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醫中葯 > 中醫養生孫思邈

中醫養生孫思邈

發布時間:2021-03-04 16:36:43

㈠ 孫思邈六字養生訣中的發音到底怎麼發急急急~~~~

每天晨練,我們可以長聲念誦六字秘訣,調整五臟六腑及相關經絡。
但有了來自植物世界和水世界對人類贊美感謝的感應事實之後,我們就要將中醫學中的「六字養生秘訣」和我們對身體的「贊美與感謝」結合起來。
那就別樣神妙了。

(30)

我們先用六字養生訣呵護心臟。
在空氣新鮮的清晨,先撫摸一下胸脯的心臟部位,對心臟做出由衷的贊美與感謝。
當你體會到它怡悅的反應之後,便對它說:我將繼續呵護你。
這時候,你長聲念誦「呵——」(發「科」音)。
它是與深呼吸相結合的。深呼吸之後,隨著均勻悠長的呼氣,拖長聲音念「呵——」。
你會體會到「呵——」對心區部位的震動與疏通,還會感到腹部小腸部位的震動與影響。
熟悉中醫「人體經絡」的朋友還能體會到長聲誦念「呵——」,對心經和小腸經的震動與疏通。

(31)
接著,用六字養生訣調理療養肺。
同樣,先在呼吸中找到與肺部對話的感覺。
贊美感謝它之後,覺著它怡悅的反應了。
而後長聲念誦「四——」。用其特定的波動調理療養肺。
方法依然是與深呼吸相結合。
深吸氣之後,拖長聲音念「四——」時,自然而然勻長呼氣。
要在贊美和感謝的態度中長聲念誦「四——」。
而長聲念誦「四——」,反之又是我們對肺贊美感謝的延續。
這樣,你能體會到肺部的舒適感覺。
從中醫學講,肺與大腸互為表裡,你還能體會到腹部、大腸部位的舒服。
熟悉經絡的人還能體會到肺經、大腸經受到震動和疏通。

(32)

接下來同理,在贊美感謝之後,長聲念誦「呼——」,震動、調理、呵護我們的脾胃,同時調理疏通脾經、胃經。
胃的反應十分敏感。
只要我們贊美感謝完了,「呼——」,它的怡悅舒服感覺漾然出現。
有脾胃疾病的人,如果每天一兩次,每次幾分鍾長念「呼」字訣,有可能你的疾病不治而愈。

(33)

接著,長聲誦念「吹——」。
調理療養我們的腎臟及膀胱,
一樣,要在贊美感謝之後。
一樣,要與勻長的深呼吸相結合。
一樣,在贊美感謝的態度中長聲誦念。
一樣,把長聲誦念當做贊美感謝的延續。
我們的腎臟、膀胱以及相關的腎經、膀胱經,都會得到調理和療養。
有些微妙的反應會讓你驚喜。
不做不知道。做了才知道。

(34)

再接著,長聲誦念「噓——」,調理我們的肝、膽。
當然,也要贊美與感謝。
也是與深長均勻的呼吸相結合。
用贊美感謝的波動,震動、疏通、理療我們的肝膽。
用長聲「噓——」的特殊波動,震動、調理我們的肝膽。
贊美感謝的波動與「噓——」音的波動相結合,影響力直達肝、膽以及相關的肝經、膽經。
我們的肝膽平時反應似乎不甚敏感。
但肝區不適的人會發現,經此誦念後,不適會有所減輕。正怒氣沖沖肝火旺盛的人也會發現,在長聲誦念「噓——」音後怒氣消褪,右肋部被怒氣憋脹的感覺也會消失。
肝極為重要。膽更不可缺少。
一個贊美感謝後的長聲「噓——」,呵護好了你的肝、膽。

(35)

最後,長聲誦念「嘻——」。
調理、疏通、療養三焦以及相連的三焦經。
方法自然與前面五字訣一樣。
也是贊美誇獎感謝在先。
長聲念誦是其延續。
念完以後,你會覺得胸腹從上到中到下都很舒服。

(36)

六字養生訣到此就操練完了。
每天早晨將六字訣反復念誦幾遍,效果極佳。遍數多少以時間而定。念五分鍾可以。十分鍾更好。如果念二十分鍾,那就是極佳極佳了。
如果時間短,不僅每個字可以少念幾遍,甚至不必六個字念全。
脾胃不好,可以集中多念「呼——」。
心臟這段時間有些不適,可以單念「呵——」。
這都是因時制宜的事情。

㈡ 孫思邈是什麼時候的人

孫思邈(541或~682)為唐代著名道士,醫葯學家。
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幼聰穎好學。自謂"幼遭風冷,屢造醫門,湯葯之資,罄盡家產"。及長,通老、庄及百家之說,兼好佛典。年十八立志究醫,"頗覺有悟,是以親鄰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濟益"。北周大成元年(579),以王室多故,乃隱居太白山(在今陝西郿縣)學道,煉氣、養形,究養生長壽之術。及周靜帝即位,楊堅輔政時,征為國子博士,稱疾不就。隋大業(605~618)中,游蜀中峨眉。隋亡,隱於終南山,與高僧道宣相友善。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召至京師,以其"有道",授予爵位,固辭不受,再入峨眉煉"太一神精丹"。顯慶三年(658),唐高宗又徵召至京,居於鄱陽公主廢府。翌年,高宗召見,拜諫議大夫,仍固辭不受。咸亨四年(673),高宗患疾,令其隨御。上元元年(674),辭疾還山,高宗賜良馬,假鄱陽公主邑司以屬之。永淳元年卒,遺令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追封為妙應真人。

據傳孫思邈擅長陰陽、推步,妙解數術。終身不仕,隱於山林。親自採制葯物,為人治病。他搜集民間驗方、秘方,總結臨床經驗及前代醫學理論,為醫學和葯物學作出重要貢獻。後世尊其為"葯王"。他汲取《黃帝內經》關於臟腑的學說,在《千金要方》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以臟腑寒熱虛實為中心的雜病分類辨治法;在整理和研究張仲景《傷寒論》後,將傷寒歸為十二論,提出傷寒禁忌十五條,頗為後世傷寒學家所重視。他搜集了東漢至唐以前許多醫論、醫方以及用葯、針灸等經驗,兼及服餌、食療、導引、按摩等養生方法,著《千金要方》三十卷,分二百三十二門,已接近現代臨床醫學的分類方法。全書合方、論五千三百首,集方廣泛,內容豐富,是我國唐代醫學發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巨著,對後世醫學特別是方劑學的發展,有著明顯的影響和貢獻;並對日本、朝鮮醫學之發展也有積極的作用。《千金翼方》三十卷,屬其晚年作品,系對《千金要方》的全面補充。全書分一百八十九門,合方、論、法二千九百餘首,記載葯物八百多種,尤以治療傷寒、中風、雜病和瘡癰最見療效。

他堅持辨證施治的方法,認為人若善攝生,當可免於病。

只要"良醫導之以葯石,救之以針劑","體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災"。他重視醫德,不分"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皆一視同仁。聲言"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他極為重視婦幼保健,著《婦人方》三卷,《少小嬰孺方》二卷,置於《千金要方》之首。

孫思邈將道教內修理論和醫學、衛生學相結合,把養生學也作為醫療內容。認為人到暮年,體態特徵和生理、病理都有變化。欲求長壽,須注意飲食起居等養生之道。他在《千金要方·養性序第一》中特別強調老年人"唾不至遠,行不疾步,耳不極聽,目不極視,坐不久處,立不至疲,卧不至懻。先寒而衣,先熱而解。不欲極飢而食,食不可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欲過多",並"兼之以導引、行氣"及"房中補益"之術。他對人之衰老過程和表現,心理特徵和變化,以及老年疾病、保健、醫療等都有全面的觀察和深透的分析。

認為老年人當從事諸如調氣、按摩、導引、行氣以及散步等適合老人特點的活動,從而豐富了道教內修的內容與方法,並對煉丹服食以求長生成仙的道教方術作了探索。認為服食金丹而成仙是"神道懸邈,雲跡疏絕,徒望青天,莫知升舉"。

但他把煉丹作為制葯的手段,其目的在於救急濟危。他煉制的"太一神精丹",即"主客忤霍亂,腹病脹滿,屍餫e惡風,癲狂鬼語,盅毒妖魅,溫症"。

史載其著作計三十餘種,唯多亡佚。現存之《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各三十卷,系我國著名醫學著作。其他如《攝養論》《太清丹經要訣》《枕中方》等數種,尚有部分佚文可見。

㈢ 唐朝著名醫學家孫思邈所著的什麼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最著名的葯王是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他著有《千金專要方》、《千金翼方屬》,宋徽宗曾封其為"妙應真人",孫思邈信仰較為普遍,很多宮觀或自取名葯王廟、或設葯王殿供奉。

孫思邈祖師在道教尊為「九天采訪三界葯王天醫大聖」、「葯王孫大真人」、「開元普度天尊」、「感應普救天尊」等,居天醫采訪院葯王妙濟宮、九天保蓮宮等。

(3)中醫養生孫思邈擴展閱讀

孫思邈,首先是位醫學家,因醫理通達、醫技高明,而被朝廷敕為命官;其次是具神秘色彩的「真人」,他德醫高尚,重視養生,濟世活人,活了一百多歲,被後世稱為「神仙」。其三,他是一位真正的道士,無私無欲,只講奉獻,不講索取,不慕榮利。

孫大真人一生煉氣養神,精究醫葯,務行陰德,常蘊仁慈,汲汲以善為務。小蛇之傷,昆蟲之微爾,思邈以葯封而放之,其德及昆蟲,非人可及,至於龍宮之報,感靈異之若此。《道德經》曰:常善救物,故無棄物。真人深合其道也!

㈣ 孫思邈的故事

懸絲診脈

唐貞觀年間,太宗李世民的長孫皇後懷孕已十多個月不能分娩,卧床不起。雖經不少太醫醫治,但病情一直不見好轉,大臣徐茂功便將孫思邈推薦給太宗。唐太宗便派遣使臣馬不停蹄,星夜奔赴華原縣,將孫思邈召進了皇宮。

在封建社會,由於有「男女授受不親」的禮教束縛,醫生給宮內婦女看病,大都不能夠接近身邊,只能根據旁人的口述,診治處方。孫思邈一面叫來了皇後身邊的宮娥采女細問病情,一面要來了太醫的病歷處方認真審閱。

他根據這些情況,作了詳細的分析研究。然後,他取出一條紅線,叫采女把線系在皇後右手腕上,一端從竹簾拉出來,孫思邈捏著線的一端,在皇後房外開始「引線診脈」了。

沒有多大工夫,孫思邈便診完了皇後的脈。吩咐采采女將皇後左手扶近竹簾,孫思邈看準穴位猛扎了一針,皇後疼痛,渾身一顫抖。

不一會兒,只聽得嬰兒呱呱啼哭之聲。唐太宗大喜,欲留孫思邈在朝執掌太醫院,但他不願在朝為官,立志漂泊四方為廣大人民群眾舍葯治病,並撰寫《千金方》濟世活人。於是他向太宗陳述了自己的志願,婉絕了太宗賜給的官位。

太宗不好強求挽留,御賜「沖天冠」一頂、「赫黃袍」一件、金牌一面、良馬一匹和千兩黃金、綢緞百尺。並大擺宴席,一來歡送孫思邈,二來慶賀皇後病癒生下皇子。但孫思邈又拒絕了太宗賜給的黃金綢緞。

唐太宗十分欣賞孫思邈,後來還曾親臨華原縣五台山去拜訪孫思邈,並賜頌詞一首。今葯王山南庵內還留有唐太宗御道、「拜真台」、「唐太宗賜真人頌」古碑一通等。

(4)中醫養生孫思邈擴展閱讀:

孫思邈的醫學思想

孫思邈崇尚養生,並身體力行,正由於他通曉養生之術,才能年過百歲而視聽不衰。他將儒家、道家以及外來古印度佛家的養生思想與中醫學的養生理論相結合,提出的許多切實可行的養生方法。

時至今日,還在指導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如心態要保持平衡,不要一味追求名利;飲食應有所節制,不要過於暴飲暴食;氣血應注意流通,不要懶惰呆滯不動;生活要起居有常,不要違反自然規律等等。

㈤ 孫思邈的醫德小故事

唐貞觀年間,太宗李世民的長孫皇後懷孕已十多個月不能分娩,卧床不起。雖經不少太醫醫治,但病情一直不見好轉,大臣徐茂功便將孫思邈推薦給太宗。唐太宗便派遣使臣馬不停蹄,星夜奔赴華原縣,將孫思邈召進了皇宮。

在封建社會,由於有「男女授受不親」的禮教束縛,醫生給宮內婦女看病,大都不能夠接近身邊,只能根據旁人的口述,診治處方。

孫思邈一面叫來了皇後身邊的宮娥采女細問病情,一面要來了太醫的病歷處方認真審閱。他根據這些情況,作了詳細的分析研究。

然後,他取出一條紅線,叫采女把線系在皇後右手腕上,一端從竹簾拉出來,孫思邈捏著線的一端,在皇後房外開始「引線診脈」了。

沒有多大工夫,孫思邈便診完了皇後的脈。吩咐采采女將皇後左手扶近竹簾,孫思邈看準穴位猛扎了一針,皇後疼痛,渾身一顫抖。

不一會兒,只聽得嬰兒呱呱啼哭之聲。唐太宗大喜,欲留孫思邈在朝執掌太醫院,但他不願在朝為官,立志漂泊四方為廣大人民群眾舍葯治病,並撰寫《千金方》濟世活人。

於是他向太宗陳述了自己的志願,婉絕了太宗賜給的官位。太宗不好強求挽留,御賜「沖天冠」一頂、「赫黃袍」一件、金牌一面、良馬一匹和千兩黃金、綢緞百尺。並大擺宴席,一來歡送孫思邈,二來慶賀皇後病癒生下皇子。

但孫思邈又拒絕了太宗賜給的黃金綢緞。

(5)中醫養生孫思邈擴展閱讀:

孫思邈的醫學成就:

孫思邈不僅精於內科,而且擅長婦科、兒科、外科、五官科。在中醫學上首次主張治療婦女兒童疾病要單獨設科,並在著作中首先論述婦、兒醫學,聲明是「崇本之義」。

他非常重視婦幼保健,著《婦人方》三卷,《少小嬰孺方》二卷,置於《千金要方》之首。在他的影響之下,後代醫學工作者普遍重視研究婦、兒科疾病的治療技術。

孫思邈非常重視預防疾病,講求預防為先的觀點,堅持辨證施治的方法,認為人若善攝生,當可免於病。

只要「良醫導之以葯石,救之以針劑」,「體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災」。

並提出「存不忘亡,安不忘危」,強調「每日必須調氣、補瀉、按摩、導引為佳,勿以康健便為常然」。

他提倡講求個人衛生,重視運動保健,提出了食療、葯療、養生、養性、保健相結合的防病治病主張。

孫思邈很重視研究常見病和多發病。如山區人民由於食物中缺碘,易患甲狀腺腫大病(俗稱粗脖子),他認為這種病是由於山中的水質不潔凈引起的,所以就用海藻等海生植物和動物的甲狀腺來治療,具有較好的效果。

他對腳氣病作了詳細的研究,首先提出用谷白皮煮粥常服可以預防,所選擇的治療腳氣病的葯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效果很好。在長期的實踐中,孫思邈還總結出治療痢疾、絛蟲、夜盲等病症的特效葯方。

在太白山中居住時,孫思邈親自採集葯材,研究葯物性能。他認為適時采葯極為重要,早則葯勢未成,晚則葯勢已竭,依據豐富的葯學經驗,確定出233種中葯材適當採集的時節。

孫思邈對針灸術也頗有研究,著有《明堂針灸圖》,以針灸術作為葯物的輔助療法。他認為「良醫之道,必先診脈處方,次即針灸,內外相扶,病必當愈」。積極主張對疾病實行綜合治療。

在研究醫學的過程中,孫思邈把硫磺、硝石、木炭混合製成粉,用來發火煉丹,這是中國現存文獻中最早的關於火葯的配方。他在所著《丹經內伏硫黃法》一文中,記述了伏火硫黃法的製作方法。

孫思邈還對良醫的診病方法做了總結:膽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

「膽大」是要有如赳赳武夫般自信而有氣質;「心小」是要如同在薄冰上行走,在峭壁邊落足一樣時時小心謹慎;「智圓」是指遇事圓活機變,不得拘泥,須有制敵機先的能力;「行方」是指不貪名、不奪利,心中自有坦盪天地。

在臨床實踐中,孫思邈總結出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如「阿是穴」和「以痛為腧」的取穴法,用動物的肝臟治療夜盲症,用羊的甲狀腺治療地方性甲狀腺腫,用牛乳、豆類、穀皮等防治腳氣病。

對於孕婦,提出住處要清潔安靜,心情要保持舒暢,臨產時不要緊張;對於嬰兒,提出餵奶要定時定量,平時要多見風日,衣服不可穿得過多等等。這些主張,時至今日仍有現實意義。

孫思邈對古典醫學有深刻的研究,對民間驗方十分重視,一生致力於醫學臨床研究,對內、外、婦、兒、五官、針灸各科都很精通,有二十四項成果開創了中國醫葯學史上的先河,特別是論述醫德思想、倡導婦科、兒科、針灸穴位等都是前人未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孫思邈

㈥ 孫思邈是如何養生長壽的呢

在中國歷史上的神醫貌似不少,有扁鵲、張仲景、華佗、孫思邈、李時珍等,不過放在五千年歷史來言,神醫其實還是太少。因為能配得上神醫稱號的,除醫術精湛,醫德無雙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長壽。(華佗是被曹操所殺,屬例外)

這一條就把許多有潛質的神醫,擋在門外了。孫思邈號稱葯王,主要事跡都出自《新唐書》、《舊唐書》等,至於具體活了多大?沒有定論,但公認的卻是一百歲以上。這在古代時期已經稱為奇跡了。


總的來說,這五難關,都是在講究一個“節制”,要求不可走極端。其實這便是養生長壽的關鍵吧,等於又繞回到咱的“中庸之道”上了。

天下事,即人事,養生長壽也是如此,其實從孫思邈談養生長壽來看,還是一個做人的問題。

㈦ 關於孫思邈

孫思邈(541或581~682)為唐代著名道士,醫葯學家。被人稱為「葯王」。京兆版華原(今陝西耀縣)人權。幼聰穎好學。自謂「幼遭風冷,屢造醫門,湯葯之資,罄盡家產」。及長,通老、庄及百家之說,兼好佛典。年十八立志究醫,「頗覺有悟,是以親鄰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濟益」。北周大成元年(579),以王室多故,乃隱居太白山(在今陝西郿縣)學道,煉氣、養形,究養生長壽之術。及周靜帝即位,楊堅輔政時,征為國子博士,稱疾不就。隋大業(605~618)中,游蜀中峨眉。隋亡,隱於終南山,與高僧道宣相友善。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召至京師,以其「有道」,授予爵位,固辭不受,再入峨眉煉「太一神精丹」。顯慶三年(658),唐高宗又徵召至京,居於鄱陽公主廢府。翌年,高宗召見,拜諫議大夫,仍固辭不受。咸亨四年(673),高宗患疾,令其隨御。上元元年(674),辭疾還山,高宗賜良馬,假鄱陽公主邑司以屬之。永淳元年卒,遺令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追封為妙應真人。

㈧ 孫思邈的主要貢獻是什麼

孫思邈(541或581~682)為唐代著名道士,醫葯學家。
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幼聰穎好學。自謂「幼遭風冷,屢造醫門,湯葯之資,罄盡家產」。及長,通老、庄及百家之說,兼好佛典。年十八立志究醫,「頗覺有悟,是以親鄰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濟益」。北周大成元年(579),以王室多故,乃隱居太白山(在今陝西郿縣)學道,煉氣、養形,究養生長壽之術。及周靜帝即位,楊堅輔政時,征為國子博士,稱疾不就。隋大業(605~618)中,游蜀中峨眉。隋亡,隱於終南山,與高僧道宣相友善。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召至京師,以其「有道」,授予爵位,固辭不受,再入峨眉煉「太一神精丹」。顯慶三年(658),唐高宗又徵召至京,居於鄱陽公主廢府。翌年,高宗召見,拜諫議大夫,仍固辭不受。咸亨四年(673),高宗患疾,令其隨御。上元元年(674),辭疾還山,高宗賜良馬,假鄱陽公主邑司以屬之。永淳元年卒,遺令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追封為妙應真人。
據傳孫思邈擅長陰陽、推步,妙解數術。終身不仕,隱於山林。親自採制葯物,為人治病。他搜集民間驗方、秘方,總結臨床經驗及前代醫學理論,為醫學和葯物學作出重要貢獻。後世尊其為「葯王」。他汲取《黃帝內經》關於臟腑的學說,在《千金要方》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以臟腑寒熱虛實為中心的雜病分類辨治法;在整理和研究張仲景《傷寒論》後,將傷寒歸為十二論,提出傷寒禁忌十五條,頗為後世傷寒學家所重視。
他搜集了東漢至唐以前許多醫論、醫方以及用葯、針灸等經驗,兼及服餌、食療、導引、按摩等養生方法,著《千金要方》三十卷,分二百三十二門,已接近現代臨床醫學的分類方法。全書合方、論五千三百首,集方廣泛,內容豐富,是我國唐代醫學發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巨著,對後世醫學特別是方劑學的發展,有著明顯的影響和貢獻;並對日本、朝鮮醫學之發展也有積極的作用。《千金翼方》三十卷,屬其晚年作品,系對《千金要方》的全面補充。全書分一百八十九門,合方、論、法二千九百餘首,記載葯物八百多種,尤以治療傷寒、中風、雜病和瘡癰最見療效。
他堅持辨證施治的方法,認為人若善攝生,當可免於病。
只要「良醫導之以葯石,救之以針劑」,「體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災」。他重視醫德,不分「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皆一視同仁。聲言「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他極為重視婦幼保健,著《婦人方》三卷,《少小嬰孺方》二卷,置於《千金要方》之首。
孫思邈將道教內修理論和醫學、衛生學相結合,把養生學也作為醫療內容。認為人到暮年,體態特徵和生理、病理都有變化。欲求長壽,須注意飲食起居等養生之道。他在《千金要方·養性序第一》中特別強調老年人「唾不至遠,行不疾步,耳不極聽,目不極視,坐不久處,立不至疲,卧不至懻。先寒而衣,先熱而解。不欲極飢而食,食不可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欲過多」,並「兼之以導引、行氣」及「房中補益」之術。
他對人之衰老過程和表現,心理特徵和變化,以及老年疾病、保健、醫療等都有全面的觀察和深透的分析。
認為老年人當從事諸如調氣、按摩、導引、行氣以及散步等適合老人特點的活動,從而豐富了道教內修的內容與方法,並對煉丹服食以求長生成仙的道教方術作了探索。
認為服食金丹而成仙是「神道懸邈,雲跡疏絕,徒望青天,莫知升舉」。
但他把煉丹作為制葯的手段,其目的在於救急濟危。他煉制的「太一神精丹」,即「主客忤霍亂,腹病脹滿,屍餫e惡風,癲狂鬼語,盅毒妖魅,溫症」。
史載其著作計三十餘種,唯多亡佚。現存之《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各三十卷,系我國著名醫學著作。其他如《攝養論》《太清丹經要訣》《枕中方》等數種,尚有部分佚文可見。

㈨ 孫思邈生平簡介

一、簡介

孫思邈(541年—682年,存在爭議,詳見正文「年齡爭議」目錄),京兆華原(今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人,唐代醫葯學家、道士,被後人尊稱為「葯王」。

西魏大統七年(541年),孫思邈出生於一個貧窮農民的家庭 。他從小就聰明過人,長大後開始愛好道家老莊學說,隋開皇元年(581年),見國事多端,孫思邈隱居陝西終南山中,並漸漸獲得了很高的聲名。

孫思邈十分重視民間的醫療經驗,不斷積累走訪,及時記錄下來,終於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後,孫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請,與政府合作開展醫學活動。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葯典《唐新本草》。

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孫思邈年高有病,懇請返回故里。永淳元年(682年),與世長辭。

二、人物生平

天資聰穎

孫思邈生於西魏大統七年(541年),自謂「幼遭風冷,屢造醫門,湯葯之資,罄盡家產」,孫思邈幼年嗜學如渴,知識廣博,只是後來身患疾病,經常請醫生治療,花費了很多家財,於是,他便立志從醫。

孫思邈少年好讀,天資聰明,7歲的時候,就認識一千多字,每天能背誦上千字的文章,據《舊唐書》載,西魏大臣獨孤信對孫思邈十分器重,稱其為「聖童」。18歲時立志究醫,「頗覺有悟,是以親鄰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濟益」。到了20歲,就能侃侃而談老子、莊子的學說,精通道家典籍,被人稱為「聖童」,開始為鄉鄰治病。

修行終南

北周靜帝時,楊堅執掌朝政,召孫思邈任國子博士,孫思邈無意仕途功名,認為做高官太過世故,不能隨意,堅決不接受,一心致力於醫學。

隋開皇元年(581年),見國事多端,孫思邈隱居太白山中。他一方面下功夫鑽研醫學著作,一方面親自採集草葯,研究葯物學。認真研讀《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等古代醫書,同時廣泛收集民間流傳的葯方,熱心為人治病,積累了許多寶貴的臨床經驗。

他從理論到實踐,再由實踐經驗中提煉出新的醫葯學研究成果,以畢生精力撰成了醫學著作《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應詔入京

唐太宗即位後,召孫思邈入京師長安,見到他70多歲的人竟能容貌氣色、身形步態皆如同少年一般,十分感嘆,便道:「所以說,有道之人真是值得人尊敬呀!像羨門、廣成子這樣的人物原來世上竟是有的,怎麼會是虛言呢?」太宗想授予孫思邈爵位,但被他拒絕了,仍回到鄉間為民醫病。

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孫思邈又被接到帝都,拜諫議大夫,這次他雖留住在長安,但仍不願當官 。礙於情面就推薦了自己的徒弟劉神威,說徒弟好學,年輕有為,高宗就應允後立即安排劉神威進了太醫院。

上元元年(674年),孫思邈年高有病,懇請返回故里。高宗特賜他良駒等物,還有已故的鄱陽公主的宅邸居住。當時的名士宋令文、孟詵、盧照鄰等文學大家都十分尊敬孫思邈,以待師長的禮數來侍奉他。

退隱五台

孫思邈一生勤於著書,晚年隱居於故里京兆華原(今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五台山(葯王山)專心立著,直至白首之年,未嘗釋卷。唐永淳元年(682年),孫思邈與世長辭,享年142歲。留下遺囑:要薄葬,不要焚燒那些紙扎的陰間器物,祭祀時不宰殺牲畜。

(9)中醫養生孫思邈擴展閱讀

主要成就

孫思邈不僅精於內科,而且擅長婦科、兒科、外科、五官科。在中醫學上首次主張治療婦女兒童疾病要單獨設科,並在著作中首先論述婦、兒醫學,聲明是「崇本之義」。

他非常重視婦幼保健,著《婦人方》三卷,《少小嬰孺方》二卷,置於《千金要方》之首。在他的影響之下,後代醫學工作者普遍重視研究婦、兒科疾病的治療技術。

孫思邈非常重視預防疾病,講求預防為先的觀點,堅持辨證施治的方法,認為人若善攝生,當可免於病。」他提倡講求個人衛生,重視運動保健,提出了食療、葯療、養生、養性、保健相結合的防病治病主張。

孫思邈很重視研究常見病和多發病。他對腳氣病作了詳細的研究,首先提出用谷白皮煮粥常服可以預防,所選擇的治療腳氣病的葯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效果很好。在長期的實踐中,孫思邈還總結出治療痢疾、絛蟲、夜盲等病症的特效葯方。

在太白山中居住時,孫思邈親自採集葯材,研究葯物性能。他認為適時采葯極為重要,早則葯勢未成,晚則葯勢已竭,依據豐富的葯學經驗,確定出233種中葯材適當採集的時節。

孫思邈對針灸術也頗有研究,著有《明堂針灸圖》,以針灸術作為葯物的輔助療法。他認為「良醫之道,必先診脈處方,次即針灸,內外相扶,病必當愈。」積極主張對疾病實行綜合治療。

在研究醫學的過程中,孫思邈把硫磺、硝石、木炭混合製成粉,用來發火煉丹,這是中國現存文獻中最早的關於火葯的配方。他在所著《丹經內伏硫黃法》一文中,記述了伏火硫黃法的製作方法。

孫思邈還對良醫的診病方法做了總結:「膽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膽大」是要有如赳

在臨床實踐中,孫思邈總結出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如「阿是穴」和「以痛為腧」的取穴法,用動物的肝臟治療夜盲症,用羊的甲狀腺治療地方性甲狀腺腫,用牛乳、豆類、穀皮等防治腳氣病。

對於孕婦,提出住處要清潔安靜,心情要保持舒暢,臨產時不要緊張;對於嬰兒,提出餵奶要定時定量,平時要多見風日,衣服不可穿得過多等等。這些主張,時至今日仍有現實意義。

孫思邈對古典醫學有深刻的研究,對民間驗方十分重視,一生致力於醫學臨床研究,對內、外、婦、兒、五官、針灸各科都很精通,有二十四項成果開創了中國醫葯學史上的先河,特別是論述醫德思想、倡導婦科、兒科、針灸穴位等都是前人未有。

㈩ 孫思邈,字什麼,號什麼

孫思邈,京兆東原(今陝西省耀縣孫家塬)人,是我國乃至世界歷史上著名的醫學家和葯物學家。歷史上,被人們尊為「葯王」。

生平及其創作

孫思邈生於西魏大統七年(公元541年),卒於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享年一百四十一歲。葬於故里孫原村孫氏祖塋。孫思邈幼年體弱多病,湯葯之資而罄盡家產。他自幼聰明過人,日誦千言,西魏大將獨孤信贊其為「聖童」。他通曉諸子百家,博涉經史學術,兼通佛典。由於幼年多病,十八歲立志學醫,二十歲即為鄉鄰治病。他對故典醫學有深刻的研究,對民間驗方十分重視,一生致力於醫學臨床研究,對內、外、婦、兒、五官、針灸各科都很精通,有二十四項成果開創了我國醫葯學史上的先河,特別是論述醫德思想、倡導婦科、兒科、針灸穴位等都是先人未有。一生致力於葯物研究,曾上峨嵋山、終南山、下江州,隱居太白山等地,邊行醫,邊採集中葯,邊臨床試驗,他是繼張仲景之後中國第一個全面系統研究中醫葯的先驅者,為祖國的中醫發展建樹了不可磨滅的功德。

孫思邈醫德高尚,他認為,醫生須以解除病人痛苦為唯一職責,其它則「無欲無求」,對病人一視同仁「皆如至尊」,「華夷愚智,普同一等」,他身體力行,一心赴救,不慕名利,用畢生精力實現了自己的醫德思想,是我國醫德思想的創始人,被西方稱之為「醫學論之父」,與希波克拉底齊名的世界三大醫德名人之一,中國古代當之無愧的著名科學家和思想家。孫思邈一生淡泊名利,多次推卻做官召請,周宣帝時,徵召他為國子博士,唐太宗欲授於爵位,唐高宗欲拜諫議大夫,卻固辭不受,一心致力於醫學。

孫思邈一生勤於著書,晚年還隱居於陝西耀縣五台山(葯王山)專心立著,直至白首之年,未嘗釋卷。一生著書八十多種,其中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影響最大,兩部巨著60卷,葯方論6500首。《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合稱為《千金方》,它是唐代以前醫葯學成就的系統總結,被譽為我國最早的一部臨床醫學網路全書,對後世醫學的發展影響很深遠。

影響

孫思邈是中華醫學發展先河中一顆璀璨奪目的明星,在中外醫學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功勛,千餘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高度評價和崇拜。唐太宗李世民贊孫思邈「鑿開徑路,名魁大醫。羽翼三聖,調合四時。降龍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師」。宋徽宗敕封為「妙應真人」,被後世尊稱為「葯王」。現今我國各地都有祠堂紀念。陝西耀縣葯王故里孫原村現存有葯王孫思邈誕生遺址、幼讀遺址、葯王墓及孫氏塋園,葯王碑苑和宏偉壯觀的葯王紀念中心葯王祠堂,每年農歷二月二開展規模宏大的葯王孫思邈文化節紀念活動。平時有來自日本、台灣、香港和全國各地的遊客絡繹不絕。

葯王孫思邈對我國醫葯學貢獻的「二十四個第一」:

1、 醫學巨著《千金方》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臨床醫學網路全書,被國外學者推崇為「人類 之至寶」;
2、 第一個完整論述醫德的人;
3、 第一個倡導建立婦科、兒科的人;
4、 中西醫結合工作第一人;
5、 第一個麻風病專家;
6、 第一個發明手指比量取穴法;
7、 第一個創繪彩色《明堂三人圖》;
8、 第一個將美容葯推向民間;
9、 第一個創立「阿是穴」;
10、第一個擴大奇穴,選編針灸驗方;
11、第一個提出復方治病;
12、第一個提出多樣化用葯外治牙病;
13、第一個提出用草葯喂牛,而使用其牛奶治病的人;
14、第一個提出「針灸會用,針葯兼用」和預防「保健灸法」;
15、系統、全面、具體論述葯物種植、採集、收藏的第一人;
16、第一個提出並試驗成功野生葯物變家種;
17、首創地黃炮製和巴豆去毒炮製方法;
18、首用胎盤粉治病;
19、最早使用動物肝治眼病,現在證明富含維生素甲p
20、第一個治療腳氣病並最早用彀樹皮煎湯煮粥食用預防腳氣病和腳氣病的復發,比歐洲人 早一千年,現在證明富含維生素乙;
21、首創以坤劑(雄黃等)治療瘧疾病,比英國人用砒霜製成的孚勒氏早一千年;
22、第一個提出「防重於治」的醫療思想;
23、首用羊饜(羊甲狀腺)治療甲狀腺腫。
24、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深入民間,向群眾和同行虛心學習、收集校驗秘方的醫生。

閱讀全文

與中醫養生孫思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博動物醫院在線電話 瀏覽:380
臨淄愛佳寵物醫院 瀏覽:582
蘇泊爾養生壺怎麼樣打開 瀏覽:104
肝轉移的治療方法 瀏覽:845
養生壺如何做現磨咖啡 瀏覽:787
中醫治療失眠能根治嗎 瀏覽:391
望京附近看婦科好的醫院 瀏覽:773
治療葯物依賴的醫院 瀏覽:100
閔行區中醫院地址 瀏覽:543
治療頑固性失眠的葯物 瀏覽:489
石龍人民醫院體檢 瀏覽:507
盛京醫院婦科哪個醫生好 瀏覽:613
甘肅省人民醫院燒傷科 瀏覽:724
老年痴呆嚴重送康復醫院好嗎 瀏覽:185
治療糖尿病陽痿的中葯方 瀏覽:565
汕頭潮陽哪裡有寵物醫院 瀏覽:984
醫院婦科治療儀 瀏覽:758
興義博愛醫院婦科 瀏覽:749
湖北武漢兒童醫院電話 瀏覽:190
最好的傳染病醫院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