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醫葯保健論文
學生視力的中醫葯保健淺析
學生視力低下是兒童青少年的常見病、多發病之一,
嚴重影響了其健康成長。目前認為[1]影響視力低下的主
要因素有環境、遺傳、生長發育和營養、疾病、心理等方面,
而防治則應從改善學習環境、培養正確的用眼衛生習慣,
眼保健、減輕眼負荷、定期檢查視力、合理營養、健康教育,
葯物治療、物理療法、配鏡等方面著手。但實際上,長期實
踐證明,中醫葯對學生視力的保健同樣具有確切而明顯的
效果,這是中醫學的特色之一,現將之淺析於下。
中醫認識
中醫學認為眼睛與臟腑有著密切的關系。《靈樞·
大惑論》說:「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精之窠為
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為絡,其窠
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裹擷筋骨血氣之精,
而與脈並為系,上屬於腦,後出於項中。」從這篇經文
不難看出,眼睛的組成是五臟六腑的精氣所化生,又
靠五臟六腑之精氣上行灌輸才能發揮正常的功能。
肝主疏泄,性喜條達,疏泄功能正常則人體氣血正
常流通,目才能得到血液的濡養,目得血能視。《靈
樞·脈度篇》說:「肝氣通於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
矣。」肝經的經脈連於目系,肝腎同源,肝開竅於目,腎
司其明,子肝母腎,相互聯系,相互制約,所以補腎即補
肝,肝血不足,必補腎精,精血充旺,則精彩光明,脾
胃互為表裡,同居中焦屬土,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
化之源,主消化水谷,輸布精液,營養周身。若脾胃虛
弱,中氣不足,目必不明。足陽明胃經多氣多血,猶如
百川匯入大海之勢,經氣充沛而功效卓著;脾胃健,陽
氣旺,則諸目病失;肺主宗氣、司呼吸,宗氣不足或氣陷
會使目昏暗無華;心主神明,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中樞,
主神明的功能主要從眼上得到反映,視覺清晰,精氣
充沛則有神,視物不清或錯亂則為無神。
可見,中醫學認為視力主要與肝、脾、胃、腎有著密
切的關系。若感外邪,七情失和,飲食不節,起居無常,
則可致臟腑內虛,經絡精氣不能上榮,或陽氣不足,被
陰氣所侵,而致視力低下。所以尋根求源,調理臟腑之
經氣,平衡體內之陰陽,這種詳查病變的因、證、情、機
及施治的靈活性中可見醫學認識是相當細致和全面的。
中醫葯保健
1·避感外邪,調和七情
因為學習任務重,故很多學生平時感覺較為辛苦,
體質可能較為虛弱,容易招致外邪侵襲。故順應四時,
適其寒溫,鍛煉身體,增強體質,使正氣存內是避感外
邪的關鍵措施。七情過激,木郁化火,心火亢盛等可致
臟腑功能失調,視力下降則可由此而生。故勿喜怒憂思
過度,悲哀太甚,而應保持七情和暢,樂觀開朗,助人為
樂,這樣可使百脈通調,臟腑安和,目疾無可產生。
對於兒童青少年學生,我們尤其應該注意營造一個
良好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以及和睦幸福的家庭氛圍,
避免外界環境對其的不良刺激。並積極治療其已有的軀
體疾患,防止內源性因素的不良刺激。另外,還應從個體
的氣質、性別、年齡、文化思想修養等方面著手,通過提高
自我心理調攝能力而提高其對情志致病的耐受性,降低
敏感性和易發生性,以達到「志意和」,減少目疾。
著名眼科專家張望之[2]認為眼病多因郁邪而發,因
此在治療眼疾時主張以開郁為先,通滯為要。由此可
見,他同樣主張避感外邪、調和七情以用於防病治病,促
進康復。
2·起居有常,修身養性
起居有常是指平日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早睡
早起,每日保持充足睡眠時間,勞逸結合,腦體結合。
起居有常可攝天地之清陽,適四時之寒暑,正氣內存,虛
邪賊風無隙可乘,目無疾生。勞、逸包括形體和精神兩
方面,調節勞逸要求達到積精、養氣、全神。人若能起居
有常,合理作息,能使精力充沛,生命力旺盛,還能提高
人體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以避免目疾發生。具體來
說,平時學習時應注意勿久視勤書,不要在光線太暗或
強光下讀書、寫字,並加強體育鍛煉,增加同學朋友間
的交往,多做一些有益身心的戶外活動等等。
學生的修身養性應與其性格、年齡、體質、性別、周
圍環境等相協調一致。由於生機蓬勃、奮發向上的生理
特性,故宜多鼓勵其在各種文娛活動中獲得快樂,這樣
可以通過音樂、歌詠、舞蹈、戲劇影視、琴棋書畫等來調
整情緒、改善行為、開發智力、培養創造力,對保護好良
好的視力不無裨益。
值得指出的是,中醫認為「五音通五臟」,其中「角」
聲入肝,而肝開竅於目,故常聽「角」聲於視力有益。
「角」音圓長通澈,廉直溫恭,能疏利肝木,使氣機通暢,
B. 高分懸賞求一篇關於中醫學的論文
1.1 診療模式和主體診療模式
所謂診療模式,是對一種醫學在診斷和治療中主導思想的高度概括,是用精煉的語言對該醫學臨床思路的扼要表述,並能反映出其學術特色。自古以來,關於中醫學的診療模式存在多種說法,如治病求本、辨病治療、辨證論治、察質論治及對症治療等。在諸診療模式中,最重要最常用,且在很大程度上能主導或涵括其它診療模式者,稱為主體診療模式。
診療模式不同於醫學模式,後者是指一種醫學認識和處理疾病的基本觀點或出發點,比較抽象和理性,如「生物 . 心理 . 社會」,被認為是現代醫學模式,而前者則是對一種醫學的診療規律和臨床思路的集中表述,比較具體和實際,如前述的「辨病治療」之類。
1.2 審機定治是《內經》的主體診療模式
《內經》為中醫學理論體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診療模式當然也不例外。在《內經》中論述過的眾多診療原則中,最強調者莫過於「治病必求於本」(《素問 . 陰陽應象大論》)。這里,「治」兼診斷和治療二義,「本」指疾病的本質、根源,此處具體指陰陽失調的病機。而《素問 . 至真要大論》在論及診治有假象的病例時指出:「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告誡不要被疾病的假象所迷惑,應首先識別其真正的病因病機,然後針對病機而治。該篇還以「有病熱者寒之而熱,有病寒者熱之而寒」為例,說明若只看到疾病表面的熱、寒現象,抓不住其陰虛、陽虛的內在本質,必然誤治。正是基於審察病機便是 「求」病之「本」這一認識,該篇才反復強調「審察病機,無失氣宜」,「謹守病機,各司其屬。」對此,元代名醫朱震亨曾斷言:「考之《內經》曰『治病必求其本』,《本草》曰『欲療病者,先察病機』,此審病機之意也。」「此求其病機之說,與夫求其本,其理一也。」〔1〕對於中醫學來說,病機就是對疾病本質的高度概括。而「審察病機」,則是透過疾病的現象——症狀、體征等,去探求疾病的本質——病機。可見,《內經》治病求本的診療思想可用「審機定治」一詞簡明地表述之。
由《內經》奠基的中醫臨床工作可分為五個環節或步驟,即四診、辨證、識機、立法和處方。在中醫的診斷過程中,四診是為辨證收集必要的臨床信息(即以症狀、體征為主的證候),辨證則是運用中醫理論對證候進行思維加工,最後識別病機及病名。而在中醫的診斷結論中,病機為主體,病名是次要的。因為確立治療法則的主要依據是病機而不是病名,因而識機便成了辨證的目的和歸宿。《內經》雖無「辨證」一詞,但審察病機(審機)以辨析證候為基本手段, 「審機」實已概括了辨證和識機的內涵。中醫臨證時確定治療法則的要素雖多,但首要的、根本的依據卻是從診斷中獲得的病機結論,而處方只不過是落實治則的具體方法和措施。由此觀之,中醫的診斷主要是對病機的求本診斷,中醫的治療首先是針對病機的求本治療。而「審機定治」一詞則切中肯綮地勾畫出了中醫學基本診療規律和臨床思路要領。為此,明代大醫張介賓極力推崇《內經》所述的「病機十九條」:「此正先聖心傳,精妙所在,最為吃緊綱領……夫病機為入門之道,為跬步之法。」〔2〕《靈樞 . 本神》強調:「五臟不安,必審五臟之病形,以知其氣之虛實,謹而調之也。」所謂審「病形」、知「虛實」,就是辨證識機,簡稱「審機」;「謹而調之」,是謂針對五臟的虛實病機,分別採取相應的補瀉調治法則。這是《內經》重視並闡述「審機定治」診療模式的一個例證。
《內經》也論及其它診療模式。例如,《靈樞 . 癰疽》用「菱翹飲」治療「敗疵」,屬一病一方,乃「辨病治療」之例;而《靈樞 . 根結》所謂「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此皆因氣剽悍滑疾也,」則是「察質(體質類型)論治」之例。然而,這兩種診療模式在《內經》中僅處於次要地位,並在一定程度上從屬於「審機定治」。可以斷言, 把 「審機定治」 看成是《內經》倡導的主體診療模式是毋庸置疑的。
2 「審機定治」對中醫學的深遠影響
2.1 建立了中醫學診治疾病的主導思想
由於《內經》提出並倡導的治病 求本——「審機定治」診療模式,概括了中醫臨床思路的要領,揭示了中醫學的基本診療規律,能夠有效地指導臨床實踐。兩千年來已被歷代醫家奉為圭臬,成為中醫診治疾病的指導思想和首要原則,即中醫學的主體診療模式。試舉數例為證。東漢醫聖張機在《傷寒雜病論 . 自序》中說:「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這里「見病知源」就是辨證識機之意。《傷寒論》126 條:「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余葯,宜抵當丸。」前四句屬辨證,「有血(瘀血)」為識機,「下之」謂立法,「抵當丸」是處方。全條證、機、法、方一氣呵成,充分體現了審機定治的經旨。唐代大醫孫思邈指出:「夫欲理病,先察其病源,候其病機。」〔3〕 強調察候病機是醫者臨證治病的首務。金代名醫劉完素亦說:「故察病機之要理,施品味之性用,然後明病之本焉。故治病不求其本,無以去深藏之大患。」〔4〕突出了審機和施治之間的因果聯系。明代宿醫周子干認為:「見病醫病,醫家大忌,……若見一證即醫一證,必然有失;唯見一證而能求其證之所以然,則本可識矣。」〔5〕從正反兩方面闡述了「求其證之所以然」,即審機的極端重要性。當代已故名醫岳美中也指出:「見症狀要進一步追求疾病的本質,不可僅僅停留在寒熱虛實的表面上,……務期細密,才能絲絲入扣,恰合病機。」〔6〕要求醫生審察病機必須細致、准確,使之同實際病情完全一致,才能獲得滿意的療效。
2.2 奠定了中醫學的主要學術特點和優勢
人們談論得很多的中醫學特點是「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然而這正是由審機定治的診療原則所決定的。因為同病之所以異治,是因其病機不同,異病之所以同治,是因其病機相同。整體失衡的疾病觀和整體調節的治療觀是中醫學的另一特點和優勢。所謂「整體失衡」,是說人之患病,乃一定病因作用下人體內部及體內外的平衡協調狀態遭到破壞,即整體失衡或曰「陰陽失調」的結果。具體可表現為寒熱盛衰、邪正虛實、氣血津液失常等多種類型,而這些都屬於病機的范疇。因此,弄清某一患者現階段整體失衡的具體內容,就是識別其當前的病機。所謂「整體調節」,就是針對患者的具體病機結論,施以或補或瀉,或溫或清,或固或通等適宜的治療法則及相應方葯,使患者機體達到新的整體平衡協調,從而恢復健康。可見,中醫學整體觀念在臨床上的落實,亦依賴於審機定治這一診療模式的貫徹。
人、病兼治而以治人為本是中醫學的又一特色和優勢,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其一,中醫不僅辨病治病(包括中醫和西醫的病種、病名),更要知人治人。每種疾病雖有自己特定的臨床表現、病程經過及診療規律,然而醫生臨床上面對的並非抽象或概念的疾病,而是某一患病的個人。每個患者都是具有精、氣、神而能自主活動的生物體,因而病人遠比疾病復雜而多變。所以治人重於、難於治病。《素問 . 疏五過論》之「從容人事,以明經道」和《靈樞 . 師傳》的「便病人」就寓此意。「治人」的重點又在調神。如《素問 . 湯液醪醴論》告誡:「精神不進,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由於病人精、氣、神的狀態及變化均可集中反映在經診斷得出的病機結論中,審機定治實為人、病兼治的重要途徑和良好形式。其二,治人為本的核心是「因人制宜」的治則,它要求治療時應充分考慮到病人的年齡、性別、體質類型、職業、愛好、飲食及生活習慣等對病情的影響,而這些影響也程度不等地蘊涵其病機結論之中。例如,幼兒易虛易實,老人氣血虛弱滯澀,婦女有餘於血而不足於氣,體質類型不同者對病邪的易感性和對病性的趨同性亦不同等,這些病理因素全都以一定的形式參與了病機的形成。可以斷言,審機定治是構建中醫學治人為本特色思想必不可少的基石。
2.3 為中醫學理論的規范化創造了條件
鑒於中醫學的流傳和教育長期沿襲私相授受的方式,中醫理論中不少術語、概念的解釋和使用存在著混亂和分歧,這對中醫學的現代化發展及走向世界極為不利。而審機定治的診療模式可為澄清其中一些重要的詞語作出貢獻。例如,中醫常用的「證」或「證候」,即《內經》所說的「病形」、「病狀」,皆指疾病的現象,乃中醫診斷的憑證。而治病求本的「本」——病機,才是疾病的本質。因此,有些教科書把「證」釋為綜合病邪、病性、病位等要素的「病理概括」,實即與病機概念等同,這顯然混淆了疾病的現象和本質,是不可取的。又如,所謂「辨證論(施)治」 被視為中醫學的基本規律和特點而風行一時,然而如前所述,在中醫臨床過程中,辨證是為識機服務的,病機才是中醫診斷的主體和中醫治療的首要依據。而「辨證論治」一詞中缺乏關鍵詞「病機」,則診斷既落不到實處,治療又失去了依據,中醫學的基本規律和臨床思路便表達不出來。因此,它的文字構成同它所欲表達的內容差距較大,而「審機定治」卻能勝任這一任務。
2.4 為中醫學的現代化發展提示了方向
中醫學的歷史和現狀業已證明,審機定治作為中醫學的主體診療模式,是推動中醫學不斷進步和發展的強大動力,病機學已成為中醫學理論體系中當之無愧的核心。〔7〕目前,中醫學正處於現代化及國際化的「前夜」,其發展的突破口便成為中醫學界與中西醫結合學界關注的焦點。中醫學術發展史表明,歷代名醫成就的取得,各種學術流派的形成,無不來自新的病機觀點的創立或原有病機觀點的深化。考察中醫臨床、教學、科研的現狀就會看到,病機研究進展緩慢和病機理論的滯後,已成為制約上述諸領域迅速發展的「瓶頸」。用現代科技手段研究中醫學的有識之士大多認為,中醫學的現代研究應從「證」的實質著手,而這里所謂的「證」是指由某一病機引起並以其命名的證型(證候類型)。如「脾虛證」就是由「脾虛」病機引起的證型,換言之,食少、納呆、腹脹、泄瀉、身倦乏力等一組證候僅是「脾虛證(型)」的外在表現,而「脾虛」這一病機才是其內在實質。因此,從證的實質著手意味著重點研究各種病機的形成、變化機制及其物質基礎等。總之,抓住病機研究這個突破口,就能帶動整個中醫葯事業全面、深入的發展。
C. 求大學選修論文一篇(課程:飲食與營養)
飲食與健康論文關鍵字:飲食,食物,營養,保健內容摘要:飲食得當助美麗。食物滿足身體的各種營養需求,有適當量的蛋白質供生長發育、身體組織的修復更新、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要從食物中吃出美麗來,就要注意生活的飲食習慣。飲食的要點就是:合理偏食為健康充電,缺啥補啥;少食肉類食品和動物性脂肪,多吃植物性食物和新鮮蔬菜及水果,注意蛋白質攝取均衡,減少不良的飲食習慣。還應根據不同的年齡段選擇不同的食物。飲食滿足身體的各種營養需求,有足夠的熱能維持體內外的活動;有適當量的蛋白質供生長發育、身體組織的修復更新、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有充分的無機鹽參與構成身體組織和調節生理機能;有豐富的維生素以保證身體的健康,維持身體的正常發育,並增強身體的抵抗力;有適量的食物纖維,用以維持正常的排泄及預防某些腸道疾病;有充足的水分以維持體內各種生理程序的正常進行。飲食要遵循食物中熱能和各種營養素含量充足,種類齊全,比例適當;飲食中供給的營養素與機體的需要兩者之間保持平衡。飲食的結構要合理,既要滿足機體的生理需要,又要避免飲食構成的比例失調和某些營養素過量而引起機體不必要的負擔與代謝上的紊亂。人體需要42種以上的營養物質,包括各類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種維生素、各種礦物質、必須微量元素和水。能構成42種以上營養物質的飲食必須由多種多樣的食物來源來實現。[1]每天進食要保證三大營養素的合理比例,即碳水化合物占總攝入量的60%~70%,蛋白質佔10%~15%,脂肪佔20%~25%。碳水化合物主要由谷類、薯類和澱粉食品構成,控制食糖及其製品。脂肪主要以植物油為主,減少動物脂肪。脂肪中的飽和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之間的比例一般為1:1:1。蛋白質中應有1/3以上的優質蛋白質(動物蛋白和大豆蛋白)。維生素要按供給量標准配膳,有特殊需要者另外增加。一般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三者之間的比例為1:1:10較為合理。食物中鈣磷比例也要適當。食物中鈣磷比例在2:1~1:2之間基本符合機體的吸收和發育,若維生素D營養狀況正常時,不必嚴格控制鈣磷比例。俗話說:「吃在臉上」。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吃」是美容養顏過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所以,皮膚養護要遵循以下原則:1.少食肉類食品和動物性脂肪。在一定條件下,肉類食品和動物性脂肪在體內分解過程中可產生諸多酸性物質,對皮膚和內臟均有強烈的刺激性,影響皮膚的正常代謝。皮膚粗糙,往往是血液中肌酸含量增高造成的。[2]2.多吃植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中富含防止皮膚粗糙的胱氨酸、色氨酸。可延緩皮膚衰老,改變皮膚粗糙現象。這類食物主要有:黑芝麻、小麥麩、油麵筋、豆類及其製品、紫菜、西瓜子、葵花子、南瓜子和花生仁3.注意蛋白質攝取均衡。蛋白質是人類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一旦長期缺乏蛋白質,皮膚將失去彈性,粗糙乾燥,是面容蒼老。但肉類及魚、蝦、蟹等蛋白質食物過食,可引起過敏。4.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膚色較深者,宜經常攝取蘿卜、大白菜、竹筍、冬瓜及大豆製品等富含植物蛋白、葉酸和維生素C的食品;皮膚粗糙者,應多攝取富含維生素A、D的果蔬。如胡蘿卜、藕、菠菜、黃豆芽等黃色,綠色蔬菜以及雞蛋,牛奶,動物肝臟。同時還要攝取充足的維生素和足夠的植物纖維素,以防止因便秘而帶來的皮膚和臟器病變5.少飲烈性酒。長期過量飲用烈性酒,能使皮膚乾燥、粗糙、老化。少量飲用含酒精的飲料,可促進血液循環,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使皮膚產生彈性而更加滋潤。6.適當飲水。正常的成年人每日應飲水2000毫升左右。充足的水分供應,可延緩皮膚老化7.少攝入使人肥胖的事物。肥胖是導致皮膚老化和病
D. 古代有哪些養生文化
我國歷史悠久,積累了博大精深內容豐富的養生理論與實踐,形成了世界上獨具特色的中華養生文化。我國古代的養生文化經典要首推《黃帝內經》,其他一些古籍中也廣泛涉及不同的養生觀點與理論。1.《黃帝內經》:古老的養生文化經典
《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醫學文獻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它比較全面地闡述了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系統結構,反映出中醫學的理論原則和學術思想,為中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黃帝內經》一書,不僅是一部偉大的醫學巨著,而且也是一部光輝的養生學、康復學著作。因為它全面地反映並總結了秦漢以前的養生學、康復學成就,對於中醫養生學、康復學的有關理論、原則和方法,進行了比較全面而系統的論述,從而奠定了我國養生學、康復學的理論基礎,是學習中醫養生學、康復學的必讀之書。
《黃帝內經》是戰國秦漢以來各醫家的論文匯編,其匯編成書的時間約在西漢。然自成編以後,直至唐代,仍有增損。因此,《內經》這部著作,並不是出自一人的手筆,也不是一個時代、一個地方的醫學成就,而是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各醫家的經驗總結匯編。所謂黃帝著《內經》,亦僅是託名而已。
《黃帝內經》中所闡述的養生學思想如下:
第一,正確地回答了「生命的起源是什麼」。《黃帝內經》認為生命與自然界息息相關,如《素問?寶命全形論》里指出:「天地合氣,命之曰人」;《靈樞·本神篇》亦曰:「德流氣薄而生者也」,即認為自然界的陰陽精氣是生命之源,這種認識是符合實際的。
第二,認為「天人相應」,養生學、康復學的根本點在於「順應自然」。《黃帝內經》把人與自然界看成一個整體,自然界的種種變化,都會影響人體的生命活動,即天有所變,人有所應,因而,強調要適應自然變化,避免外界侵襲。如《靈樞·本神篇》指出:「要順四時而適寒暑」,《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則提出了「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四時順養原則。《素問·上古天真論》又明確指出「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從而開辟了中醫防病養生的先河。
第三,清楚地闡明了生命的發展規律。《黃帝內經》對人體生、長、壯、老、已的生命規律有獨到的觀察和科學的概括,不僅注意到年齡階段的變化,也注意了性別上的生理差異,如《素問·上古天真論》中,男子8歲為一生理階段,女子7歲為一生理階段的遞變規律,《靈樞·天年篇》以10歲為一階段的遞變規律,分別詳細闡述了人的生理變化特點。
第四,對衰老的認識是正確的。《黃帝內經》詳細論述了衰老的變化過程及衰老表現,並指出情志、起居、飲食、縱欲、過勞等諸方面若調節失當,是導致早衰的重要原因,並提出要「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素問·上古天真論》),初步建立了抗老防衰及老年病防治的理論基礎。
依據《黃帝內經》的原文,可以看出其中的養生思想包括以下內容:
(1)養生之道與健康長壽
影響健康長壽的因素很多,諸如先天遺傳、自然環境、社會經濟與科學技術的發展、醫療水平、營養狀況、個人職業等等。但能否講究養生之道,也很重要。《內經》中已把「治未病」的預防為主的思想提到戰略高度來認識,並提出能否抗衰老的關鍵是實行正確的養生之道。疾病是健康的大敵。但《內經》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因此,養生之道的目的,就是為了培補人體正氣,增強抵抗力,從而不得病或少得病。
(2)養生學、康復學的原則和方法
《黃帝內經》里提出了許多重要的養生學、康復學原則和方法,至今仍有效地指導人們的預防保健和康復實踐。現分述如下:
①協調陰陽
疾病是健康的大敵,而一切疾病發生的根本原因,《黃帝內經》都認為是由於陰陽失調,故主張治病必求於本,這個「本」就是陰陽。因此,要想不得或少得疾病,就必須注意協調陰陽,切實做到「法於陰陽」,補其不足,糾其偏勝,正所謂:「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②保陽氣,益陰精
保養陽氣和補益陰精,這是中醫養生康復學的一條重要原則。萬物之生由乎陽,萬物之死亦由乎陽。人之生長壯老,皆由陽氣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陽氣為之化。所以,「陽強則壽,陽衰則夭」,養生必須養陽。但善養生者,又必須寶其精。因為精盈則氣盛,氣盛則神全,神全則身健。
③順應自然
自然界的陰陽消長運動,影響著人體陰陽之氣的盛衰,人體必須適應大自然的陰陽消長變化,才能維持生命活動。如果不能適應自然界的這種變化,就會引起疾病的發生,甚至危及生命。正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說:「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因此,順應自然界陰陽消長規律養生,是中醫養生康復學的基本原則。此外,《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還提出了四時「養生」、「養長」、「養收」、「養藏」的「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具體方法,來抗禦外界的侵襲,預防疾病的發生,保持機體陰陽平衡,達到人與自然的整體統一。
④調攝精神
注重調攝精神,是促進人類健康長壽的重要條件之一。精神意志活動,是五臟精氣活動的體現,但反過來,意志在一定程度上又能控制自己的精神和臟腑的活動,正如《靈樞?本臟篇》說:「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御」、「收」、「適」、「和」,都有主動的含義。所以,充分發揮人的意志作用,重視精神的調養,既是養生防病、預防早衰的重要原則,也是內因為主的學術思想在攝生學說中的體現。精神意志調攝的方法,有兩個具體內容,一是養意志,二是調情志。培養意志是為了加強臟腑氣血的活動能力,調和情志則在於排除干擾臟腑氣血活動的精神因素。⑤飲食有節
《黃帝內經》十分重視飲食調理,認為飲食是人體營養的主要來源,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飲食調理得當,不僅可以保持人體的正常功能,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還可以治療某些疾病,飲食不足或調理不當,則可誘發某些疾病。因此,《素問·上古天真論》提出「食飲有節」的養生方法、維護脾胃化源。其內容包括節飲食、忌偏嗜、適寒溫諸方面。
⑥起居有常
起居有常,是指生活起居要有一定規律,這里主要包括睡眠、勞作、性生活等幾個方面。古人觀察到,日月江河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天行有常」,人要長壽,就要「法則大地,象似日月」(《素問·上古天真論》),使自己的生活作息保持一定的規律,才能「生氣不竭」。故《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有四季卧起早晚之宜,《素問?生氣通天論》有平旦、日中、日西將暮三時勞作歇息之分。現代生物學也認為,人體存在許多生命節律,控制著機體的生理活動。《內經》「起居有常」的養生方法,就是要人們順從這些生命節律,安排起居作息,維持機體生理功能的協調統一,保持生命力長久不衰。
(3)關於發育、衰老與長壽的論述
「生、長、壯、老、已」,是人類生命的自然規律,這說明人的生命是有一定限度的。所謂限度,是指自然壽命可以活到的年齡,傳統醫學稱之為「天年」。《素問·上古天真論》中有「春秋皆度百歲」的記載。唐,王冰注曰:「度百歲,謂至一百二十歲也。」《靈樞·天年》則重點討論了關於天年的問題,提出「人之壽百歲而死……百歲乃得終。」並對人體自出生以後,從幼年、健壯、衰老直到死亡的各個階段(10~100歲)生理上、體態行動上和性情變化上的情況,作了詳細的論述,認為人生的一般壽命應當有百歲,到百歲以後才是自然趨向衰老的最終階段。《黃帝內經》認為造成早衰的主要原因是起居無節,精神失於調攝,缺少鍛煉,不注意養生防病;指出養生長壽的要旨在於順應天時,形神兼養,保全精氣,這些精闢的論述,包含著十分科學的內容,對於我們今天研究健康長壽問題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E. 求關於 養生 的文章,字數盡量多,越多越好
飲食營養之道的奧秘(1)
文/孫光夫,字和道
孫光夫,著名培訓師,營養師,湖北朝陽職業培訓學校校長,湖北營養師培訓中心主任。
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曾說:「我國近代文明進化,事事皆落人後,惟飲食一道之進步,至今尚為文明各國所不及。」他還預言中餐將成為「世界人類之師導」。中國文化集大成於烹飪,中國的飲食營養之道源於易經思想。
何謂道,何謂德?
1.道者,路也!道就是路的意思,是一種外在的約束;德者,行路和規則也,是內在的自律。
2.道,即規律,其核心是哲學。老子認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易經》系辭上傳: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和合謂之德。
4.道,重在踐行,運生於足下,得(德)於手上。道是一種客觀規律,需要不斷的去運用、去實踐。德是運用、把握、掌握乃至於豐富完善道。
一、飲食之道
1.飲食之道在於「需」。
《易經》六十四卦之第五卦為「水天需」卦,乾下坎上,乾為天,坎為雲。
水天需卦
《序卦傳》中說:「物稚不可以不養,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雨水與陽光給植物提供了飲食的所需,植物給食草動物提供了飲食所需,動植物又給人類提供了飲食所需。人之生長發育必須要有充足的營養物質,所以需卦便是詮釋飲食之道之要義。飲食的兩大功能:一是營養功能——生理上養身、養生,二是愉悅功能——心理上養神、養心。
2.飲食之道在於「和」。
《說文解字》:和,調也;調,和也。
中國文化中有三種最強調「和」,即烹飪、中醫、音樂!「肥狗之和「即為狗肉菜餚;致病為「傷血脈之和」;音樂(和,龢,吹奏用蘆管編成的「排笛」,造成不同聲部的樂音諧調共振。)
調和,是中國人的智慧,植根於哲學的深層,便是《中庸》所謂「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zhōng);發而皆中(zhòng)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朱熹注釋說:「喜怒哀樂,情也;其未發,則性也。無所偏倚,故謂之中。」性即本性,本來的狀態,也就是本身固有的質和量。對喜怒哀樂能按應有狀態掌握,無所偏倚,這就叫「中」,平時能持中,一旦表現出來,就能中節,這就叫和。
程頤注釋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集中體現在「中」「和」!
二、營養之道
1.營養之道在於「訟」。
《易經》六十四卦之第六卦為「天水訟」卦,坎下乾上,坎為水,乾為天。
天水訟卦
卦名:訟,有所需而不得,遂起爭訟,《說文》:「訟,爭也。」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有欲則爭,需而不得則訟。訟者,營也,謀求之道(營養之道)也。財從天降,食自地生,謀求得之,滿足需求,分而不公,爭而訟之。
2.營養之道在於「德」。
「德」,不能按字面理解為倫理,而有比「和」更高的哲學地位。飲食營養旨在追求「食德飲和,膳緣養生」,其含義:飲食要平衡,營養葯均衡,膳食要規律,養生要尊道。養生要尊什麼道呢?就是要「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居安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此則辟邪不至,長生久視。」
中和之道,就是中庸之道。中本,就是以「中和為本」,是飲食營養、保健養生、處事待人、事業財富的根本。
「食德飲和」的大意是:飲食和做人道理相同:思念(享受之物的)由來,(由此)感恩戴德;恪守(調和中庸)規制,講究(飲食、處世)和諧,即飲水思源,知恩圖報。
「膳緣養生」傳播「膳養天下」的理念與文化,調均衡之營養,助健康之完美;送幸福與千家,獻博愛於人間,廣結膳緣。
【參考文獻】高成鳶著《飲食之道——中國飲食文化的理路思考》
F. 中醫葯保健論文怎麼寫
中葯在現代營養保健中的作用
摘要 中醫葯對延緩衰老和延長壽命有著獨特的作用,目前延緩衰老葯物的開發與應用主要以補腎健脾、補充微量元素、增強人體免疫力及清除體內自由基為主。飲食養生有特色,在5000年社會歷史變革的長河中,逐漸形成食養的風格,其特點概括如下: 後天之本,及早食養,食養關鍵飲食有節,先食療後葯餌;講究早食常宜早,晚食不宜遲,夜食反多損的原則。選擇正確的服葯時間,才會得到最佳治療效果,中葯更是如此。
關鍵詞:中醫葯;營養;保健
中醫葯對於延緩衰老,延長壽命有著獨特的理論和豐富的臨床經驗。目前延緩衰老葯物的開發與應用,主要以補腎健脾、補充微量元素、增強人體免疫力及清除體內自由基為主。
一、中葯的營養保健作用
1、補腎健脾與益氣活血 人體衰老與臟腑息息相關,尤其是腎。腎氣在機體發育、生長與衰老過程中,起主導作用。腎氣充盈,人處於生機勃勃的青壯年時期;腎氣虛衰,人則早衰和早老。隨著年齡增長,人體腎氣漸虛,腎虛使元氣不足,無力推動血液運行,致使氣虛而血瘀,招致心痛、胸痹、中風等老年病,損害機體健康,加快衰老速度。中醫對腎虛採用補腎方法以填精、益腎氣,因為補腎中葯可增強人體免疫功能,促進干擾素等免疫物質產生,調節內分泌、調整血壓、降脂、降血糖、強心等等。古代中醫葯延緩衰老以補心腎為主,兼補五臟,其中補腎居首位。具有補腎益氣作用的中葯主要有人參、西洋參、黃芪、冬蟲夏草、遠志、牛膝、枸杞子、絞股藍、鎖陽等。中成葯主要有龜齡集,其具有溫腎助陽、補益氣血、增強體質的功能,老年人腎虛宜用;清宮長春益壽丹,有補心腎、健脾胃、改善認知功能作用;八珍膏可健脾養胃、益氣和中,適於年老脾虛者;秘授固本仙方,具有扶正固本益腎的作用。
2、補充必須的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在生物體內充當酶的輔基,參與多種代謝過程,或作為生物大分子的組成部分,人體所需微量元素缺乏時,會罹患多種疾病而致衰老,所以,微量元素對維持人體健康、延年益壽起著重要作用。據研究,老年人易發生微量元素低下或缺乏,主要是缺鐵、鋅、鈣、鉻、錳、硒等,而長壽老人有高錳、高鈣、高鋅、低鉻等特點。因此,老年人要適當補充維持健康體質的必需微量元素,適當控制對人體有害微量元素如鎘、鉛等。補骨脂、杜仲、何首烏、人參、五味子、山葯等含鋅較多,黃芪、人乳含硒多,鹿茸、地黃、細辛、當歸等含鐵多,白術、澤瀉、肉桂含錳多,蜂蜜中含有47種微量元素。
3、增強免疫功能 免疫系統在保持機體內環境穩定性上起著重要作用。人體免疫功能衰退時,容易發生各種疾病,從免疫系統隨增齡而弱化這一現象出發,減緩免疫功能衰減速率,有益於延年益壽而達到人類長生不老的美好心願。香菇、百合、黃精、枸杞子等可提高外周血淋巴細胞數量。淫羊藿、黨參、穿山甲、冬蟲夏草等能增強細胞免疫功能。地黃能增強機體吞噬細胞能力。人參對中樞神經有興奮與抑制雙向調節作用,提高大腦功能,延緩大腦衰老,增強機體抗病力。大棗具有健脾、抑制免疫應答功能。研究表明,補腎、健脾、補氣血中葯大都具有調節人體免疫力作用。
4、清除自由基 自由基是機體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活潑基因或分子,生理狀態下,自由基呈動態平衡,維持正常生命狀態,黃嘌呤氯化酶與超氧化物岐化酶分子是自由基的生產酶和清除酶。一旦自由基生成過多或清除出現障礙,會導致體內自由基含量增加,使核酸、蛋白質變性,機體免疫系統功能失調,損害神經系統,加速衰老及發生一些疾病。隨著年齡增長,人體內自由基形成與清除的動態平衡被破壞,使體內自由基數量增多,使細胞正常生理活動受損而致衰老。許多中葯能夠清除與對抗體內脂質過氧化物形成,使自由基減少,起到抗衰延壽作用,例如,酸棗仁、黨參、當歸、黃精、川芎、茶葉、天麻、蜂王漿、丹參、黃芪、三七等。由山葯、何首烏、黨參、熟地黃等製成的壽星補汁;由玉米、油菜、葵花、蒲黃等製成的花粉液;由西洋參、山楂、淫羊藿等製成的復方西洋參口服液及清宮壽桃丸、清宮長春丹、健腦補腎丸等中葯成方制劑,都具有良好的清除體內自由基的效果。
G. 淺談中醫整體觀與大學生活,論文1000字以上
整體觀念,是中醫學關於人體自身的完整性及人與自然、社會環境的統一性的認識。整體觀念認為,人體是一個多層次結構構成的有機整體。構成人體的各個部分之間,各個臟腑形體官竅之間,結構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協調、相互為用,病理上相互影響。人生活在自然和社會環境中,人體的生理機能和病理變化,必然受到自然環境、社會條件的影響。人類在適應和改造自然與社會環境的斗爭中維持著機體的生命活動。
整體觀念是中國古代社哲學思想和方法在中醫學中的具體體現,是同源異構及普遍聯系思維方法的具體表達,要求人們在觀察、分析、認識和處理有關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問題時,必須注重人體自身的完整性及人與自然社會環境之間的統一性和聯系性。整體觀念貫穿於中醫學的生理、病理、診法、辨證、養生、防治等各個方面,是中醫學基礎理論和臨床實踐的指導思想。
中醫學的整體觀念,主要體現於人體自身的整體性和人與自然、社會環境的統一性兩個方面。
1、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
人體是一個內外聯系、自我調節和自我適應的有機整體。人體是若干臟腑、形體、官竅組成的,而各個臟腑、形體和官竅各有不同的結構和機能,但它們不是孤立的、肢解的、彼此互不相關的,而是相互關聯、相互制約和相互為用的。因此,各個臟腑形體官竅,實際上是人體整體結構的一部分;保個臟腑形體官竅的機能,實際上是整體機能的一部分。
(1)生理上的整體性:人體自身在生理上的整體性,主要體現於兩個方面:一是構成人體的各個組成部分在結構與機能上是完整統一的,即五臟一體現;二是人的形體與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即形神一體現。
五腑一體現:人體由五臟(心、肝、脾、肺、腎)、六腑(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形體(筋、脈、肉、皮、骨)、官竅(目、舌、口、鼻、耳、前陰、後陰)等構成。各個臟腑組織器官在結構上彼此銜接、溝通。它們以五臟為中心,通過經絡系統「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的聯絡作用,構成了心、肝、脾、肺、腎五個生理系統。
心、肝、脾、肺、腎五個生理系統之間,又通過經絡系統的溝通聯絡作用,構成一個在結構上完整統一的整體。每個生理系統中的任何一個局部,都是整體的一個組成部分。
結構的完整為機能的統一奠定了基礎。精、氣、血、津液是構成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維持人體各種生理機能的精微物質。精、氣、血、津液分布、貯藏、代謝或運行於各個臟腑形體官竅中,支撐了它們各自的機能,並使它們之間密切配合,相互協調,共同完成人體的各種生理機能,從而維持了五個生理系統之間的協調有序。同時,臟腑的機能活動又促進和維持了精、氣、血、津液的生成、運行、輸布、貯藏和代謝,從而充實了形體,支持了臟腑形體官竅的機能。這種以五臟為中心的結構與機能相統一的觀點,稱為「五臟一體現」。
根據五臟一體現,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一方面要靠各臟腑正常地發揮自己的功能,另一方面要依靠臟腑間,即五個生理系統間的相輔相成的協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約作用,才能維持協調平衡。
人體的臟腑組織器官各有不同的機能,但都在心的主持下,協調一致,共同完機體統一的機能活動。因此,人體又是一個以心為主導,各臟腑密切協作的有機整體。
心因其藏神而為五臟六腑之大主。心神是機體生命活動的主宰。神能馭氣,氣有推動和調控臟腑機能的作用,故心神能夠控制和調節全身臟腑經絡形體官竅的機能。諸如心氣推動和調控心臟的搏動以行血,肝氣疏泄以調暢氣機、舒暢情志,肺氣宣降以行呼吸和水液,脾氣運化水谷和統攝血液,腎氣主生殖、司水液代謝和納氣等,都有賴於心神的統一主導。故《素問·靈蘭秘典論》說:「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
人體的生命活動正常與否,除心為主導外,還取決於五臟之間是否協調。在完成整體機能方面,五臟之間是密切配合,協調統一的。如血液的循行,雖由心所主,還需要肺、肝、脾等臟的協助。心臟的搏動推動血液運行全身;肺主氣而輔助心運血;肝主疏泄而促進血液於脈中。此四臟緊密配合,才能維持正常的血液循環。五臟既各司其職,又相互協調,是維持人體復雜機能的保證。
由於人體外在的形體官竅,分別歸屬以五臟為中心的五個生理系統,而這五個生理系統之間又存在著協調統一的關系,因而這些外在形體官竅的機能,不僅與其內在相應的臟腑密切相關,而且與其他臟腑也有聯系。如筋的作用是聯綴關節而主司運動,主要依賴於肝血的滋養,故稱肝主筋。但筋的機能還依靠全身氣血津液的濡養。因某種原因致使氣血津液耗傷過多,也往往出現筋脈拘攣、抽搐等現變。這說明筋不但與肝有關,而且與心、脾等臟也有密切的關系。又如目是主司視覺的,而目之所以能視萬物,主要依靠肝血的濡養。肝血虧虛而不能養目時,就會出現兩目干澀,視物昏花等現象。但《靈樞·大惑論》又有「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之論。故目之視覺功能,不但於肝血盈虧有關,而且與其他臟腑的精氣是否充足亦有關。由此可見,人體外在的形體官竅與內在臟腑密切聯系,它們的機能實際上是整體機能的一個組成部分。這充分體現了人體內外的整體統一性。
形神一體現:形體與精神生命的兩大要素,二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形體,是構成人體的臟腑、經絡、五體和官竅及運行或貯藏於其中的精、氣、血、津液等。它們以五臟為中心,以經絡為聯絡通路,構成一個有機整體,並通過精、氣、血、津液的貯藏、運行、輸布、代謝,完成機體統一的機能活動。
神,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神,是指人體生命活動的總體現或主宰者;狹義的神,是指人的意識、思維、情感、性格等精神活動。
形神一體現即是形體與精神的結合與統一。在活的機體上,形與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離的。形是神的藏舍之處,神是形的生命體現。神不能離開形體而單獨存在,有形才能有神,形健則神旺。而神一旦產生,就對形體起著主宰作用。形神統一是生命存在的保證。
精是構成人之形體的最基本物質,也是化氣生神的物質基礎,而精藏於臟腑之中而不妄泄,又受神和氣的控制和調節。氣是人體內活力很強不斷運動的精微物質,是推動和調節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動力。氣也是化生神的基本物質,氣充則神旺,而氣的運行,又賴神的控制和調節,即所謂「神能馭氣」。精、氣、神為人身「三寶」:精為基礎,氣為動力,神為主宰,構成「形與神俱」的有機整體。
由於精與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人體又是以五臟為中心構成的有機整體,因而精神活動與五臟精氣有著密切的關系。中醫學認為,精神活動由五臟精氣產生,由五臟共同主持,但總由心來統領。五臟精氣充盛,機能協調,則精神充沛,思維快捷,反應靈敏,言語流利,情志活動處於正常范圍,既無亢奮,也無抑鬱。若五臟精氣不充,機能失調,則會出現精神方面的異常變化。另一方面,精神活動的異常也可影響五臟的機能,突然強列或長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越了人體的生理調節能力,常易影響五臟氣機,引起五臟精氣的相應病變。
(2)病理上的整體性:中醫學在分析病證的病理機制時,著眼於整體著眼於局部病變引起的整體性病理反映,把局部病理變化與整體病理反映統一起來。既重視局部發生病變的臟腑經絡形體官竅,又不能忽視病變之臟腑經絡對其他臟腑經絡的影響。
人體是一個內外緊密聯系的整體,因而內臟有病,可反映於相應的形體官竅,即所謂「有諸內,必形諸旬」(《孟子·告子下》)。在分析形體官竅疾病的病理機制時,應處理好局部與整體的辨證關系。一般地說,局部病變大都是整體生理機能失調在局部的反映。如目的病變,既可能是肝血、肝氣的生理功能失調的反是非曲直,也可能是五臟精氣的功能失常的表現。因而對目病之病理機制,不能單從目之局部去分析,而應從五臟的整體聯系去認識。
臟腑之間,在生理上既然是協調統一、密切配合的,在病理上也必然是相互影響的。如肝氣的疏泄功能失常時,不僅肝腑本身出現病變,而且常影響到脾氣的運化功能而出現脘腹脹滿、不思飲食、腹痛腹瀉等症,也可影響肺氣的宣發肅降而見喘咳,還可影響心神而見煩躁不安或抑鬱不樂,影響心血的運行而見胸部疼痛。因此,五臟之中,一臟有病,可影響他臟。在分析某一臟病的病機時,既要考慮到本臟病變對他臟的影響,也要注意到他臟病變對本臟的影響。
由於人體又是形神統一的整體,因而形與神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響的。形體的病變,包括精、氣、血、津液的病變,可引起神的失常,而精神活動的失常,也是損傷形體而出現精、氣、血、津液的病變。
(3)診治上的整體性:人體的局部與整體是辨證統一的,各臟腑、經絡、形體、官竅在生理與病理上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因而在診察疾病時,可通過觀察分析形體、官竅、色脈等外在病理表現,推測內在臟腑的病理變化,從而作出正確診斷,為治療提供可靠依據。如《靈樞·本藏》說:「視其外應,以告知其內臟,則知所病矣。」
驗舌診病是一種由外察內的診病方法。由於舌直接或間接地與五臟六腑相通,因而內在臟腑的機能狀態可反映於舌。驗舌不但可知臟腑精氣的虛實,而且還可推斷疾病的輕重緩急和逆順轉歸。面部色澤是內在臟腑精氣的外榮,故診察面部色澤可知臟腑精氣的盛衰以及病邪之所在。驗舌與面部色診都是中醫學整體診病思想的具體體現。
在疾病的治療方面,中醫學也強調在整體層次上對病變部分進行調節,使之恢復常態。調整陰陽,扶正祛邪,以及「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都是在整體觀念指導下確立的治療原則。
局部病變常是整體病理變化在局部的反映,故治療應從整體出發,在探求局部病變與整體病變的內在聯系的基礎上確立適當的治療原則和方法。如對口舌生瘡的治療,由於心開竅於舌,心與小腸相表裡,口舌生瘡多由心與小腸火盛所致,故可用清心火的方法治療。處方遣葯時,酌加利水之品,以讓火熱隨小便而出。心火與小腸火得瀉,口舌生瘡自愈。再如久瀉不愈,若屬腎陽虛衰,其病雖發於下,但可以艾灸巔頂之百會穴以調之,督脈陽氣得溫,腎陽得充,泄瀉自愈,即所謂「下病上取」;眩暈欲仆,若為水不涵木,其病雖發於上,但可以針灸足心之湧泉穴以調之,腎水得充,涵養肝陽,眩暈自減,即所謂「上病下取」/
人體是形神統一的整體,形病可引起神病,神病亦可致形病,故中醫學強調形神共養以養生防病,形神共調以康復治療疾病。在養生方面,既要「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並加強身體鍛煉以養其形,使形健而神旺,又要「恬淡虛無」,怡暢情志以養神,使神清而形健。在康復治療疾病時,若因軀體病變引致精神病變時,當以治療軀體疾病(治形)為先;若為精神的傷害引致軀體疾病,則當先調理精神的失調(治神)。但由於「神乃形之主」,軀體疾病多伴有程度不同的精神損害,而這些精神損害又常阻礙軀體疾病的治療和康復,故重視調理精神在整個疾病治療和康復過程中的作用,強調首先「治神」。
2、人與自然環境的統一性
人類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著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大自然存在的陽光、空氣、水、溫度、磁場、引力、生物圈等,構成了人類賴以生存、繁衍的最佳環境。同時,自然環境的變化又可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體的生命活動。這種人與自然環境息息相關的認識,即是「天人一體」的整體觀。
人類是宇宙萬物之一,與天地萬物有著共同的生成本原。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宇宙萬物是由「道」、「太極」或「氣」產生的。以「氣」作為宇宙萬物初始本原則的思想,艱險是「氣一元論」。氣分陰陽,以成天地。天地陰陽二氣交感,萬物化生。如《周易·系辭上》說「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素問·寶命全形論》說:「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人體的生命過程,必然受到大自然的規定和影響,而自然環境的各種變化,如寒暑的更替、地域的差異也必然對人體的生理病理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故《靈樞·邪客》說:「人與天地相應也」。
(1)自然環境對人體生理的影響:自然環境主要包括自然氣候和地理環境,古人以「天地」名之。天地陰陽二氣處於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故人體的生理活動必受天地之氣的影響而有相應的變化。
氣候是由自然界陰陽二氣的運動變化而產生的階段性天氣徵象。一年間氣候變化的規律一般是春溫、夏熱、秋涼、冬寒。自然界的生物在這種規律性氣候變化影響下,出現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等相應的適應性變化,而人體生理也隨季節氣候的規律性變化而出現相應的適應性調節。如《靈樞·五癃津液別》說:「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汗出……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留於膀胱,則為溺與氣。」同樣,氣血的運行,在不同季節氣候的影響下也有相應的適應性改變。人體的脈象可隨季節氣候的變化而有相應的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的規律性變化,如《素問·脈要精微論》說:「四變之動,脈與之上下。」「春日,如魚之游在坡;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餘;秋日下膚,蜇蟲將去;冬日在骨,蜇蟲周密。」明·李時珍《涉湖脈學》也指出了四時脈象的規律性變化:「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緩,謂之平脈。」表明人體的生理機能隨季節氣候的變化自有相應的適應性調節。另外,人體經絡氣血的運行還受風雨晦明的影響。據《素問·八正神明論》所言,天溫日明,陽盛陰衰,人體陽氣也隨之充盛,故氣血無凝滯而易運行;天寒日陰,陰盛陽衰,人體陽氣亦弱,故氣血凝澀而難行。
不僅備戰季氣候變化對人體生理活動有影響,一日之內的晝夜晨昏變化,對人體生理也有不同影響,而人體也要與之相適應。《素問·生氣通天論》說:「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這種人體陽氣白天趨於體表,夜間潛於內里的運動趨向,反映了人體晝夜陰陽二氣的盛衰變化而出現的適應性調節。
地域環境是人類生存環境的要素之一,主要指地勢的高低、地域性氣候、水土、物產及人文地理、風俗習慣等。地域氣候的差異,地理環境和生活習慣的不同,在一定程序上也影響著人體的生理活動和臟腑機能,進而影響體質的形成。如江南多濕熱,人體腠理多稀疏;北方多燥寒,人體腠理多緻密。長期居住某地的人,一旦遷居異地,常感到不適應,或生皮疹,或生腹瀉,習慣上稱為「水土不服」。這是由於地域環境的變化,機體暫時不能適應之故。但經過一段時間後,也就逐漸適應了。這說明地域環境對人體生理確有一定影響,而人體的臟腑也具有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
人對生存環境的適應不是消極的、被動的,而是積極的,主動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逐漸深入,人類自身不僅能主動地適應自然,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改造自然,美化環境,使大自然為人類服務。
(2)自然環境對人體病理的影響:人類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氣候變化過於劇烈或急躁,超越了人體的適應能力,或機體的調節機能失常,不能對自然環境的變化作出適應性調節時,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因此,疾病的發生關繫到人體正氣的適應、調節、抗邪等能力與自然界邪氣的致病能力兩個方面。若人體正氣充沛,適應、調節及抗病能力強,能抵禦邪氣的侵襲,一般不會發病;若氣候特別惡劣,而人體正氣相對不足,抵禦病邪的能力相對減退,病邪就會乘虛侵入而致病。
在四時氣候的異常變化中,每一季度都有其不同特點。因此,除一般性疾病外,常可發生一些季節性多發病或時令性流行病。如《素問·金匱真言論》說:「長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風瘧。」在疾病發展過程中,或某些慢性病恢復期中,也往往由於氣候劇就或季節交替而使病情加重、惡化或舊病復作。如關節疼痛的症證,常在寒冷或陰雨天氣時加重。也有一些疾病,由於症狀加重而能預感到天氣即將發生變化或季節要交替等情況,如《素問·風論》指出頭風病「先風一日則病甚」。
晝夜的變化,對疾病也有一定影響。《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說:「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朝則人氣始生,病氣衰,故旦慧;日中人氣長,長則勝邪,故安;夕則人氣始衰,邪氣始生,故加;夜半人氣入藏,邪氣獨居於身,故甚也。」中午之前,人身陽氣隨自然界陽氣的漸生而漸旺,故病較輕;午後至夜晚,人身陽氣又隨自然界陽氣的漸退而漸衰,故病較重。
地域環境的不同,對疾病也有一定的影響。某些地方性疾病的發生,與地域環境的差異密切相關。如《素問·異法方宜論》指出:東方傍海而居之人易得癰瘍,南方陽熱潮濕之地易生攣痹。地域環境不同,人們易得的疾病也不一樣。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癭候》指出癭病的發生與「飲沙水」有關,已認識到此病與地域水質的密切關系。
(3)自然環境與疾病防治的關系:由於自然環境的變化時刻影響著人的生命活動和病理變化,因而在疾病的防治過程中,必須重視外在自然環境與人體的關系,在養生防病順應自然規律,在治療過程中遵循因時因地制宜的原則。《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故治不法天之紀,不用地之理,則災害至矣。」
氣候變化影響著人體的生理、心理和病理變化,故在養生防病中,要順應四時氣候變化的規律,「法於四時」、「四時調神」、「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與自然環境保持協調統一,使精神內守,形體強壯。在氣候變化劇烈或急驟時,要「虛邪賊風,避之有時」,防止病邪侵犯人體而發病。在治療疾病時,要做到「必先歲氣,無伐天和」,充分了解氣候變化的規律,並根據不同季節的氣候特點來考慮治療用葯,即所謂「因時制宜」。因時制宜的用葯原則一般是春夏慎用溫熱,秋冬慎用寒涼。但對「能夏不能冬」的陽虛陰盛者,夏不避溫熱,對「能冬不能夏」的陰虛陽亢者,冬不避寒涼。夏用溫熱之葯培其陽,則冬不發病;冬用涼潤之品養其陰,則夏日病減。遵四時之變而預培人體之陰陽,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此即所謂「冬病夏治」,「夏病冬治」。另外,根據人體氣血隨自然界陰陽二氣的盛衰而有相應的變化,並應時有規律地循行於經脈之中的推理,古人創立了「子午流注針法」,按日按時取穴針灸,可更有效地調理氣血、協調陰陽以防治疾病。
人體的生理病理變化還受地域影響,故在養生防病中,要選擇適宜的地理環境,充分利用大自然所提供的各種條件,並積極主動地適應和改造自然環境,以提高健康水平,預防疾病的發生。我國的地理特點,是西北地勢高而東南地勢低,西北偏於寒涼乾燥而東南偏於溫熱濕潤。由於地有高下之異,氣有溫涼之別,故治療時應因地制宜,西北少用寒涼之葯而東南慎用辛熱之品。
3、人與社會環境的統一性
人生活在紛紜復雜的社會環境中,其生命活動必然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人與社會環境是統一的,相互聯系的。
人不單是生物個體,而且是社會中的一員,具備社會屬性。人體的生命活動,不僅受到自然環境變化的影響,而且受到社會環境變化的制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法律、婚姻、人際關系等社會因素,必然通過與人的信息交換影響著人的各種生理、心理活動和病理變化,而人也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交流中,維持著生命活動的穩定、有序、平衡、協調,此即人與社會環境的統一性。
(1)社會環境對人體生理的影響:社會環境不同,造就了個人的身心機能與體質的差異。這是因為社會的變遷,會給人們的生活條件、生產方式、思想意識和精神狀態帶來相應的變化,從而影響人的身心機能的改變。一般說來,良好的社會環境,有力的社會支持,融洽的人際關系,可使人精神振奮,勇於進取,有利於身心健康;而不利的社會環境,可使人精神壓抑,或緊張、恐懼,從而影響身心機能,危害身心健康。金元時期的李杲曾指出處於戰亂時期的人民,身心健康受到嚴重損害:「向者壬辰改元,京師戒嚴,迨三月下旬,受敵者凡半月。解圍之後,都人之有不病者,萬無一二;既病而死者,繼踵不絕」《內外傷辨惑論·論陰證陽證》。
政治經濟地位的高低,對人的身心機能有重要影響。政治經濟地位過高,易使人驕傲、霸道、目空一切,如《靈樞·師傳》指出養尊處優的「王公大人,血食之君,驕恣縱欲,輕人」。政治經濟地位低下,容易使人產生自卑心理和頹喪情緒,從而影響人體臟腑的機能和氣血的流通。政治經濟地位的不同,又可影響個體體質的形成。如明·李中梓指出:「大抵富貴之人多勞心,貧賤之人多勞力;富貴者膏梁自奉,貧賤者藜藿苟充;富貴者典房廣廈,貧賤者陋巷茅茨;勞力則中虛而筋柔骨脆,勞力則中實而骨勁筋強;膏梁自奉者臟腑恆嬌,藜藿苟充者臟腑堅固;典房廣廈者玄府疏而六淫易客,茅茨陋巷者腠理密而外邪難干」(《醫宗必讀·富貴貧賤治病有別論》)。因此,由於個人所處的環境不同,政治經濟地位不同,因而在身心機能和體質特點上有一定差異。
(2)社會環境對人體病理的影響:社會環境常有變更,人的社會地位、經濟條件也隨之而變。劇烈、驟然變化的社會環境,對人體臟腑經絡的生理機能有較大的影響,從而損害人的身心健康。《素問·疏五過論》指出:「嘗貴後賤」可致「脫營」病,「嘗富後貧」可致「失精」病,並解釋說:「故貴脫勢,雖不中邪,精神內傷,身必敗亡;始富後貧,雖不傷邪,皮焦筋屈,痿 為攣。」這說明社會地位及經濟狀況的劇烈變化,常可導致人的精神活動的不穩定,從而影響人體臟腑精氣的機能而致某些身心疾病的發生。不利的社會環境,如家庭糾紛、鄰里不和、親人亡故、同事之間或上下級之間的關系緊張等,可破壞人體原有的生理和心理的協調和穩定,不僅易引發某些身心疾病,而且常使某些原發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病、糖尿病、腫瘤的病情加重或惡化,甚至死亡。故《素問·玉機真藏論》說:「憂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
(3)社會環境與疾病防治的關系:由於社會環境的改變主要通過影響人體的精神活動而對人體的生理機能和病理變化產生影響,因而預防和治療疾病時,必須充分考慮社會因素對人體身心機能的影響,盡量避免不利的社會因素對人的精神刺激,創造有利的社會環境,獲得有力的社會支持,並通過精神調攝提高對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以維持身心健康,預防疾病的發生,並促進疾病向好的方面轉化。
綜上所述,中醫學不僅認為人體本身是一個有機整體,而且認為人與自然、社會也是一個統一體。它以人為中心,以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為背景,用同源性和聯系性思維對生命、健康、疾病等重大醫學問題作了廣泛的討論,闡述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精神與形體以及形體內部的整體性聯系,認為人體自身的結構與機能的統一、「形與神俱」以及人與自然、社會環境相適應是其健康的保證,而這種人體自身的穩態及其與自然、社會環境協調的被破壞則標志著疾病的發生。因此,中醫學在討論生命、健康、疾病等重大醫學問題時,不僅著眼於人體自身,而且重視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對人體的各種影響。在防治疾病的過程中,要求醫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素問·著至教論》),既要順應自然法則,因時因地制宜,又要注意調整病人因社會因素導致的精神情志和生理功能的異常,提高其適應社會的能力。若以整體觀念與現代醫學模式相比較,可見中醫學早就從宏觀上勾畫出了現代醫學模式的全部構架,並且給這一現代模式增添了新的內容——天人一體現。
H. 康復學畢業論文怎麼寫拜託各位了 3Q
淺談對中醫康復學的認識 康復醫學的出現與完善,標志著現代醫學的形成 與成熟,即醫學模式從單純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 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中醫康復學的概念是在20世 紀80年代後提出的。在中醫古籍中雖無康復醫學之名 稱,但有關康復醫療的內容則散見於大量的中醫文獻 中,中醫臨床學的許多內容也涉及到康復。中醫康復學 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已經成為時代的需要。 1 中醫康復學的形成 《黃帝內經》正式從醫 學角度來討論養生和康復問題,提出了養生康復的通 則,即調攝精神與形體,提高機體防病機能和適應外界 環境,避免外邪侵襲。三國時期華佗創編的「五禽戲」堪 稱運動療法的鼻祖,對防病健身,功能康復均有積極作 用。晉代皇甫謐、葛洪和南北朝時期的陶弘景等對葯 物、針灸、按摩、氣功等主要康復治療手段進行了總結。 隋代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對導引、氣功、按摩等進行 了較為詳盡的論述,並認識到康復治療與普通的臨床 治療不同。唐代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中對葯物、氣 功、按摩等康復方法也進行了詳細的闡述。直到上世紀 80年代,隨著現代康復醫學理論的成熟和介入,中醫 康復學才再度引起我們的重視。有關中醫康復學的專 著相繼出版,卓大宏主編的《康復醫學》「中國傳統的康 復醫學」專篇,郭子光等主編的《中國康復學》,陳可冀 主編的《中國傳統康復醫學》等。這些著作對中醫康復 學的概念進行了闡述,對古代中醫文獻中有關中醫康 復的內容進行了發掘和整理,為建立中醫康復學奠定 了堅實的基礎。 2 中醫康復學觀念 整體康復觀和辨證康復觀 實際上是中醫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在中醫康復學中的 具體體現。整體康復觀認為,人體各部分的康復相統 一,人體康復與自然環境相統一,人體康復與社會環境 相統一。強調人體康復的主要途徑是指導和幫助康復 對象依據上述原理,以順應自然,適應社會,使整個機 體協調統一從而達到整體康復。與中醫臨床各科強調 辨證論治一樣,中醫康復學中亦貫穿著辨證康復思想。 辨證是決定康復的前提和依據,康復則是根據辨證結 果。在中醫康復臨床過程中,辨證包含有對內在生理功 能障礙的辨識,而生理功能障礙的改善與外在形體及 行為障礙的改善有因果關系。因此,通過辨證論治改善 造成各種功能障礙的內在原因,體現了中醫學「治病求 本」和整體康復的原則。 3 中醫康復學的特色 3.1 預防與臨床康復相結合 中醫在強調臨床 康復的同時,亦講究預防性康復。早在《內經》時代就強 調未病先防,即在疾病發生之前,做好各種預防工作, 以防止疾病的發生。正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 「春發陳,秋容平,冬閉藏」,「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強調 了應攝生保養於患病之先而保養應注意飲食起居,精 神調攝身體鍛煉等方面。近年來,人們已越來越清楚地 感受到預防在康復醫學中的重要地位,認識到預防是 更為主動、經濟、有效的醫療服務。只要傷病得到預防 和控制,就可能大大減輕致殘的程度,即使殘疾一旦發 生,也有利於阻止殘疾轉化為殘障。按照現代三級預防 結構學說,臨床康復相當於殘疾的第二、三級預防。所 以從某種意義上講,傷病、殘疾的預防是預防康復和臨 床康復的結合體,並在醫康復的整個過程中得到體現。 3.2 形體與精神康復相結合 在中醫康復學看 來,人體錯綜復雜的一切傷病,均可視作是形神失調的 結果。其不得康復,不外乎是傷形及神,或傷神及形,或 形神皆傷。因此,康復醫療不離形、神的調理,以恢復被 破壞了的形神關系。只有形體和精神協調平和,才能令 人祛除疾病,恢復健康。在中醫康復方法上,十分重視 形神之間的相互作用,故既有一套所謂「養形」的形體 康復方法,又有一套所謂「調神」的精神康復方法,臨床 結合應用,以達到,「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如中風 病人大多存在心理障礙,表現為擔心喪失生活和工作 能力,恐懼死亡等焦慮、抑鬱的精神狀態,這對形體康 復極為不利。而形體的損傷(如偏癱、全身疲乏症狀)又 可加重不良的精神狀態。故對它的康復治療,須養形、 調神相配合,既針對形體損傷採用葯物、飲食、針灸、推 拿、氣功、太極拳等多種養形之法,又針對心理功能障 礙而施予說理開導法、色彩療法、音樂療法及書畫療法 諸調神之法。並力求以形體健康減輕精神負擔,又以精 神和諧放鬆促進形體恢復,從而使形體和精神相互協 調而漸趨康復。 3.3 內治與外治康復相結合 內治康復包括飲 食、葯物內服等,外治康復則包括針灸、推拿、氣功、傳 統體育、葯物外用等。而傷殘、慢性病、老年病等大多病 情復雜康復要求較高則多採取內外並用,綜合調治的 對策。《諸病源候論》還專門記載眾多導引、按摩法式, 用於多種慢性病的康復。即使在內治康復中,葯、食亦 常常結合使用。葯物具有康復作用強、見效快的特點。 但康復對象大多病程較長,服葯過久,實難堅持。而飲 食具有與日常生活相融合,考慮色、香、味、形等,易被 患者接受且可持之以恆的長處。故葯食合用,不僅是葯 療補食療之功能不足,食療助葯療之效,起到協同作 用,而且能減少長期服葯的麻煩。縮短康復所需時間。 總之,中醫康復將內治、外治等量齊觀,結合運用,以求 達到最佳的康復效果。 4展望 現代康復醫學是一門新興的醫學學 科,它擁有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和康復工作流程。中醫 康復學雖然有悠久的發展歷史,但一直未能形成自身 完整理論體系和成熟的康復流程,與現代康復醫學相 比,其最大的差距表現在對障礙的認識,評價及康復訓 練的方法上。雖然,中醫康復學未能形成自身完整的理 論體系和規范的康復訓練方法,但它擁有現代康復醫 學所不具備的獨特的康復理論和康復方法,具有較大 的發展潛力和空間,要想使中醫康復學成為一門成熟 的獨立學科,首先要遵循中醫學的基本理論體系,而且 注重發掘,整理中醫康復理論和康復方法。同時,我們 還要借鑒和吸收現代康復醫學的某些理論和方法,促 使中醫康復學不斷發展和完善,從而達到系統化,規范 化。 1] 劉輝. 論中醫康復學的五大特點[J]. 江蘇中醫 , 1994,(08) [2] 劉昭純. 對中醫康復學一些問題的思索[J]. 山東中醫葯大學學報 , 1996,(05) [3] 張子游. 《中醫康復學》[J].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 1987,(01) [4] 劉潔芳. 關於《中醫康復學》教材改編的幾點建議[J]. 衛生職業教育 , 2005,(01) [5] 李任先. 喜讀《中醫康復學》[J]. 新中醫 , 1989,(06) [6] 黃致君. 發揚中醫學的新思路─—再讀《中醫康復學》[J]. 川北醫學院學報 , 1994,(04) [7] 張雅萍. 中醫康復學的四診評定芻議[J]. 浙江中醫雜志 , 2005,(03) [8] 張雅萍. 略論中醫康復學的優勢[J]. 雲南中醫中葯雜志 , 2004,(06) [9] 卓大宏. 康復治療的中西醫結合渠道和發展前景[J].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 1994,(04) [10] 許健鵬. 淺議高校教材《中醫康復學》[J].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 2001,(01)
I. 飲食與健康論文 資料也行
送你100條養生知識,祝你健康.
1、記住:睡覺是養生第一要素。睡覺的時間應該是晚21:00~早3:00。因為這個時間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長,即第2天沒精神。
2 一切葯物對治病來說都是治標,不是治本,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因為一切的病都是錯誤的因產生錯誤的果.錯誤的因不除,錯誤的果就不會絕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從心生.心凈則身凈.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復系統來修復自己的疾病.其實人和動物是一樣的,動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確的觀念遠比昂貴的葯物和危險的手術更能幫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確的觀念,你就會有正確的決定,你就會有正確的行為,你就可以預防許多疾病的發生。
4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絕對不是從書本里學來的,而是從自己的真誠心、清凈心(就是佛家所說的菩提心),從定中生出來的。
5 人是一切生物中構造最完美的靈體,健康的身體是人生來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狀況的調節是靠人體本身所具有的調節修復系統來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輔助作用。
6 人的大部分生病現象是人體在調節、清理身體垃圾時所表現的現象,是人體自動調節平衡所表現出的狀態,所以應該把它們當成正常的生理現象,而不應該去把它當成病因來消滅。所以當人在生病的時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裡要安定,心定則氣順,氣順則血暢,氣順血暢則百病消。
7 人的健康離不開兩大要素:1)足夠的氣血;2)暢通的經絡(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 足夠的氣血靠:足夠的食物+膽汁+必要時間內(晚天黑後~午夜1點40)優質的睡眠(這個時候大腦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經主導)+良好的生活習慣。
9 暢通的經絡需要:清凈心。一切七情六慾都會破壞清凈心,從而破壞經絡的正常運行。
10 維持健康的身體不僅需要「增收(增加氣血)」,也需要「節支(減少血氣的損耗)」。
11 過度地增加食物不僅不會增加血氣,而且會成為身體中的垃圾負擔,反過來還得靠消耗血氣來把他們清理掉。五臟六腑是一個血氣加工廠,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無限的,所以食物的數量必須得到控制。
12 適當運動可以幫助人的氣血運行,但同時也在消耗人的氣血。人體的微循環主要應該靠松靜來達到的,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13 人體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氣來清除它們,但人的血氣因為垃圾的增多和血脈的阻塞而減少,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這也正是人衰老的機理。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1)減少體內的垃圾;2)增加血脈經絡的暢通;3)增加體內的氣血。
14 與其相信葯物,相信檢查的數據,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覺,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調節能力。但這需要在你得道(智慧開了)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這一切。
15 健康,從調節心性開始。為了你的健康,你學佛吧。學佛得到的快樂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16 對於一個有宿疾的人來說,只有氣血充足了(一是通過這里所介紹的補充氣血的方法,二是通過靜坐打通氣機),病情才會顯現出來。所以練功的人在功夫達到一定水平後都會出現一些「有病」的現象。這個時候要沉住氣,定下心來多做些靜功來增加自己的氣血,以盡快度過這個時期。
17 人違背了養生法則,雖不一定會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習慣,就會大大增加得病的機會。這就和交通規則一樣,你違背了交通規則,不一定會出事故,但其危險性是顯而易見的。
18 人為什麼必須保持一定的飢渴才是對養生有利呢?其實這就是「虛」的妙用。道家講,虛則靈。這和謙虛使人進步,自滿使人落後一樣,所以人必須經常保持「虛靈」的狀態,才能時時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19 人要想健康,就必須使體內有足夠的"氣"來"氣化"所進的食物.只有這樣,你的體內才不會積累垃圾,不會有多餘的食物來釋放游離的"虛火"損害你體內的臟器.這個"虛火"反過來會損耗你的"氣".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現代人生病,大多數是飲食不節的緣故.
21 俗語說「靈機一動,計上心來」。這個「機」字如果能真正領悟透了,那麼你的悟性就算是開了。老師教人,醫生治病,其實就是在點撥你的這個「機」,讓你「機」打開。這個「機」,有時也叫「關鍵」。當然,這個「機」起作用是有條件的,就和氫氣只有達到一定濃度,遇火才可以燃燒爆炸一樣。記住,別人的作用都是外因,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內因。
22 其實,許多真正的發現和發明,所需要的不是所謂系統的書本知識;恰恰相反,一個沒有受過任何系統教育,但悟性極高的、具有開放思維的人,他往往真正悟到真相。
23 人生最忌是個亂字,心亂了,對外可以紊事,對內可以打擾血氣,使失正常。凡惱怒恐怖喜憂昏疑,都是亂,為多病短壽的根源,不但養病時不應亂,即平居時亦忌心亂。
24 多嗔傷肝,多淫傷腎,多食又傷脾胃。憂思傷脾,憤怒傷肝,勞慮傷神。
25 身病之起,無不由心虛弱,外邪乘入。而心虛氣弱,每由心魂惱亂,真體不充,發現種種不安。貪食貪勝貪得貪樂逸,皆足以致病。以貪之不得,於是乎嗔。貪嗔可使心盪氣促,膽驚肝旺,六脈震動,五臟沸騰,外邪同時乘入,此病之起因。
26 凡人慾求長壽,應先除病。欲求除病,當明用氣。欲明用氣,當先養性。養性之法,當先調心。
27 人受五行之氣而治生,故肉身以氣為主。氣虧則病,氣滯則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氣。
28 氣以行血,血以補氣,二而一也。凡人久視則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七情六慾之過則傷元氣、傷心腎。相火旺,真陽耗,
29 治五臟之病,莫先於補氣。腎猶亟焉。補氣在勿動心,心動則肝旺,各脈震驚,真水耗損。
心為扇,主引風。風動則火旺,火旺則水干,水干則地損。
30 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堅心專,兩心相合,可以統治百病,無不神效。
31 人病可分兩種:一是經絡基本暢通但氣不足。表現是經常這疼那疼,這是因為他氣不足以氣化食物,而產生了相火(也叫虛火),隨著經絡在體內亂穿,哪兒通走哪兒,遇到一個地方堵塞了,這個地方就疼了。這樣的人吃一點葯物就會立即見效。二是經絡不通,氣也就無處存身。表現在外表看不出有什麼毛病,但一旦發現就是大病,而且這種人經常是吃什麼葯都見效慢,或根本不起作用。
主發謂之機。箭在弦上要發出去,必須撥動這個機。其他任何事情都是這樣,都有一個機,只有觸動這個機,事情才會發生,不觸動這個機,其他的條件再多,也沒辦法引發事件。機就是這么一個東西,它是事情發生的最關鍵因素。它是點,不是面。可是觸動這個點,就能帶動面。所以,病機就是疾病發生、發展、變化的最關鍵因素,(也可以講,病機一開,人的病狀就會顯現出來,人就進入了「病」 的惡性循環當中。和病機相對的就是「生機」。生機一開,人就會進入康復這個良性循環當中。實際上病機和生機是一個東西的兩個方面,是一對陰陽。病機開了,生機就關了,而生機開了,病機也就自然開始關閉了。這個就是辯證法。)
32、中醫的最高境界是養生,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養心。所以,就養生而言,下士養身,中士養氣,上士養心。看一個人也是一樣,觀相不如觀氣,觀氣不如觀心。
33 心神不安,情性燥急,為致病致死之總因。故安心法,為衛生第一要訣。心可以主動一切。心定則氣和,氣和則血順,血順則精足而神旺,精足神旺者,內部抵抗力強,病自除矣。故治病當以攝心為主。
34 風寒陰陽暑濕,在在皆可使人致病。萬一抵抗力薄弱,即可乘虛而入。身弱者多病,即是此理。富人有保衛力,如衣食住等等。貧人有抵抗力,如氣足神旺,毛孔厚密,不易侵入等等。富人多食肥甘,傷胃傷齒。貧人多餓,所食不雜,故無腸病。富人多逸,故多氣惱。貧人多勞,故少疾病。富人不造福而享福,只是消福,消盡則窮。窮人能勤儉,即是造福,果熟即富。凡衣食住之保衛力富,則精氣神之抵抗力弱。保衛力弱,則抵抗力強。
35 大病初癒,切忌理發洗足沐浴
36 故求長壽無病,常強肉身。欲強肉身,當調伏精氣神。欲調精氣神,當拒絕擾亂之賊。欲杜此賊,當先攝心。欲求攝心,當化貪嗔痴三毒。欲化除此三毒,必學心戒。但空口言戒,無益於事,必求開慧,方不為所愚。欲求開慧,必先求定。欲求得定,必學靜坐。
37 能靜則仁,有仁則壽,有壽是真幸福。
38 一切修身修心法門,只有兩字訣:曰放下、曰回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只要一放下,一回頭,病者頓愈,迷者頓覺。此真無量壽者。
39 心過勞的人,心疲肝旺,心過勞就是心太滿,不虛。心滿,則不納肝(木)生之火,心不納肝生之火,則肝氣必積而盛。肝木克土,脾胃受病,消化不良,營養不足,夜眠不安。土又克水,於是腎水大虧,水不足則火更旺,心腎相聯,心氣更弱,肺病即成。內部相互關聯,一動全動,一病全病。而擾之者,乃在妄心,所以治病在安其心,安心在息妄,息妄在明心,明心即自覺,而健康的功效在乎靜坐。
40 靜坐是息心法,心息則神安,神安則氣足,氣足則血旺,血氣流暢,則有病可以去病,不足可以補充,已足可以增長。現在病可去,未來病可防,此其小者也。又心息則神明,神明則機靈,靜者心多妙,觀機辨證,格外敏捷,見理既正,料事益遠,遇亂不驚,見境不惑,能一切通達,自無主觀偏執之弊,而大機大用,由此開啟矣。
41 人在生病的時候最忌諱是嗔恚心起。這個時候一定要安然順受,讓心安定。然後慢慢調理,健康很快恢復。心安才能氣順,氣順才能除病。否則心急火上,肝氣受損,加重病情。心神寧一,那渾身的血氣,自可健全發揮。
心有兩種,一是真心,一是妄心。真心是水,妄心是波,波因風動,風止波息,而水不動。寂然無念,是無心心也。
42 子時失眠,腎水必虧,心腎相連,水虧則火旺,最易傷神。
43 睡時如有思想,不能安著,切勿在枕上轉側思慮,此最耗神。
44 午時屬心,此時可靜坐一刻鍾,閉目養神,則心氣強。
45 早起如在寅時三點至五點,此時切忌郁怒,不然必損肺傷肝,萬望注意。
46 人生一切事業,皆以精神為根本,而精神之衰旺強弱,全賴心神之靜定不亂,一個亂字,足以妨礙一切工作。
47 人生以血氣流通為主,氣滯可以阻血,血阻可以結毒為癤為瘰,為癌為瘤,皆是血氣不流通之故。氣以順為主,血以通為暢。百病無不先由氣滯,氣郁於內,肝先受傷。挽救之法,在化除得訣。而化除要訣有二:第一尋其根,其根在心,心空則一切自化。第二以葯石、按摩助其化除,幫助血氣之流通。
48 養病治病不可求速。因性急助火,火旺損氣,反而不美。另不可貪多,貪則無恆而性急,況百病由貪而起,不可再貪以重增病苦也。
49 心屬火、腎屬水,心腎相連。火宜降下,水宜上升,水火相濟,則蒸氣內發。各部機體運動,可求得健康。此可於舌上察知。舌無水則不活,故活字以三點水加舌字。舌上可以報告內部各種病狀深淺,以斷生死。
50 大病自救法:一、不要怕死,決信我這個病,非但可以養好,並且身體可以格外健康,保證長壽。因為自己機體中本有特具的能力,不是空言的安慰。二、相信不用醫葯或靠何種營養食品,一定有自己除病延年的妙法。三、從今日起,我決定不許再去打擾我那病體,不許想著我那個病是如何病的,好壞都不許去計較它,只做個無事人。四、在這修理期內,不許想念工作,也不許悔恨喪失了時間和工作,專心一致,否則又遲誤了。
51 靜養法:安坐(卧)在床上,把身心一齊放下,自己渾身如融化,不許用一毫氣力,好像沒有這個身子相似。呼吸順其自然,心也不許它用一點力,一起念便是用力了。把心安在腳底板下,此是引火向下,引水向上,自然全身氣血順暢。
52 修行要訣:寂照照寂 切忌用力 成佛作祖 無他秘密。
具體要求:不許任何部分用一點氣力,包括意念、呼吸、肢體,做到:眼不觀,耳不聞,鼻不嗅,舌不嘗,口不納,心不想。此是唯一條件。若有所思所聞所覺,即是用氣力,甚至乎使臂指即是用氣力。呼吸稍粗亦即是用氣力。不久那呼吸自然而平,似乎不由口鼻內出納,而渾身八萬四千毛孔中有了動作,或張或翕,此時無我無身無氣無心,天然心歸本位。所謂引火歸元,又名水火既濟,為治療百病之總訣。
53 為了養生而死的,佔十分之三。到底怎麼回事?是因為太愛惜自己的身體了。為了這副臭皮囊,怕受辱,怕受寵,怕吃虧,怕上當,瞻前顧後,左顧右盼,擔驚受怕,患得患失……這樣,他那顆心整天縮成核桃樣,像是被狗反復啃過,怎麼能不死。越怕死,越死得快。你要是養生,就得不怕死。只有不怕死,才能遠離死。真正不怕死的人,走路不會遇上老虎,就是遇上老虎也不吃他。打仗遇不上刀槍,就是遇上,刀槍也不傷他。為什麼?因為他不把死當回事,不怕死,死也就沒法了。養生,並不是修道的目的,但是修道的人已經看透了生死,所以不再怕死,既然已經不再怕死,那麼死也就不再是問題。生死這一關過去,還有什麼過不去的?因此,修道的人能夠長生。沒想到長生,反倒能長生。一心想著長生,反而死得快。長生不是修道的目的,它只是修道的附帶現象。
54 人有病,人還不以為有病,這就是人的最大的病。知道自己有病的人有多少呢?
55 天天三更半夜還在網上的人,本身就是養生的大忌。包括一些所謂的名醫也是這樣。還有,他們的心量也是斤斤計較,試問這樣的人連自己都保不住,還怎麼醫人呢?
56 別貪那個小便宜,大便宜也別貪。一個貪字就含著禍。貪,患得患失會導致人得心臟病。貪,患得患失是不懂道法自然的表現。
57 不要天天想著吃什麼補陰,吃什麼壯陽。記住了,運動就可以生陽;靜坐就可以生陰。陰為陽之母,陽為陰之用。
58 人在氣不足的時候,不能盲目補氣,否則會影響身體健康。如果是因為血不足,就需要先補血,因為血為氣之母,否則就成了干燒器皿,把內臟燒壞;如果是因為淤滯不通,就可以增加氣血,血氣同補。這樣才能達到補氣的作用。
59 環境對人養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這就是為什麼人在空氣清新的深山老林里,會把痼疾養好的道理。因為深山老林中的精微物質(負離子)會通過人在放鬆情況下的深呼吸把它吸收到人體內部,從而滋潤孕養五臟六腑,使人重新煥發活力。還有重要的一點常人並不所知,就是人不僅僅是通過口鼻來呼吸,人身體的每個汗毛孔都是可以呼吸的,而且正是它們吸取著天地的精華。
60 人在松靜的狀態下,慢慢深呼吸就能體會到人和天地精微之氣的交換:在吸氣時,實際除了肺在吸氣,整個身體是在把體內的氣向外排,即把人的氣釋放到天地;而肺在呼氣時,實際人是在通過全身毛孔吸收天地的精微之氣。這大概就是老子所說的「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
61 運動有兩點禁忌:一是不能在氣血不足的時候運動;二是不能在污濁的環境中運動。
62 運動的作用有二:一是增加氣血的運行速度,促進體內的垃圾排出體外;二是打開皮膚的毛孔,吸收天地精氣。
63 什麼是悟性?什麼是智慧?悟性和智慧就是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處理、看待一切事物。但一些庸人自擾的人總是把簡單的事情看復雜了、做復雜了。繁和簡其實是一回事,是一回事的兩個方面。聰明的人看到的是簡單的一面,愚蠢的人看到的是復雜的一面。
64 人治不了的病,要靠神治;神治不了的病要靠佛治。佛是什麼?佛是心。
65 現代的醫院和法院差不多,動不動就給病人下了死刑判決通知書。而好多情況下,是把不該判死刑的人判了死刑。為什麼這么說呢?就以「癌症」為例,癌症現在在人們的心裡=死刑。其實如果我們不叫它癌症,那麼對於病人來講,就等於給病人留下了希望,等於留下了生機。所以我講,現在的癌症病人有大半是被嚇死的,是被精神壓力折磨死的。同時也是被醫院折磨死的。因為你一旦被診斷成了癌症,那麼他就可以肆無忌憚地處理你,治不死是你命大,治死了,因為你是癌症。事實上講,沒有治不了的病,只是你的心能不能放下,一切病從心生,一切病從心治。只要你還活著,你就有生機。找到了這個生機,對症而治,你就會康復。
66 現在是一個競爭,把所有的秩序都打亂了,把人引入了魔道。競爭是什麼?競爭就是把人們引入無限的貪欲世界。你一方面提倡競爭,一方面又談什麼構建和諧社會,這不是典型的自欺欺人嗎。
67 根據陰陽互抱的原理來看,清與濁相互吸引。所以人食入清新之物必將與體內污濁之物相抱,從而把它們排除體外。
68 污濁之物的產生一是因為食入不幹凈食物,但更主要的是食入了過多的食物,體內不能運化造成食物堆積成垃圾。
69 順應自然是養生的最高境界。一個人生下來,他的命運就基本上是有一定定數的。他該干什麼,不該干什麼,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如果能順著他的運數去做,就會平安無事。有悟性的人會發現、知道自己的運數,知道他應該干什麼,不應該干什麼。所以養生絕對不是簡單模仿,人雲亦雲。不要去羨慕別人,要從自己的心裡找到自己的悟性。那麼人如何才能發現自己是否順其自然了呢?其實這太簡單不過了,你有病了,你不舒服了,你不自在了,那你就是違背自然了。要做到順外面大自然的自然,還要順自己內在命運的自然,這二者是不可或缺的。
70 很多人一聽到醫師宣布自己得了重病時,往往都會顯現出一副無辜的模樣,希望用切、割、毒、殺等外來方式去除疾病,然而,疾病真的會沒來由地產生嗎?世上絕對沒有這種「好好的就突然生病的事情」。以感冒為例,如果真要病人作自我反省的話,通常患者都會表示,自己在感冒之前,曾經一連熬了好幾個通宵;有些人會說,自己最近吹了冷風、淋了雨;有些人則說,工作的壓力很大,常常頭痛又失眠。事實上,諸如此類現象,都是導致感冒的因素,接句話說,假使病人的敏感度及警覺性夠的話,自然能夠做到「防患未然」的目標。
71 真正的科學是什麼?就是因緣果報。不信因果,就不是真正的科學。
72 沒有怕吃虧的心,沒有占別人便宜的心。換句話說,就是你能吃虧,別人就是要你命你都捨得,你都給他,而自己在任何時候都不去貪便宜,那你的心還能不定嗎?世人誰能做到?但佛就做到了。
73 當人們掌握了健康的方法之後,會真正享受到那種完全不用擔心疾病的自信,這種感覺真好,但願您也能和我們一樣擁有這份自信。
74 學問深時意氣平,心定則氣平。所以對於一個得道的人來說,觀察一個人,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這也是相隨心轉的結果。
75 名為五欲之最難破者,色次之,財又次之,食與睡更次之。名心不死,無以入道。
76 百病之始,起於風邪乘入。如體氣虛弱,營衛失調,或憂思驚恐,酒色勞力,真氣耗而外邪入矣。
77 治五臟之病,莫先於補氣。腎猶亟焉。補氣在勿動心,心動則肝旺,各脈震驚,真水耗損。
心為扇,主引風。風動則火旺,火旺則水干,水干則地損。
78 對於醫生而言,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堅心專,兩心相合,可以統治百病,無不神效。
79 從當年希特勒繞開盟軍堅固防線攻克馬其諾防線的案例中,我悟到了:對付一些頑固的病症,不能正面硬攻,要從其他的相關方面突破。如治療腎病,肝病這些頑固之症,可通過調肺、脾等來達到效果。
80 中庸,是養生的根本原則。人體中的氣血也是一對陰陽,血為陰為體,氣為陽為用。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氣不足,易得淤積之病,如腫瘤、血栓等;氣太過,易得腦出血之類的病。所以,只有氣血平衡,人才能健康。
81 人只有悟到什麼是「自然」了,才算是得道了。知道自然,然後能順其自然,這個人就是神人。懂得陰陽了,懂得順其自然了,你就一定會成為良醫大德了。
82 什麼是自然,自然就是任何事物都有陰陽兩面,任何事物都要經過生、長、收、藏的過程。你順應這個過程,採用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去調節病人的平衡,怎麼會治不好病呢。
83 簡單和復雜是一對陰陽,越是復雜的事情,往往用最簡單的辦法就可以解決。同樣,看似最簡單的問題,你往往解決起來並不容易,你付出極大的努力也不一定能解決得了。這就和剛柔一樣,柔極能克剛,剛極柔不防。所以,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就要有這個思路,遇到復雜的問題要去找簡單的方法解決,遇到簡單的問題不要忽視它,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就和毛主席所說的那樣,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就是對問題給予藐視,對過程引起重視。
84 我們看看這個世界上是不是這個道理。吃飯睡覺有幾個人能順其自然,有幾個人能遵守自然。你遵守不了,為什麼?因為它太簡單了,正因為太簡單了,所以你就不容易遵守。這就是辯證法。
85 什麼是平衡?平衡就是陰陽的互相依存和互相制約,哪一方太過或不及都會失去平衡。怎麼會傷元氣,失去平衡就是在傷元氣。經常處於平衡的狀態,元氣就會保持得好,人就衰老的慢。
86 陰陽之道就是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互相依存、互相轉化。任何一對矛盾,如果一方脫離了另一方,不受另一方的制約了。那它離消失、滅亡就不遠了。你看,當今社會,領導們都不喜歡制約,喜歡獨來獨往,我行我素,貪污受賄,其結果是什麼就可想而知了。陰和陽就是如此。大自然中,一個事物的出現,總有另它產生的因素,但同時總會出現另一因素來制約它。這就是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也是陰陽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道理。所以養生的道理也是如此,你生病了,總有一個使你生病的因素存在,同時也會有一個制約它,令你疾病消失的因素存在。正如自然界中毒蛇存在的地方,必定附近就有解蛇毒的草葯存在一樣。
87 什麼叫人得意忘形?他失去控制了,失去陰的制約了,所以其下場畢竟是……,同樣人也不能一味消沉下去,這就是失去陽對他的制約了。
88 如何具有大智慧,沒有博大的胸懷,哪來的大智慧。
89 俗語說,活到老,學到老。學習也要應時,到什麼年齡就要學他這個階段應該學的東西,否則就是不應時,不順其自然。但看看我們現在的教育,從幼兒園到大學,有多少是學了應該學的東西。小時候應該學什麼,應該學德,學孝道,接著學識字斷句,再往下學如何做事。到青年學如何優生優育、家庭幸福。到了中年,學習養生之道。到了老年,學放下心態,安享晚年。繼續教育學什麼,就是要學這些。
90 情志跟疾病的相關性是很密切的,有些疾病就是因情志而起,你用葯物治療,治來治去都不好,對於這類疾病,解鈴還需系鈴人。五志能夠致病,五志亦能解病。
91 養生有一條很重要,就是不能怕死。怕死者陽氣不足,陽氣不足,死神就會找到你。這就是道家所講的,修煉人要有英雄的氣質。仁、智、勇三者缺一不可。
92 當你把什麼學問理解到她是非常簡單樸素的時候,這時候你才是真正得到其中的三昧了。如果你還感到她是那麼博大精深,深不可測,那是你還沒有掌握到她的精髓,是只見到茂密的樹葉,而沒看到她的根本,這時候你還是處於「有」的階段,沒有達到「無」的境界。一切離不開陰陽,萬事萬物離不開陰陽。這個根本就是陰陽。知其一,萬事畢。
93 凝神定氣,物我兩忘。---養生的真諦。
94 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以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95 五行相生相剋的應用:凡是因五臟太過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用五行相剋的方法對治。同樣,凡是因為五行不足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用五行相生的方法解決。這是運用五行的根本原則。
96 現代人往往都在追求提高物質生活方面下工夫,這種追求的後果是很可怕的。要知道,人們對於物質的慾望是無止境的。一旦這種慾望得不到控制,那等待我們的就是無止境的痛苦。其實,物質能帶來的享受,精神也能;葯物能治療疾病,心理療法也能做到。所以,我們用一生來追求財富,不如用一生來培養出一種好的心態,讓我們的精神達到一種超凡的境界。
97 當人們掌握了健康的理念和方法之後,會真正享受到那種完全不用擔心疾病的自信,這種感覺真好,願我們都能擁有這份自信。
98 我們人體是一個充滿智能的機體,我們的身體有好多「哨兵」:牙齒、闌尾、扁條體等。本來一旦我們的身體有異常時(通常是「上火」),這些哨兵會立即做出反應通知大腦。聰明的人這時候就應該調整心態,檢討自己,讓自己平和下來。但現在我們的西醫都做了什麼?你疼不是嗎,我把你們通通切除掉。現在更有甚者,發明了一種儀器,你不是得了過敏性鼻炎打噴嚏嗎?我把你鼻子里的敏感區神經燒毀,這樣以後你怎麼刺激它都不會打噴嚏了。西醫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可能我們再生病後,切掉的就是我們的五臟六腑了。
99 記住,我們偶爾拉肚子、打噴嚏、咳嗽、發燒等都是我們自己的身體修復系統在工作,不要一出現這些症狀就濫用葯物。
100 很多重病或絕症,都只有一個理由:恨。當這恨沒了,病也必一起消失。這世間最難解的是綿延不止的恨,固有解不開的恨,才有治不好的病。
J. 康復學畢業論文怎麼寫
畢業論來文自網: http://www.wsdxs.cn www.lw54.com 分類很細 欄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