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药物治疗 > 抗酸药物治疗

抗酸药物治疗

发布时间:2021-03-02 01:16:13

『壹』 哪些是抗酸药

组胺是自体活性物质之一,在体内由组氨酸脱羧基而成,组织中的组胺是以无活性内的结合容型存在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颗粒中,以皮肤、支气管粘膜、肠粘膜和神经系统中含量较多。当机体受到理化刺激或发生过敏反应时,可引起这些细胞脱颗粒,导致组胺释放,与组胺受体结合而产生生物效应。
抗组胺是拮抗组胺对人体的生物效应,即应用抗组胺药物。
抗组胺受体就是拮抗组胺的H1和H2受体。由于此两种受体在人体内分布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应,它是抗组胺药应用治疗疾病的生理药理基础。
包括H1受体拮抗药(又称为抗过敏药):扑尔敏、异丙嗪、息斯敏、特非那定等;H2受体拮抗药(也就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抗酸药):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贰』 治疗胃食道反流只有抗酸治疗么

典型抄的胃食管反流动的患者一般会出现咽不下东西,咽喉部像堵了一团棉花似的不舒服,烧心,想吐酸水等症状。特别是宝宝得了胃食管反流,要注意,每次喂奶要量少,增加喂奶的次数。一起来学习一下胃食管反流的治疗和预防吧。 凡诊断为病理性胃食管反流的患儿必须及时进行治疗。包括体位治疗、饮食治疗、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一)体位治疗:在清醒状态下最有效的体位为直立位和坐位,睡眠时保持右侧卧位,将床头抬高20~30cm,以促进胃排空,减少反流频率及反流物吸入。 (二)饮食疗法。 (三)药物治疗包括三类:即促胃肠动力药、抗酸或抑酸药、粘膜保护剂。 (四)外科治疗:早期诊断和及时采用体位、饮食、药物等治疗方法后,无效,有严重并发症则手术治疗。 以上文章就是有关这方面问题的介绍,相信读者和患者朋友一定有所了解,对您肯定也能有所帮助。在此,专家建议患者和家属,病发原因还是要去医院进行科学规范的检查之后才能确定,建议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以便查明原因后能够及时针对性的治疗,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给您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大的影响。

『叁』 抗酸药的临床应用

理想的抗酸药应具备以下特点:①中和胃酸的作用强大而持久,使胃内容物的pH维持在3.5以上,此时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大部分停止;②与胃酸作用不产生二氧化碳;③不引起便秘和腹泻;④没有系统性效应。抗酸药种类虽多,但若以上述标准去衡量,没有一个臻于理想。这就需要我们在选择抗酸药时除了考虑其价格和是否适口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其副作用。例如碳酸钙和氢氧化铝可致便秘,特别是在老年人。常常需要加用含镁的化合物来克服其致便秘效应。
长期服用含三硅酸镁的抗酸药可发生二氧化硅的尿石。各种含铝化合物可以吸附有机和无机物质,如四环素族抗生素。应用氢氧化铝可使血中四环素族抗生素水平显著降低。它还可以吸附某些抗胆碱能药,包括阿托品。氢氧化铝在肠腔内和无机磷酸盐结合,致使粪便中磷酸盐排泄增多和血清磷酸盐浓度降低。可利用氢氧化铝的这一特性来治疗尿毒症。在尿毒症病人应禁用含镁抗酸药,以免发生高镁血症。由于氢氧化铝在肠内与磷酸盐结合,长期服用可以导致骨代谢异常和骨质软化。氢氧化铝凝胶尚含一定量的钠,在水肿病人应用抗酸药时,应慎重考虑。
碳酸钙虽然是最便宜和作用最强的抗酸药,但是偶然发生的高钙血症限制了它的应用。应用放射性示踪物的研究表明,碳酸钙中钙的吸收和可溶性盐──葡萄糖酸钙中钙的吸收程度相同,为9~37%,因此,肾脏病患者应避免应用。

『肆』 什么是抗酸药

组胺是自体活抄性物质之一,在袭体内由组氨酸脱羧基而成,组织中的组胺是以无活性的结合型存在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颗粒中,以皮肤、支气管粘膜、肠粘膜和神经系统中含量较多。当机体受到理化刺激或发生过敏反应时,可引起这些细胞脱颗粒,导致组胺释放,与组胺受体结合而产生生物效应。
抗组胺是拮抗组胺对人体的生物效应,即应用抗组胺药物。
抗组胺受体就是拮抗组胺的H1和H2受体。由于此两种受体在人体内分布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应,它是抗组胺药应用治疗疾病的生理药理基础。
包括H1受体拮抗药(又称为抗过敏药):扑尔敏、异丙嗪、息斯敏、特非那定等;H2受体拮抗药(也就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抗酸药):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伍』 抗酸药的缺点

常用的抗酸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吸收性抗酸药,也就是说这类药物回口服后除在胃里中和胃酸答外,还可以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和尿液,因此还可以用来治疗酸中毒和碱化尿液。这类药物常用的是碳酸氢钠[非],也叫小苏打,是一种白色,带有咸味的药片,遇酸性物质则起泡,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口服后能迅速中和胃中过多的胃酸,但作用持续时间较短。每次口服0.5~1.0克,每天3次,饭前服用效果较好。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碳酸氢钠在中和胃酸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使胃内压力增加,对严重胃溃疡病人有引起胃穿孔的危险,所以胃溃疡病人应慎用。并且长期大量服用,碱化血液可能引起碱血症,也需注意。

『陆』 抗酸药的主要作用是

抗酸药以能中抄和过多胃酸,提高胃袭液的PH值,减少酸性食糜对溃疡的刺激,使疼痛减轻,并能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及胃液对溃疡面的自体消化,有利于溃疡的愈合.故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抗酸药常见的副作用有腹泻,便秘,腹胀等.若出现柏油样便或疼痛不能缓解甚至加重时,应及时就医,以防消化道出血,溃疡穿孔及其它并发症.抗酸药合理的用药时间为每餐后1,3小时及晚上睡前各服一次.不是很清楚你提的问题,简单提供上述内容供参考.

『柒』 常见的抗酸药有哪五类

常用的抗酸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吸收性抗酸药,也就是说这类药物口服后除在胃里中和胃酸外,还可以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和尿液,因此还可以用来治疗酸中毒和碱化尿液。这类药物常用的是碳酸氢钠[非],也叫小苏打,是一种白色,带有咸味的药片,遇酸性物质则起泡,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口服后能迅速中和胃中过多的胃酸,但作用持续时间较短。每次口服0.5~1.0克,每天3次,饭前服用效果较好。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碳酸氢钠在中和胃酸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使胃内压力增加,对严重胃溃疡病人有引起胃穿孔的危险,所以胃溃疡病人应慎用。并且长期大量服用,碱化血液可能引起碱血症,也需注意。

另一类为非吸收性抗酸药,有胃舒平[非](复方氢氧化铝片)、氢氧化铝凝胶。这类药物含有难以吸收的阳离子,口服后只能中和胃酸而不能被胃肠道吸收。有中和胃酸、保护溃疡面,局部止血作用,效力较弱,缓慢而持久。目前,片剂已很少使用,多用氢氧化铝凝胶[非]。每次10~15毫升,每天3~4次,宜在饭前1小时和睡前服用。因可引起便秘,长期便秘的病人要慎用。另外还有极少量的药物可在胃内转生成氯化铝而被吸收,并从尿中排泄,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服用后可使血中铝离子浓度升高,可能引起痴呆,故使用时也应慎重。

『捌』 抗酸药的种类

按其效应分为:①吸收性抗酸药。如碳酸氢钠等。②非吸收性抗酸药。如碳酸钙、氧化镁、氢回氧化铝(片剂或凝胶答)、三硅酸镁等。
液态或粉剂抗酸药较片剂有效,若用片剂,应在咽下前嚼碎。应用抗酸药中和胃酸时,应注意增加投药的频度,不能依靠增加药物的剂量,一般每次饭后1小时和3小时及睡前各1次,一日共服7次为宜,抗酸治疗的时间不应少于3个月。
为无机弱碱性物质,能中和过多的胃酸,降低胃蛋白酶分解胃壁蛋白的能力,减弱或解除胃酸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面的腐蚀和刺激作用,有利于溃疡面的愈合。

『玖』 说出5种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品,主要有效成分的化学方程式

治疗胃酸的药品有氢氧化铝、碳酸氢钠、铝碳酸镁(达喜)、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1、氢氧化铝,化学式Al(OH)3,主要成分,以氢氧化铝的混合物为主,可含有一定量的碳酸盐,含氢氧化铝[Al(OH)3]不得少于76.5%。

2、碳酸氢钠,化学式NaHCO₃,主要成分,纯碱的溶液或结晶吸收的二氧化碳。

3、铝碳酸镁(达喜),化学式Al2Mg6(OH)16CO3·4H2O,主要成分,铝碳酸镁。

4、雷尼替丁,化学式C13H22N4O3S,主要成分,N'-甲基-N-[2-[[[5-[(二甲氨基)甲基]-2-呋喃基]甲基]硫代]乙基]-2-硝基-1,1-乙烯二胺盐酸盐。按干燥品计算,含C13H22N4O3S·HCl应为97.5%~102.0%。

5、法莫替丁,化学式C8H15N7O2S3,主要成分,[1-氨基-3-[[[2-[(二氨基亚甲基)氨基]-4-噻唑基]-甲基]硫代]亚丙基]磺酰胺。按干燥品计算,含C8H15N7O2S3不得少于98.0%。

(9)抗酸药物治疗扩展阅读:

生活中,有些人经常会出现胃酸过多的情况,在这时选择一款适合的胃药尤为重要。药店里治疗胃酸过多的药有很多种,尤其是抗酸药和抑酸药。二者区别如下:

1、抗酸型胃药可以直接中和过多的胃酸,达到迅速缓解胃痛的目的,一般在餐后1-2小时或胃痛发作时服用。进餐后1至1.5小时,胃酸分泌量达到高峰时服用,可发挥药物最大的中和能力,维持药效3至4小时。

由于胃酸的分泌是个动态的过程,如果服药效果不明显,可通过增加给药频次缓解胃部不适,比如饭后1小时和3小时各服一次,睡前再加服一次。

2、抑酸药以抑制胃酸分泌为主,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具体到分类上,抑酸药其中一类为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另一类为质子泵抑制剂,主要有雷贝拉唑、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宜在早晚餐前整片吞服,不可咀嚼。胃酸的分泌夜间多于白天,所以H2受体拮抗剂应在睡前一次服用。

另外,胃酸过多饮食上应该注意:

1、吃含碱成分的食物,少食含酸的食物,如豆类、花生、醋、油脂食品等。

2、酸过多宜食低脂、低糖食物,而高脂和甜食均能引起胃酸分泌增加。避免摄入刺激胃酸增加的调味品,如辣椒、咖啡、芥末等。

3、胃酸过多应以面食为主,面食能稀释胃酸,其中的碱还能中和胃酸。豆浆、粥类等,能稀释胃酸、保护胃粘膜。还可以多吃馒头、包子、面条等碱性面食,让胃的酸碱达到平衡。

4、胃酸过多要多摄取蛋白质,节制刺激性食品,因胃液分泌过剩,为保护胃壁,要多摄取蛋白质丰富又不刺激胃的食品如豆腐、白肉鱼及牛奶等。

5、喝养胃茶可以达到很好的调理胃酸的效果,比食补效果更好,特别是白领们,平时工作忙,饮食上也不大怎么注意,都是喝养胃茶来调理的,茶疗不仅具备药的疗效,同时具备茶品的温和。

『拾』 什么是抗酸剂哪些药物含有抗酸剂

抗酸剂是治疗溃疡病的常用药,一般没有太大的副作用,但若使用不当,也会造成代谢性碱中毒、体内水分异常潴留、肾功能衰竭、严重便秘或腹泻。临床上使用的抗酸剂主要有如下三类:

一.含钠抗酸剂:常用的有碳酸氢钠。如果用量过大,可使钠离子大量进入血流,造成碱中毒。其次,此药一旦骤然停服,会引起胃酸反跳性增多。另外,此药与胃酸中和后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患者感到腹胀不适。因此,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最好少用含钠抗酸剂,以免加重病情。

二.含铝及镁抗酸剂:例如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是目前最常用的抗酸剂。鉴于铝盐会引起便秘、而镁盐可造成腹泻,医生常同时用这两种药物,以抵消各自的副作用而取得疗效。但某些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服用含镁抗酸剂可导致镁离子潴留,引起神经传导障碍。若长期大量服用含铝抗酸剂,则会抑制肠道磷酸盐的吸收,导致骨质代谢异常。

三.含钙抗酸剂:虽作用快且维持时间长,但长期大量使用会引起腹胀、高钙血症、肾结石、便秘以及胃酸反跳现象,所以也有它的不足之处。

抗酸剂的药理作用,无非是为了中和多余的胃酸,所以空腹或饭后1小时服用才能发挥其最大疗效。因为食物本身就是胃酸的缓冲剂,所以无须饭后立即服药。

抗酸剂剂型以悬浮液或乳剂为最佳,起效快。在服药前,须将药瓶上下颠倒摇动,使瓶内药物均匀分布。而片剂则应先嚼碎后再吞服,方可及早起效。但抗酸药只起治标作用,能暂时缓解胃酸对胃的刺激,最根本的还是要消除病因。

抗酸药物
铝碳酸镁(如达喜),氯化镁、碳酸钙和三硅酸镁等

阅读全文

与抗酸药物治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万博动物医院在线电话 浏览:380
临淄爱佳宠物医院 浏览:582
苏泊尔养生壶怎么样打开 浏览:104
肝转移的治疗方法 浏览:845
养生壶如何做现磨咖啡 浏览:787
中医治疗失眠能根治吗 浏览:391
望京附近看妇科好的医院 浏览:773
治疗药物依赖的医院 浏览:100
闵行区中医院地址 浏览:543
治疗顽固性失眠的药物 浏览:489
石龙人民医院体检 浏览:507
盛京医院妇科哪个医生好 浏览:613
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科 浏览:724
老年痴呆严重送康复医院好吗 浏览:185
治疗糖尿病阳痿的中药方 浏览:565
汕头潮阳哪里有宠物医院 浏览:984
医院妇科治疗仪 浏览:758
兴义博爱医院妇科 浏览:749
湖北武汉儿童医院电话 浏览:190
最好的传染病医院 浏览: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