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兒疝氣中葯能調理好嘛
意見建議:寶寶疝氣的原因是由於右側腹股溝有0.3CM的缺損區,這種情況是不能通過中葯調理的,最好的措施就是手術。其次可以試試疝氣帶。
㈡ 寒疝怎麼治療
建議:你好:抄治寒疝四肢逆冷,氣弱汗出,蓬莪術湯方
蓬莪術(一兩炮乾薑(半兩炮)附子(炮裂去皮臍一兩) 三分桂(去粗皮一兩白術(三分檳榔(一兩)&芍葯(一兩)
上八味,銼如麻豆,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治寒疝攻注,胸脅滿痛,汗出,木香湯方
㈢ 疝氣中醫外治療是怎樣一個治療方法
疝氣
病因症狀
腹腔內臟器經腹壁肌肉薄弱處向體表突出形成本病,在男性可由腹股溝向陰囊突出
一圓形或梨狀腫秀;在女性,腫物可出現於大陰唇部,平卧時腫物回縮消失,一般
僅有墜脹感,較大的疝可有時顯牽引痛。本病男性多於女性,右側多於左側,常由
腹壁薄弱(年老久病,肥胖所致的腹壁肌肉萎縮等)或腹內壓增高(長期慢性咳嗽、
便秘、排尿困難、妊娠、腹水等)所致。
自療注意事項
(1)早期治療。
(2)積極治療影響本病發生的其他疾病,如慢性咳嗽、前列腺肥大、慢性便秘等。
自治療法
1.成葯自療法
(1)疝氣內消丸,每日2次,每次服9克。
(2)桔核丸,每日2次,每次服9克。
(3)補中益氣丸,每日3次,每次9克。
2.驗方自療法
(1)小茴香10克、荔枝核10克、桔核6克、吳茱萸6克、木香3克、用水煎
服,每日1劑。
(2)向日葵1棵,水煎後紅糖沖服。
(3)烏葯、升麻各10克,用水煎服,每日1劑。用於疝氣腫痛。
(4)杉樹球8個,用水煎服,每日1劑。
3.飲食自療法
(1)羊睾丸、雞蛋各4個,水煮後吃蛋喝湯,每日1劑,連服數日。用於本病氣
虛者。
(2)補骨脂50克,鹽炒研末,加入黑芝麻25克,每次服9克,每日2次。
(3)全蠍一個研末,裝入雞蛋孔內蒸熟食之。
(4)豬肉120克、梧桐樹根,八月瓜根、蒼耳子各10克。燉服,每日1次。
(5)蒜頭皮20克,熬水,每日服用數次。蒜頭皮即粘貼蒜肉之衣,約1000
克的蒜頭,可剝皮20克。本方適用於小兒疝氣者。
(6)大蔥、紫蘇各適量,石灰袋1個,大蔥、紫蘇加水煮開後,待溫熱時浸坐1
5-20分鍾,然後以石灰袋置於患處入睡。本方對於疝氣脹痛有一定效果,一般
應用15-30分鍾,然後以石灰袋置於患處入睡。本方對於疝氣脹痛有一定效果,
一般應用15-30分鍾即愈。
(7)生薑15克、當歸15克、羊肉100克,同煮熟,吃肉飲湯,每日1次。
本方用治寒疝,具有補血活血、解氣止痛,溫暖下元之功效。
(8)紅皮蒜2隻、柑核50克、金橘2個、白糖50克,蒜去皮,同其他三味用
水2碗,煮成1碗,頓服。本方用治疝氣疼痛異常,具有消腫、止痛之功效。
(9)鮮生薑適量,洗凈,搗爛絞取其汁,去渣,將汁貯於碗內,陰囊浸入薑汁內
片刻即成。本方用治疝氣,具有解肌散寒之功效。
(10)蔥衣(系蔥白的外衣)90克,稍加水煮,1次吃完,連服7次。本方
用治疝氣,具有解肌散寒之功效。
4.外治自療法
(1)吳萸、川楝子、小茴香各10克,烘乾研末,醋調成膏,紗布包裹,敷神闕、
氣海、中極穴。
(2)肉桂10克、研末醋調,紗布包後敷臍部。
(3)蓖麻仁7粒研碎,麵粉適量,水調成膏,敷健側湧泉貼在右側腰部,右側疼
痛貼在左側腰部。
5.其他自療法
(1)熏葯:燈籠草30克,煎湯熏洗,每日1-2次。
(2)葯墊法:川椒30克、小茴香30克、灶心土500克。將川椒、小茴香研
為細末,灶心土打碎,三味和勻,棉布包裹,製成坐墊,坐其上。
㈣ 哪些中葯治療寒邪
寒邪是指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結、收引特性的外邪,有內寒與外寒的區別。
治療外寒常用葯物有麻黃、桂枝、紫蘇、荊芥、羌活、防風、白芷、細辛、藁本等。代表方劑有麻黃湯、桂枝湯、香蘇散等。
治療里寒,常用溫里葯,可分為溫中散寒葯、溫腎回陽葯、暖肝散寒葯和溫肺化飲葯4類。①溫中散寒葯。主要用於寒邪內侵、陽氣被困,或脾陽不足、寒自內生,所致脘腹冷痛、嘔吐瀉痢等臟寒證。常用葯有乾薑、高良姜、紅豆蔻、花椒、胡椒、丁香、蓽茇、蓽澄茄、山柰等。②溫腎回陽葯。主要用於陰寒內盛、元陽衰微、下痢清谷、四肢厥冷、冷汗不止的亡陽厥脫證;或腎陽不足、陽痿宮冷、陰寒水腫、五更泄瀉等證。常用葯有附子、川烏頭、草烏頭、肉桂、九香蟲等。③暖肝散寒葯。主要用於寒犯肝經、厥陰頭痛、寒疝腹痛等證。常用葯有吳茱萸、小茴香等。④溫肺化飲葯。主要用於寒痰停飲犯肺、喘咳痰稀等證。常用葯有乾薑、細辛等。 葯有乾薑、高良姜、紅豆蔻、花椒、胡椒、丁香、蓽茇、蓽澄茄、山柰等。②溫腎回陽葯。主要用於陰寒內盛、元陽衰微、下痢清谷、四肢厥冷、冷汗不止的亡陽厥脫證;或腎陽不足、陽痿宮冷、陰寒水腫、五更泄瀉等證。常用葯有附子、川烏頭、草烏頭、肉桂、九香蟲等。③暖肝散寒葯。主要用於寒犯肝經、厥陰頭痛、寒疝腹痛等證。常用葯有吳茱萸、小茴香等。④溫肺化飲葯。主要用於寒痰停飲犯肺、喘咳痰稀等證。常用葯有乾薑、細辛等。
僅供參考!
㈤ 寒疝的概述
寒疝來
病名。見《金匱要略·腹滿寒源疝宿食病脈證治》。
①指一種劇烈之腹痛,由內臟虛寒,復感寒邪(或風寒)而發病。《素問·長刺節論》:「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諸病源候論》卷二:「寒疝者,陽氣積於內,則衛氣不行,衛氣不行則寒氣盛也。故令惡寒、不欲食,手足厥冷,繞臍痛,自汗出,遇寒即發,故雲寒疝也。」治以溫經散寒為大法,兼以活絡通下。用大烏頭湯、烏頭桂枝湯、大黃附子湯、當歸生薑羊肉湯(如無羊肉,可用鴿子肉代替)等方治療;亦可以延胡索,胡椒、小茴香等分為末,酒調服。
②指陰囊硬結、腫痛。由寒邪襲於厥陰經所致。《儒門事親》卷二:「寒疝,其狀囊冷,結硬如石,陰莖不舉,或控睾丸而痛。得於坐卧濕地,或寒月涉水,或冒雨雪,或卧坐磚石,或風冷處使內過勞。宜以溫劑下之。」如寒氣不盛者,用荔香散、暖肝煎、溫經湯、神應丁香楝實丸等方;寒邪盛,用醫林四神丸、胡蘆巴丸、沉香桂附丸等方、《百一選方》十補丸等。
③七疝之總稱。《醫學綱目》卷三:「疝圖雖七,然寒疝即疝之總名。」
㈥ 疝氣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小孩不要手術,比較危險,弄不好會對以後的生育造成影響。
我家寶寶之前有用過曲善寶疝氣帶,還可以的,推薦你試試
㈦ 我的中醫治療過程,請中醫幫我看看這個中葯方及建議,謝謝了。
你覺得疲倦、乏力、困怠,是脾氣虛的表現;焦慮,是心、肝兩臟的陰陽失衡;腰背回痛,以及你所說答的遺漏症狀,是腎陽不足,筋絡不暢。桂枝和乾薑合用能溫腎,而茯苓、白術、生薑與姜半夏和厚朴一同行氣健脾。柴胡和吳茱萸都歸肝經,柴胡疏肝,吳茱散寒止痛,常與乾薑相須為用。同時乾薑能溫上焦,溫肺經化飲止咳,吳茱萸能溫下焦,溫肝以治寒疝腹痛,助腎陽以治寒瀉。蜀椒和附子,寒熱並用。舌苔從無到有,是好轉的表現。平日要注意作息和飲食,盡量規律,會有助於恢復健康的。
㈧ 請老中醫幫我看下這個葯方,跪謝了。
此方活血化淤、溫陽散寒,治療「精索靜脈曲張」基本對症,應該有效。但其中的「仙專參」在中屬葯學里未見記載,可能是其它某味葯的極冷僻的別名,亦有可能是沙參的筆誤。此一疑問你最好找原來的開方醫生核實一下。
其實「精索靜脈曲張」是一西醫學名詞,該病多數是睾丸腱鞘囊腫、鞘膜積液引起的;而在中醫學里屬於「寒疝」或「風水」的范疇,其無論是中度還是重度,中葯治療都有效果。西醫上的任何疾病,在中醫學里都有相對的命名及診斷與治療方法,「精索靜脈曲張」也不例外。在中醫學看來,主要還是由臟腑的「內因」引起的。中醫治療比西醫治療更有效。
另外需要明確的是,「精索靜脈曲張」並不影響性功能或生育能力,不管輕重,對身體都沒有太大的影響,除了醫學治療外,還應該經常注意保暖、熱敷,都有一定作用,也不宜重體力勞動及突然受涼。
㈨ 疝氣中醫能治好不怎麼治
中醫治不好,只能開刀做手術
㈩ 大熱的中葯都有哪些
巴豆(雙眼龍、大葉雙眼龍、江子、猛子樹、八百力、芒子、巴菽、剛子、老陽子、猛子仁、巴果、巴米、雙眼蝦、紅子仁、豆貢、毒魚子、鑾豆、貢仔、巴仁、巴貢、葯子仁、蘆麻子、臘盤子、大風子、瀉果)
味性:辛,熱。歸經:入胃、大腸經。瀉寒積,通關竅,逐痰,行水,殺蟲。治冷積凝滯,胸腹脹滿急痛,血瘕,痰癖,瀉痢,水腫,外用治喉風,喉痹,惡瘡疥癬。
巴豆霜
味性:辛,熱。歸經:歸胃、大腸經。峻下積滯,逐水消腫,豁痰利咽。用於寒積便秘,乳食停滯,下腹水腫,二便不通,喉風,喉痹。
巴豆油
味性:辛,熱。歸經:心;大腸經。通關開竅;峻下寒積。主厥證;喉痹;寒積腹痛
䰾魚(青竹、青魚、竹䰾、青竹鯉、青鮒鯉)
味性:味甘,性熱。補腎陽;壯腰膝。主腎虛陽萎;腰膝酸軟
白降丹(降丹、降葯、水火丹)
味性:辛;熱。歸經:脾經。消癰;潰膿;蝕腐;殺蟲。主癰疽發背;疔瘡;瘰癧;膿成不潰;腐肉難消;風癬疥癩
斑蝥(花斑蝥、花殼蟲、斑貓、龍尾、螌蝥、斑蚝、龍蚝、斑菌、晏青、龍苗、羊米蟲、老虎斑毛、花斑毛、小豆蟲、放屁蟲、花羅蟲、章瓦、斑毛、班蝥)
味性:辛,熱。歸經:肝;胃;腎經。攻毒蝕瘡;逐瘀散結。主癰疽;瘰癧;頑癬;經閉;症瘕;癌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