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醫包括哪幾個項目
中醫學包括中醫基礎醫學、中醫預防醫學和中醫臨床醫學三部分。 中醫基版礎醫學主要是闡述權中醫的基礎理論,其內容包括中醫學的哲學基礎(精氣學說、陰陽學說、五行學說)、藏象學說、氣血津液學說、經絡學說、體質學說、病因學說、發病學說、病機學說等等。 中醫預防醫學主要是闡述中醫的「治未病」思想;包括①未病先防:重視用各種方法進行養生保健,以預防疾病的發生,這是最主要的。②既病防變:提倡早期診斷,防其惡變。③利用一切措施與手段,如食物、葯物、針灸、推拿、按摩、熏、蒸、浴等,對人體及環境進行保護,以防止疾病的發生、感染和傳播。 中醫臨床醫學即是研究用中醫、中葯、針灸、推拿、按摩、熏、蒸、浴等方法對患病人群進行診斷與治療的科學
② 中醫學包括哪些
中醫學包括中醫基礎醫學、中醫預防醫學和中醫臨床醫學三部分。 中醫基礎醫學主回要是闡述中醫的基礎答理論,其內容包括中醫學的哲學基礎(精氣學說、陰陽學說、五行學說)、藏象學說、氣血津液學說、經絡學說、體質學說、病因學說、發病學說、病機學說等等。 中醫預防醫學主要是闡述中醫的「治未病」思想;包括①未病先防:重視用各種方法進行養生保健,以預防疾病的發生,這是最主要的。②既病防變:提倡早期診斷,防其惡變。③利用一切措施與手段,如食物、葯物、針灸、推拿、按摩、熏、蒸、浴等,對人體及環境進行保護,以防止疾病的發生、感染和傳播。 中醫臨床醫學即是研究用中醫、中葯、針灸、推拿、按摩、熏、蒸、浴等方法對患病人群進行診斷與治療的科學。(劉春援 江西副教授)
③ 什麼是中醫辯證治療
中醫辯證治療,指的是辯證論治,對症治療。根據證型,給予相應的治療方法。辨證論治是中醫內認識疾病和容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所謂辨證,就是根據四診所收集的資料,通過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質、部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系,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
只有正確的辨別疾病的證型,對症治療,才能起到好的治療效果,這就是中醫的特色,治療的基礎。
④ 什麼病都可以中醫治療嗎
中醫理論脫胎於中國古代哲學,立論於氣化,以陰陽五行為說理工具,以金木水火土五種自然界的物質特性來比擬人體五臟的生理病理特點,從經絡臟腑、氣血盛衰、虛實邪正進行病位、病勢、病性的辨別,明確病機,進而依法成方,治療疾病。中醫秉承古代哲學的「氣一元論」,認為人體即為一團氣,氣的運動正常則人體健康,氣的運動失常即為病態。氣的運動是人體生命的表現,中醫認為「出入廢則神機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而人體的氣即遵循著升降出入的運行方式維持著人體的生命。根據中醫的這一理論,萬病均可治。所謂的疾病不過是氣的運行失常而已。所以只要辨明人體氣的失常的原因,予以湯葯及針灸推拿等方式恢復氣的正常運行即可。中醫認為疾病分為兩種:一種是氣化失常性疾病,類似於西醫的功能疾病;一種是氣化失常導致的痰瘀毒性疾病,類似於西醫的器質性疾病。對於氣化失常性疾病,中醫的治療則有明顯的優勢。
臨床上常見的氣化失常性疾病包括:
過敏性疾病:如哮喘、蕁麻疹、濕疹等。此類疾病屬於免疫功能紊亂,涉及到諸多的炎症介質,西葯很難找到確切的作用靶點,常以激素包打天下,激素久服則副作用突出,導致臨床症狀此起彼伏。中醫治療此類疾病從整體出發,立足於調整陰陽,扶正祛邪,臨床效果優於西葯。
婦科疾病:對婦科疾病常見的月經不調、乳腺增生等疾病,西葯的治療手段有限。中醫從調肝補腎,疏通經絡,活血祛瘀等方面入手,很容易起效。
脾胃病:慢性胃炎、腹脹、大便不調等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也是中醫治療的優勢病種。通過健脾升清、降胃化濁,必要時配合疏肝,能很好的調節消化系統功能。
呼吸系統疾病:慢性咳嗽、鼻咽炎是臨床經常見到的,針對此類疾病西葯品種單一,療效不佳。而中醫通過辨證論治,從宣肺肅降入手,很容易見效。
復雜的慢性病:如慢性腎炎、風濕病、中風後遺症、腫瘤等。這類疾病病程久,患者常合並其他疾病,西葯只能一病一葯,所以患者需要同時服用許多葯物。而通過中醫的辨證施治,或扶正或祛瘀化痰,著眼於恢復人體自身的生命力,也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亞健康狀態:所謂的亞健康即是按照西醫的化驗檢查發現不了明顯的器質性異常,但患者常有乏力、失眠、頭暈、便秘、心煩等症狀。這也是中醫擅長的領域。通過中醫的治療患者很容易恢復健康狀態。
⑤ 中醫都有哪些治療方式
在治抄療方法上,針灸是我國獨創性的一種治療方法,其特點是在病人身體的一定部位用針刺入,或用火的溫熱燒灼局部位置,以達到治病的目的。
這一療法大約起源於新石器時代,古人就已經有了用砭石治病的經驗,以後發展為針灸。周代以後逐漸形成為一項專門的治療方法。
在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周代古醫籍中,有《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等帛書,反映了當時經絡學說已基本確立。
《內經》和《難經》中詳細記載了人身十二正經、奇經八脈和全身脈絡、腧穴以及它們的分布循行與針療、刺法、刺禁、炙法、炙禁等具體內容,並高度評價了經絡的「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的重要作用,對我國醫學和世界醫學的發展做出了獨特的貢獻。
針灸療法早在漢唐時就傳到日本、朝鮮等國,宋元時期後又相繼傳到阿拉伯和歐洲,震撼了國際醫學界,影響了世界醫學的發展。故外國學者多稱譽我國為「針灸的中國」。
⑥ 中醫治療法則有哪些
發汗法(解表法)
本法是服用葯物使病人發汗,通過發汗驅除在表之邪,故在外感初起,病邪侵犯肌表時應用。汗法還有透疹(透表)作用,故當麻疹初起、疹將透未透之際,宜發汗以透疹;發汗又能消腫,故亦用於水腫病症,特別是水腫初起,上半身腫較著者。但運用汗法的原則是必須具有表證。由於表證主要有表寒、表熱兩型,故汗法又有辛溫發汗和辛涼發汗的不同。
發汗解表以汗出邪去為度,過汗可以傷津,甚至汗出不止,引致虛脫;體質素虛的人,根據情況可配伍補益等法進行治療。
清熱法
本法是用寒涼葯物以清熱,用於熱證。具體應用時尚應分辨是氣分熱、營分熱、實熱、虛熱、何臟腑熱等不同,而選用不同治法。如熱在氣分,熱熾津傷,可用甘寒清熱,因寒能清熱,甘能生津養陰之故。如熱在氣分,或為實熱,可用苦寒清熱,因苦能瀉下助寒以瀉火解熱。如熱在營血,可清營涼血。如邪熱傷陰,水不制火,因養陰清熱。此外臟腑之熱,因各臟腑病症表現之不同,宜分別採用清臟腑熱的方法。
清熱法不宜久用,特別是苦寒清熱,常能損害脾胃,影響消化。
瀉下法
一般是指通下大便,以排除腸內積滯。無論腸中實熱之便秘,或熱結旁流,以及腸垢結滯的痢疾,均可應用寒瀉下,實熱隨瀉下而去。腸中冷積,可用溫下之法,溫以去寒,瀉下以去積。虛性便秘,用潤滑之劑以通大便,為緩下通便法。此外,對於實證腹水,亦可通過峻瀉以逐水,而選用下法。
下法用於里實證時,常為急下以祛邪,用之不當,或久用亦能傷正。
溫里法
本法是用溫熱葯祛除寒邪,用於里寒證。溫熱葯既可祛寒,又可扶陽,故對寒邪直中,或陽虛生寒者,可用溫中祛寒法,對陽氣虛脫者則用回陽救逆(回陽固脫)法。
溫法用之過度,亦能傷陰。
祛濕法
濕在中焦,濕阻較輕,可用芳香化濕。芳香之物可使氣機流暢,改善消化機能,故可使輕度之濕隨之而去。濕阻較重,便用苦溫燥濕,因苦味能燥濕,溫性亦燥,苦溫燥性較烈,可去重症之濕。前二者統稱化濕。如濕與熱邪結合,便應根據濕和熱的輕重,一面清熱,一面化濕,稱清化濕熱法。濕在下焦,則當淡滲利濕,能過利尿以祛濕。中焦濕邪較重;亦可結合利濕法。
應用化濕、利濕之法亦應慎重,過用亦可傷津。
祛痰法
治痰之法有化痰、消痰、滌痰(豁痰)3種。一般的痰,多用化痰法。化是逐漸化除之意。辨別痰之寒熱,結合痰之成因,選用不同化痰之法。如為熱痰,宜用清化熱痰法;如為濕痰,宜用燥濕化痰法;如為寒痰,宜用溫化寒痰法。如痰濁凝滯,化之不去,則用消痰法。痰濁內阻,氣逆喘促,用消痰法可使痰消氣順,哮喘乃平。痰濁凝滯經絡,如痰核、瘰癧,亦用消痰法以散結。頑疾停聚,化痰、消痰均不能去,則用滌痰(豁痰)法。「滌」是盪滌攻逐之意,使粘痰瀉下而出,多用於中風、癲狂、痰涎壅塞。
理氣法
氣之為病,一為氣虛,一為氣滯,一為氣逆。氣虛應用補氣法,氣滯、氣逆則用理氣法。理氣可使氣機舒暢,滯可行,逆可降。氣滯多見於肝、胃、腸,應用舒氣、行氣之法以消除脅脹腹滿。氣滯重則用破氣法。氣逆用降氣之法,以消除胃氣上逆之惡心、嘔吐、呃逆以及肺氣上逆之咳喘。
在應用行氣、化痰、利濕、活血、瀉下等法時,常配合理氣法,以免造成氣滯,並有助於祛除病邪。
理氣法所用之葯大多辛香而燥,重用久用能耗氣、散氣和傷津,對血虛、陰虛以及火旺等症,用之宜慎。
祛淤法
血淤應祛淤,各種病症如痛症、內臟腫塊、經閉、瘡瘍等凡是由於血淤所致者,皆當祛淤。淤血輕者應活血祛淤,常與理氣法配合;淤血重者則當攻逐血淤,常與瀉下法配合。
止血法
止血、嘔血、咯血、便血、尿血、血崩等各種出血均可用止血法。但治療出血除緊急採取止血措施之外,還應針對其出血原因進行治療。如由熱而致出血,則當清熱涼血止血;如因氣虛不能攝血,則當益氣止血。出血初起,禁用大劑涼血止血,以防淤血內停。
消散法
一為消導,一為消積。消導法主要用於飲食停滯,以消化導下。消積法用於凝結有形的腫塊,這種腫塊多由氣血痰淤,逐漸凝結而成,故用消積法使其逐漸消散。消散法與瀉下法近似,但有不同。消散法雖能消導逐邪,但不如瀉下法之猛攻急下,而是逐漸消散,緩以圖功。
補益法
本法用於虛證。具體應用時應分析氣血、陰陽、臟腑諸虛之不同,而分別採用不同的補法。氣虛補氣(益氣)、血虛補血(養血),陰虛宜滋陰(養陰、補陰、育陰),陰虛陽亢,宜滋陰潛陽,陽虛宜助陽(溫陽),有時在正虛邪存時亦可使用補虛扶正的方法以祛邪。
應用補法必須照顧脾胃,如脾胃虛弱,不僅影響飲食的消化吸收,也影響葯物的吸收而使補法達不到應有的作用。
和解法
臨床上,凡是不能用前述諸法治療的疾病常採用和解法。和解是調和的意思,它有祛邪扶正、調整臟腑偏盛偏衰之作用。如外感病中病邪既不在表也不在里,而在半表半里,非發汗、清熱、瀉下等法所能解決的,常採用和解法驅除病邪。又如雜病中肝脾不和、肝胃不和、腸胃不和等,均可採用和解法以調節肝脾、肝胃的盛衰,而使之恢復正常。
上述各種治法,可以單獨應用,但對病情復雜者,單用一法不能解決時,常數法合用。如表裡俱急,內外邪盛,便應「汗下並用」(表裡雙解)。如上熱下寒或上寒下熱,便應「溫清並用」。
如體質素虛,感受實邪,或病邪不解,正氣漸衰,以致正虛邪實,便應「攻補兼施」。如此配合應用,才能收到更好的療效。
⑦ 肺癌的中醫治療方法有哪些
一、肺癌
肺癌又稱原發性支氣管癌,是原發於各級支氣管上皮的常見惡性腫瘤。本病多見於40歲以上的成人,男性多於女性。我國近20年來肺癌的發病率,尤其在城市有明顯上升。
咳嗽、胸痛、咯血、胸悶、氣急、消瘦及惡病質是其主症。目前肺癌組織學分類按細胞分化程度和形態特徵大體上分為五類:鱗狀上皮細胞癌、小細胞未分化癌、大細胞未分化癌、腺癌、細支氣管-肺泡癌,其中以鱗狀上皮細胞癌最為常見。
本病屬中醫「肺積」、「痞癖」、「咳嗽」等范疇。本病病位在肺,常累及脾胃和腎。其病因病機是由於肺氣陰不足,邪毒乘虛犯肺,以致肺氣宣降失司,傳布津液功能失職,津液凝聚成痰,痰氣交阻,久則瘀血內生,痰瘀互結,阻於肺絡,遂結聚成塊,形成癌瘤。癌瘤生成後,更加阻滯氣機,加重肺氣宣降功能失常,如此惡性循環,病情益重。手術治療造成肺的正常功能減退,氣陰不足之虛象較重。如施行化療或放療,不但引起局部刺激,造成疼痛、腫脹、壞死,還可損傷人體正氣,引起脾胃功能障礙,或引起肺之氣陰的進一步耗傷。
(一)辨證施治
現將臨床常用辨證分型及治療介紹如下:
1.陰虛內熱
[辨證要點]乾咳少痰或無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或痰中帶血,胸痛氣短,或低熱盜汗,或心煩不眠,口乾便燥,舌紅或絳,苔薄黃或無苔,脈細數。
[治法]滋陰清熱,解毒抗癌。
[方葯]生地15g,百合15g,麥門冬15g,南北沙參各30g,川貝母10g,知母15g,半枝蓮30g,石見穿20g,生鱉甲15g,白花蛇舌草30g,魚腥草30g。
2.氣血瘀滯
[辨證要點]咳嗽不暢,氣急胸痛如錐刺,痰中帶血絲,喘憋不得卧,大便秘結,失眠唇暗,舌暗紅,有瘀斑,苔薄黃,脈細弦或澀。
[治法]活血化瘀,理氣止痛。
[方葯]桃仁10g,杏仁10g,桔梗10g,枳殼10g,丹參15g,三棱10g,莪術10g,元胡10g,白芍10g,五靈脂10g,穿山甲10g,石見穿30g,紫草15g,白花蛇舌草30g。
3.痰濕蘊肺
[辨證要點]咳重痰多,胸悶氣短,嘔惡納呆,神疲乏力,腹脹便溏,四肢沉重,或頭重如裹,舌胖淡,苔白膩,脈滑。
[治法]健脾化痰,解毒散結。
[方葯]黨參15g,茯苓10g,白術10g,半夏10g,陳皮10g,制南星10g,前胡10g,杏仁10g,生薏苡仁30g,貓爪草30g,龍葵30g,馬兜鈴10g,半枝蓮30g,白花蛇舌草30g,生麥芽15g。
4.肺腎兩虛
[辨證要點]咳嗽氣短,動則喘促,咳痰無力,胸悶憋氣,面色蒼白,腰膝酸軟,身倦乏力,肢涼畏寒,自汗,便溏,舌淡而胖,苔白或白膩,脈沉細無力。
[治法]潤肺化痰,溫補腎陽。
[方葯]熟地12g,麥冬15g,山葯10g,五味子10g,黨參10g,破故紙10g,仙茅10g,肉桂6g,川貝母12g,白僵蠶15g,蜂房5g,夏枯草15g。
5.隨證加減根據肺癌病人主症,在上述辨證分型的基礎上,如兼有下述症狀時,可酌情選用下列葯物:
(1)咳嗽痰多者,加前胡、杏仁、紫菀、川貝母、半夏、青礞石;咳吐黃痰者,加桑白皮、膽南星、黃芩、海蛤殼、天竺黃、淡竹瀝、魚腥草;喘咳甚者,加炙蘇子、紫菀、蛤蚧。
(2)痰中帶血或咯血者,加仙鶴草、黛蛤散、三七粉、生地榆、白及、雲南白葯、側柏葉、白茅根。
(3)自汗氣短,加生芪、人參、冬蟲夏草、浮小麥、五味子、煅龍牡、山萸肉等。
(4)胸痛者,加乳香、沒葯、延胡索、五靈脂、蒲黃、全蠍。
(5)胸水者,加葶藶子、龍葵、商陸、水紅花子、桑白皮、車前子(草)。
(6)低熱者,加銀柴胡、地骨皮、竹葉;高熱者,加生石膏、寒水石、知母、牛黃、紫雪丹。
(7)有腫塊者,加山慈菇、海藻、生牡蠣、小金丹、夏枯草、西黃丸;淋巴結轉移者,加夏枯草、白僵蠶、炮山甲、土貝母等。
6.手術前後,放化療期間的中醫辨證治療(1)術前治療以扶正培本,清熱解毒為主,葯物組成:麥門冬、沙參、金銀花、枇杷葉、桔梗、竹茹各10g,茯苓12g,太子參、豬苓、黃芪各15g,魚腥草、白花蛇舌草各20g,川貝、紫菀各9g,水煎服。
(2)術後宜益氣養陰,潤肺化痰為主,葯物組成:沙參、石斛、枇杷葉、白芍、川貝、杏仁、百部各10g,西洋參6g(沖服),太子參、豬苓、茯苓、生黃芪、麥門冬各15g,白花蛇舌草、魚腥草各20g。
(3)放療期間多表現為燥熱傷陰之證,應以益氣養陰,潤燥解毒為主,首選:沙參、麥門冬、石斛、枇把葉、百部各10g,百合、玉竹、豬苓、茯苓各15g,魚腥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各20g。惡心嘔吐明顯者,可選溫膽湯、旋覆代赭湯;血象下降明顯,宜補氣血,益肝腎,方選四物湯加二至丸,或當歸補血湯加二仙湯。
(二)其他療法
1.單方、驗方
(1)野葡萄根60g,煎水代茶,頻服。
(2)蒲公英30g,垂盆草30g,水煎服,每日1劑。
(3)梅花點舌丹:每次2粒,每日3次,服3個月為一療程。
2.針灸療法針灸具有雙向的免疫調節作用。體針常取肺俞、風門、膻中、尺澤、中府、腎俞、列缺、內關、足三里,咳嗽、咳痰者加取豐隆、天突;耳穴取肺、心、大腸、腎上腺、內分泌、胸等,用王不留行籽貼敷,連續貼5d,休息2d,再貼第2個療程。
3.飲食療法肺癌氣喘、咳嗽可選擇蘿卜、枇杷果或生梨,咯血者可選藕、香杏、無花果或白及燉燕窩等配合治療。以下兩方可煮食常服:
(1)薏米湯:薏苡苡仁30g,糯米或粳米30g,煮食具有健脾益胃,利水消腫之功。
(2)薏仁粥:薏苡仁100g,蓮子30枚(去心),粳米100g,白糖適量,煮食,具有健脾益胃,補肺益腎,養心安神之功。
4.氣功療法肺癌病人可練功,如十二段錦、二十四節氣坐功、郭林新氣功等,並可練習太極拳。
(三)預防與調護
預防應提倡戒煙,改善環境衛生,調暢情志,調節飲食,積極鍛煉身體,提高身體素質,加強勞動保護,並積極治療肺部慢性疾病,對高危人群(長期吸煙,慢性咳嗽,有家族史,經常接觸放射性物質、石棉等)要定期檢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一旦確診為肺癌,病人應抱著既來之則安之的態度,調暢情志,保持樂觀向上的心理,增強信心,以有利於疾病的治療和抗病能力的增強。飲食宜進豐富而易消化的高營養品,多食新鮮蔬菜,避免辛辣、肥膩之品。生活應勞逸結合,加強鍛煉,戒除煙酒,適當練習各種氣功。
⑧ 中醫治療的方法有哪些
中醫的治療方法很多,但是歸納起來大體可分為汗、吐、下、和、溫、清、補、消八法。
汗法是運用各種發汗葯物組成方劑,來開泄腠理,逐邪外出的一種方法。比如日常生活中有人偶感寒涼,老年人往往提醒要喝碗薑糖水或酸辣湯,發一發汗,就不容易患感冒了。因為生薑或辣椒都是辛散之物,趁熱喝下去,可以擴張周圍小血管,刺激毛孔發汗,驅散體表寒邪。汗法的基本道理也是這樣。常用的方劑有桂枝湯、銀翅散等。
吐法是利用催吐葯引導病邪或有害物質從口涌吐而出的一種方法。吐法大都用於病情嚴重急迫,必須迅速吐出的積結實證。如痰涎壅塞、食停胃脘或誤食的毒物還在胃中,都急需用吐法救治。金元時代的大名醫張子和就很擅長這種治法,提倡「攻病三法」(汗、吐、下),喜用峻烈的瀉劑和吐劑。他在《儒門事親》一書中有記載:一位患風癇病的婦女,偶吃一種像蔥一樣的章,吐涎如膠,大約有一二斗,不想從此不再發病,而且身體也一天天健壯起來。張子和對這件事很重視,他走訪了許多人才知道這種像蔥一樣的草叫「憨蔥苗」,在《本草經》中稱「藜蘆苗」。從這件事以後,張子和認識了吐法的重要,高興地說,「亦偶得吐法耳」。
下法是運用瀉下葯物攻逐體內結滯(如宿食、水飲、瘀血等)的一種方法。這種治法可以排除蓄積,起到推陳出新的作用。《儒門事親·偶有所遇厥疾獲療記》中記載,有一次,張子和看見一個小孩因為誤吞銅鐵而患病,身體很瘦弱,足不勝身。那時正好是六七月份,淫雨不止,沒有木柴煮飯,小孩挨餓幾天。一天早晨,鄰居牛死了,煮牛肉葵菜飯吃,病孩乘機飽吃一頓。不久,覺腸中痛,泄注如傾,瀉下所誤吞的東西。張子和因而明白《內經》中所說的「肝苦急,食甘以緩之」的道理。因「牛肉、大棗、葵菜皆甘物也,故能寬緩腸胃。且腸中久空,又遇甘滑之物,此銅鐵所以下也」。張子和高興地說:「亦偶得瀉法耳。」
和法是通過調整人體機能,達到祛病除邪的目的一種方法。病邪既不在里,又不在表,或者氣血營衛不和,或者臟腑關系失調,採用汗、吐、下、溫、清、補、消都不適宜的,就可以採用和解的方法。目前許多中醫都用「加味逍遙丸」來治慢性肝炎,這種葯也是一種和劑。
溫法是用溫性或熱性葯物補益陽氣、驅除寒邪的一種治法。人們吃辛辣的食物,如辣椒、胡椒、桂皮、生薑等,胃中常有一種燥熱的感覺,不僅食慾增加,消化旺盛,甚至整個身子都會有熱感,於是我們就說這類東西屬於熱葯。使用溫熱葯可以起到溫中祛寒、回陽救逆、溫經散寒等作用。
清法是用寒涼葯物以達到清熱作用的一種治療方法。人們在氣候酷熱、氣悶難忍的時候,常喜歡吹風納涼,冷飲冰水,目的是為了消除煩熱。由此推論,遇到內熱燔熾、煩渴神昏的病證,服用苦寒清涼葯物,也能達到清熱的作用。
補法是運用補葯補益人體氣血,增強體質,達到扶正祛邪作用的一種治法。補法有補氣、補血、補陰、補陽的種種區別。醫聖張仲景用當歸羊肉湯治癒貧窮百姓的故事被傳為佳話。
消法是採用消食、化瘀、軟堅、化痰、化濕、利水等葯物,對慢性積聚脹滿進行漸消緩散而不傷正氣的一種治療方法。
中醫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對於上述八法的運用是相當靈活的。由於有不少病的情況相當復雜,往往不是單獨使用某法,而是把許多治療方法配合起來使用,如汗下並用、溫清並用、攻補並用、消補並用等等。除去「八法」之外,歷代醫家還提出了許多其他的治法,並且還創造了相當豐富的外治法。如熏蒸法、洗浴法、敷貼法、熨法、含漱法、塞法、摩擦法、撲粉法、起泡法、探吐法、導引法等。
中醫靈活運用八法以及其他方法治病的向時必須遵守一些原則。
第一條原則是治病必求於本。「本」,指的是疾病的本質。「必求於本」,是強調一定要透過錯綜復雜的現象,抓住疾病的實質,找出治療的關鍵。有些疾病的症狀往往是很復雜的,在一大堆頭緒紛亂的症狀中,不僅有主次本末、輕重緩急的區別,而且有時候還會出現某些假象。所以,中醫治病的時候首先要注意識別那些「真熱假寒」、「真寒假熱」、「至虛有盛候」(真虛假實)、「大實有贏狀」(真實假虛)的虛假證狀。否則寒熱不分,虛實不辨,以假當真,被表面現象所迷惑,非但治不好病,甚至會造成醫療事故。
第二條原則是扶正祛邪。中醫認為,一切病證都是正邪雙方力量的消長變化所造成的。「正」,指人體的抵抗力和修復能力;「邪」,指病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意思是說,人體的正氣旺盛,就不容易受到病邪的侵犯;相反,受了病邪的侵犯,人體的正氣就要受到損傷。所以醫生治病的時候,一定要努力扶助人的正氣,增強人的體質,同時又要設法驅除病邪,以求邪去正復,使疾病朝著治癒的方面轉化。這一原則就叫做扶正祛邪。
在治病的時候,首先要看正邪雙方的盛衰情況,如果病邪顯著而正氣又不太虛,應以「祛邪」為主,如果正氣虛而病邪不盛,則應以「扶正」為主,如果正氣已虛而病邪又盛,就應該採用「扶正」和「祛邪」兼施的原則。但應該注意的是,扶助正氣不要造成「留邪」的惡果。有些人得了病,總喜歡服補葯,而庸醫也喜歡投人所好。結果往往「閉門留寇」,遺害很多。尤其是有些急性傳染病,發病急遽,如果正氣不很虛弱,更應該及時驅邪。另一種情況是祛邪不要傷害正氣。《紅樓夢》中的胡太醫就不懂得這個道理。他在給睛雯治病的時候就犯了祛邪傷正的大忌。晴雯本來是偶感風寒的小病,可是胡大醫卻搬出了一大堆紫蘇、桔梗、防風、荊芥等解表葯,又用上了枳實、麻黃一類的猛峻葯物。這就難怪賈寶玉罵他「該死,該死」。賈寶玉說:「雖疏散,也不可太過。舊年我病了,卻是傷寒,內里飲食停滯……還禁不起麻黃、石膏、枳實等虎狼葯。我和你們(指丫環們)就如……那才開的白海棠似的。我禁不起的葯,你們哪裡禁得起?」
除上述原則外,還有正治反治、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等原則,以及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原則等等。
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中醫治療的原則,始終貫徹了從整體出發,又聯系時間、地點和人的各種不同的情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精神。
⑨ 中醫治療的臨床效果
我個人認為中葯效果不錯,而且副作用少。當然有時也需要配合西葯。純西葯治療效果慢不說,副作用相當大。
⑩ 中醫外治有哪些療法
中醫外治法是運用非口服葯物,通過刺激經絡、穴位、皮膚、粘膜、肌肉、筋骨等方法以達到防病治病為目的的一種傳統醫學療法。它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我國醫學的瑰寶。
外治技術萌芽於原始社會。我們的祖先用砭石放瘀血、草莖敷裹創傷、乾草烤石禦寒等,被認為是針法、敷貼、熱熨法的雛形。《內經》記載的外治法有砭石、九針、導引、按摩、灸、熨、漬、浴、蒸、塗、嚏等,並開創了膏葯的先河。《傷寒論》還創用了塞鼻、灌耳、舌下含葯、潤導、粉身等外治方法。《太平聖惠方》則記載有淋渫、貼爝、膏摩等法。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所用的外治技術,就有27種之多。明清時期,外治技術開始趨於成熟並泛化。如清代醫家吳謙在《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中所言:「有瘀血者,宜攻利之;亡血者,宜補而行之;但出血不多亦無瘀血者,以外治之法治之。」由此可見,外治的應用頗為廣泛。清代吳尚先所著《理瀹駢文》,集《黃帝內經》至清朝時外治技術之大成,是一部劃時代的實踐總結。它對外治方葯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和理論性的探討,初步完善了外治理論,申明了內治外治的意義,為外治理論的系統化和完善化做出了偉大的貢獻。吳尚先大力推崇外治,曾熱情洋溢地指出「世有博通之醫,當於此見其才」。吳氏在《理瀹駢文》中以敷貼(膏劑)為主,不僅創制了數十種膏葯方劑,還總結出敷、熨、罨、塗、熏、浸、洗、擦、搭、抹、眩、嚏、吹、吸、捏、咂、坐、塞、踏、卧、華清出浴圖刷、攤、點、滴、燒、照、縛、扎、刮痧、火罐、按摩、推拿等八九十種不同的外治療法。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中醫外治技術這門最古老而獨特的學科又增添了新內容,外治技術已由原創的自身領域,迅猛地向當今內科、外科、婦科、兒科、骨傷科、皮膚科和五官科等多學科領域延伸;由對局部體表病變的治療發展到了對全身性疾病的治療,並且一直朝著更深、更廣的方向發展。
現代中醫外治法已包括葯敷、葯結、葯熏、葯貼、葯擦、葯枕、葯罩、葯撲、葯滴、探吐、吸入、針刺、艾灸、按摩、牽引、氣功、刮痧、穴位注射、足底外治、人體白肉際全息診療、中葯離子導入、頻譜照射、超聲霧化、超短波療法等60多種,可謂百花齊放、百草爭鳴。在此,我們將幾種最常見、應用最廣泛的外治療法向讀者作以簡單介紹。
敷貼——神奇的自然療法
敷貼是一種將葯物敷於體表某特定部位以治療疾病的方法。
其療法源遠流長,早在遠古時期,先民就已學會用泥土、草根、樹皮外敷傷口止血。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載有許多外敷方劑,用以治療創傷等疾。晉代葛洪的《肘後備急方》載用雞子、白醋、豬脂、水、蜜、酒等作為外敷葯和調和劑。清代的《理瀹駢文》則標志著本療法的臨床應用達到了更為完善的水準。由此可見,敷貼療法在古代就已廣泛應用於臨床了。
穴位敷貼的葯性或直接作用於病所,或通過經絡氣血的傳導到達病所,具有溫通經絡,散寒去濕,理氣活血,調整臟腑,補養陽氣,增強體質等作用。由於該法操作簡使,費用低廉,內病外治,又無副作用,連「良葯苦口」的程序都免了,所以深受患者歡迎,最易為兒童所接受。可見敷貼將成為人們日益喜愛的外治療法之一。
熏洗——風靡全球的一枝獨秀
熏洗療法,是利用葯物煎湯趁熱在皮膚或患處進行熏蒸、淋洗的治療方法(一般先用葯湯蒸氣熏,待葯液溫時再洗)。它是藉助葯力和熱力,通過皮膚、作用於肌體,促使腠理疏通、脈絡調和,氣血流暢,從而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清代民間療法大師趙學敏在《串雅外編》中專立了熏法門,詳細介紹了熏蒸洗滌等療法。清代吳尚先還提出,熏洗、熨、敷諸法即使是虛弱的病人也能接受得了,不會產生虛虛實實的禍患。現代醫學實驗證實,熏洗時濕潤的熱氣能加速皮膚對葯物的吸收,同時皮膚溫度的升高,可導致皮膚微小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環,因此有利於血腫和水腫的消散。此療法是藉助葯力和熱力,通過皮膚、粘膜作用於肌體,促使腠理疏通、脈絡調和、氣血流暢,從而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
其療法有局部熏洗法和全身熏洗法。局部熏洗法又有手熏洗法、足熏洗法、眼熏洗法、坐浴熏洗法等多種方法。
葯浴可以認為是全身熏洗的外治法,是中醫葯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選配適當的中草葯,利用經煮沸後產生的蒸氣熏蒸,或葯物煎湯取液進行全身或局部洗浴,如坐浴、足浴、面浴、目浴、手臂浴等,以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其法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的殷商時期,宮廷中就盛行用葯物進行沐浴,以防治疾病,至清代其治療范圍已遍及內、外、婦、兒、五官、皮膚等科疾病,在葯浴種類上有洗、沐、浴、浸、漬、澆等法。熏洗法在現代仍被人們寵愛有加。
刺血——嶄新的世界奇葩
刺血療法,又稱「針刺放血療法」,在現代醫學診療中仍應用極為廣泛。它是一種用針具或刀具刺破或劃破人體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療疾病的方法。
刺血療法的產生可追溯至遠古的石器時代:人們在勞動實踐中發現用銳利的石塊——砭石,在患部砭刺放血,可以治療某些疾病。砭刺的工具隨著科學的發展,產生了金屬針,以後又根據醫療實踐的需要,出現了專門用來放血治療的「鋒針」。本療法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黃帝內經》,如「絡利者,刺小絡之血脈也」;「菀陳則除之者,出惡血也」。並明確地提出刺絡放血可以治療癲狂、頭痛、暴喑、熱喘、衄血等病證。相傳扁鵲在百會穴放血治癒虢太子「屍厥」,華佗用針刺放血治療曹操的「頭風症」。唐宋時期,本療法已成為中醫大法之一。近代,放血療法仍為人們廣為使用,其價值可見一斑。
現代臨床上刺絡放血的方法多種多樣,代表性的刺血手法有點刺法、散刺法、瀉血法、挑刺法、叢刺法、順刺法、逆刺法等。其治病安全可靠,危險性極小。針刺放血療法不僅對許多常見病、多發病有效,而且對某些疑難病症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放血療法不僅是中醫葯學的重要治療手段之一,而且也是其他民族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法也是藏醫、蒙醫、苗醫、維醫等在治療學中極具特色的一種治療技術。在公元1世紀前後成書的古代傳統醫學巨著《月王葯診》中,就有專章論述了藏醫的放血療法。《四部醫典》的問世使放血療法的理論進一步完善、經驗進一步豐富。
放血療法法不僅在國內針灸界有一定影響,在國外也備受重視。
我國的中醫外治法是一門有著悠久歷史的古老醫術,然而卻具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它起源於我國而傳向世界,隨著整個人類科學的進步和中醫外治法的進一步發展,以及同其他學科的日益結合,中醫外治法將會更加造福於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