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腸濕熱證的中葯處方有哪些
(1)白頭翁秦皮湯
[主治]熱郁濕蒸,滯留不去而成腸澼。清熱利濕,調氣理回血。
[處方]白頭答翁15克,秦皮10克,黃連8克,碧玉散15克,廣木香9克,
檳榔9克,海螵蛸30克,馬齒莧30克,椿根皮10克,白芍15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400毫升,分2次口服。
(2)白頭翁湯
[主治]熱郁濕搏,蘊滯陽明。清熱利濕,理氣盪滯。
[處方]白頭翁15克,黃連8克,生白芍12克,茯苓15克,馬齒莧30克,木香9克,碧玉散15克,薏苡仁15克,海螵蛸30克,蒲公英30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400毫升,分2次服。
(3)黃連紅曲湯
[主治]清熱燥濕,行氣止痢。
[處方]黃芩3克,黃連(薑汁炒)3克,白芍3克,炙甘草3克,橘紅3克,紅曲3克,麩炒枳殼3克,建蓮(去皮)3克,生麻(炒)0.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⑵ 去大腸濕熱通便吃什麼中成葯
可以試試香丹清,先調理胃腸道間健康狀況,再改善胃腸道功能,最後做到潤腸通便,排除體內毒素。這個不含瀉葯成分,溫和舒適,是中葯草本葯物,適合便秘者、排便不暢者使用,療效不錯。除了葯物治療外,還有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飲食改善的輔助內容。
⑶ 治療大腸濕熱症有哪些中葯處方
【中葯處方】
(1)白頭翁秦皮湯
[主治]熱郁濕蒸,滯留不去而成腸澼。清熱利專濕,調氣理血。
[處方屬]白頭翁15克,秦皮10克,黃連8克,碧玉散15克,廣木香9克,
檳榔9克,海螵蛸30克,馬齒莧30克,椿根皮10克,白芍15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400毫升,分2次口服。
(2)白頭翁湯
[主治]熱郁濕搏,蘊滯陽明。清熱利濕,理氣盪滯。
[處方]白頭翁15克,黃連8克,生白芍12克,茯苓15克,馬齒莧30克,木香9克,碧玉散15克,薏苡仁15克,海螵蛸30克,蒲公英30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400毫升,分2次服。
(3)黃連紅曲湯
[主治]清熱燥濕,行氣止痢。
[處方]黃芩3克,黃連(薑汁炒)3克,白芍3克,炙甘草3克,橘紅3
克,紅曲3克,麩炒枳殼3克,建蓮(去皮)3克,生麻(炒)0.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⑷ 大腸濕熱 用什麼中葯好
哎!診斷病情可復不是制那麼容易的,中葯也不可隨便亂用,你提到的情形不像是大腸濕熱,倒像是燥熱,在網上希望得到相關的醫葯服務,必須將各方面的資料講清楚,性別,年鹷,症狀,病史,血壓,能夠清楚表逹,就越有助於診斷,何況網上問病無四診合參,只是以猜測為主,加上患者交代不清楚,那就變作瞎子摸象了。
⑸ 大腸濕熱吃什麼葯
大腸濕熱表現為腹痛下痢,里急後重,或大便膿血,肛門灼熱,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滑數 治療應清熱,利濕,解毒,調氣,行血。 1.基本方葯: (1)芍葯湯加味:芍葯10克、黃芩10克、黃連6克、大黃6克、銀花15克、檳榔l0克、當歸10克、甘草6克、木香6克。本方適用於腹痛、里急後重、下痢赤白膿血為主證的痢疾患者。 (2)葛根芩連湯加味:葛根15克、黃芩l0克、黃連6克、甘草6克、銀花15克、茯苓15克、木通6克、車前子10克。本方適用於腹痛,瀉下急迫為主證的泄瀉患者。以上方葯,水煎,取汁300毫升,分2~3次服用,每日一劑。 飲食療法 (1)馬齒莧綠豆湯:新鮮馬齒莧120克(或干品60克)、綠豆60克,煎湯服食。每天1~2次,連服3天。二味合用對濕熱泄瀉、或熱毒血痢,甚為有效。 (2)車前子飲:車前子30克,紗布包,加水500毫升,煎取300毫升,去渣,加粳米煮粥,分二次溫服300毫升。治泄瀉。 (3)姜連散:生薑l20克,榨汁;黃連30克,銼末,文火烘炒加薑汁拌勻,以干為度。每服6克,綠茶清送下,每天3次。對濕熱泄瀉嘔吐者大為適宜。 (4)石榴皮蜜膏:鮮石榴皮1000克(干品500克)、切碎,砂鍋煎煮取汁兩次,文火濃縮至稠粘時,加蜂蜜300毫升,攪勻至沸停火,冷後裝瓶。每服10毫升,開水沖服,每日3次。 (5)白蜜馬齒莧汁:鮮馬齒莧1000克,溫開水洗凈榨汁,加白蜜30毫升,或白糖適量,一次服下,每日服2次。 (6)綠茶煎:綠茶100克,煮取濃汁300毫升,每次服100毫升,加醋10毫升熱飲,每日3次。或綠茶末12克,白痢以姜湯送服,赤痢以甘草水送服,每日3次。症狀消失後連服3日,以鞏固療效。 (7)莧粥:新鮮紫莧100克,去根洗凈切碎,同粳米100克煮粥,每日2次,早晚服。此粥對於有急性菌痢、腸炎的老年患者,尤為適宜。 (8)龍眼肉包鴉膽粉:鴉膽子亡10粒,研粉,以桂元肉包裹吞服,每日3次,治阿米巴痢。此方適於飯後服,不宜久服。
⑹ 大腸濕熱證的中葯療法有哪些
[治法]清利濕熱。
[常方]葛根芩連湯。
[方義]本方以黃芩、黃連苦寒清熱燥濕;葛根解肌清熱,升清止瀉。可加銀花、貫眾清熱解毒,加木通、車前子增強利濕之效。
[處方]葛根30克,黃連5克,黃芩20克,炙甘草5克。
[用法]先煮葛根,水煎分2次服。
[加減]若熱甚者,加梔子、黃柏助其清熱燥濕。腹滿而疼痛者,加木香、檳榔以理氣止痛。痢下膿血者,加白頭翁、馬齒莧清熱解毒除濕。
⑺ 大腸濕熱吃什麼中成葯
中醫上認為脾是散廢氣的
胃是分解食物營養的,然後腸吸收.
脾胃虛弱一般說明人專體內的廢氣得屬不到很好的排泄,而食物營養得不到很好的分解並不能很好的吸收
所以平時注意調養並注意保暖,中葯吃多了也不好,很容易傷了其他方面的器官,當然,刺激性的食物就少吃了,鹵的東西最好就別吃,紅棗可以每天吃幾顆
另,脾胃虛弱一般是脾胃有寒邪,濕氣重.脾胃為中土,喜燥惡濕,喜暖畏寒.平時多吃易消化食物,如稀飯,粥等.少吃寒涼食品,如西瓜,冬瓜,蘿卜,柚子,橙子,涼茶,冷飲等.可以吃些大棗、山葯、茯苓餅等,這些具有健脾功能.
另外,我之前看過一個電視節目,脾胃腎虛者須多吃山葯
腸胃濕熱可服用連朴飲:制厚朴6克,川黃連、石菖蒲、制半夏各3克,香豉、焦梔子各9克,蘆根60克
用法:水煎溫服
功效:清熱化濕,理氣和中
其中,黃連能清熱燥濕,厚朴行氣化濕;蘆根清熱除煩,半夏燥濕和胃,石菖蒲辟穢化濁;焦梔子清利三焦,且與香豉共同宣洩胸脘郁熱。
如果濕氣較重,本方還可以加薏苡仁、茯苓、澤瀉各6克,以加強利濕之功效。
⑻ 怎樣用中醫治療大腸濕熱證
[治法]清利濕熱。
[常方]葛根芩連湯。
[方義]本方以黃芩、黃連苦寒清熱燥濕;葛根解肌清熱,回升答清止瀉。可加銀花、貫眾清熱解毒,加木通、車前子增強利濕之效。
[處方]葛根30克,黃連5克,黃芩20克,炙甘草5克。
[用法]先煮葛根,水煎分2次服。
[加減]若熱甚者,加梔子、黃柏助其清熱燥濕。腹滿而疼痛者,加木香、檳榔以理氣止痛。痢下膿血者,加白頭翁、馬齒莧清熱解毒除濕。
⑼ 治療大腸濕熱的中成葯有哪些
大腸濕熱是一種較為復雜的疾病,對於患者的腸胃健康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導致患者的腸胃疼痛嚴重,且會波及到日常生活,大家需要將大腸濕熱警惕起來,病發期間需要注重治療的工作,患者可使用中成葯物進行治療,有利於該病患者的身體恢復。
日常生活中大腸濕熱越發的多發,疾病的危害性較為嚴重,特別多的朋友出現了大腸濕熱的症狀。促使患者的身體異常,還會誘發腸道疼痛的症狀出現,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朋友們要提防大腸濕熱的發生,且要清楚的了解該病的治療中成葯,下面為朋友們介紹一下大腸濕熱的治療中葯有哪些呢?
大腸濕熱的病發率較高,疾病的危害性特別的嚴重,較多朋友受到了大腸濕熱的困擾,對於患者的腸道健康極為不利,且會波及到患者的日常生活,我們要謹防大腸濕熱的發生,病發之後應當注重治療的工作,患者可服用連朴飲,葯物組成有制厚朴、制半夏、香豉、川黃連、石菖蒲、焦梔子、蘆根等,需要將上述的葯物加入清水之後進行煎服,能起到清熱化濕、理氣和中的作用,葯方當中的黃連可以以清熱燥濕,而厚朴可以行氣、化濕,蘆根可以起到清熱除煩的作用,諸葯合用的話,可以有效治療大腸濕熱,減輕了該病患者的病情。
針對濕氣過於嚴重的患者,應當在葯方當中加入薏苡仁、茯苓、澤瀉等,能夠加強利濕的功效,取得了滿意的治療效果,患者的飲食方面也要格外注意,宜食用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稀飯、粥等,還應當少食用一些寒涼的食物,比如西瓜、冬瓜、柚子、橙子、蘿卜、涼茶、冷飲等,適當的食用一些山葯、大棗、茯苓餅等,這樣些食物能起到健脾的功能,有利於患者的病情恢復。
⑽ 治療大腸濕熱的中成葯有那些
您好!
您的情況還是以濕熱為主,之所以用葯後產生胃痛是清熱瀉火葯物的量沒有專把握准屬。
一般來說,用清熱瀉火之品,必須顧護胃氣,因此,關鍵在於方劑的構成需要注意。
而您的問題,主要以濕熱為主,並非單純的火熱,因此,在治療上比較復雜。因為祛濕需要用熱化之品,而清熱需要用寒涼之品,因此用葯本身就存在矛盾點。
建議:以四秒丸為主,隨證加減。畢竟沒親眼見到您,不出具體方子了。若在滬,可提供一點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