查目前已成为常规项目。利用B超引导下经皮肾活检明确肾脏病理类型,不仅大大提高了我科的诊疗水平,同时为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带来了可能,并为形成临床-病理-治疗的模式提供了保证。
血液净化治疗是我科的另一特色。在上海西南市郊开展早、规模大、设备先进、患者多,净化方法齐全,技术水平高,患者存活质量好。透析室拥有透析机20台,包括德国费森尤斯4008B、德国贝朗等机型以及德国贝朗CRRT机1台。开展的业务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血液灌流等。目前拥有二级反渗水的水处理系统,从源头上保证了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透析室为病人提供精心的治疗和护理,配备彩电,为病人提供舒适、温馨的治疗环境。自开展CRRT技术以来,涉及胸外科、普外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ICU等多个学科,为院内多学科之间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每年均通过上海卫生监督所监测和上海市血透专业质控,对我们的透析水平和管理水平均予以良好的评价。腹膜透析(CAPD)是近年来开展的项目,目前拥有长期随访患者20余人。
肾内科在保证完成临床医疗任务的同时,重视人才梯队的建设和培养。目前共有工作人员26人,医师8人,护师18人,其中主任医师(教授)3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3人。包括博士后2人,硕士生1人,在读硕士生2人。并拥有闵行区首届科技之星1人。肾内科是我院最早成为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科室,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2名,在培硕士生8名。同时承担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七年制、皖南医学院、蚌埠医学院的临床教学任务。 2002年内科三级分科后正式设立了消化内科。随着学科的发展,建立起了一支较强的医疗技术队伍和合理的人才梯队,推动了医教研的同步发展。
消化内科八十年代开始应用纤维内镜诊治胃肠道疾病。九十年代逐渐形成消化专业队伍,进行消化专科的进修及内镜技术的培养,并积极参加国内、市内各种消化学术交流活动,并把新知识、新技术应用于临床,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的开展为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
消化内科成功地抢救了很多消化系统的疑难和危重病人,如肝硬化并出血、肝昏迷、脑水肿、多脏器功能衰竭、急性重症胰腺炎、蛋白丢失性肠病、电解质紊乱、急性肾功能衰竭、休克等及各种病因的消化道大出血等。消化内科开展了腹水回输工作,对各种原因的顽固性腹水的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用胃肠起搏器治疗了各种原因的胃肠动力功能障碍性疾病,疗效良好。消化内科结合临床开展了急诊胃镜检查和治疗,如食管静脉曲张并出血的硬化剂、圈套治疗,内镜下取异物、放支架、息肉摘除,开展ERCP检查和乳头肌切开取石,放置支架等高难度的诊治,在上海同级医院处于先进水平。
科室共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科研项目“CagA基因菌株HP检测与胃十二指肠溃疡”获98年闵行区科技成果二等奖。消化内科还承担院级、区级课题2项。 心内科隶属于大内科,1979年成立了单独的心脏监护病房(CCU病房,拥有床位5张),1999年三级分科,使心脏病的诊疗专科化。至今已发展成为拥有9名专业医师,30张床位,集科教研临床诊疗为一体的综合学科,2003年当选闵行区心血管内科特色专科。
心内科在五院独立成科较晚,但它在内科中的地位不容忽视,从上世纪50年代的郭守蔚主任、70年代的禹宝莲主任、卜国强主任、金松元主任、80-90年代的张祖茂主任,在上海西南地区都享有很高的医学地位,并曾聘请了全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浦寿月教授、何梅先教授作为技术顾问全面指导业务,吸引了各地的患者慕名前来就诊。尤其是2002年来通过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在现今科室负责人许澎,副主任伍旭升的带领下,狠抓规范化的诊疗,使心内科的整体业务素质,诊疗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同时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业务,诊疗患者数目成倍增长,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达95%以上,现已成为上海市西南地区规模较大、设备齐全、技术力量很强的科室,已赢得了社会的好评,在上海市心血管界也享有一定的地位。
目前心内科设有CCU病房,普通病房,心导管室,无创功能检查室,心电图室等,拥有心脏科专业医师9名,其中副主任医生3人、主治医生3人、住院医生3人,硕士及在职硕士研究生5人、并有西门子数字化心血管造影机(DSA)、计算机化多导心电生理记录仪(BARD)、惠普多中心心电监护系统等先进设备。年收治病人500余人次,门诊5000余人次,各种手术200余台。 血液内科是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特色专科,病房编制床位22张,拥有独立的血液实验室,擅长诊治骨髓瘤、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友病、易栓症、各类贫血和发热原因待查等常见血液系统疾病,对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血栓栓塞性疾病和出血性疾病的诊治具有一定的特色。
科室注重国内外的联系与交流。国际上,与日本国立广岛大学原爆放射线医科学研究所和加拿大McGill大学血液内科开展了国际交流与合作;上海市内与华山医院、瑞金医院、中山医院、一医、新华医院等有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市外与武汉同济医院、协和医院、河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广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等有着广泛的联系。
现任科室主任刘立根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授课教授、上海市首批“医苑新星”培养对象,曾赴日本国立广岛大学研修和担任访问教授1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强烈的学术意识。血液内科现有医疗和医技人员17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3名、主管检验师2名、主管护师2名、初级人员7名,具有硕士学位4人。 面对老闵行区老年人群多于本市其他区县同类人群的特点、住院难较为突出为背景。得到医院各方面的重视和关注,1997年4月组建老年科、与此同时由12病区康复病床为基础进行人才和卫生资源的重新整合。2002年承担区科委课题《Ⅳ期非小细胞肺癌联合化疗对照研究》获三等奖、2003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肺结核活动性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脑梗塞的临床研究》、《老年住院患者忧虑状况与生活质量的相关调查研究》院级课题及将进行课题鉴别和申报区级课题。多年来开展了高难度经皮肝穿刺活检术、经皮肺活检术、经皮心包穿刺化疗术。通过努力活跃了学术气氛、提高技术水平。建科以来诊断出疑难病数10例,如肝肺综合征、多动脉硬化多浆膜腔积液等。省市级以上杂志发表文章11篇。随着双水平呼吸机的应用、慢阻肺合并呼衰的缓解率大有提高。
现有医护人员17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5人(其中硕士1人),护师8人。设定床位30张,年收治病人456人次。先后开展了4个不同学科专业门诊。拥有先进的双水平呼吸机、心肺监护仪各1台。全科医护实行部分区域性计算机管理。
2. 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是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专科层次普通高校,办学经验50年。学院位于南昌市迎宾中大道西侧,毗邻象湖公园和闻名遐迩的“八大山人书画纪念馆”。
学校简介
2004年被教育部等六部委列为国家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
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缺人才培养基地,全省首所被教育部列为招收二年制大专的院校;被评为“全国微软”培训工作优秀单位;曾获江西省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大专组团体总分第一名,省直文明单位,高校基层先进党校,江西省语言文字示范单位,32名同学获江西省第十六届、十七届大学生电子电脑大赛大专组一、二、三等奖,1名同学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
学院还与英国伯明翰大学、加拿大社区学院、日内瓦WMO等机构,在师资培训、互派学者、学生交流等方面进行了长期卓有成效的合作。
经教育部批准,学院面向全国招收高中毕业生和江西“三校生”。1.学生可以大专学习阶段并读本科;2.初中毕业生可直升大专(五年一贯制);3.中专生可在校并读自学考试(大专)和大专函授教育;4.实行多证制教学,除毕业证外还可获得多种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证书;5.面向企业,定向培训。
学院拥有五十年的办学历史,许多教职员工为学院的发展进步做出了贡献。学院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他们毕业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云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南京气象学院)等名牌大学,还有来自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及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原成都气象学院)等省内外知名院校。他们来自祖国各地,有的远至东北、内蒙、新疆、云、川。教师中有相当比例的高级职称和双师型(讲师、工程师)教师,还有的教师拥有研究生学历,有的教师被选派出国进修或作为访问学者,有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有省级高职(高专)教学名师。学院鼓励年青教师在职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多年来,学院教师取得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成果和荣誉称号。其中有获得省劳模的张信昌老师;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的谭海涛老师;获得全国“内地西藏班(校)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卓峰老师;获得中国气象局“双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的张雪黎老师;2004年省教育厅授予我院曾斌老师为“江西省高职(高专)教学名师”称号;2004年省教育工会授予学院胡宏老师为“全省师德先进个人”称号;学院顾勇、孙远光、窦榕滨、廖芳、甘祥根老师评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罗润生老师获“省职业教育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和“省高等学校教务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陈以洁、邓旭华老师获“江西省高校优秀班主任”称号;王稳波、李文、傅新华等一批教职工获得全省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省直机关优秀党员等光荣称号。近两年来,学院先后有35人参加高职高专教材编写,主编11人次,副主编11人次,编委13人次,先后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高校出版社、气象出版社共出版教材17种。近年来,开展省级以上课题研究34项,部门科技项目10余项。有多人次获省级市级科研成果奖。
教育理念
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秉承教育创造人才竞争力的教育
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理念,形成了培养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良好的职业素养,过硬的专业技能,积极的人生态度"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灵活多样的办学机制
1.学生可以大专学习阶段并读本科;
2.初中毕业生可直升大专(五年一贯制);
3.中专生可在校并读自学考试(大专)和大专函授教育;
4.实行多证制教学,除毕业证外还可获得多种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5.面向企业,定向培训。
面向需求的系科设置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副教授以上职称50余人,讲师职称60余人,有研究生学历的20余人。省政府特聘李泽椿院士为学院名誉院长。1名教师获江西省名师称号,5名教师获江西省高校骨干教师称号,2名教师获江西省高校师德标兵,还有共计21人获各类省部级荣誉称号。获江西高校科技成果三等奖一项,南昌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主持省课题20余项。
他们毕业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云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南京气象学院)等名牌大学,还有来自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及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原成都气象学院)等省内外知名院校。他们来自祖国各地,有的远至东北、内蒙、新疆、云、川。教师中有相当比例的高级职称和双师型(讲师、工程师)教师,还有的教师拥有研究生学历,有的教师被选派出国进修或作为访问学者,有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有省级高职(高专)教学名师。学院鼓励年青教师在职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多年来,学院教师取得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成果和荣誉称号。其中有获
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得省劳模的张信昌老师;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的谭海涛老师;获得全国“内地西藏班(校)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卓峰老师;获得中国气象局“双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的张雪黎老师;2004年省教育厅授予学院曾斌老师为“江西省高职(高专)教学名师”称号;2004年省教育工会授予学院胡宏老师为“全省师德先进个人”称号;学院顾勇、孙远光、窦榕滨、廖芳、甘祥根老师评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罗润生老师获“省职业教育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和“省高等学校教务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陈以洁、邓旭华老师获“江西省高校优秀班主任”称号;王稳波、李文、傅新华等一批教职工获得全省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省直机关优秀党员等光荣称号。
近两年来,学院先后有35人参加高职高专教材编写,主编11人次,副主编11人次,编委13人次,先后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高校出版社、气象出版社共出版教材17种。近年来,开展省级以上课题研究34项,部门科技项目10余项。有多人次获省级市级科研成果奖。学院还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教材20余部。
学院与英国伯明翰大学、加拿大社区学院、日内瓦WMO等机构,在师资培训、互派学者、学生交流等方面进行了长期合作。学院还与联想集团、深圳华强、波导、珠海佳能、深圳华为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院系设置
学院下设信息技术系、电子工程系、环境工程系、现代设计与管理
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系。2003年招生专业及计划见计划表。
专业设置
环境系
大气探测技术、防雷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环境系领导:
系主任,
顾勇,男,1962年生,硕士,中山大学毕业,副教授。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005年江西省高校多媒体课件比赛三等奖,多次评为院优秀教师。2001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气象专业教学计划的编写工作,2004年主持江西省教育厅省级教改课题《现代教育技术与高职生自主创新学习研究》。
书记:
许燕华,男,1956年生,南京气象学院毕业,副教授。曾评为气象局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秋大豆气象条件研究》课题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鄱阳湖区水产养殖气候条件分析》等论文。参编教育部《气象服务》教学大纲。
副主任:
刘彦章,男,1968年生,南京气象学院毕业,讲师。曾获曾获院“十佳教师”称号,省气象局机关“优秀党员”称号。多次获院优秀教师、优秀青年教师、优秀班主任称号。主持省教改课题《防雷研究与教育》一项,参与教改课题两项。参与防雷系列教材编写。
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系
计算机系前身为信息技术系,是学院办学历史较长的系之一,早在1993年就在省内同类学校中率先开设计算机专业,经过多年发展,现共有“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二年制)”、“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系统管理”、“图形图像技术”、“计算机硬件与外设”、“计算机控制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八个专业。其中“软件技术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二年制)” 被教育部等六部委确定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养专业”。
目前已建成了“网络工程实训室”、“软件开发实训室”、“ERP软件实训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单片机技术实训室”、“图形图像处理实训室”共六个实训中心,2007年下半年即将建成“ERP沙盘实训室”、“嵌入式系统开发实训室”、“Linux实训室”、“硬件与外设维修实训室”共四个实训中心。 计算机系先后与台湾华硕电脑(上海)公司、联想电脑公司、上海火速软件有限公司、台湾统率资讯集团东莞分公司、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江西贝尔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江西长城网络有限公司、江西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南昌雄鹰科技有限公司、南昌联众科贸有限公司等十多家省内外知名IT企业,开展了“订单式”人才培养。
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
(1)软件开发方向: 主要课程:
C语言、英语、日语、计算机日语、数据结构、网页设计与制作、SQL Server、C# Windows程序设计、数据库访问设计、.NET Web服务和服务器组件开发、基于.net的需求分析和解决方案设计、Java、J2EE、Java常用开发框架、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软件工程与UML、XML、软件测试等。
(2)ERP软件方向:
主要课程:
C语言、英语、网页设计与制作、SQL Server、Oracle、VB、C#、、Windows网络系统、局域网技术、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ERP原理、ERP软件应用、ERP沙盘对抗等。
计算机应用专业
主要课程:
微机组装与维护、微机维修服务规范、Windows网络系统、SQL Server、Oracle、局域网技术、常用工具软件、网页设计与制作、管理和设计Windows网络环境、ERP软件应用、AutoCAD等。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主要课程:
网络技术基础、局域网技术、Windows网络系统、Linux网络
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系统、VB、SQL Server、网页设计与制作、Flash、网络设备与管理、C#、程序设计、网络系统集成等。
网络系统管理专业
主要课程:
微机组装与维护、VB、互联网技术、网络技术基础、局域网技术、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基础、管理和设计Windows网络环境、管理和设计Windows网络目录服务结构、网络设备与管理、Linux系统应用、Linux网络系统、网络管理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
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
主要课程:
模拟电子、数字电子、C语言、电子测量、Protel、VB、微机原理、微机组装与维护、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AutoCAD、计算机接口与传感技术、PLC技术与应用、EDA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等。
图形图像技术专业
主要课程:
美术基础、CorelDraw、网页设计、平面设计、3DS MAX、多媒体产品制作、AutoCAD、Flash动画设计、影视制作等。
计算机硬件与外设专业
主要课程:
模拟电子、数字电子、电子测量、微机原理、微机组装与维护、常用工具软件、AutoCAD、主板芯片级维修、打印机维修、笔记本电脑维修、显示器维修、硬盘维修和数据恢复等。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
课程设置:
公共基础课:
两课、英语、体育、计算机基础。
专业课:
教育基本理论与技术、图形图像处理、网页设计与制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VB程序设计、网络建设与维护、
摄影与摄像、影视制作、多媒体产品设计与制作、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教育设备管理与维护、动态网站开发、书刊编辑与排版、卫星接收与应用。
选修课:创业教育、信息产品营销、网站编辑、艺术概论(音乐和美术知识、影视作品赏析)、文学欣赏与写作。
实践教学环节及毕业论文:
实习应将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与课程相结合,可在学校、教育研究机构、网络中心、多媒体开发机构、广播台、电视台、音像公司、报刊印刷和电教馆等部门进行实践。
现代管理系
专业设置
涉外文秘与公关专业:
文秘专业面向国家行政机关、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和中外合资或外贸企业各大小公司的文秘岗位。
商务英语专业:
商务英语专业是面向合资,外贸企业业务助理,商务秘书岗位,涉外机构业务助理岗位,进出口业务,报关岗位。
电子商务专业:
电子商务专业是面向我国信息产业的制造、服务类企业以及社会信息化有关的领域的一线岗位。
房地产经营与评估专业:
房地产经营与评估专业是面向我国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服务等部门的一线岗位,是从事房地产估价、房地产策划、房地产销售、房地产市场调研等相关的职业。
电子工程系
电子工程系起于建校初期的理化电教研组,2002年学院升格为高职学院后正式成立电子工程系。电子工程系下设系办公室、应用电子技术教研室、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以及实训站等职能部门。建现开设有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和微电子技术三个专科专业。
系拥有一批以教授、副教授和硕士以上学历为主,“双师型”的专职教师队伍,他们中有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和省厅局优秀教师。近 5 年来系里已完成了国家级课题 2 项, 省级课题 3 项,厅级科技课题 4 项,院级课题多项,在研省级课题 4 项,厅级课题 2 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 50 多篇,其中有核心期刊论文 8 篇;出版专著和教材 15 部;同时与校外多家企业和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学院的专业建设 - 先后购置了一批先进的教学设备。拥有 EDA 、光纤通信、程控交换、家电维修、制冷、电工、模电、数电、高频等专业实验室。
电子工程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省和全国大学生“电子制作大赛”和“电子设计大赛”,多人多次获得江西省一、二、三等奖,并获得江西省第十六届大学生电子电脑科技活动场所优秀组织奖。
体育与艺术系
专业设置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
主持与播音专业
社会体育9高尔夫)专业
部门负责:
系主任:
窦榕滨,1956年生,江西师大毕业,副教授。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曾获全国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工作者称号。多次评为院优秀教师。
副书记:
李文,江西师大毕业,副教授。2004年作为教练员之一,带队参加江西省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获专科组冠军和体育道德风尚奖。2005年参加全省高校第二届多媒体体育课件比赛获优胜奖。2003年作为教练员,带学院足球队参加江西省大学生足球比赛获季军。被评为学院优秀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发表《足球运动的运动损伤统计分析》等3篇论文。
副主任:
柳松,1966年生,江西师范大学毕业,副教授。2004年被学院评为优秀教师。发表《社会新闻的品析》、《庄子人生态度得失误》等5篇论文。
学院成果
2007年被联想集团授予“联想服务体系优先就业选择院校”及“第二批签约合作首选院校”荣誉称号。
2004年被教育部等六部委确定为“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养培训基地”,是全国79所高职院之一、也是江西两所院校之一。
2006年,被江西省信息产业厅认定为首批“江西省信息技术人才培训基地”,江西省仅六所高校获此荣誉,我院是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其余五所均为本科。
2005年、2006年、2007年,在由江西省教育厅和江西团省委共同举办的江西省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学生电子电脑大赛中,连续荣获大专组团体第一名、第二名等优异成绩。
2006年底,在由江西省信息产业厅、江西省劳动厅、江西省总工会共同举办的江西省第二届计算机(微机)调试员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和优秀组织奖。共有30多名学生进入决赛,3名教师进入前十名,其中贾玮老师荣获全省第2名,代表江西省参加了全国大赛。
2006年,在由江西省政府办公厅举办的江西省第二届网页设计大
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赛中,获三个一等奖。
贾玮等三名教师荣获省劳动厅授予的“江西省技术能手”、省信息产业厅授予的“江西省电子信息产业十佳技术标兵”等荣誉称号。
2007年江西省第十八届学生电子电脑大赛获团体第二名,个人获奖情况如下:
1.计算机平面艺术作品设计赛
一等奖:叶彩华《反腐倡廉》袁怀友《妈妈的泪》陈凯凯、尹子龙《和平》
二等奖:王曜华《燃烧中的地球》李润辉《战争》
三等奖:赖霁娟《生态保护》 梁琳《交通安全》冯燕《保护绿色》
2.网页创新与设计赛
一等奖:方文丽《红色之窗》
二等奖:袁怀友《绿色梦想》
三等奖:陈凯凯、尹子龙《环境保护》赖霁娟《蝴蝶小站》周思《北京2008奥运》
3.计算机软件创新与设计赛
二等奖:袁怀友《随心所E浏览器》
三等奖:尹子龙、陈凯凯《手机订购系统》李湖滨、李猛《基于AJAX技术的通讯录》
4.计算机动画作品设计赛
韩振峰《精彩奥运》 廖闰辉《2008北京奥运》尹子龙、陈凯凯《北京奥运》
5.四项全能奖:一等奖:袁怀友
6.电脑知识赛
一等奖:卓国芹,黄红梅,孙小燕,罗文英,杨苏芬,周小丽
二等奖:陶欢欢,黄卫青,钟优辉
三等奖:戴娇,余志明,刘玉妹,吴建梅,刁振华,何蕾
系主要负责人
副主任(主持工作):
胡颖辉,1971年生,讲师,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工程硕士学位。2003年8月,主持完成的《医疗与疾控机构疫情报告信息系统的研制及应用》项目,通过江西省科技厅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该项目还荣获了南昌市人民政府颁发的2003年度南昌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5、2006年在江西省第十六届学生电子电脑科技大赛软件作品赛中,取得佳绩,荣获“优秀指导老师”奖。主持或参与完成多项厅级课题。2005年,获江西省气象局“记功奖”。 发表《中自制Web报表的研究》等7篇论文和论著《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网页设计三合一教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
副书记:
管银枝,女,1964年生,江西大学毕业,副教授。1985年在江西大学读书期间加入党组织。具有十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多次获学院“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多次被江西省气象局直属机关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副主编和参编多部教材,曾发表论文多篇,参与多个课题的研究。获“2007年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基础设施
学院教学楼、图书楼、实验(实训)大楼、学生公寓、运动场、学生食堂等教学生活设施齐全;有覆盖全校并与Internet网相连的校园网;有各类高质量、上档的实验、实训室43个;图书馆藏书14万册,并配有电子阅览室,实现了网上借阅;拥有9个实训实习基地;学生宿舍安装有直拨电话,并可联接校园网。
[编辑本段]奖、助学金
学院实行学生奖学金制度,对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奖励;设立了"勤工助学基金",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切实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就业保障
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素质教育、职业素养和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就业去向好,待遇高。凭品牌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多年在用人单位的优异表现,学院与联想集团、深圳华强、波导、珠海佳能、深圳华为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学院不仅保证毕业生充分就业,还与江西省劳动厅合作进行毕业生就业后跟踪服务工作,免去毕业生就业的后顾之忧。
3. 广州中山医学院第一附属人民医院的专家的名字
刘钧澄 (小儿外科) 周李 (小儿外科) 谢家伦 (小儿外科) 李穗生 (小儿外科) 莫家聪 (小儿外科) 刘唐彬 (小儿外科) 李桂生 (小儿外科) 姚书忠 (妇产科) 王吉甫 (胃肠胰外科) 董文广 (胃肠胰外科) 韩方海 (胃肠胰外科) 石汉平 (胃肠胰外科) 陈项朗 (神经外科) 莫家骢 (儿科) 黄奕华 (肛肠外科) 陈国锐 (血管外科) 林勇杰 (血管外科) 詹世光 (血管外科) 陈明振 (神经内科) 陈硕朗 (神经内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包含的科室
科室
医生
妇产科
孙良玉李大慈方悦行姚书忠游泽山巫岳鹏梁润彩梅卓贤李国梁孔秋英黄顺英方群庄广伦周灿权柯佩琪梁晓燕王子莲杨国奋钟依平何勉王琼黄建昭王宁宁徐艳文谢洪哲朱波杨建波李洁陈玉清蔡坚牛刚欧建平徐成康沈宏伟 罗艳敏冯丽萍宗琳如汤凤姿陈凌峰
心血管内科
刘东红陆堃郑振声张苗青麦炜颐吴杏罗初凡廖新学周玉芳张育君叶慧膺阙绪光金思榄杜志民马虹陈国伟胡承恒高修仁曾群英陶军唐安丽董吁钢吴素华程卫王业松何建桂杨惜泉庞家传王礼春曾武涛伍贵富
神经内科
周列民盛文利刘卫彬方燕南苏镇培张成黄如训徐评议钱采韵刘焯霖梁秀龄陈理娥陈硕朗陈明振方莹莹洪华黄帆陶玉倩李玲黄海威何东升潘勇辉吕健敏刘海荣黎锦如李中周珏倩曾爱琼李洵桦丰岩清吴琪陈玲戴启麟
骨科
杨军林徐栋梁符气祯陈立言刘少喻杨忠汉沈靖南廖威明李佛保韩士英顾立强郑召民傅明万勇王晋彭挺生李永彪陈柏龄盛璞义张渝生于滨生梁春祥黄纲彭新生何爱珊谢君鹤陈裕光龙厚清邹学农
儿科
黄柳一莫恩明许郁熹丘福珊刘克明黄启彬何兆珏关智平唐雯丘小汕陈述枚杜敏联莫家骢李格丽陈玮琪李晓瑜蒋小云沈皆平朱延力王慧深魏仁桂莫樱罗学群陈国桢陈东平马华梅陈红珊黄越芳蒋小云覃有振庄思齐
肾内科
沈清瑞尹培达陈伟英纪玉莲李志坚杨念生朱兰英姜宗培郑智华余学清阳晓吴培根李幼姬黄锋先姜傥张涤华杨琼琼陈雄辉潘健涛陈崴许元文毛海萍
妇科
陈玉清黄建昭谭丽君冯丽萍何勉谢洪哲徐成康
放射科
杨智云郑可国郭燕黄兆民罗柏宁陈伟李子平杨建勇孟悛非黄勇慧周旭辉刘明娟陈境弟沈冰奇李向民江利江波庄文权杨有优李家平
胃肠胰外科
王吉甫詹文华何裕隆黄奕华蔡世荣陈创奇陈正煊董文广宋新明 石汉平韩方海马晋平王昭崔冀吴晖张常华彭建军罗凝香黄漫容郭少云
小儿外科
刘钧澄周李谢家伦李穗生莫家聪刘唐彬李桂生佘锦标苏诚刘文旭
肝胆外科
吕明德殷晓煜甄宇洋叶维基彭宝岗汪谦梁力建吴志棉陈国泰谭敏孙来保欧建平何晓顺匡铭叶小鸣黎东明李绍强何强赖佳明
中医科
陈泽雄吴国珍秦鉴丘瑞香李俊彪黄业芳林佑武张诗军伍新林赖慧红金明华张炳球莫穗林李琼陈朝坤扬承祥张柄球
消化内科
刘思纯俞纯山陈秀梅胡品津廖振尔崔毅林金坤陈旻湖邓会芬高翔王锦辉朱森林何瑶任明王锦萍曾志荣
耳鼻喉科
陈锡辉柴丽萍李添应许庚文卫平苏振忠张湘民史剑波陈冬徐睿陈合新蒋爱云党华熊观霞郭洁波
血液内科
洪文德温春光罗绍凯李娟陈运贤谭恩勋童秀珍许多荣原耀光彭爱华张国材郑冬周振海
血管外科
詹世光林勇杰陈国锐吕伟明李晓曦王深明石汉平刘奕山王劲松李松奇常光其吴壮宏叶财盛黄灿芝
心胸外科
唐白云殷胜利王治平张希钟佛添罗红鹤吴钟凯孙培吾顾勇徐颖琦巫国勇陈振光童萃文
泌尿外科
李晓飞梁月有邓春华丘少鹏戴宇平陈炜陈凌武郑克立陈瑞坤曾金云陈俊星涂响安
口腔科
冯崇锦冉炜丁学强陈松龄连克乾张春元匡代军郭冰黎炽彬钟小龙杨军英王安训
皮肤性病
韩建德佟菊贞章星琪杨建卢念祖廖绮曼高谦曹光玲凌宏忠何定阳罗迪青
内科
马中富廖晓星简振刚詹红荆小莉黎国尧李玉杰丁美琳何文
呼吸内科
吴俊景郑文兰容中生曾勉谢灿茂黄心玉张常然张孔郭禹标周燕斌
外伤科
许扬滨刘均墀劳镇国刘小林朱家恺吴志棉谭敏朱庆棠郑朝旭
神经外科
耿军王海军黄正松陈项朗齐铁伟陈硕朗刘金龙吴新建林佳平陈明振夏之柏黄权
麻醉科
谭洁芳孙来保林志华吴昌彬陈秉学靳三庆徐康清肖亮灿黄文起
烧伤科
祁少海朱家源谢举临唐冰朱斌徐盈斌利天增刘旭盛
眼科
何绍达周奇珍吴善宏骆荣江廖瑞端马翠萍陈咏冲陈雪梅
康复医学科
李燕玉黄东锋卓大宏王于领毛玉瑢王楚怀丁建新
内分泌科
肖海鹏胡国亮修玲玲袁敏生李延兵曹筱佩秦婉文廖志红姚斌
整形美容科
程钢于国中苏爱云庞水发黎志明许扬滨
器官移植
何晓顺陈立中费继光王国栋王长希朱晓峰
肛肠外科
黄奕华周德林郑章清傅仁祥詹文华覃建章
微创外科
李智勇劳镇国李平刘钧墀顾立强
药学部
杨威宋启洪邝翠仪黎曙霞陈孝
超声波科
谢红宁万广生李丽娟林红谢晓燕
急诊科
廖晓星王维平詹红曾汉
针灸科
郑佩仪阮经文郑沛仪
核医学科
岳殿超梁宏胡平
中毒、急救
陈娟欧阳彬管向东
风湿免疫
杨岫岩许韩师梁柳琴
体检中心
庄梅
医学检验部
刘敏钟武平
预防保健中心
曾亚辉
外科
黄洁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