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药物治疗 > 鸡副伤寒治疗药物

鸡副伤寒治疗药物

发布时间:2021-03-01 21:25:54

『壹』 如何防治鸡伤寒和副伤寒病

是由鸡伤寒沙门氏菌所引起的败血性传染病,主要危害6个月龄以下的鸡,也会引起雏鸡发病。副伤寒病的流行、症状等与鸡伤寒病十分相似,其特征是下痢和各种器官的灶状坏死。

『贰』 鸡伤寒的主要症状是什么,有特效药吗

鸡副伤寒沙门氏菌可感染大多数温血动物和冷血动物。本病原体的广泛分布使它们可以迅速传播。大多数鸡群在其生命的某些阶段均可感染沙门氏菌。本病的传播途径有多种,经卵传播是其中之一,包括经卵巢直接传播和穿入蛋壳的间接经卵传播。
一、易感宿主
鸡副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在家鸡中以火鸡和鸡最为常见,幼龄鹅和鸭也很易感,鸽也可发生本病。在其他鸡类以及所有家养和野生的哺乳动物都很常见。
1、火鸡:流行率比任何其他鸡类都高。主要的血清型为鼠伤寒沙门氏菌,群间的感染率有差异,以0~72%不等,有1/3的暴发感染率超过10%。公鸡、母鸡和仔鸡的感染水平无多大区别。饲料和饲料成分是新血清型进入火鸡群的主要来源。
2、鸡:可以由多种血清型引起。死亡率从20%~100%不等。死亡一般仅见于幼龄鸡,以出壳后最初2周最常见,第6和第10天之间是死亡高峰。1月龄以上很少死亡。鸡对沙门氏菌感染的抵抗力随年龄而迅速上升,到第3至第5周龄时感染水平显著下降。3周龄以上很少引起临诊疾病,只有存在其他不利条件时才可能出现高死亡率。但这些存活鸡中有很大部分仍然带菌,成为无症状的排菌者。通过带菌鸡污染的新鲜垫料可使感染在群内迅速散布。肉用仔鸡群感染可把沙门氏菌带进加工厂,在消费者的鸡肉中发现的很多沙门氏菌血清型都与肉鸡场发现的相似。加工过的鸡肉可带有沙门氏菌,最可能的来源是塑料运输箱,因为水洗不能降低其污染率。
随着鸡群的成熟,感染的鸡数减少,其盲肠和粪便中的细菌数下降。鸡经受运输应激不增加排菌和感染。成年鸡感染不显外部症状,但在长时间内肠道带菌。副伤寒感染对不同品种和品系的鸡在易感性方面差异不大。生殖道上行感染试验表明,95只蛋有30只蛋壳带菌,1只蛋卵黄带菌。经口感染后约25%的产蛋鸡在粪中排菌,这些鸡产的蛋中有10%为沙门氏菌阳性,但仅有1只是蛋内带菌。有人检测5个种鸡群,发现其中1个将副伤寒垂直传播给后代。
二、传播途径
鸡副伤寒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种鸡感染时可经卵传播,此外饲料、啮齿动物、野鸟和其他媒介也可造成家鸡感染。
1、经卵传播:可分为经卵巢的直接蛋内传播和蛋壳污染并穿入蛋壳引起的经卵传播。经卵巢的直接蛋内传播可偶见于火鸡,但蛋感染率低;鸡则很少见。据认为至少有些副伤寒沙门氏菌可产生卵巢和腹膜局部感染,因此在蛋壳形成前污染蛋内容物。虽然这样的蛋内感染率低,研究结果表明,有时可发生真正的蛋传播。肠炎沙门氏菌偶尔可以经卵传播,但不同菌株之间有差异。
产蛋过程中粪便污染蛋壳或产蛋后在产蛋箱、地面或孵化器内污染蛋壳在本病的传播中有很重要的意义。在蛋壳表面的副伤寒沙门氏菌可以穿入蛋壳,在蛋内繁殖,造成经蛋传播。进入蛋内的沙门氏菌在卵黄内繁殖很快,随后感染发育中的胚,引起胚胎死亡,或孵出感染雏,成为感染其他雏的来源。蛋白对穿入蛋壳的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很小,蛋壳的结构和质量,如是否有裂缝,决定进入蛋内的程度。相对湿度高有利于蛋壳上沙门氏菌的繁殖。污染蛋把沙门氏菌带进孵化器,还可感染出壳的雏鸡。
2、环境传播:污染的蛋壳、羽绒毛、灰尘和其他孵化的碎屑都是孵化器内感染的来源。通过气流的作用,孵化器中的沙门氏菌散布到整个孵化室中,并存活几周到几个月的时间,感染随后孵化的一批鸡。在育雏器中鸡副伤寒可通过吸入、粪便污染饲料和饮水或直接吃进病雏的粪便而迅速传播。本病可从较大的无症状肠道带菌鸡直接传播到幼龄鸡,或通过靴鞋、饲料袋、运输板条箱或育雏设置等污染物而传播。
3、饲料传播:饲料是鸡副伤寒沙门氏菌很常见和很重要的来源。污染水平通常不高,但是污染量达1个细菌11~159饲料就可引起感染。饲料成分中的鱼粉污染最为常见。从饲料中分离到的沙门氏菌的血清型与从垫料和加工过的家鸡胴体中分离到的存在显著相关。显然,减少饲料污染可以减少胴体污染。
4、通过人和其他动物传播:鼠类常带菌,其排泄物可污染饲料和饮水。野鸡也可传播感染。家畜也可成为家鸡的感染源。人类接触造成感染与饲养员和人类排泄物有关。
5、成年鸡和幼龄鸡中的直接传播:感染鸡的粪便是成年鸡中直接感染最常见的来源。垫料是幼龄鸡直接传播的主要来源,不仅可造成同一批鸡的传播,而且可传给下一批鸡。
6、其他传播途径:昆虫和外寄生物,如蝇、蚤、申壳虫和蟑螂等,也可传播本病。

『叁』 比较鸡的白痢与黄痢,伤寒与副伤寒区别

白痢 鸡排出去的是白色稀便 黄痢 鸡排出去的是黄色稀便鸡伤寒是发生于成年鸡和青年鸡的败血性传染病,以肝、脾等实质器官的病变和下痢为特征。本病是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 【症状】 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上的青年鸡及成年鸡,病鸡所表现的症状是,精神不振,羽毛松乱,头下垂,不吃料。较有特征的症状是,腹泻,排淡黄色至绿色稀粪,粘污肛门周围的羽毛,频频饮水,如发生腹膜炎,呈企鹅样的站立姿势。慢性病鸡消瘦、贫血、冠及肉髯苍白色。 【剖检】 肝、脾肿大2-4倍,肝表面呈黄色或古铜色,肝和心肌上有白色或淡黄色的坏死点。胆囊扩张,充满绿色油状胆汁。有时可见心包膜与心脏粘连。 【诊断要点】 (1)3周龄以上的青年鸡或成年鸡,病鸡贫血,冠及肉髯苍白。 (2)排黄绿色稀粪;肝、脾肿大2-4倍,肝呈古铜色。 【防治】 (1)重病鸡及时淘汰处理,轻病鸡隔离治疗,鸡舍及场地要彻底消毒。 (2)预防药物用痢特灵,按0.02-0.04%比例混饲料。雏鸡每天每只在饮水中饮服链霉素0.01克,也有较好的效果。 本病为各种家畜、家禽和人的共患病,对人引起食物中毒,广义称为禽副伤寒。对家禽而言,主要危害雏鸡与火鸡,常造成严重的损失,成年鸡与火鸡常不出现症状,但长期带菌和排菌。由于本病是慢性感染并难于消灭,常使受精率、孵化率和产蛋量下降,病愈鸡生长也受到阻滞而发育不良。机体衰弱,降低其对各种疫病的抵抗力。因此,鸡副伤寒所引起的经济损失是不容忽视的。 【病因/病原】 除鸡白痢和禽伤寒沙门氏菌外,还有许多沙门氏菌能引起鸡副伤寒,称为鸡副伤寒沙门氏菌, 目前已分离出150多种,均对禽具有致病性。这些细菌革兰氏阴性,无芽孢和荚膜、有鞭毛、能运动,对外界抵抗力中等。一般消毒药可将其杀灭。在自然条件下很易生存和繁殖,成为本病易于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垫料、饲料中副伤寒菌可生存数月、数年。 【病因附图】 【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各种家畜、家禽、幼禽均易感。幼禽多发,而成年畜禽多为隐性或慢性感染。 2.发病年龄 雏鸡副伤寒在胚胎期和出雏器内感染的,常在4~5日龄发病。接触感染的雏鸡,常在10~12日龄发病,死亡高峰在10~20日龄,病死率在10%~20%不等,严重的达80%以上,1月龄以上对其有较强抵抗力’,一般不引起死亡,成年鸡往往不表现临床症状。 3.传播途径 很少垂直感染,主要在出雏器内传染,鸡通过消化道感染本病。由于本病为畜禽共患病,在鸡舍内,老鼠、苍蝇、麻雀、猫、狗等都可以成为传染源而传播本病。成年鸡病原菌均在消化道内,因此种蛋带菌主要在蛋壳表面。 病鸡和其他带菌动物是传染来源,经粪便排出病原菌,污染饲料、饮水、用具和环境,经消化道感染。本病也可经种蛋垂直传播;带病菌的飞沫可经呼吸道传播。 本病属于人和畜、禽共患病。人和畜或其他禽类都能相互传染,鼠类、苍蝇也能成为传递因素。雏鸡最易感,常暴发流行。4—5日龄和10—12日龄易感多发,死亡高峰可延长到20日龄。 鸡场饲养管理不善,环境卫生差,如温度忽高忽低,拥挤,空气污秽,营养不足等均可促进本病发生。 【病理学】 最急性死亡的,完全没有病变。10日龄以后发病,与鸡白痢相似,消瘦、失水、卵黄凝固,脾、肝充血,并有条纹状出血,肺,肾出血,心包与心粘连,肠有出血性肠炎。成年鸡有肠粘膜溃疡或坏死灶,肝、脾、肾有不同程度的肿大,母鸡卵巢也有白痢病变。 急性死亡者病理变化不明显。发病过程稍缓和的可见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充血,出血性炎症,肠壁增厚,肠淋巴滤泡肿大;肝脾大,、充血和出血性条纹,并有针尖大至粟粒大灰白色坏死小点;脾脏肿大;胆囊肿大并充满胆汁;心包炎,心包膜和心外膜粘连,心包液增多;肾脏充血,肿大;有的见肺炎病灶。成年鸡表现为消瘦,肠炎,肠黏膜坏死溃疡,腹腔积水,输卵管炎,卵巢炎,肝、脾、肾脏肿大,心肌有坏死性小结节,有时可见关节炎。 【病理学图】 【症状】 雏鸡:经带菌卵或出雏器感染,或者以接触方式感染本病的雏鸡,以急性败血症为主,往往不见任何症状而死亡,随日龄增大,10日龄以后发病的出现嗜睡、呆立、垂头、两翅下垂、羽毛松乱、不食、喜饮水,病鸡排水样稀粪,肛门粘有粪便,怕冷而相互拥挤或靠近热源,病程约1~4天,有时表现为流泪、流鼻液,病程较长,死亡率低。 成年鸡,无明显症状,有时轻度腹泻,消瘦,产蛋减少,急性症状少见,有时出现水样下痢,精神沉郁,两翅下垂,羽毛松乱等症状。 4—5日龄雏鸡多呈急性败血症经过,有时不见症状而死亡。10日龄以上雏鸡症状明显表现精神不振,低头、缩颈、垂翅,怕冷,拥挤成堆,食欲降低或废绝,渴欲增加,羽毛松乱无光泽,下痢、排水样粪便,污染肛门周围羽毛;有时表现眼结膜炎、流泪;有时可见呼吸困难。病雏多于1~2天内死亡。随着日龄增大,症状缓和,病程稍长,但体质下降,群势不佳。结膜炎、鼻炎、肠炎,下痢,肛门周围羽毛粘有粪便等仍然存在。 成年鸡常呈隐性或慢性经过,是危险的带菌者,症状轻微,主要症状是消瘦,下痢,结膜炎,产蛋率下降,种蛋孵化率降低。 【症状图】 【诊断】 根据症状、,流行病学、病理变化,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实验室分离培养病原,雏鸡必须采取肝、脾、心脏、肺、十二指肠和盲肠病料分离培养该菌以确诊。 【治疗】 所用药物与鸡白痢、鸡伤寒相似,可以控制该病发展。 【防治措施】 目前尚无疫苗进行预防,加强平时的卫生管理和消毒隔离措施,此病系人、畜、禽共患病,故应尽量避免人、畜、禽频繁接触,以防人中毒感染。做好种蛋的收集和保存工作,有污染的种蛋不能用来孵化,对种蛋孵化器、育雏器应进行消毒处理,对于血清学阳性种鸡予以淘汰。 加强种鸡场卫生管理,使种鸡健康;种蛋人孵前要彻底消毒;孵化室、孵化器、出雏器要保持清洁;防止鼠类、野禽和闲杂人员人舍;加强育雏期饲养与卫生管理,饲料营养全价,温度、湿度适宜,空气新鲜,环境卫生好,合理使用预防药物;发现病情要及时治疗,金霉素、土霉素或四环素按0.4%拌料喂服,疗效较好。如食欲不振,可适当增加拌料浓度。0.04%呋喃唑酮拌料喂服7天,长效磺胺0.5%拌料连喂5天,氨苄青霉素每只每天口服500国际单位,连用3天,也很理想。如喂服不行,则可肌肉注射链霉素或卡那霉素每只每次2毫克,每天2次,连用3天。 本病病原体是人类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病原菌之一。因此,本病肉尸和蛋要无害化处理后,小心食用

『肆』 如何防治鸡副伤寒

鸡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中除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氏菌之外的众多血清型沙门氏菌引起的沙门氏菌病的总称。雏鸡多发,成年鸡则为慢性或隐性感染,以下痢、结膜炎、消瘦为特征。各种家禽都能发病,故也称为禽副伤寒。

鸡副伤寒的病原主要是鼠伤寒沙门氏菌,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以雏鸡发病最严重。病原主要存在于粪便及被其污染的饲料、饮水和灰尘中,猫、鼠、飞禽、苍蝇是副伤寒沙门氏菌的重要带菌者和传播媒介。鸡副伤寒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和损伤的皮肤或黏膜感染,垂直传播也是鸡副伤寒的重要传播途径。不良的饲养管理因素可促进本病的发生。

雏鸡在胚胎期和出雏器内感染的,于4~5日龄发病;病雏的排泄物可使同群的鸡感染,多数于10~12日龄发病,死亡高峰在10~21日龄。10日龄以上的雏鸡发病时表现厌食,离群呆立,闭目,垂翅,怕冷,排出水样稀粪,肛门粘结粪便,或有眼结膜炎、鼻窦炎等。成年鸡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轻度腹泻、消瘦、产蛋减少等症状。

鸡副伤寒的病理变化表现为肝脏肿大,常为古铜色,表面有点状或条纹状出血及灰白色坏死灶;胆囊肿胀;脾脏肿大,表面有斑点状坏死;肾脏肿大;肺脏发生灶性坏死;心包炎,心肌炎;其他病理变化还有气囊炎、关节炎、鼻窦炎、肠炎等。成鸡还有卵巢炎、输卵管炎等。

本病的防治主要是加强卫生消毒工作,严防各种动物进入鸡群,防止其粪便污染饲料、饮水等,加强对种蛋、孵化器及育雏器具的清洁消毒。治疗可用以下药物。

河南得康斯普瑞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杆菌速治(主要成分为甲磺酸培氟沙星、头孢噻肟钠、磷霉素、西米替丁)。混饮:本品100克兑水300千克,连用3~5天。混饲:本品100克拌料150千克,连用3~5天。

石家庄联创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杆净(主要成分氟苯尼考、硫酸奈替米星、硫酸头孢喹诺、甘露糖等)。混饲:每100千克饲料加本品100克;混饮:每200千克水加本品100克。每日将全天用药量集中一次饮水使用,连用3~5日。预防量减半。

『伍』 急用家禽类常用什么药

1.青霉素G

用于链球菌感染、葡萄球菌感染、坏死性肠炎、坏死性皮炎、禽霍乱、霉形体病、大肠杆菌病、球虫病等。

参考剂量(成禽):每千克体重5万单位,肌注。

2.链霉素

用于防治禽出败、禽伤寒、副伤寒、鸡白痢、鸡大肠杆菌病、鸡传染性鼻炎、霉形体病等。参考剂量(成禽):每千克体重20~50毫克,肌注。

3.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

用于防治鸡白痢、禽伤寒、禽出败、霉形体病、传染性鼻炎、葡萄球菌病、链球菌病、球虫病等。

参考剂量(成禽):拌饲料0.02%~0.05%,饮水0.02%~0.03%,肌注每千克体重20~30毫克。

4.庆大霉素

用于治疗大肠杆菌病、沙门氏杆菌病、葡萄球菌病、霉形体病、是防治大肠杆菌病首选药物。

参考剂量(成禽):肌注每千克体重0.4万~0.8万单位,饮水0.003%~0.012%。

5.卡那霉素

用于治疗大肠杆菌病、巴氏杆菌病、鸡白痢、禽伤寒、禽副伤寒、霉形体病、坏死性肠炎、葡萄球菌病等。

参考剂量(成禽):饮水0.003%~0.012%。

6.诺氟沙星(菌敌)

防治呼吸道感染、鸡白痢、鸡伤寒、禽副伤寒、大肠杆菌病、禽出败、禽霉形体病。

参考剂量(成禽):0.02%饮水。

7.磺胺嘧啶(SD)、磺胺二甲基嘧啶(SM2)

用于防治巴氏杆菌病、鸡白痢、鸡伤寒、禽副伤寒、鸡传染性鼻炎、大肠杆菌病、球虫病等。

参考剂量(成禽):0.05%混饲料。

8.磺胺甲基异恶唑

治疗巴氏杆菌、肠道杆菌,霉形体感染,对球虫病、白细胞原虫病也有效。

参考剂量(成禽):0.05%~0.1%混饲料。

9.克霉唑

对曲霉菌及其他真菌感染有抑制作用。

参考剂量(成禽):拌饲料0.03%~0.05%。

10.制霉菌素

对白色念珠菌、曲霉菌和其它真菌感染有防治作用。

参考剂量(成禽):拌饲料,每千克体重50万单位。

『陆』 鸡副伤寒怎么治

“昂热用双手从尸堆里挖出了自己的朋友们,把他们烧成灰烬。他埋葬了那些回灰烬,也埋答葬了自己的往事。秘党找到他的时候他独自行走在旷野中,就像行尸走肉,他获救之后只说了一句话,‘世界原来是这么残酷的’。当年的医生说不敢想象这样一个重伤濒死的病人曾有那么大的活动量,徒手挖出那么多具尸体再收集木柴举行盛大的火葬,医生说必然有某种惊人的精神力量支撑着这个身体千疮百孔的年轻人。之后昂热沉睡了挣挣一年才再度苏醒,医生几乎以为他不会再醒来了。”

『柒』 鸡副伤寒怎么治

有意义有意义有意义有意义有意义有意义有意义有意义有意义有意义有意义有意义有意义

『捌』 怎样防治鸡副伤寒

本病是指除了鸡白痢和鸡伤寒外,由其他沙门氏菌所引起疾病的总称,以下痢、结膜炎、消瘦为特征。本病主要侵害雏鸡,常出现暴发性流行,造成大批死亡。成年鸡多为隐性或慢性感染,但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明显降低。

雏鸡副伤寒以急性败血症为主。带病出壳的雏鸡不久即将死亡,无明显症状。10日龄以后发病的,表现虚弱,无食欲,离群独自站立,缩头闭眼呈睡眠状,怕冷,偎近热源或挤堆。这些症状与白痢很相似,略有不同的是,病雏排水样稀粪,饮水较多,较少表现呼吸困难。有的发生眼炎,失眠;成年鸡有时有轻度腹泻,消瘦,产蛋减少。病程较长的鸡肝、脾、肾淤血肿大,肝脏表面有出血条纹和灰白色坏死点,胆囊扩张,充满胆汁。常有心包炎,心包液增多呈黄色,小肠 (尤其是十二指肠)有出血性炎症,肠腔中有时有干酪样物质堵塞。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可做出初步诊断。但本病无论在雏鸡或成年鸡,与白痢、伤寒都较难区别,不过这三种病的治疗药物基本相同,只要不与其他鸡病混淆,区别不清并不影响治疗。

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一是严防各种动物进入鸡舍,并防止其粪便污染饲料、饮水及养鸡环境;二是种蛋及孵化器要认真消毒,夜里不要让雏鸡在出雏器内停留过久,其他预防措施同鸡白痢。

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喹诺酮类药物等对本病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通常用于防治雏鸡白痢的药物对本病均有效。育雏时,用药防治雏鸡白痢,也就同时防治了雏鸡副伤寒。

『玖』 怎样防治鸡伤寒

本病是来由鸡伤寒沙源门氏菌引起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多发生于青年鸡和成年鸡,因蛋壳污染也可以使初生雏感染。发病季节视地区而定,一般多发生于春、夏季节,冬季较少发生。其特征为传播快,病鸡下痢,肝、脾等实质器官有明显病变。

病鸡所表现的症状是:精神不振,羽毛松乱,不吃料。较有特征的症状是:腹泻,排淡黄色至绿色稀粪,沾污肛门周围羽毛,饮水增加。如发生腹膜炎,呈企鹅样站立。慢性病鸡消瘦、贫血、冠及肉髯苍白。剖检可见肝、脾肿大2~4倍,肝表面呈黄色或古铜色,肝和心肌上有白色或淡黄色的坏死点。胆囊扩张,充满绿色油状胆汁。有的可见心包膜与心脏粘连。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及病变,可做出初步诊断。但本病与鸡白痢、副伤寒较难区别,最后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查。

本病的预防措施与鸡白痢相同,用于防治鸡白痢的药物可用于鸡伤寒,其用药方法基本相同。

『拾』 如何治疗鸡伤寒

鸡伤寒是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禽的败血性传染病,呈急性或慢性经过,其他家禽如鸭、鹅、鹌鹑与鸽等也能够感染。以青年鸡和成年鸡发病最多。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感染卵垂直传播,该病多发于冬、春两季。

(1)流行特点

病原体为禽伤寒沙门氏菌。它的形态、培养特性、抵抗力和抗原结构与鸡白痢沙门氏菌极其相似,两者之间具有交叉凝集作用。主要通过生化特性鉴别。一般消毒药和直射日光都能很快将其杀死。

鸡伤寒的传染源主要是带菌鸡,病菌不断从粪便排出,污染土壤、饮水和用具,造成传染。雏鸡感染主要是种蛋带菌,在孵化器和育雏器内相互传染;此外,野禽、动物或苍蝇等及饲料人员都是传播鸡伤寒的重要媒介。

(2)症状及病变

鸡群中先出现少数死鸡,随后发现病鸡,病鸡显现精神萎靡,食欲废绝,不爱活动,羽毛松乱,离群独处,眼半闭,个别鸡把头藏在翅膀下,体温升高至43~44℃。病初排黄绿色稀粪,急性病程2~10天。慢性型的病鸡,能拖延数周之久,死亡率较低,康复后成为带菌鸡。

最急性病例,很少见到眼观病变,急性鸡伤寒特征性的病理变化是肝和脾发生明显肿大、充血、变红。在疾病的亚急性和慢性阶段,肝脾极度种大,呈现绿棕色,或青铜色,肝和心肌散布着灰白色的小坏死点。胆囊扩张,充满浓厚的胆汁。病鸡发生心包炎,母鸡的卵泡发生出血、变形和变色,常由于卵壳破裂而引起腹膜炎。小肠有轻重不等的卡他性肠炎,内容物黏稠,含有多量胆汁。当肺部受到侵害时,即显现呼吸困难症状,死亡率在10%~50%或更高。

(3)诊断

根据病鸡的发病年龄(一般在1个月以上)、病状及病理剖检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剖检可见肝和脾脏极度肿大,呈青铜色。

(4)防治措施

①做好日常管理工作。重视环境消毒,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定期进行抗体水平检测,做好沙门氏菌的净化工作。

②重病鸡及时淘汰处理,轻病鸡隔离治疗,鸡舍及场地要彻底消毒。鸡粪要堆积发酵。

③预防药物用痢特灵,按0.02%~0.04%比例混合饲料。雏鸡每天每只在饮水中饮服链霉素0.01克,也有较好的效果。

④治疗鸡伤寒可选用磺胺类、呋喃类及抗生素类药物。如磺嘧啶或磺胺二甲基嘧啶,按0.5%的浓度拌料,连喂5~10天。还可用土霉素拌料。病情严重用环丙沙星饮服2天,以加强疗效。

阅读全文

与鸡副伤寒治疗药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万博动物医院在线电话 浏览:380
临淄爱佳宠物医院 浏览:582
苏泊尔养生壶怎么样打开 浏览:104
肝转移的治疗方法 浏览:845
养生壶如何做现磨咖啡 浏览:787
中医治疗失眠能根治吗 浏览:391
望京附近看妇科好的医院 浏览:773
治疗药物依赖的医院 浏览:100
闵行区中医院地址 浏览:543
治疗顽固性失眠的药物 浏览:489
石龙人民医院体检 浏览:507
盛京医院妇科哪个医生好 浏览:613
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科 浏览:724
老年痴呆严重送康复医院好吗 浏览:185
治疗糖尿病阳痿的中药方 浏览:565
汕头潮阳哪里有宠物医院 浏览:984
医院妇科治疗仪 浏览:758
兴义博爱医院妇科 浏览:749
湖北武汉儿童医院电话 浏览:190
最好的传染病医院 浏览: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