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醫中葯 > 中醫治療脫臼

中醫治療脫臼

發布時間:2021-02-05 17:10:50

『壹』 慣性脫臼,如何治療

你好,首先你要知道脫臼一般都會引起韌帶拉傷鬆弛,如果當時沒有及時的修復韌帶版,平時活動過量權,都會引起韌帶嚴重拉傷鬆弛,韌帶拉傷鬆弛過多,就會形成習慣性脫臼。所以只要修復韌帶,脫臼的現象才能消除。建議中醫治療,選用純野生中草葯外敷修復韌帶,早期損傷,一般10天左右就可見效,症狀明顯減輕,再用葯保養30天左右就可痊癒。如果損傷時間過長,那治療的時間就要相對延長。
在沒有治療前,多休息,少活動,更不能強制鍛煉,以免加重韌帶的損傷,忌吃牛肉,雞肉,姜。

『貳』 膝關節習慣性脫臼看中醫可以嗎

指導意見:
你好,像 這樣的情況,推薦中醫治療、辯證論治、有很好的療效、少做過量的運動、少飲食刺激性的食物、保持生活規律、情緒穩定、希望對你有幫助、

『叄』 怎樣治療習慣性脫臼

您好,好久沒上網回答問題了,對不起啊,剛看到您的問題,真的很能理解您現在的心情,要解決這樣一個問題,單獨考臨床治療效果並不理想,因為目前缺乏相關的臨床有效的根治技術,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保守治療「,也就是俗話說的————養,為了更好的便於您的早日康復,下面您有必要了解一下知識:

  1. 習慣性脫臼的歷史時長,也就是得了有多久了。

  2. 習慣性出現的時機,也就是都會在什麼情況下出現。

  3. 關於脫臼的關節是哪裡。

  4. 還有一些相關的中西醫常識。

    那為了您最快的好起來。現在我把最簡單的,您有沒有醫學背景都可以理解的與您分享一下。

首先是解剖醫學:

比如您吧兩根捆在一起的木棍松開了,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沒錯!是捆綁物————繩子鬆了。

從西醫解剖學的角度來講,脫臼是關節受外力,由於外力大於韌帶所承受的束縛拉力,導致關節軸頭從臼槽脫離出來,也就是我們習慣將說的————脫臼。


其中的關鍵點:

  1. 受到外力沖擊

  2. 外力大於韌帶承受拉力

  3. 受力方向與骨關節以及韌帶出現相應的角度,也就是說不是平行的,老百姓叫一順的。

  4. 韌帶自身老化或因周圍組織出現變異(疾病或非常規因素等)

  5. 臼槽或骨關節軸頭骨組織發生大小變化等。

以上這幾條是最主要的造成脫臼的因素。

習慣性脫臼是脫臼現象經常化了。


所以為了更好地,更早的讓自己康復起來。你還需要了解一點兒中醫常識,當然了我還是用大白話跟您分享。

  1. 中醫認為『肝主筋膜』,筋膜韌帶的問題也就間接的或者是根源的干問題,當肝部能力下降除了我們大家都知道的脾氣問題外,在臨床組織系統中也會影響韌帶和筋膜,那麼,肝受損自然韌帶就間接受損,所以,建議您除了做個肝功能體檢外,還要注意修身養性,養肝臟。

  2. 中醫還認為『腎主骨,恐傷腎』,既然脫臼被歸到骨傷科,那麼自然它也是和骨頭密不可分的,經上邊解剖常識,可以看到骨骼組織————關節軸頭和臼槽變異,一樣引發脫臼,習慣性脫臼更為如此。所以,還要建議你在體檢時,以並檢查腎功能,無論檢查結果如何,你都因該同時注意腎臟自身的養護,在自身情緒上,一定多加控制好:擔心,操心,緊張,不自信等心理上的情緒。


最後,在飲食上多注意適量增加肝腎保養得飲食,好了,衷心祝願您早日康復。

『肆』 中醫 武術 擒拿 胳膊脫臼

擒拿、來錯骨分筋術,算大擒自拿里的,怎麼用要勤練的,到一定程度就成本能了,最好找人對練,想給自己治很難,所謂「醫生不自治」中醫范圍太廣了,倒不用學,熟悉一下人體結構。要學找軍體拳視頻擒拿,下重手就能脫臼。(不全是),另外了解一下穴位,也有用的。

『伍』 問題:中醫裡面治療脫臼可以用推拿,西醫怎麼辦了

暈倒,脫臼所謂的中醫推拿治療就是指手法復位!!!.西醫也一般用手法復位,只不過叫法不一樣而以。.此外,復雜的脫臼可能需要手術復位。

『陸』 右手肘關節脫臼了 然後在中醫處治療 骨頭已經接上了。但是後來的康復鍛煉沒有做好。彎曲才有90度左右

這個要看骨折對合怎樣,如果復位可以,經常功能鍛煉是可以恢復原來的樣子的,如果手法復位得不好,一般骨頭長好要兩三個月,如果超過這個時間,很難完全恢復到正常的樣子,但只要自己的生活沒障礙就可以了。

『柒』 用那些中葯能治習慣性脫臼

去試試封閉治療,效果很不錯的!

『捌』 脫臼怎麼治

復發性或俗稱習慣性肩關節脫臼,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自己可以把肩關節弄脫位,然後,又可以再弄回正常位置,也就是患者可以」表演〃自己的肩關節自由進出;第二類是最常見的,主要是因為創傷,也就是經由外力造成肩關節脫位後的後遺症。

成因

第一類的習慣性肩關節脫臼的患者,沒有明顯創傷的病史,而且身上多處關節也可能有過度伸展及鬆弛的現象。譬如說,大拇指可以輕易後折並觸及前臂;肘關節或膝關節過度挺伸,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先天性身體的組織較鬆弛而造成的關節不穩定,而且是多方向性的。至於第二類,其因受傷後造成的習慣性脫位,多是因為明顯的創傷,如運動傷害,像投擲動作太過用力,或投擲過程忽遇阻力,柔道、角力等身體接觸的技擊運動;又如摔倒時以手撐地,或是肩膀著地等意外的動作,造成肩關節脫位,幾乎都是前方向的脫臼,在保守治療(關節復位)後,又再發生脫位或半脫位的情形。

臨床表徵

第一次的肩關節因受傷而脫位的經驗是非常深刻的,原因不外劇痛,感覺肩膀脫出,並且隨之卡住而動彈不得。大多數的人都需要再次經由外力(西醫或中醫)才能將肩關節」復位〃,少部分的人可經由自己或同伴的協助而」拉〃回去。總之,經過一番折騰之後,」脫落的肩膀又回去了〃,在經數周休養,肩膀又恢復了正常的功能。但是某一天,患者在運動或是工作時做肩膀上舉、外轉及外展的動作,簡單的說,就是一個類似投擲的動作,肩關節又掉出來了,卡住、劇痛,其無法自己」弄〃回去,這是復發性脫位;也可能是感覺」卡〃一聲,肩膀扭到了而且突然不聽使喚,但可以自己將其轉回去,這是復發性半脫位。脫位再復發的機率和第一次發生脫位時的年紀有密切的關系。據統計,第一次因創傷造成肩關節脫臼,如發生在20歲以下的年輕人,則以後再復發脫位的機率為60%到95%;如發生在20至30歲的人,則復發機率為40%到70%;發生在30歲至40歲,則其復發機率為10%至40%;如發生在喜好運動的年輕人,則復發機率亦可高達80%。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一但復發性脫位開始發生後,就會限制了許多肩關節的正常活動及動作,不僅無法從事許多運動及工作,即便自己再小心、再注意,都常會在日常生活的活動中不經意的發生脫位或半脫位,如拉扯重物、穿脫衣服, 睡覺翻身等。脫位的次數愈多,就會發覺肩關節愈易脫位,自己也愈會「自行復位術」,當然關節的活動范圍也就受到更多的限制。

病理

問題出在第一次受傷時,肩關節內維持穩定的重要構造(肩盂唇韌帶),因關節脫位而從間盂的邊緣撕裂,並且和骨頭剝離。之後雖然關節復位,但受傷的部位沒有癒合,形成一永久性的缺口,而無法維持肩關節的穩定度。90%以上的肩關節脫位都是由前方脫出,所以,肩盂唇韌帶剝離處亦位於肩盂的前下方,也就是如此;再脫位都發生在肩上舉外展及外轉的動作。另外脫位次數多了,前方的關節囊亦被」撐〃的變成愈來愈鬆弛,也使得脫位愈易發生。脫位一次,關節就受傷一次,不但會造成關節軟骨磨損或是剝離掉落,甚至也會造成上盂唇韌帶的撕裂。大多數的病人對於肩關節」進進出出〃的不穩定不以為意,認為只要多加註意某些不良姿勢或避免某些活動,其就可以減少脫位發生的機會;有些人也認為許久才脫出一次影響不大;更有人認為自己愈來愈會自行復位,是否病情減輕了?近來愈來愈多的研究報告及我們自己的經驗顯示,常時間的肩關節不穩定,累積了多次的脫位或半脫位,這都會造成關節軟骨的磨損,而有很大的機會得到肩關節炎。

治療

對於先天性的習慣性脫位的治療,由於沒有明顯病灶,問題出在組織結構鬆弛,所以原則上以保守(非手術)復健治療為主,訓練肩關節周圍的肌肉,以加強肌力來幫助穩定關節。成效約為80%,除非得已,才以手術方式縮緊關節囊膜,減少關節活動的范圍以維持穩定。至於,創傷性肩關節脫位的治療則分兩方面來說:在急性期,也就是第一次脫臼發生時,以往都是使用保守關節復位術後就」靜觀其變〃,但是對於年輕人及愛好運動患者的高復發率(80%―95%),也讓我們開始思考更好的治療方式以降低」明明知道,必然會發生〃的不良預後。近年來,由於關節鏡手術的發展,以微創傷口的手術技術,針對年輕人,運動員,愛好運動的患者,或特殊職業的軍人、警察等在其第一次肩關節脫臼後,適時予以修補剝離的肩盂唇韌帶,以減少日後復發的機會及所帶來的困擾,與復發後再治療的復雜性。關節鏡手術的結果可以將這些高復發率患者復發的機會降至10%―20%以下。另一方面,保守復健治療對於創傷後習慣性脫位的效果並不好,成功率不到20%。但這些病灶如果以手術的方式矯正,縫合撕離的韌帶並收緊鬆弛的關節囊膜,術後以肩吊帶保護二至四周,並開始被動關節活動,八周開始肌力訓練,十二周恢復日常生活活動,四至六個月恢復運動。我們統計過去10年間手術成功率可達95%。近年來,我們更開始使用關節鏡手術的方式來治療,除了前述急性期第一次肩關節脫位的患者,更對於某些習慣性脫位而其病灶受傷並不是太嚴重的患者進行修補。關節鏡手術的好處是傷口小(三個小洞),術後較不痛,較容易復健,關節不易僵硬,容易恢復正常活動范圍及功能。短期的治療效果和開放式手術的結果差不多。

建議

不要輕忽習慣性肩關節脫位的重要性,診斷要先確定(病史詢問、理學檢查及磁振造影),才決定治療方向。非因受傷引起的習慣性脫臼最好以復健的方式治療。由受傷造成的脫臼則最好已手術的方式治療。唯有將不穩定的關節轉為穩定的關節,才有機會享受無拘無束的活動,並減少關節炎發生的機會。

『玖』 脫臼後該怎樣調養

醫者環握足部並向遠端牽引,同時以兩拇指壓腓骨下端,余指外翻足部以復其位,再使關節屈伸活動數次即可。

『拾』 中醫如何治療「寰樞椎脫位病」

這根本就不是中醫的台詞——你先去找中醫辨證再說。

閱讀全文

與中醫治療脫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博動物醫院在線電話 瀏覽:380
臨淄愛佳寵物醫院 瀏覽:582
蘇泊爾養生壺怎麼樣打開 瀏覽:104
肝轉移的治療方法 瀏覽:845
養生壺如何做現磨咖啡 瀏覽:787
中醫治療失眠能根治嗎 瀏覽:391
望京附近看婦科好的醫院 瀏覽:773
治療葯物依賴的醫院 瀏覽:100
閔行區中醫院地址 瀏覽:543
治療頑固性失眠的葯物 瀏覽:489
石龍人民醫院體檢 瀏覽:507
盛京醫院婦科哪個醫生好 瀏覽:613
甘肅省人民醫院燒傷科 瀏覽:724
老年痴呆嚴重送康復醫院好嗎 瀏覽:185
治療糖尿病陽痿的中葯方 瀏覽:565
汕頭潮陽哪裡有寵物醫院 瀏覽:984
醫院婦科治療儀 瀏覽:758
興義博愛醫院婦科 瀏覽:749
湖北武漢兒童醫院電話 瀏覽:190
最好的傳染病醫院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