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腦震盪的治療
腦震盪(神經外科)是指頭部遭受外力打擊後,即刻發生短暫的腦功能障礙。病理改變無明顯變化,發生機理至今仍有許多爭論。臨床表現為短暫性昏迷、近事遺忘以及頭痛、惡心和嘔吐等症狀,神經系統檢查無陽性體征發現。它是最輕的一種腦損傷,經治療後大多可以治癒。其可以單獨發生,也可以與其他顱腦損傷如顱內血腫合並存在,應注意及時作出鑒別診斷。
症狀表現:
1.意識障礙:程度較輕而時間短暫,可以短至數秒鍾或數分鍾,但不超過半小時。2.近事遺忘:清醒後對受傷當時情況及受傷經過不能回憶,但對受傷前的事情能清楚地回憶。3.其他症狀:常有頭痛、頭暈、惡心、厭食、嘔吐、耳鳴、失眠、畏光、注意力不集中和反應遲鈍等症狀。4.神經系統檢查無陽性體征。
診斷依據:
1.頭傷後立即發生短暫性昏迷,時間在30分鍾內,清醒後常有近事遺忘、頭痛、頭暈、惡心、厭食、嘔吐、耳鳴、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血壓,呼吸和脈搏基本正常。2.神經系統檢查無陽性體征,腰椎穿檢查腦脊液壓力和成分正常。
治療:
治療原則 1.腦震盪病人傷後應短期留院觀察2—3天,定時觀察意識、瞳孔和生命體征的變化,以便及時發現可能並發的顱內血腫。2.適當卧床休息,減少腦力和體力勞動。3.對症支持治療。4.精神鼓勵,消除顧慮。
用葯原則 1.頭痛和失眠者可分別給予鎮痛劑和安眠劑處理。2.傷後早期嘔吐明顯而影響進食,靜脈補充液體。
預防常識:
腦震盪可根據傷後的症狀和體征而診斷,由於腦損傷較輕,治療上主要是對症處理,例如頭痛者給予鎮痛劑,嘔吐明顯而不能進食者給予輸液,而且傷後早期宜安靜休息,少思考問題和閱讀報章,並注意減少對病人的不良刺激。經治療數日或數周後,本病大多能治癒。由於本病可與顱內血腫合並存在,傷後最好留院觀察和治療一段時間(5天左右),一旦發現顱內血腫即能及時診斷和治療。對於回家的病人,親人親友應在1—2天內密切觀察病人的意識狀態,注意頭痛、嘔吐和躁動不安等症狀,如病情惡化應立即到醫院進行CT檢查,從而明確診斷。
由於頭部外傷腦組織受到損害,最初出現意識喪失,恢復後多有健忘、逆行性健忘、科爾撒科夫綜合征、神經衰弱狀態、性格變化等症狀。對這種非肉眼所能見的腦組織變化稱為腦震盪。部分腦組織受破壞者稱為腦挫傷。腦震盪可能是腦組織全部功能障礙所致的特有症狀。發病機理可以考慮是由於腦的血液循環障礙、蛛網膜下腔腦脊液循環和延髓的障礙。
常見的症狀是頭部受傷後,即刻發生一時性的神志恍惚或意識喪失,時間持續數秒至二、三十分鍾不等,清醒後恢復正常,但對受傷時的情況及經過記憶不清。此外,還出現頭痛、頭暈及惡心、嘔吐等。腦震盪是最輕的顱腦損傷,一般經卧床休息和對症治療多可自愈。但在診療過程中,要注意是否合並較嚴重的腦挫裂傷和顱骨血腫等。因此,應密切觀察病情,特別要注意脈搏、呼吸及神志的變化。必要時應作進一步檢查,如腰脊穿刺、顱骨X光片、超聲及CT等,以便即時作出診斷和相應治療。
急性腦震盪引起的頭痛如何用中醫治療?
急性腦震盪引起的頭痛有明確的腦外傷史,傷後又有程度不一的昏迷或一時性神志不清,持續數秒或數分鍾,很少超過30分鍾。清醒後頭痛劇烈,性質多為脹痛、鈍痛,常伴眩暈、耳鳴、怕光、嘔吐等症狀,而且頭痛在傷後數日內明顯,1~2周內逐漸好轉。有近事忘記的現象,即對受傷的當時情況及受傷後的事情不能記憶,但對往事回憶卻十分清楚。
中醫辨證論治,腦震盪傷後昏迷不醒者,使用開竅法,及時灌服蘇合香丸;兼有頭暈、惡心、嘔吐者,使用降濁法,方用柴胡細辛湯,即柴胡10克,細辛6克,薄荷6克,歸尾15克,
Ⅱ 中醫怎麼治療腦震盪恢復率有多高
中醫沒有腦震盪這個病,中醫認為所有疾病都是陰陽、五行不調導致的,去調整陰陽、五行吧(至於怎麼調整,鬼才知道)。
Ⅲ 腦震盪要怎麼治療
腦震盪是腦部受鈍器沖撞、打擊而得的一種疾病。病牛頭部由於受突然襲擊專,站立不穩,倒地屬,失去知覺。然而片刻又清醒過來,恢復為健康時的狀態。重症者倒地昏迷後,知覺和反射都減退甚至消失,瞳孔散大。呼吸較慢,氣喘,脈搏快而不齊。有時大小便失禁,迅速倒地而亡。
西醫療法
(1)0.5%安絡血10~25毫升,肌肉注射。
(2)25%葡萄糖750~1250毫升,一次靜脈注射。
中醫療法
(1)鉤藤85克,珍珠母105克,半夏65克,石決明110克,天竺64克,黃連36克,茜草65克,菖蒲45克,益母草92克,槐花120克,丹參72克,用水煎兩次,兩次的葯汁一次灌服。
Ⅳ 中醫怎麼治療腦震盪
腦震盪後遺症患者大都出現以頭痛為突出的症狀,疼痛性質為脹痛、鈍痛、緊縮痛或搏動樣痛,頭痛可因用腦、閱讀、震動、特殊氣味、污濁空氣、人多嘈雜、精神因素而加重,另常伴有失眠、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煩躁、易激動、對外界反應遲鈍,以及頭昏、眩暈、多汗、無力、心慌、氣急、惡心等。 中醫認為本病為腦絡損傷,臨床辨證者先應抓住一個「瘀」字。其中瘀阻腦絡者頭痛有定處,痛如錐刺,痛無休止,頭昏頭脹,時輕時重,重者昏迷目閉,不省人事;舌質紫暗或舌邊有瘀點,脈澀不利。治以活血祛瘀,方用「通腦瘀湯」化裁。蘇木15克,劉寄奴10克,菖蒲10克,郗薟草15克,雞血藤30克,澤蘭10克,赤芍10克,川芎6克。 髓海空虛者頭痛且暈,健忘,目光呆滯,反應遲鈍,久則骨骼痿弱,偏廢失用。治以填精榮腦,方用大補元煎加減。其中紫河車10克,龍眼肉15克,桑椹30克,熟地黃18克,太子參 15克,丹參15克,赤白芍各9克,鬱金12克,菖蒲9克,遠志9克,茯苓9克,生蒲黃12克。 痰濁蒙竅者神志呆滯,失語,癲癇,嘔不欲食;舌苔厚膩,脈象弦滑。治擬化痰開竅,溫化寒痰用二陳湯;清化熱痰用貝母、竹茹、竹瀝、白礬;重鎮祛瘀用礞石、鐵落、硃砂、磁石;化痰開竅用石菖蒲、遠志、白礬;熄風化痰用天麻、膽南星、天竺黃、羚羊角等。 陽亢風動者口眼歪斜、肢體震顫、頭痛頭暈、惡心嘔吐、面紅目赤。治以平肝潛陽,熄風通絡,方用天麻鉤藤飲加減,其中天麻12克,鉤藤30克,石決明15克,珍珠母30克,白僵蠶6克,懷牛膝20克,玄參12克,菊花30克。 氣血虧虛者頭暈肢麻,重者痿廢不用,面色無華,失眠多夢,食少倦怠;舌淡苔白,脈沉細。治以補氣養血,安神定志,方用歸脾湯加減,其中黨參15克,白術15克,黃芪10克,當歸10克,茯神15克,遠志15克,龍眼肉10克,阿膠(烊化)12克,蓮子15克,杏仁15克,炙甘草 6克。 針灸:穴取太陽、外關配風池、四瀆,印堂、合谷配上星、列缺,啞門、後溪配昆侖、曲池,湧泉、啞門配足三里、合谷,呃逆不止,加中脘,失眠嚴重,加神門、三陰交。補瀉兼施,每日1次。 推拿:患者取坐勢,醫者站在患者背後,一手扶住前額,另一手用拿法自前發際至枕後往返3~5次。隨後拿風池、腦空,按前用兩手拇指羅紋交替抹頸部兩側胸鎖乳突肌,自上而下7~10次。醫者站於患者前,兩手拇指分別抹印堂,按晴明,抹迎香、承漿;接著再用拇指偏峰推角孫穴,交替進行,自耳前向耳後直推15次左右;再用雙手掌進行,自耳前向耳後直推15次左右;再用雙手掌根對按枕後,用掌根拍擊法,拍擊囟門3次,隨後可配合濕熱敷頭頂,結束治療。
Ⅳ 腦震盪怎麼辦
你指的是什麼怎麼辦?法醫驗傷目前不以這條定輕傷,因為這個主觀因素太強,沒有有用的客觀依據!
Ⅵ 腦震盪能治好嗎
若是症狀較為輕微的腦震盪情況,酌情可以治療,一般有中醫療法,你可以參看網路,輸入「腦震盪」,查找相應的標題,例如「腦震盪中醫」,就可以具體了解了。希望可以幫到你什麼,有關腦的問題不能忽視的啦。
Ⅶ 腦震盪可吃中葯好嗎
吃中葯肯定有作用的,只是服葯時間要長一些,主要治療是補益氣血,行氣活血。
Ⅷ 腦震盪該怎麼處理
腦震盪(神經外科)是指頭部遭受外力打擊後,即刻發生短暫的腦功能障礙。病理改變無明顯變化,發生機理至今仍有許多爭論。臨床表現為短暫性昏迷、近事遺忘以及頭痛、惡心和嘔吐等症狀,神經系統檢查無陽性體征發現。它是最輕的一種腦損傷,經治療後大多可以治癒。其可以單獨發生,也可以與其他顱腦損傷如顱內血腫合並存在,應注意及時作出鑒別診斷。 腦震盪表現 : 1.意識障礙:程度較輕而時間短暫,可以短至數秒鍾或數分鍾,但不超過半小時。2.近事遺忘:清醒後對受傷當時情況及受傷經過不能回憶,但對受傷前的事情能清楚地回憶。3.其他症狀:常有頭痛、頭暈、惡心、厭食、嘔吐、耳鳴、失眠、畏光、注意力不集中和反應遲鈍等症狀。4.神經系統檢查無陽性體征。 腦震盪診斷 : 1.頭傷後立即發生短暫性昏迷,時間在30分鍾內,清醒後常有近事遺忘、頭痛、頭暈、惡心、厭食、嘔吐、耳鳴、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血壓,呼吸和脈搏基本正常。2.神經系統檢查無陽性體征,腰椎穿檢查腦脊液壓力和成分正常。 腦震盪檢查化驗 : 腦震盪應該做如下檢查: 腰椎穿刺顱內壓正常,部分病人可出現顱內壓降低。腦脊液無色透明,不含血,白細胞數正常。生化檢查亦多在正常范圍,有的可查出乙醯膽鹼含量大增,膽鹼酯酶活性降低,鉀離子濃度升高。 1.顱骨X線檢查 無骨折發現。 2.顱腦CT掃描 顱骨及顱內無明顯異常改變。 3.腦電圖檢查 傷後數月腦電圖多屬正常。 4.腦血流檢查 傷後早期可有腦血流量減少。 [1] 腦震盪治療 : 1.腦震盪病人傷後應短期留院觀察2—3天,定時觀察意識、瞳孔和生命體征的變化,以便及時發現可能並發的顱內血腫。2.適當卧床休息,減少腦力和體力勞動。3.對症支持治療。4.精神鼓勵,消除顧慮。 腦震盪用葯 : 1.頭痛和失眠者可分別給予鎮痛劑和安眠劑處理。2.傷後早期嘔吐明顯而影響進食,靜脈補充液體。 腦震盪預防 : 腦震盪可根據傷後的症狀和體征而診斷,由於腦損傷較輕,治療上主要是對症處理,例如頭痛者給予鎮痛劑,嘔吐明顯而不能進食者給予輸液,而且傷後早期宜安靜休息,少思考問題和閱讀報章,並注意減少對病人的不良刺激。經治療數日或數周後,本病大多能治癒。由於本病可與顱內血腫合並存在,傷後最好留院觀察和治療一段時間(5天左右),一旦發現顱內血腫即能及時診斷和治療。對於回家的病人,親人親友應在1—2天內密切觀察病人的意識狀態,注意頭痛、嘔吐和躁動不安等症狀,如病情惡化應立即到醫院進行CT檢查,從而明確診斷。 由於頭部外傷腦組織受到損害,最初出現意識喪失,恢復後多有健忘、逆行性健忘、科爾撒科夫綜合征、神經衰弱狀態、性格變化等症狀。對這種非肉眼所能見的腦組織變化稱為腦震盪。部分腦組織受破壞者稱為腦挫傷。腦震盪可能是腦組織全部功能障礙所致的特有症狀。發病機理可以考慮是由於腦的血液循環障礙、蛛網膜下腔腦脊液循環和延髓的障礙。 常見的症狀是頭部受傷後,即刻發生一時性的神志恍惚或意識喪失,時間持續數秒至二、三十分鍾不等,清醒後恢復正常,但對受傷時的情況及經過記憶不清。此外,還出現頭痛、頭暈及惡心、嘔吐等。腦震盪是最輕的顱腦損傷,一般經卧床休息和對症治療多可自愈。但在診療過程中,要注意是否合並較嚴重的腦挫裂傷和顱骨血腫等。因此,應密切觀察病情,特別要注意脈搏、呼吸及神志的變化。必要時應作進一步檢查,如腰脊穿刺、顱骨X光片、超聲及CT等,以便即時作出診斷和相應治療。 腦震盪中醫 : 急性腦震盪引起的頭痛如何用中醫治療? 急性腦震盪引起的頭痛有明確的腦外傷史,傷後又有程度不一的昏迷或一時性神志不清,持續數秒或數分鍾,很少超過30分鍾。清醒後頭痛劇烈,性質多為脹痛、鈍痛,常伴眩暈、耳鳴、怕光、嘔吐等症狀,而且頭痛在傷後數日內明顯,1~2周內逐漸好轉。有近事忘記的現象,即對受傷的當時情況及受傷後的事情不能記憶,但對往事回憶卻十分清楚。 中醫辨證論治,腦震盪傷後昏迷不醒者,使用開竅法,及時灌服蘇合香丸;兼有頭暈、惡心、嘔吐者,使用降濁法,方用柴胡細辛湯,即柴胡10克,細辛6克,薄荷6克,歸尾15克, 蟲4.5克,丹參30克,制半夏10克,川芎10克,澤蘭葉10克,黃連6克。頭痛頭暈、抽搐為主者,治以熄風法,方用天麻決明湯,即天麻10克,石決明15克,鉤藤12克,桑寄生15克,白僵蠶12克,焦山梔10克,干生地15克,川牛膝6克,牡蠣30克,生甘草6克。如頭痛劇烈,加蔓荊子10克,白芷6克,藁本10克;頭暈明顯,加山羊角片12克,生白芍10克;夜寐不安,加酸棗仁10克,夜交藤12克,合歡花10克;煩躁不寧,加北秫米15克,磁石20 克;伴有惡心,加姜半夏10克,薑汁黃連15克,淡竹葉10克。 針灸對昏迷者可取人中、十宣、湧泉強刺激,間歇運針,留針30~60分鍾。頭痛劇烈者,穴取百會、合谷、印堂、足三里、三陰交,強刺激後可留針15~30分鍾,待頭痛稍減時,再次捻轉刺激。 腦震盪後遺症中醫如何治療? 腦震盪後遺症患者大都出現以頭痛為突出的症狀,疼痛性質為脹痛、鈍痛、緊縮痛或搏動樣痛,頭痛可因用腦、閱讀、震動、特殊氣味、污濁空氣、人多嘈雜、精神因素而加重,另常伴有失眠、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煩躁、易激動、對外界反應遲鈍,以及頭昏、眩暈、多汗、無力、心慌、氣急、惡心等。 中醫認為本病為腦絡損傷,臨床辨證者先應抓住一個「瘀」字。其中瘀阻腦絡者頭痛有定處,痛如錐刺,痛無休止,頭昏頭脹,時輕時重,重者昏迷目閉,不省人事;舌質紫暗或舌邊有瘀點,脈澀不利。治以活血祛瘀,方用「通腦瘀湯」化裁。蘇木15克,劉寄奴10克,菖蒲10克,郗薟草15克,雞血藤30克,澤蘭10克,赤芍10克,川芎6克。 髓海空虛者頭痛且暈,健忘,目光呆滯,反應遲鈍,久則骨骼痿弱,偏廢失用。治以填精榮腦,方用大補元煎加減。其中紫河車10克,龍眼肉15克,桑椹30克,熟地黃18克,太子參 15克,丹參15克,赤白芍各9克,鬱金12克,菖蒲9克,遠志9克,茯苓9克,生蒲黃12克。 痰濁蒙竅者神志呆滯,失語,癲癇,嘔不欲食;舌苔厚膩,脈象弦滑。治擬化痰開竅,溫化寒痰用二陳湯;清化熱痰用貝母、竹茹、竹瀝、白礬;重鎮祛瘀用礞石、鐵落、硃砂、磁石;化痰開竅用石菖蒲、遠志、白礬;熄風化痰用天麻、膽南星、天竺黃、羚羊角等。 陽亢風動者口眼歪斜、肢體震顫、頭痛頭暈、惡心嘔吐、面紅目赤。治以平肝潛陽,熄風通絡,方用天麻鉤藤飲加減,其中天麻12克,鉤藤30克,石決明15克,珍珠母30克,白僵蠶6克,懷牛膝20克,玄參12克,菊花30克。 氣血虧虛者頭暈肢麻,重者痿廢不用,面色無華,失眠多夢,食少倦怠;舌淡苔白,脈沉細。治以補氣養血,安神定志,方用歸脾湯加減,其中黨參15克,白術15克,黃芪10克,當歸10克,茯神15克,遠志15克,龍眼肉10克,阿膠(烊化)12克,蓮子15克,杏仁15克,炙甘草 6克。 針灸:穴取太陽、外關配風池、四瀆,印堂、合谷配上星、列缺,啞門、後溪配昆侖、曲池,湧泉、啞門配足三里、合谷,呃逆不止,加中脘,失眠嚴重,加神門、三陰交。補瀉兼施,每日1次。 推拿:患者取坐勢,醫者站在患者背後,一手扶住前額,另一手用拿法自前發際至枕後往返3~5次。隨後拿風池、腦空,按前用兩手拇指羅紋交替抹頸部兩側胸鎖乳突肌,自上而下7~10次。醫者站於患者前,兩手拇指分別抹印堂,按晴明,抹迎香、承漿;接著再用拇指偏峰推角孫穴,交替進行,自耳前向耳後直推15次左右;再用雙手掌進行,自耳前向耳後直推15次左右;再用雙手掌根對按枕後,用掌根拍擊法,拍擊囟門3次,隨後可配合濕熱敷頭頂,結束治療。 腦震盪的飲食調制與禁忌: 腦震盪的飲食調治(注意近期內要低鹽飲食)主要有多進食低脂肪,低膽固醇奶。顱腦損傷伴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及腦出血、腦血栓時,宜食用脫脂牛奶1000ml,豆漿500ml,代乳粉100克,油炒麵、麵粉50克,植物油20毫升,蔗糖80克,補以適量的菜汁及2克食鹽。伴有腦水腫時可多供給含磷和卵磷脂的食物。如魚、蛋類等食物。 腦震盪的食療方有木耳10克,加水燉爛,加少許白糖後即食。適用於陰虛者;燕窩適量,加水燉爛,加少許白糖即食。 禁止食用以下類型食品:興奮性飲食,如酒、咖啡、濃茶等;生冷、寒涼食物,如冷飲、綠豆、黃瓜、冬瓜、芹菜、荸薺等;油膩食物,其可使脾胃運化失常,加重病情,故應忌食;辛辣食物,如辣椒、辣油、芥末、韭菜等。
Ⅸ 腦震盪,一直暈,出院兩個月,吃些中葯是不是會更好,吃那些葯好呢請詳細回答。
中醫對腦震盪的治療效果十分好的,你可以去找有經驗的中醫看看。中醫認為本病為腦絡損傷,臨床辨證者先應抓住一個「瘀」字。其中瘀阻腦絡者頭痛有定處,痛如錐刺,痛無休止,頭昏頭脹,時輕時重,重者昏迷目閉,不省人事;舌質紫暗或舌邊有瘀點,脈澀不利。治以活血祛瘀,方用「通腦瘀湯」化裁。蘇木15克,劉寄奴10克,菖蒲10克,郗薟草15克,雞血藤30克,澤蘭10克,赤芍10克,川芎6克。 髓海空虛者頭痛且暈,健忘,目光呆滯,反應遲鈍,久則骨骼痿弱,偏廢失用。治以填精榮腦,方用大補元煎加減。其中紫河車10克,龍眼肉15克,桑椹30克,熟地黃18克,太子參15克,丹參15克,赤白芍各9克,鬱金12克,菖蒲9克,遠志9克,茯苓9克,生蒲黃12克。 痰濁蒙竅者神志呆滯,失語,癲癇,嘔不欲食;舌苔厚膩,脈象弦滑。治擬化痰開竅,溫化寒痰用二陳湯;清化熱痰用貝母、竹茹、竹瀝、白礬;重鎮祛瘀用礞石、鐵落、硃砂、磁石;化痰開竅用石菖蒲、遠志、白礬;熄風化痰用天麻、膽南星、天竺黃、羚羊角等。 陽亢風動者口眼歪斜、肢體震顫、頭痛頭暈、惡心嘔吐、面紅目赤。治以平肝潛陽,熄風通絡,方用天麻鉤藤飲加減,其中天麻12克,鉤藤30克,石決明15克,珍珠母30克,白僵蠶6克,懷牛膝20克,玄參12克,菊花30克。 氣血虧虛者頭暈肢麻,重者痿廢不用,面色無華,失眠多夢,食少倦怠;舌淡苔白,脈沉細。治以補氣養血,安神定志,方用歸脾湯加減,其中黨參15克,白術15克,黃芪10克,當歸10克,茯神15克,遠志15克,龍眼肉10克,阿膠(烊化)12克,蓮子15克,杏仁15克,炙甘草6克。腦震盪的飲食調治(注意近期內要低鹽飲食)主要有多進食低脂肪,低膽固醇奶。顱腦損傷伴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及腦出血、腦血栓時,宜食用脫脂牛奶1000ml,豆漿500ml,代乳粉100克,油炒麵、麵粉50克,植物油20毫升,蔗糖80克,補以適量的菜汁及2克食鹽。伴有腦水腫時可多供給含磷和卵磷脂的食物。如魚、蛋類等食物。 腦震盪的食療方有木耳10克,加水燉爛,加少許白糖後即食。適用於陰虛者;燕窩適量,加水燉爛,加少許白糖即食。
Ⅹ 腦震盪最好的辦法是怎麼休養
腦震盪是指頭部遭受外力打擊後,即刻發生短暫的腦功能障礙.病理改變無明顯變化,發生機理至今仍有許多爭論.臨床表現為短暫性昏迷,近事遺忘以及頭痛,惡心和嘔吐等症狀,神經系統檢查無陽性體征發現.它是最輕的一種腦損傷,經治療後大多可以治癒.
一腦震盪治療
1.腦震盪病人傷後應短期留院觀察2—3天,定時觀察意識,瞳孔和生命體征的變化,以便及時發現可能並發的顱內血腫.2.適當卧床休息,減少腦力和體力勞動.3.對症支持治療.4.精神鼓勵,消除顧慮.
二腦震盪用葯
1.頭痛和失眠者可分別給予鎮痛劑和安眠劑處理.2.傷後早期嘔吐明顯而影響進食,靜脈補充液體.
三腦震盪預防
腦震盪可根據傷後的症狀和體征而診斷,由於腦損傷較輕,治療上主要是對症處理,例如頭痛者給予鎮痛劑,嘔吐明顯而不能進食者給予輸液,而且傷後早期宜安靜休息,少思考問題和閱讀報章,並注意減少對病人的不良刺激.經治療數日或數周後,本病大多能治癒.
腦震盪的修養一般可用中醫來調養,
腦震盪後遺症患者大都出現以頭痛為突出的症狀,疼痛性質為脹痛,鈍痛,緊縮痛或搏動樣痛,頭痛可因用腦,閱讀,震動,特殊氣味,污濁空氣,人多嘈雜,精神因素而加重,另常伴有失眠,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煩躁,易激動,對外界反應遲鈍,以及頭昏,眩暈,多汗,無力,心慌,氣急,惡心等.
針灸:穴取太陽,外關配風池,四瀆,印堂,合谷配上星,列缺,啞門,後溪配昆侖,曲池,湧泉,啞門配足三里,合谷,呃逆不止,加中脘,失眠嚴重,加神門,三陰交.補瀉兼施,每日1次.
推拿:患者取坐勢,醫者站在患者背後,一手扶住前額,另一手用拿法自前發際至枕後往返3~5次.隨後拿風池,腦空,按前用兩手拇指羅紋交替抹頸部兩側胸鎖乳突肌,自上而下7~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