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醫運用在生活中的方法
生活中的一些養生方面的都會用到中醫
⑵ 中葯保健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和在生活中的作用
中華中醫理論對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博大精深的,中葯對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是起到非常中葯的作用的,而且能起到治本的作用。
⑶ 如何將中醫保健知識運用到生活中
說說飲食方面的吧。
首先就是說,要合理膳食,不偏食,不嗜食。
再者,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考慮應該常常吃些什麼,以調理自身情況。比如說,經常熬夜的人,要注意保護肝臟,飲食多清淡為宜。
第三,根據自己身體情況,屬於什麼體質,可以進行一些食療,比如更年期女性,可以用當歸大棗來燉烏雞。
第四,給你找了個「中國膳食寶塔」要求的膳食營養分配,希望對你有幫助。
1.谷類 谷類是麵粉、大米、玉米粉、小麥、高粱等等的總和。它們是膳食中能量的主要來源,在農村中也往往是膳食中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多種谷類摻著吃比單吃一種好,特別是以玉米或高粱為主要食物時,應當更重視搭配一些其他的谷類或豆類食物。加工的谷類食品如麵包、烙餅、切面等應摺合成相當的麵粉量來計算。 2.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經常放在一起,因為它們有許多共性。但蔬菜和水果終究是兩類食物,各有優勢,不能完全相互替代。尤其是兒童,不可只吃水果不吃蔬菜。蔬菜、水果的重量按市售鮮重計算。 一般說來,紅、綠、黃色較深的蔬菜和深黃水果含營養素比較豐富,所以應多選用深色蔬菜和水果。 3.魚肉蛋 魚、肉、蛋歸為一類,主要提供動物性蛋白質和一些重要的礦物質和維生素。但它們彼此間也有明顯區別。 魚、蝦及其他水產品含脂肪很低,有條件可以多吃一些。這類食物的重量是按購買時的鮮重計算。肉類包含畜肉、禽肉及內臟,重量是按屠宰清洗後的重量來計算。這類食物尤其是豬肉含脂肪較高,所以生活富裕時不應吃過多肉類。蛋類含膽固醇相當高, 一般每天不超過一個為好。 4.奶類和豆類食物 奶類及奶製品當前主要包含鮮牛奶和奶粉。寶塔建議的100克按蛋白質和鈣的含量來摺合約相當於鮮奶200克或奶粉28克。中國居民膳食中普遍缺鈣,奶類應是首選補鈣食物,很難用其他類食物代替。有些人飲奶後有不同程度的腸胃道不適,可以試用酸奶或其他奶製品。豆類及豆製品包括許多品種,寶塔建議的50克是個平均值,根據其提供的蛋白質可摺合為大豆40克或豆腐乾80克等。
⑷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應用中醫食療所學知識,進行養生,保健和疾病預防
飲食定量,主要強調飲食要有限度,保持不飽不飢,尤其是不暴飲暴食。否則會使腸胃功能紊亂,導致疾病的產生。如《黃帝內經》所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千金要方》更明確指出飲食過量的害處,「不欲極飢而食,食不可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可過多。飲食過多,則結積聚;渴飲過多,則成痰癖」。現代醫學認為,人體對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主要靠脾胃的功能正常,若飲食過量,短時間內突然進食大量食物,勢必加重胃腸負擔,使食物不能及時消化,進一步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和輸布,從而產生一系列疾病。相反,進食過少,則脾胃氣血化生乏源,人體生命活動缺乏物質基礎,日久會導致營養不良以及相應病變的發生。因此,飲食有節,食量有度是保證身體健康的重要條件。
定時
我國傳統的進食方法是一日三餐,即早、中、晚三餐。這與飲食在胃中停留和傳遞的時間有關。食物進入胃中,一般素食4小時,肉食約6小時,然後由胃經十二指腸進入小腸,當胃剖空到一定程度時,便產生飢餓感,故可再度進食。研究證明,早、中、晚這三個時間內人體的消化功能特別活躍。按照相對固定的時間,有規律地進食,可以保證消化、吸收功能有節奏地進行活動,脾胃協調配合,腸胃虛實交替,有張有弛,食物則可有條不紊地被消化、吸收和利用。若不分時間,隨意進食,零食不離口,就會使腸胃長時間工作,得不到休息,以致腸胃消化的正常規律被打破,胃腸虛實無度,久而久之可發生脾胃病變。
三餐合理搭配
在一日三餐中,歷來主張「早餐好,午餐飽,晚飯少」。這種說法有一定的科學性,與人體晝夜的生理變化有關。因為人身的陰陽氣血的運行,在晝夜中有盛衰的不同。早餐時間,經過一夜的休息,早晨陽氣活動開始旺盛,胃中處於相對空虛狀態,亟需補充營養,以滿足上午的工作需要;午餐時間,處於一日當中,且經半天的勞動,消耗較多,故宜適當多進食,才能彌補損耗,滿足下午勞動工作的需要;晚飯後,一般活動較少,消耗不多,故宜少食,否則常為致病之因。當然,一些夜生活豐富者,晚餐不僅要好,還要加夜宵。
⑸ 中醫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有哪些
味覺異常,是提示疾病的一種信息,應該引起醫生和患者本人的注意。
△口苦:臨床觀察口苦多見於肝膽熱證、腸胃熱證等;在現代醫學中則多為急性炎症的表現,而以肝膽疾病為多。這可能是膽汁排泄失常所致,癌症病人因甜味閾升高、苦味閾降低,吃甜的東西也會感到舌頭發苦。
△口淡:口淡多見於久病脾胃虛寒患者,外科大手術後病人食慾不振也會覺得口舌淡而無味。口淡在炎症感染中也常出現,但大多在疾病初起或消退期,前者為邪尚輕淺的表現,後者則屬邪退正虛之象,其意義與口苦顯然不同。腸炎、痢疾等消化系統疾病也常有口淡,辨證多屬腸胃濕濁或挾寒邪,雖屬實證,但要注意不宜用過苦寒涼性葯物。經臨床測定,嚴重的口淡患者,對甜、酸、苦、咸諸味均不敏感,味覺閾出現普遍升高的現象。
△口甜:脾胃實熱、濕熱郁阻、肝脾痰火內蘊的病人口舌可有發甜的感覺,古人稱之為「脾熱口甘」。研究證明,消化系統功能紊亂可致各種酶的分泌異常,唾液中澱粉酶含量增加,刺激舌上味蕾而感覺口甜。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唾液內糖分亦增高,所以也常覺口舌發甜。
△口澀:當舌頭味覺細胞苦味閾降低,舌觸覺感受異常時,可出現口澀。肝膽郁熱傷陰或脾土衰敗的患者,常有口舌干澀或枯澀無味的感覺。嚴重的神經官能症或通宵不眠之後,唾液腺分泌減少,也可感到口舌枯燥而澀。各種癌症後期多有味覺苦澀,中醫認為是脾腎衰敗,氣血瘀結。
△口酸:中醫認為「肝熱則口酸」、「脾胃氣弱,木乘土位而口酸」,所以口酸以脾虛肝火偏旺者居多,常見於胃炎和消化性潰瘍,與胃酸過多有關。有人測定口酸患者的唾液,其中乳酸、磷酸酶、碳酸酐酶含量較正常人增高,PH偏於酸性反應。
△口咸:口咸以脾虛濕盛,腎虛火旺為多。因中醫認為「咸為腎味」,臨床上常見於腎陰不足,腎火上浮的神經官能症、慢性咽喉炎急性發作的患者。有時測定口咸患者的唾液,可見鈉、鉀、鈣、 鎂的氯化物含量增多,PH偏於弱鹼性反應。
△口辣:口辣是鹹味、熱覺和痛覺的綜合。中醫辨證以腎陰不足、肝火偏旺為多,其次為肺虛痰熱;在高血壓、神經官能症、絕經期綜合征患者中時有所見。經測定,在室溫18℃—22℃時,正常人的舌溫大多在33℃—35℃,口辣患者舌溫偏高,有時可達36℃以上。此外,口辣患者的舌粘膜對鹹味和痛覺都較敏感。
民間有一句俗語,叫「吃什麼補什麼」。這句話聽起來簡單,但流傳廣、影響大,從古到今,起碼中國人深信不疑。不過要弄懂這句俗語的意義,還須分開兩層來才能夠說清楚。
第一層,「吃什麼」。「吃什麼」是對食物的選擇,但這種選擇不僅僅為了滿足口腹之慾,而是為了「衛生」的需要,即怎樣加強生命力,祛病延年。中國人從很久以前對於「吃」有一個基本看法,即凡可吃的東西,都是葯物,一般的蔬果、穀物以及禽獸之類,吃下去,都有補治身體的作用。所以文明進化之始,食物與葯物是不分家的,後世有了醫學,將食物與葯物分為兩類,但食物的葯用功能仍然受到廣泛重視。從某種程度上說,中國養生家中的食療派,在食物的選擇,即「吃什麼」上所花的功夫,並不遜於葯物。宋代興起食方,養生家是這樣來宣傳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的:
安身之本,必資於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之別五肉五果五菜,必先之五穀,以夫生生不窮,莫如五穀為種之美也。苟明此道,安臟腑,資血氣,悅神爽志,平痾去疾,何待於外求哉。孫真人謂,醫者先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葯……
考食療一派,源遠流長代有其人。遠的說大約有商湯時代的伊尹。伊尹的養父有莘氏是廚司,伊尹長大後精通烹調,對食物的滋味和作用有很深的研究。他曾對商湯說;「用其新去其陳,腠理遂通,精氣日新,邪氣盡去,遂通利不閉也」。他的這句話,實在可以作為食療派的一條基本理論綱領,後代人把他奉為美食家兼醫葯家,—點也沒有誇大。近的可以舉元朝著《飲膳正要》的忽思慧、明朝中期著《遵生八箋》的高濂及清初寫作《食憲鴻秘》的朱彝尊。忽思慧是食療派的集大成者,他任飲膳太醫,主管宮廷飲食、葯物補益工作,是皇帝身邊的高級營養師。忽思慧以宮廷貴族的吃喝實踐,參照諸家「本草」、名醫方術,總結出一整套食補、食療的方法和理論,寫成《飲膳正要》,其本來目的是為皇帝「聖壽躋於無疆」服務,但客觀上卻也成為養生學的食療應用指南。高濂是個生活在民間的雜學家,他從自己長期生病的自我經驗中,對飲食結構提出了明確的看法和要求:「防飲撰之困膏腴,修服食,苦其心腹」。這個要求推廣開去,基本上適合市民階層的養生標准。至於朱彝尊則是當時的名儒,他為什麼在治經史之學外,對食物問題發生了這么大的興趣?由於《食憲鴻秘》著者自序已失,因而不能確切知道。也許朱彝尊並不認為「吃」是小道,儒學經典《禮記》中多記烹飪的事情,孔子也說過「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等很長的一段話。重頤養生命,不單單是老莊道學的觀念,孔孟儒學也一樣認真。以上三人,分別代表了中國的上層階級、市民社會和知識分子在飲食與「衛生」的關繫上所持有的共通立場,這似乎可以說明,在中國人的傳統生活中,「吃什麼」具有廣泛的自覺性。而這種自覺性的後面,則是對於生命的現世關懷,「故修生之士,不可以不美其飲食」,人們甚至把長生的希望也寄託在飲食補治上面,以至「吃什麼」成為不少人活下去、活得好的理想目標。
第二層,「吃什麼補什麼」。因為第一層次的「吃什麼」體現了保衛生命的重大目標,「吃什麼補什麼」就是合目的性的方法和策略。這句話的意思,首先應該反過來說才正確,即需要「補什麼」就「吃什麼」。按照中國醫學經典《黃帝內經》的論說,「後天」之人,由於環境的影響,生命總是一天天受到虧損,很難長壽永年。這種虧損發生在身體各處,但總的來說是兩大方面,即陰的虧損和陽的虧損。於是需要補———補陰與補陽,補得好了,那麼還可以使生命延長,活到一百至八百歲、一千歲不等,甚至還能成仙。後世「補什麼」的標准,就是根據「陰」、「陽」二字來確定的。確定了「補什麼」,相對的就確定了「吃什麼」。但「吃什麼」,名目非常繁多,按照「五行」、「五色」,再參互「五味」,補一種身體上的虧損,就有許多物事可吃,譬如你脾胃虛,那麼單單補脾胃的粥即可羅列出幾十種,讓你吃個不停。這當然比較麻煩,但中國人似乎是不怕麻煩的,而且麻煩的結果,卻是越來越值得「吃什麼」了。如此下來,便發展出了吃的對象與補的對象之間的對等同屬專一關系,表而言之,就是「吃甲補甲」、「吃乙補乙」。在這里,古典中醫的「比類說」在選擇吃與補的對象時,無疑得到更為簡便的應用,而「以意用葯」亦換成食療派的「以意為食」。假如有一個人得了腎虧的毛病,那麼不用說豬腎、羊腎、狗腎之類就是他補腎的最佳吃物,依此類推,凡心、肺、脾、胃、肝等臟腑出現的問題,都可以通過這種比類的辦法,到其他動物身上取用相應的部位加以烹制,吃下去,達到補治的目的。假如有一個人,先天真氣泄漏,怎麼辦?自然是要靠吃氣補充不足,有一種導養方法會教他半夜三更面向東南,吞吐接納天地之罡氣。還有一種人,覺得自己的肉身不夠堅固持久,希望有朝一日像金屬一般不會壞朽,他就要服食金丹、燒煉石頭當飯吃。或者簡單省事一點,根據末代醫官張君宜的推薦:吃絹。因為絹絲很長,吃下它性命就同樣長下去,直至成為不死的神仙。當年蘇東坡知道了這種服食絹的奇妙方法,調侃道,世人從此只怕要「吃衣著飯了」。這樣顛倒其事,不難想見過去時代里人們真正有一種敢想敢吃的精神。
養生家們不惜將「吃什麼補什麼」推向神仙服食的極點,以至暴露出了明顯的虛妄,一定程度上講僅僅限於滿足文人士大夫的長生幻想,這一點對於普通老百姓恐怕沒有多大意義。普通老百姓與想入非非的文人士大夫畢竟不一樣,他們不一定想得道做神仙,所以「吃什麼補什麼」在平民階層那裡,最希望實現的願望,是非常世俗、非常實際的。養生家們要照顧到平民階層的願望,最管用的做法,就是將它落實在「滋陰壯陽」上,近代以來,坊間的流行語「吃什麼補什麼」,其含義和針對性不言而喻,人人領會。世俗的慾望是很正常的,市井細民、普通百姓一樣在「飲食男女」的生活中要求保證身體健壯,因此,「凡有井水處」皆聽得到講「三鞭」、「五鞭」,盡管免不了粗俗,卻也傳統悠久、意蘊深長。中國人對「吃什麼補什麼」深信不疑,此即不可不說之點也。
談到這里,我要說的話大概也全了。餘下來的,就是現在「吃什麼補什麼」仍然是大眾流行語,雖然這句話往往在高等飯庄、上等筵席上由高雅之士說出來,但還是有一股養生家兩千年來的氣味。
⑹ 中國傳統養生術在現代生活中的應用
你好。
《黃帝內經 素問 上古天真論》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內,和於術數,飲食有節,容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法於陰陽,就是要平衡,陰陽平衡,所謂的陰陽,人有陰陽,而分男女。人體有陰陽,內有五臟、六腑,外有四肢百骸,皮膚、發毛。有內外,內為陰,外為陽。內包括五臟、六腑、血液、津液、脈絡。外有五官、七竅、皮膚、毛發。飲食有陰陽,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是以一身之中,陰陽運用,五行相生,莫不由飲食也。飲食養生:「飲食有節」所謂「節」:一是時令,為四時八節。二是節制,量腹節所用。根據你自己的肚子用餐,餐後留一口。三是節奏,吃飯時細嚼慢咽。不要囫圇吞棗,不知其味。食品要雜,均衡營養,不挑不揀。按節令選食材。要遵照「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教導,而選其味。
起居有常。春季當令,夜卧早起,與天地俱生。夏季當令,夜卧早起,無厭於日。秋季時節,早卧早起,與雞俱興。風寒雪冬,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適當的運動是國際社會工公認的健康標准。我們的祖先早已告訴我們,如何養生,而養成健康的身體。而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向著一百二十歲去努力。
⑺ 「聽會兒中醫」APP上的養生學運用到生活中怎麼樣
作為3歲孩子的母親,孩子感冒很麻煩,大半夜的不知道怎麼辦?突然想到了「聽會兒中醫」上有關於小兒發燒小兒推拿的知識點,看了之後,給孩子推拿按摩了一會,緩解了發燒的情況,
⑻ 求一篇傳統中醫葯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的感受與認識!
呵呵,看看下面的!
⑼ 中醫中葯對我們日常生活有什麼影響呢
2010年 11月20日,葯學院葯物分析博士都述虎教授開設了一場名為《中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的講座。講座中,都教授主要從中葯的概念,中葯的發展簡史,幾種最具傳奇色彩及文化底蘊的中葯,中葯的科普知識,中葯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以及中葯的人文性這六個方面向同學們講述了中葯的相關知識及其與我們日常生活的息息相關性。
對於中葯的概念及發展簡史,都教授這樣描述,「中葯並非天然葯物,而是由天然葯物經過加工形成的。中葯有許多種,包括傳統葯物,民間葯物和民族葯物。它起源於古人從無意識到有意識地嘗試,口嘗身受,葯食同源,以圖文形式記錄下來,加以總結實踐,最終形成中醫理論。」此外,都教授還從最早葯學專著漢代《神農本草經》談起,依次介紹了《本草經集注》《本草綱目》《中葯大字典》《葯典》等近十部古今中葯名著,來闡述中葯的發展歷程。
隨後,教授重點介紹了以青蒿素,柏子仁,枸杞為代表的幾種中葯的起源與功效。對於中葯的科普知識及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都教授娓娓道來,「食用中葯分為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兩者存在差別,保健食品主要針對特定的人群,食用量上低於正常膳食用量。葯用中葯在煎煮時間,用葯時間,及多種葯物的配置等方面都應該受到高度重視。「此外,他還從具體中葯提取物在保健品,化妝品,甜味劑,中葯保健香煙,牙膏,香皂以及工農業方面的應用向同學們詳細闡述了中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接下來,都教授從古代由君臣之禮而分的君葯,臣葯,佐葯,使葯,到哲學中葯性的陰陽之分,五行學說等方面簡要介紹了中葯的人文性。
最後,他對中葯科學性作出總結並提出自己的看法,「中醫葯是以生物學為基礎與理化數學相交融,與人文哲學相滲透的古代醫學科學。中醫葯學包含許多學科與理論,不能夠片面理解。當今社會,中醫葯學仍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具有其獨特的優勢,值得廣大葯學學子深入研究
⑽ 如何應用中醫養生
所謂養生就是,修身養性。簡言之,養生就是順應自然,系統安排人們的生活方式。在內中醫學的理論指導容下,運用恰當的手段(包括葯物治療等),適應自然規律的維系人體生命活動的方式,就叫中醫養生。其目的是達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恬淡虛無,真氣從之」,其關鍵是強壯臟腑,扶正固本,保養真氣,起到保健強身、防病抗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