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患精神分裂症后考过博士,现在丧失劳动能力,是否要被取消博士学历
只要学历是合法取得,不会被取消。
『贰』 精神类药物为何对精神分裂症有用
精神是精神,心理是心理。虽然二者有所关联也会相互影响,但精神层面的病要比心理层面严重些。
一般来说,精神疾病是药物治疗为主,心理辅导为辅。心理疾病则多为心理辅导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另外人的情感、思维无一不是通过器官、激素来调节。即便是心理因素,按照环节来说也是由心理导致激素什么的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人的表现。所以药物能控制进而治疗此类疾病是理所当然的。
精神疾病,特别是精神分裂,或者情感性精神障碍这种,病因虽未能全部知晓,但也可以确定不仅仅是心理因素,而是某些器官本身已经发生某种病变,所以并非心理上的调节可以治疗,必须通过药物。
至于楼主所说,让一个大喊大叫的有精神分裂的人停止,这个我目睹过的在医院的患者,遇到这种情况,会令其服药,甚至将手脚绑缚铁床之上待其睡着。
而基本治疗躁狂症状的药物,都会带有使浑身无力,想要睡觉的效果。这些效果,自然也就可以停止精神分裂病患哦躁狂症状。但毋庸置疑,副作用也是不可避免。
另外关于药物治疗方面,作为医学也是要先在临床治疗上发现有效,进而推广和研究原理,来使该疾病的治疗更进一步。也就是说,不止精神疾病的药物,绝大部分的药都是如此,先是实际应用有效果,才会进而摸索原理,通过已掌握的原理再行推测,再看效果,再了解更多。况且即便真有原理,也未必是你我所能理解的。
所以说对患者而言,药物治疗有效的实例,比所谓的原理更值得参考。原理那种东西,不是专家的话,根本看不明白别人所谓原理对还是不对,通常都是别人说啥就是啥。
以上为我个人经验,未必全然准确,仅供参考。
『叁』 精神医学的专业人员
精神医学中的医事人员包含精神科医师、精神科护士、临床心理师以及职能治疗师,另外尚有以精神科为专长之社会工作师或社会工作员等之专业人员。
台湾的精神科医师,在大学医学系(7年制)、或者学士后医学系(5年制),完成一般医学训练、通过医师国家考试后,选择精神医学专科3年6个月的训练,期满通过专科医学会审核并得到认证之医师,能使用包括药物与心理治疗等方式来协助精神疾患。精神科医师在训练阶段,除了生物精神医学,也必须接受心理治疗(如:精神分析 (psychoanalysis)、动力取向心理治疗 ( psychodynamic psychoterapy )、认知行为治疗 ( cognitive-behavior psychotherapy )、团体心理治疗等)的训练,并使用于他们的临床服务中。精神科医师所受的生物医学及精神药理训练是他们和临床心理师及其他治疗师有所区别之处。
而临床心理师的训练,在台湾则需接受完整的临床心理学研究所课程、一年的全职实习及临床督导,得有临床心理学硕士学位,并通过临床心理师专技高考才可取得考试及格证书以及临床心理师证书,为目前台湾医事人员中学历要求最高之专业人员。临床心理师在医院主要工作是提供高品质的心理衡鉴,协助医疗评估,但台湾医疗机构以及社区已渐渐开始由临床心理师比照医师开设之门诊以及心理治疗所,提供心理治疗服务。
精神科护士和精神科社会工作者在精神科专业中具有重要的角色。精神科护士可以实施许多精神科护理与照护,但在处方药物以及其他医疗行为上受法律的限制。精神科社会工作者可以在法律、社会福利、机构安置等各方面协助精神病患与家属。受过训练的护士与社工,也能提供心理治疗服务,通常较多人从事团体治疗或家族治疗。
能执行精神生理评估并安排检查的专业人士,一般而言只有精神科医师。依台湾现行的医疗法与医师法,则仅限于医师能安排并判读下列的检查结果,如:脑电波图 (EEG)、电脑断层扫描 (CT/CAT)、核磁共振造影 (MRI)、正子断层扫描 (PET)。常规进行上述的检查并非必要,虽然多数精神疾病并非以当前普遍的影像学检查所呈现的异常来做诊断,但临床医师仍会谨慎评估病患的生理状况或身体疾病,因为许多生理疾病仍会造成或影响精神症状。
除上述生理检查及精神诊断会谈外,医师也会根据临床判断,转介临床心理师进行心理衡鉴或心理功能之检查。常见的心理衡鉴包括整体性处预计划之衡鉴、智能衡鉴、人格衡鉴、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衡鉴、儿童发展迟缓衡鉴、临床神经心理衡鉴等,借由临床心理学的专业及技术来评估病患的情绪状态、发展状况、心智功能、心理特质、脑行为功能以及人际适应,协助心理疾患诊断的确立并安排与执行治疗计划。
精神科医师除了临床照顾病人,也有部分专家投入研究及教学工作。这些专家可能只拥有其专长的学位,或同时拥有医学士的资格(例如同时拥有医学士以及哲学博士学位)。
『肆』 讲述一位精神分裂症博士的美剧
《罪案第六感》
Daniel Pierce博士(Eric McCormack)是一位专攻人类行为学的神经科学家,在芝加哥某版大学里任教。他不仅对人权类大脑的工作方式有着独特的见解,而且有一项独门绝活——他能够从他人不自觉的表情和下意识的动作中找出规律,从而洞悉对方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想要隐瞒什么秘密。在本剧中,他将帮助联邦政府侦破一系列疑难案件。
Daniel虽然是个天才,但和这个世界上许多天才一样性格怪异,不擅长与人交流——这多半和他对这个世界的「奇思妙想」和「另类观点」有关。更糟的是,他患有一定程度的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是个有严重人格缺陷的人。但Daniel不认为那是坏事,他甚至觉得自己的有些幻觉是天赐的礼物。某些情况下,那些幻觉能让他的大脑更好地工作,将他清醒时忽视的疑点「串联」起来。但另一些情况下,那些幻觉成了他最大的梦魇,导致他行为反常、失去理性,甚至对周围的人造成危险。Daniel的精神状况让他几乎交不到什么真心朋友,更不用说爱情了。虽然他也渴望得到友情,渴望有一个终身伴侣,但是现在……只有他最喜爱的音乐和复杂的纵横字谜能让他保持一颗平静的心。
『伍』 简述美国加州大学著名精神康复专家liberman编制的药物治疗的自我管理程式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具有患病率高,复发率高及致残率高的特点[1]。其自然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的趋势,导致患者社会功能严重缺损。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对精神分裂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精神残疾的改善却没有较好的效果[2]。Libermen[3]编制的《药物自我处理程式》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技能训练的较好的指导作用。为探讨该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患者在康复中的影响,我们对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该训练3个月并后期随访6个月,得到结果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怀化市第四人民医院和怀化市中医院精神科长期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因未能坚持终止训练或其它原因脱落8例,实际完成82例,其中男34例,女48例。年龄在25-68岁之间,平均年龄(43.32±7.41)岁。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其中训练组42例,对照组40例。
1.2入组标准
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住院3个月以上且病情稳定;至少有1位监护人照顾患者;自愿参加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存在智力障碍或者严重器质性病变患者排除在外。
1.3训练方法
两组患者服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训练组在Libermen编制的《药物自我处理程式》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训练包括:1、获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反应的知识;2、了解正确的自我服用药物的方法并进行评价;3、认识药物的毒副作用;4、与监护人探讨药物的治疗问题。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
1.4训练实施
训练组采用小组训练模式,由4名经过专业培训的心理治疗师和2名精神科护士负责患者的技能训练。每组患者5人,每周训练5次(周末除外),每天1次,每次120分钟。第1个月主要是获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反应的知识,第2个月主要是了解正确的自我服用药物的方法并进行评价,认识药物的毒副作用,第3个月主要是与监护人探讨药物的治疗问题。训练结束2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如有疾病复发则终止随访。
1.5评定方法
评定由第三方进行,在治疗期间不允许到治疗室观看,评分者由组织者确定,治疗师不参与评分。由3名经过专业训练的精神科医师进行评定。所有患者在训练初期,训练结束后及随访时分别采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 DS S)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进行评定。SDSS按照0—2级评分,得分越低,表明社会功能越好。BPRS按照1—7级评分,得分越低,病情越轻。
1.6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描述采用均数±标准差标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和方差分析,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SDSS得分评价比较
两组患者在训练初期S D S 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3个月及随访时训练组SDSS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在不同时间点SDSS总分比较
*与入组时比较,P>0.05;**与训练结束时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的BPRS得分评价比较
两组患者在训练初期BPR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3个月及随访时训练组BPRS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持续时间长,服药依从性差,致残率高,且易反复复发,技能训练可以有效的促进其康复[4]。本研究显示:训练组SDSS评分及BPRS评分在组内前后时间点比较以及与对照组比较都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训练组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其社会功能较对照组更好,精神症状更轻,且随访时可以得到较好的保持。采用药物自我处置程式技能训练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较普通康复训练有更好的效果,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其劳动能力的有效恢复,降低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率。
综上所述,药物自我处置程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可以减轻精神分裂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善精神分裂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精神科治疗中推广应用。
『陆』 我想考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我学医学心理的)的研究生,将来就业怎么样若是再靠临床心理学博士呢
我觉得吧,还是继续学心理学博士,现在这个社会压力太大了,很多人都需要看心理科,而且心理科收费高啊,我每看一次都要收费一千左右..这个职业前景很好
『柒』 我是一个博士研究生,可我去年患上:“精神病”自从父母把我送进精神病院后,我就觉得自己很卑贱
生活有时候就是这样。看佛经吧。世俗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建立在各自的心理需求与幻回想上,互相抱团取暖,答以为这就是爱。当没有经济危机,各种外界困难时,亲友之间都可以相处得很愉快亲密。但外界稍稍变化,就会发现这种亲密的关系就不像我们以前想像的那么可靠,那么温暖。你会发现,很少有人真正耐心地倾听他人说话,不带前提与预设地理解他人与某个生活问题。之前我也看过一些心理学书,但我发现心理学与药物发挥效用的范围都比较狭窄,都需要满足很多前提条件,比如经济基础,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宗教,哲学思考普通人的真实处境与关系。您既然是博士,想必文化水平很高,何不转个弯来,利用逆境好好修身养性? 他人不把您当正常人看,何必在意他人的想法?章太炎年少时曾犯过癫痫,人称章疯子,但他不以为耻,不在意他人的侧目,专注于自己的生活与工作,获得了很高的成就。是机遇还是绝路,仅看本人怎么想。
『捌』 关于精神病的药物治疗
我不是什么医学高手,我就是精神科的一个护士。
精神分裂症要想治愈非常的难,而且目前所版服用的药物,都是权控制,所有的精神科药物,都没有绝对的治愈率,都是控制。
精神疾病有一个周期,不管是服药,还是不服药,都会一段时间后症状加重。
所以,你的亲戚,要一直服用药物,定时复诊,听取医生的建议。
当然,上面说的都不是你愿意听的。在我的工作单位,有些老病人,在这里有10 年的,有15年的。也是长期的服用药物,现在恢复的很好,药量非常少,比如以前一个病人,一次吃250MG的氯丙嗪,现在药量降到50MG了。
根据不同程度调药,也许医学发达后,可以治愈了呢?谁都说不准,人跟人身体的耐受也不一样。
纯手打,经验分享,有问题追问。
『玖』 关于抗精神类药物,治疗精神高度紧张,高度焦虑,类别的药物!
关于抗精神类药物,治疗精神高度紧张,高度焦虑,类别的药物!......................................... 这是一个焦虑的时代,与其随波逐流,不如有意识地培养一些让你快乐的习惯,随时帮助自己调整心情。 这是一个焦虑的时代,所有的人都迫不及待……有一位作家说过:“如果我们感到可怜,很可能会一直感到可怜。”快乐也许只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习惯。心理学博士凯伦·撒尔玛索恩女士说:“我们的生活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你随时可能会被突如其来的变化扰乱心情。与其随波逐流,不如有意识地培养一些让你快乐的习惯,随时帮助自己调整心情。”以下Psytopic介绍的20种快乐习惯,也许有几款适合您。 美国一家调查机构在全世界22个国家调查人们的快乐水平,结果显示,美国人的快乐水平最高,有46%的美国人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快乐,其次是印度,37%的印度人乐呵呵地生活着,而中国人的快乐水平最低,位列榜尾,只有9%的中国人觉得自己活得快乐。 美国畅销书籍《如何快乐》的作者,心理学博士凯伦·撒尔玛索恩女士说:“我们的生活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你随时可能会被突如其来的变化扰乱心情。与其随波逐流,不如有意识地培养一些让你快乐的习惯,随时帮助自己调整心情。” 1.每天拍几张照片 心理学家建议,每天用相机拍下一些身边的人和事,如窗外的树木、路边的小花、邻居家的孩子和朋友的婚礼。将这些随时可能被遗忘的片段记录起来,当你不定期整理照片时,你会觉得所有的细节都是美好回忆,没什么可抱怨的,于是人会很容易变得快乐起来。 2.看悲伤的电影 看一部令人伤感的电影,如《当男人爱上女人》,情难自禁时,不妨尽情地放声哭出来,然后安慰自己说,还好这只是电影情节,并不是真实的生活,心情便会大有改观。这是一种反向思考的方法,常运用在心理学中,帮助人们换角度思考问题。 3.在周末的清晨做白日梦 不少能干的主妇,会从星期六一大早起床开始,马不停蹄地做家务活,如收拾屋子,清洗马桶等。这样的习惯常常会让人在星期六晚上疲惫不堪,并影响到星期日的睡眠。不妨暂时抛开那些琐碎的家务活,在周末的清晨做一个美美的白日梦。不要自责,而应鼓励自己说:“我工作那么辛苦,挥霍一下自己的休息时间,无可厚非。” 4.定期写邮件 和相识多年的朋友定期以邮件的形式保持联系。有写日记习惯的人,只是在纸上随手涂鸦或草草地写上几句,便能反映出潜意识中的心理状态,写邮件也是如此。而定期与朋友通邮件,聊聊最近的生活,不仅能帮助你放下心里的事情,还能帮助你拾起被淡漠的友情。 5.在水边散步 有研究指出,因为在婴儿时期便置身于羊水,因此人与生俱来就是亲水的。在水边散步,能有效地帮助人放松身心,即使烦恼再多,在有绿树有流水的环境中,你也能暂时抛开一切,为自己“偷”得片刻悠闲。 6.偶尔吃一顿大餐 吃一顿大餐的美妙在于,不仅能享受到美味可口的食物,还能让你感觉自己受到了特别礼遇。人在受到与别人不同的照顾时,心情会不知不觉地变好。我们在小时侯都可能有类似这样的经历:当父母特意为你买了一只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漂亮的碗,你会高高兴兴地吃下比平时多的食物,即使不爱吃的食物也变得“可爱”起来。 7.每星期做1次美甲 当看见自己又长又脏又难看的指甲时,没人会有好心情。每星期做1次美甲,不仅能让你的指甲看起来更加整洁、漂亮,还能让你有“一切尽在掌握”的满足感,人也由此变得豁然开朗。 8.参加集体活动 虽然独处也是调节心情的方法之一,但是不要吝啬自己的休息时间,分出一部分给集体活动。登山、郊游、野餐、party、歌友会……鼓励自己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你会在共同的玩乐中找到让自己坚强、平和的力量。 9.定期游泳 游泳是最消耗体力的运动之一,但这种让人精疲力竭的活动,能让人摆脱烦恼,身心舒展。选择一个人去游泳也不错,被水包围其中,再糟糕的心情也能被软化。 10.一边开车,一边大声歌唱 心情不好时,打开车上的收音机,调到较大音量,跟着里面播放的旋律大声歌唱,完全不必在意别人投来异样的眼神。也许此时的你在别人眼中有点傻乎乎的,但这确实是一种让人快速释放心情的好方法。 11.一边喝咖啡,一边读小说 挑一家出名的咖啡馆,带上一本近期最让你感兴趣的小说,选一个靠窗边的位置,坐下来点一杯咖啡,边喝边读……是的,这是电影里常常出现的“小资”镜头。但那又有什么关系,让自己体验一下电影中才有的浪漫镜头,你也会受到气氛的影响,得到真实的放松和享受。 12.给朋友寄卡片 挑选10——15张别致的卡片,放在包中随身携带,在等公共汽车、排队结帐、等人时,随手拿出一张写上只字片语,如 “想念你”、“愿你的心情和今天的天气一样灿烂”、“一定要幸福哟”、“想起我们上大学的日子”等等,然后邮寄给你的朋友。当所有的卡片都被一一写完并邮寄出去后,一想到朋友们收到卡片时惊喜的表情,你会露出发自内心的迷人笑容。 13.在每个星期一的早晨,穿一身色彩亮丽、明快的衣服。 14.一边打电话,一边信手涂鸦。 15.偶尔吃一份最昂贵的蛋糕或巧克力,并保存价签和包装盒。 16.一边洗澡,一边唱歌。 17.穿让你感觉最舒服的内衣。 18.定期有夜生活。 19.在酸奶上撒少许干果。 20.每天对着镜子努力地笑一下。如果发现自己的表情很难看,那一定会情不自禁地笑出来,心情马上就会好一点。
『拾』 本科临床医学,在读药理学硕士,已经有执业医师证,现在想考精神病学博士,请问我的条件符合吗
医科大学临床医来学的报考条件归纳了一自下大概有一下几条:
(一)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
(二)硕士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获得学士学位后六年或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
2、具有副高以上职称;
3、完成硕士研究生主要学位课程;
4、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排名第一);
(2)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排名前三);
(3)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一篇以上学术论著。
(三)报考国家计划内博士生的年龄不超过45周岁,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四)身体健康符合体检要求;
(五)临床各专业不招收非医学类考生。
精神病专业比较好的是湖南的湘雅(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复旦大学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医学院、四川大学医学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