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醫養生學
養生原則,是指實施養生活動時所必須遵循的總的法則。古人在長期的養生實踐活動中,不斷地研究人體生命活動現象和規律,探索衰老的機理,研究致病和導致早衰的原因和條件,並在中國古代哲學和傳統文化的影響下,逐漸形成了一系列的養生原則。遵循這些原則,對於養生方法的制訂、運用及其發展創新,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順應自然
在「天人合一」的整體觀思想指導下,《素問·寶命全形論》提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人類生存於自然界中,人的生命活動與自然界息息相關。《靈樞·邪客》稱之為「人與天地相應」。在自然界的變化中,存在著以四時、朔望、晝夜為標志的年月日周期性節律變化,並由此產生了氣候變化和物候變化所呈現的生長化收藏規律等。人類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形成了與之近乎同步的生理節律和適應外界變化並做出自我調適的能力。因此,人若能順應自然而攝生,各種生理功能便可循其常性,節律有序而穩定,機體則處於陰陽和諧的健康狀態;若違逆自然,則各種生理功能節律紊亂,適應外界變化和防禦抗邪能力減弱,而易罹患疾病。誠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說:「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所以,順應自然是中醫養生學的重要原則之一。養生順應自然,旨在要求人們在掌握自然規律的基礎上,主動採取各種綜合措施來順應其變化,使人體生理活動與自然變化節律同步,保持機體內外環境的協調統一,以避邪防病,保健延衰。對此,《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提出了根據四季變化以調養形神的原則與方法,並強調指出:「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
2.形神共養
形,指形體,即臟腑身形;神,指以五神、五志為特徵的心理活動。形神共養,是以形神統一的生命觀為其理論基礎。一方面,形體為生命的基礎,形具而神生,五臟及其所藏的精氣是產生「五神」活動的物質基礎。《靈樞·天年》說:「血氣已和,榮衛已通,五藏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葛洪《抱朴子·內篇·至理》以堤和水、燭和火的關系比喻人體形與神關系時說:「形者,神之宅也。故譬之於堤,堤壞則水不留矣;方之於燭,燭糜則火不居矣。身勞則神散,氣竭而命終。」強調神依賴於形。另一方面,神乃形之主,為生命的主宰。人體臟腑的功能活動、氣血津液的運行,都受神的主宰和影響。張介賓《類經·攝生類》說:「雖神由精氣而生,然所以統馭精氣而為運用之主者,則又在吾心之神。」強調神可以反饋地作用於精和氣,影響甚至調控整個生命過程。對於形神的辯證關系,明末醫家綺石在《理虛元鑒》中曾精闢地歸納說:「以先天生成之本體論,則精生氣,氣生神;以後天運用之主宰論,則神役氣,氣役精。」正由於形神統一是生命的基本特徵,故中醫養生強調形神共養,養形以全神,調神以全形,最終達到「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素問·上古天真論》)的目的,正如《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原道論》所言:「全生之術,形氣貴乎安,安則有倫而不亂;精神貴乎保,保則有要而不耗。故保而養之,初不離於形氣精神。」
3.惜精固本
精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有形精微物質,是生命之源,具有促進生長發育和生殖繁衍、化生血液、抗禦邪氣等多方面的作用,在人體生命活動中居於重要地位。《素問·金匱真言論》說:「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後世醫家將精、氣、神合稱為人身之三寶,故在養生中,中醫學很重視保養精氣以固先天之本。
類》即明確指出:「善養生者,必寶其精,精盈則氣盛,氣盛則神全,神全則身健,身健則病少,神氣堅強,老而益壯,皆本乎精也。」要達到惜精固本之目的,一方面對性慾要有所節制,做到既不禁慾,也不縱欲;若縱情洩慾,可使精液枯竭,真氣耗散而致未老先衰,如《千金要方·養性》所言:「精竭則身憊。故欲不節則精耗,精耗則氣衰,氣衰則病至,病至則身危。」另一方面,精稟於先天,有賴後天水谷精氣以充養,若後天充盛,五臟安和,則精自然得養,故惜精固本也可通過養五臟以不使其過傷,調情志以不使其過極,忌勞傷以不使其過耗,葯食調補以壯其精,來達到養精保精之目的。
4.綜合調養
中醫養生方法眾多,不同的方法作用於人體不同的系統、層次,具有不同的效能。如順時攝養重在協調人體機能活動與外環境的關系;調攝精神主要是通過對神調養以保養精氣;慎起居、防勞傷以養生,可使臟腑功能協調;運動鍛煉、針灸、推拿,調節經絡、臟腑、氣血,可使經絡通暢,氣血周流,臟腑機能協調;葯物保健則藉助葯物,以強壯身體,益壽延年。誠如李梴《醫學入門·保養說》中所言:「避風寒以保其皮膚六腑」,「節勞逸以保其筋骨五臟」,「戒色慾以養精,正思慮以養神」,「薄滋味以養血,寡言語以養氣」。所以,養生應綜合各種方法,動靜結合、勞逸結合、補瀉結合、形神共養,從機體全局著眼,進行全面調理保養,使機體內外協調,適應自然變化,增強抗病能力。要避免出現過偏、失度,過偏、失度則失去了養生的意義,雖有延年益壽的願望,也很難達到預期的目的,不但無益,反而有害。只有按照生命活動的自然規律,綜合適度、持之以恆地進行調攝,才能真正達到「盡終其天年」(《素問·上古天真論》)的目的。誠如《太平御覽·方術部·養生》所言:「凡養生者,欲令多聞而貴要,博聞而擇善,偏修一事,不足必賴也。」
5.因人施養
因人施養,是根據年齡、性別、體質、職業、生活習慣等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相應的攝生保健方法。人類本身存在著較大的個體差異,這種差異不僅表現於不同的種族,而且存在於個體之間。不同的個體由於年齡、性別、體質、職業、生活習慣等因素的影響,可有生理和心理上的差異。所以,養生只有因人施養,方能有益於健康,達到養生之目的。如就年齡因素而言,少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但生機蓬勃,生活尚不能自理,故少兒養生應注意合理喂養、寒溫適度、體格鍛煉、免疫防病,並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40~60歲時,生命活動開始由盛轉衰,工作繁忙,壓力較大,養生應注意靜神少慮、切勿過勞,並節制房事。《景岳全書·中興論》說:「故人於中年左右當大為修理一番,則再振根基,尚余強半。」即強調了中年養生的重要性;進入60歲以後的老年期,臟腑機能衰退,生理與心理適應能力減退,養生應注意知足謙和、老而不怠,加強飲食調養,生活起居有節,運動鍛煉動靜結合。就性別而言,女性有月經、胎孕、產育、哺乳等特點,養生自當有所區別。人的體質又有偏於氣虛、血虛、陰虛、陽虛、血瘀、痰濕、氣郁之異,養生方法亦各有特點。另外,人的體質、生活習慣又受所處地域環境的影響,故養生尚需考慮不同區域的地理特點,採取相應的保健措施,充分利用有利於健康的各種因素,努力克服不良地理條件對人體的影響,使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和諧統一,以達到防治疾病、益壽延年的目的。
❷ 如何學好中醫養生學
分享一下我買的書哈:《黃帝內經》《瀕湖脈學》《傷寒雜病論》《求醫不如求己》《手到病自除》這幾本書都挺好。建議你先看一下《黃帝內經》要有翻譯的那種。基礎很重要。
❸ 國家開放大學的專科中醫養生跟行政管理哪個好學
國家開放大學的專科中醫養生跟行政管理比較,
當然是行政管理好學。
但中醫養生含金量,
是相對高。
❹ 中醫養生學和中醫康復的區別
養生著重於治未病,調理亞健康。康復著重於疾病的後期恢復治療。
❺ 中醫養生知識你們知道多少來讓我們一起總結一下!
東吃蘿卜夏吃薑,管教醫生都下崗。
❻ 中醫養生保健難學嗎
中醫養生保健難百學嗎?
這個因人而異。
如果有興度趣,有天賦的話版,
中醫養生保權健師,很容易學會的知。
但是對於一些對養生保健道不敏感,
或對中醫一點都不了解的人來說就非常難學了。畢竟食物的相回生相剋以及各種醫理病理的掌握,
不是容答易的。
❼ 從中醫養生學的發展來看,傳統養生保健是以 什麼和什麼為代表的順序發展的急!!!
中醫養生學的發展來看,傳統養生保健發展!
三早養生倡導:早檢查、早發現、早預防。科學的養生保健理念。
陽光思維模式:用快樂的心態,面對工作、生活、家庭。
編輯本段秋冬季養生與保健
秋季天高氣爽,草木凋零,大地氣象明朗;冬季萬物閉藏,天氣乾燥,氣溫低,西北風肅殺,屬涼燥。因此,秋冬季的養生是以適應秋冬季氣候變化為主;預防舊病復發,尤其是呼吸系統疾病的復發與發生、發展。
春應肝而養生,夏應心而養長,長夏應脾而變化,秋應肺而養收,冬應腎而養藏。說明人體五臟生理活動必須適應四時陰陽變化,才能與外界環境保持協調平衡。
秋冬季由於夏、秋季節交替,氣溫變化較大,空氣又乾燥,如果機體不能適應這一變化,抵抗力下降,很易患感冒,一些「老毛病」也特別容易復發,尤其是呼吸系統疾病。
1、感冒和呼吸系統疾病:秋冬季氣溫變化莫測,溫差大或氣溫過低,空氣乾燥,是感冒多發季節。秋冬燥易傷肺,如因著涼,導致免疫力下降,無力抵禦,則會出現肺及呼吸道疾病,如口乾咽燥、鼻塞、發燒、咳嗽、咳痰及上呼吸道炎症、氣管炎、支氣管炎、哮喘、肺炎等。尤其是老年人、小兒、體弱及患有慢性呼吸系統病史者更易復發。秋天花粉、冬天冷空氣過敏則易引起支氣管哮喘。
2、胃腸道疾病:入秋後氣候轉涼,身體疲勞時,抵抗力下降,消化功能和腸道抗病能力減弱,易發生腹瀉,尤其小兒易感染秋季腹瀉(病毒所致)。有慢性胃腸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史者,秋冬季節易復發。
3、風濕、關節病:秋冬季氣溫低,大風降溫天氣,骨關節性疾病易復發或發生、發展。
4、心、腦血管疾病:寒冷刺激致血管收縮,血流緩慢,易誘發心肌梗塞、腦梗塞等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患者在此季節血壓升高,症狀加劇。
編輯本段生活起居
1、注意防寒保暖:秋季早晚氣溫變化較大,不要貪涼,夜溫低要蓋好被褥,以免受涼,日間衣著不宜過厚,以不著涼為度。適當少穿點,適當凍一下,利於提高身體的禦寒能力。冬季注意衣著保暖,室內溫暖,預防寒冷侵襲,尤其注重足的保暖;但忌暴暖、過度烘烤。外出時注意手、足、頭面部防寒保溫,預防凍瘡。
2、環境舒適:室內溫度濕度要適宜;室溫保持在22-28攝氏度之間,濕度在50%-60%左右。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新鮮,室內燃煤取暖要注意防止煤氣中毒。
3、睡眠充足:秋季應早睡早起,冬季早睡遲起。一般8-9小時睡眠,老人可以適當增加,如晚上睡眠不足,可堅持午睡一小時;但睡眠不宜過多。睡眠時注意防寒保暖,免受寒冷風的侵襲,引發感冒、呼吸系統等疾病。忌蒙頭入睡,應開小氣窗通風。
4、皮膚保養:保持皮膚滋潤,科學洗浴;秋初濕熱並重,注意皮膚清潔防止感染,秋冬季氣候乾燥氣溫低,忌洗浴過勤、水過燙、揉搓過重,忌浴液鹼性太強,否則皮膚更為乾燥,易發癢、皸裂。浴後可塗擦甘油、止癢霜、潤膚露等,以保持皮膚濕潤,防止皮膚乾燥、脫屑。
5秋季養肺 。最好每天早晚都喝一杯蜂蜜,既潤肺又養顏美容。還補血
編輯本段飲食調養
秋冬季節天氣特點是乾燥、寒冷,飲食宜遵循「秋冬養陰」的原則。
1、多食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蔬菜、水果、豆類等食品,如梨、西紅柿、柑桔、葡萄、大棗、蘿卜、芝麻、蓮子、銀耳、蜂蜜、紅豆等。少食辛辣食品,以改善臟腑功能,增加抗病能力。
2、注意補充水份,每日不少於2000-3000毫升。
3、冬季宜食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禽蛋、豬肝、芝麻、黃豆、花生等。
4、冬天為增加禦寒能力,其營養應以增加熱能為主,可適當多攝入含糖、脂肪的食物,多食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但要注意秋冬時食慾增加,飲食過量,運動減少,熱能消耗量少而致肥胖,需要多食低熱量減肥食品。同時注意不要過量進補,否則有害無益。
5、適當用保健食品,可選擇增健口服液和靈芝皇膠囊,以提高免疫力,預防感冒及呼吸道感染。
6、吃飯時不宜進食熱湯熱菜,已接近體溫為宜。中國人常說趁熱吃,但溫度過高不利身體健康,科學發現,經常吞咽吞咽太熱的食物容易引發食道癌,胃腸疾病等。
編輯本段鍛煉身體
秋冬季節堅持適度的體育鍛煉,不僅可以調養肺氣,提高肺臟器官的功能,而且有利於增強各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體對外界寒冷刺激的抵禦能力。鍛煉方式因人而異,選擇個人所能承受的運動,其中有耐寒鍛煉,增強機體適應寒冷氣候的能力,如冷水浴、冷水洗手面加之摩擦按摩。運動時不要穿得太厚,應稍有「凍」感,切勿搞的大汗淋漓,當周身發熱,尚未出汗即可停止。尤其老人的鍛煉要量力而行。要注意防受涼,運動時不要穿的過少,身體發熱時不宜一下脫得太多,切忌穿汗濕衣服在冷風中逗留,以免著涼。在運動鍛煉前做好充分准備活動,以防運動損傷。運動者在鍛煉後應多吃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
編輯本段精神調養
秋冬季精神調養要做到安然恬靜、情緒穩定、胸懷開朗、心情舒暢而達到養精蓄銳。由於氣候變化不定,冷暖交替,給人的生理、心理帶來一定影響。因而必須注意心理上的調適,正確把握自己,學會自行解脫。可採取與朋友交流溝通、參加戶外活動及文體活動等方式,進行調理。
特別提醒
冬季天氣變冷,氣管、血管不同程度上痙攣,氧供應減少,血流緩慢,血壓升高,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增高,要予以重視。尤其老年人應注意保暖,防止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加重心臟負擔和呼吸道感染。
編輯本段傳統的養生保健方法
我國的傳統養生學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的中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就全面地總結了先秦時期的養生經驗,明確地指出「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鐾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的養生觀點,為我國傳統預防醫學和養生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數千年來,歷代的中醫葯學家和養生學家不斷地積累和總結流傳於民間的養生保健經驗,並著有大量的養生學專著,促進了我國傳統養生學的發展。我國的傳統養生學流派較多,各有所長,總體來講主要分為精神、動形、固精、調氣、食養、葯餌等六大學派。各學派的養生學說自有體系,各有所長,又兼收並蓄,形成了我國獨具特色的養生保健方法。
祖國醫學中很多養生保健的觀念和現代生命學相似,很多傳統養生保健方法也很有效,比如推拿按摩,拔罐,食療,針灸,五禽戲,太極拳,書畫,氣功(引行導氣,腹式呼吸)等,.除針灸外,其他方式任何人都可以個人操作.經常使用這些方便操作的方法對養生保健,強身健體,預防疾病有特殊的療效.
古法以「固本養元,補氣強精」為基礎,全面調整人體的生理機能的量活力,使機體內部協調平衡,促進細胞組織的新陳代謝和細胞源生命活力的提高。有效消除血液循環障礙,滌清血管膽固醇積淀,提高血液循環的活力。並應該嚴格遵從道家及中醫傳統理論,兼溫、補、和、清、下五個部分,雙向調節人體內部功能,並最終達到自然平衡狀態,從而起到治療和保健雙重功效。在這方面有「妙沁葯酒(結合了66種中草葯的葯酒)」。
編輯本段國外的養生保健理念
養生不僅是中國人重視,外國人同樣也重視養生.德國一位醫學專家經過數十年的研究,最近告誡中老年人:想健康長壽,務必動用「保、活、轉、參、睡、調、聽」這七個字。
「保」即保持大腦的活力用進廢退,故中老年人要多用腦,如堅持讀報看書,繪畫下棋,
培養各方面的興趣愛好。研究表明,一個經常用腦的65歲老人,其腦力並不比不愛動腦的35歲的青年人差。
「活」是指活動手指俗話說心靈手巧,經常活動手指,做兩手交替運動可以刺激大腦兩半球,有健腦益智、延緩大腦衰老的作用。
「轉」即轉換不同性質的運動在較長時間的單調工作或讀書、寫作後,應及時轉換另外不同性質的活動,使大腦神經鬆弛而不過分疲勞,使腦力保持最佳狀態。散步、做體操等是較好的轉換活動方式。
「參」即參加社會活動和體育活動結交年輕朋友,以接受青春活力的感染,經常保持愉快的情緒,脫離孤僻的生活環境。積極有趣的體育活動,可促進疲勞消除,體質增強,身體更健康。
「睡」即睡好覺,保證睡眠充足中老年人要學會有規律地生活,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保證一天有8小時(老年人10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
「調」是調節飲食做到粗細混雜,葷素搭配,兼收並蓄,多吃維生素和礦物質豐富的紅棗、牛奶、豆漿、蛋黃、桑葚、芥菜、芝麻、胡桃仁、百合、豬腦、豬心、木耳以及大部分蔬菜水果;少吃些動物脂肪和含糖類食物。
「聽」即聽優美動聽的歌曲優美的旋律可調節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使人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歡樂感覺。
編輯本段中年養生調養五要點
中年以後,人的身體狀況開始發生變化,往往不再像年輕時候那樣勝任高強度的工作了,也更容易「積勞成疾」。
中年人只要在飲食習慣、生活方式和心理狀態方面進行必要調整,依然能
中葯調節
現在中葯調節越來越提上日程人們也越來越把自身保健養生作為主流,不在乎其他。
而葯酒也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流,少量的飲用堅持每天都在飲用提高身體質量調整身心健康是越來越重要了。而人體是極其復雜的有機體,主要包括五臟六腑、氣、血、經絡等。人體各組成部分之間在形態結構上不可分割,在生理功能上互相協調,物質代謝上互相聯系,病理變化上互為影響。妙沁酒基於家醫學對人體生理、病理、氣血陰陽平衡的獨到見解,著眼於全面整體調理肌體,使肌體內部協調平衡。其配伍嚴格遵從佛家及中醫傳統理論,兼溫、補、和、清、下五個部分,雙向調節人體內部功能,使身體達到自然平衡狀態,起到治療和保健雙重功效蟲草(冬蟲夏草)是不可多得的名貴葯材,它具有調節免疫系統、肝臟功能、心臟功能、提高細胞能量、直接抗腫瘤作用,抗疲勞等功能。人參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等功效。可全面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改善器官的血循環。紅景天生長於青藏高寒地帶終年積雪的向陽坡上。清熱解毒,治咽喉痛,肺痛,理氣,治咽喉痛,肺痛;有補腎、養心、安神、調經活血、明目之效用。加快腦梗塞病灶的恢復,對緩解頭痛,解除疲勞,增強記憶力等也有顯著功效。靈芝是一種葯食兼用的機能性保健食品,素有「茸芝」之美譽。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可「養生、無毒、長時間服用無副作用,能使身子輕盈、防老化、益元氣、延年益壽的上葯「。枸杞子功效:滋腎、潤肺、補肝、明目,抗衰老防治高血壓動脈硬化、降脂減肥等功效。康胃酒把這些重要中的精品菜餚合理的結合在一起,使他們相互促進,共同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起到疏通血管,養護脾胃的作用。實例特別多而葯酒種類也在不多增長。如(「妙沁葯酒」集66味中草葯釀窖而成功能強大。)
充滿能量地適應新變化。生活中,我們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做適當的調整。
飲食戒陋習
中年人身體的基礎代謝率呈下降趨勢,所以中年人應注意控制飲食,少吃甜食,並適當參加運動,防止肥胖及體重超過標准。因為肥胖可導致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惡性腫瘤等多種疾病。
中年人消化系統也開始出現衰老變化,故平時應定時定量進餐,不暴飲暴食,不偏食,不吃零食,不吃過多的精製食品,多吃水果及新鮮蔬菜,吃鹽不要過多,戒煙,少飲酒。
體重須控制
現代社會,人們不必為衣食犯愁了,由於飲食無節制而出現的「大胖子」明顯增加。過度肥胖使人的身體承載過重的負擔,甚至到最後不堪重負。
此外,肥胖還容易誘發許多疾病,例如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於是,心臟病專家的結論是:人從中年(35歲左右)起就須注意防止肥胖,除了注意飲食均衡,日常堅持運動是控制體重的不二法則。
鍛煉要適度
人到中年,體力精力開始走下坡路,怕疲勞,易懶洋洋。散步、慢跑、爬樓梯等體育鍛煉可以增強體質和一般的抗病能力,並可消耗掉多餘的能量,保持體重的穩定。但是,過於激烈的運動和某些騎跨運動,如激烈的競技運動、長時間騎自行車等對中年人卻是有害的,應該盡可能節制及迴避。
中年人的心肺功能也逐漸下降,因此,不要參加過重的體力勞動及劇烈的運動並避免高度的精神緊張,防止發生心律失常及心臟驟停而猝死;不宜突然改變體位,如久蹲後不宜突然站立,防止昏倒。多進行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
情緒需平穩
中年人家庭瑣事多,工作任務重,情緒容易波動。人在發怒時,情緒急劇變化,交感神經極度興奮,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加快,血壓升高,體內血液循環不暢,各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干擾,容易誘發胃腸潰瘍、高血壓、冠心病等。
要淡泊名利,不要為金錢、名利、地位而太過辛勞、太過爭強好勝,不良情緒不僅會招致各種疾病,還會影響家庭關系。
「性趣」有節制
和諧美滿的性生活有益於人體的精神愉悅、健康長壽。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斷密切夫妻感情,同時注意性生活的合理性和有節制性。
性生活過程中切忌心不在焉;體力和精力不佳時,千萬不要勉強自己過性生活;適當減少性生活的次數,使得性能量有一定的儲存;對於存在性腺功能低下者,可小量、短期補充雄激素來增強性功能,但必須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概述圖片[1])
編輯本段養生保健的基本原則
一、適應自然規律
「人與天地相應。」(《靈樞邪客》)人的生命活動是遵循自然界的客觀規律而進行的,人體自身具有與自然變化規律基本上相適應的能力,如果人能掌握其規律,主動地採取各種養生措施適應其變化,就能避邪防病,保健延衰。例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即提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這種「順時攝養」的原則,就是順應四時陰陽消長節律進行養生,從而使人體生理活動與自然界變化的周期同步,保持機體內外環境的協調統一。
二、重視精神調養
1、 避免不良刺激
避免不良刺激,主要包涵著兩方面的內容:
其一,是要盡量地避免外界環境的不良刺激對人體的影響。因為,一個優美的自然環境,良好的社會環境,和睦幸福的家庭氛圍等,有利於精神的調養。因而,要積極創建這種環境和氛圍,盡量避免來自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家庭因素等方面的不良刺激。
其二,要積極地治療軀體性疾患,防止其內源性因素的不良刺激.軀體疾患既可給患者造成痛苦等不良刺激,重病或久病常易形成患者的精神負擔,其內源性刺激還可產生異常的情志變化,加重病情,影響康復,遂致早衰。
2、提高自我心理調攝能力
過激、過久的情志刺激,只有在超越人的心理調節范圍時才能成為致病因素。人的心理調節能力,首先與人的「志意和」密切相關。亦即《靈樞本臟》所說的:「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矣。」具體言之,「志意和」與人群中個體的氣質、性別、年齡、經歷、文化思想修養等密切相關,從而表現在對情志致病的耐受性、敏感性、易發生性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而要求人們能通過養生活動善於自我心理調攝,通過經驗認識及思想活動過程來轉移情緒情感反應,消除其不良刺激,保持良好的心境。
三、房事有節
男女兩性的性生活是先天賦予的本能,是人類種族延續所必須的,而且男女從青春發育期開始就自然地產生性行為的氣質,這是腎中精氣充盈的表現。性生活適當,不但有利於個人的健康,同時對民族的繁衍昌盛,社會和家庭的安定和睦都有重要意義,所以歷代醫家未有不重視性生活者。
自古以來,人們皆主張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說明性生活是必須的,是順應自然的。如果成年之後,沒有適當的性生活,不但生理上得不到滿足,日久易釀成疾病;而且在心理上由於所欲不遂,隱曲難伸,易形成氣機郁滯之證。古代醫籍中每有論及寡婦、鰥夫之病者,認為肝失疏泄者居多,其緣故即在於此。
由於性生活要消耗腎精,因此必須節制。腎中精氣是人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全身陰陽之根本,過於消耗,必致虧虛,往往導致性機能減退,全身虛弱,甚至早衰,故腎精不可不惜。
四、注意形體鍛煉
形體的鍛煉,不僅可以促進氣血的流暢,使人體筋骨勁強,肌肉發達結實,臟腑功能健旺,增強體質,還能以「動」濟「靜」,調節人的精神情志活動,促進人的身心健康。因而,運動養生是養生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的內容。
對於形體的鍛煉,一般要求運動量要適度,做到「形勞而不倦」。並且要求循序漸進,持之以恆,方能收到動形以養生的功效。
五、謹和五味
「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情爽志以資氣血」。(《備急千金要方》)因而,前人十分重視飲食養生。食養,亦需遵循一定的原則:
1、辯飲食之宜忌
《金匱要略》曾經指出:「凡飲食滋味以養於生,食之有妨,反能為害。……若得宜則益體,害則成疾,以此致危。」說明已認識到了飲食與人體健康之間存在著宜與忌、利與害的辯證關系。因而,辯飲食之宜忌是食養的原則之一。一般說來,體質偏熱者,進食宜涼而忌溫;體質偏寒者,進食宜溫而忌涼;平體之人,宜進平衡飲食而忌偏。
2、平衡膳食
安身之本必資於食,而機體對於營養物質的需求則是多方面的。含有多種豐富營養的飲食物可以促進機體的生長發育,可以推遲衰老的發生,可以減少因衰老而招致的多種疾病,因而,要求食養中膳食的調配要盡可能地全面、合理、互補,即平衡膳食的原則。例如:《素問藏氣法時論篇》記述的「毒葯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已經包涵著在食養中飲食調配要求營養全面、合理的認識。
六、防止病邪侵害
慎避外邪,是寓於養生學中的一條重要原則。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是「虛邪賊風,避之有時。」(《素問上古天真論篇》)其二是要注意「避其毒氣」,以防止其致病和「染易」。其三是實施葯物預防等。如:早在《素問遺篇刺法論篇》中就已有「小金丹……服十粒,無疫干也」的記載。至於近代採用葯物預防傳染病及某些疾病的發生與流行,其內容更為豐富,構成防病養生活動中重要的一環。
有些食物的營養價值很高,但是因為口味或者是吃法的問題,很多人都不喜歡吃,但是如果忽略這些食物的話,您身體可能就會缺少某些必要的營養,那今天人氣美食就為大家收羅了10種最容易被人遺忘的營養食物。
編輯本段10種食物養生寶典
1、大白菜
一杯剁碎的大白菜中只含有22卡路里的熱量,卻含有大量營養物質。大白菜中含有蘿卜硫素,可以增加體內酵素的含量。(酵素可以阻止破壞細胞的自由基的產生並且可以防止癌症)研究發現,和其他任何植物化學物相比,蘿卜硫素促進酵素產生的能力是最高的。
2、甜菜
這種紅色的蔬菜含有大量葉酸和甜菜鹼。這兩種化學物質共同作用可以降低高半胱氨酸的水平,這是一種炎性混合物,可以損害動脈,增加心臟病患病機率。而且甜菜中的自然色素--β花青苷經實驗證明可以防止癌症。
3、石榴
石榴含有高濃度番茄紅素,比番茄和西瓜更能防止前列腺癌。而且,一杯石榴中含有688毫克鉀,比香蕉中鉀的含量多63%。石榴中還含有大量纖維,每杯中含有9克。
4、萵筍
半杯熟萵筍中含有大量葉黃素和玉米黃質,每杯含有10毫克。這些叫做類胡蘿卜素的化學物可以防止視網膜老化,因為這些物質可以吸收損害眼睛的光線。
5、肉桂
肉桂有助於控制血糖,降低心臟病患病率。事實上,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攝入1克肉桂,一直持續6周,其血糖、血脂和不良膽固醇都會有顯著降低。
6、馬齒莧
馬齒莧中的歐米茄3含量最高,而且研究發現,馬齒莧中的褪黑激素(阻止癌細胞產生的一種抗氧化劑)是其他任何水果和蔬菜的10倍。
7、石榴汁
研究發現,每天喝2盎司(56克)石榴汁,持續一年,收縮血壓可降低21%,流向心臟的血流量會顯著改善。
8、枸杞
在所有的水果中,枸杞的抗氧化能力指數是最高的。而且研究發現,枸杞中的糖分可以降低胰島素抵制,從而防止糖尿病。
9、梅干
梅干含有大量新綠原酸(neochlorogenic )和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這是兩種可以抵抗自由基的化學物。這些自由者可以引起細胞的機構損壞,從而導致癌症。
10、黃瓜籽
黃瓜富含維生素C是盡人皆知的事,然而黃瓜還有一些鮮為人知的"秘密"。其實,每100克新鮮黃瓜中的維生素C含量,由高至低的順序為皮、籽、混合、肉,分別為19.79毫克,15.40毫克、13.17毫克和6.54毫克。而黃瓜經過烹飪以後,四種樣品中的維生素C含量都有所減少,其由高至低的排列順序為籽、皮、混合物、肉,其中籽最高(13.20毫克/100克),而肉質部最低(僅為1.79毫克/100克),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其實黃瓜中維生素 C含量最高的部分卻是新鮮的黃籽。
除了富含維生素C,黃瓜籽還對缺鈣引起的腰酸背痛、手腳麻木、抽筋、骨質疏鬆、骨折、骨裂等疾病和症狀都有很好的食療和恢復作用。
❽ 養生理療跟中醫養生有什麼區別
1、什麼是理療
理療是利用人工或自然界物理因素作用於人體,使之產生有利的反應,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目的的方法,是康復治療的重要內容。
理療學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學科,公元前7000年的石器時代,當時原始人利用陽光、砭石、石針、水和按摩等治療疾病,維護健康。我國以及古希臘、埃及、羅馬的早期文獻、記載陽光、熱水浴、冷水浴、體操、按摩等防治疾病的作用。公元前2-1世紀(西漢)黃帝內經(素問篇)詳述了攻達(針灸)、角(拔罐)、葯熨(溫熱)、導引(呼吸體操)、按蹻(按摩)、浸漬發汗(水療)等物理療法。
2、理療的分類
2.1、電療法
包括靜電療法、直流電療法、低頻電療法、中頻電療法、高頻電療法、超高頻電療法、特高頻電療法、離子導入療法、電離空氣療法、電水浴療法、射頻療法等。
2.2、磁療法
利用磁場作用於人體一定部位或穴位,治療疾病的方法。包括靜磁場療法、脈沖磁場療法、低頻磁場療法、中頻電磁療法、高頻電磁場療法等。
2.3、光療法
利用日光或人工光線(紅外線、紫外線等)預防和治療疾病以及促進機體康復的方法。包括紅外線療法、可見光療法、紫外線療法、激光療法等。
3、理療的作用
理療是一種通過物理方面,來改善你的身體的方法。理療,可以讓我們消炎陣痛,可以直接殺死一些皮膚真菌。同時通過了一些低頻電流,理療也可以促進維生素d的形成,引起肌肉的緊縮,從而使體內產生熱,來保持我們的生理平衡,來治癒我們的疾病。
相對於現在的葯物治療,理療可以說是一種比較健康方便的治療方法。所以現在的理療也在臨床被廣泛的應用。現在的肢體運動拉傷,急慢性的損傷,以及內在器官的失調等等,都可以運用理療的方法來治癒。所以理療是什麼?理療是人類幾千年的智慧累積,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恩惠,是一種健康的治癒方法。
理療瑜伽有什麼好處
瑜伽理療,在調理人體各個機能紊亂方面的有效性已經被充分的證明,在今天不僅僅是瑜伽的修習者用瑜伽來保持身心的健康,它也是極其有效的醫療輔助手段。在瑜伽理療的過程中,與醫學咨詢相結合應用於患者可以達到理想的治癒效果。
瑜伽已經被醫學界證明,其提供的各種習練方法非常有益於人體心理及身體的健康。它可以提高人體心臟運轉效率,減緩呼吸頻率,強健身體、降低血壓、放鬆身心、減少心理壓力、緩解焦慮感、提高精神專注程度,使人進入平和安寧的狀態。同時通過不間斷地練習可以提高身體的穩定性及協調能力,有利於睡眠及消化系統。
許多患有各種慢性疾病的人經過長年累月的葯物治療沒有達到滿意的療效,因此失去了治癒疾病的信心,也有一大部分患有各式慢性病的患者,在嘗試瑜伽理療2-3個月後,達到了持久的治療效果,緩解了自己的頑疾,如糖尿病、關節炎、哮喘、胃腸功能紊亂、精神緊張等各式慢性病。
理療儀的危害
1、理療儀的危害之熱效應
因為人體內70%以上都是水,像是身體之內的水分子要是受到電磁波輻射之後的話,當然就會出現的問題是相互摩擦,從而會導致出現的就是機體升溫,從而會影響到身體一些組織和器官的正常工作。處理:輻射距離不宜過近,否則容易發生皮膚灼傷(如發紅或起水泡)或誤觸輻射頭而被燙傷;也不宜過遠,以免影響療效。安全照射距離一般為30cm,時間位每次30-60分鍾。也可根據患者病情每日可照射1-2次,7-10天為一個療程,作為保健治療也可長期性使用。
2、理療儀的危害之非熱效應
非熱效應是電磁波治療儀的危害,像是人體的器官和組織其實都是存在比較微弱的電磁場的,而且都是穩定和有序的排列的,要是一旦自己的舌頭受到外界強電磁波的干擾的話,自然就會打破平衡狀態,人體正常循環機能會受到影響。處理:電磁波治療儀應避免在強電磁輻射環境下使用。——漢高機械
❾ 學習《中醫養生學生》後,今後該如何養生
內調氣血、外調筋骨、
補睡恢復氣血、
慢跑活絡利於筋骨、
進食淮山、
偶爾排毒、
多喝溫水、多吃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