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醫中葯 > 治療胃熱的中葯

治療胃熱的中葯

發布時間:2021-03-07 03:43:42

Ⅰ 治療胃熱症有哪些中葯處方

【中葯處方】

(1)清胃散

[主治]清胃瀉火、涼血養陰。

[處方]生地15克,專當屬歸8克,丹皮12克,川連6克,升麻9克。

[用法]水煎溫服。如果胃火盛者,加石膏20克,懷牛膝12克;如果熱毒重者,加水牛角15克,金銀花15克,連翹12克;如果大便秘結,則加大黃12克;如果病人口乾口渴,應加玄參12克,天花粉12克。

(2)竹葉石膏湯

[主治]表現為身熱多汗,心胸煩悶,氣逆欲嘔,口乾喜飲,或虛煩失眠,舌紅苔少,脈虛數。本方具有清熱生津,益氣和胃之功效。

[處方]竹葉15克,石膏30克,法夏9克,麥冬15克,人參6克,甘草3克,粳米15克。

[用法]水煎溫服。果病人胃陰不足,可加石斛12克,天花粉10克;如果熱盛更甚,則加入知母10克,黃芩12克。

(3)加味溫膽湯

[主治]清胃生津,降逆止嘔。治胃中有熱,嘔吐,心中煩熱憒悶,喜飲涼

漿者。

[處方]陳皮、半夏(制)、茯苓各3克,甘草(炙)1.5克,枳實、竹茹、黃芩各3克,黃連2.4克,麥冬6克,蘆根3克。

[用法]上葯銼碎。上作1服,水2盅,生薑3片,紅棗2枚,煎至1盅,不拘時服。

Ⅱ 去胃火的中葯有什麼

胃熱,即是胃火。多由邪熱犯胃;或因嗜酒、嗜食辛辣、過食膏粱厚味,助火生熱;或因氣滯、血瘀、痰,濕、食積等郁結化熱、化火,均能導致胃熱(胃火);肝膽之火,橫逆犯胃,亦可引起胃熱(胃火)。
其病理表現是,胃熱熾盛,則腐熟功能過於亢進,可出現胃中嘈雜,消谷善飢等症,熱盛火熾,多消爍津液,而致燥熱內結, 胃失和降,可見口苦、口渴引飲、大便秘結等症。甚則耗傷陰液而致胃陰虛。胃火上炎,可致胃氣上逆,可見惡心、嘔吐酸苦黃水等症。胃火循經上炎,或為齒痛齦腫,或為衄血,火熱灼傷胃之脈絡,則血上溢而為嘔血。
中醫詞典相關釋義:
【胃熱(胃中熱)】指胃受了邪熱,或過食煎炒燥熱的食物,出現口渴,口臭。易飢嘈雜,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胃熱化火時,則見口腔糜爛,牙周腫痛等。參見「胃火上升」條。
【胃熱殺谷】殺谷,是穀食易消的意思。胃的功能主腐熟水谷,胃中熱則腐熟作用過盛,食下不久,即感飢餓,叫胃熱殺谷。如雖多食而身體反得不到營養而見消瘦,這種現象,稱為「消谷善飢」。參見該條。
【胃熱壅盛(胃火熾盛)】形容胃熱的嚴重程度。主要症狀有煩渴喜冷飲,口臭,口唇燦爛,牙周腫痛,脘腹灼熱,小便黃短,大便秘結,舌紅苔黃厚等。如溫熱病見胃熱壅盛,即陽明實熱,可出現神昏譫語,狂躁等症。
【胃火上升】指胃熱化火,出現口腔炎症的病理。如口臭,牙齦腫痛,甚或牙齦出血等。參見「胃熱」條。
食療調理:
1.用鮮蘆根、白菊花(干品)、鮮茅根、鮮荸薺、鮮桑葉、鮮竹葉、鮮薄荷葉、鮮金銀花熬水喝。具有清熱祛暑、生津止渴、健胃利尿等優點,對熱症、傷暑、心煩、口渴、頭痛、咽腫、鼻血、胃熱、嘔吐等病症有顯著的預防和治療保健作用。
2.苦瓜100克,開水焯後切片,素油少許燒開,將苦瓜煸熟,西紅柿洗凈切月牙片同炒,酌加鹽及調料、味精少許化開、與蒜末同時加入,翻炒後起鍋。此菜可清胃健脾。
3.鮮蘆根100克,竹茹2Q克,粳米100克,生薑10克。將鮮蘆根洗凈切成小段,與竹茹同煎去渣取汁,加入粳米同煮成粥,粥將熟時加入生薑,略煮即可。
4. 枇杷15個。將枇杷入鍋,加適量水,以文火煎煮即可。每日早晚分服。
治療胃熱驗方
1、溫病熱噦(胃有伏熱,令人胸滿,引起氣逆,氣逆發聲稱為噦)。用茅根、葛根、葛根各半斤,加水三升煎成一升半。每服一杯,溫水送下。噦止即停服。
2、胃熱吐食,用蟬蛻五十個(去泥)、滑石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碗,加蜜調服,此方名「清膈散」
3、治胃熱消渴。用陳粟米煮飯吃。
4、胃脘火痛。用大梔子七枚(或九枚)炒焦,加水一碗,煎至七成,加入生薑汁飲下,痛立止。如此病是復發,還要加服玄明粉一錢,才能止痛。
5、胃熱牙痛。用升麻煎湯,熱漱並咽下。方中加生地黃亦可。
6、腸胃伏熱。用酸漿果實五兩、莧實三兩,馬藺子(炒)、大鹽榆白皮(炒)各二兩、柴胡、共同芩、栝樓根、閭茹各一兩,共研為末,加煉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木香湯送下。
7、(菰根)大寒,治消渴、腸胃痼熱。外敷治蛇傷,瘡毒。
8、口舌糜爛(膀胱移熱於小腸,口舌生瘡,心胃熱,水谷不下)。用柴胡、地骨皮各三錢,水煎服。此方名「地骨皮湯」。
葯方:知母20g 玄參15g 蘆根20g 玉竹25g
藿香葉15g 蘇葉15g 黃連10g 代赭石15g(先煎)
升麻10g 黃芩10g 加水煎湯,每日一服.

胃火口臭:多由火熱之邪犯胃所致。其證除口臭外,每兼面赤身熱,口渴飲冷,或口舌生瘡,或牙齦腫痛,流膿出血等。應清瀉胃火。宜用清胃散(黃連、升麻、生地、丹皮、石膏、當歸)治之。大便秘結者,加大黃。

Ⅲ 求個治療胃熱的中葯方子

胃熱表現很多,不知道你具體要哪方面的,多介紹幾種吧
食療類的
1.用鮮蘆根、白菊花(干品)、鮮茅根、鮮荸薺、鮮桑葉、鮮竹葉、鮮薄荷葉、鮮金銀花熬水喝。具有清熱祛暑、生津止渴、健胃利尿等優點,對熱症、傷暑、心煩、口渴、頭痛、咽腫、鼻血、胃熱、嘔吐等病症有顯著的預防和治療保健作用。
2.苦瓜100克,開水焯後切片,素油少許燒開,將苦瓜煸熟,西紅柿洗凈切月牙片同炒,酌加鹽及調料、味精少許化開、與蒜末同時加入,翻炒後起鍋。此菜可清胃健脾。
3.鮮蘆根100克,竹茹2Q克,粳米100克,生薑10克。將鮮蘆根洗凈切成小段,與竹茹同煎去渣取汁,加入粳米同煮成粥,粥將熟時加入生薑,略煮即可。
4. 枇杷15個。將枇杷入鍋,加適量水,以文火煎煮即可。每日早晚分服。
治療胃熱驗方
1、溫病熱噦(胃有伏熱,令人胸滿,引起氣逆,氣逆發聲稱為噦)。用茅根、葛根、葛根各半斤,加水三升煎成一升半。每服一杯,溫水送下。噦止即停服。
2、胃熱吐食,用蟬蛻五十個(去泥)、滑石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碗,加蜜調服,此方名「清膈散」
3、治胃熱消渴。用陳粟米煮飯吃。
4、胃脘火痛。用大梔子七枚(或九枚)炒焦,加水一碗,煎至七成,加入生薑汁飲下,痛立止。如此病是復發,還要加服玄明粉一錢,才能止痛。
5、胃熱牙痛。用升麻煎湯,熱漱並咽下。方中加生地黃亦可。
6、腸胃伏熱。用酸漿果實五兩、莧實三兩,馬藺子(炒)、大鹽榆白皮(炒)各二兩、柴胡、共同芩、栝樓根、閭茹各一兩,共研為末,加煉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木香湯送下。
7、(菰根)大寒,治消渴、腸胃痼熱。外敷治蛇傷,瘡毒。
8、口舌糜爛(膀胱移熱於小腸,口舌生瘡,心胃熱,水谷不下)。用柴胡、地骨皮各三錢,水煎服。此方名「地骨皮湯」。

Ⅳ 哪些中葯可以清胃熱

用鮮蘆根、白菊花(干品)、鮮茅根、鮮荸薺、鮮桑葉、鮮竹葉、鮮薄荷葉、鮮金銀花熬水喝。版具有清熱祛暑、生津權止渴、健胃利尿等優點,對熱症、傷暑、心煩、口渴、頭痛、咽腫、鼻血、胃熱、嘔吐等病症有顯著的預防和治療保健作用

Ⅳ 胃熱吃什麼葯能治好

治療 治療胃熱驗方 1、溫病熱噦(胃有伏熱,令人胸滿,引起氣逆,氣逆發聲稱為噦)。用茅根、葛根、葛根各半斤,加水三升煎成一升半。每服一杯,溫水送下。噦止即停服。 2、胃熱吐食,用蟬蛻五十個(去泥)、滑石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碗,加蜜調服,此方名「清膈散」 3、治胃熱消渴。用陳粟米煮飯吃。 4、胃脘火痛。用大梔子七枚(或九枚)炒焦,加水一碗,煎至七成,加入生薑汁飲下,痛立止。如此病是復發,還要加服玄明粉一錢,才能止痛。 5、胃熱牙痛。用升麻煎湯,熱漱並咽下。方中加生地黃亦可。 6、腸胃伏熱。用酸漿果實五兩、莧實三兩,馬藺子(炒)、大鹽榆白皮(炒)各二兩、柴胡、共同芩、栝樓根、閭茹各一兩,共研為末,加煉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木香湯送下。 7、(菰根)大寒,治消渴、腸胃痼熱。外敷治蛇傷,瘡毒。 8、口舌糜爛(膀胱移熱於小腸,口舌生瘡,心胃熱,水谷不下)。用柴胡、地骨皮各三錢,水煎服。此方名「地骨皮湯」。 [3] [編輯本段]保健 食療調理 1、薏米仁、淮山葯:用薏米仁、淮山葯熬粥、熬好用果汁機打成糊喝,每天一小碗,去濕熱補脾健胃療效顯著。 2、鮮牛蒡、與冬瓜等熬湯當菜湯喝,清熱排毒、去胃熱療效快、還帶治青春豆、減座瘡、減肥。 3、常吃秋葵(清炒、涼拌均可):秋葵含有果膠、牛乳聚糖等,具有幫助消化、治療胃炎和胃潰瘍、保護皮膚和胃黏膜之功效,它分泌的黏蛋白有保護胃壁的作用,能促進胃液分泌,提高食慾,改善消化不良等症。可健胃整腸、防癌抗癌、被譽為人類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且能使皮膚美白、細嫩。 4、鮮蘿卜汁、現代研究表明,蘿卜有明顯的抗菌作用。中醫則認為,蘿卜汁性味辛、甘、涼,歸肺、胃經,有胃火者可以飲用蘿卜汁進行調理治療。 5、小米綠豆粥、是常年可吃的清熱解毒、消暑止渴、清心胃之火之佳品:石膏粉30克,小米、綠豆各適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後過濾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綠豆煮粥食之。 6、西瓜,除夏天多吃西瓜、把去掉紅瓤青皮的西瓜皮當菜吃以外、胃火過熱者,還可在隆冬季節通過吃西瓜來降胃火。 西瓜飲:以榨汁機榨取西瓜汁150毫升、梨汁80毫升、白菜汁50毫升,混合後涼飲。 7、玉米、玉米須、燉湯喝、可去濕熱、健脾。 8、蓮子、芡實、補腎養胃、健脾開胃之物。 9、川蓮、燈芯花、蓮子芯、麥冬等,金銀花、菊花、薄荷、鮮蘆根等煎水當茶喝,具有瀉胃火、清熱祛暑、生津止渴、健胃利尿等優點,對熱症、傷暑、心煩、口渴、頭痛、咽腫、鼻血、胃熱、嘔吐等病症有顯著的預防和治療保健作用。 [5] 10、用鮮蘆根、白菊花(干品)、鮮茅根、鮮荸薺、鮮桑葉、鮮竹葉、鮮薄荷葉、鮮金銀花熬水喝。具有清熱祛暑、生津止渴、健胃利尿等優點,對熱症、傷暑、心煩、口渴、頭痛、咽腫、鼻血、胃熱、嘔吐等病症有顯著的預防和治療保健作用。 11、苦瓜100克,開水焯後切片,素油少許燒開,將苦瓜煸熟,西紅柿洗凈切月牙片同炒,酌加鹽及調料、味精少許化開、與蒜末同時加入,翻炒後起鍋。此菜可清胃健脾。 12、鮮蘆根100克,竹茹2Q克,粳米100克,生薑10克。將鮮蘆根洗凈切成小段,與竹茹同煎去渣取汁,加入粳米同煮成粥,粥將熟時加入生薑,略煮即可。 13、枇杷15個。將枇杷入鍋,加適量水,以文火煎煮即可。每日早晚分服。 忌食物品 胡椒 性熱,味辛,胃寒證宜食,胃熱證忌之。《隨息居飲食譜》中就曾指出:「多食動火燥液,耗氣傷陰。」《本草綱目》亦說:「胡椒,大辛熱,純陽之物,腸胃寒濕者宜之,熱病人食之,動火傷氣,陰受其害。」所以,不僅熱性胃痛者忌食,病屬陰虛胃痛者也不宜服。 花椒 又稱川椒、蜀椒。性溫,味辛。明代葯學家李時珍曾說:「椒,純陽之物,其味辛而麻,其氣溫以熱。」故熱性胃痛之人法當忌食。正如《本草經疏》所說:「肺胃素有火熱,嘈雜醋心,嘔吐酸水,咸不宜用。」 茴香 無論大茴香(即八角茴香),還是小茴香,熱性胃痛者皆不宜食。《本草經疏》中說:「胃腎多火,得熱則嘔者勿服。」《得配本草》中也告誡:「肺、胃有熱者禁用。」 丁香 性溫,味辛。《得配本草》中雖說:「丁香溫能和胃」,但胃熱攙痛嘔逆之人則忌食。正如《本草經疏》所言:「一切有火熱證者忌之,非屬虛寒,概勿施用。」 龍眼肉 俗稱桂圓。甘溫果品,胃熱當忌。《本草匯言》中指出:「甘溫而潤,恐有滯氣,如胃熱有痰有火者,又非所。」《葯品化義》還說:「甘甜助火,亦能作痛。」因此,熱性胃痛者,應當忌食。 白豆蔻 辛溫芳香調味食品,但胃熱疼痛者忌之。正如《本草備要》所言:「肺胃火盛者禁用。」《本草經疏》也說:「凡火升作嘔,因熱腹痛,法咸忌之。」 此外,熱性胃痛者還應忌食辣椒、桂皮、草豆蔻、生薑、蔥、洋蔥、砂仁、狗肉、羊肉、白酒等。若誤食這類辛辣溫熱食物,更會助長胃熱,加重病情。 [2]

Ⅵ 胃熱,吃什麼中葯

中醫治療胃熱的8個偏方
1、溫病熱噦(胃有伏熱,令人胸滿,引起氣逆,氣逆發聲稱為噦)回。用茅答根、蘆根、葛根各半斤,加水三升煎成一升半。每服一杯,溫水送下。噦止即停服。
2、胃熱吐食,用蟬蛻五十個(去泥)、滑石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碗,加蜜調服,此方名「清膈散」。
3、治胃熱消渴。用陳粟米煮飯吃。
4、胃脘火痛。用大梔子七枚(或九枚)炒焦,加水一碗,煎至七成,加入生薑汁飲下,痛立止。如此病是復發,還要加服玄明粉一錢,才能止痛。
5、胃熱牙痛。用升麻煎湯,熱漱並咽下。方中加生地黃亦可。
6、腸胃伏熱。用酸漿果實五兩、莧實三兩,馬藺子(炒)、大鹽榆白皮(炒)各二兩、柴胡、共同芩、栝樓根、閭茹各一兩,共研為末,加煉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木香湯送下。
7、(菰根)大寒,治消渴、腸胃痼熱。外敷治蛇傷,瘡毒。
8、口舌糜爛(膀胱移熱於小腸,口舌生瘡,心胃熱,水谷不下)。用柴胡、地骨皮各三錢,水煎服。此方名「地骨皮湯」。

Ⅶ 胃熱用什麼中葯方

火從何來?胃氣不降,食辣飲冷,氣滯化熱,清熱只能治標,和胃是根本。內用白虎湯。
生石膏:容用於胃火亢盛,頭痛,齒痛,牙齦腫痛。知母:清熱瀉火,生津潤燥。(
石膏、知母均能清熱瀉火,可用治溫熱病氣分熱盛及肺熱咳嗽等證。但石膏瀉火之中長於清熱,重在清瀉肺胃實火,肺熱喘咳、胃火頭痛牙痛多用石膏;知母瀉火之中長於清潤,肺熱燥咳、內熱骨蒸、消渴多選知母。)玉竹: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用於熱病陰液耗傷之咽干口渴;內熱消渴; 麥冬:清養肺胃之陰
黃芩黃連梔子白芍山葯蓮子等等,黃連雖然厲害但久用敗腎,白芍山葯蓮子血壓低少用

Ⅷ 什麼中草葯降胃火很好

胃熱,即是胃火。多由邪熱犯胃;或因嗜酒、嗜食辛辣、過食膏粱厚味,助火生熱;或因氣滯、血瘀、痰,濕、食積等郁結化熱、化火,均能導致胃熱(胃火);肝膽之火,橫逆犯胃,亦可引起胃熱(胃火)。 其病理表現是,胃熱熾盛,則腐熟功能過於亢進,可出現胃中嘈雜,消谷善飢等症,熱盛火熾,多消爍津液,而致燥熱內結, 胃失和降,可見口苦、口渴引飲、大便秘結等症。甚則耗傷陰液而致胃陰虛。胃火上炎,可致胃氣上逆,可見惡心、嘔吐酸苦黃水等症。胃火循經上炎,或為齒痛齦腫,或為衄血,火熱灼傷胃之脈絡,則血上溢而為嘔血。 食療調理: 1.用鮮蘆根、白菊花(干品)、鮮茅根、鮮荸薺、鮮桑葉、鮮竹葉、鮮薄荷葉、鮮金銀花熬水喝。具有清熱祛暑、生津止渴、健胃利尿等優點,對熱症、傷暑、心煩、口渴、頭痛、咽腫、鼻血、胃熱、嘔吐等病症有顯著的預防和治療保健作用。 2.苦瓜100克,開水焯後切片,素油少許燒開,將苦瓜煸熟,西紅柿洗凈切月牙片同炒,酌加鹽及調料、味精少許化開、與蒜末同時加入,翻炒後起鍋。此菜可清胃健脾。 3.鮮蘆根100克,竹茹2Q克,粳米100克,生薑10克。將鮮蘆根洗凈切成小段,與竹茹同煎去渣取汁,加入粳米同煮成粥,粥將熟時加入生薑,略煮即可。 4. 枇杷15個。將枇杷入鍋,加適量水,以文火煎煮即可。每日早晚分服。 治療胃熱驗方 1、溫病熱噦(胃有伏熱,令人胸滿,引起氣逆,氣逆發聲稱為噦)。用茅根、葛根、葛根各半斤,加水三升煎成一升半。每服一杯,溫水送下。噦止即停服。 2、胃熱吐食,用蟬蛻五十個(去泥)、滑石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碗,加蜜調服,此方名「清膈散」 3、治胃熱消渴。用陳粟米煮飯吃。 4、胃脘火痛。用大梔子七枚(或九枚)炒焦,加水一碗,煎至七成,加入生薑汁飲下,痛立止。如此病是復發,還要加服玄明粉一錢,才能止痛。 5、胃熱牙痛。用升麻煎湯,熱漱並咽下。方中加生地黃亦可。 6、腸胃伏熱。用酸漿果實五兩、莧實三兩,馬藺子(炒)、大鹽榆白皮(炒)各二兩、柴胡、共同芩、栝樓根、閭茹各一兩,共研為末,加煉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木香湯送下。 7、(菰根)大寒,治消渴、腸胃痼熱。外敷治蛇傷,瘡毒。 8、口舌糜爛(膀胱移熱於小腸,口舌生瘡,心胃熱,水谷不下)。用柴胡、地骨皮各三錢,水煎服。此方名「地骨皮湯」。

Ⅸ 治療胃熱證的中葯處方有哪些

(1)薤白降逆湯

[主治]熱盛傷津,瘀血內結,口乾口苦,胃部疼痛、有燒灼感,脈滑數。

[處方]薤白、萊菔子各15克,蘇梗、法半夏、桃仁、黃連、枳殼、甘草、蜂蜜(沖服)各10克,三七末(沖服)3克,砂仁6克,藕汁(沖服)30毫升。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30日為1療程。

(2)自擬連及湯

[主治]胃脘痛熱急迫,有灼熱感,納食後疼痛不減,或食入痛甚,大便秘結。

[處方]黃連8克,白及30克,海螵蛸20克,甘草、田七各5克,珍珠層粉(沖)1.5克。

[用法]每日1劑,每劑煎2次,飯後1小時服1次,晚上睡前服1次,6~81個療程。

(3)三皮湯

[主治]反酸、胃中嘈雜,有燒心感,甚則胸骨後灼痛,口乾口苦,喜冷飲,舌紅苔黃,脈弦數。

[處方]青皮、陳皮、梔子、澤瀉、吳茱萸各9克,芍葯、牡丹皮各15克,黃連6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30天為1療程。

(4)寧絡清胃湯

[主治]胃脘嘈雜、灼痛或隱痛,嘔血或黑便,噯氣泛酸等。

[處方]當歸6克,生地、白及各20克,石膏(先煎)45克,仙鶴草15克,牡丹皮、甘草各10克,升麻3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混合,分2~4次服,15日為1療程。

(5)青靈百合湯

[主治]胃脘痛。

[處方]烏葯、炒青皮、炒五靈脂各10克,百合、蒲公英各20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分2次服。

(6)胃康飲

[主治]胃脘疼痛、腹脹噯氣,泛酸惡心,納差(註:納差指吃不下飯,食慾不好。)等。

[處方]延胡索、木香、砂仁、葛根、赤芍、白芍各10克,黃芩、海螵蛸、白及各15克,黃連、大黃(另包後下)各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共取葯液500毫升,分別於早、午、晚飯煎溫服。15日為1療程。

Ⅹ 去胃火的中葯方子

口臭(也有稱「口氣」的),就是人口中散發出來的令別人厭煩、使自己尷尬的難聞的口氣。別小看口臭這小小的毛病,它會使人(尤其是年輕人)不敢與人近距離交往,從而產生自卑心理,影響正常的人際、情感交流,令人十分苦惱。

有些人,口臭較重,自己就可以聞到自己的口氣臭穢;而有些人,通過他人的反應,才知道自己口臭。自測口氣的方法:將左右兩手掌合攏並收成封閉的碗狀,包住嘴部及鼻頭處,然後向聚攏的雙掌中呼一口氣後緊接著用鼻吸氣,就可聞到自己口中的氣味如何了。

口臭的原因

一. 口腔疾病:患有齲齒、牙齦炎、牙周炎、口腔粘膜炎以及蛀牙、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人,其口腔內容易滋生細菌,尤其是厭氧菌,其分解產生出了硫化物,發出腐敗的味道,而產生口臭。

二. 胃腸道疾病,如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都可能伴有口臭。近來,我們還發現,導致許多胃疾病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其口臭發生率明顯高於未感染者,而根治幽門螺桿菌後,口臭症狀明顯減輕。原因可能是幽門螺桿菌感染直接產生硫化物,引起口臭。

三. 吸煙、飲酒、喝咖啡以及及經常吃蔥、蒜、韭菜等辛辣刺激食品,或嗜好臭豆腐、臭雞蛋等具有臭味食物的人,也易發生口臭。

四. 節食減肥,或因病不能進食,或老年人的唾液腺功能降低、婦女在月經期間出現內分泌紊亂而導致唾液分泌減少,有利於厭氧菌生長,因此發生口臭。

五. 少女口臭:有些處於青春發育期的女性,卵巢功能不全,性激素水平較低時,口腔組織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病菌從而產生口臭。

口臭可因口腔衛生不良、牙周病、干口症、抽煙、生病或吃了特定食物而產生。當口腔衛生不佳,牙周病或唾液不足,而有細菌堆積時,口臭便會發生,唾液對於洗去食物殘渣及細菌而言有其必要性,某些葯物,如高血壓、精神科用葯或特定的疾病也可能會造成干口症,偶爾鼻腔或呼吸道的感染,也可能造成口臭,假如口臭持續發生,可請牙醫師檢查看看是否與牙科相關疾病有關。

口臭怎麼防治?

定期檢查是否有牙周病、干口症或其它疾病。維持良好的口腔衛生,消除牙周疾病,且定期請牙醫師洗牙、潔牙,都可有效減少口臭。而不論口臭的主因是什麼,良好的口腔衛生仍是最重要的,每天刷兩次牙並清潔一次牙縫,若有假牙,晚上必須取下休息,隔天清潔干凈後才可戴回,如此對口臭的消除都大有助益

口臭為臨床常見疾病。患引病者,不僅令人厭惡,而且患者也常為交際、洽談而苦惱。為幫助患者消除口臭,特將口臭的種種表現及治法,淺述如下。

胃火口臭:多由火熱之邪犯胃所致。其證除口臭外,每兼面赤身熱,口渴飲冷,或口舌生瘡,或牙齦腫痛,流膿出血等。應清瀉胃火。宜用清胃散(黃連、升麻、生地、丹皮、石膏、當歸)治之。大便秘結者,加大黃。

食積口臭:多由過飽傷胃、縮食停滯胃中引起。其證口出酸腐臭味,脘腹脹痛,不思飲食,噯氣口臭等。應消食導滯,保和丸或枳實導滯丸,均可隨症選用。

熱痰口臭:多由熱痰犯肺或熱痰郁久化膿化腐引起。其證除口臭外,每兼咳吐痰濁或膿血,胸痛短氣等。應清肺滌痰。未化膿化腐者,宜用小陷胸湯(半夏、黃連、瓜萎)治之;化膿化腐者,宜用千金葦莖湯(桃仁、葦莖、冬瓜子、苡仁)加味治之。

虛熱口臭:多由陰虛生內熱所致。口臭而兼見鼻干,乾咳,大便干結,為肺陰虛弱之候。當清潤肺臟,宜用清燥救肺湯(石膏、桑葉、杏仁、枇杷葉、人參、麥冬、阿膠、胡麻仁、甘草)化裁治之;口臭而兼見心煩不安,失眠多夢,肌肉跳動,爪甲不華,為肝之陰血虧損。當補益肝之陰血。用酸棗仁湯(酸棗仁、茯神、知母、川芎、甘草)合四物湯(熟地、當歸、川芎、白芍)加減治之,其效頗佳。口臭而兼見腰腿酸軟,多夢遺精,口乾咽燥,夜間尤甚,為腎陰虛損,相火妄動之證。用知柏地黃丸滋陰降火,久服必驗

閱讀全文

與治療胃熱的中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博動物醫院在線電話 瀏覽:380
臨淄愛佳寵物醫院 瀏覽:582
蘇泊爾養生壺怎麼樣打開 瀏覽:104
肝轉移的治療方法 瀏覽:845
養生壺如何做現磨咖啡 瀏覽:787
中醫治療失眠能根治嗎 瀏覽:391
望京附近看婦科好的醫院 瀏覽:773
治療葯物依賴的醫院 瀏覽:100
閔行區中醫院地址 瀏覽:543
治療頑固性失眠的葯物 瀏覽:489
石龍人民醫院體檢 瀏覽:507
盛京醫院婦科哪個醫生好 瀏覽:613
甘肅省人民醫院燒傷科 瀏覽:724
老年痴呆嚴重送康復醫院好嗎 瀏覽:185
治療糖尿病陽痿的中葯方 瀏覽:565
汕頭潮陽哪裡有寵物醫院 瀏覽:984
醫院婦科治療儀 瀏覽:758
興義博愛醫院婦科 瀏覽:749
湖北武漢兒童醫院電話 瀏覽:190
最好的傳染病醫院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