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醫中葯 > 中醫治療手足心汗

中醫治療手足心汗

發布時間:2021-03-10 17:59:05

㈠ 中醫有什麼中葯葯方能徹底根治手足汗症.我的症狀是無論什麼情況都會出汗,出汗時手心腳心發熱.汗量屬於中度

清王燕昌認為,【【汗皆為虛,心虛者頭汗,肝虛者脊汗,腎虛者囊汗,肺虛者胸汗,脾虛者手足汗,】】。然亦有夾熱,夾痰,夾淤者,治法各異,
中醫葯治療疾病講的是整體調節,辨證論治,也就是所謂的對症治療,然辯證的依據是四診合參,綜合分析。不能以一個症狀下結論的

㈡ 中西醫如何治療手腳出汗

對於手腳出汗,中西醫各有各的見解和解決方法,大家可以都學習一下,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 中醫中醫認為:手足汗出多而大便難者,屬陽明熱盛;手足汗出多而粘者,屬脾胃濕熱;手足汗出而手足心煩熱者屬心腎陰虛;手足汗而手足不溫者,屬脾胃虛寒。 治療:1、 陽明熱盛,燥結內結,宜苦寒攻下,如《醫方類聚 手足汗》曰:「陽明病,手足汗出,譫語,大便難,此熱證也,與承氣湯下之。」又如《東醫寶鑒 手足汗》認為:「手足者,津液自胃府傍達於外,則手足自汗,有熱聚胃府,逼而出之者,此陽明證也,宜大柴胡湯下之。」清 沈金鰲《雜病源流犀濁 諸汗源流》亦曰:「而又有手足汗者,液自胃府旁達於外,則手足自汗。有熱聚胃府,逼而出之者,此陽明病也,必當下,宜大柴胡湯。」清 林佩琴在《類證治裁 汗症》也指出:「胃腑熱蒸,手足自汗,亦陽明病,當下,大柴胡湯。」 2、手足汗,脾胃濕熱者,宜清利濕熱,如明 徐春甫《古今醫統大全》曰:「清脾者,治手足出汗,白術,蒼術,茯苓,半夏,黃連各一錢,滑石,柴胡,升麻,甘草,羌活各五分,水二盞,加燈心煎八分,空心服。」祝建權認為脾主四肢,臨床上手足汗屬脾胃濕熱者多見,治療當以化濕清熱,以蕾朴夏菩湯加減(蕾香,制半夏,茯苓等,光杏仁,生薏仁,川朴,澤瀉,蒼術,白蔻仁,通草)而獲效。趙務儉認為手足汗出者於夏之際而發,因濕氣主令,內外相搏,脾不運濕,故用三仁湯加味(杏仁,竹葉,蔥仁,半夏,薏仁,川朴,通草,甘瀾水,丹參,牛膝)口服治療以清利濕熱,理血通經,效果滿意。 3、手足汗,心腎陰虛者,宜滋陰清熱,麥味地黃湯主之。夏建忠認為手足心汗多大多屬陰虛陽亢之症,宜養陰清熱,護液止汗,自擬護液止汗湯(生地黃,山萸肉,麥冬,知母,地骨皮,龍骨,牡蠣,五味子,酸棗仁,白芍,桑葉)治療取效。張登部認為手足多汗症屬心腎陰虛,心腎之陽偏亢,迫汗外出者,治宜滋心腎調營衛,固表止汗,針刺補復溜,陰郄,瀉合谷,以復溜屬腎,陰郄屬心,能補心腎之陰而潛陽寓陰,故汗出得解也。 4、手足汗,中陽不足,脾胃虛寒者,宜溫補中陽,治宜理中湯加烏梅。劉明武認為手足汗出屬胃中虛冷,陽氣不固者,非理中,真武不能取效。張登部認為手足多汗症屬心腎陽虛,衛氣失於固攝,手足汗出者,治宜補心腎,固衛止汗,針刺補復溜,氣海,以補心腎之陽,助衛外之氣,方有固衛止汗之功。劉金英等認為頑固性手足自汗症屬陽虛,治宜補氣固衛,佐斂陰調營,生脈散加味(黨參,黃芪,麥冬,五味子,炙甘草,牡丹,附子,獲神,白芍,熟地,桂枝,遠志,柏子仁)治療,效果良好。 西醫手汗症的治療有分內科及外科兩種方法。 內科葯物治療內科方面使用的抑制交感神經系統的葯物,常會有口乾舌燥或腸胃障礙等副作用發生,使人不敢長期服用。而局部塗抹的葯劑也因時效有限,需要時常補抹,並非很方便的方法。 因為內科方法均有其有限性,故外科治療便成為勢之所趨了。外科手術治療控制手部汗腺的交感神經位在於胸椎的第二及第三節,也就是大約位於乳頭連線,再高一點的背部脊椎的兩側,,只要將這兩節的交感神經切斷,就可以達到手部不流汗的目的。傳統的手術方式是從背部中央切入,又把肋骨與脊椎相接處的骨頭剪開,把兩側第二,第三交感神經節切除。因手術的時間約需2-3小時,術後有一約五~七公分的傷口,比較痛,相對復原需較長的時間,大約需住院3-5天。另外也有可能造成氣胸(肺部漏氣使得肺部無法呼吸,是一種有生命危險的後遺症),目前多半已由電視內視鏡進行交感神經切除術所取代。此手術傷口小

㈢ 中醫怎麼治療手心出汗

手心出汗也稱手汗症,是相當常見的一種百原因不明的功能性局部異常多汗。因為人種的版特異度性,生長在亞熱權帶地區的年輕人,特別問容易有此毛病。汗腺的分泌是經由交感神經所控制的,而手汗答症即是因不明原因回的交感神經過度緊張,例如緊張、興奮、壓力或夏天高溫造答成手掌排汗腺異常增加所致。

㈣ 怎樣治療手心出汗

手心出汗是非常常見的症狀,給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臨床上不同因素導致的手心出汗治療方法是不同的,患者要明自身手心出汗的誘發因素,以便於更好的進行預防和治療,那手心出汗怎麼治療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1、高溫導致
如果是因為天氣較為炎熱,汗腺分泌旺盛,患者不必過於擔心,要注意個人的衛生情況,並且要保持心情的愉悅和放鬆,飲食要清淡,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吃,並且適當減少外出活動。
2、多汗症導致
如果患者是多汗症的引起的症狀,患者要注意手部的乾燥和清潔,手出汗的時候要及時把汗擦乾凈,可以配合服用維生素B1、谷維素、安定片等等,另外如果出汗很多的話,可以適當服用一些阿托品或普魯本辛等抗乙醯膽鹼類葯物,但是這類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不能長期服用,所以還可以配合一些中醫治療

3、腎虛導致
腎陰虛要吃滋陰補腎類食物,比如枸杞、核桃等等,還要養成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還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配合服用六位地黃丸等等。
4、氣虛導致
表現為手腳心出汗但是手腳冰涼的患者,要多吃溫性的食物,如小米、大棗、山葯、雞蛋等等,還要注意多鍛煉身體,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還可以食用一些補氣的葯材,不過最好是在醫生指導下食用。

5、濕熱導致
如果手心出汗多並且汗液比較粘稠的話,多半是濕熱導致的,如果是此因素導致的,可以選擇中醫拔罐刮痧治療,效果比較好,日常生活可以喝紅豆薏米水,紅豆、薏仁等等,都是祛濕類的中草葯,鍛煉身體也是很有必要的,因為運動會使體內的濕氣隨著汗液一起排出體外。

㈤ 怎樣治療手腳出汗

根據你所述,我們不能與你做確切的指導,現提供一些資料,希望能對你有用。中醫認為:手足汗出多而大便難者,屬陽明熱盛;手足汗出多而粘者,屬脾胃濕熱;手足汗出而手足心煩熱者屬心腎陰虛;手足汗而手足不溫者,屬脾胃虛寒。 治療: 1、 陽明熱盛,燥結內結,宜苦寒攻下,如《醫方類聚 手足汗》曰:「陽明病,手足汗出,譫語,大便難,此熱證也,與承氣湯下之。」又如《東醫寶鑒 手足汗》認為:「手足者,津液自胃府傍達於外,則手足自汗,有熱聚胃府,逼而出之者,此陽明證也,宜大柴胡湯下之。」清 沈金鰲《雜病源流犀濁 諸汗源流》亦曰:「而又有手足汗者,液自胃府旁達於外,則手足自汗。有熱聚胃府,逼而出之者,此陽明病也,必當下,宜大柴胡湯。」清 林佩琴在《類證治裁 汗症》也指出:「胃腑熱蒸,手足自汗,亦陽明病,當下,大柴胡湯。」 2、手足汗,脾胃濕熱者,宜清利濕熱,如明 徐春甫《古今醫統大全》曰:「清脾者,治手足出汗,白術,蒼術,茯苓,半夏,黃連各一錢,滑石,柴胡,升麻,甘草,羌活各五分,水二盞,加燈心煎八分,空心服。」祝建權認為脾主四肢,臨床上手足汗屬脾胃濕熱者多見,治療當以化濕清熱,以蕾朴夏菩湯加減(蕾香,制半夏,茯苓等,光杏仁,生薏仁,川朴,澤瀉,蒼術,白蔻仁,通草)而獲效。趙務儉認為手足汗出者於夏之際而發,因濕氣主令,內外相搏,脾不運濕,故用三仁湯加味(杏仁,竹葉,蔥仁,半夏,薏仁,川朴,通草,甘瀾水,丹參,牛膝)口服治療以清利濕熱,理血通經,效果滿意。 3、手足汗,心腎陰虛者,宜滋陰清熱,麥味地黃湯主之。夏建忠認為手足心汗多大多屬陰虛陽亢之症,宜養陰清熱,護液止汗,自擬護液止汗湯(生地黃,山萸肉,麥冬,知母,地骨皮,龍骨,牡蠣,五味子,酸棗仁,白芍,桑葉)治療取效。張登部認為手足多汗症屬心腎陰虛,心腎之陽偏亢,迫汗外出者,治宜滋心腎調營衛,固表止汗,針刺補復溜,陰郄,瀉合谷,以復溜屬腎,陰郄屬心,能補心腎之陰而潛陽寓陰,故汗出得解也。 4、手足汗,中陽不足,脾胃虛寒者,宜溫補中陽,治宜理中湯加烏梅。劉明武認為手足汗出屬胃中虛冷,陽氣不固者,非理中,真武不能取效。張登部認為手足多汗症屬心腎陽虛,衛氣失於固攝,手足汗出者,治宜補心腎,固衛止汗,針刺補復溜,氣海,以補心腎之陽,助衛外之氣,方有固衛止汗之功。劉金英等認為頑固性手足自汗症屬陽虛,治宜補氣固衛,佐斂陰調營,生脈散加味(黨參,黃芪,麥冬,五味子,炙甘草,牡丹,附子,獲神,白芍,熟地,桂枝,遠志,柏子仁)治療,效果良好。

㈥ 手腳出汗怎麼根治

手腳容易出汗從中醫角度來看屬於脾氣虛引起,想要改善症狀可以以健脾益氣固表為主要治療方式,可以服用歸脾丸加補中益氣丸進行治療。還可以配合中醫針灸針葯並用效果會更好。

㈦ 中西醫如何治療手腳出汗

對於手腳出汗,中西醫各有各的見解和解決方法,大家可以都學習一下,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 中醫中醫認為:手足汗出多而大便難者,屬陽明熱盛;手足汗出多而粘者,屬脾胃濕熱;手足汗出而手足心煩熱者屬心腎陰虛;手足汗而手足不溫者,屬脾胃虛寒。 治療:1、 陽明熱盛,燥結內結,宜苦寒攻下,如《醫方類聚 手足汗》曰:「陽明病,手足汗出,譫語,大便難,此熱證也,與承氣湯下之。」又如《東醫寶鑒 手足汗》認為:「手足者,津液自胃府傍達於外,則手足自汗,有熱聚胃府,逼而出之者,此陽明證也,宜大柴胡湯下之。」清 沈金鰲《雜病源流犀濁 諸汗源流》亦曰:「而又有手足汗者,液自胃府旁達於外,則手足自汗。有熱聚胃府,逼而出之者,此陽明病也,必當下,宜大柴胡湯。」清 林佩琴在《類證治裁 汗症》也指出:「胃腑熱蒸,手足自汗,亦陽明病,當下,大柴胡湯。」 2、手足汗,脾胃濕熱者,宜清利濕熱,如明 徐春甫《古今醫統大全》曰:「清脾者,治手足出汗,白術,蒼術,茯苓,半夏,黃連各一錢,滑石,柴胡,升麻,甘草,羌活各五分,水二盞,加燈心煎八分,空心服。」祝建權認為脾主四肢,臨床上手足汗屬脾胃濕熱者多見,治療當以化濕清熱,以蕾朴夏菩湯加減(蕾香,制半夏,茯苓等,光杏仁,生薏仁,川朴,澤瀉,蒼術,白蔻仁,通草)而獲效。趙務儉認為手足汗出者於夏之際而發,因濕氣主令,內外相搏,脾不運濕,故用三仁湯加味(杏仁,竹葉,蔥仁,半夏,薏仁,川朴,通草,甘瀾水,丹參,牛膝)口服治療以清利濕熱,理血通經,效果滿意。 3、手足汗,心腎陰虛者,宜滋陰清熱,麥味地黃湯主之。夏建忠認為手足心汗多大多屬陰虛陽亢之症,宜養陰清熱,護液止汗,自擬護液止汗湯(生地黃,山萸肉,麥冬,知母,地骨皮,龍骨,牡蠣,五味子,酸棗仁,白芍,桑葉)治療取效。張登部認為手足多汗症屬心腎陰虛,心腎之陽偏亢,迫汗外出者,治宜滋心腎調營衛,固表止汗,針刺補復溜,陰郄,瀉合谷,以復溜屬腎,陰郄屬心,能補心腎之陰而潛陽寓陰,故汗出得解也。 4、手足汗,中陽不足,脾胃虛寒者,宜溫補中陽,治宜理中湯加烏梅。劉明武認為手足汗出屬胃中虛冷,陽氣不固者,非理中,真武不能取效。張登部認為手足多汗症屬心腎陽虛,衛氣失於固攝,手足汗出者,治宜補心腎,固衛止汗,針刺補復溜,氣海,以補心腎之陽,助衛外之氣,方有固衛止汗之功。劉金英等認為頑固性手足自汗症屬陽虛,治宜補氣固衛,佐斂陰調營,生脈散加味(黨參,黃芪,麥冬,五味子,炙甘草,牡丹,附子,獲神,白芍,熟地,桂枝,遠志,柏子仁)治療,效果良好。 西醫手汗症的治療有分內科及外科兩種方法。 內科葯物治療內科方面使用的抑制交感神經系統的葯物,常會有口乾舌燥或腸胃障礙等副作用發生,使人不敢長期服用。而局部塗抹的葯劑也因時效有限,需要時常補抹,並非很方便的方法。 因為內科方法均有其有限性,故外科治療便成為勢之所趨了。外科手術治療控制手部汗腺的交感神經位在於胸椎的第二及第三節,也就是大約位於乳頭連線,再高一點的背部脊椎的兩側,,只要將這兩節的交感神經切斷,就可以達到手部不流汗的目的。傳統的手術方式是從背部中央切入,又把肋骨與脊椎相接處的骨頭剪開,把兩側第二,第三交感神經節切除。因手術的時間約需2-3小時,術後有一約五~七公分的傷口,比較痛,相對復原需較長的時間,大約需住院3-5天。另外也有可能造成氣胸(肺部漏氣使得肺部無法呼吸,是一種有生命危險的後遺症),目前多半已由電視內視鏡進行交感神經切除術所取代。此手術傷口小

㈧ 中醫治療手足心多汗症

中醫治手足心多汗;以為主劑;見病狀另加減

㈨ 怎樣治療手心老出汗呢`

手出汗與身體其他部分出汗不同。
其他部分出汗,是因為熱,越熱汗就越多。
手心出汗,與身體素質、內分泌等等都有關系的。身體健康的人,即使全身大汗,手心也應該是乾的。而手常出汗的人,往往是身上沒有汗,手心卻滿是冷汗,感覺冰涼的。有的人越到冬天手越出汗。手心出汗是體質虛寒的表現,如果你同時很怕冷,並且冬天手腳冰涼的話,應該就沒錯了吧。多吃些溫補的食物調理身體,還要加強鍛煉,目的是加速血液循環和促進新陳代謝,應該會有不錯的效果。

詳細版:

多汗症的常見問題解答
*什麼是手汗症?
手汗症是因緊張、興奮、壓力或夏天高溫時,交感神經機能亢進造成手掌排汗異常增加所致。

*為什麼會得手汗症?
手汗症不分男女都有可能發生,在東方民族的年輕人中相當常見(約3%),且可能有家族遺傳性(約12.5%)。

*手汗症治療有方式有哪些?
分內科療法和外科療法;治療手汗症的內科療法有口服葯、外用葯,但其效果短暫且有副作用,無法長期根本治療;最近也有人嘗試局部打臘腸桿菌毒素(BOTOX),但其有效時間僅有數個月,所以,目前治療手汗症最有效的方式是外科手術治療。

*治療手汗症手術的方式?
傳統的手術方式是從背部中央切入,把兩側第二、第三交感神經節切除,此法手術時間、復原時間較長,術後有一5~7厘米的傷口,疼痛較嚴重。而目前的手術方法已經改用胸腔內鏡燒灼術,傷口在兩側腋下約1.5厘米,採用全身麻醉,其手術時間、復原期較短,疼痛輕,術後1~2天即可出院,偶有胸痛感。

*手汗症術後需要特別護理嗎?
手汗症患者術後覺得有點胸悶,這是正常現象,兩側傷口在拆線前不要碰水,若不小心弄濕,立即更換消毒過的紗布讓傷口保持乾燥。

*所有手汗症的都可以用胸腔內視鏡燒灼術治療嗎?
當然胸腔鏡內視鏡燒灼術也有一些限制;例如:先天性肺粘連或曾患過胸膜炎、肺疾病,以及曾接受過手汗症手術治療的人都不適用此種方法,故需由醫師評估後再做決定,而現在也有越來越多12歲以下的小朋友有此問題;手汗症可能會造成學習過程不便,但不影響學習成績,所以,家長們不必為此過度擔心,等小孩子長大後,由他自己決定是否接受手術治療。

*手汗減少了,是不是流汗就減少了?
有些人手汗症術後除了手汗減少,其腋下的汗也變得少了些,但正常人借流汗來散熱降低體溫,所以,每天流的汗量是固定的,若手的汗量減少了,相對其他地方如:身體、背部、臀部、大腿的汗量會增加,形成代償作用。

*手汗症手術後有什麼副作用?
手汗症手術後副作用除了上述的代償性流汗外,有的人冬天會覺得手太乾燥而需要擦護手霜,另外,少數人會有復發的現象(約<2%)。

參考資料:http://www.yi.com/jbzt/article.asp?id=9140

出汗是人體排泄和調節體溫的一種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氣味發生改變,則可作為某些疾病的一種前兆,應引起重視。以下就是從傳統中醫學角度對一些常見出汗現象的解釋:

自汗

不是因為天氣悶熱服用發汗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經常出汗稱「自汗」。自汗多因肺氣虛弱、衛陽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氣短、畏寒等陽氣虛損的症狀。多見於患有佝僂病的孩子及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

盜汗

入睡則汗出,醒後則汗止。盜汗多因陰虛而致,陰虛則陽亢,陰不御陽,津隨液為汗,故常伴有五心煩熱、失眠、口咽乾燥等症狀。常見於肺結核浸潤期患者者。

戰汗

即全身戰栗後汗出,是熱性病過程中正邪抗爭的一種表現。如戰汗後熱退,脈靜身涼,表示邪去正安,元氣恢復,是一種好現象。若汗出後四肢厥冷、煩躁不安,表示正不勝邪,正氣隨著虛弱下去,則是危重癥候。戰汗多見於各種傳染病的初、中期。

絕汗

指病情危重,正氣衰弱、陽氣欲脫時,汗淋漓不止,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脈象微弱,時有時無等危症,是陽氣將絕之象,多見於心衰、虛脫的病人。

頭汗

出汗僅限頭部。多因上焦邪熱,或中焦濕熱鬱蒸所致,多見於陽明熱症和濕熱症。若見於大病之後,或老年人氣喘而頭額汗出,則多為虛症。如重病末期突然額汗大出,是屬虛陰上越,陰虛不能附陽,陰津隨氣而脫的危象。但小孩睡覺時也常常頭部出汗,若無其他症狀,則不屬病象。

偏汗

俗稱「半身汗」。它見於左側或右側,上半身或下半身。皆為風痰或風濕之邪阻滯經脈,或營衛不周,或氣血不和所致。多見於風濕或偏癱患者。若老人出偏汗可能為中風先兆。

冷汗

指畏寒、肢冷而出汗。汗前並不發熱,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蒼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長、脈遲沉、舌淡等寒症表現。多因平素陽虛、衛氣不足所致,也可因受驚嚇引起。

此外,手心出汗往往是精神過於緊張;胸口出汗是思慮過度;經常稍一動就出汗者,不是過於肥胖就是體質過於虛弱;糖尿病人的汗微帶芳香;肝硬化病人的汗帶有一種特殊的肝腥味。

多汗葯膳

(1) 百合粥

[功效] 潤肺止汗、適用於肺熱汗多。

[材料] 百合2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許。

[用法] 將百合洗凈與米同煮,待熟時加入白糖再煮10分鍾,
即可食用,吃飽。

【百合】甘,微寒。潤肺止咳,寧心安神。

(2) 黃蓍粥

[功效] 固表止汗,用於表虛自汗。

[材料] 黃蓍20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

[用法] 將黃蓍煎汁,用汁煮米為粥,放入白糖調味溫服。

【黃蓍】甘,微溫。補氣升陽,固表止汗。

(3) 浮小麥飲

[功效] 益氣固表止汗。
適用於小兒夜間盜汗或白天睡著出汗等症。

[材料] 浮小麥15克,紅糖適量。

[用法] 熬浮小麥汁100毫升,加紅糖調味。

【浮小麥】甘,涼。入心經。止汗。

(4) 小麥山葯湯

[功效] 補氣斂汗。

[材料] 浮小麥15克,山葯15克,白糖少許。

[用法] 二葯同煎取汁150毫升,加糖調味,
每服50毫升,早晚各服1次。

(5) 參歸腰子

[功效] 補虛斂汗。主治病後虛弱而致的自汗或盜汗。

[材料] 人參10克,當歸8克,
豬腰子1個,姜、蔥、鹽適量。

[用法] 將參、歸切薄片,腰子去腎盂切碎,
與姜、蔥、鹽同放於盆內,加水適量,煮爛食之。

【人參】甘,平。大補元氣,補肺益脾,生津,安神。

【當歸】甘、辛,溫。補血,活血。

(6) 生地黃雞

[功效] 滋陰止盜汗。

[材料] 生地黃150克,烏肉雞1隻,飴糖100克。

[用法] 將生地黃切碎與飴糖拌勻,放入雞腹內蒸熟即成。

【生地黃】甘,寒。滋陰涼血。

【烏雞】甘、平。
補虛勞虧損,治消渴,中惡心腹痛。

(7) 黑豆小麥飲

[功效] 祛風斂汗。

[材料] 黑豆15克,浮小麥15克。

[用法] 熬取二物汁液200毫升,加入糖調味頻服,
每次服10毫升左右。

【黑豆】味甘,平。
補腎,明目鎮心,久服,好顏色,不老。
止腹脹消谷。黑豆加甘草,大解百葯毒。

(8) 韭菜根湯

[功效] 主治小兒盜汗自汗,手足心熱。

[材料] 韭菜根15根。

[用法] 將韭菜根加水適量,煎服。

【韭菜】味辛、微酸,溫、澀。
歸心,安五臟六腑,除胃中熱。
歸腎壯陽,止泄精,暖腰膝,
治吐血、尿血、唾血、衄血。
充肺氣。韭菜根治諸癬。

(9) 泥鰍湯

[功效] 多汗、自汗、盜汗等症。

[材料] 泥鰍90克,食油適量。

[用法] 用熱水洗去泥鰍身上粘液,剖腹取內臟,
再用清水洗凈,濾去水份,用適量油煎至焦黃,
再加水一碗煮熟可服。

閱讀全文

與中醫治療手足心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博動物醫院在線電話 瀏覽:380
臨淄愛佳寵物醫院 瀏覽:582
蘇泊爾養生壺怎麼樣打開 瀏覽:104
肝轉移的治療方法 瀏覽:845
養生壺如何做現磨咖啡 瀏覽:787
中醫治療失眠能根治嗎 瀏覽:391
望京附近看婦科好的醫院 瀏覽:773
治療葯物依賴的醫院 瀏覽:100
閔行區中醫院地址 瀏覽:543
治療頑固性失眠的葯物 瀏覽:489
石龍人民醫院體檢 瀏覽:507
盛京醫院婦科哪個醫生好 瀏覽:613
甘肅省人民醫院燒傷科 瀏覽:724
老年痴呆嚴重送康復醫院好嗎 瀏覽:185
治療糖尿病陽痿的中葯方 瀏覽:565
汕頭潮陽哪裡有寵物醫院 瀏覽:984
醫院婦科治療儀 瀏覽:758
興義博愛醫院婦科 瀏覽:749
湖北武漢兒童醫院電話 瀏覽:190
最好的傳染病醫院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