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醫中葯 > 中醫經典養生格言

中醫經典養生格言

發布時間:2021-03-04 05:15:44

1. 急用!!100條名醫名言。。。。

一、天人合一
1.夫人稟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漢·張機《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
2.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靈樞·順氣一日分四時》)
3.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靈樞·順氣一日分四時》)
4. 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5.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素問·寶命全形論》)

二、養生保健
1.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2.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素問·上古天真論》)
3.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素問·上古天真論》)
4.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5.精、氣、神,養生家謂之三寶。(明·綺石《理虛元鑒·心腎論》)
6.善養性者,先飢而食,先渴而飲,食慾數而少,不欲頓而多。(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道林養性》)

三、防病治未病
1.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2.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漢·張機《金匱要略》)
3.上工治未病。(《難經·七十七難》)
4.虛邪賊風,避其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素問·上古天真論》)
5.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素問·評熱病論》)
6.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素問·刺法論》)

四、醫德醫風
1.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序》)
2.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大醫精誠》)
3.大醫精誠(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大醫精誠》)
4.業醫者,活人之心不可無,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劉昉《幼幼新書·自序》)
5.未醫彼病,先醫我心。(宋·劉昉《幼幼新書·自序》)
6.古人醫在心,心正葯自真。(明·馮夢龍《警世通言》)
7.醫,仁術也。仁人君子,必篤於情。(清·喻昌《醫門法律·問病論》)

五、醫術學習
1. 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漢·張機《傷寒雜病論序》)
2. 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葯調之。(漢·張機《金匱要略》)
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後工乃精,醫者舍方書何以為療病之本。(元·危亦林《世醫得效方·序》)
4. 方不在多,心契則靈;症不在難,意會則明。(明·陳實功《外科正宗·癰疽治法論第二》)
5. 至重惟人命,最難確是醫。(明·龔信《古今醫鑒·謦醫箴》)
6. 看方猶看律,用葯如用兵,機無輕發,學貴專精。(清·劉一仁《醫學傳心錄·病因賦》)
7. 生民何辜,不死於病而死於醫,是有醫不若無醫也,學醫不精,不若不學醫也。(清·吳塘《溫病條辨·自序》)
8. 醫貴乎精,學貴乎博,識貴乎卓,心貴乎虛,業貴乎專,言貴乎顯,法貴乎活,方貴乎純,治貴乎巧,效貴乎捷,知乎此,則醫之能事矣。(清·趙濂《醫門補要·自序》)
9. 醫之良,在工巧神聖;醫之功,在望聞問切;醫之學,在脈葯方症。(清·陳清淳《蜀中醫纂·習醫規格》)
10.《素問》,載道之書也,詞簡而義深。(元·朱震亨《格致余論》)
11. 不通仲景之書,不足以言醫。(舒詔《傷寒集注》自序)
12. 醫不三世,不服其葯。(《禮記》)
13. 脾胃為病,最詳東垣(清·葉桂《臨證指南醫案》)
14. 不為良相,必為良醫。(邵登瀛《四時病機》紹諴序)
15. 醫之為書,非《素問》無以立論,非《本草》無以主方。(元·朱震亨《格至余論》自序)

六、陰陽五行
1.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 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3. 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4. 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5.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素問·生氣通天論》)
6. 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7. 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8. 陽勝則熱,陰勝則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9. 孤陰不長,獨陽不成。(金·劉完素《素問玄機原病式·火集》)
10. 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元·朱震亨《局方發揮》)
11. 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2. 陰中有陰,陽中有陰。(《素問·金匱真言論》)
13. 人生有形,不離陰陽。(《素問·寶命全形論》)

七、藏象學說
1. 脾主升清,胃主降濁。(清·黃元御《素靈微蘊·原胃解》)
2. 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清·葉桂《臨證指南醫案·脾胃》)
3. 脾胃為水谷之海。(明·龔信《古今醫鑒·泄瀉》)。
4. 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明·張介賓《景岳全書·喘促》)。
5. 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藏;清陽實四支,濁陰歸六府。(《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6. 頭者精明之府,背者胸中之府,腰者腎之府,膝者筋之府,骨者髓之府。(《素問·脈要精微論》)
7.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8. 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9. 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0. 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1.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2. 脾胃者,倉廩之宮,五味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3. 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4. 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5. 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6. 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7.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素問·靈蘭秘典論》)
18. 肝受血而能視。(《素問·五藏生成篇》)
19. 肝體陰而用陽。(清·唐宗海《血證論·滑氏補肝散》
20. 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靈樞·五味第五十六》)
21. 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恆之府。(《素問·五藏別論》)
22. 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此受五藏濁氣,名曰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素問·五藏別論》)
23. 五藏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素問·五藏別論》)
24. 六府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素問·五藏別論》)
25. 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素問·五藏別論》)
26. 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謂五液。(《素問·宜明五氣篇》)
27. 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素問·五臟生成篇》)
28. 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靈樞·脈度》)
29. 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素問·六節臟象論》)
30. 心者,五臟六腑之主也。(《靈樞·口問》)
31. 肝氣通於目,肝的則目能辨五色矣。(《靈樞·脈度》)
32. 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素問·六節臟象論》)
33. 脾喜燥惡濕,喜溫惡寒。(張山雷《臟腑葯式補正·脾部》)
34. 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素問·厥論》)
35. 肺為水之上源。(清·汪昂《醫方集解·清暑之劑》)
36. 肺為臟腑之華蓋。(清·陳念祖《醫學三字經·咳嗽》)
37. 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素問·六節臟象論》)
38. 腎開竅於二陰。(《素問·金匱真言論》)
39. 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素問·六節臟象論》)
40. 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素問·脈要精微論》)
41. 腦為髓之海。(《靈樞·海論》)
42. 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靈樞·營衛生會》)
43. 胃乃六腑之本。(宋·楊士瀛《仁齋直指方論·病機賦》)
44. 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升於頭,以成七竅之用,故頭為精明之府。(明·張介賓《類經·疾病類》)
45. 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素問·五臟別論》)
46. 胃之為腑,體陽而用陰。(清·吳瑭《溫病條辨·中焦篇》)
47. 齒為腎之餘,齦為胃之絡。(清·葉桂《外感溫熱篇》)
48. 肺為聲音之門,腎為聲音之根。(宋·楊士瀛《仁齋指方論·聲音方論》)
49. 肺主出氣,腎主納氣,陰陽相交,呼吸乃和。(清·石壽棠《醫原·聞聲須察陰陽·論》)
50. 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素問·太陰陽明論》)

八、精神氣血
1. 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素問·脈要精微論》)
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問·移精變氣論》)
3. 兩精相搏謂之神。(《靈樞·本神》)
4. 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靈樞·大惑論》)
5. 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靈樞·營衛生會》)
6. 發為血之餘,血虛則發落。(丁甘仁《丁甘仁醫案·衄血》)
7. 氣屬陽而無形,血屬陰而有形。(明·張介賓《類經·經絡類》)
8. 氣主煦之,血主濡之。(《難經·二十二難》)
9. 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合者也。(《靈樞·本臟》)
10. 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素問·調經論》)
11. 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素問·生氣通天論》)
12. 陽隨乎陰,血隨乎氣,故治血必先理氣,血脫必先益氣。(明·趙獻可《醫貫·血證論》)

九、病因學
1. 冬傷於寒,春必病溫。(《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 風者,百病之始也。(《素問·生氣通天論》)
3. 風者善行而數變。(《素問·風論》)
4. 暑必挾濕,二者皆傷氣分。(《清代名醫醫案精華·葉天士醫案》)
5. 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素問·太陰陽明論》)
6. 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弛長,軟短為拘,弛長為痿。(《素問·生氣通天論》)
7. 暴怒傷陰,暴喜傷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8. 悲則氣消。(《素問·舉痛論》)
9. 驚則氣亂。(清·何夢瑤《醫碥·氣》)
10. 恐則氣下。(《素問·舉痛論》)
11. 怒則氣上。(《素問·舉痛論》)
12. 思則氣結。(《素問·舉痛論》)
13. 喜怒傷氣,寒暑傷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4. 喜則氣緩。(《素問·舉痛論》)
15. 安谷則昌,絕谷則亡。(金·李杲《脾胃論·仲景引內經所說脾胃》)
16. 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素問·宣明五氣篇》)
17. 百病多由痰作祟。(清·汪昂《湯頭歌訣·除痰之劑》)

十、病機學
1. 氣常有餘,血常不足。(元·朱震亨《脈因證治·雜證》)
2. 陰陽自和者,必自愈。(漢·張機《傷寒論》)
3.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4. 重寒則熱,重熱則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5. 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干,寒勝則浮,濕勝則濡瀉。(《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6. 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藏,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7. 喜怒傷氣,寒暑傷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8. 暴怒傷陰,暴喜傷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9. 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0. 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素問·舉痛論》)
11. 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素問·痹論》)
12. 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以之化之變也。(《素問·至真要大論》)
13. 諸厥固泄,皆屬於下。(《素問·至真要大論》)
14. 諸痿喘嘔,皆屬於上。(《素問·至真要大論》)
15. 諸禁鼓栗,如喪神守,皆屬於火。(《素問·至真要大論》)
16. 諸痙項強,皆屬於濕。(《素問·至真要大論》)
17. 諸逆沖上,皆屬於火。(《素問·至真要大論》)
18. 諸脹腹大,皆屬於熱。(《素問·至真要大論》)
19. 諸躁狂越,皆屬於火。(《素問·至真要大論》)
20. 諸暴強直,皆屬於風。(《素問·至真要大論》)
21. 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素問·至真要大論》)
22. 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素問·至真要大論》)
23. 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素問·至真要大論》)
24. 諸病水液,澄徹清冷,皆屬於寒。(《素問·至真要大論》)
25. 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素問·至真要大論》)
26. 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素問·調經論》)
27. 重陰必陽,重陽必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8. 氣有餘便是火。(元·朱震亨《丹溪心法·火》)
29.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30. 寒則氣收。(《素問·舉痛論》)
31. 熱勝則腫。(《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十一、經絡針灸
1. 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 頭者,諸陽之會。(宋·陳言《三因極-病證方論·頭痛證論》)
3.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明徐鳳《針灸大全·四總穴歌》)
4. 治痿者,獨取陽明。(《素問·痿論》)

十二、四診方法
1. 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 有諸內者,形諸外。(元·朱震亨《丹溪心法·能合色脈可以萬全》)
3. 持脈之要有三,曰舉,曰按,曰尋。(元·滑壽《診家樞要·診脈之道》)
4.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緩,是謂平脈。(宋·崔袁彥《脈訣》)
5. 凡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漢·張機《傷寒論·辨脈法》)
6. 脈貴有神。(清·顧松園《顧氏醫鏡·先哲格言》)
7. 脈有要訣,胃、神、根,三字而已……此乃診家大法。(清·程國彭《醫學心悟·脈法金針》)
8. 真寒之脈,必遲弱無神;真熱之脈,必滑實有力。(明·張介賓《景岳全書·寒熱篇》)

十三、辨證要點
1. 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問·移精變氣論》)
3. 諸風掉眩,皆屬於肝。(《素問·至真要大論》)
4. 諸寒收引,皆屬於腎。(《素問·至真要大論》)
5. 諸氣膹郁,皆屬於肺。(《素問·至真要大論》)
6. 諸濕腫滿,皆屬於脾。(《素問·至真要大論》)
7. 諸熱瞀瘛,皆屬於火。(《素問·至真要大論》)
8. 諸痛癢瘡,皆屬於心。(《素問·至真要大論》)
9. 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素問·通評虛實論》)
10. 有一份惡寒,即有一份表證。(清·俞根初《重訂通俗傷寒論·表裡寒熱》)
11. 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漢·張機《傷寒論·辨少陽病脈證並治》)
12. 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漢·張機《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13. 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嘔,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漢·張機《傷寒論·辨太陰病脈證並治》)
14.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漢·張機《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
15. 陽明病,外證……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漢·張機《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16. 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漢·張機《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17. 脾病身痛體重。(《素問·標本病傳論》)

十四、治則治法
1.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未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2. 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藏。(《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3.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4. 其高者,因而越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5. 其下者,引而竭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6. 中滿者,瀉之於內。(《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7. 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8. 其在皮者,汗而發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9. 其慓悍者,按而收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0. 其實者,散而瀉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1. 有餘者瀉之,不足者補之。(《素問·瘧論》)
12. 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13. 溫者清之,清者溫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14. 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15. 燥者潤之,急者緩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16. 堅者耎之,脆者堅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17. 衰者補之,強者瀉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18. 踈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素問·至真要大論》)
25. 微者逆之,甚者從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26. 堅者削之,客者除之,勞者溫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27. 結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滯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28. 急者緩之,散者收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29. 損者溫之,逸者行之。驚者平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30. 熱因寒用,寒因熱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素問·至真要大論》)
31. 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漢·張機《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
32. 治病必求其本。(《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33. 實則瀉之,虛則補之。(《素問·三部九候論》)
34. 盛者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靈樞·經脈》)
35. 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素問·至真要大論》)
36. 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明·張介賓《類經·標本類》)
37. 木郁達之,火郁發之,土郁奪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38. 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明·李中梓《醫宗必讀·腎為先天本脾為後天本論》)
39. 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清·吳瑭《溫病條辨·治病法論》)
40. 治下焦如權,非重不沉。(清·吳瑭《溫病條辨·治病法論》)
41. 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清·吳瑭《溫病條辨·治病法論》)
42. 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清·唐宗海《血證論·吐血》)
43. 發表不遠熱,攻里不遠寒。(《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44. 體若燔炭,汗出而散。(《素問·生氣通天論》)
45.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46. 熱淫於內,治以咸寒,佐以甘寒,以酸收之,以苦發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47. 外感法仲景;內傷法東垣;熱病用河間;雜病用丹溪。(明·龔遷賢《壽世保元·醫說》)

十五、葯物方劑
1. 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鹹味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素問·至真要大論》)
2. 補湯宜用熟,瀉葯不嫌生。(明·傅仁宇《審視瑤函·用葯生熟各宜論》)
3. 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腎,甘入脾。(《素問·宣明五氣篇》)
4. 半夏有三禁,渴家汗家血家是也。(明·繆希雍《先醒齋醫學廣筆·春溫夏熱病大法》)
5. 附子無姜不熱。(清·黃宮綉《本草求真·乾薑》)
6. 石膏非大劑則無效。(清·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傷寒兼有伏熱證》)
7. 一味丹參飲,功同四物湯。(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丹參》)

十六、臨床疾病
1. 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素問·咳論》)
2. 治咳嗽者,治痰為先;治痰者,下氣為上。(金·張元素《活法機要·咳嗽證》)
3. 喘病之因,在肺為實,在腎為虛。(清·葉桂《臨證指南醫案·喘》)
4. 哮以聲響名,喘以氣息言。(明·虞摶《醫學正傳·哮喘》)
5. 無痰不作眩。(元·朱震亨《丹溪必法·頭眩》)
6. 無虛不能作眩,當以治虛為主。(明·張介賓《景岳全書·眩暈》)
7. 諸有水腫者,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汗乃愈。(漢·張機《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
8. 病痰飲者,當以溫葯和之。(漢·張機《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
9. 稠濁者為痰,清稀者為飲。(明·李中梓《醫宗必讀·痰飲》)
10. 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明·李中梓《醫宗必讀·痰飲》)
11. 盜汗為陰虛,自汗為陽虛。(清·江涵暾《筆花醫鏡·盜汗自汗》)
12. 胃不和則卧不安。(《素問·逆調論》)
13. 蛔得酸則靜,得辛則伏,得苦則下。(清·吳謙等《醫宗金鑒·烏梅丸集注》)

在別人的博客上查到的,希望可以幫到你。(*^__^*)

2. 有哪些養生名言可以作為人生格言

1、思路決定出路,觀念決定方向,性格決定命運,生活方式決定健康!
2、觀念比能力重要,策劃比實施重要,行動比承諾重要,選擇比努力重要,尊重生命比別人看法重要!
3、二十一世紀健康人生美景展望:七十歲前不得病,八十歲前不衰老,九十歲前能理業,輕輕鬆鬆一百歲,高高興興一輩子!
4、生命由天賦,壽命靠人為,生身靠父母,健康靠自己,遺傳只是健康的起跑線,養生保健才是生命的新起點,強健身體在於自己的精心塑造!
5、健康是一種素質.也是一種態度,必須明白是自己製造了自己身體每一個疾病!
不學習少知識,會成為次品;不鍛煉缺健康,會成為廢品,擁有健康的身體和一顆年青的心,就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6、放棄健康獲取財富時,命可以換錢,不惜財富換取健康時,錢換不了命!
年輕時若放棄健康獲取財富,年老時會放棄財富恢復健康,流失歲月無法追回,金山銀山也換不來健康!
7、有些人得病,不是源於物質,而源於無知;有些人死亡,不是死於衰老,而是死於病患!普及健康知識,比普及健身運動更重要!
8、健康新概念:要健康,先有健商.沒有健商,不會健康,健商是實現健康的智慧錦囊,是對自身生命的最高認知!
9、一本好書可改變人的命運,一次結識可決定人生方向,一個理念可決定企業興衰,一個習慣可確保一生健康!

3. 大家知道關於中醫葯的重要性的名言嗎

中醫的名言、格言和諺語,或彰於典籍文獻內,或流傳於醫生口頭中,量眾是中醫學的份寶費遺產。其中許多關於治法的警句,如同箴言和座右銘,含義深刻,語言形象生動,讀之發人深省,令人難以遺忘。它起到了規勸警戒的作用,使人聞之足戒,受益匪淺。

些警句,許多是歷代著名醫學家的創造,如:「桂枝下咽。陽盛乃斃,承氣入胃,陰盛以亡。」這是張仲景的一句話,雖是講桂枝湯、承氣湯誤用致斃的,但卻被歷史醫家引要嚴格遵從中醫辨證論治規律的警句。有一醫學諺語雲:「黃救人無功,人參殺人無過。」這里用大黃和人參作比較,鮮明犀利無比,使人難於忘懷。對於濫用補葯的庸醫,也是一付最好的清醒劑。

李中梓《醫宗必讀》有一震語遭:「見痰休治痰,見血休治血:無汗不發汗,有熱莫攻熱。喘生休耗氣,遺精不澀泄;明得中趣.方是醫中傑。」講的是,不可以採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簡單處置方法用葯,不可以「見有是病,既用是葯」的湯頭,草率行事。行醫人。用葯治病,事關性命。「讀書無眼.病人無命。」這是喻嘉言戒勸人們在閱讀醫書時,要抱嚴肅認真的態度,否則會造成病人無命的後果,可謂簡短有力。

醫學警句是一些飽含動人肝膽肺腑的話語,顯示了語言的力量,所以能流傳不衰,更重要的是它是正反面經驗的總結,是許多人的生命和血的教訓換來的,其價值含金最高。故值得珍視。因此,學醫者,不妨抄錄之,貼於易見之處,使自己慎思之,力行之,警戒之。

4. 中醫葯名言名句詩詞詩句

醫者仁心
胡秉言
醫者有仁心,
慈悲濟世人。
懸壺輕己利,
德品勝黃金。
中醫
胡秉言
望聞問切了玄機,
草菌蟲石祛惡疾。
砭灸針拔除百病,
理法方葯勝今醫。

5. 中醫理論格言 解釋

1 。話多了有失,慾望多了容易傷生
2.《黃帝內經》有句名言:「上工不治已病內治未病,不治已亂治容未亂。」意思就是,醫術高超的醫生不是等到疾病發生了才去治療,而是採取預防措施,防患於未然
3.身體的小毛病如果不及時加以調理,就會散布到身體的各個部位.在個人思想上是這樣,在國家的管理上也是,必須及時發現和解決小錯誤,以免造成大危害.

「睡側而屈,覺正而伸」,是講睡眠姿勢。良好的睡姿應雙腿彎曲而卧,並以右側卧為好。這樣既能使全身肌肉得到最大限度的鬆弛,也不致壓迫心臟,還可以幫助胃中食物向十二指腸輸送。這種睡姿避免了對肺、心部的壓迫,又可以消除疲勞,並有助於消化。
「早晚以時」,是講要有規律性作息制度。人體內有一架精密的「生物鍾」,在規定著人類生命活動的過程,日落而息,黎明即起,在生活起居上要適應生物鍾節律,這樣,才能有利於健康長壽,更好地實現生理性正常睡眠。
「先睡心,後睡眼」,是講睡眠前要排除頭腦中的一切雜念。如果頭腦里考慮很多問題,想這想那,使大腦皮層處於緊張狀態,就會難以入眠。心胸要開闊,排除一切雜念,才能睡得快,睡得安穩。

6. 古代名醫名言名句大全

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序》

大醫精誠。--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大醫精誠》

古人醫在心,心正葯自真。--明夢龍《警世通言》

人的健全,不但靠飲食,尤靠運動。--蔡元培《運動的需要》

治急性病要有膽有識,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岳美中

久立傷骨,久坐傷血,久視傷神,久行傷筋,久卧傷氣。--朱丹溪《格致余論》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於在與自己的生命開玩笑。--陶行知

人類所能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拿健康來換取其他身外之物!--叔本華

健康的開始在於知道自己的疾病,在於願意服醫生開給他的處方。--塞萬提斯

長壽之道在於我有快樂的性格。--阿巴斯•哈薩

疾病是逸樂所應得的利息。--培根

酩酊是暫時性的自殺。--羅素

生命在於運動。--盧梭

身體是你終身必須攜帶的行李。行李超重越多,旅程越短。--A.H.G

疾病有成千上萬種,但健康只有一種。--白爾尼

有這么三位醫生:第一位叫節食,第二位叫安靜,第三位叫愉快。--毫厄爾

健康是人生第一財富。--愛默生

預防勝於治療。--狄更斯

健康是這樣一個東西,它使你感到現在是一年中最好的時光。--亞當斯

7. 古人養生經典格言有哪些

古人養生經典格言:
生從十三:虛、無、清、凈、微、寡、柔、弱、卑、損、時、和、嗇。
【譯文】養生之道在於遵從十三條要旨。這就是:心無雜念,恬淡於世事,內心清潔無染,俗念凈除,謹小慎微無過失,寡慾無貪,心柔不逞強,甘作弱者之心,自視不卑不亢,減損太過的言行,知時達務,順四時之變化,秉性謙和,崇尚儉朴。
心之在體,君之位也;九竅之有職,官之分也。心處其道,九竅循理;嗜欲充益,目不見色,耳不聞聲。故曰:上離其道,下失其事。
【譯文】心對於人體,如同君主在國中處於主宰地位;九竅各有不同的功能,正如百官各有自己的職責一樣。如果心能保持正常,九竅等各器官也就能有條不紊地發揮其作用;如果心裡充滿著各種嗜欲雜念,眼睛就看不見顏色,耳朵就聽不見聲音。所以說心要是違背了(清靜寡慾的)基本規律,各個器官也就會失去各自應有的作用。
行端直則無禍害,無禍害則盡天年。
【譯文】行為正直就不會遭遇禍害,不遭遇禍害就能安享天年。
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譯文】君子有三件事需要戒:年輕的時候,血氣未定,要戒女色;壯年的時候,血氣方剛,要戒斗毆;等到年老了,血氣已衰,要戒貪心。
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無恚嗔之心……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
【譯文】意志清閑而少慾望,心緒安詳而無懼怕,無怨恨憤怒之心,思想上沒有憂患,以恬談愉快為本,以自得其樂而功。做到這些多可使「形體不敝,精神不散」而益壽延年。

8. 趣話中醫養生經的圖書目錄

一、健康要訣經典名言
(一)我命在我,不在天
(二)知識是健康的源泉
(三)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四)人身三寶精、氣、神
(五)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
(六)人活著就是一口氣
(七)話多傷氣
(八)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
(九)夫精者,身之本也
(十)養生必補髓
(十一)津宜常咽
(十二)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十三)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戒之,戒之,以此養生則壽
(十四)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
(十五)腎為先天之本
(十六)不治已病,治未病
(十七)魄門亦為五臟使
二、精神養生經典名言
(一)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二)食補勿忘神補
(三)養生莫若養性
(四)仁者壽
(五)笑口常開,健康常在
(六)心寬體胖
(七)笑一笑,少一少;愁一愁,白了頭
(八)笑死牛皋,氣死金兀術
(九)笑口常開,祛病消災
(十)百病生於氣
(十一)驚恐傷腎
(十二)喜傷心
(十三)悲憂傷肺
(十四)怒傷肝
(十五)思慮傷脾
(十六)知足者常樂
(十七)樂以忘憂——笑的治療作用
(十八)形與神俱
(十九)靜則神藏,躁則消亡
(二十)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二十一)樂極生悲
(二十二)心病還得心葯醫
(二十三)酒多傷身,氣大傷人
(二十四)以情制情
三、飲食養生經典名言
(一)飲食者,人之命脈也
(二)谷肉果菜,食養盡之
(三)三天不吃青,兩眼冒金星
(四)人可三日無餐,不可一日無水
(五)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
(六)老人吃粥,多壽多福
(七)食不在補,適口為珍
(八)不時,不食
(九)所食愈少,心愈開,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損
(十)吃野不吃栽
(十一)米麥相扶,干稀兩便
(十二)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十三)少肉多菜,少糖多果
(十四)熱無灼灼,寒無滄滄
(十五)若要身體壯,飯菜嚼成漿
(十六)早飯淡而好,午飯厚而飽,晚飯須要少,若能常如此,無病直到老
(十七)食惟半飽無兼味,酒至三分莫過頻
(十八)好看不過素打扮,好吃不過家常飯
(十九)五味貴和,不可偏勝
(二十)四季不離蒜,不用去醫院
(二十一)大蒜是個寶,治病不可少
(二十二)三月三,薺菜當靈丹
(二十三)一日吃三棗,終生不顯老
(二十四)夏日備碗綠豆湯,消暑解毒有力量
(二十五)天時雖熱,不可貪涼;瓜果雖美,不可多嘗
(二十六)清熱祛暑,當數苦瓜
(二十七)熱天半塊瓜,葯物不用抓
(二十八)一顆荔枝三把火
(二十九)白菜吃半年,醫生享清閑
(三十)十月板栗笑哈哈
(三十一)蘿卜上了街,葯鋪關門歇
(三十二)冬吃蘿卜,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葯方
(三十三)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
(三十四)健腦又益壽,食用核桃好
(三十五)喝鵝湯,吃鵝肉,一年四季不咳嗽
(三十六)寧可一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豆
(三十七)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埋死人
(三十八)吃兩條腿的,不如吃一條腿的
(三十九)要吃飛禽,還是鵪鶉
(四十)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四十一)欲得長生,腸中常清;欲得不死,腸中無滓
(四十二)不宜「食不厭精」127
(四十三)大飲則氣逆
(四十四)吸煙不長壽,長壽不吸煙
(四十五)不吸煙,不喝酒,蓋碗子茶不離手
(四十六)常吃蘿卜常喝茶,大夫不用請到家
(四十七)何須魏帝一丸葯,且盡盧同七碗茶
(四十八)節日客來茶當酒
(四十九)吃葯不忌口,枉費醫生手
(五十)鹹食折壽,淡食延年
四、運動養生經典名言
(一)動則不衰
(二)生命在於運動
(三)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葯一碗
(四)動則生陽
(五)百煉不如一走
(六)用進廢退
(七)吐故納新
(八)站如松,坐如鍾,走如風,卧如弓
(九)肢體活動,穴位按摩,呼吸入睡
五、葯物養生經典名言
(一)虛則補之
(二)葯補不如食補
(三)以臟補臟
(四)虛不受補
(五)一年四季吃枸杞,人可與天地齊壽
六、四時養生經典名言
(一)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二)春捂秋凍
(三)四季脾旺不受邪
(四)風者,百病之長也
(五)虛邪賊風,避之有時
(六)夏不食心
(七)夏日需清補,諸病皆能除
(八)冬季進補,飲食為先
(九)冬不欲極溫,夏不欲窮涼
(十)春天凍人不凍水
(十一)春眠不覺曉
(十二)長夏防濕
(十三)金秋防秋乏
(十四)冬季戴棉帽,如同穿棉襖
七、疾病防治經典名言
(一)生病起於過用
(二)氣有餘便是火
(三)百病多由痰作祟
(四)治病必求於本
(五)小大不利治其標
(六)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
(七)其高者,因而越之
(八)其下者引而竭之
(九)冬病夏治
(十)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十一)夏補三伏
(十二)是葯三分毒
(十三)內病外治
(十四)二問汗
(十五)四問便
(十六)三分葯,七分養
(十七)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
(十八)十傷九腰
(十九)點按足三里,如吃一隻雞
八、日常保健經典名言
(一)一覺閑眠百病銷
(二)傻小子睡涼炕,全憑火力壯
(三)睡前一盆湯,賽過人參湯
(四)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
(五)人老腿先老
(六)諸病從寒起,寒從腳下生
(七)春天洗腳,升陽固脫;夏天洗腳,暑濕可去;秋天洗腳,肺潤腸濡;冬天洗腳,丹田溫灼
(八)若要小兒安,常帶三分飢和寒
(九)有錢難買老來瘦
(十)一日生活重於養
(十一)少之時,血氣未足,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十二)高者其氣壽,下者其氣夭
(十三)不急不惱,百年不老;不懶不饞,益壽延年
(十四)吃得快,睡得快,便得快
(十五)褲帶越長,壽命越短
(十六)發宜多梳
(十七)養生十六宜

9. 歷代名醫名言

一、天人合一
1.夫人稟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漢·張機《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
2.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靈樞·順氣一日分四時》)
3.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靈樞·順氣一日分四時》)
4. 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5.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素問·寶命全形論》)

二、養生保健
1.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2.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素問·上古天真論》)
3.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素問·上古天真論》)
4.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5.精、氣、神,養生家謂之三寶。(明·綺石《理虛元鑒·心腎論》)
6.善養性者,先飢而食,先渴而飲,食慾數而少,不欲頓而多。(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道林養性》)

三、防病治未病
1.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2.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漢·張機《金匱要略》)
3.上工治未病。(《難經·七十七難》)
4.虛邪賊風,避其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素問·上古天真論》)
5.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素問·評熱病論》)
6.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素問·刺法論》)

四、醫德醫風
1.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序》)
2.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大醫精誠》)
3.大醫精誠(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大醫精誠》)
4.業醫者,活人之心不可無,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劉昉《幼幼新書·自序》)
5.未醫彼病,先醫我心。(宋·劉昉《幼幼新書·自序》)
6.古人醫在心,心正葯自真。(明·馮夢龍《警世通言》)
7.醫,仁術也。仁人君子,必篤於情。(清·喻昌《醫門法律·問病論》)

五、醫術學習
1. 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漢·張機《傷寒雜病論序》)
2. 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葯調之。(漢·張機《金匱要略》)
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後工乃精,醫者舍方書何以為療病之本。(元·危亦林《世醫得效方·序》)
4. 方不在多,心契則靈;症不在難,意會則明。(明·陳實功《外科正宗·癰疽治法論第二》)
5. 至重惟人命,最難確是醫。(明·龔信《古今醫鑒·謦醫箴》)
6. 看方猶看律,用葯如用兵,機無輕發,學貴專精。(清·劉一仁《醫學傳心錄·病因賦》)
7. 生民何辜,不死於病而死於醫,是有醫不若無醫也,學醫不精,不若不學醫也。(清·吳塘《溫病條辨·自序》)
8. 醫貴乎精,學貴乎博,識貴乎卓,心貴乎虛,業貴乎專,言貴乎顯,法貴乎活,方貴乎純,治貴乎巧,效貴乎捷,知乎此,則醫之能事矣。(清·趙濂《醫門補要·自序》)
9. 醫之良,在工巧神聖;醫之功,在望聞問切;醫之學,在脈葯方症。(清·陳清淳《蜀中醫纂·習醫規格》)
10.《素問》,載道之書也,詞簡而義深。(元·朱震亨《格致余論》)
11. 不通仲景之書,不足以言醫。(舒詔《傷寒集注》自序)
12. 醫不三世,不服其葯。(《禮記》)
13. 脾胃為病,最詳東垣(清·葉桂《臨證指南醫案》)
14. 不為良相,必為良醫。(邵登瀛《四時病機》紹諴序)
15. 醫之為書,非《素問》無以立論,非《本草》無以主方。(元·朱震亨《格至余論》自序)

六、陰陽五行
1.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 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3. 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4. 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5.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素問·生氣通天論》)
6. 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7. 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8. 陽勝則熱,陰勝則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9. 孤陰不長,獨陽不成。(金·劉完素《素問玄機原病式·火集》)
10. 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元·朱震亨《局方發揮》)
11. 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2. 陰中有陰,陽中有陰。(《素問·金匱真言論》)
13. 人生有形,不離陰陽。(《素問·寶命全形論》)

七、藏象學說
1. 脾主升清,胃主降濁。(清·黃元御《素靈微蘊·原胃解》)
2. 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清·葉桂《臨證指南醫案·脾胃》)
3. 脾胃為水谷之海。(明·龔信《古今醫鑒·泄瀉》)。
4. 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明·張介賓《景岳全書·喘促》)。
5. 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藏;清陽實四支,濁陰歸六府。(《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6. 頭者精明之府,背者胸中之府,腰者腎之府,膝者筋之府,骨者髓之府。(《素問·脈要精微論》)
7.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8. 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9. 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0. 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1.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2. 脾胃者,倉廩之宮,五味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3. 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4. 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5. 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6. 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7.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素問·靈蘭秘典論》)
18. 肝受血而能視。(《素問·五藏生成篇》)
19. 肝體陰而用陽。(清·唐宗海《血證論·滑氏補肝散》
20. 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靈樞·五味第五十六》)
21. 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恆之府。(《素問·五藏別論》)
22. 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此受五藏濁氣,名曰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素問·五藏別論》)
23. 五藏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素問·五藏別論》)
24. 六府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素問·五藏別論》)
25. 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素問·五藏別論》)
26. 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謂五液。(《素問·宜明五氣篇》)
27. 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素問·五臟生成篇》)
28. 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靈樞·脈度》)
29. 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素問·六節臟象論》)
30. 心者,五臟六腑之主也。(《靈樞·口問》)
31. 肝氣通於目,肝的則目能辨五色矣。(《靈樞·脈度》)
32. 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素問·六節臟象論》)
33. 脾喜燥惡濕,喜溫惡寒。(張山雷《臟腑葯式補正·脾部》)
34. 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素問·厥論》)
35. 肺為水之上源。(清·汪昂《醫方集解·清暑之劑》)
36. 肺為臟腑之華蓋。(清·陳念祖《醫學三字經·咳嗽》)
37. 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素問·六節臟象論》)
38. 腎開竅於二陰。(《素問·金匱真言論》)
39. 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素問·六節臟象論》)
40. 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素問·脈要精微論》)
41. 腦為髓之海。(《靈樞·海論》)
42. 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靈樞·營衛生會》)
43. 胃乃六腑之本。(宋·楊士瀛《仁齋直指方論·病機賦》)
44. 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升於頭,以成七竅之用,故頭為精明之府。(明·張介賓《類經·疾病類》)
45. 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素問·五臟別論》)
46. 胃之為腑,體陽而用陰。(清·吳瑭《溫病條辨·中焦篇》)
47. 齒為腎之餘,齦為胃之絡。(清·葉桂《外感溫熱篇》)
48. 肺為聲音之門,腎為聲音之根。(宋·楊士瀛《仁齋指方論·聲音方論》)
49. 肺主出氣,腎主納氣,陰陽相交,呼吸乃和。(清·石壽棠《醫原·聞聲須察陰陽·論》)
50. 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素問·太陰陽明論》)

八、精神氣血
1. 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素問·脈要精微論》)
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問·移精變氣論》)
3. 兩精相搏謂之神。(《靈樞·本神》)
4. 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靈樞·大惑論》)
5. 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靈樞·營衛生會》)
6. 發為血之餘,血虛則發落。(丁甘仁《丁甘仁醫案·衄血》)
7. 氣屬陽而無形,血屬陰而有形。(明·張介賓《類經·經絡類》)
8. 氣主煦之,血主濡之。(《難經·二十二難》)
9. 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合者也。(《靈樞·本臟》)
10. 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素問·調經論》)
11. 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素問·生氣通天論》)
12. 陽隨乎陰,血隨乎氣,故治血必先理氣,血脫必先益氣。(明·趙獻可《醫貫·血證論》)

九、病因學
1. 冬傷於寒,春必病溫。(《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 風者,百病之始也。(《素問·生氣通天論》)
3. 風者善行而數變。(《素問·風論》)
4. 暑必挾濕,二者皆傷氣分。(《清代名醫醫案精華·葉天士醫案》)
5. 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素問·太陰陽明論》)
6. 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弛長,軟短為拘,弛長為痿。(《素問·生氣通天論》)
7. 暴怒傷陰,暴喜傷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8. 悲則氣消。(《素問·舉痛論》)
9. 驚則氣亂。(清·何夢瑤《醫碥·氣》)
10. 恐則氣下。(《素問·舉痛論》)
11. 怒則氣上。(《素問·舉痛論》)
12. 思則氣結。(《素問·舉痛論》)
13. 喜怒傷氣,寒暑傷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4. 喜則氣緩。(《素問·舉痛論》)
15. 安谷則昌,絕谷則亡。(金·李杲《脾胃論·仲景引內經所說脾胃》)
16. 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素問·宣明五氣篇》)
17. 百病多由痰作祟。(清·汪昂《湯頭歌訣·除痰之劑》)

十、病機學
1. 氣常有餘,血常不足。(元·朱震亨《脈因證治·雜證》)
2. 陰陽自和者,必自愈。(漢·張機《傷寒論》)
3.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4. 重寒則熱,重熱則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5. 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干,寒勝則浮,濕勝則濡瀉。(《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6. 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藏,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7. 喜怒傷氣,寒暑傷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8. 暴怒傷陰,暴喜傷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9. 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0. 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素問·舉痛論》)
11. 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素問·痹論》)
12. 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以之化之變也。(《素問·至真要大論》)
13. 諸厥固泄,皆屬於下。(《素問·至真要大論》)
14. 諸痿喘嘔,皆屬於上。(《素問·至真要大論》)
15. 諸禁鼓栗,如喪神守,皆屬於火。(《素問·至真要大論》)
16. 諸痙項強,皆屬於濕。(《素問·至真要大論》)
17. 諸逆沖上,皆屬於火。(《素問·至真要大論》)
18. 諸脹腹大,皆屬於熱。(《素問·至真要大論》)
19. 諸躁狂越,皆屬於火。(《素問·至真要大論》)
20. 諸暴強直,皆屬於風。(《素問·至真要大論》)
21. 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素問·至真要大論》)
22. 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素問·至真要大論》)
23. 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素問·至真要大論》)
24. 諸病水液,澄徹清冷,皆屬於寒。(《素問·至真要大論》)
25. 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素問·至真要大論》)
26. 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素問·調經論》)
27. 重陰必陽,重陽必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8. 氣有餘便是火。(元·朱震亨《丹溪心法·火》)
29.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30. 寒則氣收。(《素問·舉痛論》)
31. 熱勝則腫。(《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十一、經絡針灸
1. 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 頭者,諸陽之會。(宋·陳言《三因極-病證方論·頭痛證論》)
3.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明徐鳳《針灸大全·四總穴歌》)
4. 治痿者,獨取陽明。(《素問·痿論》)

十二、四診方法
1. 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 有諸內者,形諸外。(元·朱震亨《丹溪心法·能合色脈可以萬全》)
3. 持脈之要有三,曰舉,曰按,曰尋。(元·滑壽《診家樞要·診脈之道》)
4.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緩,是謂平脈。(宋·崔袁彥《脈訣》)
5. 凡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漢·張機《傷寒論·辨脈法》)
6. 脈貴有神。(清·顧松園《顧氏醫鏡·先哲格言》)
7. 脈有要訣,胃、神、根,三字而已……此乃診家大法。(清·程國彭《醫學心悟·脈法金針》)
8. 真寒之脈,必遲弱無神;真熱之脈,必滑實有力。(明·張介賓《景岳全書·寒熱篇》)

十三、辨證要點
1. 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問·移精變氣論》)
3. 諸風掉眩,皆屬於肝。(《素問·至真要大論》)
4. 諸寒收引,皆屬於腎。(《素問·至真要大論》)
5. 諸氣膹郁,皆屬於肺。(《素問·至真要大論》)
6. 諸濕腫滿,皆屬於脾。(《素問·至真要大論》)
7. 諸熱瞀瘛,皆屬於火。(《素問·至真要大論》)
8. 諸痛癢瘡,皆屬於心。(《素問·至真要大論》)
9. 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素問·通評虛實論》)
10. 有一份惡寒,即有一份表證。(清·俞根初《重訂通俗傷寒論·表裡寒熱》)
11. 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漢·張機《傷寒論·辨少陽病脈證並治》)
12. 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漢·張機《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13. 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嘔,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漢·張機《傷寒論·辨太陰病脈證並治》)
14.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漢·張機《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
15. 陽明病,外證……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漢·張機《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16. 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漢·張機《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17. 脾病身痛體重。(《素問·標本病傳論》)

十四、治則治法
1.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未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2. 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藏。(《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3.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4. 其高者,因而越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5. 其下者,引而竭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6. 中滿者,瀉之於內。(《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7. 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8. 其在皮者,汗而發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9. 其慓悍者,按而收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0. 其實者,散而瀉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1. 有餘者瀉之,不足者補之。(《素問·瘧論》)
12. 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13. 溫者清之,清者溫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14. 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15. 燥者潤之,急者緩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16. 堅者耎之,脆者堅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17. 衰者補之,強者瀉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18. 踈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素問·至真要大論》)
25. 微者逆之,甚者從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26. 堅者削之,客者除之,勞者溫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27. 結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滯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28. 急者緩之,散者收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29. 損者溫之,逸者行之。驚者平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30. 熱因寒用,寒因熱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素問·至真要大論》)
31. 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漢·張機《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
32. 治病必求其本。(《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33. 實則瀉之,虛則補之。(《素問·三部九候論》)
34. 盛者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靈樞·經脈》)
35. 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素問·至真要大論》)
36. 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明·張介賓《類經·標本類》)
37. 木郁達之,火郁發之,土郁奪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38. 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明·李中梓《醫宗必讀·腎為先天本脾為後天本論》)
39. 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清·吳瑭《溫病條辨·治病法論》)
40. 治下焦如權,非重不沉。(清·吳瑭《溫病條辨·治病法論》)
41. 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清·吳瑭《溫病條辨·治病法論》)
42. 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清·唐宗海《血證論·吐血》)
43. 發表不遠熱,攻里不遠寒。(《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44. 體若燔炭,汗出而散。(《素問·生氣通天論》)
45.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46. 熱淫於內,治以咸寒,佐以甘寒,以酸收之,以苦發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47. 外感法仲景;內傷法東垣;熱病用河間;雜病用丹溪。(明·龔遷賢《壽世保元·醫說》)

十五、葯物方劑
1. 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鹹味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素問·至真要大論》)
2. 補湯宜用熟,瀉葯不嫌生。(明·傅仁宇《審視瑤函·用葯生熟各宜論》)
3. 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腎,甘入脾。(《素問·宣明五氣篇》)
4. 半夏有三禁,渴家汗家血家是也。(明·繆希雍《先醒齋醫學廣筆·春溫夏熱病大法》)
5. 附子無姜不熱。(清·黃宮綉《本草求真·乾薑》)
6. 石膏非大劑則無效。(清·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傷寒兼有伏熱證》)
7. 一味丹參飲,功同四物湯。(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丹參》)

十六、臨床疾病
1. 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素問·咳論》)
2. 治咳嗽者,治痰為先;治痰者,下氣為上。(金·張元素《活法機要·咳嗽證》)
3. 喘病之因,在肺為實,在腎為虛。(清·葉桂《臨證指南醫案·喘》)
4. 哮以聲響名,喘以氣息言。(明·虞摶《醫學正傳·哮喘》)
5. 無痰不作眩。(元·朱震亨《丹溪必法·頭眩》)
6. 無虛不能作眩,當以治虛為主。(明·張介賓《景岳全書·眩暈》)
7. 諸有水腫者,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汗乃愈。(漢·張機《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
8. 病痰飲者,當以溫葯和之。(漢·張機《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
9. 稠濁者為痰,清稀者為飲。(明·李中梓《醫宗必讀·痰飲》)
10. 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明·李中梓《醫宗必讀·痰飲》)
11. 盜汗為陰虛,自汗為陽虛。(清·江涵暾《筆花醫鏡·盜汗自汗》)
12. 胃不和則卧不安。(《素問·逆調論》)
13. 蛔得酸則靜,得辛則伏,得苦則下。(清·吳謙等《醫宗金鑒·烏梅丸集注》)

閱讀全文

與中醫經典養生格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博動物醫院在線電話 瀏覽:380
臨淄愛佳寵物醫院 瀏覽:582
蘇泊爾養生壺怎麼樣打開 瀏覽:104
肝轉移的治療方法 瀏覽:845
養生壺如何做現磨咖啡 瀏覽:787
中醫治療失眠能根治嗎 瀏覽:391
望京附近看婦科好的醫院 瀏覽:773
治療葯物依賴的醫院 瀏覽:100
閔行區中醫院地址 瀏覽:543
治療頑固性失眠的葯物 瀏覽:489
石龍人民醫院體檢 瀏覽:507
盛京醫院婦科哪個醫生好 瀏覽:613
甘肅省人民醫院燒傷科 瀏覽:724
老年痴呆嚴重送康復醫院好嗎 瀏覽:185
治療糖尿病陽痿的中葯方 瀏覽:565
汕頭潮陽哪裡有寵物醫院 瀏覽:984
醫院婦科治療儀 瀏覽:758
興義博愛醫院婦科 瀏覽:749
湖北武漢兒童醫院電話 瀏覽:190
最好的傳染病醫院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