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養生,如何養神
順應自然
古代人能夠長壽大多數都是因為飲食節制、作息規律、不過度操勞,從各個方面保持身體和精神健康。現代人生活條件好了,身體卻出現了「亞健康」,就是違背了自然規律、醉酒縱欲,不正常作息,生活無節造成的。
精神內守
思想安靜,真氣運行通暢,精神守護於內,疾病就不會產生。精神內守主要包括:心情安定而沒有恐懼心理,不講究吃穿,避免不正當的嗜好、慾望,樂於生活。
清靜養心
靜心能使人長壽,可通過練習各種「入靜保健法」來做到。中醫提出的「自治,自克,自悟,自解」,是指善於排解,自我心理調節,以達到氣靜神定。另外,也可以從培養各種興趣愛好,如書法、繪畫、集郵、養花、下棋、聽音樂、跳舞、散步等方法,控制情緒。廣泛的興趣愛好,有利於陶冶性情,驅除煩惱與憂慮,使思想專一而達到靜心之目的。
良好心情
「七情太過生百病」,七情是喜、怒、憂、思、悲、恐、驚,若七情反應過於強烈持久,也會引起疾病。如何保持好心情呢?一是淡泊名利,忘掉個人得失。要做到得意淡然、失意泰然。二是知足自樂。要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特別是學會比下有餘,心情才會舒暢。三是不要妄想。總是回憶過去的榮辱悲歡,或事到眼前畏首畏尾,以及期望未來的榮華富貴,都稱為妄想,會增添煩惱。四是善於面對逆境。對生活的艱難,以樂觀豁達的胸懷面對。五是有童心。六是要心寬。凡事不計較,如此自然快樂。七是要性子慢。性格和緩,不急躁,難得糊塗。八是要耳順。凡事順其自然,無論聽到什麼,收得起,放得下,別太敏感。
道德高尚
學者說具有品德高尚道德的人,可以免除敵意,驅除煩惱,增強抵抗力,預防疾病,延緩衰老。從心理上講就是助人為樂,心懷坦盪,不圖回報,自然也就少了心情壓抑。使身體得以放鬆,從而延年益壽。
閉目養神
雙目微合,設想一種輕松舒心的意念,排除外界各種干擾,只要長期堅持,就有促進心腦神經和細胞的活化作用,有益於解除疲憊感。
忍氣養神
生活中適時節制感情和忍怒寬容是修養高雅的表現,也是重要的保健之道。此外,忍氣養神的另一層意思就是以心治神,心病還得心葯醫。人要隨時調節情緒,切勿獨思苦想和憤怒不平,否則會影響健康和損壽。
糊塗養神
在平時生活習慣中,有意識地不參與意義不大或價值不高的事情,沒有原則地爭執和較真,不計較雞毛蒜皮的是非,讓腦筋和心情鬆弛下來。
Ⅱ 情志養生的神
「神」是祖國醫學理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其表達形式有多種,如「神氣」、「神明」、「精神」、「神機」等等,其意義均類同於神。中醫學認為,神是人的生命活動現象的總稱,它包括精神意識、知覺、運動等在內,以精血為物質基礎,是血氣陰陽對立的兩個方面共同作用的產物,並由心所主宰。
「神」是由先天之精生成的,當胚胎形成之際,生命之神也就產生了。神在人身居於首要地位,唯有神在,才能有人的一切生命活動現象。人的生命活動概括起來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物質、能量代謝為主的生理性活動;另一類是精神性活動。 《養老奉親書》中說:「主身者神」,說明在人體統一整體中,起統帥和協調作用的是心神,只有在心神的統帥調節下,生命活動才表現出各臟器組織的整體特性、整體功能、整體行為、整體規律。這就是說,人的形體運動,受精神意識支配;人的精神狀態,與形體功能密切相關。在同樣惡劣的環境條件下,精神意志堅強的人,身心遭受的損害會比意志薄弱者輕得多。可見,養生必須養神,既要注意形體健康,更要注重心理衛生,然而,在本世紀以前的長時期內,維護心理健康的問題,一直未受到重視。一說健康,似乎就是指身體健康。甚至有人認為,沒有疾病就是健康。這些顯然都是錯誤的,所謂健康,不僅是指一個人沒有疾病或虛弱現象的正常生理,而且還指要有良好的精神狀態和社會的適應能力。
Ⅲ 靜神養生是情志調節最高境界嗎
中國傳統中醫認為,養生當養神。《醫學心悟》:「人之有生,惟精與神;精神不敝,四體長春。」養神能使我們的身體與心理處於平靜狀態,能讓人盡快恢復精神和體力。
靜神養生,是指通過調養心神、舒暢情志來強健身體的方法。在中醫文獻中,又稱「攝神」、「養神」、「調神」,是通過調節人的精神情志等活動,凈化人的精神世界,自動清除貪欲,改變自己的不良性格,糾正錯誤的認知過程,調節情緒,使自己的心態平和、樂觀、開朗、豁達,以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從而保護和增強人的心理健康,達到形神統一、卻病延年的一種養生方法。 一個人精神不振,身體就會虛弱;精神崩潰,身體就會垮掉,疾病也會乘虛而入。反之,若人精神振作、樂觀自信,就有能力戰勝一切困難,即便身患重病,患者也有信心與疾病抗爭,並最終戰勝疾病,重獲健康。精神作用是任何葯物取代不了的,健康的精神狀態,是長壽的源泉。現代醫學的研究也證實心理因素對機體的健康有明顯影響,心胸豁達,性格樂觀開朗的人則神經內分泌調節系統處於最佳的水平,免疫功能也處於正常狀態。心理不健康的人則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免疫功能下降,其疾病的發病率明顯偏高。所以,精神養生在防治心身疾病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
清靜養神:指人的精神情志應保持恬淡寧靜的狀態。中醫學認為,神是生命存亡的根本,易於動而致耗,難於靜而內守。躁動勞心擾神,必然損害臟腑,輕則萌生疾病,重則催老減壽。
清靜養神的首要方法是少私寡慾。少私寡慾,是指對自己的「私心」和「貪欲」要進行自我剋制並清除。要使思想清靜,必須注意凝神斂思,用心專一。凝神斂思,精神靜謐,專心致志,可使思想高度集中而不分散,不僅有利於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而且還可以排除雜念。驅逐煩惱,維護心神的安定狀態。
另外,為了內心的清靜,還應當「抑目靜耳」。抑目靜耳並不是要求人們一味地目不斜視,耳不旁聽,而是適當地控制自己的意念,不妄聽妄看,減少私慾的騷擾,尤其是注意避免淫穢書刊及格調不健康的音像製品的刺激,這對保證心神的平和靜謐是十分必要的。所謂「貪欲」,是指那些可遇而不可求事物,人的貪欲是最不能滿足的,因此它也是人們痛苦的根源。而抑制貪欲的方法只有通過自我剋制來控制,從而抑制住那些不可能滿足的「貪欲」,才能減少精神壓力和痛苦。 當然,人畢竟生活在復雜的社會環境及自然環境之中,各種問題、矛盾、糾紛不可避免,更何況七情六慾乃人之常情,是本能的表現,若精神空虛,無所用心,或有欲強禁,不得疏泄,反而於健康不利。因此,清靜養神關鍵在於制念定性,凡事珍惜精神,從容以待,做到自訟、自克、自悟、自解,並注意控制感情和意念,盡量減少情緒激動對身體產生的不良影響,方能不求靜而自靜也。 情緒中和:養生就必須避免情緒過激,而情緒中和是避免情緒過激的主要方法。情緒活動與內臟功能有著密切的關系,情緒太過是造成內傷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如《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因所欲不遂,長期悲哀郁悶在心,以致過早夭折。春秋時代楚國的伍子胥,因無法潛出昭關去借兵報仇,心急如焚,憂愁過度,一夜之間,須發皓然。
然而,即使是笑口常開,也必須要講究適度原則,否則也會物極必反,樂極生悲。尤其是絕處逢生的大喜大笑,可使人思維紊亂,精神失常,笑而不休以至於發狂,甚至心跳驟停,導致猝死。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的人多年夙願一朝得以實現,興奮無比,突然倒地而亡;有的人得到了什麼意外的收獲,笑得前仰後合而發生昏厥;更有的人打麻將意外地和了一個「清一色」,也仰面大笑,命歸黃泉。所以,情不可不動,亦勿令過,情志活動貴在調和適中。百事臨頭,難急交加,都要自製忍性,沉著鎮靜,既不為一得而過喜,也不為一失而過憂,這樣才能促進人體的健康長壽。 養性移情: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令人失意、沮喪、悲傷、煩惱、憤怒的事常常有,再加上各人性格脾氣不一樣,故要在情緒的波瀾中經常保持平靜與坦然的心境,就必須學會養性移情。所謂「性」,即指人的性格和情操。養性除了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以外,還可以通過生活中各種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文化娛樂活動,來尋找自己的精神寄託,陶冶自己的性情。如書畫是一種創造性的精神活動,是一種高尚的藝術享受。書法和繪畫都有著形象美,可以寄託情懷,培養人愉快平靜的性格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還有下棋、雕刻、集郵、種花、旅遊、釣魚等,均有助於消除煩惱,舒暢情志,都是養性怡神的好方法。
愉悅自得:在當今的現時生活中,人們的工作或學習都是緊張而忙碌的,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精神養生的方法,努力做到鬧中取靜,忙裡偷閑,淡泊名利,擺脫世俗的煩惱,愉悅自得。中醫學認為,笑為心之聲,為喜之形。笑口常開能使人精神振奮,心情舒暢,又可通利營衛,和調五臟氣血。笑能夠調節神經功能,促進肌肉運動,加強血液循環,增進新陳代謝。笑是連續性的張口呼吸動作,是一套絕妙的呼吸操,可使肺部擴張,胸肌興奮,排除呼吸道分泌物,通暢呼吸道。笑能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出觀「快樂的心跳」,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縮力增強,心臟射血量增加。笑還能增強迷走神經興奮,引起消化液的分泌和消化道的活動,促進食慾,幫助消化與吸收。另外,笑還可抒發健康的感情,對美好的未來表示嚮往;笑可減輕各種精神壓力,驅散愁悶;笑可緩解情緒緊張,消除疲勞,改善睡眠;笑可克服孤獨、寂寞,調節生活情趣;笑還可以發揮人的創造性,提高學習、工作效率等。所以,笑的確是一種有效的精神保健操,笑使人快樂,笑使人長壽。 適時調神:對於季節的變遷,你除了注意身體的變化與需求以外,你想過你的精神也需要適時調理嗎?其實四時氣候的變化對人的神志活動也有著很大的影響。適時調神,即順應一年四季,一日四時的陰陽之氣的自然變化規律,有意識地調養自己的精神活動。
春天,陽氣升發,萬物復甦,生機盎然,人的精神情志活動也要順其生長之機,舒展條達,樂觀開朗。夏天,陽氣最盛,萬物蕃秀,開花結果,故人的精神情志活動應充沛飽滿。秋天,萬物平定,陽氣漸收,陰氣漸長,肅殺之氣降臨,景物蕭條,人的精神情志活動也應隨之收斂,以保持安定平靜。冬天,陽氣潛藏,陰氣最旺,寒氣凜冽,萬物生機閉藏。人的精神情志活動亦要順其閉藏之氣,內伏而不外露,不可輕易耗泄。 此外,還可根據每日晝夜的時間順序而調理精神活動。每日調神的方法與四時調攝一樣,應以陰陽的變化作指導,早上及上午陽氣旺盛,故人的精神宜振奮向外,朝氣蓬勃;暮晚陰氣旺盛,陽氣收斂,則人宜休整靜息。
「生活小魔術」讓你的精力充沛。
保證充足的睡眠。據專家研究表明,凡睡眠欠佳者或長期失眠者易患各類精神疾病。
自己承認並肯定自我,切勿自卑。要有自知之明,天生我才必有用。永遠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知足長樂。
在任何時候、任何環境均應面對現實,勇敢去適應生活,包括適應學習與工作。
及時擺脫各種生活中的煩惱。面對焦慮時,可以問自己:「這件事最壞能壞到何等程度?」當答復這個問題後,你的煩惱和焦慮就會逐漸消失。
制定一個行動來代替煩惱和焦慮。如到湖邊垂釣、去公園散步、練書法、寫日記等等,把精神沉浸在有意義的活動或工作上去。
處在心理矛盾重重,自己又無法擺脫時,應及時去看看心理醫生或去精神神經內科就診。
Ⅳ 靜神養生在傳統中醫養生學中為什麼佔有重要地位
靜神養生在傳統中醫養生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古人認為,神是生命活動的主版宰,保權持神氣清靜,心理平衡,可以保養天真元氣,使五臟安和,有助於預防疾病、增進健康和延年益壽。反之,則會導致情志內傷,如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以至誘發種種身心疾患。對於調氣養生,中醫養生理論認為,人體元氣有化生、推動與固攝血液、溫養全身組織、抗拒病邪、增強臟腑機能的作用。營養失衡、勞逸失當、情志失調、病邪夾擊等諸多因素,可致元氣虛、陷、滯、逆,進而使機體發生病理變化。中醫調氣養生法主張通過慎起居、順四時、戒過勞、防過逸、調飲食、和五味、調七情、省言語、習吐納等一系列措施來調養元氣、祛病延年。總之,養生之道在於動形結合、合理膳食、修身養性、靜神調氣,這樣才能達到「調養」目的。
Ⅳ 什麼是調神養生
調神養生指在安靜環境中,靜心養神,調適情志。古人認為神在於養,情在於節。因此,
中醫理論認為調神是長壽之本。調神養生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安心養神:《內經·素問》指出:「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這段話原意是說善於養生者心情應清靜安閑,排除各種雜念,以使真氣順暢,精神守於內,
疾病無從生,外表雖形體勞作但不使疲倦,能隨其所欲滿足願望,使體健無病。
這就要求人們應以寬廣胸懷對待生活。《壽世青編》有這樣的話:「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過擾,記事不可留住,吸其自來,任其自去」。鄭板橋的名言「難得糊塗」亦人人皆知。
四時調神:人的神志隨四季節氣而變。古人據此提出四時調神健身之法。即按照季節物點使精神情志做到:春季活潑,夏令暢達,秋天恬靜,入冬則藏而不泄。以此方式調養精神,必能適應外界變化,保持精神情志穩定。
以心治神:俗話說:「心病還需心葯醫」。心葯指的是一種現代心理療法。心病起於自己,因此,「解鈴還需系鈴人」,用葯物是治不了心病的。所以「以心治神」是提醒人們隨時調節情緒,切勿獨思苦想或憤怒不平。否則一旦致病,則會影響健康。
節制情感:生活中適時節制感情是修養高雅的表現。古語聞過則喜,是說別人批評了自己,不僅不生氣反而高興,即所謂「克己可治怒」。《賢文》講:「忍一時之氣,免百日之憂」。這都是忍怒寬容和節制感情的方法,顯而易見,若能控制情緒,也是保健之道。
精神寄託:人到暮年時,會有失落感。離退休後,無事可做,精神沒有寄託,難免產生失落感。建議老年朋友們,離開崗位後,仍宜找點自己喜歡的事做,有條件的可以「補差」,發揮余熱;或在家中讀書學畫、下棋聽曲、養植花木、料理家務、教育兒孫。老年人只要有了精神寄託和對生活充滿信心,就不會感到老之已至。
老當益壯獻余熱,熱愛生活妙趣生;憂愁憤怒會致病,增進健康慶養生。
Ⅵ 現代社會生活,人們無不重視保健養身。請問:什麼叫「靜神養身」
你好!
「靜神養身」在傳統的中醫養身中佔有重要地位。古人認為,神是生回命活動的主宰,保持神氣清答靜,心理平衡,可以保養天真元氣,使五臟安和,有助於預防疾病、增進健康和延年益壽,反之,則會導致情志內傷,如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神,以致誘發種種疾病。
Ⅶ 情志養生的養神
「靜則神藏,躁則消亡」
這是《黃帝內經》里的一句話,即神宜靜,而不宜躁的意思。靜神的思想,倡始於老莊。老子、莊子處於社會急驟變化的春秋戰國時期,他們觀察了當時自然、社會、人事方面的變化,提出了「清靜無為」的思想主張。這種思想,反映了當時貴族領主政治、養生的積極思想。老子在《道德經》里指出:「靜為躁君。」其意是說,在動與靜這一對矛盾中,靜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安靜是躁動的主宰。從這一思想出發,他極力主張要「致虛極、安靜篤」,即要盡量排除雜念,使心靈空虛而不雜;始終如一地堅守清靜,使神氣靜而不躁。莊子繼承了老子的這種靜神思想,並以水為例闡明了神之當靜的道理,曰:「水靜猶明,而況精神」,並認為靜和無為便能達到長壽的境界。《黃帝內經》繼老莊之後,第一次從醫學的角度提出了靜神防病的思想,如在其《素問》里說:「恬憺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這里的「恬憺虛無」,主要是指安靜而言,思想安靜,神氣內持,邪氣不能侵害。西漢劉安甚重靜神,他在《淮南子·原道訓》中說:「人生而靜,天之性也。」並提出了神氣的靜躁與壯老有密切的關系,如他在《精神訓》里雲:「夫精神氣志者,靜而日充者以壯,躁而日耗者以老」。清代大養生家曹庭棟在《老老恆言·燕居》里說:「養靜為攝生首務。」書中仔細分析了前人的靜養思想,從實際出發,給「靜神」賦予了新的內容。他反對道家虛無縹緲之絕對的「靜」,說:「心不可無所用,非必如槁木,如死灰,方為養生之道。」他主張神宜相對的靜,認為神不用不動固屬於靜,而且用之不過,專一不雜,動而不妄動,同樣具有靜的意義。「從上述論述可知,古代著名的養生家、思想家都是極力主張「靜神」的,即清靜以養神。清靜,一般是指精神情志保持淡泊寧靜的狀態,因神氣清凈而無雜念,可使真氣內存,達到心神平安的目的。近年來,國內外不少學者都非常重視思想清靜與健康關系的研究。生理學研究證實,人在入靜後,生命活動中樞的大腦又回復到人的兒童時代的大腦電波狀態,也就是人的衰老生化指標得到了「逆轉」。經測定,高水平的氣功師的腦電波與一般人有明顯的不同。社會調查發現,凡經過重大精神挫折、思想打擊之後,又未得到良好的精神調攝,多種疾病的發病率都有明顯增加。由於「神」有任萬物而理萬機的作用,故神常處於易動而難靜的狀態。正如陳繼儒《養生膚語》所說:「今人作文神去,作事神去,好色神去,凡動靜運用紛壇,神無不去。」神去則動,何如能靜。陳師誠在《養生導引術·呼吸》中亦雲:「心如猿,意如馬,動而外馳,不易安定。」所以,真正做到使精神安靜是非常不容易的,只有從思想高度認清了靜神的意義,才能克服種種干擾,做到「靜以神藏」。又如何做呢?
一是抑目靜耳。
眼耳為人體五官之一,是神接受外界刺激的主要器官,其功能受著神的主宰和調節。目清耳靜則神氣內守而心不勞,若目馳耳躁,則神氣煩勞而心憂不寧。老子曾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此即是說亂視雜聽,則會使耳自過用不清,而耗傷神氣。尤其要避免「目視玄黃,耳務淫哇」(《養生論》),這樣就能減少外界對神氣的不良刺激。老人由於閱歷萬千,思慮易起,故神更是易動難靜,《千金翼方·養老大例》針對老年人這一特點,強調指出:「養老之要,耳無妄聽,口無妄言,身無妄動,心無妄念,此皆有益老人也。」
抑目靜耳二者,對於神氣來說,抑目尤為重要。《老老恆言·燕居》說:「心者,神之舍;目者,神之牖。目之所致,心亦至焉。」說明了目視累心動神及靜神必先抑目的道理,當然,目不可以不視,耳不可能無聽,關鍵在於不要為了滿足私慾而亂視妄聽,使神氣不寧。
二是凝神斂思。
《醫鈔類編》里說:「養心則神凝,神凝則氣聚,氣聚則形全。若日逐攘擾煩,神不守舍,則易於衰老。」當然,這種凝神斂思、保持清靜的養生方法,並不是無知無欲、無理想、無抱負,不是人為地過於壓抑思想和毫無精神寄託的閑散空虛,因而它與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懶漢思想絕不相同。從養生學角度而言,神貴凝而惡亂,思貴斂而惡散。凝神斂思是保持思想清靜的良方,反之,正如孫思邈在《千金要方·道林養性》里所雲:「多思則神殆,多念則志散,多欲則志昏,多事則形勞。」道人呂洞賓提倡「寡言語以養氣,寡思慮以養神」的養心斂神方法不無道理。
三是多練靜功。
靜功是氣功的一種,包括練意和練氣兩方面的內容,相當於古代的靜坐、吐納、調息、服氣等方法。其中的練意(又稱調心),即是調理精神狀態,以達到促進神氣入靜的作用。故《黃帝內經》中說:「呼吸精氣,獨立守神。」這里的神氣內收,即是靜功的結果。《養生四要》也說:「人之學養生,日打坐,日調息,正是主靜功夫。但要打坐調息時,便思要不使其心妄動,妄動則打坐調息都只是搬弄,如何成得事。」可見,靜功是以靜神和調氣為主要目的地一種鍛煉方法,而靜神又是氣功鍛煉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常練靜功有清靜神氣的作用。
「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此句原文見於《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亦是養神的一條重要原則。所謂「精神內守」,主要是指人對自己的意識思維活動及心理狀態進行自我鍛煉、自我控制、自我調節,使之與機體、環境保持協調平衡而不紊亂的能力。「內」針對外而言, 「守」是堅守、保持的意思。 「精神內守」,強調了內環境——精神的安定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即「病安從來」,意即精神守持於內,人怎麼會得病呢?那麼,又怎樣「精神內守」呢?
一是要「不時御神」。
《黃帝內經》在談到人如何衰老時,明確指出:「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這里的「半百而衰」,即是過早衰老,而引起衰老的關鍵原因就在於「不時御神」。御,駕御、控制的意思。時,善也,不時御神,即是指不善於控制自己的精神。為貪圖一時的快樂,違背生活規律而取樂,則有害於身心健康,促使人體過早衰老。
精神耗散,不能守持於內之所以引起衰老,原因是在於「神者,血氣也」,意思是氣血是神的物質基礎,大量、過分地耗散精神,可以使氣血損耗,從而產生衰老。事實證明,一個經常大哭大鬧、喜笑過度的人,是不會長壽的。有道德修養的人,必須時時、事事做到控制自己的精神,冷靜、客觀地處理各種事物。對於任何重大變故和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復雜問題,都要保持穩定的心理狀態和達觀的處世態度,順應事物的自身規律去解決問題。正如壽世青編的《養心說》里所指出的:「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過憂,既事不可留住,聽其自來。應以自然,任其自去,忿憤恐懼,好樂憂患,皆得其正,此養心之法也。」此謂「精神內守」具體運用的最好說明,其中心意思是要人們對外部環境事物要採取安和的態度。安者,對外界各種事物的刺激順其然而適應;和者,對外界事物的反應要順之而去,千萬不要為各種瑣事傷透了腦筋、費盡了心機、挖空了心思,這點對於老年人尤為重要,不妨「難得糊塗」一點。
二是要「高下不相慕」。
這亦是《黃帝內經》里一句重要養生格言,意思是人們社會地位有高低,但都不要相互傾慕而各安於本位。高下,指社會地位高低而言。高,指貴族,統治者;下,為廣大群眾、百姓。但在現實生活中,要真正做到「高下不相慕」是非常困難的。自古以來,不少人為了高官厚祿互相殘殺,連腦袋都丟了,還談什麼養生呢?還有一些人,不但嫉妒比自己地位高的人,甚至連別人的才華、品德、名聲、成就、相貌等高於自己時,都覺得不舒服。這種人常常可以產生一種「無名火」,使心境抑鬱,情緒煩躁。現代研究表明,妒火中燒之時,體內會發生一系列變化,如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血壓升高,血清素的活性水平降低,因而引起機體免疫功能紊亂,大腦機能失調,抗病能力下降。古今中外的歷史上,因嫉妒而產生悲劇的例子是相當多的,《三國演義》中的周瑜,才華出眾,只因嫉恨比他更足智多謀的諸葛亮,最後郁悶在胸,吐血而亡。戰國時候的龐涓嫉妒心理惡性膨脹,竟干出了毒害同學孫臏的事情。《水滸》里的王倫,也嫉妒心極重,當林沖、晁蓋等初上樑山時,他深知這些好漢武藝比自己高強,硬是不肯收留。林沖忍無可忍,當眾怒斥王倫說:「這梁山泊便是你的?你這嫉賢妒能的賊!你也無大量大才,也做不得山寨之主!」
沒有「大量大才」,而又「嫉賢妒能」,這可以說是一切嫉妒心強的人的共同特徵,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病態心理。一般說來,強者不會嫉妒弱者,但是,又不是對所有強者都嫉妒。嫉妒往往產生在兩個原先水平相仿的人中間。比如,甲乙兩人本來關系很好,工作能力也差不多,突然有一天甲的成績超過了乙,因而受到了領導的器重、大家的敬仰,乙不能正確對待,就會產生嫉妒之心。這又反映了嫉妒心理具有強烈的排他性,而且這種排他性總是發生在兩個關系密切,相互平起平坐的人之間,對一個與自己毫不相於的人,即使他樣樣勝過自己,也不會去嫉妒,尤其是現代社會是競爭的社會,更易產生嫉妒。消除嫉妒的根本方法是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加強思想意識修養,把羨慕的心情變成追趕的行動,對感情進行良性控制。還是「高下不相慕」,「知足者常樂」好。 三是應少私寡慾。
少私,是指減少私心雜念;寡慾,是降低對名利和物質的嗜欲,此即老子在《道德經》中指出的「見素抱朴,少私寡慾」。《黃帝內經》中亦主張「恬淡虛無」。「志閑而少欲」。《紅爐點雪》則強調說:「若能清心寡慾,久久行之,百病不生。」事實證明,只有少私寡慾,精神才能守持於內。很難想像,一個私心太重、嗜欲不止的人,他的精神能夠安靜下來?《太上老君養生訣》里說:「且夫善攝生者,要先除六害,然後可以保性命延駐百年。何者是也?一者薄名利,二者禁聲色,三者廉貨財,四者損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妒忌。「六害不除,萬物糾心,神豈能內守?」
Ⅷ 請問中醫養生的具體方法是什麼
幾種中醫養生方法:
1、飲食養生:合理飲食可以調養精氣,糾正臟腑陰陽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壽。中醫養生理論認為,飲食要以「五穀為養,五果為助,無蓄為益,五菜為充」,還要重視五味調和,否則,會因營養失衡、體質偏頗、五臟六俯功能失調而致病。
2、修身養生:中醫養生理論認為,凡追求健康長壽者首先應從修身養性做起,如平日應排除各種妄念,多說好話、多行善事,可使自己心胸開闊、情緒安定,從而維持身心健康。
靜神養生 :靜神養生在傳統中醫養生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古人認為,神是生命活動的主宰,保持神氣清靜,心理平衡,可以保養天真元氣,使五臟安和,有助於預防疾病、增進健康和延年益壽。反之,則會導致情志內傷,如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以至誘發種種身心疾患。
3、調氣養生 :人體元氣有化生、推動與固攝血液、溫養全身組織、抗拒病邪、增強臟腑機能的作用。營養失衡、勞逸失當、情志失調、病邪夾擊等諸多因素,可致元氣虛、陷、滯、逆,進而使機體發生病理變化。中醫調氣養生法主張通過慎起居、順四時、戒過勞、防過逸、調飲食、和五味、調七情、省言語、習吐納等一系列措施來調養元氣、祛病延年。建議您可以喝汣味紫葡茶來改善體質,增強機能,達到養生狀態。
Ⅸ 中醫養生講究一個「形神共養」,怎麼共養
在中醫界,如果要養生,我們就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個詞,那就是形神共養。其實也就是其字面意思,我們不僅要要注意精神方面的攝取還要注意形體方面的保養。只有兩個相輔相成,方可真正均衡且統一的發展。那形神共養又是怎樣的一個養法呢?
中醫方法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種較具權威的養生方法,在中醫界都如此建議,所以要養生,神形自然是不可分離的。唯有兩者相輔相成,方可真正達到養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