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醫養生觀是什麼
之前用過一個天人中醫APP挺有意思的你可以看看 ,里頭有很多有趣的知識
② 中醫健康觀!!!
中醫健康觀,簡而言之,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強調正氣:未發病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已發病時,正氣強者症狀重;疾病末期,正氣強者預後好,容易好轉;
二、強調預防為主:未病先防,已病防變。「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
三、強調養生:以自我調理為主,不過分依賴葯物。「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四、強調心理健康:七情五志,不可過極,否則生病。心病還需心葯醫,已情緒治療情緒病變。「怒勝思,恐勝喜」。
③ 中醫養生觀是以什麼為第一要義
中醫養生觀,最根本的就是它的醫學核心治療觀念-治未病。在現代來講,治未痛就回是預防大於治療,也就是養答生大於吃葯的意思。
如,中醫講人生要平順(心平氣和);西醫就講,這個良好穩定的心理情緒是養生的重要條件。
又如,中醫講「以食勝葯」;西醫就講,飲食情況決定各種微量原素的攝入,是健康的根本。
預防,就是在沒病時注意各方面的情況,這樣就會減少生病,這也是養生的意義。而預防這種「治未病」的方式,是通過生活的各個方面來體現出來的。這也就是養生是一個長期全面的事情的具現化。
故中醫養生觀第一要義就是「不治已病,治未病(重在預防)」。
④ 中醫倡導的養生觀是雙修
中醫的養生觀
1.防重於治,未老養生的未病思想。
中醫古典醫著《黃帝內經》中就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觀點。喻示人們從生命開始就要注意養生,才能保健防衰和防病於未然。《淮南子》雲:「良醫者,常治無病之病,故無病;聖人者,常治無患之患,故無患也。」 金元時期朱丹溪亦說:「與其治療於有病之後,不如攝養於先病之前。」人不可能長生不老,也不可能「返老還童」。
但防止未老先衰延長生命是可以辦到的,這種預防為主的養生思想告訴人們,必須自幼注意養生,平時注意養生,尤其在生命的轉折關頭,尤應高度注意養生。如能持之以恆,即可防衰抗老,預防衰老疾病的發生,這種防病抗衰思想與中國文化中的憂患意識一脈相承,《周易·系辭下》雲:「安不忘危,存不忘亡。」這種注重矛盾轉化、防徽杜漸的辯證哲學思想是中國古哲學的精華
醫療費用惡性膨脹引發的全球醫療危機,迫使人們對醫學的目的、醫學的核心價值進行深刻的反思。
1992年WHO組織能力GOM國際研究小組,1996年該小組總結報告明確指出:
目前醫學的發展是在全世界製造供不起的不公正的醫學。許多國家已經到了可供性的邊緣。 要解決這個根本性的問題,解決這個全球性的醫療危機,必須對醫學的目的作根本性的調整: 把醫學發展的戰略優先從「以治癒疾病為目的的高技術追求」,轉向「預防疾病和損傷,維持和促進健康」。
只有以「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為首要目的的醫學「才是供得起,因而可持續的醫學」,「才有可能是公平的和公正的醫學」
20世紀末,當時的法國總統密特朗曾邀請兩年75位諾貝爾得主,以「21世紀的挑戰和希望」為主題,會聚巴黎,並與會後發表《巴黎宣言》:
好是醫生應該是使人不生病,而不是能把病治好的醫生;醫學不僅是關於疾病的科學,更應該是關於健康的科學。
這正是兩千年「上工治未病」的現代版,它要求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融合。
2.天人合一,形神一體的整體觀
中國傳統哲學十分強調自然界是一個普遍聯系著的整體,提出天人相應,天人感應等思想。認為天地萬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之間都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聯系,相互依存著的。中醫養生文化中亦體現出這種原則。
中國傳統醫學為生理—心理—社會—環境相結合的新醫學模式,提供了理論基礎。 身心統一的生命整體觀
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統一的天人合一論
中醫養生學主張「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這里明確把天文、地理、人事作為一整 體看待。人既是自然界的人,又是社會的人。人生活在自然界,又生存在人事社會之中,不能離開社會群體而生存。影響健康和疾病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會和心理的因素,這是自古以來人們已經感覺到了的客觀事實。
中醫養生從「天人相應」和「七情六慾」等觀點出發,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中去理解和認識 人體的健康和疾病 ,十分重視自然環境和心理因素的作用,並貫穿在病因考查,診斷治療以及保健預防的各個環節中,如強調養生要「順四時而適寒暑」。
人要與自然和諧相處,與社會和諧相處,也要與疾病和諧相處。
所謂的和諧就是平衡,不要把疾病當做敵人。要學會適應。做到「帶病延年」。
3.注意調整陰陽的平衡觀
《素問·至真要大論》「謹察陰陽之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中醫養生學認為陰陽分別代表人體內相對 的雙方。《內經》說:「生之本,本於陰陽」,說明人的形成和生長發展的規律離不開陰陽。在人體正常生理狀態下,保持陰陽相對平衡,如果出現一方偏衰,或一方偏亢,就會使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亂,出現病理狀態。
人體養生,無論是飲食起居,精神調攝,自我鍛煉,葯物作用都離不開協調平衡陰陽的宗旨,人的衰老,或為陰虛,或為陽虛,或陰陽俱虛。陰虛則陽亢,陽虛則陰盛,陰盛則陽病,陽盛則陰病。故防治衰老,貴在調和陰陽,使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這說明中國傳統文化注重對稱,強調平衡的哲學根底。
4.動靜結合的恆動觀
中國哲學對動靜的辯證關系認識很早,《周易》中就提出「動靜有常」,《呂氏春秋》「流水不腐,戶樞 不蠹」,自然界的物質是不斷運動變化著的,只有運動,才發生變化,只有運動,才產生萬物。中醫認為人的 生命活動,從發生、發展到消亡的全部過程,始終貫穿著一系列內部矛盾運動,這種運動就是升降出入。
《內經》提出「高下相占,升降相因,而變化矣」。運動是自然規律,也是維持人體健康最基本的因素,生命運動 的規律就是新陳代謝的過程,如果人體的升降出入運動發生障礙就是患病。所以中醫養生學非常重視用運動變化的觀點來指導防病治病。生命在於運動,因為運動是生命存在的特徵,人體的每一個細胞無時無刻不在運動著,只有保持經常運動,才能增進健康,預防疾病,以求延年益壽。
中國哲學亦有「主靜」說。老子說:「清靜為天下之正」,「不俗以靜」;明蔡清說:「天地之所以長久 者,以其氣運於內而不泄耳,故仁者靜而壽」,中國的道家、佛家思想都是主靜的,禪宗的坐禪,道家氣功都對中國文化影響巨大。中國養生學也受此影響,發展成養生、修身理論,吸收了道家氣功為醫療氣功。
這里的「靜」不是絕對的靜止,而是另一種運動形式,運動是絕對的,靜止的相對的,動靜結合,相輔相成,是養生保健之大旨。
⑤ 為什麼中醫是預防為主調理為助
中醫的治療觀
疾病既然是正邪交爭的過程,那麼一切治療都應以扶助正氣、驅逐邪氣為主。
現代醫學採取的醫學模式是對抗治療的方法,它主要針對的是疾病本身,而不是以病人為本。在臨床中多採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治標不治本的治療方法。在把病毒細菌殺死的同時,人體的內環境也遭到了破壞,人的自愈能力同時也被削弱。由於只注重了人體局部的病變,而忽略了人體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忽略了各臟腑之間是相互依存又相生相剋的關系,所以在治療中所使用的葯物雖然起到了一時緩解疾病症狀的作用,但同時其所帶來的一些不良副作用也積存在了我們的體內。所以說現代醫學雖然可以治療疾病,但無法帶來健康。
17世紀英國著名的醫學家托馬斯。西登納姆曾指出:「醫生所能做到的最好事情是給人體以每一個能夠發揮其自愈力的機會。」世界衛生組織指出: 「21世紀醫學不能繼續以疾病為主要的研究領域,而應以人類健康為主要研究方向。」這標志著現代醫學在觀念上正在由過去以治療為主向今天以預防為主發生轉變。
《黃帝內經》中早就提出了預防為主的思想,指出:「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意思是:最好的醫生善於治療未形成的病,如果等到疾病已成再用葯物治療,就好像我們口渴了以後再去打井,為時晚矣。這就是「預防為主,防患於未然,治病於未發」的道理。
中醫是健康醫學的代表,是以提高人的自愈能力、修復能力為目的的。重視預防、重視整體治療和個性化的治療,是中醫學的特點。在人體機能漸漸衰老的時候,或者在急慢性病恢復時期,服用營養保健食品來彌補身體在生長、發育、衰老、疾病過程中所消耗的健康能量已成為一種趨勢和必然,選擇和服用適合身體的保健品,可以補足正氣,提高免疫,延緩衰老,抵抗疾病。
早在幾千年前,古人就已經做到了「寓醫於食」,既將葯物作為食品,又將食品賦予葯性。葯借食力,食助葯威,既有營養價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強身,益壽延年。
唐代醫學家孫思邈的葯補理論為當前保健品可以維持身體健康、補充健康動力這一觀點提供了有力的醫學理論依據。他在《千金葯方》中提出:「安身之本,必資於食。」「人生四十須服補葯,五十歲以上四時勿缺補葯,如此乃延年,得養生之術耳。」保健食品既可以提高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又可用於病者的調理和無病者的強身。由此可見,科學的補充營養保健品是治已病、防未病,保證身體健康的必由之路。
⑥ 中醫基本養生觀念體現在哪些方面
1、整體,人來自身是一個自整體,各個部分相互聯系,比如你胃不舒服,或者經常按一下腿上的足三里就會改善,再比如有時候忽然一直打嗝,按一下內關穴就會立即止住,而一個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所以人要遵從自然的規律,法於陰陽,按自然之道養生,比如晚上就要睡覺,白天就要工作,一天三頓飯按時吃,這樣就能不得病。2、順從自然。一年四季,不同季節吃不同的食物,睡不同的覺,春季養生,冬季養藏,每天晚上不熬夜,早上不睡懶覺,不放縱自己;心情舒暢,處事不驚,常持一顆平常心。3、(水平有限,未完待續)
⑦ 中醫提倡的養生觀點有哪些
《黃帝內經》主張「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說明了內中醫從開容始就把人與社會看作一個整體,並堅持從人與社會的整體上治療並預防疾病。
這種人和自然息息相關的關系也體現在飲食營養方面。早在兩千多年前,古代醫者就認識到,作為自然界產物的「味」對機體臟腑的特定聯系和選擇作用。除此,食物對臟腑尚有「所克」「所制」「所化」等作用。
中醫常根據天人合一的整體營養觀運用食物來達到補虛、瀉實,調整陰陽的目的。自古以來,以養生益壽、防治疾病的古代道、佛、儒、醫、各家學說,無不用人體內部與自然界的協調統一的理論來闡釋人體的生老病死規律,同時也無不用天人相應的法則來制定各種體逸勞作,飲食起居措施,對須臾不可離的飲食內容,以及進食方式方法提倡既要注意全面膳食,同時又主張因時、因地、因人、因病之不同,飲食內容也應有所變化,做到「審因用膳」「辯證用膳」。
⑧ 中醫的預防思想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您好,主要是養生和未病防治。
⑨ 國家關於中醫預防養生保健(中醫治未病)出台的文件(2014年以來)
現在保健品五花八門,太多太多的產品都是言過其實,請購買者務必小心上當受騙,如日產「今日水素」純屬偽品(無國家葯監標志)。
⑩ 中醫養生的基本觀念
養生學的基本觀點主要體現在順應自然、形神合一、動靜結合及綜合調理、因人而異等方面。
一、 順應自然 就是要順應四時,提高人體對自然界變化的適應性調節能力。最簡單地說就是人們常說的「涼了穿上,熱了脫」。四時的氣候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交替過程,影響人體生理功能,從而出現相應的變化。
二、 形神合一 祖國醫學認為人體是一個高度復雜而完善的統一體,人身由「神」與「形」組成。「形」指形體結構,包括五臟六腑、經絡、四肢百骸等組織結構和氣血津精等基本營養物質;「神」是機體生命活動及情感意識的體現,是人體精神、意識、知覺、運動等一切生命活動的最高主宰。
三、 動靜結合 動與靜,是自然界物質運動的不可分割的兩種形式,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二者共同構成矛盾的統一體。人在生活中,也應保持動、靜結合。心神宜靜,形體宜動。也就是說「精神極欲靜,氣血極欲動」。或者說「靜養精神,動養形體」。在動中要求動靜適度,「過動則傷陰,陽必偏勝,過靜傷陽,陰必偏勝」。但在動靜兩者中首先要求動,只有如此,才符合生命運動的客觀規律。
四、 綜合調理、因人而異 也就是說嬰幼兒期應注意寒曖及飲食的調理;青少年時期重在培育腎氣、惜精保精以健身;中年則是身體各部分由極盛轉衰的時期,所以要注意氣血陰陽調補,保養得當。以防早衰,爭取長壽;老年是體內氣血衰弱,功能減退的時期,這階段當重視調神、慎飲食、節房事以延緩衰老,保持身體的健康,延年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