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醫中葯 > 學會中醫養生健康

學會中醫養生健康

發布時間:2021-02-05 03:43:24

『壹』 想學學中醫養生有關的東西,哪裡教的比較系統啊~~

漢大儒董仲舒有雲:「仁人之所以多壽者,外無貪而內心靜, 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養其身。」

潘守宇談中醫大道與養生智慧(在中國中醫科學院演講提綱)
一位中國平民的中醫感悟
遵循天人合一的自然法則,因天之序,順應自然,葯食同源,寓醫於食,道法自然,道不遠人,道在人心,道日用而不知,不為良相,就做良醫。道以醫顯,從醫入道。
最古老的一定是最永恆的
最經典的恰恰是最時尚的
全世界最高的學問是研究人的,而生命之學又是人類學中最高的學問!
托爾斯泰講了,人類的最高智慧,是了解天地萬物,及人在其中的位置,這是最高的科學。
因天之序,人是靠頻率和宇宙共振的!所謂天人合一,就是人一定要跟自然和諧度越高,就越臻於至善!聯社有一個報道,說:英國的王儲查爾斯王子接受英國男性健康雜志社的訪問,他有一句話講的很精彩。他說:「如果我們對8000年的印度和中國醫術視而不見的話,那麼我們的確丟掉了一點東西,我的這種感覺非常強烈,因為他們醫學理論基礎是看人在宇宙中,在和諧整體中的位置」。這句話講的非常好,我對查爾斯王子了解的不多,但是,從這句話里看到了他比較高的哲學水平。做為中國人如果不懂的這個道理,是值得反思的。我們有一些青年人不大了解中國的養生文化,甚至有些青年在網上還詆毀中國的養生文化,這是一種不了解的表現。我們的人文先祖把自己融入宇宙中,去臨床實踐,所獲得的是一種真知,我們現代人很難做到的,因為現代人可以說:心浮氣躁的多。能夠真正的靜下來感知宇宙變化的人不多,所以,他們獲得了真知。比方說:經絡,經絡是幾十年前現代醫學認為這是中醫的一種偽科學的一個口實,說:中醫講經絡,誰看見經絡了。那麼後來有人用儀器把經絡給照了下來,發現儀器所照下來的經絡和古人所畫的經絡圖沒有差別。那麼古人是怎麼知道經絡是這樣的呢?就是一種內視,這種內視的基礎就是靜,極其的安靜,安靜的合宇宙同步的時候,他就准確的感知到了經絡的走向,這是現代人無法想像的。
1996年世界衛生組織庄嚴宣布:21實際的醫學不能繼續以疾病作為研究領域;(病越治越多!)而是應該以人類的健康作為研究方向!(養生頤養天年!)
中醫不治已病治未病,防患於未然!
中醫治的是生病的人,西醫治的是人生的病。是葯三分毒,特別是中葯!平衡就是健康,調整就是治療!
葯食同源,寓醫於食!
2001年7月在維也納召開了第17屆國際營養學大會,來自全世界的3000餘名營養學專家出席了本次會議。通過熱烈的討論,與會代表達成了一致的學術觀點:「食物是最好的葯物」。「食療」的保健效果浸透著歷代先賢的血汗,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集中升華了億萬民眾的實踐、經驗、痛苦和成功,反映了中華民族對健康與疾病這一對矛盾、對人與自然之間關系與規律的深刻認識和總體把握。
中醫的特性是平衡,中醫的中字不僅僅是中國的醫術,還包含了中庸之道,說文解字,中:上下通徹,左右兼顧,變更調整,中庸之意就是要通過變更調整,是事物處於上下左右之間的最穩定的狀態,事物只有穩定才是平衡,平衡才是美,平衡才是相對的延長,這就是中庸之意,這就是中醫的根源,記得過去批《中庸之道》,實際批中庸之道的時候,我們走的還是中庸之道,那個時候我們經常會說出這樣的話,我們黨既不能犯左傾主義的錯誤,也不能犯右傾主義的錯誤,這不就是中庸嗎?中庸它是一個調整平衡,使自己處於一個最穩定的狀態,中醫的魂魄就在於中庸,把人調整為一個最平衡最穩定的狀態,這個狀態就叫做接近自然,保持人體整體的陰陽平衡,人是不會生病的,恢復人的整體平衡,人的病是可以漸漸治好的,這就是中醫與現代醫學最本質的區別,,現代醫學就是醫病,病灶在哪裡就醫哪裡,中醫不是的,中醫是保持或者是恢復平衡,我們現在的身體很好。要面對各種變化,一年四季的變化、七情六慾的變化、飲食的變化等等,你想保持這個平衡就的針對各種變化,使自己能夠接近自然,保持平衡,恢復平衡,有病了是你的身體失衡了,恢復平衡後,病就不治而愈了,所以說,中醫的最高境界就是養生,是不治已病治未病,這一理論是一個最基本的規律。
中醫就是平衡,在我們中國有一個古老的習俗,要過百歲,過百歲是個迷,它是一個預示,預示著人應該活100歲,所以,《皇帝內經》講:人享進天年應該百歲而去,現代醫學揭開了這個秘密,人的細胞100多天更換一次。嬰兒生下來100天,在娘胎里形成的它已經沒有了,它靠自己後天的吃食又形成了一個新的自我,這是一種脫胎換骨,也是一種壯舉!所以,我們要為他慶祝,這個慶祝的名稱就叫做過百歲,即使人的細胞100天左右更換一次,我們可以把人體比做一個大自然,給他營造一個風調雨順平衡的環境,再長出來的細胞就是健壯的、有生命力的,它就取代於那些病態的、衰老的細胞,於是,人們就走向了健康,如果,我們在人體裡面形成了一種違反自然的環境,那麼再長出來的細胞就是病態的,它就取代了健康的細胞,這就是人體發病的根源,這就是我們中國偉大的中醫!
中醫中葯不治病,只調節陰陽平衡,陰陽平衡釋放潛能,潛能治癒疾病!
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終始順舊,省病問疾,務在口給,相對斯須,便處湯葯
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黃帝內經》
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陰陽之理,陽為始,陰為終。四時之序,春為始,冬為終。死生之道,分言之,則得其陽者生,得其陰者死;合言之,則陰陽和者生,陰陽離者死。故為萬物之始終,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
魏文王問名醫扁鵲:「你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鵲答:「長兄最佳,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問:「那為什麼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長兄善治未病之病,於病情發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也就是我們家人推崇備至;中兄善治欲病之病,於病情初起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本鄉里;而我僅善治已病之病,於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下針放血、用葯教葯,都以為我醫術高明,因此名氣響遍全國。」
《黃帝內經》成書於戰國時期,扁鵲本來是傳說中黃帝時代的名醫,但上述史載的扁鵲實為約生於公元前407年左右(戰國時代)的齊國名醫,本名秦越人,被後人稱為中國傳統醫學的鼻祖。由此可以看出,中國的「上醫」和「中醫」的思想,在2500年前左右都已產生。
「上醫治未病之病,謂之養生;中醫治欲病之病,謂之保健;下醫治已病之病,謂之醫療。」用後現代醫學的說法,「上醫」屬於養生學,「中醫」屬於保健學,或都叫預防醫學,下醫才是今天理解的醫學。
一次,劉神威問了老師一個問題:中草葯為何能醫病,是什麼原因?
孫思邈答道:「中草葯之所以能治病,原理是以偏就偏。由於各種葯物不同的性:寒、熱、溫、涼;不同的味:酸苦甘辛咸;不同的升降浮沉的趨勢;不同的歸經,對於患病的機體,起到調節平衡的作用」。
又一次,盧照鄰問了老師一個問題:「名醫能治癒疑難的疾病,是什麼原因呢?」
孫思邈答道:「對天道變化了如指掌的人,必然可以參政於人事;對人體疾病了解透徹的人也必須根源於天道變化的規律。天候有四季,有五行,相互更替,猶似輪轉。那麼又是如何運轉呢?天道之氣和順而為雨;憤怒起來便化為風;凝結而成霜霧;張揚發散就是彩虹。這是天道規律,人也相對應於四肢五臟,晝行夜寢,呼吸精氣,吐故納新。人身之氣流注周身而成營氣、衛氣;彰顯於志則顯現於氣色精神;發於外則為音聲,這就是人身的自然規律。陰陽之道,天人相應,人身的陰陽與自然界並沒什麼差別。人身的陰陽失去常度時,人體氣血上沖則發熱;氣血不通則生寒;氣血蓄結生成瘤及贅物;氣血下陷成癰疽;氣血狂越奔騰就是氣喘乏力;氣血枯竭就會精神衰竭。各種徵候都顯現在外,氣血的變化也表現在形貌上,天地不也是如此嗎?」
孫思邈的回答十分精彩,也足見其醫學上的造詣頗深。
夜裡9點到11點三焦經當令(值班),三焦通百脈,就是五臟六腑的連綴系掛,不能休息就氣滯血瘀,百脈不通暢,四肢乏力,無精打采,五臟六腑血流氣流營養排毒交通不暢;11點到凌晨1點,膽經當令;1點倒3點肝經當令;3點到凌晨5點是肺經當令 ;從夜裡11點到早晨5點很重要,膽經排毒,易陽生;肝經為神,(開竅於目) ;肺神為魄(開竅於鼻);攝魂固魄,陰陽轉換,排毒造血,都在這段時間,不因天之序,怎麼健康?!
肝神為魂,肺神為魄 孩子出生都是大拇指按在無名指的指根處,無名指的第二節處是肝穴,大拇指是肺經,孩子握固一做這個動作,是攝魂固魄,人生下來都是握固而來,撒手而去,為什麼這樣,是因為人魂飛魄散了!
世界上的百歲老人,各有自己的長生秘訣,但有一個共同秘訣,也就是生活習慣您知道嗎?
那就是早睡早起,晚上九點鍾之前睡覺!(大道至簡,道不遠人,以至於釋迦摩尼菩提樹下悟得道後,自己都驚奇:簡單到自己都不好意思說出來!)
醫政相通
《資治通鑒》以醫論政;《傷寒雜病論》是以政論醫,所以說不做良相就做良醫!
「萬事治本,必先治身」。「凡治政之紀,必自身始」《呂氏春秋》時講;「萬事治本,必先治身」。自然間和人發生了什麼事,本在哪裡呢?本在自己的身體。
湖南出土的一部醫書裡面記述了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治水10年未成,身體垮了,走路都要跌倒了,家裡生活一團糟,他請教了當時一個主管醫的大臣天師癸,天師癸告訴大禹,「凡治政之紀,必自身始」。就是說治理國家的綱紀,首先要從治理自己身體為始。於是就幫大禹調養數月,數月後大禹精神百倍,家裡家外也是一片祥和。10年沒辦成的事,3年治水成功。所以物質身體是第一性的,如果說不能夠治理人體的平衡,他的精神狀態就是失衡的。
為人父母者不學醫,謂之不慈,
為人子女者不學醫,謂之不孝。
人生許多的不幸和悲哀,多數都是源於無知與疏忽!
生病是祝福的開始,生病是提醒我們該改變了!
上帝
用疾病糾正人的過失
用身體的痛苦管教他!
前半生從錯誤中學習,後半生在帶病中延年!
人就怕無所顧忌?帶病養生,以煩惱養菩提心!
錯誤是正確的先導,失敗是成功地母親!
肝肺心腎脾對應仁義禮智信,對應五行木金火水土,對應人身筋,皮毛,血脈,骨,肌肉。對應風水東西南北中。對應角jué、商shānɡ、徵zhǐ、羽yǔ、宮ɡōnɡ五音 (題外話:這就是音樂療病的原理;酸入肝,辣入肺,苦入心,咸入腎,甜入脾,凡是食物都有寒熱溫涼平的屬性,這也就是葯食同源,寓醫於食可以治病的原理,大道至簡,道不遠人!對應的分泌體液:肝開竅於目為淚;肺開竅於鼻為涕;心開竅於舌心血變現為汗;腎開竅於耳為唾液;脾開竅於唇為涎液!可以對照診病 ).
中華民族傳統膳食結構有深厚的哲學基礎。首先是「天人合一,身土不二」的生態觀,第二是「葯食同源,寓醫於食」的食療觀,第三是「審因施食,辯證用膳」的平衡膳食觀,第四是「調理陰陽,陰平陽秘」的健康觀,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烹飪和營養的哲學內涵。
人的疾病千奇百怪,但簡而言之就是四類:寒熱虛實!怕冷啊還是渾身燥熱;是虛的走不動路啊還是沒動地方就打飽嗝呀!越是復雜的問題解決的方法越簡單!
其實所有的食物都分:寒熱溫涼平屬性,要結合自身,例如(嘴起泡,口腔潰瘍,耳癢,咽喉痛等等,是身體告訴您:上火了,不能再吃肉魚「魚生痰肉生火」,別吃熱性食物比如小米,讓我吃點大米吧,快讓我吃點生菜,油麥,苦筍等降火的蔬菜吧。)您這樣聽從身體的本能,就不得病了!但是您嘴起泡,口腔潰瘍,耳癢,咽喉痛等等,仍不注意飲食,相信醫葯,吃抗生素,牛黃解毒丸等,上面的症狀消失了,口腔,耳朵不痛癢了。好了症,但病沒好,您仍然一如既往的吃喝,不改變飲食,休息!下一步病就進入內臟了,要不癌症等大病都不是一天的結果!!切記!!寓醫於食,是每天生活都堅持!葯食同源,但葯也不能立竿見影(您想單吃馬上好病是誤解!)
一年四季養脾胃(春季養肝,夏季養心,秋季養肺,冬季養腎)
春季到夏初,陽氣上升,人容易心腎不交失眠,嗓子啞。中醫原理是:腎水不能平衡心火造成的。
肝火旺就失眠,肝升肺降,肺是金,火克金,火屬心,苦入心,可以降心火,升肺金,平衡肝火,失眠就好了!!
1,注意調節情志,別太壓力,快樂活在當下,盡心就是完美,解脫自己,別太糾結,很多東西是修來的,不是求來的
2,苦菊,生菜,萵苣,帶苦味的菜,大米比麵粉也是涼性的。這是食物,可以寓醫於食。
3,注意鍛煉,例如登登山,散步。您喜歡登山嗎?勞身治失眠,勞心得失眠。
古代醫學經典《難經》中說:「人之安睡,神歸心,魂歸肝,魄歸肺,意歸脾,志藏腎,五臟各安其位而寢。」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如果您老愛失眠,一定是您體內的神、魂、魄、意、志沒有好好待在相應的五臟里所導致的。
只有遵循天人合一的自然法則,只有掌握了四季養生的規律,我們才能非常自如地經營自己的人生,規劃自己的健康道路!
人體是最無為,最自足的恆溫平衡系統,不能偏離自然規律。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講究科學的養生理念和生活之道!只有因天之序,根據身體的本性原則對待身體,才能長生久視,頤養天年!
道是一種自然規律,一個度,要永遠遵循一種平衡。我的宗旨是:身體五臟六腑有毛病了,能用食物調理,就盡量用食物調理,這才是最有價值,也是最根本的方式。醫道乃養生之道,生活之道,這是道的至真本意。

順道昌,逆道亡。祝各位都與天地和其德,與日月和其明,與四時和其序,與鬼神和其吉凶。身心和諧!

『貳』 中醫養生保健專業的全部課程都要學嗎

你是要開個養生館?!不然學它養生!每天按時吃飯!葷素搭配。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多吃水果!少吃油膩食物!

『叄』 中醫養生有哪些方法

中醫養生
1、食物養生:
老中醫的順口溜,
可做參照與踐行。
生梨潤肺化痰好,
蘋果止瀉營養高。
黃瓜減肥有成效,
抑制癌症獼猴桃。
番茄補血助容顏,
蓮藕除煩解酒妙。
橘子理氣好化痰,
韭菜補腎暖膝腰。
蘿卜消食除脹氣,
芹菜能治血壓高。
白菜利尿排毒素,
菜花常吃癌症少。
冬瓜消腫有利尿,
綠豆解毒療效高。
木耳搞癌散血淤,
山葯益腎浮腫消。
海帶含碘散淤結,
蘑菇抑制癌細胞。
胡椒驅寒兼除濕,
蔥辣姜湯治感冒。
魚蝦豬蹄補乳汁,
豬肝羊肝明目好。
益腎強腰吃核桃,
健腎補脾吃紅棗。
2、中醫養生源遠流長養生境界是「治未病」
中醫學從《黃帝內經》開始就把養生防病作為主導思想,講「上醫治未病」。「養生」最早見於《莊子•內篇》,所謂「生」,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保養、調養、補養、護養之意。「養生」的內涵,一是如何延長生命的時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的質量。
3、中醫養生講究四時陰陽,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是自然界的規律。人應該順應大自然的規律,比如,春天的時候,要有一種生發之氣,被發緩形,夜卧早起。冬天不能太張揚、太發散,萬物處於秘藏。中醫養生主張因時、因地、因人而異。中醫養生包括形神共養、協調陰陽、順應自然、飲食調養、謹慎起居、和調臟腑、通暢經絡、節欲保精、益氣調息、動靜適宜等一系列養生原則,而協調平衡是其核心思想。
4、房中養生:男女居室,人之大倫。孤陰不生。獨陽不長,人道不可廢者。成年之男女,若長期沒有性生活,對身體也是不利的。但是也要防止另一個極端,這就是縱欲。《黃庭經》曰:「長生至慎房中急,何為死作令神泣?」這方面歷代養生家論述極多,毋用贅言。至於有的人淫樂成性,嗜欲無度,說什麼「寧可花下死,作鬼也風流」,那是咎由自取。漢代枚乘《七發》雲「明眸皓齒,命曰伐性之斧,如戲猛獸之爪牙」。呂純陽詩雲:「二八佳人體如酥,腰間代劍斬愚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裡教君髓骨枯。」這些決非聳人聽聞之語,而應永為警戒的。
5、氣功養生:學會吐納法: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里提出:「納氣有一,吐氣有六。納氣一者,謂吸也;吐氣六者,謂吹、呼、唏、呵、噓、呬,皆出氣也。」吐氣的時候,不能把嘴張得太大,要無聲,長氣,吐完為止。吐氣的時候,根據每個字發音的不同,口型有輕微的變化,吐氣的部位也不同,要把氣出到最長。練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可以達到胎吸。胎兒在母親身體里,雖然沒有呼吸,但也有生命,這就是胎吸。練氣功之前,首先把心定下來,去除一切雜念,進入狀態。按照方法做完氣之後,會發現滿口生津,古書稱「上池之水」,然後把津液咽下去。津液是一種重要的生命物質,不能隨便吐掉,應做到「津常咽」。

『肆』 學中醫養生保健專業可以當中醫嗎

現在不是有師承班嘛?,聽說可以考助理醫師資格證,然後再考醫師資格證的叭

『伍』 什麼是中醫養生咋樣養生什麼年齡開始養生......

中醫養生講究的是陰陽平衡也就是體內各種臟腑處於一種相對平衡的狀態,心態自然也就平和了。疏通經絡是達到平衡的方法之一。每天按揉自己的穴位,腎經是人的先天之本,脾胃是人的後天之本,那麼每天按揉這三條經絡就會增強體質,如果不知道經絡的走向和具體的穴位可以買張人體經絡掛圖對照按揉,堅持下來就會增加體質,得到健康的養生保健。腎經主要按揉太溪、復流、湧泉三個穴位、脾、胃二經主要是腿上的穴位。

中醫養生是一套科學體系,如果你學過系統論就不難理解了,不是只注重了某一方面就是養生了,所以說來話長。建議你買些中醫養生的書來看,最好看那些中醫院校教師的書,自稱專家、傳人的就算了。 中醫養生講究因人而異,但凡是講什麼病症預防、治療都用一種方子的,肯定不是真正的中醫。
所以你問如何養生,得看你具體的體質。當然,有一些基本共通的東西要遵循,比如葯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神補;注意順應春生夏發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注意四季作息要跟隨太陽的起落而變。至於具體的什麼人注意哪些具體的方面,是因人而異的。
如果你自學能力強,可以對照書本搞懂,但對難點、吃不準的地方,最好還是問真正的中醫醫生、專家。 什麼年齡都得注意養生。我們70年代人的父輩們小時候、年輕時候,普遍來講,他們的父母和自己都忍飢挨餓,顧得上溫飽都不錯了,哪還有機會顧及生活品質、生命質量。
如果他們就懂得養生,那我們70年代人的健康水平、生命質量肯定與現在大有不同。我在30歲才開始系統關注中醫養生,及時調整了自己的很多生活習慣、心態、觀念等,假如我十幾歲、二十幾歲就懂這些,那我現在的保養水平肯定能讓我看上去年輕十歲。但是沒有如果,我們只能接受現實。而且為著美好未來向前看,我們的經驗可以用於自己的下一代,甚至現在就可以用於孝敬父母、關愛另一半,這不是也很有收獲么。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如果家裡、社區里有懂得養生並且執行得很有成效的老人,不妨多加討教。

『陸』 學中醫養生有什麼好處

中醫文化知識是老祖宗代代相傳下來的,他不是虛有的,不像西醫一樣葯品需要不斷地更新回換代,答並且沒有什麼副作用,中醫講究身體調理,講究治未病,經絡通,百病不生,疏通經絡,調理體質,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習中醫養生一方面可以對自己以後的生活有很大幫助,另一方面後期還可以開店,中醫養生現在國家大力扶持,是個很不錯的朝陽產業。

『柒』 中醫養生保健難學嗎

中醫養生保健難百學嗎?
這個因人而異。
如果有興度趣,有天賦的話版,
中醫養生保權健師,很容易學會的知。
但是對於一些對養生保健道不敏感,
或對中醫一點都不了解的人來說就非常難學了。畢竟食物的相回生相剋以及各種醫理病理的掌握,
不是容答易的。

『捌』 為什麼要學習中醫養生學談談你的養生之道

中醫養復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制承。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用中醫養生知識來保養身體,是很有益處的,因為中醫本身就是結合人的身體特徵、性狀來治病療疾或預防疾病的。
其實養生之道很簡單,只要有良好的心態,好的生活習慣,合理營養的膳食,就好啦

閱讀全文

與學會中醫養生健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博動物醫院在線電話 瀏覽:380
臨淄愛佳寵物醫院 瀏覽:582
蘇泊爾養生壺怎麼樣打開 瀏覽:104
肝轉移的治療方法 瀏覽:845
養生壺如何做現磨咖啡 瀏覽:787
中醫治療失眠能根治嗎 瀏覽:391
望京附近看婦科好的醫院 瀏覽:773
治療葯物依賴的醫院 瀏覽:100
閔行區中醫院地址 瀏覽:543
治療頑固性失眠的葯物 瀏覽:489
石龍人民醫院體檢 瀏覽:507
盛京醫院婦科哪個醫生好 瀏覽:613
甘肅省人民醫院燒傷科 瀏覽:724
老年痴呆嚴重送康復醫院好嗎 瀏覽:185
治療糖尿病陽痿的中葯方 瀏覽:565
汕頭潮陽哪裡有寵物醫院 瀏覽:984
醫院婦科治療儀 瀏覽:758
興義博愛醫院婦科 瀏覽:749
湖北武漢兒童醫院電話 瀏覽:190
最好的傳染病醫院 瀏覽:872