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醫中葯 > 中醫治未病之養生方法

中醫治未病之養生方法

發布時間:2021-03-04 14:26:04

㈠ 養生和養身在中醫治未病中的區別是什麼

養身就是保養身體、調理身體,偏重在具體的身體機能上,而且不會太具備長遠專性。比屬如說「孕婦剛生產完,要注重養身」;「某運動員受傷後做了手術,要請假養身」等等。
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所謂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即保養、調養、補養之意。養生具有一種長期性、長遠性。比如說「王先生30歲就很懂得養生之道,遠離煙酒,作息有規律,等等。他常說:『年輕時懂得點養生知識,愛護身體,到年老了也不用擔心會得什麼大病。』」可見,養生是長期的。它只是中醫領域才會出現的一個名詞,就是說,在中醫里才會有「養生」這概念,西醫是沒有的。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個人見解,可能會有一些偏頗之處,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幫助。

㈡ 中醫如何「治未病」 「治未病」高峰論壇專題講壇

1.中醫「治未病」的內涵 《淮南子》中有句名言:「良醫者,常治無病之病,故無病;聖人常治無患之患,故無患也。」「治未病」是中醫學重要的防治思想。這里的「治」,並不單純指醫療,還含有管理、整理、治理、研究等內容。「治未病」,就是預先採取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與發展。它的含義非常廣泛,大致講,可以理解為三個層面:一是「未病先防」,二是「防微杜漸」,三是「既病防變」。它要求人們在平時就要防病,有了小病就要注意阻止其釀成大患,在病變來臨之際要防止其進一步惡化,這樣才能掌握健康的主動權。 具體說來,中醫「治未病」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平素養生,防病於先。毫無疑問,「治未病」首先應該著眼於平素養護和調攝,未雨綢繆,積極採取措施,防止疾病發生。也就是《黃帝內經》中所強調的「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在平時注意保養身體,從培養正氣,提高機體抗邪能力和防止病邪侵襲兩個方面預防疾病的發生。 防微杜漸,欲病救萌。《黃帝內經》中提出:「上工救其萌芽。」也就是說疾病雖然還沒有發生,但已經出現了某些徵兆,或者是疾病還處於萌芽狀態時,就應該採取有效措施,防微杜漸,從而防止疾病的發生。 我們知道,健康與疾病之間並沒有一個截然的界限,中間可能存在一個「第三狀態」(即亞健康狀態)。在「第三狀態」,盡管事實上體內已開始發生某些異常變化,但病象尚未顯露,或雖有少數臨床表現,卻不足以據此確診病症。「第三狀態」的前途有兩種可能:或者向健康態轉化,或者向疾病態轉化。中醫「治未病」的任務就在於促進其向健康態轉化。《黃帝內經》中提到:「肝熱病者左頰先赤,心熱病者顏先赤,脾熱病者鼻先赤,肺熱病者右頰先赤,腎熱病者,頤先赤。病雖未發,見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顯然,這里的「治未病」,不是未病先防,而是在病雖未發生、但將要發生之時,採取措施治其先兆。臨床上像中風之類的病證,多數有先兆症狀,如頭眩、肢麻、手顫等,如能及時發現,採取果斷措施,就可以避免發病。還有一些發作性疾患,如哮喘病,當出現先兆症狀時,或在緩解期,預先採取措施,就可以阻止其發作。 已病早治,防其傳變。〖HT〗疾病發生的初期,就應該及時採取措施,積極治療,防止疾病的發展與傳變,這也屬於「治未病」的內容。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講到:「適中經絡,未流傳臟腑,即醫治之。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針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又說:「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都是在強調疾病的早期治療。 在疾病初期,一般病位較淺,病情較輕,正氣受損不重,因此早期治療很容易解決問題。正像《醫學源流論》所說:「病之始生淺,則易治;久而深入,則難治」,「故凡人少有不適,必當即時調治,斷不可忽為小病,以致漸深;更不可勉強支持,使病更增,以貽無窮之害。」疾病在早期即被治癒,就不會進一步發展、惡化。否則,等到病邪強盛、病情深重時再去治療,就比較困難了。 從根本意義上講,人類醫學應該是關於「健康」的學問,而不是關於「疾病」的學問。治療「已病」只是在疾病發生後不得已的應對措施,是「消極醫學」;而「治未病」,防患於未然才是積極主動的。預防為主,防重於治,應該說是中、西醫的共識。但是現代預防醫學主要是針對疾病在人群中的發生、發展規律,探索和分析環境中主要致病因素對人群健康的影響,並通過公共衛生措施達到促進健康和預防疾病的目的。而中醫的「治未病」思想則主張通過飲食、運動、精神調攝等個人養生保健方法和手段來維系人體的陰陽平衡,提高機體內在的防病抗病能力,做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從而維護「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的健康狀態。

㈢ 中醫是如何治未病的

中醫中的「治未病」即是治理還沒有發生的疾病,即做好預防。生活中很多疾病都是可以避免的,例如做好自身的衛生清潔工作,可以有效的防止一些炎症。做好預防工作是保證健康的首要措施。

中醫養生有哪些方法

中醫養生
1、食物養生:
老中醫的順口溜,
可做參照與踐行。
生梨潤肺化痰好,
蘋果止瀉營養高。
黃瓜減肥有成效,
抑制癌症獼猴桃。
番茄補血助容顏,
蓮藕除煩解酒妙。
橘子理氣好化痰,
韭菜補腎暖膝腰。
蘿卜消食除脹氣,
芹菜能治血壓高。
白菜利尿排毒素,
菜花常吃癌症少。
冬瓜消腫有利尿,
綠豆解毒療效高。
木耳搞癌散血淤,
山葯益腎浮腫消。
海帶含碘散淤結,
蘑菇抑制癌細胞。
胡椒驅寒兼除濕,
蔥辣姜湯治感冒。
魚蝦豬蹄補乳汁,
豬肝羊肝明目好。
益腎強腰吃核桃,
健腎補脾吃紅棗。
2、中醫養生源遠流長養生境界是「治未病」
中醫學從《黃帝內經》開始就把養生防病作為主導思想,講「上醫治未病」。「養生」最早見於《莊子•內篇》,所謂「生」,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保養、調養、補養、護養之意。「養生」的內涵,一是如何延長生命的時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的質量。
3、中醫養生講究四時陰陽,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是自然界的規律。人應該順應大自然的規律,比如,春天的時候,要有一種生發之氣,被發緩形,夜卧早起。冬天不能太張揚、太發散,萬物處於秘藏。中醫養生主張因時、因地、因人而異。中醫養生包括形神共養、協調陰陽、順應自然、飲食調養、謹慎起居、和調臟腑、通暢經絡、節欲保精、益氣調息、動靜適宜等一系列養生原則,而協調平衡是其核心思想。
4、房中養生:男女居室,人之大倫。孤陰不生。獨陽不長,人道不可廢者。成年之男女,若長期沒有性生活,對身體也是不利的。但是也要防止另一個極端,這就是縱欲。《黃庭經》曰:「長生至慎房中急,何為死作令神泣?」這方面歷代養生家論述極多,毋用贅言。至於有的人淫樂成性,嗜欲無度,說什麼「寧可花下死,作鬼也風流」,那是咎由自取。漢代枚乘《七發》雲「明眸皓齒,命曰伐性之斧,如戲猛獸之爪牙」。呂純陽詩雲:「二八佳人體如酥,腰間代劍斬愚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裡教君髓骨枯。」這些決非聳人聽聞之語,而應永為警戒的。
5、氣功養生:學會吐納法: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里提出:「納氣有一,吐氣有六。納氣一者,謂吸也;吐氣六者,謂吹、呼、唏、呵、噓、呬,皆出氣也。」吐氣的時候,不能把嘴張得太大,要無聲,長氣,吐完為止。吐氣的時候,根據每個字發音的不同,口型有輕微的變化,吐氣的部位也不同,要把氣出到最長。練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可以達到胎吸。胎兒在母親身體里,雖然沒有呼吸,但也有生命,這就是胎吸。練氣功之前,首先把心定下來,去除一切雜念,進入狀態。按照方法做完氣之後,會發現滿口生津,古書稱「上池之水」,然後把津液咽下去。津液是一種重要的生命物質,不能隨便吐掉,應做到「津常咽」。

㈤ 中醫治未病中老年人中醫健康指導中飲食調養、養生鍛煉、生活起居、按摩調養、情志調攝、

重要在於本身的生活節奏

㈥ 中醫在進行未病先防時,用養生的方法來增強正氣時都實施哪些措施

1. 順應自然:順應自然進行衣著飲食調配,起居有常,動靜合宜。 2. 養性調神:要做版好養性調神,一是要注權意避免來自內外環境的不良刺激,二是要提高人體自身心理的調攝能力。 3. 護腎保精:注意房室有節、運動保健、按摩固腎、食療保腎、針灸葯物調治等,從而使人體精充氣足、形健神旺,達到預防疾病、健康長壽的目的。 4. 體魄鍛煉:注重「形神合一」、「形動神靜」。並應注意運動量要適度、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恆。 5. 調攝飲食:調攝飲食主要包括注意飲食宜忌及葯膳保健兩個方面。 ( 1 )注意飲食宜忌:提倡飲食有常,注意飲食衛生,克服飲食偏嗜。 ( 2 )葯膳保健:注意因時制宜,葯食結合,辨證施膳等。 6. 針灸、推拿、葯物調養:葯物調養,通過長期服食一些對身體有益的葯物以扶助正氣,平調體內陰陽,以健身防病益壽;針灸、推拿是通過針灸及各種手法,作用於體表的特定部位,以調節機體生理病理狀況,以保健強身

㈦ 中醫為什麼可以治未病,是通過什麼實現的

1.中醫「治未病」的內涵 《淮南子》中有句名言:「良醫者,常治無病之病,故無病;聖人常治無患之患,故無患也。」「治未病」是中醫學重要的防治思想。這里的「治」,並不單純指醫療,還含有管理、整理、治理、研究等內容。「治未病」,就是預先採取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與發展。它的含義非常廣泛,大致講,可以理解為三個層面:一是「未病先防」,二是「防微杜漸」,三是「既病防變」。它要求人們在平時就要防病,有了小病就要注意阻止其釀成大患,在病變來臨之際要防止其進一步惡化,這樣才能掌握健康的主動權。 具體說來,中醫「治未病」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平素養生,防病於先。毫無疑問,「治未病」首先應該著眼於平素養護和調攝,未雨綢繆,積極採取措施,防止疾病發生。也就是《黃帝內經》中所強調的「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在平時注意保養身體,從培養正氣,提高機體抗邪能力和防止病邪侵襲兩個方面預防疾病的發生。 防微杜漸,欲病救萌。《黃帝內經》中提出:「上工救其萌芽。」也就是說疾病雖然還沒有發生,但已經出現了某些徵兆,或者是疾病還處於萌芽狀態時,就應該採取有效措施,防微杜漸,從而防止疾病的發生。 我們知道,健康與疾病之間並沒有一個截然的界限,中間可能存在一個「第三狀態」(即亞健康狀態)。在「第三狀態」,盡管事實上體內已開始發生某些異常變化,但病象尚未顯露,或雖有少數臨床表現,卻不足以據此確診病症。「第三狀態」的前途有兩種可能:或者向健康態轉化,或者向疾病態轉化。中醫「治未病」的任務就在於促進其向健康態轉化。《黃帝內經》中提到:「肝熱病者左頰先赤,心熱病者顏先赤,脾熱病者鼻先赤,肺熱病者右頰先赤,腎熱病者,頤先赤。病雖未發,見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顯然,這里的「治未病」,不是未病先防,而是在病雖未發生、但將要發生之時,採取措施治其先兆。臨床上像中風之類的病證,多數有先兆症狀,如頭眩、肢麻、手顫等,如能及時發現,採取果斷措施,就可以避免發病。還有一些發作性疾患,如哮喘病,當出現先兆症狀時,或在緩解期,預先採取措施,就可以阻止其發作。 2. 已病早治,防其傳變。 疾病發生的初期,就應該及時採取措施,積極治療,防止疾病的發展與傳變,這也屬於「治未病」的內容。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講到:「適中經絡,未流傳臟腑,即醫治之。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針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又說:「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都是在強調疾病的早期治療。 在疾病初期,一般病位較淺,病情較輕,正氣受損不重,因此早期治療很容易解決問題。正像《醫學源流論》所說:「病之始生淺,則易治;久而深入,則難治」,「故凡人少有不適,必當即時調治,斷不可忽為小病,以致漸深;更不可勉強支持,使病更增,以貽無窮之害。」疾病在早期即被治癒,就不會進一步發展、惡化。否則,等到病邪強盛、病情深重時再去治療,就比較困難了。 從根本意義上講,人類醫學應該是關於「健康」的學問,而不是關於「疾病」的學問。治療「已病」只是在疾病發生後不得已的應對措施,是「消極醫學」;而「治未病」,防患於未然才是積極主動的。預防為主,防重於治,應該說是中、西醫的共識。但是現代預防醫學主要是針對疾病在人群中的發生、發展規律,探索和分析環境中主要致病因素對人群健康的影響,並通過公共衛生措施達到促進健康和預防疾病的目的。而中醫的「治未病」思想則主張通過飲食、運動、精神調攝等個人養生保健方法和手段來維系人體的陰陽平衡,提高機體內在的防病抗病能力,做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從而維護「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的健康狀態。(摘自中國中醫葯出版社王琦主編《中醫中醫治未病解讀》)

閱讀全文

與中醫治未病之養生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博動物醫院在線電話 瀏覽:380
臨淄愛佳寵物醫院 瀏覽:582
蘇泊爾養生壺怎麼樣打開 瀏覽:104
肝轉移的治療方法 瀏覽:845
養生壺如何做現磨咖啡 瀏覽:787
中醫治療失眠能根治嗎 瀏覽:391
望京附近看婦科好的醫院 瀏覽:773
治療葯物依賴的醫院 瀏覽:100
閔行區中醫院地址 瀏覽:543
治療頑固性失眠的葯物 瀏覽:489
石龍人民醫院體檢 瀏覽:507
盛京醫院婦科哪個醫生好 瀏覽:613
甘肅省人民醫院燒傷科 瀏覽:724
老年痴呆嚴重送康復醫院好嗎 瀏覽:185
治療糖尿病陽痿的中葯方 瀏覽:565
汕頭潮陽哪裡有寵物醫院 瀏覽:984
醫院婦科治療儀 瀏覽:758
興義博愛醫院婦科 瀏覽:749
湖北武漢兒童醫院電話 瀏覽:190
最好的傳染病醫院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