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什么 中药能治腰痛
中医认为,腰痛的病因通常可分为4种:一是寒湿腰痛,患者初起感觉腰部酸痛,转侧不利,渐渐加重,虽静卧痛亦不减,遇阴雨天疼痛更甚;二是肾虚腰痛,患者常有腰膝无力,遇劳则痛,卧床休息则减;三是腰部劳损,病因为腰部长期劳累或骨骼畸形引起的慢性损伤,亦可由扭伤恢复不全或多次扭伤引起,表现为持续性腰部酸痛。如为腰肌劳损,常因肌肉痉挛而感到腰部有僵硬感,疼痛时轻时重,劳累时加剧,且与气候变化有关;四是腰部扭伤,起病突然,有外伤史,伤后局部有明显压痛,常根据压痛点确定扭伤的部位。 这里,向广大读者推荐几种中药外治腰痛的办法,有需要的可辨证使用。 (一)湿敷法 方一取吴茱萸、黑附子、肉桂、干姜、川芎、苍术、羌活、独活、威灵仙、土元、全虫、冰片各10克,细辛6克,红花15克,皂角9克,川椒30克。将上述药物烘干,研为细末、过筛,取生姜汁或酒调成膏状敷于患处。本方善治风、寒、湿三气所致关节痛。 方二取丝瓜籽适量,研为细末,醋调成膏状,敷命门穴(背后两肾之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与肚脐相对的位置),上用塑料薄膜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本方适用于湿热腰痛。 (二)熨敷法 取荆芥、防风、秦艽、丁香、肉桂、乳香、没药及胡椒各等量,共研细末。治疗时将药粉撒在患处皮肤上,取白布2~3块(醋浸)盖于药末上。再用20毫升注射器吸取95%酒精喷洒在白布上,然后点燃,并不断喷洒酒精,待患者感觉烫时吹熄,略凉后再度点燃(初次熨敷时不要太热,用此法应注意防烫伤)。反复4~5次即可结束1次治疗,一般可隔日进行,亦可每日进行。10天1个疗程,停5天,继续下1疗程。本方适用于急慢性腰扭伤、慢性腰劳损。也可适用关节扭伤、肌肉风湿病、骨折及脱臼的功能恢复阶段等。 (三)药酒拍打法 取桑寄生、杜仲、狗脊、川断、白花蛇、梧桐花、木香、当归、元胡、乳香及没药各等份,浸于45~70度白酒中,每日搅拌,半月后使用。用时在患处蘸上药酒,拍打腰部。每日1~2次,每次15分钟,本方对外伤性腰痛、腰肌劳损及风寒湿痹所致的腰痛均有较好的疗效。 (四)膏药 取伤湿止痛膏、麝香追风膏等,使用前将患处皮肤洗净擦干,贴于患处即可。贴的范围略超过病痛区域。如是固态的膏药,如狗皮膏、万应膏、损伤风湿膏等,先行烘烤,烊化后再贴于患处。有些软膏,如温经痛络膏、舒经活络膏、伸筋膏等糊状物,用时直接涂布于皮肤上,以看不见痛处皮肤为度,外加纱布并包扎,按使用说明或医嘱定时更换。 值得注意的是,局部皮肤有创口、发生感染或有皮肤病的患者禁忌贴膏药。含有麝香之类药物的膏药,对怀孕有影响,孕妇不宜使用。另外,对一些西医已经诊断明确的腰痛,还是应以主治医生的治疗为主,上述方法仅作为辅助治疗。
Ⅱ 腰疼吃什么药能治好
介绍一些简单常用的防与治的方法: 1、腰肌锻炼保健法 :仰卧保健法 :患者取仰卧位 ,首先双脚、双肘和头部五点 ,支撑于床上 ,将腰、背、臀和下肢用力挺起稍离开床面 ,维持感到疲劳时 ,再恢复平静的仰卧位休息。按此法反复进行 10分钟左右 ,每天早晚各锻炼一次。 2、俯卧保健法 :患者采取俯卧位 ,将双上肢反放在背后 ,然后用力将头胸部和双腿用力挺起离开床面 ,使身体呈反弓型 ,坚持至稍感疲劳为止。依此法反复锻炼 10分钟左右 ,每天早晚各一次。如果长期坚持锻炼 ,可预防和治疗腰肌劳损和低头综合症的发生和发展。 3、腰背部叩击按摩保健法 :患者采用端坐位 ,先用左手握空拳 ,用左拳在左侧腰部自上而下。轻轻叩击 10分钟后 ,再用左手掌上下按摩或揉搓 5分钟左右 ,一日两次。然后反过来用右手同左手运动法。自己感到按摩区有灼热感 ,则效果更好 ,运动后自觉舒服无比。此运动法能促使腰部血液循环 ,能解除腰肌的痉挛和疲劳 ,对防治中老年性腰肌劳损效果良好。 4、热敷或理疗 :每天晚上可用热水袋或热疗灵在疼痛部位热敷 ,也可用麸皮 1. 5公斤 ,在铁锅内炒糊后 ,再加食醋 0. 25公斤速搅拌均匀后 ,装入自制布袋内 ,然后放置在腰痛部位用被子盖好保暖热敷。有条件的家庭可自购远红外线热疗器或周林频谱仪等理疗。此法能促进腰部血液循环 ,还能祛风湿、活血通络 ,对治疗腰肌劳损患者效果良好。 5、药物疗法 :对腰肌劳损患者 ,有明显压痛点者可用强的松龙针 1毫升加 1%普鲁卡因 5毫升 ,作压痛点封闭 ,每周一次 , 3次为一疗程。待腰痛减轻后即可开始进行腰锻炼。也可口服药物通痹片或壮骨关节丸、肠溶阿司匹林和消炎痛等治疗 ,以巩固治疗效果和防止腰痛再发。 ★腰痛是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常见病。尤其是在长期保持坐立姿势工作的人中,腰肌劳损患者更为多见。 腰肌劳损是腰部肌肉、椎间盘与韧带组织的慢性损伤,发病原因可归纳为三种:第一种,长期工作姿势不良,如弯腰用一侧肩膀扛抬重物,或是习惯性姿势不良,使腰肌长时间处于牵拉状态,造成累积性劳损变性,软组织疲劳则产生腰背酸痛;第二种,腰椎先天或后天畸形,或下腰短缩畸形,或腰部外伤后,长期卧床不起,腰背肌长时间疲劳等;第三种,腰部软组织急性损伤治疗不当,或反复损伤使组织不能得到充分修复,产生纤维化或瘢痕形成,也是慢性腰痛的原因。 推 两手对搓发热之后,重叠放于腰椎正中,由上向下推搓30—50次,至局部产生热感为止。 捏 脚前伸而坐,或弯曲膝盖,或正坐姿势,均可。两手分别捏拿、提放腰部肌肉15—20次。 揉 采取坐姿。两手五指并拢,分别放在后腰左右两侧,用掌心上下缓慢揉搓,至发热为止。 滚 两手握拳,从腰部向上下滚动、按摩。先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反复多次进行。上身可配合前倾、后仰。 压 两手叉腰,大拇指分别按于两侧腰眼处,用力挤压,并旋转揉按,先顺时针,后逆时针,各36圈。 叩 用双手半握拳,用两拳的背面轻叩腰骶部,以不引起疼痛为度。左右同时进行,各叩30次。 抓 双手反叉腰,拇指在前,按压于腰侧不动,其余四指从腰椎两侧用指腹向外抓擦皮肤,从腰眼到骶部顺序进行,两侧各抓36次。 抖 两手置腰部,掌根按于腰眼处,快速上下抖动15—20次。 按 取坐位,以中指指尖揉人中穴1—2分钟。 点 取坐位,用两手中指的指尖分别点按两腿委中穴(膝关节后窝正中)1—2分钟,被按部位应出现酸、麻、胀的感觉。 除了局部按摩,摇动腰部也能够防治腰肌劳损,供参考: ①转胯运腰 站立姿势,双手叉腰,拇指在前,其余四指在后,中指按在腰眼部,即中医所说的肾穴位上,吸气时,将胯由左向右摆动,呼气时,由右向左摆动,一呼一吸为一次,可连续做8—32次。 ②旋腰转背 取站立姿势,两手上举至头两侧与肩同宽,拇指尖与眉同高,手心相对。吸气时,上体由左向右扭转,头也随着向后扭转,呼气时, 由右向左扭动,一呼一吸为一次,可连续做8—32次。
Ⅲ 什么药可以治腰疼
腰疼怎么办腰疼可以试试倒走,倒走对长期不合理姿势造成的腰痛有康复的作用。倒走时穿平底鞋,小步子慢走,运动量以腰部不感觉到累为宜,可以少量多次进行锻炼,过多的运动量会加重腰痛的,可以随着疼痛次数的减少,疼痛感的减轻逐渐加大运动量,要量力而行,注意安全.
倒走锻炼不方便的话,也可以在家中锻炼:赤足或穿平底鞋,前脚掌踩在厚度约为20毫米的书上,坚持直立,坚持直立的时间越长越好,感觉一下症状有无减轻.
平时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不要久坐久站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维持一个姿势一旦超过了20分钟,肌肉就会开始紧绷,无论是什么姿势,维持太久都不好,而且不正确的姿势会加剧腰酸背痛.
倒走锻炼和负跟站立锻炼对腰痛有作用的话,可以穿一双前高后低的形体矫正鞋,穿着正常行走和倒走是一样的,能够在日常生活的站立和行走中矫正不合理姿势,锻炼腰背部的肌肉,促进腰背部血液循环,巩固倒走锻炼的效果,对长期不合理姿势造成的腰痛有康复的作用。
有时间可以做一下正之本拉伸:这是对模特训练和康复训练的综合及改进。仰卧,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关节屈起并拢,双手上举过头平放,掌心向上或者向内掌心相对。最初双臂伸不直也没关系,保持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当工作需要久坐时,应坐高度适中的硬板椅子,坐上去使膝关节略高于髋关节,使背部紧靠椅背,以使腰部肌肉得到放松和休息,减少腰部后伸,比较舒适。如椅子过高,可将双脚垫起来,也能收到同样的效果。椅子的靠背要高至肩胛骨下面,以保护腰部。注意定时改变和调整姿势和体位,或作简单的放松运动。
Ⅳ 目前哪些药物可以缓解腰疼
不要久坐,腰部注意保暖,拍打膀胱经即可缓解腰疼。
Ⅳ 什么药可以治腰疼,
多做物理治疗,来你可以试源试爱斯威尔腰部助理,我自己在用的,觉得效果不错,所以推荐你用一下。最好不要吃药,吃药是有副作用的,而且也没什么效果,特别是止痛药,副作用更大。平时的话也要多注意休息,不要干体力活,特别是弯腰,不要经常弯腰,不过休息的同时也不能忘了做腰部锻炼,多扭扭腰,也可以游泳,骑自行车,登山等,这些都是可以做的运动。吃的方面也要注意,辣的,冷的,刺激性的东西少吃。可以多吃温补性的食物,也要注意腰部保暖。睡觉的时候要睡硬板床,最好是侧着睡/、
Ⅵ 腰疼用什么药才能治好
此病多是由于长时间一个姿势,过度劳累等导致,目前还是采用保守治疗来缓解病回情。可以先去医院答做一下核磁,看看神经压迫的程度,如果特别严重的话还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平时要养成睡硬板床的习惯,避免负重,更不要长时间的保持一个姿势。注意休息。
Ⅶ 有什么药可以治疗腰痛的
冰敷、药贴、中药、理疗等方法都能缓解腰痛,如果效果还不是很好,用派恩高止痛笔应该就能没事。
Ⅷ 什么药治疗腰疼效果最好
这种病都属于风湿性的病.
我建议你用:修正风湿安泰片,一次两片,消炎痛片一次两片,一日三次,可以一起服用.
每四至六小时服用一次.但不要吃:生冷食物.注意保温哦!效果很不错.一至二天之内见效果.谢了!!
Ⅸ 治疗腰疼的药有哪些
最好是手术治疗,光是药物的话效果不佳
Ⅹ 治腰疼的药,都有什么
指导意见:
引起腰疼的原因很多,比如腰肌劳损,肾输尿管结石疾病,腰椎疾病,肾虚。你的描述不多,无法给出具体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